ZKIZ Archives


他英數理化不及格 創業全球第一


2013-04-01  TCW  
 

 

一個國中英數理化通通不及格的人,為何能吸引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領軍的綠能基金KPCB、德意志銀行,投資他創設的立凱電能公司?這家公司董事長是張聖時,小時不愛念書,後來卻一路念到博士;從小立志當記者,卻因緣際會栽進電池材料領域。他的事業如同他的人生,靠創新與顛覆傳統,成為全球最大的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廠。

立凱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從工廠外牆開始。立凱位在桃園南崁工廠的圍牆,是由一隻隻從圍牆內探頭出來的大象、獅子、長頸鹿的泥塑,圈圍出來,讓人誤以為這是間動物園。而全球約近三成的磷酸鋰鐵電池使用的正極材料,就是從這個基地生產出來。電動車、電動巴士、儲能等,都會使用到他的產品。中國正大力推動電動車,包括比克、天津力神等市占率超過一五%的電池製造商,都是立凱客戶。

成立於二○○五年,以生產電子材料起家的立凱,目前有兩大主力業務,一是生產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一是製造電動巴士。這兩項產品在國內與海外的競爭者不少,要有獨特的產品,才能脫穎而出。

元素表倒著看他發現提升品質的妙招

在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領域,靠的是獨家專利產品LFP-NCO(奈米金屬氧化物共晶體化磷酸鋰鐵化合技術),與五十八項專利。「LFP-NCO是把化學元素表倒過來看,才意外研發出來的專利,」張聖時說。原來,化學元素表倒過來看後,才發現利用氧化物來提升產品品質的方法。「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客戶的電池電力更持久,」張聖時說,電池用得比同業久,替客戶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才能在日本、韓國、中國與台灣同業中殺出血路。

逆勢延長生產時間他做出比同業貴四成產品

二○一一年,爭議長達十年的動力鋰電池關鍵材料專利爭議,終於落幕。專利解禁,日本、中國、台灣廠商奮力爭取專利,立凱取得包括磷酸鋰鐵在內的橄欖石材料,與碳包覆全球專利授權,成為全球取得授權的四家公司中的一家。有了專利,才具有生產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的入場券,才有在國際舞台上競技的機會。取得專利,還要利用創新的製程,才能做出克電容量高的電池。

在大多數工廠拚命思考如何縮短產線時間、節省成本時,立凱逆向採用「拖延戰術」,刻意讓產線的生產時間拉長。立凱以濕式製程取代傳統的乾式製程,這一改變,生產的時間多出七○%,但生產出來產品的效率比同業多出九.二%,產品售價可以比同業高出四成。

因為材料品質好,大陸四家電池大廠中的三家,就採用立凱的產品,也因此吸引潤泰、KPCB來投資立凱,光是潤泰集團的持股就兩成。過去三年,立凱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累計出貨量約三千噸,最近兩年,每年出貨量的成長率超過三成,是全球單一產品出貨量最大的公司,隨著出貨量提升,營運有機會轉虧為盈。

在業界,電池材料與下游廠商如同兩條平行線,誰也不會跨界生產;立凱為了掌握市場脈動,但又不想投資太多的資金去生產電池,直接跳進電動巴士組裝領域,掌握天平的兩端。「生產電動巴士,我才可以知道客戶要什麼,上游的材料才能提前調整,才會有競爭力,」張聖時說。

電動巴士最常遇到的兩個關鍵問題,一是「跑多久」,一是「充多久」。電動巴士可以在路上行駛多久,關鍵在於材料,這點,張聖時完全不擔心。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充多久?

把巴士當手機他使充飽電的時間快三倍

「為什麼一定要充電,不能用換的?」張聖時說。多數人對電動車,還停留在僅靠充電站充電想法時,張聖時腦筋已轉到,巴士的電池可以如同手機電池一般,直接在外充飽更換裝上的概念。而且「車」、「電」分離,重量比「車電同體」減少三分之二,電池、車輛後續的維修更容易分拆管理與維修。

三年前,立凱開始採用「換電」做法,同時把巴士上的機電設備、路線配置以及電池箱一併調整。電力不足的巴士,只要停靠換電站,把充飽電的電池換上,車子就可以再度上路。從「充電」改成「換電」,花費的時間從四十分鐘,縮減至十分鐘。

一年多前,立凱的電動巴士開始上路,擔任桃園火車站到桃園縣政府的接駁工作。電動巴士可以有效的降低空氣污染,但價格比現行的柴油公車貴兩成,要靠政府補貼推一把才能廣泛運行。如何讓產品價格更親民,以及與同業華德動能競爭,是立凱營運的挑戰。

曾經當過高中老師、國會助理、大學教授、電子公司高階主管的張聖時,在一場跟大陸比亞迪高階主管的聚餐中,改變人生軌道。當時,這位主管正為比亞迪生產的電池不是很容易爆炸,就是壽命很短而苦惱不已,還拋出「聽說磷酸鋰鐵電池」很厲害。就這麼一句話,讓張聖時一頭栽進完全不懂的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領域,也從來沒有想過,還把它玩到最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