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無王管 十成樓按招徠
1 :
GS(14)@2015-02-23 11:15:2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3/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近年樓市交投暢旺,許多銀行及財務公司(俗稱財仔)紛伙拍按揭中介公司各出奇謀吸客,按揭中介公司卻不受金管局及地產代理監管局監管。本報發現,中小型代理行置業18旗下按揭中介公司理財18,聲稱配合以私人公司名義向銀行申請中小企貸款,按揭成數最高達十成,宣傳單張以全港18間銀行作支援及一日內預先審批,似乎挑戰金管局按揭上限。
明報記者
置業18主席張肇栓回應稱,有關最高十成按揭計劃獲多家銀行支持,並已有成功申請個案,對於市傳金管局將收緊細價樓樓按條款,張氏稱公司發展多元化,不擔心未來收緊按揭會影響其按揭中介業務。
金管局地監局均稱不作監管
本報向金管局查詢按揭中介以十成按揭作招徠的做法有否違規,金管局沒有明確回應銀行若這樣做法有否違規,只表示銀行一向理解金管局採取以風險管理原則為本的監管模式,如任何信貸產品有違金管局就按揭貸款業務的具體或原則性要求的地方,相信銀行不會提供有關產品。該局同時強調,業務轉介公司不受當局監管。地監局則回應稱,根據《地產代理條例》規管地產代理執業,但地產代理或其附屬公司的其他業務則並非在地監局的管轄範圍內。
記者以顧客身分前赴理財18公司總部查詢,該公司職員坦言,若單純以樓按方式(不論物業是以私人或公司名義購買)來承做十成按揭有一定難度。職員向記者「教路」:「如果你持有一間營運公司,可利用公司名義向銀行申請中小企貸款。以購買400萬以下物業為例,銀行可以承做七成按揭,其餘三成則可利用中小企貸款補貼,變相借足十成。」該職員亦提醒記者,成功借錢後才去買樓,以免日後因「上唔到會」而撻訂。
職員稱配中小企貸 變相借十成
雖然按揭中介的宣傳單張列明,申請中小企貸款毋須提供公司財務報表,但職員表示,以空殼公司購買物業,難以承做高成數的按揭,建議記者帶同公司財務報表、供樓表及稅單等資料供審閱,又解釋,「銀行要審視你的還款能力,所以最好以已營運3年或以上的公司向銀行申請按揭,即使公司收入不理想,我們亦有會計師替你『執靚盤數』。」
職員強調,盡量會為客戶向銀行承做按揭,因為手續較簡單,息率亦較財仔低,利率為P減3.1厘(P為5厘)或H按加1.7厘。職員亦稱,公司與銀行關係良好,但若客戶有需要,該公司亦可以代為轉介財仔。
不過有業界表示,所謂十成按揭未必即零首期,置業者仍需預留資金先支付作首期用。另若以公司名義申請中小企業貸款,即使能承做十成按揭,但以公司名義承按,買家則需付一筆大額的買家印花稅(BSD)。
學者籲加強監管銀行貸款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政府應了解是否有銀行承做一按同時又借出高達樓價三成的大額貸款,並設法監管,但不贊成金管局收緊住宅按揭,以免令上車客置業夢碎出現社會民怨。有銀行界人士稱,近年業界在貸款業務上相當規範,因為金管局經常到銀行做實地考察,無論按揭貸款、私人貸款或商業貸款都仔細查問,因此銀行對中小企貸款是依足指引辦事,即使有個人公司,也要有持續的業務及合理的貸款用途,成立公司來借錢買樓的方法不一定成功。
2 :
GS(14)@2015-02-23 11:17:2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3/news/ea_eaa2.htm
財仔推不同按揭計劃
業界﹕高成數料攻非主流客 2015年2月23日
【明報專訊】雖然金管局近年不斷收緊按揭,惟部分不受金管局監控的財務公司都會推出不同按揭計劃搶奪銀行客,當中去年底已有按揭中介聯同財務機構推出高成數按揭計劃,現時更有中介以「按揭成數最高可達十成」作招徠,業界指高成數按揭非市場主流。
主流按揭成數平均五成半
對於市場近日出現「按揭成數最高可達十成」作招徠,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透過銀行承做樓按,即使連同回贈優惠,最多只可獲樓價1.3%,故不存在十成按揭;至於透過該公司轉介的個案最高只承做九成按揭,主流按揭成數則平均只為55%,相信坊間的高成數按揭僅針對屬非主流市場。
學者:須留意還款風險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亦稱,目前金管局對一般一按設七成上限,仍有市民向財務機構增加按揭貸款,反映市場出現不正常情,由於樓宇按揭屬長期債務,利息一定較中小企貸款或由其他名義借出的貸款更低,還款期亦較長,如未來市向下,業主或需償還多項由財務機構承做的短期貸款,籲申請人需考慮未來還款風險。
3 :
GS(14)@2015-02-23 11:18:1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3/news/ea_eaa3.htm
置業18活躍馬鞍山西九市場
2015年2月23日
【明報專訊】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成立的中小型代理行置業18,開業至今逾6年,公司由投身地產代理行業逾20年的張肇栓成立,主打馬鞍山二手物業,高峰期有約30多家分行,惟2012年下半年起樓市轉淡,該公司放棄續租部分分行,令分店數目縮至目前約11家,主要集中在馬鞍山及西九龍一帶。
理財18去年初成立
面對政府出招打擊樓市,該公司除組織內地團來港買樓外,去年初亦成立理財18顧問有限公司,主力從事銀行按揭轉介及中小企貸款。
計劃今年增7至8間分行
張肇栓指目前置業18及理財18共聘用160至170人,儘管過去一年細價物業樓價急升,但張氏仍繼續看好細價物業,並稱今年將打算增開7至8間,同時投入更多資源拓展按揭業務。
4 :
GS(14)@2015-02-24 17:12:5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4/news/eb_eba1.htm
理財18﹕擬撤十成按揭宣傳
金管局指牴觸逆周期措施 2015年2月24日
【明報專訊】本報昨日報道,中小型代理行置業18旗下的按揭中介理財18,以「十成按揭」招徠,金管局昨日隨即回應稱,十成按揭與逆周期措施有所牴觸。不過記者昨日再以顧客身分向理財18查詢,卻有職員仍以十成按揭作宣傳,更指變相有機會以零首期置業。理財18母公司、即置業18主席張肇栓昨晚回應稱,會考慮修改宣傳單張上的字眼以避免誤導。
對於市場出現高成數按揭計劃,並以可達「十成按」作招徠,金管局昨日表示,有關銀行會為客戶提供十成按揭貸款服務的說法,與金管局的逆周期措施有所牴觸,因此呼籲客戶要小心分析類似說法。
金管局籲小心分析「十成按揭」做法
金管局發言人指出,當銀行就同一物業處理客戶申請按揭貸款及其他額外貸款時,金管局一向要求該額外貸款只能在有關物業買賣的成交日後才能提取,以確保客戶有能力安排資金以作為物業買賣成交首期的用途。
此外,若客戶為公司客戶,該額外貸款一般只能向有實質業務和足夠還款能力的公司批出。
金管局發言人並強調,當局一向嚴格要求銀行全面遵從有關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措施,並會繼續透過日常監管過程密切監察銀行遵守相關措施的情。
不過,記者昨日以顧客身分再向理財18查詢,有職員仍然表示透過中小企貸款後買樓,申請人有機會可借足樓價十成,餘下樓價則可透過銀行可以承做七成按揭,即變相零首期上車;又指客戶均是透過銀行辦理,而以中小企貸款借款彈性較大等等。不過該職員亦提醒記者,成功借錢後才去買樓,以免日後因「上唔到會」而撻訂。
職員昨仍教路 十成按揭招徠
事實上,根據現時部分銀行推出的中小企貸款計劃,貸款金額上限由100萬至200萬元不等,年息約7.8厘;部分銀行以毋須提供財務報表作賣點,不過申請人及其公司仍需要符合一定條件,例如公司須於香港註冊及營運,該公司亦須營運至少2年或以上等。
對於金管局呼籲市民宜小心按揭中介的宣傳字眼,置業18主席張肇栓回應本報查詢時強調,集團旗下按揭中介公司理財18所提出「十成按揭」,並非人人可以承做,客戶需以公司名義向銀行申請中小企貸款,才有機會批出最高「十成按揭」。他又稱,考慮修改宣傳單張上的字眼以避免誤導。
明報記者
5 :
GS(14)@2015-02-24 17:13: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4/news/eb_eba2.htm
陳家強:加按個案數目不多
2015年2月24日
【明報專訊】過去數月細價樓問題惹來市場關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昨日表示,政府一直有留意市場按揭數據,但認為以財務公司加按的個案佔整體市場數目不多,未見為銀行業帶來風險,惟他強調市民需衡量風險,不要隨便加按。
提醒市民勿隨便加按
陳家強昨日出席金銀業貿易場開市儀式時稱,細價樓樓價上升,更多是由於市場有上車及投資等其他需求,情令人關注。他呼籲市民應衡量自身可承擔風險,不要因樓價上升而加按。陳家強重申,市場變化迅速,息口走勢容易影響借貸人士的還款能力。
對於政府會否出手為樓市降溫,陳家強認為,近期樓市有繼續升溫趨勢,樓價亦已處於高位水平,過往政府亦於樓價處於高位時推出逆周期措施以遏抑樓市,目前已密切注視樓市的發展情,會視乎市於適當時候推出逆周期措施。另外,他預期美國的加息步伐仍要取決於當地經濟數據,本港息口亦會因應美國利率走勢而定。他又提到,全球多國央行減息及實施量寬措施,令匯價大幅波動及貨幣貶值,擔憂影響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又指全球經濟復蘇不能單靠貨幣貶值來推動,期望各國政府尋找新增長點。
中介冒房委騙業主借錢 收26萬手續費
1 :
GS(14)@2015-03-26 00:59:23
【本報訊】財務周轉有困難,要小心誤墮按揭借貸陷阱。明愛向晴軒發現,有中介公司以類似房委會標誌的信件,去信「警告」未補地價的居屋或「租置計劃」的公屋業主,引誘業主致電,向二、三線財務公司借錢填數,更收取高昂中介手續費,讓原本打算減輕利息支出的業主,最終每月支出更大、負債更多。明愛向晴軒今年一月底至二月底,共接獲四十二宗涉二、三線財務公司的物業貸款和中介收費問題個案,已是過去三年合共一百二十八宗的三成,反映情況趨猖獗。向晴軒債務及理財輔導服務項目主任翁麗萍表示,新個案當中九成人不但未能達致原本減省利息開支的目的,反而推高負債總額。
「恐嚇」違房屋條例
他們發現債務人往往接到自稱銀行職員協助重組債務的電話,最終會介紹到所謂銀行附屬公司等進行貸款;又有中介公司會因債務人擁物業,游說到銀行上會貸款清還高息卡數,但最終仍被介紹到二、三線財務公司申請高息業主貸款,更被中介鯨吞平均二十六萬元手續費。中介公司又懷疑利用土地註冊處的「按揭註冊摘要日誌」,找尋最近出現貸款紀錄的物業,發掘可能有財政問題的業主推銷;若發現有未補地價的居屋或「租置計劃」的公屋而出現業主貸款紀錄,便採用類似房委會的標誌向業主發警告信,「恐嚇」他們或已觸犯房屋條例,誘導業主上釣。明愛向晴軒促請當局檢討放債人條例,將中介手續費納入法定借貸利率上限,並將全港逾千財務公司納入金管局監管,調查是否有債務人資料外洩,以及要求房委會嚴懲利用其標誌來詐騙的不法份子,保障小市民財產安全。■記者馬志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3/19086564
向銀行收集資料金管局查樓按中介
1 :
GS(14)@2016-03-06 02:24:38【本報訊】樓按中介公司「食水深」,金管局近日向銀行發問卷,了解業界使用中介公司轉介按揭的情況。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銀行須於3月底前提供有關中介公司收費等資料,但強調目前僅處於資料收集階段,暫未確定會否叫停銀行使用按揭中介服務。
中介收費高昂
金管局繼去年8月份叫停銀行使用中介公司,轉介私人貸款等個人消費金融貸款後,近日再向銀行了解使用樓按中介公司情況。阮國恒指去年無一同叫停銀行使用中介轉介樓按等有抵押貸款,主要由於看到中介公司有規模且運作有規範,相信其服務有需求。不過,近日留意到有中介收取高昂收費個案,雖與銀行無關,但該局亦希望向銀行了解日常管控中介公司的做法。阮國恒強調,目前指處於資料收集階段,銀行會於3月底前提供有關資料,暫未能確定會否叫停銀行使用按揭中介服務。阮國恒又指,樓價下跌令負資產個案重臨屬正常,目前負資產個案主要涉及銀行員工的高成數按揭貸款。港銀貸款增長減慢,阮國恒指,今年首兩個月貸款增長有持續放緩趨勢,相信企業因為市況不穩而減少借貸,而且內地減息後,借貸成本較本港低,吸引企業轉移至內地借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5/19517422
吸血中介肆虐 騙案不斷業界倡向財仔中介發牌
1 :
GS(14)@2016-03-08 00:05:32■陳啟豪同意現時詐騙及牟取暴利的放貸問題嚴重。 張柏基攝
【本報訊】近期「吸血財務中介」肆虐,騙案層出不窮。擁30多間財仔會員、市佔率近七成的香港物業融資協會,建議政府向物業按揭中介發牌,並引述政府指持開放態度,惟立法時間較長或添阻滯。物業按揭中介則認為,財務公司申請門檻亦應提高。消息指,現時警務處為物業按揭財仔續牌,已加入資本規定為100萬元。記者:周家誠
吸血財務中介聲稱代表銀行或與銀行有關的聯營公司,為客戶提供低息按揭,惟會被要求先繳一筆顧問費,甚至有中介侵吞或誘騙整筆貸款,令等錢應急的人百上加斤。香港物業融資協會副總裁、靄華押業(1319)行政總裁陳啟豪同意,現時詐騙及牟取暴利的放貸問題嚴重,建議政府設立發牌制度,因部份中介公司迅速結業,難追討損失。他說:「好似保險經紀都要領牌,如果係有個放債人經紀,經手幾百萬成層樓,係咪要有牌照制呢?」
促提升財仔申請門檻
陳啟豪引述政府意見,指當局對於建議持開放態度,惟立法時間過長或成顧慮,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則未有直接回應,僅表示會與警方就近期執法行動作更仔細分析,以更有效打擊不法行為。
■王美鳳表示,財務公司牌照要求需提升。 資料圖片
從事物業按揭轉介的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一般按揭中介不收客戶服務費,惟與銀行簽訂佣金分拆協議賺錢,若果政府落實發牌該公司表示歡迎,但認為財務公司牌照要求亦需提升,「好多時出事嘅係財仔自己,唔係中介人」。目前財務公司必須擁有放債人牌照,包括法庭須信納申請人是經營放債人業務的適當人選、牌照名稱並無誤導他人、經營放債人業務的處所及地點合適,以及向其發牌並不違反公眾利益等,但當中不設任何註冊資本下限,只需要屬註冊公司。陳啟豪承認有提高行業門檻需要,設立註冊資本下限,以確保財務公司的質素,減少良莠不齊的情況。有不願具名的財仔表示,過去1年,有規模的按揭財仔向警務處續牌時,實際要求資本額達100萬元才可續牌,「屬於一個內部指引」。至於多年來有意見認為,財務公司是否應該納入金管局監管,陳啟豪認為,財務公司與銀行的性質不同,中小型企業短期的資金周轉,需要擁有較靈活的財務公司互補,提高行業門檻較為恰當。
金管局關注按揭轉介
金管局近日亦疑出招,上周向銀行發問卷,了解中介公司轉介按揭情況,例如收費,暫未確定會否叫停銀行採用按揭轉介。去年8月,金管局禁銀行接受中介公司提供消費金融類貸款轉介。根據條例,申請人只需向公司註冊處繳交8,800元牌費,再向牌照法庭繳交1,910元,即可開展放貸業務。在低門檻下,放債人牌照數量去年增近25%至1,641個。
貸款年息逾48厘 交易屬敲詐性
【話你知】放債人條例第25條(3)列明,任何貸款協議,若果年利率超過48厘,即該交易屬敲詐性,惟若果向法庭解釋後,法官信納該年利率屬合理,則仍算合法。不過,法例對於高利貸亦有零容忍界線,例如第24條(1)列明,任何人以超過年息60厘,即屬犯罪,向法庭申辯的時間亦可省回。持有銀行牌照機構,理論上不受此法例監管。不過根據銀行營運守則第12.3條,銀行雖然可以自由釐定利率,但亦應遵守放債人條例所訂下水平,惟上月人民幣隔夜拆息一度以近100厘成交,亦超過上限。財務公司須遵守放債人條例,香港物業融資協會副總裁陳啟豪指出,按揭貸款利率最多為20厘,甚少有用盡60厘上限的個案,不過認為利率應更市場化。事實上,押業利率動輒超過40厘,滙豐信用卡現金貸款利率則高達37.75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7/19519166
女警放蛇稱要隆胸 搗整容中介一條龍辦機票酒店 涉無牌經營旅社
1 :
GS(14)@2016-03-24 08:51:17■IPS美容中心廣告宣傳以韓國最新肌膚整形技術作招徠。張培生攝
【本報訊】警方根據市民舉報,昨午派出便衣女警訛稱要隆胸,在尖沙嘴一家美容中心放蛇,成功以涉嫌無牌經營旅行社罪名,搗破這家為客人提供機票、酒店、接待、繙譯等一條龍服務到韓國整容的中介公司。警方在行動中拘捕一名女職員,目前正聯絡負責人,及追查過往有多少顧客被人用無牌旅行團的方式,安排去韓國整容。記者:張培生今次是警方首次以涉嫌無牌經營旅行社罪名,打擊充當韓國整容中介的本港美容公司。捲入該案的IPS美容中心設在尖沙嘴樂道樂輝商業大廈內佔用全層,於2007年在港開業,約兩年前遷至上址,中心領有美容牌,也做一般美容,但主業是安排客人到韓國整容,透過網站宣傳、廣告單張及經人介紹招攬生意。廣告宣傳以公司是全港唯一引進韓國最新肌膚整形手術,及一站式訂制赴韓整容服務等作招徠。尖沙嘴分區警署雜項調查組主管陳志強稱,該美容中心之前在區內其他地方經營,警方一直留意其運作,直至今年1月有市民向警方舉報,指該間美容中心在沒領取旅行社牌照下,涉嫌以一條龍服務手法,安排客人到韓國整容,服務收費包括機票、住宿、接待、繙譯及手術費。由於美容公司並無外遊旅行社牌照,若代客訂購機票及酒店業務,涉嫌違反旅行代理商註冊條例。警方派員追查,經調查後,昨中午12時許安排一名女警喬裝顧客到美容中心,一名女職員向女警推銷80,500元的5日4夜韓國旅遊隆胸套餐,並稱會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代訂機票及酒店住宿。女警見時機成熟即表露身份,裏應外合拘捕該名姓黃26歲女職員,但中心負責人不在。警員在中心撿獲一批證物,包括宣傳單張、目錄文件及手提電腦等。陳志強說,那個價錢只是單一以隆胸計算,若需要做整面、整鼻等手術則要逐一加錢,而初步調查顯示,該中心客人年齡多樣化,至於過去有多少顧客及支付了多少金錢,透過該公司一條龍服務去韓國整容,有待翻查資料及進一步調查。
■涉案美容中心女職員被探員帶走調查。
與韓整容名醫合作
IPS美容中心於1999年創立,是一間在港、台、日、新、馬等地均有辦事處的跨國公司,官方網頁指公司是韓國整形中介老字號。IPS與韓國整容名醫高益秀有合作關係,公司常介紹客人去韓國整容,該公司去年更增設本地醫學美容中心及聘本地醫生,跟進在韓國整容後返港客人的需要。公司註冊紀錄顯示,與IPS有關連兩間公司的股東及董事大多不是港人,當中包括持韓國、日本或台灣護照人士。公司網站顯示全身任何一個部位都可整容,並說明可替客人預約酒店、手術項目及到韓國後的接待及到當地整容等。該公司全球行銷總監Joan Lee因曾赴韓做過抽脂及割雙眼皮手術,成為公司生招牌;但有港女3年前透過該公司到韓國整容後,據悉事主不滿意效果要求重做被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24/19542671
逾百財仔反對規管中介新例
1 :
GS(14)@2016-05-08 01:40:44【本報訊】「英雄大會」昨順利落幕,由易還財務(8079)牽頭組成的「財務新法關注組」,召集逾百位財務公司負責人開會,並選出三位業界與政府「溝通」,反對將放債人與財務中介責任綑綁。
選出三位業界代表
大會上,發言人陳子康指財務公司競爭白熱化,催生大批貸款中介,出現重複按揭、空中釘(即未有入田土廳冊的契約)、假授權書、假業主等案件,他批評,政府對監管中介無能為力,故此要求放債人牌照須添加委任中介,以財仔管制中介人。陳子康表示,若條例通過,不僅正當中介無法生存,部份倚靠中介提供客戶來源的財務公司亦大受影響,建議不應在牌照上將財仔與中介綑綁,只需在貸款協議上報備,並須備存書面、視像、錄音紀錄等,並設中介費用上限等,據悉,大部份出席者均同意。他亦否認集會是與政府對抗,「我哋想同政府溝通,係橋樑」。惟會上選出三位業內委員的方式,非以投票形式進行,「大家拍手即係冇反對」。會場上亦未見中介蹤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6/19600240
濠賭中介人倡設賭客信貸庫 無力還債或禁止入賭場
1 :
GS(14)@2016-05-21 13:09:11■梁安琪認為賭場中介須監管,否則會變「一盤散沙」。 岑梽豪攝
【本報訊】澳門政府決定收緊中介人監管,有中介人代表認為,此舉有利汰弱留強,但不止要從業界着手,更要監管無力還債賭客,甚至建議政府禁止他們再到賭場。澳博(880)執行董事梁安琪則稱,中介人行業如不監管,只會破壞澳門形象。記者:岑梽豪澳門報道
澳博執行董事梁安琪在澳門出席「亞洲國際博彩娛樂展會」時,直言「監管一定要,否則一盤散沙咁」,認為收緊規管有利市場長遠發展。
梁安琪贊成收緊規管
雖然澳門賭業,尤其是貴賓廳業務陷入寒冬,但梁安琪笑言賭業「已經痛咗咁多個月」,故收緊規管亦不會進一步打擊賭業。至於何時「止痛」,她稱要看整體環境。過去數年貴賓廳發生「黃山事件」、「多金事件」等,有中介人偷走投資者及客戶資金,惹起澳門社會關注。同時,賭客借錢不還情況更嚴重,不少中介人亦被「拖數」。澳門娛樂博彩業中介人協會會長郭志忠認為,澳門貴賓廳客源主要來自中國,而因中國不承認澳門賭債,令追債甚為困難。故此,他指政府也要對賭客有所限制,才可令中介人行業健康發展。他解釋,業界普遍贊同設立賭客信貸資料庫,讓中介人查核賭客貸款紀錄,若有賭客重複在多個中介人公司借款,而無力償還,政府應禁止他們踏足賭場。郭志忠又稱,中介人生意目前已平穩下來,但猶如2002年賭牌開放時情況,預料會橫行一段時間,未知何時能有明顯復蘇。至於訪澳自由行旅客受限,但中介人業務針對高檔客為主,故不太受相關政策影響。事實上,近年賭收下跌源頭來自貴賓廳業務,早前博彩監察協調局公佈,貴賓廳毛收入佔整體賭收比例,不斷縮小。由2011年賭業興旺時的73%,降至去年第四季54%,反映貴賓廳生意雖收縮,但仍是佔近半賭收。
禁止電話投注影響微
同時,政府也嚴格執行禁止貴賓廳內電話投注,梁安琪認為不會對賭業有很大影響,因市場上只有很少貴賓廳採用相關方法投注。不過,她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宣傳,讓賭客知道最新政策。同場的新濠博亞營運總裁陳應達,亦認為禁止電話投注影響輕微。一眾賭股昨日借勢回升,其中澳博升逾2%,永利(1128)亦升逾1.8%。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8/19616513
按揭詐騙 假業主呃永豐4,000萬業界:不排除與不良中介有關
1 :
GS(14)@2016-05-21 19:03:26■假業主呃財仔事件再多兩宗,令財務公司再添損失。
【本報訊】假業主呃財仔事件再多兩宗,除冒認嘉亨灣業主,向財務公司永豐信貸騙取千萬貸款事件外,消息透露,另一嘉亨灣單位及凱旋門單位業主,均遭到冒認,並同時向永豐借取抵押貸款,令該財仔累計損失高達4,000萬元。業界表示,騙徒明顯有組織及精密部署犯案,不排除與不良中介有關。記者:周家誠
昨日有報道指,騙徒冒充嘉亨灣一個單位業主,令永豐按揭貸款損失逾千萬元。兩名財仔界消息人士指出,實際上騙徒再冒充嘉亨灣另一名業主以及凱旋門業主,貸款額分別為1,000萬元及2,000萬元,令永豐總損失或高達4,000萬元。
冒認嘉亨灣凱旋門業主
該人士續稱,騙徒有意向一些土地紀錄較乾淨的物業着手,當中嘉亨灣及凱施門轉手不多,樓契較容易複製,「若果灣仔有啲盤,舊樓拆過再起,個樓契隨時幾個箱都裝唔晒,好難冒認。」若果業主屬不常在港內地人,持有內地身份證,更容易成為騙徒目標。本報曾向永豐信貸行政總裁陳天宏,以及永豐金融研究部主管涂國彬查詢,惟兩位均未有接聽電話。有法律界人士稱,若果永豐與負責按揭律師洽商,共同承擔責任,或能分擔損失。本報亦就事件向警方查證,警方回覆指,今年二月接獲報案,一名48歲女子被冒認身份申請按揭,涉及1,930萬元,案件列為詐騙案並交由商罪科跟進。
物業融資協會副主席陳啟豪表示,騙徒明顯有組織並且精密部署犯案,手段相當高明及專業,而且對財務公司、公司註冊處運作相當熟悉,不排除與不良中介有關,亦有顯示他們轉向財務公司埋手。陳啟豪指,該會下星期將會去信警務處處長、公司註冊處,就詐騙事件與警方溝通,希望尋求預防罪案辦法。業界亦正積極討論如何核實貸款人身份及樓契的業權。環球信貸(1669)主席王瑤表示,以假文件、假證騙物業貸款案不時發生,近日則開始頻密,認為事件屬有組織犯案,與不良中介被打壓有關,「政府近日要求放債人牌照填上委任中介名字,以及加強宣傳,令到市民注意度提升,不良中介現時向財務公司埋手。」她提到,環球信貸較少接觸騙案,因該公司申請貸款手續較複雜、審慎,有些中小型財務公司員工少,申請程序簡單,易成為騙徒目標對象。有業界人士稱,以他從事的財務公司為例,業主申請需要身份證、回鄉證、護照等。
■陳啟豪指騙徒明顯有組織並且精密部署犯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1/19621278
博彩中介人協會:業界壞帳逾300億元
1 :
GS(14)@2016-05-24 05:05:20【明報專訊】澳門博彩業收入連跌23個月,最受打擊的貴賓廳業界相繼結業甚至整固。澳門娛樂博彩業中介人協會會長郭志忠表示,現時已發牌中介人表面仍逾140個,實際只有97個廳運作中,業界待追收賭客壞帳更遠超300億元。對賭廳業界投資圈子熟悉的太平洋投資管理顧問唐儀稱,不少業界未能夠成功上市集資,唯有外闖落地經營賭場謀生路。但郭志忠表示,向外發展始終受制於治安及法律有否保障,長遠業界要提高入場門檻,轉以公司形式規範運作。
郭志忠在亞洲國際博彩娛樂展接受傳媒訪問時形容,現時在澳門做中介人門檻低,只需10萬澳門元註冊,就可做上以億元至數十億生意,並且很多人入場。經一輪淘汰,從最高峰時有230個中介人已經大減,據他理解,現時尚有97間,仍有很多人沒有取消登記。他稱:「希望取消自然人做中介人,改為成立公司,並且要求有一個澳門人持股10%以上,以及出任董事」。
郭志忠認為,若然以最高峰時230個賭廳計,平均每間承擔2億元壞帳,實際運作上,有賭廳承擔壞帳動輒逾10億元,因此他肯定業界待追收的壞帳遠超過300億元。這亦導致中介人不敢對客戶放款,影響到貴賓廳業務萎縮。
太平洋投資:未能上市 部分賭廳「外闖」
在賭廳業界整固期間,唐儀說,包括星濠、友權甚至規模更大的德晉等貴賓會,最終未能夠成功上市集資。監管機構對貴賓廳每年續牌及可持續性,以至反洗錢方面表示關注。以他所見,包括恒升及集美,外闖取得賭牌經營賭場。但郭志忠稱,向外發展始終受制於治安及法律有否保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3/news/ec_ecb1.htm
騙貸不斷 財仔擬業內監管 將夥環聯推中介認證課程
1 :
GS(14)@2016-07-12 08:13:17【本報訊】近年吸血中介騙貸款案件不絕,惟政府拒絕立法監管貸款中介,迫財務公司推業內監管!由易還財務(8079)牽頭、120間小型財務公司組成的香港財務專業協會(PLA)將會與信貸資料庫環聯簽署合作協議,推財務中介認證課程,並冀實行業內自律監管。記者:周家誠
中介騙貸頻生,貸款中介優劣難辨,故此PLA擬夥拍環聯,提供本港首個貸款中介認證課程,當中將會講授《放債人條例》、中介人專業及責任、對貸款人、財務公司的責任,以及近日騙徒手法及假文件騙貸等案件,最快於8月正式開課。
中介須每年更新認證
據悉該課程只有一堂,當中3小時屬教學,1小時考試,合格後將有「Q嘜」認證,而PLA將收取1,800元考試費用,消息人士稱主要是行政費用,並非牟利性質,而該認證只有效一年,意味每年財務中介均要更新其「Q嘜」,以確信中介保持質素。易還財務行政總裁、香港財務專業協會主席陳子康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承認該會5月時已開始構思課程,現時正與環聯討論課程合作,希望透過業內監管模式,給予公眾信心,亦希望課程出爐後,政府未來會承認PLA提供的課程。陳子康指除針對貸款中介外,未來會研究推出針對財務公司從業員及負責人(即行政總裁、董事級別)的課程,未來課程內容會不斷更新,涵蓋範疇更廣,課堂數目會更多。環聯發言人指不就市場傳聞作回應。事實上,政府曾考慮修改《放債人條例》,甚至是就貸款中介人立法,不過認為在目前政治環境下,立法會審批法案時間太慢,最終捨棄這個方法,促使財務公司構思業內自律監管,不過按目前模式,與現時保險業聯會規管保險代理、香港會計師公會規管會計師等,仍有相當大的距離。
業界:教辨認中介更重要
同樣是財務中介、中原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認為,對行業有益的舉動,她持開放態度,不過她批評現時不少中介,根本稱不上是中介,「好多所謂不良中介,實際上是『黑財』(非法財務公司)化身」。她指教識消費者辨認良好中介才是更重要。動力互聯網金融聯席董事傅家豪指,環聯在港從事信貸資料庫業務,有相當大認授性,相信課程有助加強公眾信心。香港信貸(1273)行政總裁謝培道指,該協會制定課程目的是回應不良中介問題,認為有規範屬好事,惟認為他們應與大型財務公司商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2/1969102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