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導致教科書價貴?
1 :
GS(14)@2011-05-04 21:34:3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5223490
1967年創立的新亞洲出版社持續虧損,去年賣盤給新加坡集團,「死因」是五、六年前兩套小學教科書未能通過送審,每年損失 2,000萬元生意,最終捱不住;
原老闆、賣盤後改任出版人的徐方正說:「唔批原因係話你達唔到課程要求……佢哋一言定你生死,黑箱作業,冇上訴機制」。
導師出版社社長石國基指出,課程發展處經常提出課程改革,無視教科書收回成本期,如 90年代推目標為本課程, 900間小學只有九分之一使用,五年後突然停止;新課程綱要又不清不楚,如五、六年前推探究式教學法,業界初時得悉音樂科要教樂理,「第二次開會又話唔可以教,中小學十幾套音樂書全部過唔到審批」。
石國基表示,會考英文考試課程甲和乙原定 04年合併、中文科 05年卷數由三變五份,但未推行即取消,延至 07年才實行,令部份已出版的課本作廢。「政府失誤,累我哋蝕大本」。
2 :
reference(1610)@2011-05-05 12:10:541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04&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5223490
1967年創立的新亞洲出版社持續虧損,去年賣盤給新加坡集團,「死因」是五、六年前兩套小學教科書未能通過送審,每年損失 2,000萬元生意,最終捱不住;原老闆、賣盤後改任出版人的徐方正說:「唔批原因係話你達唔到課程要求……佢哋一言定你生死,黑箱作業,冇上訴機制」。
導師出版社社長石國基指出,課程發展處經常提出課程改革,無視教科書收回成本期,如 90年代推目標為本課程, 900間小學只有九分之一使用,五年後突然停止;新課程綱要又不清不楚,如五、六年前推探究式教學法,業界初時得悉音樂科要教樂理,「第二次開會又話唔可以教,中小學十幾套音樂書全部過唔到審批」。
石國基表示,會考英文考試課程甲和乙原定 04年合併、中文科 05年卷數由三變五份,但未推行即取消,延至 07年才實行,令部份已出版的課本作廢。「政府失誤,累我哋蝕大本」。
I think the best solution is to let the Education Bureau to launch the official education materials....
3 :
GS(14)@2011-05-05 21:05:57但是搞呢個又話政府干預市場啦
團購導致過度消費? 唐德玲
1 :
GS(14)@2012-12-24 23:35:49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2%BB%EF%BC%9F/62678
又到聖誕的消費旺季!我的許多姊妹都喜歡趁着佳節互送禮物,買東西買得多,自然會變得精明,當中不少都是我的「消費顧問」。每次我要買一些平時少買的東西,我都會請教她們幾個問題,當中包括合理價格是多少,以及在哪裏買最便宜等等!
集合消費者的力量
談到精明消費,最近聽到一則頗有趣的例子,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們到粥麵店吃雙丸河時,例如每碗要25元,但單丸河可能只賣20元。那麼,我們可以怎樣以單丸河的價錢吃到雙丸河呢?答案就是多帶一位朋友去,大家各叫一碗單丸河,然後將自己一半的肉丸跟對方交換,那麼,大家便可以用單丸河的價錢,享受到雙丸河的味道了!
另一個讓我實踐精明消費的例子就是團購。所謂團購,是指集合消費者的力量,提高向批發商或零售商議價能力的一種網上營銷模式,學術一點說,這是集體談判的一種。
話說姊妹Agnes一天約我去某五星級酒店High Tea,結帳時她出示團購coupon,而我則用正價埋單,結果我們吃同一個下午茶,但她的價錢比我便宜四成!
以前我一向沒有留意團購,主要因為有種「平嘢無好」的心理,又或者有許多「消費陷阱」,但原來問一問身邊的姊妹,很多都有過網上團購的經驗,即使是一些「闊太」,也經常上網掃貨。
「團購當然有好和不好的經歷,好的經驗當然是有些貨品真的打折了許多,但不好的主要是貨不對辦!」經常上網團購的李太,向我娓娓道來她的經驗。
「那要注意甚麼地方呢?」
不要被「價錢」蒙蔽
「如果要避免貨不對辦,最好是選較大的品牌才幫襯,例如食肆,往往可以用優惠的價錢吃到正價的食品,但也有一些用品,例如衣服飾物等,便較易中伏,因為事先妳看不到實物,通常看照片都很吸引,但買到手才知道質量不是看上去那麼好!」
「那麼,妳對團購有甚麼心得?」
「在網上購物其實要有節制,因為貨品吸引,又以為打了很大折扣!我要提醒一句,如果妳平時很少購物,不知貨品的大概價錢,上網團購便很易中招,以為真的便宜了很多,因為他們會列出原價和現在的折扣價,但其實,有些是他們先調高了價錢然後再折扣,以便營造很便宜的感覺!」
「對呀,我也有這樣的經驗!」
「還有的是,如果我們只着眼價錢,看到所謂『便宜』便買,很容易買了很多『唔等使』的物品回家!」
「這是呀,我們教小孩子理財時,最重要也是教他們分辨『需要』和『想要』!但我們在網上團購時,最容易被『價錢』蒙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因為需要才買,還是因為便宜而買!」我從理財的角度回應。
明日就是聖誕佳節了,在此恭祝各位姊妹聖誕快活,收禮物收到手軟,但自己消費就要更精明了!
[email protected]
2 :
teddycmh(30805)@2012-12-25 11:49:32我睇過一條無線耳機, 都發現佢地個網MARK高左好多個原價, 折扣價同埋街外果D平既鋪一樣
新政策導致內地消費大減? 中環人
1 :
GS(14)@2013-03-04 23:24:02http://skypost.com.hk/column/%E4 ... 8%9B%EF%BC%9F/82103
近期,中央政府厲行「反腐倡廉」,適逢春節前的消費旺季,影響絕對不可忽略。
的確,內地消費者消費時顧忌多了,送禮文化真的若消失,短綫肯定遏抑消費,更甚的是「財不可露眼」,可能便會不敢在內地消費。不過,反過來看,若消費者不敢在內地消費,他們會否養精蓄銳,轉移到境外消費?
全球零售行業增長「救命神丹」
以剛過的春節假期為例,筆者發現有一個特點,就是內地旅客出境旅遊持續增長,港澳台地區及泰國、韓國成為熱門出境遊目的地,更曲綫帶動大量出境消費。
環球旅遊產品極多元化,人民幣又持續升值,境外變得更價廉物美,內地旅客的購買慾大增,也導致旅遊消費外熱內冷。在歐美、中東及亞洲的旅遊目的地,銀聯卡交易增幅均超過40%,內地春節消費已成為全球零售行業增長「救命神丹」。
據全國團隊旅遊服務管理系統提供的信息,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旅行社組織中國內地在境外遊客超出400萬人次,同比上漲14%,赴亞洲目的地的超過90%。黃金周七天日均出遊人數42萬人,2月10日(初一)、11日(初二)分別達到最大峰值61萬人;日均境外遊客人數超過230萬人,2月12日(初三)達到最大峰值256萬人。最熱門出境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是泰國、韓國、香港、澳門、台灣。
變成「世界的黃金周」
針對內地市場,春節黃金周期間旅遊收入1,17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4%,人均消費576.65元,同比增長僅為0.09%,人均消費較去年基本沒有增長,主要是受到「八項規定、六項禁止」影響,內地旅遊市場也颳起了節儉風。
相比之下,內地居民出境旅遊市場仍火熱,從北京各家旅行社團隊遊、自由行預訂情況看,截至二月下旬,出境遊定單人數佔春節遊客總數七成左右,預計出境遊成為春節出遊主客流。春節黃金周成為「世界的黃金周」。
中國銀聯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2月9日至2月15日)銀聯卡境內跨行交易金額同比2012年春節增長43%,境外交易金額同比增長33%。出境旅遊是不少遊客過年的新選擇,在歐美、中東以及亞洲的旅遊目的地,銀聯卡交易增幅均超過40%。
中央政府厲行反腐倡廉,境外旅遊看似變得更為瘋狂,香港作為內地旅客境外旅遊首選地之一,自由行數量持續爆升,對香港零售業而言,肯定是喜出望外。不過,對香港整體的承載量而言,已經演變成嚴峻的挑戰。未來是福是禍,就要看特區政府如何平衡利益,重新規劃發展,轉危為機。
(轉載自etnet財經•生活網etnet.com.hk)
中聯辦插手導致旺角亂局
1 :
GS(14)@2014-10-05 12:38:46
【拆局】黑幫在旺角向和平集會人士施襲,令學聯與政府的對話安排被迫擱置;本來有轉機的佔領局面,再度陷入困局。據了解,特區政府正在積極透過中間人斡旋,希望學聯重返談判桌;有政界中人指,今次旺角亂局由中聯辦一手導致,更一直力促政府盡快清場。政府消息稱,當局仍未放棄與學聯對話,希望保安局連番澄清政府與旺角黑幫施襲無關後,學聯願意再透過溝通化解危機。曾到旺角集會現場的行會召集人林煥光昨亦力勸學聯與政府對話。
有份動員反佔中
據了解,當局周五中午曾評估,由於三個佔領區人數驟減,加上當日有政總員工上班時受佔鐘人士阻礙,坊間開始對佔領運動有反感,希望佔領行動在消耗戰下逐漸平息,政府消息稱,在此情況下政府更不會出動黑幫「搵石頭砸自己隻腳」。有政界中人指,不排除有黑幫因應梁粉叫陣而出動,但相信能成功「吹雞」的僅得一個機構,「就係西環」,稱中聯辦有份動員各組織反佔中,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日前回應佔中時,曾囂張稱「太陽照常升起」。《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5/18889882
加辣後倉卒入市導致損手
1 :
GS(14)@2016-11-15 08:11:53【拆局】樓市加辣後,新盤市場湧現撻定個案,部份是由於政府出招後,「震散」買家入市信心,令買家選擇棄購。亦有個別個案,是由於買家入市時未有仔細衡量財政狀況,導致銀行不批核按揭。月前樓市大旺兼未加辣時,新盤亦時有發生撻定事件,不過自從加辣後,個案有增多趨勢。政府在本月4日下午宣佈加辣,基於在當日買樓的人士都不受新辣稅影響,所以出現「黃金六小時」的買樓盛況。據悉,當日全日共有逾百宗一手成交趕搭尾班車,半數成交更於政府當日傍晚宣佈加辣後才沽售,充份反映持有多過一個住宅的投資者趕入市情況。而根據最新統計,市場最少有4宗在本月4日成交的一手單位已撻定,大部份都是因為當日入市時間倉卒,雖然即時可慳一筆重稅,但入市後才知道未有足夠能力上會,故逼於無奈要棄購。此外,亦有較早期入市的買家,因應辣招出現,擔心未來樓市走向而放棄交易。如上周撻大定的元朗世宙單位,買家早於6月份已入市,並分多個階段付樓價9%定金,但最終選擇在出招後撻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5/1983409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