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第四台養出百位億萬富翁

2010-9-13 TCW




有線電視大戰轉手價格的漲勢,一路飆得讓人瞠目結舌。其中,富邦購併多系統業者(MSO)凱擘價碼,據悉在六百五十億元至七百億元間;至於,外資安博凱(MBK)標售多系統業者中嘉,更喊出七百億元、上看八百億元的歷史天價。

外資凱雷和安博凱在民國九十五年分別以四百七十六億元、四百八十億元搶下東森(凱擘前身)和中嘉兩大系統台,短短三年多就逢高獲利了結,都至少大賺兩百億 元。加上私募基金幾乎都是向銀行融資,例如安博凱當年就向銀行團聯貸二百八十億元,若以自有資金計算,報酬率高達一倍。

國外私募基金三大系統吃的是「滿漢全席」;而國內一位早年就跟著王令麟打天下,在當年有線電視整合過程中,無役不與的前東森媒體高層表示,有線電視同業曾 經估算過,近十八年來,靠這行攢出上億身價的,至少有一百位,至於千萬富翁更比比皆是,統統可以稱他們為「有線電視新貴」。

「有線電視新貴」的財富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每個月收取的收視費;另外則是在整併過程中,賣給財團獲利了結的利益。有線電視收的是現金,在早年人工收費時 代,手上的每一個客戶都等於是「提款機」,需要錢就去提出來用。業者有時遇到親友來訪,常隨手抓起一把收費單,然後出門收錢,回來時手上就是一疊厚厚的現 金,晚上吃吃喝喝、續攤的錢都有了,堪稱是最好的現金流事業。

不過,這位前東森主管也指出,花錢如流水是這一行的特性,因此,這些億萬富翁們,現在還能守住財富的,可能還不到一成。

苗栗吉元江德利 賺進五億,轉型打造高檔溫泉飯店

有人錢財來去一場空,但也有人靠有線電視致富後,成功轉型再創事業第二春,泰安觀止董事長江德利就是最好的例子。

江德利原本是苗栗最大系統台吉元有線電視的董事長,他在八十九年將吉元賣給太平洋建設集團旗下的太平洋聯網,之後轉進觀光休閒產業,打造出苗栗最高檔的溫泉飯店泰安觀止。

出生在台北縣瑞芳鎮的江德利,從一名福特汽車業務員,跑到苗栗投入完全陌生的有線電視領域,這一做就是十六年,也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七十三年,江德利成立吉元電器行,從架設天線、鋪設纜線開始,之後成立吉元有線電視,是苗栗南區的唯一系統台。

到了八十二年,和信集團辜啟允、力霸集團王令麟挾財團雄厚資金,先後進軍有線電視業,八十六年太平洋集團章啟明也加入戰局,逐漸形成三大勢力;之後外資凱 雷(台灣先前稱為卡萊爾)在八十八年,以總價兩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四億元)、每戶平均新台幣一萬元價格蒐購多系統業者台灣寬頻,至此有線電視業走向大 型化、財團化已不可避免。

由於體認到有線電視業大者恆大的趨勢,加上內部股東意見紛歧,江德利決定見好就收。八十九年他將有五萬收視戶的吉元有線電視賣給太平洋聯網,交易總價約十 二億元,換算每戶價格二萬五千元,江德利個人就進帳三億元。而除了吉元之外,江德利也將版圖擴展到台中縣,陸續在台中成立了西海岸、東楓兩家有線電視,之 後也陸續處分,總計賣掉三家有線電視,讓江德利賺進五億元,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當時的有線電視業者,早年投入成本很低,架好天線、拉纜線、設機房,每個月收了錢,再繼續一段一段鋪,等於是用回收的資金再投資。共同天線每月上限可以收三百元、第四台收六百元,而且沒有著作權法,不用付費,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是暴利。

獲利出場的江德利,開始思索人生的下一步。矗立在苗栗泰安鄉汶水溪畔、視野絕佳的泰安觀止,就是他在處分有線電視,賺進五億元後的新起點。獨特外觀、採用 大量肖楠木材質,配上館內隨處可見、由原住民雕刻大師王信一創作的木雕作品,形成獨樹一格的特色。泰安觀止總經理王謙恭就指出,泰安觀止贏在「特立獨 行」,讓顧客留下深刻印象,回客率相當高,例如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就是泰安觀止的常客。目前飯店客房每晚房價在六千六百元至一萬三千五百元,獨棟 Villa每晚要價在一萬二至一萬八千元,是全台最高檔的休閒飯店之一。

一個觀光休閒產業的門外漢,居然能打造頂級的休閒飯店,讓江德利成功開創另一個人生舞台。現在他準備再斥資五億元,投資第二期的觀止Villa,將興建擁有五十至六十間Villa的頂級溫泉會館。有線電視事業的回收,就讓他的人生轉折,每次都充滿意外和驚喜。

中市群健呂崇民 獲利加碼買地,變台中七期大地主

不過在歷來有線電視交易中,單筆獲利最多的個人或家族(非財團型),當屬台中市群健有線電視前董事長呂崇民。呂崇民在中部地區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年紀輕輕 就在電玩業建立起龐大勢力(台中有名的金馬遊樂場即是呂家所有),之後跨足有線電視,陸續合併了長宏、台中民主台,成為台中市獨占的系統業者。九十年,凱 雷以總價五十四億元,高價蒐購擁有二十萬收視戶的群健有線電視,據悉呂崇民一舉進帳十幾億元。

在高價賣出群健後,手握大筆資金的呂崇民,轉而全力加碼布局已久的台中七期重劃區,尤其是最精華的新市政中心。台中建商透露,最高峰時,呂崇民擁有區內土地超過一萬坪,是不折不扣的七期最大地主。

中部台灣光訊兩大股東 身價破二十億,選擇緊抱金雞母

七期新市政中心的土地行情,從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前每坪二十至三十萬元低檔,到目前已飆漲到兩百萬元以上,呂崇民堪稱是最大贏家,外界估計 其身價上看百億元。儘管土地才是呂崇民最大的一桶金,但經營有線電視帶來的穩定現金收入,加上處分時大筆資金落袋,為呂崇民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子彈,也是重 要關鍵。

相較於江德利、呂崇民決定獲利出場、另闢財源,也有不少人選擇持續耕耘。台灣數位光訊科技董事長簡森垣、執行長廖紫岑(前雲林縣長廖泉裕之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由於有線電視轉手行情屢創天價,因此現在還握有股權者,似乎像是倒吃甘蔗,越到後頭越甜。

一位中部同業就分析,擁有三十五萬收視戶(NCC登記資料為三十二萬六千戶)的台灣數位光訊科技,以目前行情估算市值,至少在一百五十億元以上,兩大股東簡森垣和廖紫岑身價,估計都在二十億元以上。

台灣數位光訊科技的前身是台灣基礎國際網路(簡稱台基網),當時中部地區的有線電視業者,為了抵擋外資、財團的敵意購併,決定組成聯盟,而且很快取得共 識,在九十年初正式成立台基網,最多時整合了九家業者,目前只剩下五家系統台,但仍是全台第五大多系統業者,僅次於凱擘、中嘉、台灣寬頻和台固等多系統業 者。

廖紫岑指出,當時大家都不覺得價格夠好,認為應該有更好的機會。的確,九十年台基網成立時,若每戶能賣到二萬五千元就是好價錢,但等到九十五年外資大舉蒐 購時,每戶價碼已漲到四萬元以上,今年更直接跳升到五萬元以上,足足漲了一倍。不過許多業者都強調,不管四萬、五萬或六萬元,都只是紙上富貴,如果不把它 經營好、做出獨特價值,不要說待價而沽,將來恐怕還會乏人問津,甚至因無力因應全面數位化,而遭到淘汰。

簡森垣很早就看出數位化是危機也是商機,因此這幾年台灣數位光訊科技大舉投入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二億元),大量鋪設光纖網路與設備升級,提前為數位電視時代做好準備。

簡森垣的人生經歷也很傳奇,他是大家眼中的天才型人物,還在念書時就自己寫程式賣給廠商,畢業後開了一家電腦公司,這輩子從沒到外面上過班。之後因為幫南投的有線電視業者寫程式,因緣際會進入這個行業,最後更成為中投有線電視的董事長與最大股東。

廖紫岑指出,他們現在占有很好的戰略地位,可以說進可攻、退可守,但目前經營團隊的共識是要永續經營。廖紫岑說,看到現在的喊價,當然也會心動,但是他們 都覺得有線電視未來還大有可為,而且大家都還很年輕,也要一個事業舞台來發揮,除非,真的有一個令人非常心動的價格出現。

未來更值錢 全面數位化後,更是座大金礦

未來全面數位化、走向雙向互動模式的時候,台灣光訊科技在高畫質節目的布局領先同業,應該很有機會。此外,各種附加價值如遊戲、隨選電影、線上卡拉OK、遠距教學、遠距醫療等等,都可以增加收入。

如果對比歐美經驗,數位化後,整體產值應有三成的成長空間。業界評估,台灣數位光訊科技若此時出售,每戶售價有機會達五萬元,蒐購價上看一百八十億元;而 如果能說服三大、世新兩家有線電視重回陣營,將可串聯起橫跨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的廣大區域,身價將可再大幅提升。

台灣有線電視行業歷經近十八年的發展與整併,不但造就了本土的億萬富翁,更成了外資最好的印鈔機、提款機。這個在大家印象中非常本土,水準參差不齊的行業,卻是內行人眼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金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45

親身體驗》影片有看頭?價格合理嗎? 網飛PK第四台 記者第一手搶鮮報

2016-02-01  TCW

「網飛(Netfix0來台灣了,如果是你,你會花錢看它嗎?它真的有可能取代掉第四台嗎?請告訴我,你的親身體驗!」

這是製作人丟給我的題目。

我,《商業周刊》主跑娛樂產業的記者,看電視、電影、追劇,是我「工作」的一環。平均一週,我的眼球停留在這些內容的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以上,這還沒把我追電影的時間加進來。

從早期陪爸媽在家追著八點檔長壽劇和偶像劇,到後來用手機、平板追著網飛自製美劇《紙牌屋》、HBO的《冰與火之歌》,日前韓國有線電視收視率最高戲劇《回應1988》一集也不放過。每一季,我

也絕對準時守候中國節目《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直播。

一月七日網飛在台灣上線,下載登錄後第一個月免費,終於可以不用看「盜版」,我當然下載APP收看。在編輯部七十多人團隊一問,逾四分之一的人也加入,沒下載者多是回應:

「等春節放假才上線,好好追劇一番!」因為,不想讓一個月免費時間浪費掉。

大家的體驗五花八門,也很真實,但若真要一決高下,還真難。

如果把網飛和第四台假想成兩家「店面」,我會怎麼選?上表是我的第一手報告!

結論:雖然網飛被按讚的數量增加,但看在第四台的賽事直播優點上,我可能兩個都還會繼續付錢。

但是,只要以後第四台的節目能分散收費,讓我選擇,我當然就分別「採購」啊!追陸劇時看中國的網站,追美劇看網飛,想看政論節目跟體育直播就看第四台,我的荷包預算勢必會重新排列組合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60

台灣有線電視、電信「一家親」時代來了 第四台版圖洗牌 最大贏家出爐

2016-02-08  TCW

長年由外資把持的有線電視系統,近來開始「內資化」,這股趨勢能否改善該產業「失落的十年」,得先定遊戲規則。

再過不了多久,你家的有線電視系統台,很可能就跟你的行動電話服務商,是同一個老闆了。因為,鴻海旗下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買下台灣寬頻的「管理權」,遠傳用公司債入股中嘉獲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台灣的電信、有線電視產業已然完成「連連看」遊戲。

正港的台灣匯流之年,正式到來!不過,對消費者是否有利,還需要NCC加把勁,訂好保障消費者的遊戲規則。

過去,台灣有線電視系統大多由外資私募基金如麥格理、安博凱、凱雷等業者把持。私募基金注重資金槓桿套利,只會減少成本、提高績效,不做長期投資,造成台灣有線電視發展「失落的十年」。

如今,匯流之戰改由本土內資主打,台灣大加凱擘、遠傳加中嘉、鴻海加台灣寬頻、中華電信與MOD,而台灣之星也與第五大系統業者台數科(台灣數位光訊)結盟,電信加有線電視勢力儼然分流成五大。「這是好事,大集團進來,可以讓低度開發的台灣有線電視系統快速升級。」全國數位有線電視副董事長雷倩分析。

法規限制

財團「繞道」持股有限電視但真是這樣嗎?

卡在立法院、尚未將廣電三法中的黨政軍零持股限制廢除,台灣大、遠傳、鴻海等三家公司,都因為有政府基金當股東,導致無法直接持股有線電視,便透過精心設計的投資架構,在形式上規避法律限制。「有線電視投資,變相成了很有創意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羅世宏感嘆。

遠傳展現其中一種創意,與摩根士丹利合作,由摩根士丹利成立投資公司,買下第一大有線電視系統中嘉,再由遠傳購買該子公司的公司債,迂迴的轉投資結構,在一月下旬獲得了NCC核准,頗受外界爭議。但這個轉投資,仍遠不及鴻海與第三大有線系統台灣寬頻的結合,更具突破。

「就像公寓大樓要請不動產管理公司,呂先生(呂芳銘)就是買這個管理公司。」NCC副主委虞孝成解釋。還沒收到申請函的NCC,已忙著理解這個複雜架構。

簡言之,麥格理旗下對沖基金擁有台灣寬頻一○○%股份,在二○一三年五月將這些股份的穩定孳息能力成立亞洲付費電視信託(APTT)基金,在新加坡股市掛牌。台灣寬頻就有如大樓,APTT則有如這棟大樓的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麥格理是屋主。而呂芳銘以個人投資公司Dynami Vision收購的,是APTT的基金管理公司,也就如同大樓管理公司。屋主依然是麥格理,但經營權已換到呂芳銘手上。

這步棋顯然是為了鴻海而下。雖然號稱是呂芳銘個人公司,Dynami Vision中文名為「悅視界有限公司」,於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獲商業司核准成立,登記地址正位於鴻海的內湖辦公大樓內,同一地址還有郭台銘大公子郭守正的山水國際,以及數家鴻海轉投資的新創公司,擺明就是鴻海家族的一員。

外資套利

獲利拿去配息,無心拚革新這麼一來,雖然廣電法令對有線電視所有權轉移管得極嚴,實際上卻難起作用。羅世宏觀察,現行法律對產業要求的義務低,讓外資套取龐大利益,卻沒能要求外資進行有助產業發展的長期投資,並將獲利挹注於本地影視發展。現在外資轉內資,透過各種繞路方式,NCC管不到真正的新老闆,情況依然不能改善,只能眼睜睜看著有線電視數位化落後他國,內容產業衰敗。

麥格理對台灣寬頻,就是外資套利的經典案例。事實上,二○○六年入股台灣寬頻的麥格理,甚至導致台灣寬頻財務結構弱化,如今APTT股價只剩當初掛牌時的三分之二,到了非脫手不可的程度。

私募基金投資期限約為五到七年,時間到了必須結算出場。兩年多前APTT上市時,雖讓麥格理拿回了大部分資金,但APTT承諾每年配發高額股息,已快無法負荷。

知名財經網站The Motley Fool分析,APTT過去四季獲利星幣一億五千萬元,但利息支出就高達七千多萬元,占獲利將近一半。這是因為,依照APTT承諾,可分配盈餘要全數發給股東,台灣觀眾繳的有線電視月費扣除成本、稅金與保留盈餘後,全都出海繳給了基金股東。不夠?借錢發!凱基證券的分析報告指出,APTT在二○一四年配發星幣○.○八二五元股息,但APTT現金流只夠支付○.○五五元,剩下的部分全靠舉債發息。

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未來想年年維持這個承諾,台灣寬頻只能請股東增資、加發債或期待營運突然出現爆發力。麥格理將管理公司出售給呂芳銘,就是期待將燙手山芋交由鴻海,由鴻海注資解決問題。

贏家:富邦蔡家

若跟鴻海聯手,市占逾1-3如今,有線電視系統台經營權重新交回內資手裡,原有的勢力分布也大幅消長。最大的贏家,顯然是富邦蔡家的台灣大體系。

富邦旗下有凱擘、台灣大寬頻兩大系統,雖因黨政軍條款,明明已經「多元成家」了,卻仍要假裝沒關係。但等到條款解禁,合計有線電視用戶達一百五十六萬戶,將打敗中嘉穩居第一大。同時,鴻海旗下亞太電信與台灣大合作4G「漫遊」借用頻寬,市場盛傳台灣大有意購併亞太電信。這次鴻海買進APTT管理公司的獨特手法,投資銀行界紛紛猜測,有金融背景、熟悉REITs的富邦蔡家,八成出了不少主意。兩大集團不像是敵手而更像是情侶,一旦兩者聯手,富邦勢力更將如虎添翼。

最快面臨邊緣化危機的,則可能是擁有花蓮、台東系統台,掌握超過兩成頻道代理權的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過去,練台生結合台灣寬頻、台數科,加上自家集團的年代、壹電視頻道,與中嘉、富邦分庭抗禮,鴻海介入打破了三強鼎立格局。練台生最大的籌碼─頻道代理權,也在面臨這批更強勢的系統業者時,實力遭大幅削減。

表面上,外資三大變內資五雄,競爭變多有助防止壟斷。但若富邦與鴻海聯手,合計電信頻譜、有線電視戶數都超過三分之一,無人能敵。

羅世宏擔心,政府單位還是沒劃出清楚的市場結構規畫,放任叢林法則廝殺,一旦新勢力木已成舟,要矯正將很困難。「若要維持現在的三大兩小,就應該明白向民眾溝通政策,清楚劃出市占率上限,並明確要求業者資本要夠、給出承諾,保證能永續經營。」目前台灣有線電視數位化、電信頻寬發展落後先進國家,電視內容也被韓劇、陸劇、美劇大舉搶占,產業空洞化,想解決這些問題,非修法不可。羅世宏分析,包括《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廣電三法,要修法將國家戰略與產業策略納進來,要求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負擔產業發展義務,例如保證上架頻道中,有一定的本土自製內容、並讓獲NCC發放執照的頻道都能上架。

外資私募基金退場,由較有意願長期投資的本土資金主導,可望結束台灣有線電視產業失落的十年。但想要快步追上先進國家內容產業,仍須定出合理、有效的遊戲規則。否則,放任內資大亂鬥,消費者恐怕仍無法得利,只能眼睜睜看著內容產業繼續走下坡。

【延伸閱讀】外資退場,內資瓜分5大有線電視版圖—台灣電信業與有線電視結盟情況

•電信集團:台灣大

有線電視版圖:凱擘+台灣大

退場外資:凱雷

創意入股法:蔡家以個人名義收購凱擘系統用戶數:106萬+50萬

•電信集團:中華電

有線電視版圖:MOD

系統用戶數:130萬

•電信集團:遠傳

有線電視版圖:中嘉

退場外資:安博凱

創意入股法:遠傳買入私募基金子公司的公司債

系統用戶數:118萬

•電信集團:鴻海

有線電視版圖:台灣寬頻

退場外資:麥格理

創意入股法:呂芳銘以個人名義買下APTT管理公司

系統用戶數:70萬

•電信集團:台灣之星

有線電視版圖:台數科

創意入股法:無股權關係。兩家初步由代銷門號攜手合作

系統用戶數:30萬

註1:MOD為網路電視非有線電視註2:台數科與台灣之星結盟,並非購併入股關係資料來源:NCC、各家公司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39

迷你KTV賺錢也“迷你” 四臺機器一天才賺35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4-23/1097396.html

Vcg11501271870.thumb_head

最近,喜歡逛街的年輕人發現,在大型商場中,“電話亭”式的迷你KTV逐漸多了起來。一間玻璃房、兩支話筒、兩副耳機,唱首歌然後再分享到朋友圈求點贊。對於喜歡追逐時尚與新鮮感的年輕人來說,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有經營商坦言成本較高,回本慢。迷你KTV究竟是線下娛樂的一次革命,還是曇花一現的現象級產業?

能唱歌能錄歌唱完還能分享

一個兩平米的小亭子,除了安裝機器的一面對著墻壁,其他三面是鋼化玻璃。這就是集唱歌、錄歌、線上分享傳播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自助迷你K歌房。

推開玻璃門進去,面前是兩個顯示屏的一體化設備。大顯示屏上播放著歌曲MV,小顯示屏類似於KTV的點唱機。屏幕兩旁各掛著一副耳機和一支話筒。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支付後,坐在高腳凳上,便可以即興高歌一曲。唱歌的同時還能錄音,並可以分享到微信上。

19日晚上,在濟南世茂購物廣場,等待看電影的空當期,濟南姑娘劉芳芳和閨蜜在四樓連廊處一間名為“咪噠miniK”的玻璃房子里,點了一首《小幸運》。一首唱完感覺不錯,便順手分享到了朋友圈。“我平時很喜歡唱歌,但是去KTV得湊起朋友來才有氣氛。在商場里的碎片時間唱一首,感覺很新鮮。”劉芳芳笑著說。

記者了解到在這里唱歌有兩種收費方式,單曲每首5元,包時一刻鐘15元,半小時25元。充滿新鮮感與時尚感,這對喜歡唱歌與逛街的年輕人來說,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迷你KTV的生意到底咋樣?

在周末節假日客流量大的商場中,迷你KTV有時會出現排隊的情況。然而在工作日,“玻璃房子”則少有人問津。18日中午,記者在萬達廣場魏家莊店看到,三間“友唱ÀM-Bar”一直處於空閑狀態。相較於世茂的“咪噠miniK”,這里的價格更高,單曲每首8元,套餐為15分鐘20元,30分鐘38元,60分鐘58元。

位置和客流是關鍵選不好點就得關門

濟南“咪噠miniK”經營商吳先生介紹,世茂的這兩臺迷你KTV如今已經引入快半年了。為了吸引消費者,他還在每天特定時段為新用戶提供“免費體驗”的機會。“如今入駐濟南的迷你KTV已經有好幾個牌子了,不過在電玩城里比較多,商場里擺的比較少。”

為了走量,吳先生把價格定得相對較低。不少消費者心里也有自己的一筆賬。“如果是KTV團購價,中低價位的每小時大約才十幾塊錢,一首歌五塊錢以內相對比較容易接受。”劉芳芳說。

濟南最早經營迷你KTV的李成(化名)坦言,經營情況並不是很樂觀,如今在濟南熱門商圈投放的一組機器還沒有回本。李成如今已經上了八臺設備,除了濟南,還有章丘、濰坊等地。“濟南相對而言還算經營好的。接下來這方面投入我會很謹慎,如果沒有合適的場地,不打算再擴張了。”

“位置和客流是盈利的關鍵。”李成說,選對場地可能會盈利,但場地選不好失敗的也有很多。“長清大學城那邊也開過友唱迷你KTV,如今也關門了。”

李成投放的迷你KTV,最高一天的營業收入是兩三百元。而有些場所選得不好,直接就關門了。最差的一個地點,四臺機器一天的收入僅35元。“這一天光電費就不少呢,更別提幾千塊錢的租金了。”

李成算了筆賬,設備加上各種走線等成本,一套(兩間“玻璃房”)大約要六萬多元,再加上場地租金等費用,投入就有十來萬元。此外,雖然“玻璃房”不用專人看管,但每天都需要打掃衛生、調試機器,出現故障時還得有人進行維修,人工成本也不少。“迷你KTV占地兒較大,回本慢,安裝搬運也不太方便,‘玻璃房’容易破損,物流成本也高。”

非剛需、功能單一能否延伸其他服務?

2017年2月22日,唱吧宣布戰略投資艾美科技的迷你KTV品牌“咪噠”,雙方將共同發掘K歌娛樂和音樂社交的更多O2O玩法。而迷你KTV品牌“友唱”的公司前沿科技,則獲得了友寶在線的3000萬元增資。

如今像咪噠、友唱主要采取直營和加盟兩種擴張策略。前者直接向經營商出售“迷你KTV”設備,運營收入全歸經營商所有。李成表示,經營商更傾向於直接買下機器,因為在加盟分成模式下,壓力會很大,經營商要承擔房租人工成本,而沒有設備歸屬權。“不好的位置會賠錢,好的位置不如自己去做。”

在技術和資本的助力下,迷你KTV如雨後春筍在全國各大城市湧現,有人認為迷你KTV可以媲美共享單車。

但李成並不這麽認為。“共享單車是剛需,而迷你KTV是即興消費,在閑雜時間偶爾唱唱玩玩,它的擺放場所限制也比較多,主要是年輕人喜歡去的綜合體商場。這是一種時尚,一開始消費者很新鮮,也可能就是一陣風。”

山東紅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田也認為,共享單車能讓投資人明顯看到資金回流,消費者存入的押金往往短期內不會取回,這樣可以把錢集中起來幹其他事,資金使用上比較靈活。而迷你KTV的確滿足了一部分客戶的消費需求,但收費標準相較於成本而言不是很高,盈利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迷你KTV讓李田想到了商場中的VR設備和路邊照相亭。“綠地、美蓮廣場里的VR設備都很冷清,讓孩子們戴上視頻眼鏡看視頻遊戲,里面的素材有限,一般孩子們玩過一兩次就不再玩了。單人照相館也有不少倒閉的,因為影像質量不太理想,只能達到娛樂效果,回頭客就少了。”

“這塊屏是否會盈利,在濟南這種二線城市是否適合鋪開,我作為投資人要在心里打個問號。”李田認為,延伸開發其他終端服務或許是一條發展路徑。“比如增加取訂票功能,開發更多網上遊戲等,讓一塊顯示屏帶來更多其他效益。”

(原標題:迷你KTV賺錢太“迷你” 最差的四臺機器一天才賺3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