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力寶系新聞專區-力寶(0226)、力寶華潤(0156,前華地)、華人有限公司(0655,前華人銀行集團)(關係:0145、8061、聯合系、華潤系)

1 : GS(14)@2011-06-13 22:44: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335534
第二代掌舵人 談未來策略
公司專訪:力寶打造中印外交大使
2011年06月13日
2 : GS(14)@2011-06-13 22:45:08

發揚光大
的士司機激發品牌推廣
2011年06月13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335536
3 : GS(14)@2011-06-13 22:45:18

標準制度
建立經營模式 利下一代接班
2011年06月13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335537
4 : GS(14)@2011-06-13 22:45:30

角色不變
系內重組多年 力寶仍當旗艦
2011年06月13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3355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787

股榮先生: 你今次寫華人置業是唔錯,但是又有野錯啦

1 : GS(14)@2012-01-08 11:04:4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962580
周日趣 BLOG BLOG:
贏到大劉錢 你就係股神!


本港上市股票超過 1600隻,市值 200億元樓上有 176隻。按道理,百億市值以上股票,一定有外資大行撰寫研究報告,建議客戶買好定沽好,但華置市值 238億,居然連一間大行吹雞報告都欠奉,可以證明兩點。
(一)華置已成為神級股票!當分析員不能以基本因素、估值平貴衡量股票價值時,認為此股投資價值是零,惟有放棄,免得客戶掟錢落海。所謂投資價值是零,是手持 75%股權的大劉,與另外 25%的散戶,並非坐在同一條船。有炒過華置,甚及愛美高的散戶,可能還記得昔日大迫供(股)的狀況,而到最後散戶按捺不住、斬頭賤沽之際,正是大劉低價私有化或低價增持之時。
04年,華置指樓市升勢放緩,以 3.8億元向大劉售出山頂四棟獨立屋,雖則協議列明物業在交易完成兩年內賣出,大劉會將額外所賺的八成回贈華置,但兩年內樓市由沙士低位反彈,大劉沽出兩戶中,其中一間賣畀女友呂麗君,華置獲回贈不多。過了限期後,大劉始賣出餘下兩戶套現 3.5億,最終四間洋房賺 3億元。

TCL慘蝕 4億最經典

輸俾大劉的,何只萬千蛋散,誠如曾狙擊領匯( 823)一戰成名、管理百億美元的對冲基金壞孩子基金( TCL),一樣唔夠大劉玩。 TCL 06年初以 8.3元入股華置 8.5%, 07年大劉欲以 14元私有化, TCL嫌出手低 say no,殊不知 08年 TCL以 6元向大劉散貨,損手 4億元。
(二)現今用財技最叻的,大劉肯定入三甲。大劉由賣風扇起家,是靠實力搵到自己第一桶金。翻查資料,華置是老牌港股,二戰前已經由當時兩大家族創立,但最後竟於短短兩個月內落在一個風扇佬手上,除天時地利配合,最重要是其嘆為觀止的財技。
由早年狙擊莊氏、達能、華置,繼而向四叔旗下煤氣,及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伸出魔爪,每次出招手法不同,鑊鑊新鮮鑊鑊甘,嘉道理最終贏面輸錢,確立大劉股壇狙擊手形象。
2010年本港地產水漲船高,所有發展商為旗下物業重估增值,偏偏華置要大減值超過 100億元,而近年華置除配售股份予 TCL外,罕有未見供股,反而密密回購,對股東咁好,我反而不習慣,究竟葫蘆賣甚麼藥,相信大劉最清楚。華置發盈警指去年炒燶股蝕 12億元,近兩日股價原地踏步,暴風雨前永遠最平靜,我相信無論大劉或華置,好戲在後頭。
股榮
2 : GS(14)@2012-01-08 11:06:01

http://www.hkex.com.hk/chi/stat/statrpt/mkthl/mkthl201112_c.htm
1. 你D資料邊來的,現在包埋創業板都是1,496間,你邊度咁聰明計到1,600間
3 : GS(14)@2012-01-08 11:09:5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A%89%E9%91%BE%E9%9B%84
呢個頁面資料是我有份提供的,麻煩你睇睇

狙擊上市公司

1985年初,劉鑾雄與梁英偉決裂,並把愛美高股份配售給基金[6]。但由於愛美高產品滯銷引致股價下跌,劉鑾雄在股市買入股份,最後重新收購並掌握控制權。當初出手價大約為2港元,購回價約7角,其獲利之豐厚,可想而知。其後他狙擊多次採用同一手法收購其他公司股份,如莊氏家族的能達科技等,能為他帶來「股壇狙擊手」的稱號。

其後劉鑾雄的愛美高,更狙擊老牌地產商華人置業,華人置業控制中華娛樂,此兩家公司控制中環貴重物業的華人行及娛樂行。在兩個月內,由手無一股,至收購馮秉芬家族及李冠春家族手上的股份,持股42%,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終使李冠春家族出售其手上的股份予公司醫生韋利及市場人士(當時持股33%),暫時終結華人置業收購戰,並委任韋利為公司董事。

其後,該公司成為劉氏一系的狙擊艦,先後利用其公司的財力,先後購入幾家殼公司及大量的股份,並大量供股,目的在削弱韋利在公司的股權,其後八七股災,股票價格大跌導致失利,另外供股收購怡置系的在銅鑼灣大樓最終失敗,但劉氏堅持銀團借款30億收購該等物業,終使韋利出售其在華人置業的股權,令華置成為劉氏的家族公司,而該等物業現成為華置的資產大部分,可見他眼光正確。

劉鑾雄又曾狙擊擁有半島酒店的香港上海大酒店,但未能獲得董事席位及控制權,最後,大股東嘉道理家族購回劉鑾雄持有股份,並為劉鑾雄取得除利息外利潤6000多萬。
[编辑] 供股及私有化

1980年代末,劉氏一來為鞏固控制權,二來集資大量資金供個人花用及其公司拓展及還債,於是旗下公司如中華娛樂及華人置業進行多次供股,使小股東的權益大幅攤薄,於是遭到大量小股民的非議。

1990年代初,由於經過多次供股後,公司資金充裕,另外小股民因失去對該系股票的信心沽出股票,使股價低落,加上劉氏希望有一家百億市值以上的公司,於是開始進行數次私有化的行動,最初進行的愛美高私有化華置由於出手太低,雖然失敗,但其旗下公司私有化屬下公司頗為順利,最終只剩下愛美高及華人置業,第二次愛美高私有化華人置業經過兩次提價後,最初雖然經過八小時的馬拉松會議雖然成功,但小股東提出抗議,所以最終失敗,其後,劉反客為主,在1994年以華人置業反收購愛美高,由於攤薄不大,最終成功,持有華置逾50%股權。

1996年末,劉鑾雄的華人置業大舉沽出旗下部分地產、分拆愛美高中國上市、出售娛樂行予希慎興業的行動,大量套現,但其後又把娛樂行套現所得買入匯控的權證,幾乎輸光,遭人非議。

2002年,股地低潮,華人置業私有化愛美高中國成功,其後又以回購及增持的方式,局部增持公司股權至75%及向何東家族收購尖沙咀的東英大廈,不久股價及地價暴升數倍,可見其眼光十分準繩。

2007年,和建滔化工主席張國榮合作,把旗下的殼公司金匡企業打造成一家乙醇企業,其後協議失敗。

近年劉鑾雄與其弟劉鑾鴻及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從日本總公司手上收購香港崇光百貨股權,現透過利福國際持有。

他現為華人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增補: 2010年,華置曾與中國A股上市公司金地協議,出售旗下上市公司至祥置業,但其後因種種原因失敗。)
4 : GS(14)@2012-01-08 11:12:33

由早年狙擊莊氏、達能、華置,繼而向四叔旗下煤氣,及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伸出魔爪,每次出招手法不同,鑊鑊新鮮鑊鑊甘,嘉道理最終贏面輸錢,確立大劉股壇狙擊手形象。

不是達能,是能達科技。我有一度寫過,達能是法國飲品企業,他無狙擊莊士,只是能達科技是由莊士持有的。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23685
hopingu:
26一定上了市,可能成交太少,沒有上去。116,我上面咪講左囉,「周生生0.3元」。

367的確是莊士集團的前身,根據我手上的資料及分析,莊士集團原本搞餐具,後來分拆了莊士置業,莊士置業後來變成能達科技,劉鑾雄就狙擊此公司,後失敗,不久就賣掉此公司,易名基立實業(65),不久給新世界購買其控股權,其後私有化。

莊士集團在1981年又多分拆一間莊士發展,莊士發展在1987年和莊士集團合併,成為現時的367。

迪生創建當年未買殼上市,當年叫順福企業,但我看不到有。
5 : GS(14)@2012-01-08 11:14:46

http://www.idt.gov.hk/english/doc/Report-Chinese%20Estates.pdf
如果唔識愛美高中國的同希慎交易古仔,可參考這份內幕交易的報告
6 : GS(14)@2012-01-08 11:17:40

1996年末,劉鑾雄的華人置業大舉沽出旗下部分地產、分拆愛美高中國上市、出售娛樂行予希慎興業的行動,大量套現,但其後又把娛樂行套現所得買入匯控的權證,幾乎輸光,遭人非議。

這處可參考林少陽那本炒細價股的舊書,金額大約好像是30億,還是28億
7 : GS(14)@2012-01-08 11:22:38

又賣下廣告先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23267[/realblog]
8 : GS(14)@2012-01-08 11:24:2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10808024_C.doc
這是愛美高中國在2001年私有化的公告
9 : GS(14)@2012-01-08 11:27:12

(二)現今用財技最叻的,大劉肯定入三甲。大劉由賣風扇起家,是靠實力搵到自己第一桶金。翻查資料,華置是老牌港股,二戰前已經由當時兩大家族創立,但最後竟於短短兩個月內落在一個風扇佬手上,除天時地利配合,最重要是其嘆為觀止的財技。
由早年狙擊莊氏、達能、華置,繼而向四叔旗下煤氣,及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伸出魔爪,每次出招手法不同,鑊鑊新鮮鑊鑊甘,嘉道理最終贏面輸錢,確立大劉股壇狙擊手形象。

古仔

http://www.angelfire.com/space/tokuhon/hitman.txt

一、「股壇狙擊手」劉鑾雄的崛起

劉鑾雄,祖籍廣東潮汕,1951年在香港出生,早年曾赴加拿大求學,畢業後返港加入家
族經營的友聯岳記吊扇廠,因與家族的保守經營作風不一致,遂以1萬港元自立門戶,
與合顆人梁英偉在香港仔黃竹坑開設一間小廠,1978年劉、梁創辦愛美高實業。當時,
愛美高的主要業務是生產吊扇,吊扇業本已是夕陽工業,但七十年代末,適逢中東石油
危機爆發,各國均須節省能源,吊扇再度行銷,愛美高的業務遂蒸蒸日上,並從吊扇生
產擴展到燈飾、電子滅蟲器及火水暖爐。1983年8月,愛美高實業在香港上市,資產值
已從創辦時的數十萬港元急增到5億港元。

1983年及1984年期間,劉鑾雄開始涉足金融,他藉風扇生意之便投資美國債券,當時,
美國國庫債券是回報高風險更高的鱷魚潭,劉鑾雄身在香港,透過通訊經常24小時不合
眼隔洋買賣,這段時期的經歷,不僅為劉氏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也積累了可觀的財
富。1985年初,劉鑾雄與愛美高另一主要股東兼董事梁英偉在公司發展方針上出現嚴重
分歧,劉氏將所持股票售予基金投資者,戲劇性地離開愛美高,半年後他在基金投資者
的支持下重返公司執掌大權,期間,劉氏將公司股票高賣低買,已賺了逾2億港元,初
顯投資高手本色。

1985年,劉鑾雄開始在香港股市物色收購對象,他首先看中能達科技,能達科技的大股
東莊氏家族不肯讓控制權旁落,被迫以高價購回愛美高所持股份。結果,愛美高在這次
狙擊戰中,輕易賺取超過600萬港元利潤,這比愛美高1980年度全年盈利還多出100多萬
港元。

能達科技一役,劉鑾雄僅是小試牛刀,真正令劉氏崛起的,是收購華人置業一役。華人
置業是一家老牌華資公司,成立於1922年,並於1968年在香港上市,創辦人是香港赫赫
有名的兩大世家主持人馮平山和李冠春。該公司的業務頗為簡單,只是持有優質物業和
有價證券,其中最重要資產是位於中區的華人行。不過,七十年代中,華置以1.3億港
元價格,將華人行售予李嘉誠,並將所得資金進一步收購另一家上市公司中華娛樂逾五
成股權,使之成為華置的附屬公司,中華娛樂最重要的資產則是位於中區華人行隔皇后
大道中相對的娛樂行。長期以來,華置的決策權都是由馮、李兩大家族共同執掌,馮秉
芬出任華人置業主席,李福樹則出任中華娛樂主席,彼此相安無事。由於是世家大族的
公司,華置在香港上層社會知名度甚高,但規模有限,股票交投疏落,一般市民對之極
少留意。

1986年,市場突然傳出馮、李兩大家族後人不和的消息,接著出現一系列不尋常事態,
先是在中華娛樂股東周年大會上,馮秉芬獲選兼任該公司主席,李福樹只留任董事;3
月21日在華置股東周年大會上,新一屆董事局更出現重大人事變動,以李福樹、李福
慶,李福兆三兄弟為首的李氏家族成員全部被摒出局,取而代之的是董事局主席馮秉芬
引入的成員,包括其子馮慶鏘、馮慶炤,及被譽為企業奇才的韋理。韋理原係和記黃埔
主席兼行政總裁,深諳企業財務安排和組織策略,在香港商場戰績彪炳,曾挽救過和
黃、百和保、富豪酒店等多家上市公司。

是次華置董事局大改組的導火線,傳間是李福兆與其家族成員出現兄弟鬩牆、李福兆一
怒之下聯同好友孔憲紹將所持華置股票售予韋理,韋理遂聯絡馮秉芬合組司馬高
(Shimako)公司,以持有略低於三成半股權的大股東身份,迫使李氏家族成員出局。

李氏後人眼看一時大意,令先人祖業落入對方手中,在心心不忿之下,即聯同新鴻基公
司主席馮永祥合組巴仙拿(Bassina)公司,於3月23日提出以每股16港元現金全面收購
華置建議,其時該公司已擁有華置28.5%股權,並獲其他持有2.8%股份的股東同意接受
收購,即其持有31.3%華置權益。由於雙方持股量旗鼓相當,戰況一度膠著,不過,華
置股價則已飆升至每股19.8元,顯示已有第三者介入收購。

華置兩大股東鷸蚌相爭,給正在積極物色收購目標的劉鑾雄以可乘之機。1986年4月11
日,愛美高宣布介入收購戰,提出以每股16.5元全面收購華人置業。4月19日形勢急轉
直下,愛美高宣布將收購價提高到每股18港元,其時,愛美高已取得李氏家族所持華置
股份,以及馮秉芬胞弟名下的股份,總數已超過四成。馮秉芬眼看大勢已去,亦將所持
華置股份售予韋理。最後,愛美高與韋理達成協議,共掌華置,由韋理出任華置董事局
主席,劉鑾雄以大股東身份出任董事總經理,馮氏家族成員包括馮秉芬、馮慶麟、馮慶
鏘、馮慶炤等全部出局。據說,馮秉芬之所以在關鍵時刻從收購戰退出,是因為無法籌
夠當時所需的1.8億港元款項。事實上,其時馮秉芬集團已陷入財務危機之中,同年9月
康年銀行被港府接管,得知該銀行向馮氏集團的貸款已高達1.6億港元,馮氏集團危機
遂表面化,接著傳出馮氏擬出售東亞銀行股份套現消息。稍後,馮秉芬集團宣布債務重
組,馮家在淺水灣的「國堡」亦由債權銀行委託經紀出售套現。至此,又一家聲名顯赫
的老牌華資財團在時代的潮流中衰落。


劉鑾雄「狙擊」香港大酒店

華置收購戰一役,使劉鑾雄旗下的上市公司增加到3家,實力大增。1986年至1987年
間,劉氏透過旗下3家公司發行新股集資,再度展開連串收購。他的目標是那些市值大
大低於資產值、大股東控制權不穩的上市公司,這次他首先狙擊的是李兆基旗下的中華
煤氣,但李兆基早有準備,及時在股市中大量吸納中華煤氣股份,不予劉鑾雄可趁之
機,劉氏只好將所持中華煤氣800多萬股份售予基金,然而是役亦獲利3,400多萬港元。
接著,他將收購的目標指向香港巨富嘉道理家族旗下的明珠—─香港大酒店。

香港大酒店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老牌英資公司,創辦於1866年,旗下資產包括半島酒店、
九龍酒店、淺水灣影灣園、山頂纜車及中區聖約翰大廈。由於經營保守,其股價長期落
後於資產值,正是噬肥而食的股壇狙擊手的理想狙擊目標。八十年代中,香港大酒店雖
由嘉道理家族主政,但它並非公司大股東,僅持約12%股權,大股東是華商梁仲豪家
族,持有大酒店30.4%股權。根據兩大股東的長期默契,嘉道理家族掌管公司酒店及有
關業務,梁氏家族負責地產業務,兩家在董事局一直相安無事。

不過,這種局面維持到1987年初突然發生變化,梁氏家族有意淡出大酒店,將所持大酒
店30.4%股權分別售予劉鑾雄旗下的中華娛樂和林百欣旗下的麗新發展,其中,中華娛
樂約佔20%股權。劉鑾雄購入大酒店股份後,即聯同林百欣家族約見大酒店主席米高.
嘉道理,要求加入董事局,被米高拒絕。1987年5月4日,大酒店召開股東大會,當時米
高.嘉道理循例告退,必須選董事。會上,劉鑾雄發動突襲,投票反對米高連任主席,
獲林百欣家族支持,然而,米高憑藉家族在大酒店股東中的聲望和份量,仍以微弱多數
當選,劉、林兩家族則雙雙被拒諸董事局門外。

面對華商的挑戰,當時年已九旬的嘉道理家族掌航人羅蘭士.嘉道理以沉著鎮定態度迎
戰,他首先向香港收購及合併委員會投訴劉、林兩家是「一致行動者」,根據條例,
劉、林兩家持股量已超過35%的全面收購點,必須以近半年來最高價向大酒店股東提出
全面收購。儘管後來收購及合併委員會裁定並無明顯證據證明劉、林是「一致行動
者」,但嘉道理的拖延戰術已經奏效,嬴得時間從容部署,並在市場大量吸入大酒店股
份。

隨後,嘉道理將矛頭指向持有大酒店股份的中華娛樂的控股公司華人置業,市場傳聞嘉
道理正與華置另一大股東韋理聯手,企圖取得華置控制權。劉鑾雄在後院起火的情況下
被迫退出收購戰,7月24日,劉氏與代表嘉道理家族的寶源投資達成協議,將所持34.9%
大酒店股份轉售予由寶源投資安排的銀團及匯豐銀行的一家附屬公司。嘉道理為避免觸
發全面收購點,假第三者之手迂迴接下劉鑾雄所持大酒店股份,解除了劉氏的威脅。是
役,劉鑾雄旗下愛美高及中華娛樂兩家公司分別獲利4,200萬港元和9,400萬港元。

同年10月,劉鑾雄再次展開收購行動,透過中華娛樂收購萊龍空殼公司,改名為中娛策
略(後又改為「瑞福」)上市,負責證券投資,12月又成功取得保華建築的控制權。至
此,他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已增至5家,自成一系。其後,劉鑾雄更使出「連環供股」的
殺手間,此舉不僅迫使韋理大幅減低對華置的持股量,而且令其商業王國急速膨脹。從
1985年到1989年的短短數年間,愛美高系市值已從4億港元急增到58億港元,躋身香港
股市二十大財閥之列。

劉鑾雄在短短數年間,透過對香港老牌家族公司的狙擊,不僅成為叱吒風雲的「股壇犯
擊手」,而且成功建立起其商業王國,鋒頭可謂一時無倆。有人曾對劉氏有這樣的評
論,認為他「在股市、在商場,……動作極其靈巧,出招狠準穩勁,結合其過人財技,
鷹隼般銳利目光,馳騁縱橫,富豪第二代裡頭,鮮能匹敵;連打江山的前輩富豪,以當
年才略膽色、智謀幹勁,大慨也得承認:長江後浪推前浪。」

劉鑾雄成新一代財閥

自1989年底起,劉鑾雄發動的「連環收購」及「連環供股」行動宣告停止,轉而進入集
團的鞏固、整合階段,並推出一系列私有化計劃。早在1987年,劉鑾雄已公開表示,他
更長遠的目標,是擁有一家資產達100億港元規模的、有代表性的集團上市公司。

1989年10月,劉鑾雄宣布將中華娛樂屬下兩家上市公司保華集團(前為保華建集)和瑞
福合併為保華國際,開始了其私有化計劃的第一步。接著,他將私有化的目標對準華
置。不過,華置私有化的進程卻一波三折,相當棘手。從1989年12月到1991年9月,愛
美高曾兩度提出私有化華置建議,但均因出價過低而遭到以韋理為首的小股東的反對。
當時,韋理儘管已辭去華置董事局主席一職,但透過旗下上市公司亞洲證券仍持有7.5%
華置股權。1991年9月,愛美高再次舊調重彈,建議以每兩股華置換一股愛美高,將華
置私有化。部分小股束即委託律師刊登廣告呼籲反對,而香港證券監察委員會亦介入,
直指愛美高游說小股東接納建議違反收購及合併守則。12月,愛美高修改私有化條件,
提出以每200股華置換115股愛美高及23份愛美高認股證,1989年10月,劉鑾雄宣布將中
華娛樂屬下兩家上市公司保華集團(前為保華建集)和瑞福合併為保華國際,開始了其
私有化計劃的第一步。接著,他將私有化的目標對準華置。不過,華置私有化的進程卻
一波三折,相當棘手。從1989年12月到1991年9月,愛美高曾兩度提出私有化華置建
議,但均因出價過低而遭到以韋理為首的小股東的反對。當時,韋理儘管已辭去華置董
事局主席一職,但透過旗下上市公司亞洲證券仍持有7.5%華置股權。1991年9月,愛美
高再次舊調重彈,建議以每兩股華置換一股愛美高,將華置私有化。部分小股束即委託
律師刊登廣告呼籲反對,而香港證券監察委員會亦介入,直指愛美高游說小股東接納建
議違反收購及合併守則。12月,愛美高修改私有化條件,提出以每200股華置換115股愛
美高及23份愛美高認股證,部分股東開始轉變立場。

1992年2月10日,華置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經過長達7小時的激烈辯論,大會通過私有化
建議。不過,當時華置每股資產淨值高於愛美高,華置小股東竟接納這項建議,令外界
頗覺意外。部分小股東即往證監會投訴,並前往港督府請願。2月24日,證監會公開譴
責劉鑾雄等人違反收購及合併守則,並向百慕達最高法院要求押後聆訊華置私有化建
議,或反對私有化建議。在證監會的巨大壓力下,愛美高和華置量事局被迫在最後一刻
撤回私有化建議,劉氏私有化華置大計可謂功敗垂成。

儘管華置私有化一波三折,但劉鑾雄的其他私有化計劃卻順利展開。1992年初,中華娛
樂成功兼併了保華國際,同年9月,華置亦成功私有化中華娛樂。市場預期,劉鑾雄將
第三度提出私有化華置建議,以達到只保留一家上市公司的目標。

然而,出平市場意料之外,1993年10月,劉鑾雄使出一招叫做「移形換影」的計策,他
一改慣常做法,不由控股公司愛美高去收購華置,改由華置反向收購母公司愛美高。他
建議,每4,000股愛美高換取4,224股華置新股,另每6,000份愛美高認股證換1,505股華
置新股。根據愛美高及華置兩家公司的聲明,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是愛美高近年的發展
策略出現轉移,由以往的證券和物業雙線投資,轉變為偏重於物業發展,最近更只是集
中於增持華置股份,並日益發展為一家地產控股公司,其盈利亦主要來自華置。因此,
為避免兩公司物業投資活動出現直接競爭,遂決定將愛美高私有化。

不過,市場人士多認為,華置反收購的直接原因,是劉鑾雄看中華置所擁有的優質投資
物業,希望直接擁有華置,或者是劉氏吸取了以往失敗的教訓,為減輕華置股東的強大
反對勢力的阻撓,使出這一招「移形換影」的妙計。根據華置和愛美高獨立股東財務顧
問渣打亞洲及英高財務的推薦文件,兩公司合併後對二者的資產值無損,合併後愛美高
股東應佔盈利增加,而華置每股盈利僅攤薄4%。11月10日,愛美高和華置股東大會均以
98%以上的絕大比數通過收購建議。

華置鯨吞愛美高後,劉鑾雄及其相關人士直接持有華置52%股樓,成為華置大股東。經
多年奮戰,劉鑾雄終於憑著自己卓越財技,敏銳目光,從一名吊扇生產廠商擢升為香港
地產巨子,成功持有一家市值逾100億港元的大型上市公司,成為香港股壇舉足輕重的
華資新一代財閥,其內心興奮之情不言喻,難怪他當時罕有地在華董特別股東大會露
面,並打破一貫低調作風大談華置的未來發展大計。

華人置業自反向收購母公司愛美高後,實力聲名均大振,市值突破100億港元,已躍升
地產二線股前列,成為香港大型優質收租股之一。當時,華置擁有的樓面面積達285萬
方呎,其中包括位於銅鑼灣的皇室大廈、灣仔的夏愨和愛美高大廈(前海軍大廈),以
及中區的娛樂行四大皇牌。追溯歷史,娛樂行是華置於1987年以4億港元代價從中華娛
樂購入後拆卸重建,於1993年完成的,皇室大廈和夏愨大廈則是1993年以23.78億港元
從置地手中購入,這4幢優質物業經重估後在1993年底已增值至117億港元,相當於華置
在港物業資產淨值的約80%。

不過,在劉鑾雄直接控制下的華置,其投資策略並非如淘大置業及希慎興業等地產投資
公司繼續增持優質收租物業,而是從地產投資轉向地產發展,或並重發展。1994年及
1996年,華置先後數次將旗下的夏愨大廈的第七、八、九、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六、
二十七層售出,套現大量資金。1996年11月,華置更將其中區優質物業娛樂行以36.40
億港元的高價整幢售予利氏家族的希慎興業。與此同時,華置在地產發展業務方面轉趨
活躍,除積極爭取參與灣仔太原街重建計劃及荃灣保華工業大廈重建以及競投東涌機鐵
上蓋項目二期發展(已失敗)之外,還大舉進軍國內地產市場。1996年11月,華置將國
內地產業務以愛美高中國名義在香港分柝上市,其時,愛美高中國在國內投資的地產項
目已達23項,總樓面面積2,968萬方呎,其中愛美高中國佔1,824萬方呎,價值約23.6億
港元。

到1996年底,劉鑾雄控制的華人置業和愛美高中國兩家上市公司,市值已達179.53億港
元,成為排名第二十位的上市財閥。
10 : GS(14)@2012-01-08 11:44:02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098
仲有呢樣

十六年交情臨決裂大劉和彤叔除了私下感情甚 篤,在生意上亦曾數度合作。較早期及為人熟知的,是八七年由鄭裕彤策劃、李嘉誠領軍,包玉剛、李兆基、郭得勝等實力雄厚的華資財團,與尚未進身巨富行列的 劉鑾雄兄弟,齊齊狙擊英資置地。這次華資孖沙聯盟狙擊置地,鄭裕彤先派出大劉與怡和大班西門‧凱瑟克講數,提出以每股十六元,向怡和收購其所持的百分之二 十六置地股權,唯凱瑟克毫不客氣將大劉拒諸門外。鄭裕彤、李嘉誠等見大劉退下,於是繼之而上,以十七元一股之高價,再與對方談判。最後因十月股災而未能成 事,但華資之後回售股份予怡和策略,亦套現十八億,更訂下七年內不再狙擊置地之盟,此事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近年劉鑾雄與鄭裕彤,亦幾度拍檔出擊。○一 年,劉氏兄弟以三十五億購入崇光百貨,也預埋老友鄭裕彤一份,出讓五成股權予鄭裕彤的私人企業周大福,一於拍住上。而鄭裕彤亦甚為識做,在同年與楊受成、 林建岳、何柱國、廖烈智等人舉行秘密午宴,據悉鄭裕彤欲與一眾富豪合作,投資五十億在澳門搞新賭場,由他與大劉當大股東,長子鄭家純則負責賭場管理工作, 一於有錢大家搵。雖然最後未能成事,但彼此交情之篤可見一斑。
11 : GS(14)@2012-01-08 11:44:27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5055[/realblog]

想看多些,又可看這個
12 : 龍生(798)@2012-01-08 21:39:35

我記得你講過, 如果官永義過多十年唔死的話

都有機會變大劉
13 : ksw(1423)@2012-01-08 21:47:41

又發功啦湯兄smiley
14 : idsdown(1658)@2012-01-08 22:59:58

有人點火頭, 唔著至奇
15 : GS(14)@2012-01-09 21:59:01

12樓提及
我記得你講過, 如果官永義過多十年唔死的話

都有機會變大劉


我有講過咩,大劉就唔得啦,岳少或者可以...
16 : GS(14)@2012-01-09 21:59:41

13樓提及
又發功啦湯兄smiley


他話十幾年炒齡wor,寫埋D咁野,我自學了十幾年豈不白廢?
17 : GS(14)@2012-01-09 22:00:23

14樓提及
有人點火頭, 唔著至奇


他著大劉嘛,唔是他著我,我對呢個話題的認識多過他幾倍啦

有人露底,我又何必跟他藏拙,我未研究晒大劉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75

厄國被中國買起 華人沒得益

1 : GS(14)@2013-06-29 17:53: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629/18316112

                「這幾年本地人也開始種中國菜了,因為中國人來的多,特別是國家派出來的工作小組,水電站、石油公司的。」厄瓜多爾華僑華人聯合會第二副主席李玉良(良哥)告訴《蘋果》記者,由於中國政府對南美洲發展的影響,首都基多出現多家中文學校,大學也開中文課,本地人趨之若鶩。

華人受歧視 花名「炒冷飯」

                                    這都是近十年的變化,從澳門到厄瓜多爾已38年的良哥自己有五個子女,只有一個女兒能講一點中文。他說早年因中國人在厄瓜多爾開餐館,被本地人冠以歧視性花名「炒冷飯」,而中國人第一次感覺「站起來」,是李小龍風靡荷李活的時代。
總統科雷亞上台後為減少「美帝國主義」的操控,近年與古巴、伊朗、俄羅斯活動頻繁,國家基建及社會福利開支更依賴中國的貸款。從2009年開始用石油換取中國貸款,累計去年已達70億美元(546億港元);今年初再追加一份價值20億美元(156億港元)的貸款合約。
「同中國關係好是因大家政治路線接近,現在中國借了這麽多錢給他,都是相互利益,也有人不滿,說中國就快買起厄瓜多爾。」良哥認為,中國政府在厄瓜多爾影響力增強,但在當地的中國移民卻並沒有獲得優待。中國人在這裏多經營餐館或是小商品百貨進出口,良哥說百貨早十年八年好做好多,而新政府上台後的左翼路線太急進,「我們一下接受不了。稅收、海關、人工,成本提高,錢難賺,不少人離開了」。


始終不是家「再做兩年回國」

                廣州來的薛先生到基多十年,經營進出口,一間小店,專賣中國製造的底褲胸圍服飾等,扣除租金及幾個當地售貨員的工資,他說一年淨收入可達兩、三百萬元人民幣。對他來說,厄瓜多爾始終不是家,妻子上月帶在厄瓜多爾出生的孩子回廣州定居了,留下他一人在此打拼:「我想再做兩年就回國,錢是賺不完的。在這裏沒意思。」
現任總統的一些做法更令經商者沒有安全感,薛先生說:「他想走社會主義路線,財政上約束富人,這對我們生意人不是甚麼好消息。他對對手尤其嚴厲打擊,好幾個我的客戶(當地富商)因曾參選總統,被他用財政問題等壓制,財產被查封,一票之差落選的橡膠大王甚至被趕到國外。」
相比之下,對於與切身利益和生計關係不大的斯諾登事件,當地中國人卻並不關心。
2 : GS(14)@2013-06-29 17:53: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629/18316115
中國人移居厄瓜多爾有130多年歷史,目前當地有兩萬左右中國移民(不算在此出生的15萬華裔),主要居住在基多、瓜亞基爾和克維多。
做生意 屬富裕階層

「最早是中山的客家人。80年代廣州白雲區人來了一大批,跟住到福建人,但近年走了很多。福建人習性是哪裏好做去哪,很少福建人在此置業,環境一變遷,他們就去別的地方了。中國人吃苦耐勞,知慳識儉,來這裏就是為了賺錢。」
中國人在當地屬於富裕階層,大部份埋頭做生意,與本地人保持互不侵犯,很少打成一片。良哥算是例外,他娶了當地女子,由於西班牙話說得好,經常為中國使館及中國移民辦事,時間長了在政府每個部門都有朋友。而不少中國人初到當地,只能操買菜收錢等普通生活用語,遇到複雜的移民申請等問題,良哥都樂意幫忙。
1975年到厄瓜多爾,良哥做過十多年餐館,後來轉做百貨,直到子女成家立業,他去年第一次回鄉到港澳探親,都不習慣,中國內地更是沒回去,據說中山石岐的祖屋已經被政府徵收了變成大學城。
3 : GS(14)@2013-06-29 17:53:4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629/18316119
赤道線上的厄瓜多爾,一年分冬夏兩季,有火山,偶有地震。首都基多依山而建,舊城區充滿西班牙風情的建築,天空湛藍,非常美。儘管薛先生還是認為:「廣州美多了。」但他讚賞這裏比較民主,任何一個公民都有權參選總統,文化包容:「比中國國內民主,對外來文化和移民沒有抗拒,因他們本身就是多民族、多元文化。」
想移民當地有多個途徑,工業投資、存款投資、依親(靠在這裏出世的孩子)、投資房地產。而門檻比美加歐洲發達國家低得多,存2.5萬美元(19.5萬港元)到銀行就能辦存款投資移民,獲永久居留權,買房更是便宜。但近年少了中國人來這裏,因政府推行社會主義變革,稅收高了、勞工條例嚴了,做生意的利潤少了。
政府對窮人有很多補貼救濟,未婚媽媽、傷殘老人,每人每月能拿50美元(390港元),全國200萬人受益。本地人平均工資每月500美元(3,900港元),但因多數消費品甚至原材料依靠入口,稅項推高物價造成通脹,錢不見使。
而隨鄰國哥倫比亞戰亂大批難民湧入,近年厄瓜多爾治安惡化,打劫、偷搶、職業殺手風行。白天偏僻街區都可能遇劫,不過倒是沒有針對華人的罪案。
4 : GS(14)@2013-06-29 17:53:5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629/18316122
美國中情局叛諜斯諾登(Edward Snowden)求庇道路受挫。美國強大壓力下,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前日(周四)指,斯諾登人不在厄瓜多爾,不能處理他的求庇申請;俄羅斯則稱,斯諾登已窮途末路,除非厄瓜多爾或其他國家給予政治庇護,否則問題不能解決。
人不在厄國或使領館

雷亞前日一改口風,指斯諾登人不在厄瓜多爾或厄瓜多爾任何一間使領館,因此,厄瓜多爾政府不能處理他的求庇申請,形容情況複雜,「我們也不知道可以如何解決」。至於斯諾登會否獲准進入厄瓜多爾領土,科雷亞也表現猶豫:「我們會可能考慮,但現在他人在俄羅斯。」
厄瓜多爾政治管理國務秘書托拉就指,雖然有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職員向斯諾登提供安全通行證,令他得以取道別國前往厄瓜多爾,但她強調該名官員做法未獲政府授權,因此,所發出的安全通行證亦無效。
另外,厄國宣佈放棄美國貿易優惠,以免在斯諾登事件上要屈從於美國的壓力。
俄羅斯內部傳真通訊社引述俄方消息人士稱,隨着俄方拒絕向美方交出斯諾登,斯諾登已走到末路,除非厄瓜多爾或其他國家決定給他政治庇護,否則問題不會得到解決。
美聯社/路透社
5 : hh0610(1603)@2013-06-30 00:40:41

又來暗示中國人點點點.

老實話大家聽, 拉美左翼政府憎到美國仆街. 反美都未反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11

加拿大華人做偷稅軟件被告卻判無罪

1 : GS(14)@2013-10-21 23:44:07

http://finance.sina.com.cn/zl/in ... /142517038258.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48

華人主導新西蘭換匯市場

1 : GS(14)@2013-11-30 15:44:46

http://finance.sina.com.cn/zl/in ... /092417436263.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89

周顯 炒股密碼 強烈推介華人策略

1 : GS(14)@2015-02-03 01:06:15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6067&search=1
記得當日和編輯商量本欄的主題之時,我說:「寫幾百字,太過複雜的概念寫不了,不如乾脆只寫股壇的八卦新聞,以及給讀者一些股票貼士吧。」
但是,由於在這幾個月來,股市並不好過,所以在提供股票這方面,完全是不合格。正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這個同時,《都市日報》厚愛地連續訪問了我數天,其中的一個問題,就是問我有甚麼心水股票,我脫口而出地說﹕「華人策略(8089)!」

事實是在這半年來,我最心水的股票就是這一隻「華人策略」了。我認為,這是一隻「十倍股」,在一年之中,十倍股的出現頻率,最多只會出現一次,所以,我也抓緊了機會,不單自己全力出擊,也向至親好友們,以及課程的學生們,全力推介這股票。

不消說的,我對於這股票研究甚深,只可惜本欄字數不足,當說出號碼之後,再沒法去分析其基本因素了,所以只有像賭馬貼士般,只給讀者一個號碼便算了。在我被《都市》訪問時,這股票還在停牌中,而在昨天,它已經復牌了,我不敢怠慢,馬上便在本欄推介這股票了。


周顯 (逢周二、五見報)
資深投資者,著名股評人,股壇教育家
2 : Chantaiman888(53707)@2015-02-03 09:37:33

be carefu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16

華人策略的天寧島概念 周顯

1 : GS(14)@2015-02-16 16:48:23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0353

在不久前,《東周刊》曾經為我做了一個簡短的訪問,問我的心水股票。我說,你們新來了幾個編輯,電話的聲音通過好多次了,電郵也來往過無數次,就只是沒有見過面,不如乘着訪問,大夥兒碰碰面吧。

記得訪問的地點是在銅鑼灣的富豪酒家,幾個編輯記者都出來了,而我對他們說的年度心水股票,就是「華人策略」(8089)。他們當然問我推介此股的原因,但我並沒有說出來,至於賣這個關子的原因,很是簡單,就是要留下題材,自己寫作嘛。

說老實話,「華人策略」這隻股票,我早在三個月前,已經在暗中唱好,方法包括了在模擬炒股比賽中購進、在訪問中推介心水股票,諸如此類,但是在專欄之中,卻並沒有寫過出來。原因很簡單,因為至親好友、姨媽姑姐,以及股票班的學生們,並不買齊貨,在他們的預先警告之下,我實在不方便太過張揚地,把這一隻半年難得一遇的股票心得,大事宣傳地寫出來。

但是,在日前,我發現它已經在開車了,此事也不能繼續隱瞞下去,惟有扯開面紗,一口氣去大講特講了。



賭業股中何猷龍可說炒股最叻,與華人策略合作必有睇頭。

「華人策略」這公司,本來搞的是鐵路廣告生意,在二○○七年,曾經轟轟烈烈的,勁炒過一次,然後慢慢沉寂了下來。也正是由於它有過了勁炒一次的輝煌往績,所以,在這些年來,它一直是我非常關注的對象之一。

在這一次,它忽然有extreme case的大動作﹕注入了天寧島賭場項目,「叮」的一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天寧島是一個賭場和酒店項目,早在一九九八年已經開業,一直在搵緊錢。這賭場的位置極佳,就是位於無人不識的塞班島的旁邊,兩島之間,還有大橋相連,車程相距只有二十分鐘,而它還有機場,可供747上落起降。只是,它因為經營不善,才會落到了「華人策略」的手上。

「華人策略」的策略,就是引進一個新的經營者,去改善管理,而這經營者就是「一間活躍於亞太地區經營酒店娛樂場綜合樓之知名娛樂博彩集團之附屬公司,該集團旗下一間公司為僅有的六間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授予在澳門經營娛樂場的牌照或轉批牌照的公司之一。」

雖然沒有明說,但呼之欲出,就是何猷龍的「新濠」。而且,它越是沒有明說這一間公司的名字,我越是有興趣去知道。大家都知道,在賭業的世界,炒股最叻的一個人,就是「小賭王」何猷龍,他的「凱升控股」(102)注進俄羅斯賭場,炒到飛天,我也從這一系勁升了十多倍的「新濠環彩」(8198)賺了不少錢。

不過,最重要的「啟示」,卻是在一年多前,菲律賓首富Henry Sy在馬尼拉的賭場,也交了給「新濠」去管理,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模式,至於其生意……這並非重點,重點是,控有這一間賭場的菲律賓上市公司,其股票喪炒至無人性的地步,急升了十幾倍,升至一百多億元的市值。我看這一次「華人策略」的財技手法,十足十「菲律賓翻版」,所以,在當日我發現了這個「秘密」之後,便大手買進,企圖令這股票成為了我在二○一五年的第一次大勝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868

前三大華人高層 嘆滙豐遜昔日

1 : GS(14)@2015-03-02 08:27:22





■對於滙豐近期的逃稅風波,王浵世形容「timing嚟講係非常不幸」。 資料圖片



【滙豐150周年專題】明日是滙豐在港誕生一百五十周年,世紀Party本來百年一遇,可惜集團近日爆出瑞士私人銀行助客逃稅醜聞,違規事件迅速升溫為政治風波,兩位大班出席國會聽證被質詢問責,更令市場惋惜。滙豐於一八六五年三月在香港成立,四月落戶上海,經營外滙兌換及商人銀行服務。滙豐是港人的集體回憶及愛股。○九年初,金融風暴後集團世紀供股,散戶築起血肉長城,力撐股價,連滙豐高層亦動容。可惜,兩年後環球瘦身,首輪裁員竟包括生產力高及盈利貢獻大的香港;加上近年股價表現低沉,滙豐與港人關係,從此濃情轉淡。本報一連三日將刊出專輯,從歷代大班、華人高層、銅獅、四代建築、錢幣精品、民間傳奇到股民心聲,撫今追昔。記者:劉美儀(三之一)


滙豐二字曾經代表光輝與尊榮,幾位已退休的前華人高層,均緬懷滙豐昔日有情有遠見、務實兼具價值的美好歲月,對當前逃稅風波聲譽受損感慨良多;各人亦衷心祝願滙豐由此低谷再起,重建客戶信心,明天會更好。



王浵世:信譽修補需時好長

八十年代後期,前大班浦偉士積極扶植華人管理層冒起,被外界稱為滙豐「四大天王」的劉智傑、柯清輝、王浵世及葉迪奇,先後獲提拔晉升。在滙豐工作三十二年、曾任滙豐中國區業務總裁(一九九七至二○○二年)的王浵世,認為滙豐最令人懷念之處,是「有遠見及務實」,他最難忘大班浦偉士,曾講過「滙豐要做一間有獨特性格的銀行」(We have to have character)。對於近期逃稅風波,適逢百五周年前夕爆發,王浵世形容「timing嚟講係非常不幸,(滙豐)心理上一定唔好過……信譽修補亦要花好多時間」。不過管理層「好快道歉,無死撐唔認錯」,從這角度看,他認為是好事。


■劉智傑坦言,對滙豐已「無乜感覺」。 資料圖片

劉智傑:客戶信心盼可重建

九○年初滙豐遷冊倫敦,王浵世記得有一兩次開會商討重大項目,席間有人用了「環球」(global)字眼,結果給浦偉士大鬧,「佢話我哋目標係做國際(international)銀行,唔係環球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097

華人策略 「合伙」的玄機 周顯

1 : GS(14)@2015-03-05 11:27: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在星期二,由於新濠國際(0200)發出了聲明,說「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以及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何猷龍與華人策略(8089)現時及在可見的將來均無任何業務合作關係」,很多朋友都致電來慰問本人,擔心的是﹕「喂!人咁樣澄清法,你有沒有法律責任?」

當時的我在鋤大D,笑笑說﹕「!我是根據公開資料,去作出客觀的分析,又不是亂作假消息,我手頭的股票,又一股也沒有沽出過,一直坐到今日,咁又有乜事呢?」

手持華策股票 一股也沒沽

根據交易所官方網站的通告﹕華人策略「已與一間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就位於北馬利安納群島聯邦的酒店管理及投資有可能合作進行磋商。華人策略又指出,在所獲得的資料顯示,納斯達克公司旗下一家公司為僅有的6間獲澳門政府授予在澳門經營娛樂場的牌照或轉批牌照的公司之一。」

而這一家擁有牌照的公司,是「活躍於亞太區」的,要知道,6個牌之中,賭王和呂志和的公司,主要在澳門經營,其餘的三間美國公司,則是全世界的,by elimination,我只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是官方資料出問題?

所以,如果有問題,這不是我的問題,而是官方資料的問題,如果要發表澄清聲明,也責不在我。至於這其中有何玄機,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對不對,所以也別說了,費事再惹麻煩。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218

李蟬聯《福布斯》華人首富

1 : GS(14)@2015-04-21 12:41: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21/news/eb_ebb2.htm
【明報專訊】《福布斯》昨日公布億萬富豪榜,全球億萬富豪共1820名,華人佔兩成,即370名華人上榜,按年增加80名,人數佔全球總人數比例更首次高於兩成。至於華人富豪淨資產則按年增長32%至1.15萬億美元(約8.97萬億元);其中內地富豪為213名,佔全年華人富豪人數57.6%。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則繼續力壓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恒地(0012)主席李兆基等,蟬聯亞洲首富。

今年全球有181名富豪新上榜,其中逾四成為華人富豪;至於華人富豪總數370名中,香港與台灣則各佔8.9%,其中李嘉誠以淨資產333億美元(2597億港元)穩坐冠軍,身家按年增長7.42%,全球排名第17。

「心中富貴最重要」

李嘉誠昨在股東會後表示,富貴不是人家說多少就多少,最重要是「心中富貴」。被問到會否擔心財富被人超越,李嘉誠則回應稱,別人做得比他高,他會感到高興及歡喜,自己完全沒關係。李兆基身家則按年升26.5%至248億美元(約1934億元),僅次於李嘉誠;大連萬達(3699)主席王健林身家亦按年升六成至242億美元(約1888億元),第3。

一度在彭博統計榜中超越李嘉誠的馬雲,隨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旗下身家亦急增1.27倍至227億美元(約1771億元),位列第4名華人富豪。漢能(0566)主席李河君亦因去年集團股價大增2.5倍,其身家亦急升1.05倍至211億美元(約1646億元),躋身第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7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