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日本放水標普500創新高
1 :
GS(14)@2016-07-12 08:13:17■道指昨早段曾升逾百點。 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加推刺激經濟措施,政府或破天荒「直升機灑錢」撐疲弱經濟,市場憧憬日央行新一輪放水行動,刺激歐美股市周一造好,標普500指數高見2139點,打破去年5月創下歷史新高2134點。外電報道,安倍晉三今日將舉行內閣會議,商討推出全新10萬億日圓刺激政策,消息稱美國前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已抵日本,與安倍及日央行行長會面,市場揣測日本或破天荒推出量寬措施。
日圓曾跌2% 見7.5算
日股昨日急升601點或3.98%,收報15708點。日圓滙價下跌,日圓曾跌2%報102.58兌每美元,每百日圓兌港元回落至「7.5算」,見7.5586元。截至本港晚上10時,道指曾見18248點,升101點,標普500指數報2138點,升8點。納指報4987點,升31點。歐洲股市尾段造好,英、法、德股市分別升1.1%至1.68%。標普500指數成為近期首個率先突破歷史新高的主要指數,觀乎長期回報表現,同樣勝過其他市場。據《彭博》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10年回報表現計,標指過去10年總回報65.2%,年度化回報率5.15%,高於恒指、日經及歐洲多個指數。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抽升至1.402厘。投資者憧憬英倫銀行周四或掉頭減息,英國10年期國債孳息續創新低,報0.731厘。英國新首相只剩內政大臣文翠珊一位候選人,刺激英鎊升至1.302美元,英鎊兌港元曾見「10.1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2/19691075
焯焯有餘:日本放水死路一條
1 :
GS(14)@2016-07-14 08:07:11英國脫歐公投後,市場恐慌只維持個多星期便有微妙變化,預期主要央行出手救市下,投資者風險胃納增大,加上日本首相的執政黨在參議院大選勝出和英國保守黨黨魁一位由文翠珊獲得,減低政治不明朗。以上兩個短期利好因素推動,環球股市重拾升軌,美股為例,道指及標普500指數均創歷史新高,港股也升至6月7日後新高。若大家以為英國脫歐的負面影響已消失,真是太天真,現金融市場只是處於虛幻世界,投資者希望央行放水救市,令資產價格短暫上升,總之,有水入便可搵快銀。但綜觀過去幾年,幾個大型經濟體狂放水,環球經濟不但沒起色,更染上「過份倚賴印錢症」。本周初美國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與日本首相會面,竟安慰安倍,日本政府仍有不少貨幣工具可採用。筆者不禁抽一口涼氣,伯南克唔好再害日本啦!日本根本無得救,即使印多幾十萬億日圓都是死路一條。港股未來幾個交易天仍處於相對強勢,如讀者有心頭好不妨短炒,現筆者留意暴跌股,如上周四介紹的四環醫藥(460)已轉強,相信仍會升,另一隻可以考慮是興業太陽能(750),其股價曾大跌超過八成,但近來走勢正在回勇,可下注。
關焯照經濟學家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4/19693795
日放水力度弱 圓匯急升 油價挫歐銀問題持續 美股早段跌
1 :
GS(14)@2016-08-04 01:53:23【明報專訊】日本內閣通過首相安倍晉三的13.5萬億日圓(約1萬億港元)財政刺激方案,計劃總規模將超過28萬億日圓(2.14萬億港元),但刺激力度未如分析師預期。日圓兌美元昨升幅擴大,升至100.95,創3周高位。日經指數跌1.5%。油價下挫及歐洲銀行問題昨晚亦持續困擾歐美股市。
歐洲銀行業的財政狀况再次觸動市場神經,歐洲股市下滑,銀行股大跌。根據上周公布的歐洲銀行壓力測試報告,意大利銀行業壞帳居高不下,不良資產佔歐元區銀行業不良資產總額三分之一,表現墊底的意大利西雅那銀行股價跌12%。市場預期聯儲局押後加息,美匯指數昨跌至95.1,創6周低位。美股隨歐亞股市下挫,道指至今早零時報18,296點,下跌108點。
《金融時報》﹕日刺激措施效益低
《金融時報》分析認為,日本刺激措施的經濟效益未必太大,因為28萬億日圓當中新資金不算很多。在13.5萬億日圓的財政刺激方案當中,新增國家和地方預算開支只有7.5萬億日圓(5744億港元),用於改善日本人口結構、建設磁懸浮鐵路、碼頭等基礎建設、降低英國「脫歐」風險,幫助日本中、小企渡過難關,以至熊本縣大地震及2011年東北大地震賑災和災後重建。大部分是今明兩年的開支。
在這7.5萬億日圓的新資金當中,只有4.6萬億日圓(3523億港元)是本財年的預算。換言之,新資金的規模實際少於安倍2012年上台時的10.3萬億財政刺激措施。餘下6萬億日圓(4595億港元)將來自日本政府的低息貸款,包括一些無論如何也會批出的貸款,包括日本開發銀行批出的改善火車站月台安全項目。
安倍料可刺激經濟增長1.3%
安倍預期,刺激措施將對經濟增長構成約1.3%的提振。不過分析師認為刺激方案仍未足夠。凱投宏觀指出,跟過往幾年一樣,政府宣布了非常大的刺激規模,但實際開支要少得多。凱投宏觀原預期明年日本經濟增長0.8%,但考慮到這種刺激規模,經濟風險可能偏向下行,因為分析師期望有更大的財政刺激。野村證券分析指,透過推動公共建設來刺激經濟增長的做法,短期是可行的,但長期恐怕無以為繼,政府應透過減低規管來刺激市場需求和增加生產力,經濟增長率才能有所提升。
安倍帶領執政聯盟上月早前在參院取得多數議席後,市場揣測政府將推出更多刺激及寬鬆措施,刺激日圓兌美元曾升至107水平,但隨着央行未再加大買債規模或進一步下調負利率,加上刺激措施被指力度不夠,令日圓繼續向上。
摩通料有輕微支持作用
不過《金融時報》指出,資金的作用很大程度在於這些錢怎樣花。磁懸浮鐵路項目的貸款,是不可能刺激短期需求。不過向退休人士和低收入家庭派發現金,可能有助帶動需求。根據NHK報道,政府將向低收入人士派發1.5萬日圓(約1150港元)。摩通經濟師Hiroshi Ugai指出,刺激措施的細節,相對於其預測日本今年的1.1%經濟增長和明年的0.8%增長,有「輕微的支持作用」。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68&issue=20160803
放水憧憬近炒完 港股隨外圍急跌
1 :
GS(14)@2016-08-05 08:06:41【明報專訊】港股周二停市一日後,昨日開市難逃跟隨外圍下跌的命運,再失守22000點,收報21739點,全日跌390點。此前氣勢如虹的本港地產股成了重災區,共拖低恒指近70點。分析認為,全球對央行放水的憧憬基本上結束,加上美國加息憂慮再起,料大市跌勢未止。
本地地產股拖低恒指近70點
港股一度跌逾400點,恒指成份股除匯控(0005)外全線下挫,九倉(0004)領跌藍籌,收跌5.8%,報50.75元,公司將於下周三公布中期業績。本港地產股跌幅大多介乎2%至4%,新地(0016)、長實地產(1113)和恒地(0012)分別跌4%、3.6%和2.6%。領展(0823)亦跌2.7%。
港股全日成交700億元,惟大市沽空比率再度回升至12.33%,匯控沽空額亦有6.6億元,為第二最大沽空金額股份,沽空佔其成交額22.9%。
時富金融優越投資服務部顧問黎永良表示,美國聯儲局官員再度開腔不排除今年加息,對地產股是較大衝擊,因通常加息0.5厘,供樓成本會增加7%,加息2厘,更增加30%。
富昌﹕港股或下試21000點
黎又認為匯控只是由公司回購,並非大股東,並不屬於真正的利好因素,料有回吐,沽空較大亦相信與此有關。富昌證券研究部總監譚朗蔚表示,港股未受脫歐影響一路上揚,但因市場憧憬的各國央行量寬政策基本塵埃落定,預計股市將回歸基本面,不排除下試21,000點,惟相信仍呈現大升小回的態勢,可等進一步回調後吸納騰訊或地產股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95&issue=20160804
英國放水 刺激作用有限
1 :
GS(14)@2016-08-07 00:24:12【明報專訊】英國央行宣布減息後,英鎊兌美元立即急挫至1.31水平,雖於美盤時段一度反彈,惟沽壓明顯較強;昨晚美國公布強勁的就業數據後,英鎊再跌,至昨晚11時,跌至1.307水平。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在報告中指出,金融市場對英央行推出降息加買債措施的反應大致正面,但考慮到英國指標利率於減息前已只得0.5厘,10年期英國國債孳息率只有0.8厘,未來可進一步減息的空間與作用有限;且現時英央行已持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國債,買債空間也不多,且企業債非英國企業融資的主流方式,孳息率亦為新低,故難以大幅購買企業債達致寬鬆效果。
英央行買債空間小
故此,鄂志寰認為,是次寬鬆政策已走到極至,未來難再有大幅寬鬆空間,效果可能有限。而在英央行已表明今年底前或再減息,並在必要時進一步寬鬆之下,鑑於經濟前景甚不確定,預期英鎊將有機會再下試脫歐公投後兌1.28美元左右的低位。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亦指,英國減息是預料之內,但超預期力度證明英國對脫歐後的經濟存憂,然而2008年以來其他國家推量寬對經濟刺激的持續效果令人懷疑,故利好最多支撐到9月落實買債初期,且要小心之後數據如欠佳,或會加劇負面情緒爆發。
此外,英國宣布減息後,刺激港股昨日造好並企穩於22000點之上,下周開市能否承接升勢,一舉突破22200點阻力位惹人關注,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市場對英央行振興措施的正面反應比預期大,認為升勢可持續一段時間,原因是英、日接力放水,債息受壓,令資金別無選擇下,被迫流入股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93&issue=20160806
財金冒險號:政府放水近乎無效
1 :
GS(14)@2016-08-07 01:09:15英國公投脫歐已個幾月,本來係大大隻黑天鵝,點知全球股市係咁升,當脫歐無到。小生注意到MSCI世界指數由公投後低位反彈9%,恒指仲勁,最多反彈13%。靠乜嘢?無非炒央行印銀紙。我從新聞媒體報道,得知歐洲央行、英倫銀行都未放水;聯儲局就話「短期風險減少」,耶倫的意思應是,年底前會加息一次;中共政治局會議話要「抑制資產泡沫」;暫時有做嘢嘅,只得澳洲央行同日本央行及內閣,但好諷刺,澳洲減息後澳元升,日本推28萬億日圓刺激方案後日圓又升。投資者實在需要考慮,政府泵水仲有冇用?我認為,央行放水,只在市場恐慌時有用,例如銀行擠提,或2008年雷曼爆煲,金融系統幾乎停頓,央行就必須挺身而出,做lender of last resort。但當市場風平浪靜,仍隨便放水,只會毒癮越來越深,日漸麻木。日本就係活生生例子,1990年泡沫爆破後,平均一年一次財政刺激,頭十年都算有用,其後效用漸減,好明顯解決唔到經濟結構問題。我不能信納,黔驢技窮的央行再減息、再加大QE,就可以谷起經濟、解決債務危機。就算資產價格短暫被谷起,終歸要還。我的最終結論是,環球政府放水將近無效,正如特區管治將近無效。笑笑生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4/19721782
官媒文章暗示中央拒放水
1 :
GS(14)@2016-08-08 00:13:02【本報訊】當市場熱切期待中國「放水」救經濟之際,《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文章指,儘管當前中國供給側改革面臨很多「硬骨頭」(難處理問題),部份領域進展更不理想,但中國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經濟政策不可能跟英國及日本執行「強刺激」方針,未來只有紥實推進供給側改革及「苦練內功」,才能為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儲備力量。文章似乎再次暗示,中央不會「放水」救經濟。文章指,於8月4日,英國央行宣佈把主要利率,由0.5%下調至0.25%歷史低位,更是英國自2009年3月以來首次降息。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早前也通過了規模達28.1萬億日圓(折合1.84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計劃,以提振經濟;由於各地央行都在「放水」,中國經濟政策走向非常令市場關注。對於中國應否跟隨如英國及日本等國家「放水」刺激經濟,文章引述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表示,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實際經濟情況與英、日等國有明顯區別,面對的問題也不一樣,故決定了中國不會跟隨「放水」,而是繼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達到治本的目的。張斌說,英國、日本都是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其推動結構性改革的空間非常有限,相比下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在完善市場機制及提升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改進空間就大得多,故此中國將堅持通過供給側改革來提升潛在增長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7/19726086
李志成:環球放水 港樓價量齊升
1 :
GS(14)@2016-08-09 06:43:05【明報專訊】上星期颱風「妮妲」襲港,股市休市一天,然而卻未減市民的置業意欲,部分買家甚至追價入市,不少屋苑錄得價量齊升,一手亦同樣大收旺場,其中有新盤錄得近9倍入票率,反映樓市回穩,第三季表現預料可看高一線。
太古城成交價 創歷來第二高
近日樓市氣氛轉佳,向來有「樓市探熱針」之稱的藍籌屋苑鰂魚涌的太古城率先表現出來,月初本行促成該屋苑首宗巨額成交,位於銀柏閣的複式戶以高達2800萬元易手,銀碼創下歷史紀錄第二高,與最高位僅差約5萬元。至於其他屋苑亦不時錄得買家追價入市個案。
據本行分行所錄得的數字顯示,7月25日至31日的一周,全港20大主要屋苑二手買賣錄約53宗成交,與7月18日至24日的一周約52宗比較,按周升約2%,不僅已連續兩周錄高逾50宗水平,更創自去年4月底以來新高。
一手交投亦同收旺場,尤其以中細價單位最為熾熱,舉例以筍價作招徠的屯門新盤,折實入場費低於200萬元,迅即成為樓市焦點,曾錄得逾3600票,超額認購率接近9倍,吸引一眾年輕上車客,反應相當理想。
一二手情况好轉,與環球經濟轉變不無關係,自英國公投脫歐之後,不少國家放水、減息刺激經濟,在資金寬鬆的環境下,部分熱錢轉而流向黃金或物業等實物。再者,美國延遲加息,低息環境亦有利買家入市,從而帶動樓市反彈,刺激成交量上升。
樓市回穩,就連發展商對投地意欲由審慎趨向樂觀,以油塘一幅臨海住宅地皮為例,上星期由中資財團以40億元高價投得,反映內房看好本港後市,積極進軍香港。由於該地皮樓面地價已高逾7000元,預計每呎價成本亦不菲,預料會進一步刺激樓市價量齊升,相信為第三季樓市增添動力。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19&issue=20160808
上月CPI跌至1.8% 大行促放水 內地官方反駁降準論
1 :
GS(14)@2016-08-10 04:45:36【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回落至按年上漲1.8%,符預期,與今年1月的增速同為全年最低水平,促使民間再度倡議放寬貨幣政策,惟即日惹來官媒反駁,指目前無必要急於「放水」。
明報記者 陳子凌
統計局解釋,CPI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因豬肉等價格下降,抵消菜價受雨災上升及暑假令機票等價格上升的影響;另外,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跌1.7%,跌幅為2014年8月以來最小,並連續7個月跌幅收窄,與多個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擴大有關。
PPI跌幅兩年來最小
CPI續走低,民間減息降準預期再升溫,招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考慮到下半年財政政策力度有限,經濟動力持續弱化,將有需要放寬貨幣政策,第三季出現一次降準的機會率上升。德銀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周浩也表示,在內地通脹較疲軟,經濟增速仍放緩之下,預期人行未來幾個月有必要減息0.25厘。
德銀:有必要減息0.25厘振經濟
面對民間預期升溫,官媒亦立即出手反駁,中央廣播電台隨後在《全國新聞聯播》中引述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CPI確是創造了降準或減息的空間,但中國目前沒有必要急於降準減息。
這亦是不足一個星期內,官方第四度出手降溫降準減息預期。上周五(5日)發改委旗下政策研究室一篇報告因提到要「擇機減息降準」,令市場加強憧憬中央放寬貨幣政策,發改委即日晚上刪走相關字眼;同日人行發表的第二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除重申下半年要維持穩健貨幣政策之外,更特別在一個專欄中指出降準弊處,稱若頻繁降準會強化對政策放鬆的預期,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促使投機者買匯炒匯,令外匯儲備下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99&issue=2016081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