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能源股估值已飆升至“互聯網泡沫”來最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24

隨著油價近日不斷反彈,美股能源版塊的市盈率也不斷飆升,目前已高達26倍,這是自美國互聯網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而且目前的節奏是,一個月就能增加10倍。這意味著,到2月底,能源股的市盈率可能創下歷史新高。

20150203_EOD4_0

(圖片來源: Zerohedge)

金融博客Zerohedge,美國能源公司的長期市盈率逾13倍,意味著目前市場已經計算而且計入了能源行業未來收入可能翻倍的情況。

能源股之前一直跟隨原油價格跌勢而下挫。油價自去年6月以來已經大跌約60%,這不僅導致能源股下跌,而且還大幅拉低能源企業當季及全年盈利預測。標普能源指數在2015年各分項指數中表現落後,2014年也是表現最差的類股。

但今年以來,隨著油價反彈,能源股也是重獲新生。周二美股市場上,能源股拉動標普500指數走高,收盤上漲了2.8%,連續第四天上漲。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公司分別上漲了3%和3.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574

誰壓低了美國利率?中國2014年購中長期美債規模創最高記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68

《華爾街日報》分析新近公布的美國官方數據發現,去年中國購買一年以上期限美國國債的規模以有記錄以來最快速度增長。其報道認為,這凸顯了去年中國對長期美國國債價格走高、收益率下跌的影響。

美國財政部本周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報告(TIC)顯示,去年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總規模減少258億美元至1.2443萬億美元。上述報道稱,這表明中國大量減持一年或以下期限的美國國債,因為同期中國2-30年期限的美國國債凈購買額增加了1856.83億美元,打破了2009年凈購買1234.54億美元的最高紀錄。

去年年底,美國基準國債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收報2.173%,低於前年年底的3.03%,昨日已跌至2.112%。美國國債收益率過去一年下跌讓許多華爾街人士大跌眼鏡,他們原本預計收益率會走高。TIC的數據體現了中國這一美國國債大買家的影響,但該報告數據滯後兩個月公布,這正是華爾街分析人士此前詬病的問題。

上述報道提到,華爾街人士不滿TIC的另一大缺陷是,該報告的數據並未計入中國借英國和比利時等第三方購買美國國債的規模。如TIC以下圖表所示,截至去年12月末,比利時是僅次於中國內地和日本的第三大美國以外美國國債官方持有者,全年增持美國國債786億美元至3354億美元;英國去年持有規模為1892億美元,全年增持255億美元。

TIC,美國國債,國債,資本流出,人民幣,中國

華爾街見聞去年8月文章提到,始於2013年7月的一年內,人口僅1100萬、GDP僅4840億美元的比利時持有美債規模翻倍,去年6月增至3641億美元,成為第三大美債持有國,持倉約相當於國內75%的GDP,而且這是在比利時尚未成立民選政府的541天內發生的。美聯儲經濟學家在去年8月的報告中對比中國的美債持倉和增持規模差距認為,中國利用了美國以外的海外機構作為購買美債的中介。

美國國債, 比利時, 中國

上述《華爾街日報》報道援引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駐紐約利率衍生品策略師Jonathan Rick估算稱,去年上半年中國月均凈購買美國國債218億美元,購買規模遠高於去年下半年月均的91億美元。這說明近幾個月中國購買長期美國國債的速度下降。

專家認為,這一購買速度變化與中國資本流出的壓力加大有關,這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美聯儲今年加息預期共同作用的結果。

上述報道援引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研究國際資本流的教授Frank Warnock預計稱,若今年國內資本外流持續,中國可能進一步放慢購買美國國債的速度。隨著中國國內貨幣市場發展、人民幣成為全球貨幣和中國經濟由出口導向型轉變為內需驅動型,中國的美國國債需求還會減少。

本月初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外管局發布數據稱,去年第四季度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為912億美元,這是16年來最大規模的逆差,它使去年全年逆差達到960億美元。當時外管局表示,當前資本流出規模可以承受,並非外資撤離。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推動了資本外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54

誰壓低了美國利率?中國2014年購中長期美債規模創最高記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68

《華爾街日報》分析新近公布的美國官方數據發現,去年中國購買一年以上期限美國國債的規模以有記錄以來最快速度增長。其報道認為,這凸顯了去年中國對長期美國國債價格走高、收益率下跌的影響。

美國財政部本周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報告(TIC)顯示,去年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總規模減少258億美元至1.2443萬億美元。上述報道稱,這表明中國大量減持一年或以下期限的美國國債,因為同期中國2-30年期限的美國國債凈購買額增加了1856.83億美元,打破了2009年凈購買1234.54億美元的最高紀錄。

去年年底,美國基準國債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收報2.173%,低於前年年底的3.03%,昨日已跌至2.112%。美國國債收益率過去一年下跌讓許多華爾街人士大跌眼鏡,他們原本預計收益率會走高。TIC的數據體現了中國這一美國國債大買家的影響,但該報告數據滯後兩個月公布,這正是華爾街分析人士此前詬病的問題。

上述報道提到,華爾街人士不滿TIC的另一大缺陷是,該報告的數據並未計入中國借英國和比利時等第三方購買美國國債的規模。如TIC以下圖表所示,截至去年12月末,比利時是僅次於中國內地和日本的第三大美國以外美國國債官方持有者,全年增持美國國債786億美元至3354億美元;英國去年持有規模為1892億美元,全年增持255億美元。

TIC,美國國債,國債,資本流出,人民幣,中國

華爾街見聞去年8月文章提到,始於2013年7月的一年內,人口僅1100萬、GDP僅4840億美元的比利時持有美債規模翻倍,去年6月增至3641億美元,成為第三大美債持有國,持倉約相當於國內75%的GDP,而且這是在比利時尚未成立民選政府的541天內發生的。美聯儲經濟學家在去年8月的報告中對比中國的美債持倉和增持規模差距認為,中國利用了美國以外的海外機構作為購買美債的中介。

美國國債, 比利時, 中國

上述《華爾街日報》報道援引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駐紐約利率衍生品策略師Jonathan Rick估算稱,去年上半年中國月均凈購買美國國債218億美元,購買規模遠高於去年下半年月均的91億美元。這說明近幾個月中國購買長期美國國債的速度下降。

專家認為,這一購買速度變化與中國資本流出的壓力加大有關,這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美聯儲今年加息預期共同作用的結果。

上述報道援引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研究國際資本流的教授Frank Warnock預計稱,若今年國內資本外流持續,中國可能進一步放慢購買美國國債的速度。隨著中國國內貨幣市場發展、人民幣成為全球貨幣和中國經濟由出口導向型轉變為內需驅動型,中國的美國國債需求還會減少。

本月初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外管局發布數據稱,去年第四季度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為912億美元,這是16年來最大規模的逆差,它使去年全年逆差達到960億美元。當時外管局表示,當前資本流出規模可以承受,並非外資撤離。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推動了資本外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01

存款準備金那些事:中美全球最高,但有何不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26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4 10:56 編輯

存款準備金那些事:中美全球最高,但有何不同?
作者:戴道華

人民銀行在2月4日宣布全面和定向降準,大型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至19.5%,中小型銀行則降至17.5%。即使如此,在全球主要央行當中,人民銀行所訂定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然是最高的。

歷史上,美國是全球最早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要向中央銀行繳納存款準備金的經濟體,美國聯儲局和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自次按危機以來也頗為相似,迄今兩者總的存款準備金水平也相類似,但對於存款準備金作為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兩者就截然不同。未來中國重大的金融改革包括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可兌換,相信有關改革的深入令存款準備金的運用也會發生變化,研究兩者存款準備金的異同會得出有用的啟示。

**資產負債表和存款準備金的異同**

至2014年底,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為33.8萬億元人民幣,以一美元兌6.2052元人民幣的當時匯率換算,則達到5.4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2014年63.6萬億元人民幣GDP的53%,是2006年底時12.9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2.6倍。同期,美國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為4.5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2014年17. 4萬億美元GDP的26%,相當於其2006年底時9,037億美元規模的5.0倍。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家央行,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絕對和相對規模較美國聯儲局的還要大,但自次按危機以來的擴張程度又以美國聯儲局為快,全球其他主要央行均難望其項背。

不過,它們達到今天規模的路徑並不相同。美國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主要源自三輪購買資產的量化寬松,因此其資產負債表當中目前持有2.46萬億美元的各年期美國國債以及1.74萬億美元的AMBS,佔比達到93%。人民銀行則並沒有從市場上購買資產來進行量寬,其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主要來自不斷購入的外匯。結果,2014年底時,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當中外匯資產為27.1萬億元人民幣,佔比80%。

盡管成因不同,但全球規模最大的兩家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就意味著人民銀行和美國聯儲局各自向其市場釋出了大量的基礎貨幣,因此它們對存款準備金這一工具截然不同的使用就顯得格外突出。人民銀行是自2008年起正式開始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的,經過最新一次降準,目前大型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9.5%,中小型銀行為17.5%,個別銀行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則為13.5%。美國聯儲局也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不過該制度並不針對銀行,而是針對不同存款額,零至1,450萬美元淨交易戶口存款的準備金率為零;1,450萬美元至1.036億美元存款為3%;高於1.036億美元存款為10%;非個人定期存款、離岸存款的準備金率則為零。

盡管中、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水平差異巨大,但總的準備金水平卻比較接近。聯儲局的統計顯示在2014年底,法定存款準備金要求為1,420億美元,但美國銀行存放於聯儲局的超額準備金就高達2.5萬億美元,兩者相加,美國銀行體系的準備金總額相當於其10.4萬億美元存款的25%(其中法定和超額準備金之比為1:18),相當於美國GDP的20%,相當於美國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59%。至於人民銀行,其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高達雙位數字,但銀行存放於人行的超額準備金率就只有2.7%,法定和超額準備金之比約為7:1,準備金總額相當於其106萬億元存款的22%,相當於中國GDP的37%,相當於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69%。

**原因何在?**

中、美銀行業所繳納的存款準備金是全球主要銀行體系當中罕見的,美國銀行業的存款準備金水平甚至超過了中國(相當於存款的25%),不同的是中國絕大部份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美國絕大部份是超額準備金。另外,人民銀行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也十分頻繁,自2006年中以來調升或降逾40次,而美國聯儲局期間則未有調整法定準備金率水平,但就每年微調存款準備金率所適用的存款規模。這反映存款準備金這一貨幣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對中、美兩個經濟體而言完全不同。盡管兩者準備金總額出奇地接近,但法定和超額準備金的巨大差異就顯示近年來兩個央行所面對的挑戰完全不同。

如前所述,美國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主要來自三輪購買資產的量化寬松,其動機主要是在官方利率降至零之後,轉而實行印鈔買債的非常規貨幣政策手段以刺激經濟。對於美國經濟而言,債券市場是最重要的資本市場,根據IMF的統計,美國債市規模是美國GDP的2.2倍、是美國股市總市值的1.7倍、是美國銀行業總資產的2.3倍(2013年)。

銀行業反而是美國三大融資渠道當中最小的,聯儲局的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正好對美國債市產生了最大的刺激,從而達成了壓制長短期利率、刺激股市、刺激經濟的目標。但就美國銀行業而言,一來美國實體經濟複蘇對它的依賴程度相對最低,二來它本身還要面對加強監管和去槓桿等壓力,因此,聯儲局印鈔買債所釋出的資金到了美國銀行手里之後,多數又輾轉以超額準備金的形式存回聯儲局的戶口,因為美國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大部份已在債市和股市得到解決,對銀行信貸的需求相對有限。另外,聯儲局自2008年開始實施非常規貨幣政策時,也開始向法定和超額存款準備金支付利息,目前兩者的利率均為0.25%,是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的上限,令美國銀行業的剩余資金也有誘因以超額準備金的形式繼續存放於聯儲局的戶口。

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主要來自外匯市場的調節活動。與美國銀行業坐擁巨額的超額準備金不同,中國銀行業所繳納的存款準備金絕大部份是法定準備金,反映人民銀行主要使用存款準備金來作為對外匯佔款形成的流動性的沖銷。銀行業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融資渠道,銀行業總資產是中國GDP的2.6倍、是中國股市總市值的6.3倍、是中國債市的6.1倍(2013年)。2014年規模為16.5萬億元人民幣的社會融資當中新增本外幣貸款和表外各種貸款和融資方式加總其佔比仍高達79.1%,債券和股票融資佔比雖然創下歷史新高,但就只有17.3%。中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1999年至2003年期間低至6%,其後在外匯整體大量和持續流入的情況下不斷調升,以控制因購匯而釋出的大量人民幣流動性乃至貨幣供應,至2011年時大型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一度高達21.5%,否則的話潛在的巨大貨幣供應增長會令中國經濟迅速過熱失控。

在匯率有升值壓力的情況下,央行購匯之後為不影響貨幣供應,一般會採用公開市場操作予以對沖,最常規的就是正回購、出售債券以及增發央行票據吸走流動性。但在中國的市場和利率環境之下,對人民銀行而言,存款準備金的操作最具成本效應。自2008年底至今,人行支付給法定存款準備金的年利率為1.62%,支付給超額準備金的利率就只有0.72%。相比之下,在2010年初至2011年中為應對資金流入人民銀行頻密地調升存款準備金率期間,公開市場操作當中正回購利率無論是7天還是28天平均介乎2.6%-2.7%(最新逾4.5%),1年期央票的參考利率平均為2.4%(最新曾達3.5%),顯著高於準備金利率。加上正回購和央票一般期限較短,在資金持續流入的局面下需要不斷滾動操作,也不及存款準備金的使用便利,因此逐漸淡出。根據中央結算公司的統計,2010年底時央票餘額尚有40,909億元人民幣,至2011年底就劇降至21,290億元人民幣,之後3年續降至13,440億、5,522億和4,282億元人民幣,反映了人民銀行明確的取舍。

**對未來的啟示**

據此,盡管成因不同,但中、美銀行體系目前均坐擁巨額的存款準備金,那麽接下來的問題是未來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會不會顯著降低至較接近美國的水平?降低的條件又是什麽?

對此,須考慮兩大影響因素,一是制度性因素,二是市場因素。對中國經濟而言,銀行信貸是其最重要的融資方式,而對美國經濟而言,債市融資的重要性則最高,那麽未來中國的債市和股市直接融資如果能夠得到長足發展,顯著縮小與銀行間接融資之間的差距,就有可能降低存款準備金使用的強度和密度。

從目前狀況來看,中國銀行業總資產逾6倍於中國股市總市值和債市規模,它們之間的差距較美國債市領先於股市(1.7倍)和銀行業資產(2.3倍)的要大,要達到美國債市為主導的水平恐怕並不現實,這就暗示存款準備金這一貨幣政策工具或將在長遠的未來都對中國具有更高的重要性,而不會像美國聯儲局那樣成為備而不用的工具。

然而,美國債市為主的資本市場結構在全球發達經濟體當中其實屬於少數,只有日本和曾經受到歐債危機困擾的愛爾蘭和意大利跟它相接近,對於其他發達經濟體而言,情況反而與中國較為接近,即銀行業是最重要的融資渠道,只是情況沒有那麽一面倒而已。以歐元區為例,其銀行業總資產是其GDP的2.5倍、是其股市總市值的4.3倍、是其債市的1.4倍,歐元區的股市和債市均相當發達,但歐洲央行在歐元面世的1999年所定下的最低存款準備金率只是2%,到了2012年調降至1%,並維持至今。

這是一個銀行融資為主體、但存款準備金同樣似有若無的例子,其啟示就是即使是銀行業主導的經濟體,如果其資金流動不受限制、匯率自由浮動、央行貨幣政策目標單一、不需要負擔除物價穩定之外的眾多調控任務的話,存款準備金也可以是較為次要的貨幣政策工具。這樣一些制度性因素要在中國全部到位恐仍需時較長,這就決定了存款準備金對中國的重要性可能在長時期內都高於其他發達經濟體。

中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高、超額準備金率低,而美國則正好相反,除了制度性影響因素以外,還反映了中國之前長時間面對資金流入、美國實體經濟長時間信貸需求不振的市場因素。未來如果中國的資本管制能夠逐步解除,人民幣匯率和利率市場化程度增加,那麽即使資金持續流入的局面不變,匯率升值和利率下降就可以成為自動調節機制,動用存款準備金來對沖資金流入的需要便會相應降低,當然,內部資產價格和對外出口部門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反之,如果資金持續流出,其他條件不變,那麽目前高企的存款準備金率便需要調低以重新釋放流動性。

2014年底中國官方的外匯儲備為3.84萬億美元,以絕對規模而言是全球最多,但部份原因是資本管制,因為整個銀行體系的外幣存款只有5,735億美元(兩者相加為4.41萬億美元或相當於中國GDP的47%),外匯絕大部份由央行持有。這一比率看似遠高於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但如果考慮到人民幣仍非可自由兌換,也非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中國又是全球第二大商品進口國,加上中國經濟是銀行信貸為主導的體系,它可以承受資金持續外流、外匯儲備減少的程度就相對有限。

尤其是後者,3.84萬億美元官方外匯儲備雖然遠超傳統的覆蓋3個月進口和所有短期外債的最低安全性線要求,但由於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M2高達GDP的193%(2014年),覆蓋20%的M2的安全線水平就相當於24.6萬億元人民幣或3.96萬億美元,甚至超過了目前官方外匯儲備的水平。以此更嚴格的標準來衡量,中國整個經濟體可以承受的資金外流規模並不像外匯儲備顯示的那麼龐大,相對應存款準備金率可以調降以重新釋放流動性的幅度也是有限的。

在1999年至2003年期間,中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維持在6%的相對較低水平,主要與當時對抗一定程度上的通縮有關,這亦是除資金流向之外的另一主要市場影響因素。未來如果中國的低通脹不至於發展成為持續和嚴重的通縮,那麽相信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雖然有一定的下調空間,但也還是會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本文由中國銀行(香港)發展規劃部高級經濟研究員@戴道華提供,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來源:港股直通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154

通脹高企 巴西逆勢加息至2009年來最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58

就在全球央行大行寬松之道時,巴西央行卻反其道而行之,周三進行了第四次連續加息,當前巴西國內通脹高企且經濟增長乏力。

當地時間周三,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投票一致通過,把基準利率從12.25%上調0.5個百分點至12.75%,這令基準利率升至近2009年來最高水平。

該行從2013年啟動了加息周期,當時基準的Selic利率為7.25%,自那時起已經加息了13次。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巴西通脹率環比飆漲至2003年來最高。

近期,全球各國各地央行紛紛下調利率、或實施貨幣刺激措施之際,巴西的貨幣政策顯得頗為“另類”。

“物價出現了如此巨大的修正,央行除了繼續按當前節奏緊縮貨幣政策外別無選擇,”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分析師John Welch對彭博新聞社表示,“他們可能將每次加息幅度降至25個基點,但是不意味著加息進程結束。”

今年2月中旬,巴西CPI同比升至7.36%,接近十年來高位;而1月的CPI環比數字升至1.33%,為2003年來最高值。

此外,巴西央行調查的分析師們預計該國經濟在2015年將萎縮0.58%,或創1990年來最差表現,那一年里巴西經濟萎縮了4.2%。

巴西財政缺口擴大、通脹快速上揚,迫使巴西央行采取一系列加息行動。在羅塞夫任期的第一個四年中,她承諾將巴西利率降至個位數,目前看,這離她的目標漸行漸遠。

自今年巴西央行1月議以來,巴西雷亞爾對美元貶值了12.7%,近六個月來共貶值了25%,在全球16種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差。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42

解讀阿里24億元入股光線:豈止於“阿里出價最高”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39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5 17:42 編輯

解讀阿里24億元入股光線:豈止於“阿里出價最高”
作者:陳昌業

昨天(3月4日)市場公布的消息:光線年前發布的定增公告忽然有了結果,阿里巴巴將斥資近24億元購入9909萬股光線傳媒(300251)增發股,占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約8.8%,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這事兒怎麽看

光線需要阿里的這張網,而阿里需要光線這塊“帝國”的積木。

過去的2014年,對於光線來說,喜憂參半——年報把這種結果表現得異常準確,全年凈利潤增長僅為0.22%。

喜的是電影業務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從《爸爸去哪兒》大電影、《分手大師》到《親愛的》《匆匆那年》,光線傳媒在全年最有價值的四個檔期始終存在並大放光彩,有些甚至在檔期的戰術上已堪稱範例。如果以光線發行的12部電影創造的票房來看,31億的成績確實給光線增色許多。

而憂的卻是光線傳統優勢的電視業務——不僅僅是黯然失色,甚至江河日下。去年一場大仗,豪賭《中國正在聽》卻被豬隊友幾乎攪黃,轟轟烈烈開播,安安靜靜收場。根據藝恩的報道,光線傳媒在去年制作的《中國正在聽》、《少年中國強》等欄目的廣告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但由於部分節目的制作成本也大幅增加,毛利同比減少。與此同時,光線傳媒盡管去年手握兩部人氣電視劇《古劍奇譚》、《新閨蜜時代》,但據公告顯示,2014年光線傳媒電視劇板塊收入和毛利卻同比減少。

《第一財經周刊》的深度報道《光線電視還有機會麽?》更是認為:光線電視還在繼續,但主戰場已經轉換。現在的領跑者,比如燦星,甚至沒把它當成競爭對手。

光線堅決轉身互聯網

依靠電視和電影這兩條腿前進的光線,在電影逐漸強壯的同時,電視卻突然“瘸了”。電視業務的式微是大勢所趨,但光線在電視上的跌落看起來比趨勢來得更劇烈。與其再次豪賭電視,重整河山,不如面向未來、轉身互聯網,迎接趨勢。

去年12月末,光線與360合作成立視頻公司,出擊已白熱化的網絡視頻戰場。而兩位“新人”的互相取暖意義有限。360手握流量,而光線似乎擁有內容資源——但其實並不然,光線以發行見長,在電影內容生產方面近年正在加強,但時日尚短,實質掌握的版權內容絕不足以與華誼兄弟媲美,後者在不少視頻網站已有品牌專區,也至今未染指視頻網站業務。光線與360的視頻網站主打付費點播,顯然內容的價值必須足夠吸引付費,一方面是內容池子的深度,另一方面當然是內容的高品質,而兩方面都靠的是買買買,視頻網站的燒錢與不盈利是行業“通病”,視頻這一仗又是一場豪賭,光線整體的利潤會不會在今年被這家視頻網站而拖累呢?看看360的股價,以及再次入局手機制造所凸顯的內外交困……光線與360的合作,遠非概念上那樣激動人心。

對於光線來說,引入阿里毫無疑問是其向互聯網戰略轉身更為堅實的一步。一方面,如光線董秘所言“阿里出價最高”(此次定增價格24.22元/股,與華誼去年11月定增引入阿里的價格24.83元相當),有了二股東的“任性”,光線不僅能夠立即獲得大筆資金備戰備荒,另一方面光線成為阿里的戰略夥伴後,亦能借此近水樓臺先得月地使用後者的互聯網資源——至少互聯網的光環能夠令光線更讓投資者期待。昨日公告發布後,股價大漲足可印證。

與華誼對互聯網的更早的堅決轉身相比,光線亦步亦趨也算是緊隨其後了。

阿里系傳媒矩陣再添一塊新積木

阿里花了15.33億元完成了對華誼8.08%股份(與馬雲此前的股份合計)的布局,這次對光線則擲出了24億,對投資光線的信心可見一斑,而其投資娛樂與傳媒產業的決心更是擲地有聲。

阿里持股優土16.55%;
阿里持股新浪微博18%;
阿里或持股21世紀傳媒20%(阿里牽頭財團);
阿里控股阿里影業(前身文化中國)59.32%;
阿里持股華誼兄弟8.08%;
阿里持股光線傳媒8.8%;
阿里9億美元入股魅族(沒有披露所占股份)。

阿里系傳媒里的電影業務的小夥伴們各有所長,當然在未來或許會因此各有“分工”。阿里影業與阿里集團是嫡系關系,前者一方面是IP的持有方,發掘、購買並驅動IP的發展,另一方面是阿里電商基因註入整個板塊的執行者;華誼兄弟之於阿里的意義在華誼的定增公告里亦有表明,華誼開放5部作品給阿里參投,阿里開放IP流轉平臺給華誼的IP實現衍生、增值,華誼兄弟與阿里影業表面上看起來存在某種競爭,但“分工”的不同其實令雙方更多的會是合作;光線的電影業務強項在發行,與華誼兄弟IP投資和生產上的特點有互補,實際上並不存在明顯競爭,未來阿里系的背景反而會促進包括阿里影業在內的三方更多的聯合投資及產業鏈層面的合作——此前,光線與華誼在《鬼吹燈》上即已有大手筆的投資合作。

從內容原創(阿里影業、華誼、21世紀傳媒)到發行、分銷、傳播(光線、優土、新浪微博)到終端(魅族),阿里的娛樂與傳媒矩陣正在越來越豐富。

一步一步似魔鬼的步伐。這些不斷落下的棋子正在完成一盤阿里的戰略轉身棋。

阿里的“帝國大廈”地基是由電商夯實的,而未來令人仰止的高度則需要傳媒所覆蓋的影響力——甚至是權力來實現。在互聯網引爆的信息冗余時代,註意力的稀缺更突顯有影響力媒體的價值,那些能夠令用戶註意力停留的媒介和內容正在變得愈發珍貴。傳媒的影響力滲透或是權力的籠罩可以改變甚至催眠受眾的看法(《穹頂天下》已上了深動的一課)——這種力量的想象空間比之電商所解決的“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要大得多。

電商讓阿里巴巴成為全球互聯網領域的巨擘,但說到底互聯網浪潮催生的仍然是New Money,要在未來讓New Money成為Old Money,沒有傳媒的保駕護航恐難做到基業長青。

此番入股光線傳媒,對於阿里系的傳媒板塊而言,電影鏈條得到進一步加強,雖然不是控股,但是光線無疑會成為阿里系電影發行的優選夥伴,其戰鬥力已無需贅述,而阿里影業招兵買馬來的王家衛、陳可辛、周星馳、柴智屏這些大咖的未來作品以及現在持有/儲備的那些IP都有了在內地發行的有力保證。

電視方面,阿里受限於國內電視臺的所有制限制無法染指,那麽光線曾經呼風喚雨的“節目聯供網”(有點類似於美國的電視網)至少是一個阿里系可以“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用這張虛擬的電視網去完成電視鏈條的補全。即便已今非昔比,但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

熱播電視劇《何以笙簫默》在東方衛視播出時,SMG與天貓合作試水T2O,邊看電視劇邊購買劇中同款,盡管效果不甚理想,但阿里的電商基因如何註入電視的想法以及策略已一目了然。

今年2月,阿里影業先後與深圳衛視、廣東衛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電商定制劇模式,前者是情景劇,後者是都市愛情劇。

電商+電視,阿里的決心毫無疑問。無論是光線本身在電視內容生產方面的既有優勢和經驗,還是光線發家的“節目聯供網”所積累的資源可以發揮的助力,完全有理由相信光線是阿里的電商+電視戰略的重要一環。

另外,已經對好萊塢不止一次表露心意的馬雲,當然知道好萊塢的“帝國”積木搭建方法。

電影制片廠、電影發行公司、電視網、報刊、通信、遊戲主機及其他終端、主題公園……時代華納、維亞康姆、康卡斯特、新聞集團、索尼以及老牌的迪士尼這些巨頭的結構概莫如是。

再次回看阿里系娛樂傳媒目前的矩陣,是否不再需要腦洞了?

阿里持股優土16.55%;
阿里持股新浪微博18%;
阿里或持股21世紀傳媒20%(阿里牽頭財團);
阿里控股阿里影業(前身文化中國)59.32%;
阿里持股華誼兄弟8.08%;
阿里持股光線傳媒8.8%;
阿里9億美元入股魅族(沒有披露所占股份)。


來源:虎嗅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90

她沒有李登輝強勢、不如陳水扁煽情 欠缺馬英九當年魄力,為何是呼聲最高的下屆總統 蔡英文行不行?

2015-03-02  TWM
 
 

 

欠缺馬英九當年魅力,為何是呼聲最高的下屆總統蔡英文行不行?

過去,她被批評決策不夠魄力,態度不清不楚,選舉站台不夠煽情……。

但,現在的她,不一樣了!

100分鐘敞開心胸接受《今周刊》專訪,她難得談家庭、談馬扁、談1000天以來的改變,也首度自剖內心世界,原來冷靜理性的外表下,有一顆屬於女性溫暖細膩的心。

蔡英文是呼聲最高的女總統,但,台灣經過兩任總統執政,百廢待舉,究竟蔡英文,行不行?

不論你是否喜歡她,你都得重新認識她。

撰文‧劉俞青、鄭閔聲、郭淑媛

研究員.張佳婷、洪依婷

攝影.攝影組

圖片提供.小英基金會

熱情 走入人群的蔡英文

與年輕人站在一起 在歡聲中走入年輕學子的世界,蔡英文是少數能與太陽花學運時的學生們溝通的政治人物。

原住民之光 頭戴原住民傳統花圈、坐在竹椅上被支持者高高舉起,一向冷靜拘謹的她,臉上流露出既興奮又帶點恐懼的神情。

隨興駐足 雖然平時沒有喝茶的習慣,但她早已習慣在旅途中隨興駐足,藉著品茗聊天,聆聽最真實的台灣在地故事。

一碗豆花的滿足 在路邊小店品嘗當地美食,就是蔡英文在忙碌行程間最純粹的享受。

冷靜 踽踽獨行的小英

沉澱.再出發 2012年總統選舉過後,圍在蔡英文身邊的人變少了,卻讓她有更多時間沉澱自己。

童心未泯 脫離鎂光燈範圍的她,自然地卸下武裝,露出童心未泯的一面。

一個人 獨自扛著背包、等候下一班高鐵的同時,蔡英文也正等待著再起的時機。

愛貓成癡 愛貓的她,常藉著與「蔡想想」的獨處時光,讓內心得到平靜。

「之前如果我不做,總覺得還有別人可以做。但這一次,應該就是我了!」對於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這是第一次,蔡英文面對媒體,單刀直入,展現捨我其誰的決心。

過去那個閃躲問題、對重要決策態度不明的蔡英文不見了,站在眼前的是一位明亮果斷、親切溫暖的蔡英文。一切的轉變,要從一二年落選那一天談起。

一二年的一月十四日下午七點鐘,位在台北市長安東路上的競選辦公室裡,票開出來確定輸了,大家都在偷偷看著蔡英文;她臉上看不出情緒,拿出落選講稿準備。

當天晚上,站在落選的台上,所有民進黨天王一字排開,敗選心情全寫在臉上,只有站在場中間的蔡英文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但她發表那篇被網友稱之為「史上最有風度的落選感言」,當說道:「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洩氣;你可以悲傷,但是不要放棄……,」全場雨水夾雜著支持者的吶喊,她停頓了幾秒鐘,語帶哽咽,這也是整晚唯一看得出情緒的時候。

但很快地整理好情緒,她維持一貫風格,結構完整地發表完落選感言,深深一鞠躬,從此整場都能面帶微笑,向許多滿臉淚水的支持者揮手致意。

這就是外界熟悉的蔡英文,即使在面對敗選的龐大壓力下,依然「理性冷靜」、「邏輯清晰」。

捨我其誰、當仁不讓 最具總統相的參選人「我不覺得我失敗啊!我們當時打了一場很漂亮的選戰,很多人之後還特地來恭喜我。」三年之後,蔡英文向︽今周刊︾記者談起這場選舉,語氣依然平靜,「我不覺得只有當選才算成功,成功與失敗不是只有這個標準。」「如果說有什麼遺憾,應該是讓支持者的期望落空覺得很愧咎。選舉過後,我回到參拜過的廟裡還願,有一位老太太哭倒在我懷裡,說她因為我落選難過了好幾個月;當下我只能抱著她的肩膀,告訴她我們總有一天會成功的……。」蔡英文這時用力地眨了幾下眼睛,情緒有些波動。

上次的失敗,顯然已成為這次參選的養分,二月十五日,她以民進黨唯一參加總統初選的身分,確定成為代表民進黨參加一六年總統大選的參選人,甚至在所有民調中幾乎一面倒,無論國民黨推出哪一組參選人,蔡英文都以一定差距勝出,是目前為止最有可能登上一六年總統大位的參選人。

「國民黨在僅剩不到一年時間要逆轉勝,除非對基本環境做出重大改革,否則很難;加上她謹慎、不輕易犯錯的個性,蔡英文要勝出的機會確實不小。」一位操盤過兩次總統大選的重量級民進黨大老分析。

蔡英文的「總統相」連國際媒體都注意到,她在二月十五日民進黨內登記初選當天,許多國際主流媒體都到了,包括英國BBC電台、美媒,甚至連中國央視都出機採訪,顯見對她的高規格重視。

在民心思變的大環境下,加上蔡英文鴨子划水的努力,如果明年她順利當選總統,不僅將是台灣第一位女總統,更是亞洲唯一、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女總統,放眼目前全球主要國家,蔡英文的出身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類似,都不是來自政治世家,都面對曾經或仍然分裂的兩岸(東西德)棘手關係,也都具備女性堅毅冷靜的決策性格。

其實,出身優渥家庭的蔡英文,她自己常說:「我是擁有很多愛,而充滿自信的小孩。」她在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晶華酒店一帶長大,當時的中山北路是台北市最熱鬧繁華的地段,她的父親蔡潔生因為二戰時期曾經待過大連,有過與外國人接觸的機會,因此開了眼界。來台北後觀察到當時駐台美軍駕駛國外進口車常面臨無處維修的窘境,嗅到商機,他決定開設專修進口車的汽車維修廠。大開大闔的個性,讓他賺到不少錢,後來又轉投資房地產,事業越做越大,如今位在中山北路、民族東路口的海霸王餐廳,就是當時蔡潔生一手創立的「樂馬飯店」︵Hotel Roma︶,也是當時台北市少數飯店之一。

而她自己在書裡也提到,小時候常會溜出去玩,走著走著常常就走丟了,因為附近巡邏警員都認得她,就會開警車送她回家;雖是一段有趣的童年記憶,但當時蔡家在住家一帶的顯赫地位由此可知。

蔡潔生長得高大體面,為人海派和善,因此也和當時許多事業有成的商人一樣,擁有三房妻室、十一個小孩,而蔡英文的媽媽張金鳳,其實就是蔡潔生的側室;但蔡潔生家務處理得宜,沒有爆發什麼不和之事,甚至連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之間,感情也很好。日前一位哥哥的台大同學餐敘,蔡英文也一起出席,大家敘舊兼談國家大事,蔡英文部分人脈關係也透過這樣鋪展開來。

求學過程倒吃甘蔗 自成一套邏輯蔡英文是家中最小的女兒,也最得父親寵愛,她從小就很愛動物,有一天,父親甚至為她牽回家一隻小乳牛讓她養,這位小女兒受寵的程度可見一斑。

蔡英文從小個性內向,成天和貓形影不離,連睡覺都在一起,因此得了一個「貓咪可」(日文)的小名,現在她家也養了一隻名為「蔡想想」(英文名字叫「Cookie」)的貓。這隻貓是蕭美琴一二年蘇拉颱風來襲時,在花蓮火車站門口撿回來的流浪小貓,後來轉送給蔡英文。原本一身病痛的孱弱小貓,逐漸被養得又肥又壯,有一次,民進黨大老吳乃仁到蔡英文家中開會,「乃公」挺著一個略有分量的肚子坐在大位,沒想到「蔡想想」也用一樣的姿態坐在一旁,牠得寵又不怕人的個性,充分顯露小英的愛貓情深。

她求學的過程並不如外界想像得順遂,小時候功課很普通,國中快畢業時,爸爸看她書讀得太辛苦,一方面是寵愛,一方面也是現實考量,還頻頻問她:「要不要考慮去念五專?不用念那麼辛苦。」但後面書越念越通,成績一路往上竄,最後竟考上中山女高。

她的念書生涯一路都是這樣倒吃甘蔗,大器晚成,念中山女高時,第一次月考班上五十八人,她考了第五十一名,但最後卻是班上第一名畢業;她形容自己「習慣發展一套自己的模式來接受這世界的資訊,不管是學東西或看書,都是先在腦袋裡去思考、分析,轉了一圈再出來……,在混亂的邏輯中找出秩序,加以分解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對比她現在自成一脈的「站台模式」、在鏡頭前回應外界問題,總是不像一般政治人物的政治語言,的確與眾不同!

中山女高畢業後,他的父親希望家裡有人念法律,她不負期望,考上台大法律系,在大學時期,她是班上﹁唯二﹂開車上學的學生之一,另一位是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大學時期的她,家住陽明山,還常常邀同學到家中聚會。

台大畢業後,她先到康乃爾大學念法學碩士,接著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念法學博士,學成歸國後,順利進政大教書,那一年才二十七歲,她穿著牛仔褲和襯衫,走在校園裡就像個大學生。對蔡英文而言,如果人生分段落,那麼除了念書、教書與政治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就是「談判」。

她因緣際會成為經濟部國貿局的翻譯,一路做到首席顧問,前後十五年的時間,其間主談人換了好幾位,只有她全程參與了台灣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入會談判,尤其到了談判後期,她甚至小自科員查詢作業的進度,一路向上到和總統直接溝通、提出建言,貫穿整個談判的過程,說她是主導台灣談判入會的靈魂人物絕不為過。

入會談判 影響邏輯思考做人哲學她從談判桌上學習到,不在壓力之下倉卒做決定,也不讓別人看出你正在承受壓力,因為在壓力下倉卒做的決定,通常都是錯的,如果這麼魯莽的做決定,遲早得為此一錯誤付出代價。她說:「我訓練自己不動聲色,在講話時都面無表情,這對向來比較內向的我,不算太困難。」這也就不難理解,蔡英文總給人冷冰冰的感覺。

「一場談判十年功」,這是蔡英文在她的︽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書中為自己的「談判人生」所下的標,最後順利為台灣敲開WTO大門;對照如今她的總統之路,是否也是如此?

一二年是她第一次參選台灣總統,狠輸給馬英九八十萬票;不到四年的時間,她做了什麼?憑什麼說要贏得大選、贏得民心?

改變1 自然融入

越來越有溫度 廟口豆花也超好吃「蔡英文的改變很大!」與她長期合作、在國內政壇評論讓藍綠都要敬重三分的前國安會副祕書長江春男直言,經過這幾年來密集下鄉,「現在對人更有溫度更親切,」以前的她,穿著講究,看到人總有點侷促害羞,不知道要怎麼伸出手來打招呼,「但是現在的她跑廟會掃街,路邊攤坐下就大口吃喝,一切很自然」。

在她身邊多年的姊妹淘、也是部屬關係的蕭美琴對蔡英文觀察更入微,「她認真跑每個行程,真實感受支持者真誠的溫暖,」蕭美琴說,她看到她坐在路邊大口吃豆花,吃得津津有味,「這種轉變很微妙,不是說閩南語與客家話就叫『在地』,也不是上台搖旗吶喊就是『選舉』,但她的改變,身邊的人都感受得到。」談到選舉,蔡英文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以前,她一上台,主持人最緊張,因為場子立刻冷下來,」一位黨內資深立委說;但現在,她跑行程和地方人士泡茶,越來越了解地方政治,站台時偶爾也來上幾句「蔡式風格」的「好不好啊」,贏得滿堂彩。

「這之間還是有許多不同,」熟悉選舉的總統府前高層分析;如果說這種選舉站台模式是民進黨創舉,那麼陳水扁應該就是把這種選舉文化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箇中高手。阿扁上台前,只要候選人提點他要講哪五點,他一定加油添醋,一點不漏地把五個特色說得讓候選人滿意又感激。

但蔡英文截然不同,她會把這五點融會貫通之後,再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講出來,如果有哪一點她有所遲疑,「放心,她一定自動刪去,」曾經有助理把她上台助選脫口而出的話,仔細整理,發現篇篇起承轉合,結構完整,她邏輯論述能力可見一斑。

去年九合一選前之夜,蔡英文選擇台中作為輔選終點站,當晚她壓軸上台發表演說時,細數林佳龍深耕十年的心路歷程,講到林佳龍當場潰堤大哭,大家不禁讚歎「蔡英文的領袖魅力越來越強了。」「選舉有時候真的會改變一個人,當壓力與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很容易一瞬間就爆發出來。」今年大年初一清晨,蔡英文連家人幫她準備的早餐都來不及吃就匆忙出門,在車上她坦然提起自己的轉變。

「那麼妳為什麼從來不會爆發?」記者好奇地問。「我就是比較不會啊!上次敗選那天我也沒哭,而且我要所有人都不准哭,因為我的責任就是不能讓支持者的信心崩盤。你們以為我有落淚,其實我只是眼鏡被雨水淋溼了。」蔡英文的回答還是冷靜。

其實蔡英文也有她自己的紓壓方式。參選總統落敗後那兩年,圍繞在她身邊的人變少了,卻也更容易讓人感受到她真誠溫暖的一面。一二年農曆年後,蔡英文到東部謝票,一路上只帶了兩名幕僚隨行,途經花蓮時,她突然一時興起,自己開車載著祕書在花蓮濱海公路上狂飆,釋放壓力。也就只有在這個時候,蔡英文才難得展現內心狂放的一面。

過去對選舉過程很陌生的她,幾年下來歷經好幾次選戰洗禮,愈來愈有經驗,例如今年一月底五席立委補選,她就在黨內會議上發飆:「到今天海報為什麼還沒有拍?這件事為什麼要喬這麼久?我們不是應該早一點拍嗎?早點拍早點印,寄到中南部要幾天時間,然後出去張貼,張貼要多久才有效果,這樣我們只剩最後一個禮拜了……。」一位最近才剛重返黨部的主管被她對流程的熟悉度嚇到。原來這位當年被形容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早就落入凡間,而且是真正捲起袖子埋鍋造飯。

改變2 強勢領導

選戰屢傳捷報 民進黨終於回溫但如果僅是這些改變,恐怕還不足承擔重任;這幾年來,她用自己的方式,讓黨內很多年輕中堅分子,對她越來越服氣。

○八年阿扁爆發貪腐風暴,當時的民進黨風雨飄搖,中央黨部幾乎人去樓空,差一點就要淪落熄燈關門的慘況,「黨內男人幾乎全跑光了!」當時眼睜睜看著民進黨掉入無底深淵的一位中生代,說起這段時期,仍然激動。

而蔡英文在此時,在清大社會系教授姚人多等人的勸說下,勇敢決定接下民進黨黨主席這個燙手山芋,從此,蔡英文與民進黨才開始逐漸畫上等號。

剛接下民進黨主席時,民進黨還安排了一連串的「宣傳活動」,讓蔡英文穿著繡著姓名的背心,在假日期間走訪觀光景點。「那時沒什麼人認識她,我們必須拿著大聲公一路喊:『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來了!』吸引注意,但大部分的民眾還是疑惑,還有人偷偷討論:『蔡英文是查某喔?』」「當時的她,是一個對這個黨甚至有點『陌生』的人,我記得她說過接下這個位子,她只有『責任感』沒有『使命感』。﹂她進來後,這個黨還在繼續往下墜,陳水扁事證越來越多,接著被起訴、入獄……,她陪著民進黨一直往下走,她很清楚當時處境,她曾說,﹁我必須往下走一點才能把這個黨帶起來,﹂她必須被往下拉,但她慢慢和民進黨真的站在一起了。

接著她開始和馬政府有分庭抗禮的味道;○九年二月雲林立委補選,劉建國贏了,雖然只是一席立委,但天知道這場勝利對民進黨而言有多珍貴;接著同年底縣市長選舉,民進黨雖然在十七席中只拿下四席,但包括基隆林右昌、桃園鄭文燦都選得比預期好;接著幾次立委補選,人民對民進黨的信心從谷底攀升,民進黨開始回溫了。

一○年底的五都選舉,雖然民進黨五席只上二席;但要不是發生連勝文槍擊案,台中蘇嘉全可能就贏了,而她自己在新北市也首次突破一百萬票。到此時,蔡英文終於讓人家覺得,她是可以打勝仗的,走過這四年,那是很大的變化,多麼不容易。」

改變3 扛起責任

「大姊把我們﹃箍 ﹄在一起」這是一位親身經歷當時慘澹時期的中堅幹部的心聲,他說蔡英文接任黨主席後,對外要面對一次次選舉考驗;對內,她把中生代一個個找來,管他是什麼派系,甚至是扁系色彩很重的陳其邁,她都照用不誤。偏偏當時民進黨頻頻出狀況,每次一出事,黨內沒大人,這些年輕幹部就集結開會,然後開會到一半,蔡英文常常會探頭進來,「你們在幹麼?你們怎麼都在這裡?」然後坐下來聽大家講,一起討論出對策。

「我是很能接受別人意見的,我堅持你讓我說的話不能出錯,其他就算你修正我的想法也沒關係,只要我發現有問題時,你能回答得出來就好。」「是這位大姊﹃箍﹄住我們,讓這個黨沒有散掉,」蔡英文發揮女性細膩堅毅的特質,在谷底撐住了民進黨,逐漸和這群約四十到五十歲的黨內中生代分子產生革命情感,讓每個人提起她都服氣。

但越是艱困,蔡英文骨子裡那種自然的溫暖,總會在這時不經意流露。例如一○年派蕭美琴投入花蓮立委補選,有一次,蔡英文去花蓮輔選,看到蕭美琴開一輛二手的喜美車,實在很難應付當地上山下海的行程,但當時的民進黨財務實在困難,蔡英文當下沒多說什麼,回台北之後,默默自掏腰包買了一輛馬力強一點的福斯汽車,只淡淡說了一句「這輛借你開。」聽得蕭美琴滿心感動。

「外表冷靜,但內心其實很溫暖。」是許多熟悉她的朋友對她真實的評價;而立委陳其邁也提起○八年她剛接黨主席時,希望找陳其邁接副祕書長,當時連陳其邁自己幾乎也身陷陳水扁的風暴之中,但蔡英文沒想太多,她把陳其邁的辦公室就放在自己隔壁,那時剛好有一組比較好一點的沙發本來要放在蔡的辦公室內,但她堅持放到陳的辦公室來,她用具體的動作支持,讓當時遍嘗人情冷暖、看盡政治起落的陳其邁心裡其實很感動。

「她不是用我們傳統政治人物那一套,什麼噓寒問暖三節送禮,她就像朋友,很真實的關心你。」陳其邁說。

如今,蔡英文很有機會破除老一輩「穿裙子的人不能當總統」觀念,接下台灣總統大位,公民組合理事長范雲觀察,根據國外研究,女性領導人比男性更擅於傾聽,更關心內政與生活的議題;還有研究表示,女性的貪腐率低於男性。

在上次大選中,曾經形容自己是「走路靠牆邊,不喜歡引起人注意,安靜平凡」的她,搖身一變,這次她以「從容自信」形容自己;日前她甚至在英僑商會舉辦的女性企業家論壇上表示:「過去兩年,全球有十位女性當選國家領導人。她們展現出帶領新時代的能力,以新經濟政策等具未來性的政策帶領新時代,期待領導者要提出新的治理方法。」已經預告她將無畏荊棘,迎接大位挑戰。

揭開小英的行動辦公室

一年有數百個行程的蔡英文,每天待在車上的時間非常多,車內就是她的行動辦公室,經常不同行程要換不同服裝(上圖),而喜歡閱讀的她,還在座位上方裝設專屬的閱讀燈(左下),座位前面還有置物架(中圖)、座椅上有充氣靠墊(右下),讓她休息。

進攻權力頂峰 再戰總統路── 蔡英文大事紀

學者印象深植人心

1956年

出生於台北,排行老么。童年住在中山北路晶華酒店一帶,乳名「貓咪可」。

就讀長安國小、吉林國小、北安國中,中山女高,國中成績常吊車尾。

1978年

畢業於台大法律系。大學期間住在陽明山上,是班上「唯二」以車代步的學生,另一位是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

1980年 取得康乃爾大學法學碩士學位

1984年

取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並加註「對於國際貿易有很強的學術背景」。

回台灣擔任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是當時最年輕的教授。

專業談判人變身政治人

1992年 擔任國貿局顧問,為台灣加入GATT / WTO的談判代表,處理敏感議題如美牛談判。

1999年 擔任國安會諮詢委員2000年 擔任陸委會主委,在半年內實現小三通,是當時民調滿意度最高的閣員。

2004年 加入民進黨,並擔任不分區立委。

蛻變為小英主席

2008年 民進黨總統大選失利後,毅然決然擔下民進黨第12屆黨主席,為民進黨史上第一位女性黨主席。

2009年 雲林縣立委補選輔選成功,為民進黨自2005年來第一次勝選。

2011年 出版自傳《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

2012年 參選中華民國總統敗選,辭去黨主席,辭後積極練習客語。出版攝影集《一直同在Together & Forever:我們和小英一起走過的旅程》。

2014年 再次當選民進黨黨主席,帶領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大勝。

小英從談判桌上習得8堂課先設定底線與目標而後行動。

前置作業不可少,必要時可以圖像理清思路。

必須具備觀察與同理心,了解對方想法而後補強自己策略。

不在壓力下做決定,不求早、不求快而要等待條件成熟。

談判並非只是脣槍舌劍,要用對方的邏輯進行說服。

不動聲色,才不會洩漏底牌。

重要談判要能夠適時喊停。

漸進式改革比一步到位容易成功。

女力出頭天—— 全球10大女性領導人瑞士總統2015.1.1上任至今賽瑪魯加Simonetta Sommaruga出身一般家庭波蘭總理2014.4.7上任至今科帕奇Ewa Kopacz 出身一般家庭智利總統2014.3.11上任至今巴切萊 Michelle Bachelet 出身一般家庭韓國總統2013.2.25上任至今朴槿惠Park Geun-hye父親是韓國第五至第九任總統朴正熙、東亞第一位民選的女總統挪威總理2013.10.16上任至今索爾柏格Erna Solberg出身一般家庭丹麥總理2011.10.3上任至今桑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出身一般家庭巴西總統2011.1.1上任至今羅塞芙Dilma Rousseff出身一般家庭孟加拉總理2009.1.6上任至今謝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 Wajed父親為孟加拉首任總統謝赫‧穆吉布‧拉赫曼,於1975年被刺殺,2014年是她第三次上任總理阿根廷總統2007.12.10上任至今費爾南德斯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丈夫為前總統內斯托爾‧基什內爾、為阿根廷第一位民選女總統德國總理2005.11.22上任至今梅克爾Angela Merkel兩德統一後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聯邦總理整理:張佳婷 資料來源:《Female world leaders currently in power》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935

最高的投資理念 艾薩Isaac Sofaer

2015-03-12  NM
 
 

 

投資股票,一定要對公司的財務數字,如母語一樣得心應手,否則就不要買股票。中國企業在會計賬目上,常用各種障眼法去欺瞞投資者,就算財務報表以中文發布,就算已經過所謂「核數師」核數,亦不可以盡信。我仔細讀過數以百計的財務報表,亦寫過無數間公司的會計欺詐例子,例如滙源果汁(1886),現時由$5.5跌至$2.1。買大陸股前要三思

在中國股市的一潭濁水中,買股前要考慮三個重要的因素:1.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人仔貶值帶來的混亂,可以波及內地公司的營業額、盈利、股本回報率,以及資產價值。投資者也許會假設中國當局可以控制利率,但這種假設只是自欺欺人。人仔有離岸市場利率,當投資者見到不祥之兆,就不會在乎本地市場那個被操縱的利率,他們一路沽,直至人仔價值達至一個平衡點。到時炒家損手萬億計,中國政府還會支持你嗎?我不覺得。2.消費者、銀行、地方政府及企業都在欠債。中國本地及海外的欠債負擔,已達至26萬億美元,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270%,所以低息政策的影響力已經比十年前輕。低息甚至促進更多貸款,令銀行增加更多壞賬。3.在本港上市的中國企業,存在很多故意的會計違規及欺瞞行為。這個問題很少被討論,亦很少人會花時間細讀財務報表。很多公司看似是「藍籌股」,但其實跟欺詐騙子無分別,他們的董事應該被關到監獄裡永遠不要放出來。

恒指成分股唔包贏

如果你對會計及財務報表不熟悉,你買股票的成功率會急劇下降。當然,你可以買藍籌中的藍籌──和黃(13)或滙豐(5)。但如果你在2000年買入的話,今天你仍在等回本。回顧三十年來恒指成分股,你會發現很多股票仍然在跌。恒指成分股有50隻,很多都沒有太大前景,恒指的計算方式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因為恒指內的很多公司都重疊,例如滙豐及恒生(11),前者擁有後者63%股份。另外,中港兩地都有上市的股票,例如中國銀行(3988),計算時只計算H股的價值,而非包括A股在內的總市值,其實是錯誤及誤導的。恒指比起1997年只上升25%,但計及通脹及港元貶值後,實際比起97年為低。所以要多評估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盡量長揸優質股票,收取派息。在股價升跌間,去找出原因,短暫性的問題通常可以找到。只有潛在的損失很大,或對管理層失去信心時,才沽出股票。很多人為的工具可以撐起股價,例如低息、不合理的回購、財務重組等。選擇你了解的公司,投資不要建基於小道消息和虛擬的期望。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583

新藍領女性平均月薪4276元 按摩技師最高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490

調查顯示,保姆在新藍領女性薪酬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新華社 徐駿/圖)

“新藍領女性”幹啥最賺錢?

3月24日,分類信息網站趕集網發布的《2015年新藍領女性就業報告》顯示,目前一、二線城市中新藍領女性的平均月薪達到4276元,其中,按摩技師、月嫂以及美甲師的月薪位列職業薪酬榜的前三甲。

據報告,都市新藍領,指工作、生活在二線或以上城市的、為城市日常運轉貢獻力量的基層工作者,包括銷售、房產經紀人、保安、美容美發師、快遞員等職業,也涵蓋了部分基層白領工作者。“新藍領”人群不包括傳統的工廠工人、建築工人等。

一二線新藍領女性的平均月薪4276元

從地區看,目前一二線城市中新藍領女性的平均月薪達到4276元(稅前工資,下同)。就新藍領女性薪資城市排行而言,深圳市和上海市的新藍領女性薪資最高,分別為5033元和5000元,北京市和廣州市緊隨其後,分別為4881元和4783元。

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女性薪資占據前4位,其他進入前15薪酬排行榜的城市多為經濟發展程度和生活消費水平較高的省會、直轄市。

不同城市新藍領女性薪資排行TOP15 (2015年新藍領女性就業報告截圖/圖)

按摩師、月嫂、美甲師薪酬超5000元

從職業看,按摩技師、月嫂以及美甲師的月薪位列職業薪酬榜的前三甲。其中,按摩技師職位薪資最高,為6214元,其次是月嫂/育嬰師和美甲師,分別為5377元和5077元。

從不同城市來看,北京按摩師、月嫂、美容/美發/美甲師、保姆等職位薪資較高,其中按摩師月薪平均為7321元/月;上海導遊、行政/後勤、客服、導購和收銀員5個職位薪資水平最高;廣州的服務員薪資達到4522元,高於其他城市,但和媒體相關的從事編輯/出版/印刷的廣州女性平均收入僅為4171元,排名第10(此處小編已哭暈在廁所)。

對此,趕集網招聘頻道負責人鐘磊表示,一二線城市生活設備齊全,對新藍領崗位需求旺盛,可以為女性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為提高收入,新藍領女性還可以進行按摩、月嫂等職業培訓,掌握多門手藝,增加就業機會。

新藍領女性職位薪資TOP20 (2015年新藍領女性就業報告截圖/圖)

九成女性遭遇性別歧視:工資比男性低1197元

薪資高固然高興,但工作中遇到的性別歧視卻也是女性難以回避的問題。報告顯示,這種性別歧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應聘/職位競升歧視,占46%,另一方面是工資低,為44%,新藍領女性工資比男性低1197元。

趕集網分析認為,這和“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的家庭觀念重,結婚生子肯定會分散女性對工作的關註度”等傳統觀念不無關系。

此外,7%新藍領女性在工作中有過被騙的經歷,包括被老鄉、同事、老板和其他社會人士等欺騙;還有3%的新藍領女性在工作中遇到過性騷擾。

“女漢子”89%承擔家庭經濟開支

曾經,社會觀念是男子養家,女子賺錢買花戴,但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成本的提高,男性一人養家已成過去。報告顯示,絕大部分新藍領女性的收入需要用於家庭生活開支。

報告顯示,僅有11%的新藍領女性不承擔家庭生活開支,89%的新藍領女性承擔家庭生活開支。就新藍領女性承擔的家庭生活開支內容而言,生活費比例最高,占37%,其次是買房和供子女/弟妹上學,比例分別為21%和19%,房租和贍養老人占女性承擔家庭生活開支比例較低,分別為13%和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16

香港券商股: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18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14 08:42 編輯

香港券商股: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作者:格隆匯 承一

一、再次強調:牛市選券商——金科玉律

當所有人都在學英語,以期望出人頭地之時,你最好的選擇不是去學英語,而是辦培訓機構。當然,這件事情俞敏洪已經做了,咱們大家都沒有機會了。但在股市,大家都有這樣的機會——買券商。當然,熊市之際,對券商避而遠之那是有道理的,但如果在牛市還不買券商,那只能用那句“名言”——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去年A股券商的火爆是“業績+概念”的雙輪驅動,而港股,由於券商牌照門檻較低,根本無金融改革的概念,只有業績這一柱子支撐,但牛市買券商仍然是金科玉律。先來看看今天港股券商的瘋狂。


也許各位還在猶豫這也許就是某一天的表現而已,歷史的長河不會記住這一天,但各位請看看牛市中券商表現:


A股的券商牛市中同樣無“節操”

二、成交量能放多大?

量能的放大需要兩個因素支撐:
1、  大量增量資金的進入
2、  交易迅速活躍

增量資金的其實大家也都看到了,有賺錢效應,資金都會來。至於交易的活躍程度則是交易風格的問題。

a、  在港股A股化的跡象下,交易風格的變化將會逐漸顯現。
b、  富途這類互聯網券商介入(低傭金、免傭金搶客戶),短期內會降低很多客戶的交易成本,傭金戰對於提升交易量有莫大的作用。

成交量能放多大,這個問題,周日格隆的文章《2015,中國的拐點與起點:輸出貨幣,輸出資本,輸出牛市》里有關於日均成交量達到4000億的一個論述。里面有較多的數據邏輯證明,這個數字可能會讓很多人震驚,但確實並非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畢竟,從1000億到3000億也就是4月份發生的幾天時間。

從成交量的連連突破新高來看,目前處於牛市初期,在行情剛啟動便是3千億的天量面前,牛市基本可以肯定是板上釘釘。幾千億的資金來做個T+0?然後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別逗了。行情和交易量實際上是相互促進,目前仍處於進入正向循環的過程。

而另一層面,內地公募基金肯定還沒來得及發產品,募集資金,但港股具備賺錢效應,那麽對於那些收管理費的公募也就有動力發產品,而且也賣得出去。那麽實際上,公募基金的到來只是時間問題。從戰略意義上講,港股的定價權肯定是要去爭的,不然進去玩就是陪太子讀書,或者最後只是爭到部分定價權也是好的。

三、買哪些券商

港股的券商牌照門檻低是事實,所以券商也只有在牛市里是香餑餑,但並非所有券商都是,內地的券商,只要是帶證券倆字的,都漲的一塌糊塗,那是因為牌照門檻高,但港股卻並非如此,港股券商沒有金融改革、制度紅利一說,那就只有紮紮實實堆業績。下面推薦一個“非常5+2”組合。
A、背景強硬的證券經紀型券商

1、申銀萬國(0218.HK)
申銀萬國(香港)有限公司(0218.HK)是內地券商申銀萬國的子公司,“幹爹”背景相當強硬,業務全在香港,2014年度總資產達到60億港幣,從其業務規模來看,2014年,營收達到4.7億港幣;從業務結構來看,2014年證券經紀業務達到2.7億港幣,占據營收的57%,此外,融資及財富管理服務占據剩余部分,基本上是與二級市場相關的業務。因此,將明顯受益於牛市。

2、海通國際
海通國際是內地券商海通證券的孫公司,背景同樣了得,公司總資產達到480港幣(在內地都算不小的券商了),背景業務範圍主要在香港。2014年營收規模達到27億港幣,其中經紀業務及融資服務收入達到11億港幣,加上資管等為二級市場服務的業務,總共將近有一半左右的業務將明顯受益於牛市。

3、國泰君安國際
國泰君安的實際控制人是上海財政局,“幹爹”背景同樣不容小覷,業務範圍在香港,2014年營收規模達到16億港幣,以證券經紀、融資、資產管理等二級市場業務規模在7.6億元左右,其他如固收、貸款等收入也達到8億元左右。也將明顯受益於牛市。
整體來說,這一類型券商規模較大,背景較硬,不用擔心是老千股。而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依靠經紀收入,算是牛市不錯的選擇。

B、“性感”的證券經紀型券商
4、耀才證券金融
耀才證券金融總資產達到56億港幣,而在一個星期前,耀才的市值才只有25億港幣左右,但如今已經在50億港幣左右,幹爹背景不如上面幾家硬,也導致估值相對較低。但牛市里,這種小和巧的股票可能更為性感。2014年的營收規模為2.1億港幣,而證券經紀則達到1.6億港幣,單一化的業務結構,將明顯受益於牛市。

5、時富金融服務集團
時富金融的幹爹是人盡皆知的泛海控股,泛海系多強大,不能腦補的,可以去百度,有此幹爹,想象力就來了。其次,是510的市值很小,經歷幾天暴漲之後,仍然只有37億的市值,股價拉升是很容易的事情。從業務層面來講,2014年,營收在2億港幣左右,而證券經紀及服務則為其全部業務。牛市來了,你說它的業績該怎麽算?
這一類券商特點是,市值小、經紀業務占比非常高,牛市來了,業績增幅將更高,所以這類券商將更為性感。

C、非券商類型的二級市場股票

1、香港交易所
港交所其實已經在這輪行情里呼風喚雨,躺著收錢的公司相信香港市場上也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了。對於港交所,格隆匯先前也有文章提及,格隆昨日文章介紹的已經非常詳細,在此,就不照搬抄襲,大家可以回頭再去回味下格隆博士的文章。

2、惠理集團
惠理集團是香港上市公司中位數不多以投資為主、且有一定規模的公司,2014年,管理的總資產達到129億美元,年化回報率達到16%,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惠理今日股價暴漲,也已經顯示出了其受益港股牛市的邏輯。

這七只股票,是基於股東背景、業績增長確定性、是否“性感”三個層面選出來的股票,這“七劍”前期已經暴漲,後市能否繼續攪動江湖,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套用汪峰的一段歌詞:我要飛得更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8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