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捐助人:應端正心態,自我負責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310

黃紹慶(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羅爾事件”之後,如果我們還想捐,應該怎麽捐?如果我們還想繼續幫助他人,又該怎麽幫?

首先,你一定要想辦法證實求助者發布信息的真實性。如何證實?可以看有否公益籌款平臺為其背書,因為在這類平臺發布求助信息時,須提交求助者個人基本信息與困境情況、相關機構如醫院診療證明、資金需求量,有的還需提交一兩個證明人的推薦意見,有的平臺甚至要求有公益組織對求助者相關信息做進一步核實。當然,如果沒有平臺背書,你也可以追問轉發該信息給你的人對求助者情況是否知情,到底是盲目轉發,還是認識他身邊的人以證實其真實性?

第二,作為捐款人,我們要有警惕性。警惕一些商業組織和媒體為了吸引公眾眼球,對一些事件做誇大或虛假宣傳。在“羅爾事件”中,“小銅人”公司的本意並無大礙,就是找一篇能吸粉的文章,並為此付出代價,就好像付廣告費一樣。但問題就在他們在推送文章時為了事件能更大發酵,添油加醋打悲情牌,沒有剔除相關虛假信息。這些信息讓很多人是因為同情,而不僅僅是因為欣賞羅爾的文章而打賞,之後才有受騙的感覺。

所以,當你發現這類事件中顯現或可能隱含有商業運作的痕跡,比如要求先關註公眾號、轉發並截圖發送、留下聯系方式等等,你都需更加警惕,不要輕易給予大額捐款。

還有,你要警惕個人挪用捐款他用。如何判斷這一情況,你可看看發布求助信息中是否有承諾今後的收支情況通過什麽途徑公布,否則捐款人很難監督善款使用情況。

第三,作為捐款人自身,也需要提升自己對慈善的認識。

社會上曾多次呼籲公眾應慎重向個案捐款,但為什麽還要有那麽多網友樂意對個案捐款?這是一種“情感性捐款”。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在接受財新網采訪時,稱網友有時被故事本身打動,一時激動就捐款了,且因為往往是小額捐款,也無所謂。她說,“羅爾事件”應該引起眾多捐贈者的反思,我們要培養公益的習慣,不是簡單的一時興起。

公益界評論員霍慶川則調侃說,當你被一個故事打動,就好像你看了一部悲劇電影所被感動,你滿足了自己的心理情緒,你為之埋單也是應該的。所以不能說你出了電影院,發現很多情節是虛構的,就喊著退票。這就像現實中很多捐款人屬於非理性捐款,過後看到原來事情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又不願為自己當時的行為負責。所以,做公益也要專業,捐贈人應加強對慈善公益的認知,端正心態、自我負責是很有必要的。

最後,個體捐贈人再求證、再警惕、再提升,還是抵不上一個規範專業的公益組織。為什麽要公益組織呢?有人會說公益組織會偷我們的錢,即使沒有貪腐,他們還要拿走我們百分之十的費用。但公益組織的存在,是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第一,降低你的公益成本,你想給山里孩子捐款,如果你親自去,吃喝住行都要錢,而公益組織去做可以降低成本。第二,公益組織有其規範流程、管理能力,能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資源。第三,萬一出現問題,你還可以找該組織追責,但如果你去找一個家長,幾乎很難。

之前,我們看到很多次“捐款過度”——每一個人都捐出一點點,但很多人都在捐,且信息不夠流通,很容易捐爆。通常,捐爆了的個案容易出問題,比如一個家庭曾得到大量捐款後,幹脆回家裝修房子。

另一個案是廣西的“楊六斤事件”,他的孤苦無依被報道後得到了兩百多萬捐款,引發親屬間的沖突。為此,網絡上也是一片哭罵,抱怨愛心被透支,而那些接受救助的人同樣被罵得狗血淋頭。

英美等國任何人都可以籌款,但很難發生“羅爾事件”,不會出現大量資金的堆積。因為英美社會已經形成公益文化。美國捐款超過GDP的2%,但基本是持續的小額捐款,而像羅一笑這樣的臨時性需求,可以向相關組織尋求幫助。同時捐贈人也可以找到相關領域的公益組織,將自己的捐款訴求交由公益組織去實施,他們就有專業團隊去做核實信息、監督使用的事,甚至這個組織還有其他系統的服務能更好地幫助求助人,如心靈關懷、對接資源、病友交流、社會互動等等。

但是,作為普通公眾如何判斷一個公益組織是否專業可靠呢?除了你自己或身邊朋友熟悉的組織,在這里提供幾個維度去參照:

一看民政部門對其的等級評估(依據是《社會組織評估登記管理辦法》),一般來說,3A級及以上的組織才能承接政府公共服務外包的項目,如果有4A或5A就更能代表它之前運作公益項目的經驗和規範度;

二看第三方評估機構的披露信息,比如看其在基金會中心網的透明指數;

三是如果你足夠較真,也可上各地民政系統的社會組織管理網查驗該公益組織在年檢時提交的公益支出規模、項目情況、管理經費是否超支等信息,以作為你該不該捐款的參考因素。

(作者為福建青年創業促進會秘書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