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珠寶鐘錶帶挈 港零售飆5.6%連升7個月 升幅兩年半最勁

1 : GS(14)@2017-11-05 17:40:34

■珠寶鐘錶銷售上月錄14.7%強勁升幅。王子俊攝

【本報訊】香港零售強勢回歸。9月零售銷售按年大升5.6%,不但連升7個月,更是2005年初以來逾兩年半最佳,其中珠寶鐘錶類別更錄得14.7%升幅。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表示,本港零售已觸底回升,估計全年零售銷售將升近2%,有望自2014年以來首錄得正數。記者:張浚浩


政府統計處公佈,9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57億元,按年升5.6%,今年首9個月計則升0.9%。其中不少類別錄得雙位數升幅,例如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類按年升14.7%;藥物及化妝品類升12.7%。


全年有望升近2%

鄭偉雄表示,受到中秋節效應及內地十.一黃金周影響,旅客提前於9月買禮做節,帶動當月零售;又指秋天多嫁娶,故「珠寶都賣得好啲」,加上香港珠寶貨真價實,始終會吸引內地旅客購買。他指單計本年第三季,零售銷售按年升4.1%,遠勝第一季的跌1.3%及第二季的微升0.2%,而10月將繼續受惠十.一黃金周,預計10月零售額將有4%增長,全年則有望升近2%;此外,若然未來股市及樓市無重大調整,財富效應之下,零售升勢將延續至明年,估計明年全年零售銷售升3%至4%。不過,電器及攝影器材及雜項耐用消費品類別於9月則分別錄得7.2%及17.3%的跌幅。他稱兩者復蘇需時,預計亦須「捱多幾個月」。


金舖百貨態度審慎

周生生(116)大中華區營運總經理劉克斌表示,踏入下半年之後,珠寶生意止跌回穩,雖然睇好第四季、甚至未來兩年的表現,生意額有望慢慢回升,但仍不敢抱很大期望。他解釋,內地旅客單價消費能力大不如前,除了需求減弱外,消費模式亦由送禮變為自用,從而影響整體生意額。一田百貨市務部總經理謝素嫻指出,截至今年首三季,超市部份生意額按年升7%,單計9月則升20.3%,受惠新分店開張及中秋節效應。她指雖然「零售個勢似乎好咗」,但她不認為「好咗好多」,僅個別月份表現較好,對未來仍抱審慎樂觀看法。她續指,相信香港人普遍有錢,願意於節日花費。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4/202042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66

CCL升2%破頂 14月最勁 反映施政報告後首周樓市

1 : GS(14)@2017-11-12 16:51:46

【明報專訊】自上月特首林鄭月娥公布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後,樓市似是火上加油,市場錄得不少創新高價成交。最新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 ,一改上周按周跌0.7%、見5個月最大跌幅的頹勢,最新報161.83點,按周急彈近2%,除創下歷史新高外,更是逾14個月最大升幅。不過,有學者認為,雖然未來樓價仍然看升,但相信半年內升幅將在5%內。

明報記者 林尚民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61.83點,按周升1.96%;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CCL Mass報164.35點,按周升2.11%;CCL(中小型單位)報162.26點,按周升2.06%,三大整體指數本周顯著上升,升幅同樣創57周內(即逾14個月)最大,兼齊創歷史新高。至於分區方面,新界東CCL Mass最新報172.03點,按周升2.79%,升幅為31周(即近8個月)最大,新界西CCL Mass報147.36點,按周跌0.92%,連升兩周後回軟,港島CCL Mass報173.30點,按周升5.56%,升幅為62周內(即近16個月)最大,九龍CCL Mass報158.85點,按周升1.17%,連升2周共1.35%。

學者﹕市民怕愈遲買樓愈貴

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今次公布之數字反映施政報告後首周市况,上述三大指數同創歷史新高,反映施政報告未有對樓市加辣,更以推動市民置業為本,三大整體指數隨即突破上升,結束今年5月金管局宣布第八輪逆周期措施後,持續21周高位企穩局面。

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施政報告未有明確的樓市政策,而首置上車盤、綠置居等未有詳細資料,令市民覺得再等下去不是辦法,刺激市民加快入市,預料未來樓價仍會上升。

不過,潘永祥同時覺得,現時樓價已在高位,隨着銀行拆息抽升,實際按揭利率已由2厘以下,升至2厘以上,令市場出現擔憂,相信未來樓市仍會拉鋸,未來半年樓價升幅將在5%以內。

雙倍稅上月856宗創11月新高

事實上,近月市場錄得不少投資者入市,稅務局資料顯示,10月份涉及雙倍從價印花稅的住宅成交有856宗,較9月份的781宗升9.6%,創過去11個月新高,所涉金額為5.6億元,按月升9%;反映內地客及公司客入市的買家印花稅,10月份錄得458宗,較9月份的450宗,按月增約1.8%,金額由6.1億元減少至5.6億元,跌幅7.7%。

至於額外印花稅上月錄44宗,按月減少13宗或23%,涉及稅款金額1910萬元,比9月減少39%。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22&issue=20171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22

訪港旅客升6.6% 7個月最勁

1 : GS(14)@2017-12-03 18:14:42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昨公布零售數據的同時,亦公布訪港旅客數字。根據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數字,10月整體訪港旅客達528萬人次,按年增長6.6%,已連續兩個月上升,並為7個月以來最大升幅。

韓國旅客升24% 日本客升8.7%

10月內地旅客佔整體旅客逾七成,達403萬人次,按年增長8.3%;非內地旅客125萬人次,按年升1.2%。期內,來自短途地區市場的旅客75萬人次,按年升6.9%,韓國旅客數量升幅最大,其按年升24%至14萬人次;日本旅客升8.7%至9萬人次。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表示,10月份訪港旅客數字上升,利好零售業,當中未分類食品類別,即海味、乾貨等食品,該類別零售額按年升14.8%,相信增幅是受惠於訪港旅客增加。

不過,長途地區市場如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法國等地,以及新市場如印度、俄羅斯、荷蘭等地的訪港旅客均錄得下跌。長途地區市場和新市場旅客分別錄43萬和6萬人次,按年跌5.2%和12.3%,當中法國旅客跌10.1%,加拿大旅客跌6.9%,印度按年跌近20%。按首10個月計,整體訪港旅客接近4800萬人次,按年升2.7%,當中內地客有3653萬人次,按年增3.1%;非內地客有1138萬人次,按年增1.3%。旅發局表示,會把握聖誕節及新年檔期,舉辦並宣傳多項大型活動,以吸引更多過夜旅客訪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86&issue=20171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74

港股波幅逾1年最勁

1 : GS(14)@2017-12-18 03:26:35

【明報專訊】自上月底觸及30199點高位後,港股波幅加大,開始出現大上大落的情况。繼本周初美國議息前一度大升逾400點後,昨日又掉頭回落逾300點,並重新跌穿50天線。彭博表示,恒指及國指的30日波幅,均已升至超過一年的高位。

葉尚志﹕港股穩定性降低

根據彭博資料,恒指的30日波幅已升至15%,國指更達到超過20%(見圖),都是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該百分比是由彭博以標準差計算近30個交易日的每日指數變動而成,百分比愈高代表波幅愈大。彭博指出,投資者對美國及中國流動性緊張存有憂慮,而基金年終前鎖定利潤的活動亦有所持續。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稱,港股波幅擴大,穩定性降低,由於內地A股下跌及港元拆息上升等風險未完全被反映,年底前港股波幅或會擴大,有機會再下試本月低位。

吉利挫2.9% 汽車股續受挫

恒指昨日裂口低開166點,全日最多跌428點,收市報28848點,29000點及50天線均得而復失。國指亦跌166點至11365點,全日總成交增至1264億元。內地A股繼續有沽壓,上證綜指再跌0.8%,收報3266點。深股通的淨買出成交額達15億元人民幣,是去年開通以來最多,全日北上成交淨流出26.64億元人民幣。

騰訊(0700)跌2%至389元,平保(2318)亦跌2%至77.4元。銀行股股價早前已充分反映美國加息,匯控(0005)再跌1.26%至78.55元,中銀香港(2388)跌1.6%至38.85元。汽車股繼續受挫,吉利(0175)跌2.9%,華晨(1114)跌5.8%,廣汽(2238)跌3.6%。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25&issue=201712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67

差估署樓指連續13月破頂 11月升逾1%半年最勁 反映施政報告利好樓市

1 : GS(14)@2017-12-30 17:06:1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799&issue=20171230
【明報專訊】樓市熾熱,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顯示,11月售價指數報347點,除意味售價指數連續20個月呈升軌、創歷來最長升浪外,更是13個月連環破頂,按月升幅亦由10月錄得的0.73%,擴大至1.08%;上述指數反映林鄭月娥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出台後的樓市形勢。

明報記者 林可為

業界認為新一屆政府未有「加辣」,加上強調置業主導,市民擔心「遲買樓更貴」,因而在過去兩個月大舉入市,造就樓價上揚。11月私樓售價指數報347點,與去年4月、即今次大升市「起點」所錄得的273.3點比較,樓價累升27%;若與去年11月錄得的306.7點、即連續13個月破頂的「起點」相比,售價指數按年上升13.1%。今次是差估署自1993年起按月公布私樓售價指數以來,出現之最長升浪;至於樓價指數連續13個月破頂,為史上第二長(之前曾錄17個月連環破頂)。

樓指20個月累升27%

單位類別方面,市民最關注的實用面積430方呎以下小型單位,11月售價指數報381.5點,按月升0.7%,按年升13.2%,與大市同步;至於實用面積1722方呎以上的豪宅,11月售價指數報290.9點,按月升0.7%,按年升7.5%。另11月私樓租金指數報186.8點,按月微升0.05%,連續9個月創新高。

按月升幅擴大 反映施政報告後樓市

值得留意的是,11月按月升幅,由10月的0.73%擴大至1.08%,是今年5月錄得按月升幅1.09%後半年來最勁。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認為,11月售價指數按月升幅擴大,反映林鄭月娥上任後、特別是10月公布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後的樓市形勢,市民在6至9月期間,即政府新舊班底交接、林鄭新上台之際,出現過一輪觀望(該數月升幅均低於1%),但由於新政府未有再出招,社會最大期望的港人首置上車盤計劃,又未見具體計劃,因而擔心遲買樓價更貴,令購買力一下子爆發,促成樓價上揚。

CCL連續3周破頂

身兼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的會德豐(0020)副主席梁志堅表示,香港環境特殊,除本地購買力外,亦吸引來自中國及環球的資金投資,市場資金泛濫,造就樓市暢旺,樓價持續上升。此外,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65.62點,連續3周創歷史新高,按周升0.19%,明春目標為175點;另港鐵黃竹坑站2期項目早前以高價批出後,港島CCL Mass相隔約4個月後,再創歷史新高,最新報176.92點,按周升2.96%,升幅為7周最大。
2 : GS(14)@2017-12-30 17:06:32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236&issue=20171230
【明報專訊】2017年樓價飛升,令不少市場人士大跌眼鏡。兩名樓市達人,包括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及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今年初均睇淡後市,惟施永青年中「轉軚」睇好。施永青預計,明年樓價最多升10%。至於繼續睇淡、但其兒子及胞姐分別於今年先後入市豪宅的湯文亮則預期,明年樓價將有10%跌幅。

施永青:政府不應壓樓價助置業

今年初預計全年樓價將下跌的施永青,自年中後已「轉軚」睇好樓市,並表示今年整體樓價可升一成,現時他對樓市亦持樂觀態度。施指,在整體經濟向好、失業率下跌及股市暢旺下,樓市大環境亦向好,加上投資氣氛好及資金無出路,料資金續流向樓市及股市,今年股市已上升約三成,樓市上升僅約1成,升幅相對已較慢;雖然美國縮表及歐洲貨幣政策收緊會對樓價有遏抑作用,但他仍預計明年樓價將有8%至10%升幅。此外,他續稱,明年年輕人「靠父幹」買樓的情况仍普遍,而辣招「有破壞、無建設」,料未來政府將放寬辣招,又指政府不應壓制香港整體樓價去解決置業問題。

湯文亮料新春後難現小陽春

湯文亮表示,政府辣招鎖死市場供應量,令交投低迷,業主則傾向以高價出售,在成交量不足下,樓價升與跌皆不正常,惟辣招倉卒推出後已「冇辦法」,預料一手供應增加後,政府才會減辣。展望明年樓市,湯預料樓價跌10%,並集中在下半年,料政府不會再出招壓抑樓市及會放寬首置人士按揭成數;另今年發展商積極推出新盤,已耗盡所有購買力,預料農曆新年後不會有小陽春,同時,雖然今年新盤售逾2萬伙,但明年有約2.7萬伙供應,由於加息因素及料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不會回落,他認為明年新盤銷售量將低於今年。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湯文亮兒子湯振傑今年中以新高價購入跑馬地逸廬一伙中層戶作自用,有關單位為逸廬A座中層119室,屬實用面積2003方呎3房戶,以4300萬元連車位購入,實呎近2.15萬元,創屋苑成交價新高。另湯文亮胞姐梁湯文靄本月中入市跑馬地雲暉大廈一伙高層單位。有關單位為跑馬地雲暉大廈B座極高層01室,實用面積1513方呎,以5980萬元買入,實呎約3.95萬元,創屋苑新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70

「因子」作怪 人幣今年升幅9年最勁

1 : GS(14)@2018-01-02 00:06:12

【明報專訊】人民幣兌美元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報6.512元,全年累計升值6.72%,不單收復2016年大貶6.6%的失地,終結連續三年貶值勢頭,亦創9年以來最大升幅。分析則認為,從12月中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匯率政策表述來看,2018年人行對匯率的管理將以「穩」為主。

5月引「逆周期因子」後貶轉升

昨日人行亦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在6.5342,比上一日升值70點子,累計全年中間價亦上升6.16%,同創9年最大升幅。事實上,今年人民幣走勢完全出乎市場年初時的預計。2014年以來人民幣結束長期單邊升值趨勢,2015年至去年的走資潮更進一步加深市場的貶值預期,雖然中央多次干預外匯,但無阻跌勢,去年全年大貶6.6%,且下跌壓力延續至年初,當時不少投行預計,人民幣有可能跌穿7算。

人民幣的轉捩點主要在5月出現,當時人行宣布中間價機制引入「逆周期因子」,解釋了當時中間價持續較人民幣籃子貨幣微微升值的現象。公布之後效果立竿見影,人民幣兌美元大幅抽升,持續升值至9月,期間中間價一度創出逾12年來最長的11日連升,現價也曾升至年內高位的6.4345。加上中國經濟表現有意外驚喜,令市場的貶值預期產生變化。

與此同時,美元走弱也助推人民幣間接升值,尤其是本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稅改最終方案後,美元指數未獲提振,使非美貨幣集體走高,為人民幣帶來年終上升小高潮。貶值預期壓力消減下,人行亦乘時退出干預措施,包括9月將遠期購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降至零,並取消了境外機構境內人民幣帳戶的存款準備金要求;10月份十九大期間,人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潘功勝亦確認,人行已經基本上退出對匯率的常態化干預。

美元走弱 間接推升人民幣

展望明年,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明年全球經濟與政治不確定性仍較大,包括環球經濟反彈強弱、稅改及英國脫歐等事件進程、各國央行退出量寬等。這些不確定性將令全球很難出現一個絕對強勢的主要貨幣,間接令人民幣呈現雙向波動態勢。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則表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匯率政策的表述出現了變化,在繼續強調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的同時,刪去去年「增強匯率彈性」表述。這一變化突出了明年的匯率管理將以穩為主,避免市場波動過大,有助於防控資本跨境流動風險。

明報記者 陳子

〔2017經濟回顧系列(六)〕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54&issue=201712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20

11月零售升7.5% 4年最勁 業界憂恢復加租 六福:民生區或有壓力

1 : GS(14)@2018-01-07 12:41:42

【明報專訊】自由行效應再現,受珠寶鐘表、化妝品及智能電話等銷售增長帶動,去年11月零售貨值按年升7.5%(圖1),達387億元,不計受春節因素影響的月份,增幅創4年新高,遠高於市場預期。不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稱,零售市道復蘇或成業主加租的藉口,預期今年租金成本上漲會是零售商最大隱憂。

明報記者 余麗明

倘看零售分類,去年11月所有類別均錄升幅,當中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零售額按年上升7.9%;百貨公司貨品的零售額升5.7%;超級市場貨品升1.9% ;藥物及化妝品升12.5% ;包括手機在內的雜項耐用消費品更升27.4%;在2017年初跌幅高達兩成的電器及攝影器材,今次亦一反常態按年升9.8%,鄭偉雄稱,是次零售數字令人鼓舞,「連佢(電器及攝影器材類別)都升,即(零售業)正式踏入復蘇期」。

零售協會:12月增幅將放緩

鄭偉雄表示,過去兩年的11月按年跌幅偏大,因此低基數亦是今次升幅理想的原因之一,並估計12月升幅將放緩,今年零售業增長預測為3%至4%。鄭偉雄表示,今年零售商最大的隱憂為租金成本上漲,過去兩年地舖租金調整有限,商場店舖更未見減租,零售業數字亮麗,或成業主加租藉口,反之人工成本在過去兩年屬平穩,暫未構成隱憂。

莎莎:旺區舖租有下調空間

六福(0590)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素娟表示,六福旗下17間本財政年度需續租店舖均已完成續租,平均減租約三成。不過,對於下年度租金變化,陳素娟坦言「未睇得好清楚」,惟指旗下位於商場和住宅區店舖生意理想,該類店舖反而較有機會加租。

莎莎(0178)首席財務總監及執行董事陸楷認為,目前集團在港共有約100間分店,今年約有三分之一店舖會續租,位於商場和街舖數目相若,故租金變幅方面相對平穩,他直言部分旺區街舖租金數年前急速飈升,相信目前仍有下調空間。

差估署零售樓宇租金逼歷史高位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私人零售業樓宇租金指數顯示,零售舖租去年亦似已見底,指數於2014年1月報168.9點,其後上升至2015年9月的184.9的歷史新高(圖2),及後市况轉差,至2016年10月報179.3點後止跌回升,至去年10月最新報184點,直逼2015年9月184.9點歷史高峰。

此外,鄭偉雄稱,零售市道正式踏入復蘇期,但相信零售商不會再「盲目搶舖」,以珠寶商為例,過去兩年「下了很多工夫」調整分店網絡,加上零售數據不會再如高峰時期大升,零售商未必會大舉開店。陳素娟稱,六福香港分店網絡來年不會有大動作,預期今年只會加開1至2間分店。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64&issue=20180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31

2018開局 地產股飆7%最勁恒指連升9日 料破31000點

1 : GS(14)@2018-01-07 15:39:13

【本報訊】港股九連升,中港地產股發威!美股牛氣道指首破25000點關,帶動恒指昨早段曾升175點至30911點的10年高位,及後縱一度倒跌,但收市仍力保九連升。中港地產股昨包攬藍籌八大升幅榜,信置(083)、碧桂園(2007)及潤地(1109)均升逾4%,恒生綜合指數的地產分類指數4日勁飆近7%跑贏其他板塊,成2018年開局的大贏家。記者:黃尹華


恒指昨收市升78點或0.3%,收市報30814點;H指升8點或0.1%,報12211點,大摩上調騰訊(700)目標價至500元,騰訊昨收報433.2元,升0.3%,創收市新高。全日主板成交1,250億元,沽空佔10.2%。恒指踏入2018年升足4個交易日,最終九連升,是自去年7月份以來最長升浪,而對上一次大升浪為2012年10月的十連升。A股亦保持升勢,滬綜指六連升,昨再升0.2%,收報3391點;深成指升1點,報11342點;滬深兩市成交4,989億元人民幣。


專家:轉炒內銀資源股

昨日升勢由中港地產股領軍,恒指的地產分類指數昨升2.3%,本月升半成;綜合指數的地產分類指數更飆6.8%。除信置外,九倉置業(1997)、新世界(017)及恒隆(101)均升逾3%。另外融創(1918)和恒大(3333)再升5.3%和2.3%,已收復12月調整以來的失地,本周則累升15.9%和6.3%,碧桂園本周則累升8.9%。資深分析員林一鳴表示,昨日資金追捧中港地產股是資金輪流炒落後,目前港股處於牛三階段,暫時難以逆轉,預料資金將再炒估值較低的內銀、資源股。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表示,「現時搵個理由令市跌都好難」,暫時見不到任何利淡因素,尤其A股轉強勢,對港股帶來支持,預期下周恒指有望可突破31000點,之後有機會再創新高。另外,昨收市後港交所(388)公佈,截至去年底本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為3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按年升37%,去年恒指則按年升36%。去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882億元,較2016年升33%。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6/202664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028

十大屋苑賺錢居多 太古城最勁

1 : GS(14)@2018-01-07 16:13:05

本報訊】2017年整體樓市呈升勢,即使政府實施額外印花稅(SSD)綑綁,惟整體樓價向上,十大屋苑普遍賺錢離場。按利嘉閣統計,鰂魚涌太古城、柴灣杏花邨、紅磡黃埔花園、藍田麗港城、將軍澳新都城、荔枝角美孚新邨、東涌映灣園,7個屋苑總數逾1,200宗登記成交,業主全部賺錢離場。太古城屬「金蛋」屋苑,今年沽出單位中,扣除疑似內部轉讓,以海景花園綠楊閣高層E室複式最賺錢,業主2004年樓市低潮以488萬元撈底,2017年以2,350萬元沽出,賬面賺1,862萬元升3.8倍,為十大屋苑最賺錢個案。

嘉湖山莊最多成交

第二位同屬太古城,金楓閣高層A室以2,300萬沽出,業主2001年635萬元買入,賬面賺1,665萬元。若以幅度計算,賺幅最勁為嘉湖山莊,平均每宗轉售賺幅1.2倍,其次為美孚新邨,平均每宗轉手賺幅1.04倍,第三位為太古城,每宗轉手賺幅為1.03倍。中原數據顯示,今年十大屋苑二手買賣2,358宗,整體較去年2,701宗少13%,交投量跌幅最顯著為鰂魚涌康怡花園,截至本月27日只錄111宗,較去年驟減近三成。最多成交為天水圍嘉湖山莊,錄564宗,佔整體成交比例24%。至於全年蝕錢王為由中國海外(688)發展的九龍塘牛津道一號洋房。原業主為內地客,在2011年以2.38億元購入,承造一按及二按,市場相信業主因無力還款,洋房淪銀主盤,銀主初開價2.6億元,終以2.1億元售出。大屋實用5,140方呎,成交呎價40,856元,6年賬面貶值2,800萬元,連同釐印費及代理佣金實蝕逾4,000萬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31/20260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78

人幣今年升6.7% 9年最勁

1 : GS(14)@2018-01-07 16:17:32

【本報訊】人民幣今年重現升值,金管局公佈,11月份本港人民幣客戶存款錄得連續第3個月的升幅,按月增加3.5%至5,592億元(人民幣.下同),若連同存款證計,11月底本港人幣資金池總額為6,194億元,按月亦升4%,無論以客存或整體資金池計,均錄得今年以來的最高升幅。總計全年,人幣在岸價勁升6.73%,是9年以來最大年度升幅。而在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美匯回落人幣走強,中間價開市報每美元兌6.5342人幣,升值0.11%,4時半在岸價收報6.5120,升值0.35%(升228點子),是3個半月以來高位。昨晚5時半計,離岸價報6.5138,升值0.26%(升173點子),每百港元兌83.4人幣。

存款連升3個月

對於人幣存款連續上升3個月,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隨着人幣市場更趨穩定,人幣存款近期有所回升,11月份整體人幣存款和客戶存款均達今年以來高位。11月份跨境貿易結算的人幣滙款總額為4,405億元,較10月份增加1,260億元。另外該局公佈,11月份貸款與墊款總額下跌3%(年率化計跌36%),但若撇除10月底因新股認購貸款(約790億港元)因素計,11月份貸款增長1%,年率化增幅為12.5%,年初至今貸款年率化增長為16.1%。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30/202598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2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