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管局快出中小企開戶指引

1 : GS(14)@2016-09-06 04:36:55

【本報訊】各商會早前聯手要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關注中小企難開立銀行戶口問題,金管局即加緊與業界及商會溝通疏導。消息透露,該局於上月舉行兩場研討交流會,希望在即將公佈的中小企開戶指引內,為銀行訂明具透明度的市場準則,冀業界在網頁內能列清開戶所需的文件資料,尤以對非港註冊海外公司的額外審批要求,料指引最快在未來兩周內推出,惟最終視乎當局公佈為準。


列明銀行準則及所需文件

工總副主席及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認同,若銀行能夠列明開戶準則及所需資料文件,對正當企業無論大小,能辦理戶口並在港營運肯定有幫助;他重申商會支持打擊洗黑規定,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若銀行因為「驚」合規繁複而寧願不讓企業開戶,本港如何能吸引外國投資者青睞。他指「金管局亦要與時並進」,推動銀行靈活及簡化處理程序,否則難與「兩三下就(批准)開到(戶口)的新加坡」競爭。過往幾年大小企均遇到開戶困難,他說工總一直收到不少成員投訴,最近與幾間主要大行傾談後,獲得積極回應解決問題。金管局發言人回覆表示,該局正與商界緊密溝通,並將向銀行發出指引,提醒業界落實「風險為本」的客戶盡職審查程序,與客戶往來時保持高透明度及公平待客準則,制訂便利客戶的開戶程序,讓正當企業不論大小,均獲得基本銀行服務;金管局會繼續就開戶情況與銀行及商戶溝通。該局亦留意到,有企業特別是海外公司、中小企及初創企業,在本港銀行開戶時遇到不快經驗,這情況在一、兩家國際銀行比較明顯,這可能與近年國際社會包括香港在內,大力打擊洗錢及恐怖份子籌資活動有關。此外,市場有消息指出,金管局於上月26及31日,舉行了兩場研討交流會,該局主管(打擊清洗黑錢及金融罪行)麥敬倫、銀行及商會代表均有出席,首場出席人數約70人,各界就目前開戶安排交換意見,並檢視能否提升處理程序,以促進合法經營的中小企獲基礎銀行服務。記者:劉美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5/197603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594

金管局兩措施加快金融科技發展 設金融科技創新中心 最快下月推

1 : GS(14)@2016-09-07 07:58:05

【明報專訊】金管局持續加快金融科技發展,昨再一連推出兩項金融科技促進措施,當中包括伙拍應科院成立金融科技創新中心,料將於10月至11月推出,以及金融科技監管沙盒(FSS,Fintech Supervisory Sandbox);此外,金管局表明業界正探索開拓區塊鏈(Blockchain)、增強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等創新科技等應用。

明報記者 溫婉婷

金管局表示,位於應科院的金融科技中心,志在為業界提供一個場所予各方合作,以試驗及評估不同的金融科技技術;而應科院會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援、硬件及軟件等設備,並承擔所需成本,使用者暫不需要付費。

獨立網絡虛擬平台配置雲計算

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表示,中心將設置約200台連接於獨立網絡的虛擬平台,且應科院提供的雲計算配置,可供使用者於同一時間內模擬、比較及分析不同金融科技的服務及產品。李達志透露,當局昨日已經去信各大銀行通知此計劃,惟預計須與銀行商討包括分配使用時段等細節,並根據其反應再作適度調整,以制訂使用中心的指引,料中心將於今年10月至11月推出。

雖然坊間亦有金融機構開始自行研發測試技術,但該局稱,中心可供多方一同參與操作及測試新的技術或項目,包括近年冒起的區塊鏈技術,而非局限在個別機構自行研發。

另中心亦可供金融機構向潛在買家、及投資者等展示個別需連用大量電腦資源的金融科技技術,料金融科技界的初創企業亦可受惠;而當局亦可通過與中心的創新科技人員探索包括大數據分析和其他金融監管科技(RegTech)等技術,以提升其監管工作的效益。

冀區塊鏈AR技術應用於銀行

此外,該局又稱,業界正在開拓區塊鏈及AR等技術,冀可應用到銀行的服務上;並透露有銀行有意在今年內推出可產生一次過密碼的軟件軟令牌(Soft tokens)。雖金管局未有透露將如何應用AR等技術,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金融科技總監周正文表示,了解到現時很多銀行正就進行貿易融資(Trade Finance)、按揭申請(Mortgage Application)等作測試,當局亦與不少銀行積極溝通如何合應用區塊鏈技術。

方保僑﹕取態保守非壞事

香港消費電子產品聯盟主席方保僑認為,種種舉動證明金管局已採取不同措施以推進金融科技發展,雖然目前仍屬初步階段,但就認為當局取態較保守亦非壞事;又指不少地區過分急進,容易讓消費者血本無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47&issue=20160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876

企業難開戶 金管局籲予彈性 業界:最終視乎銀行取態

1 : GS(14)@2016-09-09 05:17:33

【明報專訊】近年本港出現不少企業難以在銀行開戶個案,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當局已於昨日向業界發通函釐定開戶原則,及關注迴避風險的問題,要求業界檢視現有的做法及措施,並作出調整。不過,有業界人士稱,做法實際成效,需視乎銀行管理層取態。

明報記者 溫婉婷

阮國恒表示,由於近年關於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國際標準逐步收緊,令認可機構加強相關的管控措施,包括對新客戶的客戶盡職審查程序,甚至出現迴避風險的情况。故此,當局昨特向銀行業界發通函,闡釋「風險為本」的監管原則,如何應用到開戶申請和現有客戶的盡職審查措施上。

此外,投資推廣處亦於2個月前推出一份清單,供有意向境外中小企業及初創企業提供開戶服務的銀行加入,再將清單轉介予上述企業。目前已有逾20間銀行已加入名單,但匯豐及渣打銀行暫不在此列;而當局亦會考慮向公眾公開名單。

設「神秘客戶」測試銀行

他續稱,金管局已於今年4月起與銀行業界接觸,發現僅有1至2間國際銀行開戶成功比率低於行業水平,並非整體現象;他又強調,不成功開戶比率已有改善,有銀行的開戶時間已縮短至兩周至一個月左右。當局表示,未來會通過「神秘客戶」等方式以檢測銀行有否遵守通函原則。

此外,阮國恒稱,留意到外國有服務供應商(KYCU)協助客戶向銀行開戶,部分甚至進行客戶盡職審查,費用由銀行承擔;而當局正認真研究是否需要引入香港。

初創企業無法來港做生意

有美資及中資銀行的前線從業員表示,樂見金管局發出通函提醒銀行於處理開戶申請時不宜過份嚴謹;但認為,其實金管局不時發出指引,最終成效仍取決於銀行高層有否跟隨。他們又稱,曾接觸不少境外中小企、初創企業因被拒開戶而無法來港做生意,認為銀行高層毋須過分緊張。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85&issue=20160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37

向銀行發公平待客指引金管局擬引入中介助中小企開戶

1 : GS(14)@2016-09-09 05:25:29

【本報訊】因應中小企特別是海外公司在本港銀行開戶遇到困難,加上商會早前要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介入關注,金管局高度重視有關問題,昨公佈確保銀行公平待客三大操作指引。記者:劉美儀

指引包括要求業界於網站上載和列清開戶過程及所需資料文件、對未能成功開戶的申請提供覆核機制、提醒銀行不應以打擊洗黑為名卻基於其他因素為實拒開戶口,以及應適時通知客戶申請進度及是否尚欠文件等。為促使商業客戶獲普及金融服務,利用創新科技減輕審查成本亦是另一途徑。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透露,有意參考海外做法,引入「專業資訊機構」等中介平台,協助企業開戶,提供「了解你的客戶」等盡職審查服務,目前正與銀公等業界組織商討,但現階段難推算具體運作時間表。對於該局公佈指引及提出疏導措施,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榮譽會長莊成鑫認為,經金管局表態處理後,銀行在開戶安排已改善很多,會員指現時開戶申請已沒有「卡得咁死」,或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獲批准,新指引可令申請程序更具透明度,「(該局)呢次係做得幾好」。


滙豐恒生歡迎做法

恒生銀行(011)商業銀行業務總監林燕勝亦說,公佈指引有助資訊傳遞及加強溝通,對中小企開戶處理有正面影響;至於銀行使用中介平台,他謂目前業界亦有使用,相信以鼓勵形式推動,符合彈性運作的商業原則。一直被指牽涉不少開戶投訴的滙豐,其發言人回覆,該行歡迎金管局公佈有關開戶指引,滙豐會研究內容並致力確保中小企獲得所需銀行服務。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在專欄《匯思》撰文,關注中小企在開戶時是否遇到過份嚴苛要求,他敦促銀行應以風險為本而非一刀切原則,進行客戶盡職審查。該局助理總裁(法規及打擊清洗黑錢)戴敏娜闡釋,風險為本代表銀行要區分客戶風險,作出相應審查措施,指此舉並非要求達致零風險。截至6月底,該局今年只收到9宗涉及企業開戶投訴。阮國恒表示,以每年收到約1,700宗銀行服務投訴而論,開戶投訴數字不多,自4月以來,中小企開戶被拒的情況續見改善,他覺得約10%的申請拒絕比率屬可接受水平。該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朱立翹補充,個別銀行經簡化及縮短開戶流程後,若資料齊備,現時開戶時間已縮至約1個月或更短。該局推出指引後,稍後將透過喬裝客戶方式跟進落實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9/197650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92

陳振英:金管局發開戶指引是好事

1 : GS(14)@2016-09-13 00:07:46

【明報專訊】為解決中小企開戶難的問題,上周金管局向銀行發出開戶指引,釐清其風險為本的監管原則並非要零風險,並新設一份願為中小企開戶的銀行名單,暫有20多家銀行參與;另研究引入開戶KYC(認識你的客戶)中介平台,協助中小企開戶。立法會金融界候任議員、現職中國銀行(香港)公司秘書陳振英稱,開戶指引是一件好事,亦深信銀行可按照指引的要求執行。他認為,現今企業開戶規定較以往確實存在較大差異,對於具跨國業務的銀行來說,規定可能更為複雜。主要是按國際對打擊洗黑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要求,銀行對處理新户口申請方面必須非常小心。

[是日點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21&issue=201609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73

金管局收集銀行低按息資料

1 : GS(14)@2016-09-17 16:11:17

【本報訊】銀行按息越減越低,有傳金管局向銀行發問卷收集近日新批按揭數據。有銀行向本報證實相關消息,金管局要求銀行分3個按息層級,分別提交自8月起的新批按揭宗數及佔比。


銀行最遲下周一滙報

第三季起銀行陸續減按息爭客,目前市場按息普遍已低至H加1.4厘。銀行消息透露,金管局本周向銀行發問卷收集新批按揭數據,要求銀行分別提供高於H加1.5厘、H加1.4至1.5厘、H加1.4厘以下,共3個層級的批出宗數及比例分佈,最遲於下周一滙報。事實上,滙豐及中銀香港(2388)為爭做按揭一哥,近日齊降H加1.4厘按揭貸款門檻至200萬元。有按揭中介指,曾為客戶向兩行爭取按息低過H加1.4厘,惟未有實際批出個案。中銀香港就指,會密切留意市場發展,並不時檢討提供予客戶的按揭服務條件,以保持業務的競爭力,最終按揭條件會視乎個別客戶情況而定。滙豐亦稱,會定期留意按揭市場,優惠利率視乎個別客戶與銀行關係而定。金管局發言人回覆本報指,當局與銀行就不同議題不時有溝通,釐定按揭息率是銀行的商業決定。作為監管機構,金管局一向要求銀行以審慎原則經營按揭業務,包括以審慎方式釐定相關息率和優惠,使其業務可長期持續,並有足夠利潤承受經濟轉差時可能面對的壞賬風險。金管局會密切留意市場發展,並與銀行業界保持聯繫,確保銀行在經營按揭業務時審慎管理有關風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5/19771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76

金管局:港銀淨息差微升

1 : GS(14)@2016-09-28 04:57:33

【本報訊】因市場情緒改善及發展商加推新盤,金管局半年度報告表示,本港住宅物業市場在第二季起回穩,零售銀行在季內的淨息差,與去年第四季比較,因受惠於按揭利率仍輕微上升,故擴闊了3點子至1.33厘;又鑑於首季住宅交投仍屬疲弱,家庭債務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亦由去年末季的66.5%,降至今年第二季的65.8%。金管局自2009年10月起,推出了首輪逆周期監管措施,新造按揭平均按揭成數從實施新招數前的64%,下降至今年7月的53.3%,而供款與入息比率,期內亦下降大約6個百分點至33.8%。至於今年3月公佈時兩個比率(截至1月),分別為50.7%及34.3%。報告亦指,多間主要銀行近月進一步降低按揭利率,使按息續保持低位,但該局認為,美國利率逐步上升,將增加按息上行壓力及供款負擔,而鑑於新屋供應增加及全球金融環境欠清晰,前景將變得更不明朗。今年上半年,零售銀行稅前經營溢利,較去年下半年增長14.9%,盈利改善主要是營運成本下降,故期內零售銀行的資產回報率,由0.95%回升至1.07%。不過,期內特定分類貸款(次級、呆滯及虧損)比率,則由去年年底的0.69%,升至今年6月底的0.8%,逾期及經重組貸款比率,則由0.45%升至0.58%。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8/197840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373

金管局請見習經理好搶手

1 : GS(14)@2016-09-30 08:02:34

【明報專訊】金管局而家招聘緊見習經理(Manager Trainee),小琴身邊唔少剛剛大學畢業的朋友都好想申請呢個職位,呢份工除咗人工高成四萬幾,成功聘用後仲會接受兩年嘅在職培訓,期間會輪流調到兩至三個部門工作,包括外事部、貨幣管理部、或金融基建部等,見習經理可以對金管局有更全面嘅接觸和了解,成為「通才」,而且完成兩年培訓後,表現滿意的話更會晉升為經理。

有「老鬼」晉身助理總裁

小琴知道唔少見習經理都會留喺金管局發展,有啲「老鬼」甚至成為部門主管和助理總裁,現時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朱立翹及助理總裁(外事)李永誠就係第一屆見習經理計劃畢業生,而助理總裁(貨幣管理)鄭發就是第三屆。小琴提提所有有興趣嘅申請人記得要係10月22日之前申請啦。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93&issue=20160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27

金管局何漢傑:英國 脫歐挑戰重重

1 : GS(14)@2016-10-11 07:47:46

【明報專訊】「 英國首相文翠珊於上周初表明將於明年3月底前啟動脫歐程序,受消息拖累,英鎊兌美元匯價上周再急挫,及至週五更「閃跌」至1.1841,屬31年來低位,收市跌幅收窄報1.2434。今期封面故事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穩定監察主管何漢傑分析脫歐對英國貿易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帶來的挑戰。另外,自從英國公投脫歐後,市場料低息環境持續,湧向可望提供穩定收益的地產股及基建股,此一趨勢能否持續?本報專訪富蘭克林鄧普頓全球地產及基建證券主管Wilson Magee,分析全球地產股及基建股的投資機會。 」

金融管理局金融穩定監察主管何漢傑最近出席一投資講座,詳細分析目前與歐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英國,日後在脫歐過程將面對的一連串挑戰,當中包括可能長達10年的貿易談判,以及如何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關分析深入淺出,數據及理據俱備,值得讀者細讀。

明報記者 葉創成

何漢傑指出,全球化是近年環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並且已發展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階段,即是說,在某一產品的環球供應鏈中,不同國家根據本身相對優勢生產不同組件。他分析,由於不少生產程序已「碎片化」,故各國需要建立制度,令企業可根據該制度決定將不同組件交給哪些國家或企業生產。目前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佔其出口及入口金額近半,而不少國際金融機構更以英國作為進軍歐洲的橋頭堡,令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由於英國與歐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賴程度相當高,故英國脫歐問題的複雜性不容低估。

就脫歐後如何與歐盟維持貿易關係,何漢傑相信,最理想是採用「挪威模式」,即英國日後取得「歐洲經濟區地位」來進入「歐洲單一市場」。但目前挪威取得該經濟優待的同時,其實在政治上亦作出重大讓步,包括准許歐盟居民自由進出(Free Movement of People)該國。

他與英國的朋友瞭解,認為英國是次公投脫歐,其中一個原因便是英國人不想歐洲人在其國境自出自入,並且對歐洲移民政策不滿,故英國在脫歐後料對歐盟居民進出設限;這樣的話,歐盟亦肯定不會讓英國以挪威這種「自己人」的身份進入歐洲單一市場,故挪威模式料不適用於英國脫歐後與歐盟的貿易協議。至於最不利的情況,是英國像其他大多數國家一樣,只可以世貿成員國的身份,與歐盟簽訂貿易協議,屆時雙方的貿易關係料大不如前。

脫歐貿易談判複雜 料兩年難有成果

何漢傑相信,歐盟在與英國磋商脫歐貿易條款的過程中,肯定不會讓英國好過,但亦同樣不想令英國出現危機,以免本身被拖累;故此,最終談判結果很可能在挪威模式及世貿模式中間落墨。即使這樣,由於有關談判範圍廣闊及過程複雜,料需要較長時間才可達成共識,「大國與大國之間貿易談判往往長達十年,故我大膽估計,如果英國與歐盟用傳統方法去磋商,基本上無可能在兩年時間內達成協議」。

另外,何漢傑指出,英國目前擁有的歐盟成員國身份,不單止可以自由進入「歐洲單一市場」,而歐盟作為政治體制,與其他國家簽訂的雙邊貿易協議,亦適用於英國;故目前英國與美國及中國進行貿易時,適用於歐盟的條款亦適用於英國,「但以後無大佬(歐盟)照住,英國是否需要與其主要貿易夥伴重新簽訂雙邊貿易協議呢?如果是的話,這可能對英國貿易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英國佔歐金融服務市場四分之一

倫敦於脫歐後能否保持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市場另一關注焦點。何漢傑分析,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向歐洲提供資金融通,「目前歐盟28國約四分之一金融服務,由英國提供,當中大部份估計由倫敦貢獻,涉及服務包括離岸銀行、外匯交易、衍生工具、保險產品及資產管理等」。

目前金融服務貢獻英國GDP約7%,而英國銀行現可認領的歐盟資產(Claim on EU's Asset by UK Banks)佔英國GDP的比率更高達24%,反映很多外國人通過英國銀行投資歐盟各國,所以歐盟與英國在金融上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過,何漢傑強調,倫敦能夠成功扮演上述角色,原因之一是建基於歐盟現有制度的安排,特別是通行證安排(passport arrangement),「雖然歐盟有多個成員國,但其對金融機構的監管要求理論上是一致的。換言之,銀行、證券行、基金公司及信託公司只要在歐盟其中一個成員國取得牌照,並且在當地成立法人機構,便可以在歐盟境內向客戶提供受監管的金融服務。由於享有上述便利,目前很多國際金融機構選址以倫敦作為歐洲總部後,便可以在歐盟其他國家開設分行,甚至不設分行亦可以跨境向歐盟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若失通行證 或動搖金融中心地位

惟何漢傑指出,隨著英國決定脫歐,便意味「以前建立的制度將被抹走」,跟著便要建立新制度,屆時英國能否保留通行證安排屬關鍵,他以資產管理行業為例說明,「通行證安排在基金界很重要,因為某一基金只需要在歐盟某國註冊,便可以在歐盟其他國家銷售,而目前很多歐洲基金都是在英國註冊,亦有不少基金經理在倫敦工作。隨著英國脫歐,這些基金及基金經理是否要轉移至巴黎或法蘭克福呢?比較理想的情況是,英國與歐盟達成協議,確認雙方的監管制度均達到對方要求,現況便可以維持不變。」

但有關談判其實涉及很多政治考量,例如歐盟便一直不肯承認其與美國在場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 OTC)市場的監管制度達一致性。故此,英國要在脫歐後繼續取得通行證安排,並且繼續作為聯繫歐洲與世界資金融通的國際金融中心,並不是一件易事。何漢傑最近與英國銀行家及基金經理溝通,他們對是否將歐洲總部撤離倫敦亦「十五十六」,因為首先目前《里斯本條約50條》尚未啟動;第二即使啟動後亦磋商需時。但是他們已開始考慮是否需要在倫敦以外另設法人機構,例如在巴黎或法蘭克福設立附屬公司(Subsidiary),並且申請經營牌照,因為在英國失去通行證安排後始這樣做便太遲。

最大美元離岸中心地位亦要關注

何漢傑續說,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另一角色,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美元中心。他解釋,由於美國本身稅制的原因,產油國出售石油取得美元後,一般不會將美元回流美國,而是存放於美元離岸中心,而英國是其中一個主要的落腳地。英國脫歐後倫敦能否繼續保持此一地位,亦值得密切關注。

綜合上述分析,《Money Tuesday》相信,英鎊匯價上周劇烈波動並非事出無因,預料其尋底之旅亦尚未完結,投資者宜作出適當部署,包括暫時避免沾手英鎊。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24&issue=20161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35

金管局:港金融科技發展已加快

1 : GS(14)@2016-10-26 07:58:08

【本報訊】投資推廣署聯同證監會、金管局及業界將於下月7日及11日舉辦首屆「香港金融科技周」。對於本港被批評監管條例複雜,減慢金融科技發展,金管局金融科技總監周文正並不認同,認為本港金融科技發展已在加快。周文正舉例指,初創公司於銀行開戶困難,是全球監管機構均面對的問題,非香港獨有。該局早前亦已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計劃,增加銀行試行金融科技的空間,並已得到數間銀行支持。投資推廣署署理署長吳國才亦表示,開戶問題目前已有很大改進,不少銀行已表明支援初創或中小企業,相信不會對本港金融科技發展造成阻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6/198124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4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