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險企吸金利器: 限了萬能險,還有理財險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302

 

2016年10月27日,北京第十二屆國際金融博覽會暨北京國際金融投資理財博覽會上,安邦金融、安邦保險展臺。(東方IC/圖)

華安財險當年曾憑借該產品,僅用數年就從一家小型財險公司進入行業前五梯隊,其最高峰時期銷售額一度超過350億。

2010年安邦財險獲批銷售理財險產品,從0到近1660億元的銷售規模,只用了四年。

對於集團化公司或者背後有“兄弟企業”的一些公司來說,理財險這樣擁有快速現金流的產品更多用於關聯交易或者內部拆借,而非投資主力。但是相關交易信息並不為外界所知。

名詞解釋:理財險

被稱作非壽險投資型產品,通常由“保障+固定收益”兩部分組成,投保年限一年至幾年不等,除了與通常的財產險(如家庭財產險、火險等)結合外,還可與健康險、意外險組合。在該產品設計下,客戶符合出險條件就可獲賠。在保單期限內若沒有出險,客戶除本金返還外還可以獲得一筆額外投資收益。

自2015年險資舉牌現象發端,萬能險這一名詞開始為人熟知。保監會也在四個月前專門出臺了針對萬能險這種中短存續期產品的限售令。

但不為人知的是,險企還有另一種更為隱蔽、同樣對市場影響巨大的投資型產品——理財險。

理財險曾於2008年前風靡財險行業,然而市場環境巨變讓這一產品的銷售一度停滯。由於理財險收入並不計入險企原保費規模,外界很難通過保費數據了解到這一產品實際經營情況。直到近年來安邦財險、天安財險在業內異軍突起後,理財險才又重新浮出水面。

繼2010年獲批經營後,安邦財險依靠理財險迅速做大,2015年資產規模(不包括子公司)已擴張至2686.62億元;天安財險半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資產規模已於2016年上半年迅速上升至2888.75億元,在財險公司中排名第四位。

相比市場熟知的萬能險,理財險僅由財險公司經營,當前收益率普遍在2.5%左右,和動輒5%、6%的萬能險相比並不高。但理財險多為一年、三年的短期經營,且收益多與基準利率掛鉤相對穩定,所以對短期定存的客戶具有一定吸引力。

去年底已超3000億

根據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2016年10月的一份報告,中國市場上共有8家公司在銷售非壽險投資型產品,以聯動利率型產品為主。截至2015年底,理財險投資部分存量規模已超過3000億元,且市場集中度很高,絕大部分份額由安邦財險和天安財險兩家公司占據。

正是依靠此產品快速累積資產,安邦、天安等新晉財險公司打破了保險公司“十年才可盈利”的行業規律,大有超越老牌險企之勢。

例如安邦財險,截至2015年底該公司總資產(不包含和諧健康等子公司)約為2686.62億元,而其保戶儲金及投資款的這一數字高達1657.92億元,占總資產六成以上。據年報解釋,保戶儲金及投資款是險企開展非壽險投資型保險業務所收儲金,用戶保費和用於投資的資金都在其中支取。

2010年安邦保險開始集團化布局,旗下安邦財險和安邦人壽分別獨立。也正是在這一年,安邦財險獲批銷售理財險產品,從0到近1660億元的銷售規模,安邦只用了四年。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天安財險身上。2013年天安財險獲保監會批準售賣理財險,僅2014年一年的時間,銷售規模就突破250億大關,公司資產總額從前一年的146億元飆升至452億元。2016年上半年,天安財險的儲金數額達到2369.89億元,占總資產的82%。

值得一提的是,理財險用於投資部分的資金並不計入財險公司原保費,而是單獨列入保戶儲金及投資款計算,因此出現了財險公司主營業務(車險、意外險等)保費數據與資產規模不匹配的現象,一些公司的資產總額擴張速度非常快,但是保費收入卻始終不高。

以天安財險為例,保監會數據顯示其2016年上半年原保費收入僅為67.68億,遠不及平安、太保等大型財險公司,但公司截至2016年中期的資產規模達到2888.75億元,在財險公司中排名第四位。

華安的“教訓”

安邦與天安在財險界的異軍突起,讓劉力想起了曾經的華安。劉力是老牌財險公司華安保險的資深員工,他曾眼看華安憑借理財險異軍突起,卻又受累於此,最終重重跌落。

華安保險成立於1996年,是國內最早的專業財險企業之一,公司總部位於深圳,主要股東包括特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市澤達棉麻紡織品有限公司、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截至2015年,公司資產總計139.6億元。

劉力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華安保險因為車險業務虧損,曾在2004年向監管部門申請經營理財險,目的是想通過投資收益填補主營業務上的虧損,幫助公司增加盈利渠道。這款名為“華安金龍”的產品是當時國內首個利率聯動型理財險,一經推出便風靡市場,最高銷售規模一度達到超過350億元。

“這類理財險像一種‘類存款’。保險向銀行支付一定的中介費用,讓銀行說服客戶將定存改為理財。客戶看到利息比銀行定存高一些、還有額外的保險保障後,就會選擇購買這類產品。”劉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恰逢2005—2008年股市行情漸起,財險公司的投資收益頗為可觀。“華安當時做了很多理財險產品,募集到的資金主要用於投資股市。當時投資效益非常好,通過資本市場盈利,公司一度甩掉了歷史虧損包袱。”劉力回憶。

數據顯示,華安借助2006、2007年的牛市,獲取的投資收益不僅抹平了此前車險經營上的虧損,更出現8000萬元的賬面盈利,公司2007年的綜合收益率高達32.5%。

但保監會對於每款理財險的銷售規模和經營期限都有明確規定,且華安當時的理財險產品均以3年、5年為期,這也意味著,自2008年起華安將進入到期給付高峰,350億左右存量資金的壓力顯而易見。

2008年金融危機下股市應聲大跌,投資市場“哀嚎一片”。更糟糕的是,華安的理財險產品已於2008年到期,卻遲遲不見監管部門批複新的銷售份額。

這邊投資收益暴跌、給付集中到期,那邊遲遲不見新產品現金流的增援,華安只能揮淚斬斷理財險業務。

2008年的市場巨變,也讓監管層開始出手嚴控該類產品的準入。當年12月,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財產保險公司投資型保險業務管理的通知》,對財險公司銷售投資型產品的條件、產品收益率水平、手續費、財務管理、投資管理等做出新規定。

通知首度要求理財險的經營必須與公司償付能力高度掛鉤,只有滿足最近連續4個季度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高於150%,才可申請該產品,而一旦財險公司上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小於150%時,應立即停止投資型保險產品的銷售。同時針對產品收益“通知”作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預定(收益)型產品的收益率不得超過同期銀行定期儲蓄存款利率的80%;非預定型要每天公布產品凈值。

文件效果明顯,此後數年少有財險公司再獲批理財險業務,人保財險、平安財險、華泰財險等曾經的銷售主力也陸續宣布停止銷售理財險,該產品一度進入“冰封期”。

直到2010年底,金融危機後的市場逐步企穩,保監會再度開閘理財險的報批工作,安邦財險、紫金財險等公司成了這一次少數獲批銷售理財險的“幸運兒”。

劉力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由於理財險可以按照短期(如一年、二年)售賣,能夠幫助財險公司快速吸收現金流,因此對資本市場影響很大,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作能力要求更高。

“當初華安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等別人發現這個產品威力的時候,華安的實力不足以繼續了。”劉力說。

“彎道超車”的利器

相較此前市場熱議的萬能險,此類理財險對普通投資者顯得更陌生,卻是改革開放後國內最早出現的投資型保險產品。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1980年代起,此類家庭理財險產品就已經風靡全國。“當時產壽險還沒分家,這類產品那個時候非常普及,很多人拿這類產品替代銀行定存”。

國內險企經歷“利差損”風波後,對這類理財險設計有了大幅調整,演化為與利率掛鉤的產品。

理財險收益和基準利率掛鉤,因此產品的投資收益普遍不高。但其銷售期短、資金來源快的特性,讓整個財險行業發生了深刻變化,許多中小型險企意識到了理財險的厲害之處,想要通過此產品實現“彎道超車”。

當時的華安財險曾憑借該產品,僅用數年就從一家小型財險公司進入行業前五梯隊,其最高峰時期銷售額一度超過350億。這一數字對當時整體保費規模只有2086億的財險行業來說無疑是巨大沖擊。

然而理財險的風險並非沒有前車之鑒。有學術研究表明,理財險誕生於1960年代的日本,並在1990年代末達到頂峰,峰值時的保費規模一度占到日本財險行業總保費的60%。然而隨著經濟泡沫破裂,日本銀行利率連續下降,與銀行利率掛鉤的投資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產品集中的滿期給付對保險公司財務造成了巨大壓力,並直接導致後期非壽險儲蓄型產品的開發及銷售持續低迷。

為了追求銷售規模,險企也開始用各種違規手段過度競爭,比如向銀保“貼費”。

“理財險對保險公司和銀行來說是雙贏,保險公司可以獲得現金流,銀行也可以獲得無風險的利差。所以有些財險公司為了爭取銷售額,會有違規提高中介費的行為。”某財險資管資深人士劉深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保監會早已明確此類手續費標準:支付給代銷機構的預定型產品手續費率,1年期產品不得超過0.8%,1年期以上產品年化手續費率不得超過0.5%。但據劉深透露,部分險企向銀行支付的費用會提升至1.2%左右,有的甚至高達1.5%,以此爭奪銷售渠道。

這也變向提高了這類產品的經營壓力,若以高額1.2%左右的中介費用計算,加上不高於定存基準利率1%的年化收益要求(目前一年期基準利率為1.5%)以及其他費用,產品必須獲得3.5%以上的總收益才有可能實現盈利,在當前“資產荒”的大環境下,無疑是對財險公司投資能力的考驗。

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天安財險位列前十大股東或者前十大流通的股東的上市企業共計80家,資金均來源於旗下理財險產品“保贏1號”,但均為小規模投資,極少達到舉牌標準。而安邦財險的主要股市投資賬戶為傳統產品(如車險),並非理財險投資資金。

郝演蘇指出,相比壽險的投資資金,理財險的投資周期更短,並且資金到賬時間不一,所以投資較為分散,不利於統一進行長期投資規劃。

不過郝演蘇也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對於集團化公司或者背後有“兄弟企業”的一些公司來說,理財險這樣擁有快速現金流的產品更多用於關聯交易或者內部拆借,而非投資主力。但是相關交易信息並不為外界所知,保監會對此也曾多次強調,必須嚴格執行關聯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

根據保監會2015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保險公司關聯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以及《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指引》,保險公司在向關聯方進行資金投資運用和委托管理的時候,需在官網上進行信息披露,並需要聘請獨立第三方審計機構開展年度外部審計工作,嚴格排查股票投資領域的資產配置風險、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風險等問題。

2015年5月,保監會曾通報保險公司關聯交易存在的幾個問題,包括關聯交易資金運用比例不符合規定、關聯交易未向監管報告、未在行業協會網站信息披露等問題,此前憑借舉牌活躍市場的前海人壽和中融人壽則榜上有名。

同時,相對於萬能險,投資型業務對財險公司資本金的消耗更快。

根據保監會2013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財產保險公司投資型保險業務管理的通知》規定:投資型保險產品可使用規模與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150%以上的溢額掛鉤,其溢額應大於預定型產品應計本息余額的10%加上非預定型產品應計本息余額的2.5%之和。

也就是說,理財型的規模將取決於一家險企的償付能力,償付能力越高、獲批的銷售規模就越大。安邦、天安等公司近年來就多番註資,通過提升註冊資本金的方式提高償付能力,進而延續、擴大理財型的銷售規模。

例如安邦財險為滿足類似要求,就於近年來數次增資達到目前的370億元資本金。相比之下,安邦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安邦人壽的註冊金僅為307.9億元,但是資產規模卻是安邦財險的數倍。

更重要的考驗來自投資端。為了應對保費給付周期,保險公司必須具有較強的投資能力才能持續滿足預定收益的要求。安邦集團董事長吳小暉曾多次公開表示,安邦選擇投資標的的底線是PB低於1、ROE高於10%。

“很多傳統的保險公司是拿到錢後找資產,但現在很多公司是找到了好的資產,才向監管部門申請產品審批,監管無疑更願意看到償付能力穩定、投資歷史成功較好、資本運作穩定的公司來經營理財險產品。”郝演蘇解釋道。

據他介紹,目前監管層對此類產品的審批比較開明,只要滿足相關申請條件,都可以獲批這類產品的資質。“問題是現在行業投資理念分化比較嚴重,大公司並不需要依靠理財險沖規模,小的公司又沒有投資能力去做,所以真正做理財險的不多”。

換句話說,已經擁有充足資產規模的大型險企並不想通過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現金流動性的方式大規模銷售理財險,而小型險企也不具備持續拿到優秀投資標的的能力,似乎只有安邦、天安這類股東實力強勁、能滿足持續註資,且具有優質投資資源的險企才適合經營理財險業務。

(應被訪者要求,劉力、劉深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