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中港瑞士表急升
1 :
GS(14)@2018-02-21 06:06:50【明報專訊】據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公布,瑞士手表1月出口錄得5年來最強勁增長,按月升了13%至16億瑞士法郎(約133.92億港元),連續9個月上升。當中出口至內地、香港及日本均錄得雙位數增長,但「廉價表」在1月出口量持續萎縮,按月跌3.5%。
近年在中國打貪、歐洲恐襲陰霾及智能手表興起影響下,奢侈手表銷情慘淡。但受惠農曆新年效應,內地及香港的奢侈手表需求回升,上月瑞士表對內地及香港的出口量分別急升44%及21%。
瑞士表上月出口的強勁增長主要靠貴價表帶動,按價格劃分,價格介乎500至3000瑞士法郎(約4185至25,110港元)的手表主導升勢,銷售額按月大增21%,而價格少於200瑞士法郎(約1674港元)的低檔次手表按月跌3.5%。惟彭博引述鐘表製造商Swatch Group AG稱,1月份低檔次手表的出口量在銷售額及銷售量均錄得高單位數增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23&issue=20180221
股神警告﹕市况可隨時逆轉 道指急升348點 重上50天線
1 :
GS(14)@2018-02-25 17:44:40【明報專訊】美股本月經歷大跌市,導致環球股市出現劇烈震盪,見頂之說甚囂塵上。雖然上周道指拗腰倒升,並在周五重上50天線。然而,「股神」巴菲特旗下巴郡昨日發表一年一度、市場關注的《致股東信》,當中以巴郡過去50多年來4次股價大跌作例,強調市場變幻莫測,無人能夠預測跌市何時會發生,「交通燈可以突然由綠轉紅,而沒有停留在黃色信號」。
明報記者 余慕恩
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收市向上,道指收市升348點,或1.4%,報25310點;標普500指數收市漲43點、或1.6%,報2747.3點;納指升127點,或1.77%,報7337點。經歷周五的升市後,總結全周,三大指數均倒升,當中道指累升90點或0.36%,並在周五重上20天線及50天線(見附圖)。市場風險胃納回升,港股方面,夜期收報31281點,高水14點。港股ADR(美國上市預託證券)比例指數報31455點,較恒指上周五收市高188點。
減輕債務 把握跌市良機
儘管市况回穩,巴菲特在《致股東信》卻提到市場可以在短時間內逆轉。信中羅列過去53年來巴郡4次股價大跌的經驗,例如2008年金融風暴令巴郡股價在半年內蒸發51%。他表示,這說明無人能夠預測跌市何時會發生,未來仍然有可能出現像上述4次大跌的情况,「交通燈可以突然由綠轉紅,而沒有停留在黃色信號」,但跌市時對於沒有背負債務的投資者反而是重要機會。
指高評級債券增組合風險
但他又警告債券市場可能出現的風險。他表示,雖然股票的風險均會比短期美債為高,但長遠而言,一個分散、估值合理的美股組合累計風險將會較長期持有高評級債券低,而退休基金等長期投資者若以傳統債券與股票的比例去量度組合的風險,將會是一個「極大的錯誤」,「高評級債券反而增加這些組合的風險」。
簡單易明投資 致勝關鍵
另外,巴菲特在信中亦有提到與大勝資產管理公司Protege Partners的10年賭局,兩者分別買入50萬美元面值美國債券作賭金,最初他認為債券有望在10年內增值到100萬美元,但他後來決定賣出債券並以資金買入巴郡股份,最終市值為222萬美元,並勝出對賭。巴菲特表示,10年來只作了這個的投資決定,反而星級基金經理期內作數以千萬計的買賣決定未必收效,說明簡單易明的投資決定、減低不必要活動才能致勝。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52&issue=20180225
差餉租值急升 海怡一年飈13%最勁 中小型單位大漲7.2%稱冠
1 :
GS(14)@2018-03-01 09:57:53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011&issue=20180301
【明報專訊】近年樓市租售兩旺,除樓價屢創新高外,差餉物業估價署昨公布,反映租金走勢的全港住宅在2018/19年度應課差餉租值,比2017/18年度上升6%,當中中小型私人住宅更升7.2%跑贏大市(表1),而十大屋苑中以鴨脷洲海怡半島升幅最大,高達13%(表2),上述數字與2017/18年度對比2016/17年度的僅1%增幅大大提升。
明報記者 林尚民
差估署昨日公布2018/19年度全港所有物業應課差餉租值變幅,有關數據是依據去年10日1日,對比2016年10月1日,對全港325萬個物業進行評估。該署指,來年度整體物業租值,比2017/18年度上升4.4%,較2017/18年度的升幅0.8%大增,當中2018/19年度所有住宅應課差餉租值比2017/18年度上升6%,亦較2017/18年度的升幅0.2%大漲。此外,在住宅物業中,中小型私樓租值跑贏大市,面積752方呎以下中小型單位新一年度租值比2017/18年度升7.2%(2017/18年度升幅僅為0.9%),為各類物業之冠。
差估署:整體差餉租值水平正常
十大屋苑中,新一年度以海怡半島升幅最大,高達13%,沙田第一城亦升10%居次。差估署助理署長葉百強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今次公布的應課差餉租值,反映過去一年租金走勢,雖然來年度整體應課差餉租值升幅達4.4%,比今年度的0.8%大增,但他認為,有關水平並不是特別高,過往亦有出現約6%至8%的升幅。
港鐵通車帶動海怡租務
對於中小型住宅單位升幅特別厲害,他認為是反映某類單位在某段時間的供求問題。另對於海怡半島新一年度應課差餉租值大增13%,葉指,海怡半島過去數年租值都有所上升,即使本年度的應課差餉租值,較2016/17年度亦有1%的升幅,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港鐵南港島線在2016年底通車,帶動屋苑租務有關。
業界:私宅平均呎租年底料破頂
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若以該行在應課差餉租值年度新簽租約計,去年10月對比2016年10月,十大屋苑以黃埔花園及海怡半島租金升幅顯著,分別按年升12.7%及12.5%,主要是受惠於港鐵通車。2017年10月份全港107個大型私人住宅屋苑的平均實用呎租35.5元,較2016年32.6元按年升8.9%,而去年私宅租金全年上升7.8%,高於2016年全年4.4%升幅,並創下近3年新高,展望2018年香港經濟繼續平穩向升,年底租金有望逼近39元再創紀錄,全年升幅約8.5%。
[2018/19財政預算案]
貿易戰雲密佈 港股挫逾400點 日圓急升添壓 恒指20天線跌穿50天線
1 :
GS(14)@2018-03-06 03:43:16【明報專訊】環球股市再現黑色星期五,觸發點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向進口鋼鐵及鋁分別徵收25%及10%關稅,及日本央行可能在明年「收水」;而恒指於收市後換馬,亦使部分重磅股在尾市遭遇沽壓。恒指全日跌460點,夜期一度跌穿3萬點,至昨晚11時45分低水447點,分析相信,大市有可能藉今次壞消息營造「第二隻腳」,即跌回2月初低位29,129點,同時要慎防可能一浪低於一浪。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特朗普不理國內外反對聲音,周四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高額關稅,以兌現大選時的承諾,儘管政策細節在下周才公布,但市場憂慮貿易戰開打,令道指周四大跌420點。恒指受外圍拖累,昨日裂口低開433點,最低跌567點至30,477點,收市報30,583點,跌460點,國指跌225點至12,203點,總成交略增至1260億元。恒指20天線並跌穿50天線,出現短線利淡訊號。
夜期曾跌穿3萬點
騰訊在尾市急挫,以全日最低位436元收市,跌2.46%,主要因為收市後其於恒指的權重要由10.18%降至10%。其餘成分股跌勢全面,建行(0700)、平保(2318)、工行(1398)、碧桂園(2007)及舜宇光學(2382)均跌逾2%。
「北水」雖然再錄得淨流入,但金額有所減少,且在尾市出現明顯沽盤,上海港股通在下午3時半,仍有約5億元淨買盤,但收市時反錄得1.06億元淨沽盤。而深圳港股通全日有7.83億元淨買盤,整體北水淨流入為6.77億元,而且主要流入騰訊,單是該股已錄得7.24億元淨買盤。另外,據券商Jefferies的數據,截至本周三的一周,中國及香港股票基金,仍分別有17.61億美元及1.98億美元淨流入,合共19.59億美元(約152.8億元)。
分析:短暫反彈完結 大戶派貨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認為,過往市場以為特朗普是只說不做,現在擔心他還會有進一步損害經濟的措施。他指出,恒指在早前升至31,798點時回落,短暫反彈已確定結束,大價股的主動沽盤增加,估計有大戶在派貨,恒指有機會跌穿上月初盤中低位29,129點。
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譚朗蔚則認為,大市未至於太悲觀,估計調整的「第二隻腳」會高於29,129點,甚至可能在30,450點見底,主要因為加關稅的詳情欠奉,實際對港股上市公司的影響不大,而美國債息近日回落,反映早前對加息的憂慮正在紓緩。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03&issue=20180303
康山估值逼千萬創紀錄 首季部分居屋估值急升一成 跑贏私樓
1 :
GS(14)@2018-03-19 11:04:0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532&issue=20180319
【明報專訊】「白居二」恒常化措施快將正式推出,居屋市場亦錄得多宗破頂價買賣,本報對多個居屋進行估價,發現部分居屋估值(已補地價‧下同),在不足一季之內上升超過一成,跑贏私樓升幅,其中鰂魚涌康山花園一個實用面積592方呎單位,最新估值達989萬元,直逼千萬元,比現時全港最貴居屋成交價920萬元還要高。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本報近年定期追蹤兩大按揭銀行對十大居屋屋苑(涉20個單位,共40個個案)的估值走勢,全屬已補地價居屋,在40個個案中,有36個個案的估價較今年1月初有所上升,佔全部個案的九成,升幅介乎1%至近12%不等,其中有18個個案,期內估值升幅超過5%,升幅逾10%的則有6個。
估值較全港居屋成交價紀錄高
上述40個個案中,升幅最大為中銀香港對大圍富嘉花園一個實用面積589方呎的2座中層G室估值,單位最新估價860萬元,比今年1月初估價769萬元高出91萬元或11.8%,最新實呎估值為14,601元。同屋苑一個實用面積426方呎的1座低層C室,最新估值為560萬元,比1月初的501萬元高出11.7%。
另一個升幅最大的屋苑為屯門兆康苑,中銀香港對其中兩個單位進行估價,在不足一季內亦升超過一成,當中實用面積548方呎的M座低層3室,最新估值528萬元,比1月初的478萬元高10.5%,實呎9635元。
新一批「白居二」最快月底前推
值得一提的是「居屋王」康山花園,匯豐銀行最新對屋苑一個實用面積592方呎的3座中層F單位估值為989萬元,實呎約16,706元,估值比1月初的898萬元高出10.1%。若以該單位估值989萬元計,比現時全港最貴居屋成交價還要高。資料顯示,目前全港成交價最高的已補地價居屋單位,為本月以920萬元售出的旺角富榮花園第10座低層A室,單位實用面積592方呎,實呎15,541元。
業界料居屋業主叫價更進取
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部分居屋估價在不足一季內上升超過一成,比同期私樓實際樓價升幅還要大,主要是居屋業主心態一般比私樓業主「企得硬」,叫價比較進取,在現時市况下,買家亦願意出價承接所致。她又稱,由於未補地價居屋有折扣,不少買家會認為「就算升得多都係抵買」,故樓價升幅比已補地價居屋更大。
但她認為,若居屋樓價升幅繼續跑贏大市,實際樓價追貼私樓,部分買家會考慮轉投私樓市場,居屋交投將會放慢。對於「白居二」恒常化,她認為始終在心態上都會有影響,業主會覺得市場焦點集中在居屋市場,叫價會更進取,買家亦會覺得盤源減少,樂意追價入市,令居屋價格持續上升。
美聯去年賺1.93億 急升17倍
1 :
GS(14)@2018-03-29 08:06:4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402&issue=20180329
【明報專訊】受惠樓市交投暢旺,地產代理盈利亦大升。美聯(1200)公布,截至2017年底,錄得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1.93億元,較2016年度的1100萬元急升17倍,創5年新高,派末期息每股5仙。業績顯著改善,主要與去年住宅物業市場交易活動按年增加、集團更有效地重新分配及運用資源、實行成本控制措施以應對內地主要城市地產市場放緩等有關。
另外,截至去年底,集團共有7452名員工,較2016年的9267名減少1815名或20%。美聯指出,整體員工人數的減幅,主要來自內地業務,原因是中國業務正優化規模,準備未來發展的結果,期內香港美聯物業員工人數增加。美聯物業主席黃建業表示,除非爆發大規模貿易戰,嚴重影響中港經濟,否則對樓市影響輕微,預計今年整體物業註冊金額可達7700億元水平,將創有紀錄以來28年次高,整體物業註冊量料達8.8萬宗,挑戰6年新高。
中原香港去年佣金收入50億
另中原集團公布,去年全年促成物業成交總金額約1.1萬億元,佣金收益188億元按年減6%;至於稅後盈利,錄10.53億元,按年減17%。中原集團去年亞太區及內地總成交宗數逾52萬宗。至於香港中原地產,去年全年促成逾6.1萬宗租務及買賣成交,促成的物業成交金額逾2230億元,其間錄逾50億元佣金收益,當中住宅部佣金佔逾38億元,工商舖逾7.9億元,3項數字均屬歷史新高,反映地產市况相當熾熱。
嘉湖2房實呎1.25萬 貴絕天水圍 逾500萬入場 首期百萬不足半年急升逾倍
1 :
GS(14)@2018-05-08 09:44:39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514&issue=20180508
【明報專訊】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年初至今升幅已達一成,直逼去年全年升幅之際,細價藍籌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2房分層單位實呎高見1.25萬元,創區內私樓新高。目前屋苑樓價由520萬元起步,較今年初同類單位樓價高約三成,上車首期亦由40萬元升至最少100萬元以上,升幅近1.8倍。
明報記者 謝穎怡
嘉湖山莊日前誕下複式樓王後,美聯助理區域經理張子健表示,嘉湖山莊景湖居10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442方呎(建築面積576方呎),望山景,附有簡約裝修,以553.8萬元成交,實呎12,529元(建呎9,615元),除呎價創屋苑新高、打破連天台戶創下約1.22萬元紀錄外,亦打破栢慧豪廷上周創下1.25萬元的區內私樓新高紀錄。
新買家為外區首置客,已睇樓兩周,原業主則於1995年7月以140.9萬元購入,持貨23年,帳面獲利412.9萬元或2.9倍。
年初同類2房400萬入場
值得留意是,同類單位今年初以400萬元成交,實呎9050元,連同按揭保險計可承做最高九成按揭,以此計算,所需首期只需40萬元,每月供款1.34萬元。惟上述成交單位,樓價最新升至533.8萬元,雖仍可提供八成按揭,但所需首期大幅上升至110.76萬元,多出近71萬元,每月供款亦上升25%至1.67萬元。
泓景臺3房1350萬 實呎首破2萬
另外,西九四小龍之一的荔枝角泓景臺,近日再錄新高成交。市場消息稱,泓景臺3座高層G室,實用面積661方呎,3房套間隔,獲同區換樓客以1350萬元承接,實呎20,424元,為屋苑呎價首破2萬元成交。
原業主2012年2月675萬元買入,帳面大賺675萬元或約1倍。
大埔嵐山迷你戶實呎再破2萬元大關,有關單位為8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180方呎,以375萬元成交,實呎20,833元。原業主2015年161萬元購入,帳面獲利約214萬元或1.33倍。
嵐山迷你戶實呎再破2萬大關
另美聯區域營業董事陳泰圖表示,九龍塘碧華花園5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1609方呎(建築面積1742方呎),4房1套連工人房間隔,連車位約3500萬元沽予同區換樓客,實呎21,753元(建呎20,092元)。
原業主2008年6月以1790萬元購入,帳面獲利1710萬元或96%。2013年碧華花園3座高層實用1607方呎B室,曾以3500萬易手,上述成交為自2013年以來屋苑新高紀錄。
利東邨已補價576萬 港島公屋王 綠悠雅苑額印鬆綁貨3年急升七成
1 :
GS(14)@2018-07-13 07:30:29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3141&issue=20180713
【明報專訊】政府上月底公布的樓市新招重點轉向資助公營房屋,不過有買家於新房策公布前夕,仍以高價買入公屋單位。土地註冊處顯示,鴨脷洲利東邨一個中層單位於樓市新招公布前夕,以近576萬元連補地價易手,成交價創港島區公屋新高。
明報記者 謝穎怡
政府新房策下,9幅私人住宅地改作興建公營房屋,涉及1萬個單位;此外,居屋售價將與市價脫鈎,單位售價將由市值七折下調至五二折,雖然新招公布後部分放售綠表居屋業主下調叫價,惟同時市場上仍有公屋以高價易手。
土地註冊處顯示,鴨脷洲利東邨東昌樓中層4室,實用面積490方呎,上月26日以575.9萬元(已補地價)易手,實呎11,753元,成交價創港島公屋新高。原業主兩人聯名於2005年斥28.66萬元(未補地價)購入,2008年起二人先後破產,現料扣除補價後仍獲利不俗。
利東邨公屋王全港第二貴
事實上,上述成交價以全港計屬第二高紀錄,僅次於黃大仙下邨龍豐樓今年5月創下的595萬元紀錄,目前距離600萬元大關亦只相差不足1%。除上述連地價成交外,利東邨於綠表市場亦屢創新高,5月一個實用面積490方呎3房單位,以418 萬元(未補地價)易手,實呎8531元,成交價創全港綠表公屋新高,呎價亦貴絕港島未補價公屋。
另近年樓價累積一定升幅,由房協發展、首個資助房屋置安心計劃的青衣綠悠雅苑,低層戶樓價3年亦升逾七成。中原副分區營業經理蔡偉明表示,綠悠雅苑錄今年第三宗成交,為2座低層C室,實用面積543方呎,屬兩房間隔,成交價585萬元(未補地價),實呎10,773元,原業主去年底以620萬元放盤,現議價35萬元或5.6%後易手。原業主2015年7月336萬元買入,持貨3年,額印鬆綁後易手,帳面獲利249萬元或74%。
天盛苑綠表3房再破500萬
此外,天水圍居屋於綠表市場亦再現逾500萬元成交。中原副區域營業經理伍耀祖表示,天水圍天盛苑Q座中層6室,實用面積650方呎,3房間隔,新近以535萬元(未補地價)易手,實呎8231元。原業主2000年2月以98.7萬元(未補地價)購入,持貨18年多,帳面獲利436.3萬元或4.4倍。
另外,新蒲崗采頤花園再有單位以近700萬元獲承接,為10座高層D室,實用面積588方呎,3房間隔,成交價668萬元(未補地價),實呎11,361元,以原業主2000年154萬元(未補地價)買入價計,帳面獲利514萬元或逾3.3倍。
陸振球:美債息急升 對港樓後市有啟示
1 :
GS(14)@2018-10-06 08:20:50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914&issue=20181006
【明報專訊】上星期美國再加息0.25厘,雖然香港銀行12年來終首度調升最優惠利率(P),但加幅普遍只有0.125厘,不少人認為幅度輕微,對樓巿難以構成壓力。然而,樓價指數卻開始受壓,中原樓價指數已跌破6月時「娥六招」公布前水平,本星期美國10年期債息更升破3.2厘的7年來最高水平,其實這對樓巿有極重要的意義!
美債息拋離港租金回報 4年後樓市多跌
美債息突然飈升,事緣美國儲聯局主席鮑威爾表示,聯儲局再也不再需要保持超低利率,並將循序漸進地轉向既不寬鬆也不緊縮的中性利率。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批評加息,鮑威爾只表示聯儲局並不考慮政治因素,只關注自身職責。
鮑威爾的鷹派言論,猶如為美國往後繼續加息開綠燈,美債息和香港樓巿究竟有何關係?筆者記得多年前曾訪問香港大學的鄒廣榮教授,他向筆者提及,曾以數十年的數據研究,原來美國10年債息和香港住宅租金回報之間的差距,可以預測4年後香港的樓價是上升或下跌,準確度接近九成,過往若美國10年債息高於香港住宅租回報率達1厘或以上,4年後樓價多會急跌,相反若是美國10年期債息低過香港住宅租金回報率達1厘或更多,樓價便會急升(圖1)。
現在美國10年期債息已升穿3.2厘,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香港的C類型即中型住宅租金回報率只為2.2厘,即兩者差距已有1厘,如兩者「息差」再擴闊並較長時間企於1厘以上,香港樓巿前景便令人擔心。
加按比例金額新高 非好現象
事實上,美國國債往往被機構投資者視為無風險的投資工具,當買美國10年國債也可收3.2厘息,買香港住宅僅能有2.2厘的租金回報,自然會漸漸影響投資者對香港樓巿的看法,另一方面,美國勢將再加息,香港遲早也會再加息, 甚至追加,對負債人士心理也會愈添壓力。常有分析說在辣招下按揭水平偏低,所以樓巿風險遠低於以前,不過近年長期低息下,卻誘使不少業主加按套現,如按揭轉介機構經絡的一項研究便發現,現在加按佔整體按揭比例已升至達36.5%,創出有紀錄以來的新高(圖2),另一方面,加按套現的平均金額亦首次衝破400萬元的關口,8月份的每宗平均加按貸款額達到416萬元(圖3),大家都經常看到有多按物業淪為銀主盤,如美息和港息日後再急升,相信受影響的加按業主會愈來愈多,並非一個好現象。
港人最想置業 多欠缺財務目標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日前發表「港人財務目標及退休實踐度」調查結果,調查乃2018年8月6日至31日進行網上調查,蒐集港人對理財及退休策劃的取態。部分調查結果如下:
(1)四成受訪者沒有制訂財務目標。在低收入群組(月入15,000元或以下)中,有54%沒有財務目標;
(2)港人首要的財務目標是置業。在有財務目標的427名受訪者中,有129人(即27%)以置業為第一目標,第二及第三項分別是退休準備及醫療開支;
(3)港人退休後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依靠銀行儲蓄(28%),其次為股票/債券/基金(20%)及強積金(16%)。另有10%受訪者認為可依靠政府提供的保障,僅6%受訪者依靠子女供養。
看完上述調查結果,大家可會留意,最多人的財務目標是置業買樓,但也有超過一半低收入人士是沒有制定財務目標,這亦令到大家理解到除了因為樓價高而令港人愈來愈難買樓外,如沒有財務目標,如儲蓄和投資,就算樓價回落,那些沒有準備的人,也是依然沒法上車。
另外,沒有自住樓而單靠銀行儲蓄退休,也會是極不容易。
■海外物業博覽暨投資講座
《亞洲週刊》10月27日將舉辦大型海外物業博覽暨投資講座,邀得湯文亮博士及曾淵滄教授等樓巿及投資KOL參與,首300名進場人士將可獲贈安泓投資總監楊書健及《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陸振球合著的《環球置業 最強天書》(圖)乙本。有興趣參展的發展商和中介,可經以下電郵查詢:
[email protected]或
[email protected]
[陸振球 樓市解碼]
十大屋苑上月215宗 急升九成8個月新高
1 :
GS(14)@2019-02-03 12:03:06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529&issue=20190201
【明報專訊】二手成交上月交投急速反彈,中原地產統計,十大屋苑於上月共錄得215宗成交,不但連續3個月破百宗,亦較上月急升87%,創8個月新高。除紅磡黃埔花園成交量無升跌外,其餘9個屋苑均錄得升幅,其中鴨脷洲海怡半島、荔枝角美孚新邨、藍田麗港城及沙田第一城的升幅更以倍數增長。
壹環持貨近7年明賺實蝕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稱,上月多個一手新盤爭相推售,且定價克制,成功錄得理想銷情,加上多個利好消息湧現,包括人行降準、貿易戰緩和、美息不變兼放慢縮表等,令買家重拾入市信心,紛紛加快入市步伐,令二手交投轉旺,料農曆新年後,樓市交投仍會持續暢旺。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稱,去年下半年二手市場表現反覆,隨着業主接受現實,叫價態度回軟,近月交投開始回升,上月更突破200宗水平。
不過市場仍錄蝕讓個案,中原副區域營業經理李志豪稱,灣仔壹環錄得今年首宗二手成交,中層B室實用320方呎,開放式戶,以760萬元易手,實呎23,750元,屬市價成交,新買家為外區投資客。原業主於2012年4月以739萬元購入,帳面獲利21萬元或3%,扣除使費後明賺實蝕。
租務市場方面,美聯物業營業經理曾祥聰表示,去年3月、4月期間入伙的屯門寓北翼高層D室,開放式間隔,享海景,實用268方呎,原由租客以約1萬元承租,目前仍有「死約」期內,但租客提早遷出,業主即叫租1.1萬元放租,放租一周即獲分支家庭以1.08萬元預租該單位,不足一年升約8%,實用呎租40.3元。資料顯示,業主2016年11月385.8萬元購入,租金回報近3.4厘。
美禾圍屋地1.5億沽 12年勁賺逾億
另外,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火炭美禾圍15號屋地,早前以1.545億元易手,物業佔地15,027方呎,以地積比0.4倍計,可建樓面6010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2.57萬元。原業主於2007年以3460萬元購入,持貨12年帳面獲利1.199億元,賺幅3.4倍。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