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吾知政財 - 吳仁 上市目的決定潛質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4:5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600&d=1849
【am730專欄】之前吳仁寫咗篇《你是哪類型》,講股票要對咀型,先會獲得投資者信任,咁先會大升,成為明星股。但是,好多人後來向我講,話佢根本唔知吳仁講乜嘢,今次吳仁寫得簡單一些,講嚇點樣選擇股票。
首先,提醒嚇大家,要瞭解新股上市的目的是需要錢,還是有其他目的。
先講講需要錢的睇法。如果是需要錢,咁要瞭解是邊個需要錢,是大股東、上市公司、定是一些資本界人士。如果大股東需要錢,但他有財力可以守,股價可以是平靜無波,十年如一日,如果業績還可以的話,派息還會唔錯,可以作為長線投資,直至某一日唔夠錢為止。
但如果大股東無財力守的話,好需要錢,股價短期內會升得好快,甚至是倍翻,如果他需要出貨,報紙會突然出現很多關於這上市公司的訊息,如果見到你隻股有咁的訊號,記得醒水啦。
如果是上市公司需要錢的話,那真是先恭喜你,這間公司真是在發展業務。如果業績真是幾好的話,派息不過都是一般,因為錢都用晒去發展業務。如果發展順利的話,可能是一隻「N倍股」,但如果不幸的話,資金蝕曬,可能變成等著賣盤,這又是另外一個人生交叉點,結果就可好可壞。
如果是投資機構需要錢的話,因為這些投資機構需要定期的表現,並按此收取管理費,就算業績不太好,股價也會慢慢地上升,直至所有投資機構套現退出為止,雖然有例外的情況,但大多數都是市況不就才會發生。所以這部分也是潛在勁賺的股票,如果有錢,真是值得買一些長擺。
但是,如果這些股票不是需要錢的話,而是因為其他目的,如是為自己建立山頭及保護大股東財產的話,可能結果就會唔同。
如果是前者,上市目的只是為了建立山頭,保住權利,屆時業績便不可太耀眼,也不會太差,所以股價會平穩,派息會不錯,回報就是一般而矣,可能是慢慢下跌的風格,對小股東不是好的投資。
不過,如果讓公司擁有上市地位的目的屬於後者的話,股票可能都是由部分和大股東相關人士持有,所以股價會相對穩定,直至大股東有資金需要為止,當時,股價就會升到你唔信,又是一個發達的機會。
睇完呢一篇文章之後,雖然吳仁唔一定會全對,甚至有人瞭解之後,反轉來做都唔定。但吳仁希望大家都會去瞭解一嚇,公司點解要上市,從而得出好少少的投資決定。

80後的財經blogger,以80後的眼光看今日的財經政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64

財經CAREFREE - 順叔 乾溏小鴻海(上) (2012年09月27日)

1 : GS(14)@2012-09-27 22:58:2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3358&d=1853
【am730專欄】今期開富士康國際(2038),曾幾何時被稱為「小鴻海」的香港藍籌股。
家嚇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叫做蘋果(Apple Inc.),美國做「愛瘋」及「捱劈」嗰間,市值盛惠6,300億美元(約4.9萬億港元),而中國石油(857)加埋中國移動(941),再加上中國銀行(3988),三大巨型中字號巨企攬埋一齊,先有呢隻蘋果咁重磅。
你話佢值唔值呢個價都好,一部iPhone瘋靡全球,從此香港人搭港鐵時要耷頭縮膊拗壞頸椎在所不惜,用緊的手機倘冇What's App等功能的人,可能等如冇朋友。
由Window到Google到iPhone,都係一個消費產品改變人類生活,甚至生命模式,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的創新及創作能力,中國唔想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重演100年前的命運,有排追。
蘋果最新產品,叫「愛瘋快」,蘋果新教主Tim Cook(庫克)在美國時間今個星期一,發表一份萬眾矚目的聲明,「愛瘋快」推出市場3日,第一批超過500萬部「愛瘋快」已經賣清光,佢又話正竭盡所能,務求令所有想有部「愛瘋快」的顧客,盡快可以一人有一部咁話。
可能「愛瘋」教主勢估唔到,就喺呢個時候,蘋果最重要的iPhone代工其中一個大型生產基地,啱啱搞到一鑊泡,並要停產。
話說中國時間星期日晚,富士康國際母公司鴻海科技,在山西太原的廠房,爆發大規模騷亂,根據大家估估嚇的數字,約有2,000人扎馬,參與人數及傷亡數字,斷估冇乜人會知道,不過,根據官方傳媒講法,出動了5,000名武警平亂及恢復秩序,場面都應該好哄動,話佢係建國以來在單一企業爆發的最大規模「群眾事件」,相信都唔算太過分。
出事之後,鴻海發言人話,老闆郭台銘已經即飛到太原坐鎮善後,出事工廠唔負責組裝「愛瘋快」,唔會影響出貨咁話。攞棍撲,效率又點及得上用錢掟,聽講鴻海即刻派發加班費,工廠「放假」一天就可以恢復生產,繼續流水作業。
鴻海的生產線應該高度精細及有效率,系內各公司點分工,資料披露就真係得「呸」一聲,就算富士康國際,相信亦冇乜邊個散戶講得出做乜,有意冇意間,保持些少神秘感,就好似佢母公司鴻海的工廠咁,保安高度嚴密設防,工人進出都要搜勻全身。
順叔聽講,倘員工被發現身藏任何金屬物料,即炒冇情講,避免好似蘋果呢類大客仔的商業機密外洩。
不過,鴻海過百萬名員工,請得咁多人,即係入職都唔會有乜嚴格要求,肯做肯捱應該就得,所以斷估工廠裡面,永遠潛伏咗唔少競爭對手派嚟的無間道,早幾年,約十幾個員工跳樓自殺之後,連勞工權益組織,以及內地傳媒都經常派臥底入鴻海,又或者富士康工廠,令真相又變得好易曝光。
好似今次爆發騷亂的太原工廠,只係8月底,上海有份晚報就派咗一名記者仔入去做臥底,踢爆太原工廠有分生產「愛瘋快」的後蓋,而該名臥底記者被分派到的生產線,只係將手機蓋的音量孔用貼紙遮住,方便下一道的噴漆工序,工作細分又簡單,但係做到冇停手,一日十粒鐘,一個人已經要處理約3,000個「愛瘋快」組件咁話。
至於該報導出街唔夠1個月,太原工廠即爆大鑊,鴻海話最新反日情緒高漲,部分後生仔將敵意發洩在同日本Sharp有密切生意來往的鴻海。
不過,內地社交網站最流行的版本,講緊工廠保安在出事當晚,因為狂打一個來自山東的工人,從而激發起山東幫老鄉齊齊還拖,搞嚇搞嚇,河南幫都加入戰團。富士康太原工廠接近8萬個工人,保安千幾、二千名,做得工廠保安,多數都係本地人,即係山西幫,唔使問阿桂,成件事同中國特色的地方主義有好大關係,同聲同氣的工人分幫分派,擦槍走火好易變成「群眾事件」。
咁就帶出一個更大問題,好似鴻海呢類聘請大量廉價勞工的工廠,近年大舉北移內遷,已經改變咗流動人口的暗流,成個勞工市場結構改變曬,鴻海要在內陸複製又平又勞工密集的生產線,同時要面對全新的管理問題。
下回再續。
2 : greatsoup38(830)@2012-09-29 17:59: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98

談財經 - 胡孟青 另類走私遭重判的意義重大 (2012年09月27日)

1 : GS(14)@2012-09-27 22:58:53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3363&d=1853
【am730專欄】物極必反,上水成為水貨客樂園風光日子不再,一切因有關人等去得太盡,過火玩大咗,終惹起公憤,民怨沸騰,箇中當然也涉不少中港水貨客利益之爭,當關乎擾民、衝突升級,監管當局亦不能再隻眼開隻眼閉,終於弄得一拍兩散。
所謂水貨生意,在內地有很動聽稱號「海外代購」。分清楚這不是趁朋友或自己旅行買一件半件、甚至大堆免稅品等作送禮自用,而視為一盤搵真銀生意。海外代購即買水貨好處,主要來自兩地差價帶來套戥機會,透過低買高沽獲利。這盤生意之大,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指,顯示祖國「海外代購市場」去年交易額達265億元(人民幣,下同),增1.2倍,今年料升81%至480億元,數額之高,部分要拜蘋果iPhone所賜。目前內地海外代購市場分三種形式:1.透過私人包裹速遞;2.個人攜帶過關,即人肉速遞或水客帶貨;3.循正常通關報稅輸入。海外代購產品中,化妝品佔22%、奶粉則佔18%。
所謂不知者不罪,只適用於無傷大雅事情層面,一旦涉及國情尤其政策面,就再難有藉口。今年4月,內地海關總署規定所有境外快遞企業必須使用EMS清關,EMS乃全球郵政特快專遞(Worldwide Express Mail Service)簡稱,為中國郵政直屬。即是代購人透過第三者海外轉運公司託運包裹,必須按貿易貨運通關及繳稅。此舉即時把代購物品價格推高,令轉運公司需加價,代購店失去差價賺錢機會。
本月初,內地一位已離職空姐,因藉工作之便,長期把從海外免稅店購買的化妝品帶入境銷售,卻從未申報,被控偷逃海關進口環節稅款共逾113萬元,走私罪名成立,重判11年。
案例一出,對當前正從事網上網下「海外代購」業務銷售商,帶來心理壓力,因隨危險係數上升,代購商或需向水貨客付更高佣金,吸引勇夫冒險帶貨。
話說內地海關總署曾針對淘寶網上店首十位網上手機店,有店主因大量販賣銷售水貨蘋果智能手機被抓,判刑卻不及今趟過氣空姐嚴重。現時內地水貨手機貨源集散地集中深圳華強北路,由往返深圳與香港貨車司機及水貨客兵團以螞蟻搬家式運送,再由華強北路轉售全國,這條網下公然賣水貨產業鏈路線圖,催生幻想曲通訊(現時廣州最大水貨手機連鎖),也是網上淘寶店自稱可代購蘋果手機主要渠道。淘寶上打正旗號標榜「海外代購」網上商店逾百間,從未見過監管機構開殺戒,故市場對近期內地海關接連把矛頭指向電子商務領域網上走私生意,難免令人有點詫異,亦反映當局終肯正視問題,透過中港聯手打擊,長期的集非成是終有撥亂反正一天,上水居民請耐心等待雨過天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99

A股北望 - 宣震 破與立 (2012年09月27日)

1 : GS(14)@2012-09-27 22:59:0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3361&d=1853
昨日下午2時55分,疲弱的市場出現一陣騷動,不管是現場客戶,還是微博上,大家都在說著這兩個字:破了。
因為在那一刻,上證綜合指數選擇了「倉老師」,在盤中擊穿了2,000點,最低曾探1,999.48點。
雖然指數最終收報在2,004.17點,勉強重回2,000點以上,但我相信,「A股跌回1時代」必將成為今天內地財經媒體的熱門標題。
9月還剩下兩個交易日,從昨日的大市走勢看,市場心態並未因為跌破2,000點而有所改變。加之馬上將面臨9天長假,熊市中的長假期,往往是一道比較難過的關口,所以,估計這兩天還會繼續短暫告別2,000點,向「1時代」邁進。
之所以說是「短暫」,而不是徹底告別2,000點,一個原因是,如果後兩個交易日不出現大漲,則月K線將連收5陰,上個月我曾介紹過,上海股市20年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月線6連陰,從機會率上說,10月的月線收陽的機會率,要遠大於繼續收陰。
另外,從投資者的心態來看,隨著指數的不斷下跌,市場的悲觀情緒也愈來愈重。對後市看空的一致預期正在逐漸強烈。
除了傳說中四字券商的「倉老師」,有看到1,800點的;有認為熊市才剛剛開始,1,664點必破的。
相對應的,根據一些機構監測的基金倉位元(持倉)變動情況,到上週末,股混型基金的平均倉位在71%左右,歷史上,2008年見1,664點的時候,這個數字大致在65%左右。
而之後幾年,市場數次低點時的平均倉位,一般也就在70%至73%之間。因此,從基金的平均倉位,以及市場對後市愈來愈一致的悲觀判斷綜合分析,10月因為「一致錯誤」而出現反彈的機會,也是不小的。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十八大。到目前,依然還沒有十八大召開的確切日期,不過一般都認為會在10至11月開。如果指數真的跌到像我一個悲觀的朋友所說的「1,800點迎接十八大」,那讓這5年因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而入市的投資者情何以堪啊!
我認為未來1個月而言,擊穿2,000點就是「不破不立、小破小立、大破大立」,如長假前後A股續跌,那我在1,950至1,980點之間會考慮買些股票,去博個階段性反彈,如果真的直接暴跌到1,800點的話,那毫不猶豫滿倉(以所有資金作增持)。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600

人在中環 - CK 不信任有原因 (2012年09月26日)

1 : GS(14)@2012-09-27 23:00:45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3102
【am730專欄】聽過許多企業的管理層埋怨,下屬們對他們很不信任。他們每一個動作,每次對公司政策的調整,都被同事解讀為「別有用心」,及為將來能進一步「壓榨」他們作準備。這些管理層頻呼冤枉,說同事們扭曲他們那些決定的本意,同事們凡事都從壞方向想,更自製白色恐怖,愚不可及。管理層與同事們缺乏互信,對公司上下任何一個人也沒有好處。
商業社會總是爾虞我詐,管理層與打工仔在許多事情立場不同,利益關係也存在對立,彼此對對方有點避忌,我認為正常不過。但信任並不會無緣無故建立起來。管理層埋怨同事們對他們「不夠信任」是不對,那麼他們又有沒有想過,同事們又憑甚麼應該要信任他們?我認為優秀的管理人,選擇對同事們「儘量」坦白一點。這些管理人當然明白,並非每個決定,同事們都會喜歡。但他們拒絕隱瞞,是他們期望同事們會理解他們作這些決定背後的理據。這種做法當然不容易,所花的唇舌和心力也大,但他們的坦白,卻能保住同事們對自己誠信最基本的信任,長遠而言還是比較妥當。反之,另一些管理人卻喜歡混淆視聽,言語偽術,甚至溫水煮蛙等方式,騙一班為他日夜辛勞工作的夥伴。管理人以矇混方式把他們騙過了,還自以為聰明過人。到有朝一日,同事們發覺當初被上司騙了,被出賣了,自此以為,任憑這個上司說話如何感人肺腑,流下多少眼淚,信任也不可能被重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602

電視風雲 - 王奇雲 電視氣味 (2013年05月09日)

1 : GS(14)@2013-05-10 01:42:02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3899&d=2037

【am730專欄】最近,女友Carol俾一位新同事嘅體味困擾,每次同佢近距離傾談,總會有種濃烈嘅男人味散發出嚟,雖然唔係體臭,亦唔係某牌子嘅古龍水味道,總之Carol覺得非常難聞,厭惡到直頭唔想同嗰位同事接觸,當我細問之下,原來嗰種體味同佢個ex陣除一樣,呢種氣味令佢記番起過去嘅一段失敗愛情,我好明白佢,因為無形無色嘅氣味,往往令人好敏感,而且會留下連自己都唔察覺嘅深刻印象,曾經有位學者,喺毫無預先知會情況下,將一般人覺得無咩特別嘅燒燶氣味,俾一位多年前經歷過大火災嘅生還者聞,結果嗰位生還者激動得歇斯底里,無錯,味道就係會令人勾起回憶。
呢個情況,同樣發生喺電視劇身上,當你係慣性觀眾,多年嚟喺同一個電視台,經已睇過一百、幾十套電視劇,你會發現每套劇都會有陣除,呢種味道你唔會聞到,只會感覺得到,唔係話故事類同導致,而係講緊嗰種感覺,即使係一套時裝劇,另一套係古裝劇,一樣可以察覺到相同嘅風格,就好似每個人身體上都有一種獨特嘅氣味咁。
如果第一次睇某套劇,令你感覺良好,之後睇第二套,你亦會鍾意追看,甚至你會不知不覺間,漸漸愛上呢種風格,你可以話係先入為主,但感覺呢家嘅嘢,確實係好難去解釋原因,再講,我哋熟識行內人,甚至睇一、兩場戲,就知嗰套劇係出自邊組人嘅作品,咁大家又有無發現自己鍾意邊種風格、又討厭邊陣除呢?而Carol日日返工聞到嗰種令佢厭惡嘅味,除非炒咗嗰位同事,如果唔係就無法幫佢除臭。

王奇雲  (逢周一至五刊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69

談財經 - 胡孟青 滙豐靠喪炒定江山 (2013年05月09日)

1 : GS(14)@2013-05-10 01:42:33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3866&d=2037

【am730專欄】今年起,改為看好滙豐控股(005),主因有二:一、炒房CEO文化是,言出必行,否則人頭落地;二、環球金融市場有利資產負債表管理,或者直接點說,是為炒房高層營造更多炒房收入。
滙豐首季業績無論盈利大數、核心盈利、成本收入比率、股本回報等,總之要升則升、要跌則跌,詳情不談了。要強調的是,無論大數的股東應佔盈利、稅前盈利、抑或核心盈利,其實存在一次性因素或出售資產入帳收益因素,換言之,純粹從生意角度看,看滙豐業績好與壞,或者要回歸到最基本,就是收入即Income。
不幸的是,作為傳統銀行,滙豐的淨利息收入是完全不及格,按年及按季均分別要倒退,幅度更介乎11%及3%;至於收費業務收入,就僅僅持平;反而,現代銀行賴以充撐盈利的投資收入,滙豐首季按年增長33%,按季更急升近4倍,令炒房收益在首季就佔滙豐核心收益超過兩成,算是近年之最高。論炒房業務表現,滙豐比高盛還要好,歐智華的功力,果真遠勝高盛總裁布蘭克費恩!
炒房支撐整體收入表現,再由減撥備、削成本帶動盈利大數,是最簡單對滙豐的形容。歐智華掌管滙豐踏入第三個年頭,2011年初,他定下股本回報、成本收入比率兩大目標,由全數落空變為幾乎一次過達標,市場肯定受落。
值得一提的是,滙豐的風險權重資產回報,由去年同期的1.4%、大幅上升至3.1%,期內風險權重資產亦有增加,在在反映滙豐這幾年之間是炒得要命,由炒人、到炒賣收益,一樣博到盡。
業績報告的第十二頁,似乎是滙豐盈利魔術的重點一環。一直以來,滙豐賣點或弊端之一是過剩資金問題,但今年初,歐大班想通了。按數字,滙豐首季投放於中央銀行的現金大約是1,350多億美元,細心一計,按年減少近130億美元,較去年底亦下降近63億美元,到底錢去了哪裡呢?
再看資產一欄,滙豐首季可出售資產大約有2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多出超過100億美元,按季亦上升40億美元,滙豐是否已經將過剩資金轉作炒賣以提升回報,值得懷疑。
無疑,滙豐真正的銀行收益,表現僅屬平平,但現時市場側重大數,重視管理層的執行能力,滙豐兩者全數達標。當估值未算貴,派息率4厘左右,況且還有大量出售資產收益可供入帳,為滙豐立下不敗之地打好基礎。
既然滙豐成功運用過剩資金,轉化為盈利回報,下一回合,滙豐股東應該要求增加派息,實不為過分!
在現代銀行業,可算是炒房定輸贏,而滙豐暫時勝出,歐智華,俾個Like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70

C觀點 - 施永青埃及短期難舉行大選 (2013年07月09日)

1 : GS(14)@2013-07-09 09:08:05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2492
【am730專欄】有朋友不認同我把埃及發生的事件定性為軍事政變,他認為軍隊只是代表人民的意願,把已被民意拋棄的總統趕下台。軍隊已清楚表明,他們不會執政,他們會在一年內舉行大選,把政權交回給人民。
問題在於軍隊是否真正代表民意。一般人對埃及的情況不了解,只看到親西方的世俗派人多勢眾,佔領了廣場,以為可以反映埃及人的主流取態,但如果看看兩年前埃及首次民主選舉的結果,就知道不是那回事。
第一輪的選舉結果,得票最多的是穆斯林兄弟會,緊隨其後的是比穆斯林兄弟會更保守的薩拉菲光明黨,而親西方的世俗派,由於派系林立,力量分散,沒有一個有條件成立執政黨。
這種民情至今未有重大改變。因此,軍人必須執政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希望利用執政的方便,逐步改變這種民情,才有條件進行選舉。不然,選出來的一樣會是一個主張以伊斯蘭教義來治理國家的政黨。屆時,就會把軍事領袖捉拿歸案,治以搞政變應得之罪。礙於這樣的形勢,軍人不可能這樣快就將權力交出來,不是他們不想交,而是騎虎難下。
埃及的世俗派,從全民的角度來看,根本未成氣候。他們所代表的,主要是居住在城市的精英分子。他們有機會接受現代教育,有高收入的工作,可以過較豐裕的生活。宗教信仰在他們的生活已逐步淡化。他們上網時間多過祈禱。他們嚮往西方價值觀,故與西方傳媒有比較一致的語言,在國際上有較多的話語權,可以自詡為革命的主導力量。但一舉行全民選舉,他們就沒法贏取足以執政的選票,以至執政權往往落在可以反映更廣泛民意的宗教勢力手裏。
如果民主的真諦是按大多數人的意願來決定國家該如何治理的話,那不管我們喜歡或不喜歡,我們也得承認,在埃及主張以伊斯蘭教義作為治理國家原則的人仍是主流。穆斯林兄弟會在競選時並沒有隱瞞自己在這方面的取態,所以他們覺得在執政後以此原則來修訂憲法是有人民授權的。
然而,在世俗派來看,這等同與他們的革命目標背馳,等同要埃及走回頭路,所以他們必須進行第二次革命。
純以國際潮流而言,世俗派無疑比原教旨主義者先進,但整個中東的民情卻未有前進得這麼快。因此,世俗派必須與軍方結盟,才可以憑武裝力量控制民情。這種形勢短期裏可能無法改變。這是我預期埃及不可能在一年內舉行大選的原因。西方國家不難認識這種形勢,他們將很快接受現實,再恢復與軍事政權打交道,並忍受他們遲遲不舉行全民選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45

電視風雲 - 王奇雲 飛機師的夢 (2013年07月09日)

1 : GS(14)@2013-07-09 09:19:1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2474&d=2100
【am730專欄】無記近排推出嘅劇,接二連三收視未如理想,唯有寄望嚟緊呢個月15號首播嘅《衝上雲霄2》,希望憑著吳鎮宇、張智霖等幾位型男帶住觀眾,將收視指數一飛衝天,好似十年前第一輯咁叫好又叫座。其實照往常情況,公司每有第二輯劇準備出街,除咗做宣傳,亦會落吓藥打底,喺深夜時段重播第一輯,順便幫觀眾溫習吓,但聽聞呢次就有人擔心觀眾因此會將新舊兩輯作比較,加上套劇未出街,又俾人話今次由林子祥唱嗰首主題曲唔掂,網民話搵番第一輯由陳奕迅主唱嘅《歲月如歌》好過,所以公司寧願斬腳趾避沙蟲,唔重播好過。成件事,聽落好奇怪,好似俾咩玄學大師預測到呢套《衝2》會被批評兼反應差,而且仲默認咗係事實添,所以立即作出緊急應變措施。無錯,電視劇有個宿命,好多時第二輯被批評不如第一輯,好似美國劇集《逃》都係一樣,第一輯收視報捷,追看度爆燈,但之後就被批評一輯不如一輯,加上早排播出《金枝2》嘅反應又係咁,都咪話唔令人擔心,仲有早前喺無記播嘅韓劇《拜託機長》,同今次套《衝2》都係以航空業為故事藍圖,難免大家又會拉埋嚟比較吓。
而事實上,正所謂出得嚟撈,有好多嘢要預咗啦,今時唔同往日,唔係吓吓都要係你贏,勇於從失敗中領悟先係最高境界。話時話,其實都幾期待呢套劇,大製作之餘,全部都係型男索女,個個著套醒神制服,起碼有視覺享受先啦,十年前女主角胡杏兒仲係肥肥白白嘅新人,今時今日已經係攞過「電視最佳女主角」嘅一線阿姐,睇法又唔同咗,總之希望呢套新劇,可以將沉咗一排嘅士氣同埋收視,好似劇名咁衝上去,能夠挽回無記向來重視嘅面子。
(逢周一至五刊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56

自強不息 - 曾錦強 別讓自己太安逸 (2013年07月09日)

1 : GS(14)@2013-07-09 09:27:0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2517&d=2100

【am730專欄】大概大家都聽過溫水煮蛙的故事。把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水中,青蛙會因為突如其來的高溫,立刻奮力從沸水中跳出來而成功逃生。可是如果把青蛙先放入裝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後慢慢加熱的話,青蛙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悠然自得。當青蛙發覺溫度太高時,已經有心無力,無可奈何地被煮死在熱水中。
這個故事教訓我們,人生不能太過安逸,太舒適的時候,人會失去鬥心,對危險失去警覺性,容易發生大災難。
人到中年,可能事業已經有成,又或停滯不前。無論有沒有事業,也容易甘於現狀,為自己的舒適區建立厚厚的圍牆。生活變得因循,不想有太大的改變。由於累積了不少經驗,對很多事情也會想當然的以經驗行事,但可惜時移勢易,過去成功的方法未必行得通,不能一成不變地應用。
人到中年,最好保留三分飢餓。不要只交喝咖啡,飲紅酒和看法國電影的中產朋友。多與年輕人為伍,感受時代的脈搏。要經常勇於走出舒適區,不一定是石破天驚的事情,可以是讀一本不相關的書,做一件不常做的事情,甚至只是走一條不同的上班路線,搭不同的交通工具。
去年就是感覺生活太安穩和太舒適,所以才自斷米路去創業。現在錢是揾少了,心裡卻踏實了很多。媒體報道的都是年輕人的創業故事,其實中年人創業也有一定的優勢,就是財政上較安穩,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有較好的人脈基礎,成功的機會可能會更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