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作怪 人幣今年升幅9年最勁
1 :
GS(14)@2018-01-02 00:06:12【明報專訊】人民幣兌美元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報6.512元,全年累計升值6.72%,不單收復2016年大貶6.6%的失地,終結連續三年貶值勢頭,亦創9年以來最大升幅。分析則認為,從12月中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匯率政策表述來看,2018年人行對匯率的管理將以「穩」為主。
5月引「逆周期因子」後貶轉升
昨日人行亦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在6.5342,比上一日升值70點子,累計全年中間價亦上升6.16%,同創9年最大升幅。事實上,今年人民幣走勢完全出乎市場年初時的預計。2014年以來人民幣結束長期單邊升值趨勢,2015年至去年的走資潮更進一步加深市場的貶值預期,雖然中央多次干預外匯,但無阻跌勢,去年全年大貶6.6%,且下跌壓力延續至年初,當時不少投行預計,人民幣有可能跌穿7算。
人民幣的轉捩點主要在5月出現,當時人行宣布中間價機制引入「逆周期因子」,解釋了當時中間價持續較人民幣籃子貨幣微微升值的現象。公布之後效果立竿見影,人民幣兌美元大幅抽升,持續升值至9月,期間中間價一度創出逾12年來最長的11日連升,現價也曾升至年內高位的6.4345。加上中國經濟表現有意外驚喜,令市場的貶值預期產生變化。
與此同時,美元走弱也助推人民幣間接升值,尤其是本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稅改最終方案後,美元指數未獲提振,使非美貨幣集體走高,為人民幣帶來年終上升小高潮。貶值預期壓力消減下,人行亦乘時退出干預措施,包括9月將遠期購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降至零,並取消了境外機構境內人民幣帳戶的存款準備金要求;10月份十九大期間,人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潘功勝亦確認,人行已經基本上退出對匯率的常態化干預。
美元走弱 間接推升人民幣
展望明年,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明年全球經濟與政治不確定性仍較大,包括環球經濟反彈強弱、稅改及英國脫歐等事件進程、各國央行退出量寬等。這些不確定性將令全球很難出現一個絕對強勢的主要貨幣,間接令人民幣呈現雙向波動態勢。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則表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匯率政策的表述出現了變化,在繼續強調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的同時,刪去去年「增強匯率彈性」表述。這一變化突出了明年的匯率管理將以穩為主,避免市場波動過大,有助於防控資本跨境流動風險。
明報記者 陳子
〔2017經濟回顧系列(六)〕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54&issue=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