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經專題:春夏炒股易獲利

1 : GS(14)@2013-02-13 11:33: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13/18163711
早於立春之時,港股已創21個月新高!多位風水師父都口風一致地認為,港股蛇年會呈「虎頭蛇尾」之勢,全年如蛇行走姿態般,千變萬化,觸摸不定。春夏期間,各位還可以跟「蛇王」出來搵食,事關一旦大懶蛇要冬眠,就算出面幾凶險,想叫醒牠?難了!
蘇民峰:
風高浪急 多持現金
蘇民峰表示,今年癸已年為水火互換年,市場不太平穩,社會亦會較為動盪,在投資方面要步步為營,以多持現金為佳,即使經濟逆轉也要有足夠的金錢應付日常的需要,且多買一些防守性強的股票為上。
他指,「股市一向是單數年先升後跌,雙數年先跌後升」,故蛇年是上半年先升,下半年跌的趨勢,他提醒投資者今年不宜太過樂觀,因為經濟有機會開始轉慢,恆指將在20000點至26000點之間徘徊,而5月8日、8月8日及10月8日為「三條界」,股民更要小心。
龍年預測:
蘇民峰認為龍年股市大上大落,先跌後升,可夏季入貨,秋冬收成,7月8日及8月8日為轉勢之日,可趁低入貨;10月8日及11月8日則為高位,宜高位套現。預計恆指低見16000點,高見24000點。
結果:
相當準確,因為2012年恆指6月頭在18185點見底,然後逐步反彈,在龍年年尾更創21個月新高,恆指高低波幅的16000點至24000點則有少許偏離。
麥玲玲:
熱錢流竄 炒賣風盛
蛇年較龍年多了「金」扶助,加上「正印」及「食神」等象徵貴人的吉星拱照,縱然正財如薪酬等變化不大,但受惠蛇年國際市場的熱錢流動、以至投機炒賣機會都較龍年多,而受八字「印星」透出的影響,政府推出的措施較以往容易推行,經濟亦需靠外來政策支持。不過,今年「財旺身弱」,雖然會全民皆炒,但亦較易有股災,亦有突然轉勢機會,但倘「眼明手快」仍可有斬獲,一般小市民只能靠小額炒賣獲利。
分開個別月份而看,今年農曆正月至二月大市反覆;三月至四月外圍局勢不穩有回吐壓力;五至六月陷入浮沉;及至農曆七月至八月表現才有好作為,但十月後熱錢有「大嚟大走」的危機,不利因素直至年底可見消除。
龍年預測:
麥玲玲去年預測龍年農曆四月(新曆4月21日至5月20日)最「劫財」,全年最佳月份在七月至八月(新曆8月17日至10月14日),往後大市逆轉,直至年底才回穩。
結果:
大市的確在農曆四月錄最大跌幅,並在七月至八月轉勢,惟升勢一直持續至年底則未推算出。另外,她去年看好的旅遊、運輸及物流業務在歐美經濟衝擊下,龍年皆以持續尋底格局收場。
沈振盈:
秋季港股 料較波動
鑽研風水術數十多年的沈大師指,按立春八字推測,蛇年會出現木剋土的情況,代表金融市場會較震盪,同時,好像地震的天災亦可能出現,對經濟造成影響。至於本港的經濟,在蛇年將不太穩定,全年會呈現「財多身弱」,整體來說,港股上半年會有比較好的升幅,但下半年就會轉跌,更有機會倒蝕。
論投資環境,春夏較好,在夏季更加會有較明顯升浪,不過步入秋季,股市開始會較為波動,冬季更有機會出現急轉直下的情況,投資者應把握在立春之後,首6個月的時間賺錢,在新曆11月至1月,要小心時股市隨時會出現急跌。
龍年預測:
沈大師料龍年經濟轉差,市場資金減少,大鱷興風作浪,股市將全年較波動。新曆2月及3月市況較差,恆指會於4月見底,5月及6月向好,8及9月反覆,11月後則要向下。
結果:
2012年如沈大師所說,經濟久未見起色,股市較波動,成交亦大為縮減。農曆新年過後的2月至3月,恆指在21000點徘徊了近3個月,其後急速向下,直至6月頭才見底,見底較預測遲了個多月。6月觸至全年低位後,港股穩步向上至龍年年尾。
李丞責:
虎頭蛇尾 提防急跌
過去多個龍年股市都會乍現陽光,2012年的龍年一樣。蛇年股市料「虎頭蛇尾」,走勢像蛇的行走姿勢般,轉彎抹角,升得快跌得亦急。據流年飛星圖,蛇年「五黃」入中宮,每逢「五黃」或「二黑」入中宮的年份,股市不容樂觀。
春天多為是蛇最有動力之時,港股較穩定,夏則是蛇脫皮代表開始轉變,秋冬蛇多為穩藏,投資者應要審慎。
港股全年高位估計應該是農曆三至六月(新曆4月10日至8月6日),但下半年有較大閃失,正月(新曆2月10至3月11日)較為波動,而七月至十月(新曆8月7日至12月2日)港股是最危險。
龍年預測:
龍年的年頭和年尾均不宜投資,新春過後,本港經濟、貨幣、金融以及股市都有極大機會受到衝擊,金融將有很多掣肘,農曆正月至四月股市欠動力向下,年中或有反彈機會,但農曆十一月波動較大。
結果:
農曆正月至四月(新曆1月23日至5月20日)與預測大致相若,恆指在農曆新年前,衝高至新曆2月的高位後走勢反覆,至新曆6月跌至全年低位18185點才停。下半年港股穩步向上,農曆十一月(即12月21日至2013年1月11日)港股繼續向上。
金融機械股
金的板塊:金融、保險、鋼材、機械
麥玲玲和沈大師看好蛇年屬金股份,不過二人心水板塊有別,沈大師鍾情中資金融和內險股,麥玲玲則看好機械行業。
李丞責則認為表現只屬一般,但債券相信會熱賣。蘇民峰則看得最淡,批金類板塊今年會包尾,他還身體力行,沽出手上的江西銅(358)。
林木紙業股
木的板塊:教育、傢俬、林木、紙業
大部份師父看淡蛇年屬木股份,沈振盈、李丞責和蘇民峰認為木類板塊的表現以一般甚至差來形容。
唯一看好的只有麥玲玲,她指立春八字有木強之象,傢俱、環保、農業、衣服及創意產業等特別有利,但競爭亦大。
運輸旅遊股
水的板塊:旅遊、運輸、航空、航運
「水」類股份獲三位大師批造好,李丞責認為蛇年「水」興旺,利建橋建路、鐵路等板塊,但亦代表意外頻生應多加留意;沈大師則指屬「水」升得慢,但仍向好。
蘇民峰將金融股列入「水」類別,他已購入多隻內銀和內險股。麥玲玲獨睇淡,認為分分鐘會有回吐壓力!
能源資源股
火的板塊:石油、資源、能源、電子
與「水」類板塊相近,只有麥玲玲獨看淡「火」類股份,她認為表現僅屬一般。
李丞責和沈大師相信屬「火」如電子、電訊、電視類的股份會造好,但李丞責表明電力公司加價亦代表「火」興旺的一種,是好是壞因人而異;蘇民峰同意煤炭、能源和電子的值博率較高。
磚頭股
土的板塊:醫藥、食品、地產、農業
眾大師蛇年一致看淡地產股!李丞責表示,醫療、醫藥可以保持,「二黑」去屬土的位,唯獨不利地產股,沈大師都認為要小心為上。
去年四叔吹雞地產股一飛衝天,蘇民峰認為該地產股於農曆新年後會慢下來,不宜高追。麥玲玲認為建築業界會有理想發展。
美國
未能復甦 地產當災
李丞責訪問開初就明言,蛇年最麻煩的國家將會是美國,因為過去的蛇年,都受到民族鬥爭,總統遭行刺,以及兩黨激鬥的場面,故籲投資者小心為上,不要相信美國能夠全面復甦,中美關係仍然是「墓」氣一片。
他形容,美國經濟是顧此失彼的一年,「救得了媽,又救不了爸」,首當其衝是房地產。蘇師傅亦明言,歐美經濟仲有排才能轉勢,美國06年開始出事,09年開始知死,雖然去年見底,但要2015年才真正復甦。
反之沈大師則較為樂觀,看好北美表現,認為今年似有走出谷底的機會。
中國
經濟高增長不復返
踏入蛇年,多位師父批中國情況不是太好。蘇民峰表示,今年開始三年是大火年,亞洲經濟步入新的循環,社會較動盪,內地經濟將無法回覆之前的高增長。
沈大師則批中日衝突會進一步升級,而國內會出現治安問題,經濟方面不算差,但會出現金融搶奪事件,好有機會是貨幣戰爭。
李丞責則表示,中國經濟在蛇年相當被動,行動或政策都有很都是臨時性質,在國外資產,有部份收不回來,原因有很多,例如天災、外國人使計,又或者在某些事件中強佔中國利益。
香港
中資來港 攞錢走人
2013年蛇年,港人都係要食自己,阿爺助力會減少,沈大師更坦言,或會出現中國從本港中取得利益,多於對香港的幫助,如中資企業湧港集資,表面上帶動港股上升,但實情是透過香港市場攞錢走人。
李丞責則表示,本港將會有新合作計劃,建立結盟關係,特點是有九成以上有華人血統。據虛星和卦象顯示,不論香港有沒有大事發生,都別指望有龐大實力來助,港人要靠自己。
至於本年財位在北面,元朗和北角都屬北,而北角以北是維多利亞港稍勝一籌。
2 : 鉛筆小生(8153)@2013-02-13 12:45:25

上半年爆炒已經不爭的事實
3 : qt(2571)@2013-02-13 12:53:33

蘇民峰將金融股列入「水」類別,他已購入多隻內銀和內險股。
===========================================

鉛筆兄之前都話要摶內險股
4 : 鉛筆小生(8153)@2013-02-13 13:03:19

3樓提及
蘇民峰將金融股列入「水」類別,他已購入多隻內銀和內險股。
===========================================

鉛筆兄之前都話要摶內險股


愈近A股既股愈好
5 : qt(2571)@2013-02-13 14:06:20

4樓提及
3樓提及
蘇民峰將金融股列入「水」類別,他已購入多隻內銀和內險股。
===========================================

鉛筆兄之前都話要摶內險股


愈近A股既股愈好


記得你講過3—4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18

專題人物:耆英版莎莎留守上環40年

1 : GS(14)@2013-04-13 17:12:0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12/18225749
中西區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早前長春社出書講該區老店,就介紹了三陽百貨。40餘年前,三陽在荷里活道開業,「1967年,我哋啱啱開張,就遇上六七暴動。我仲專登走出去門口,聞下催淚彈乜嘢味!」老闆袁啟泰憶述。

舖位升值千萬 營商老實

                搬到太平山街現址也是20幾年前的事,幸而當時買了舖,「20幾年前買呢間舖,要百幾萬元,??家升值到千幾萬元」。買舖精明,營商卻不然,花露水來貨價19元,他標價22元,僅賺15%差價,還未計其他成本。記者買一支,他客氣要送,記者推卻,最終他只肯收20元,這樣老實商人,就像架上的古老貨品,香港地買少見少。
三陽是上一輩人的莎莎、卓悅,售賣胭脂水粉,袁老闆如數家珍:「呢個叫七姐粉,又叫三鳳粉,用嚟化妝。」粵語長片中的古法線面就是用它,但為何叫七姐粉?「舊時的人在七姐誕拜神,會奉上七姐粉。織女會牛郎,你咁都唔識?」袁太咭咭笑道。袁老闆無奈說:「??家好少人用啦,火箭都上太空啦!」找不到織女及牛郎?「咪係!」

為過日辰 變家人聚腳地

                                    袁太說,現在仍有廠家供應七姐粉,男士用的洗頭膏、髮油則已停產。橙色膠梳「蘋果梳」是香港老字號,但最近工廠賣掉,「東主都成80幾歲,佢叫我哋入多啲貨,話唔再生產。呢啲膠好靚,吹風筒都得」。袁太一臉不捨。
舊時嫁女,要齊備六項嫁妝:嫁女尺、雙囍毛巾、剪刀、鏡、紅頭線、梳,其他五件都不難找,惟獨嫁女尺一定要是紅色,還要刻上「百子千孫」四個大字,可惜,這廠家就是生產「蘋果梳」那家。
袁老闆看盡中上環40年的變遷,「荷里活道以前有好多食肆、茶樓、麻雀舖、涼茶舖。o依家就多咗好多外國人,多咗好多酒吧。以前人工平、租又平,搵到兩餐唔算難;o依家人工唔平,最貴係租,有啲舖頭搵埋都唔夠開銷」。袁太則感慨說:「舊樓變晒新樓,如果有人收購,我哋咪唔做囉!」
何故仍不言休?袁太解釋:「我哋仲有魄力吖嘛,哈哈哈,細路哥大啦,唔使理佢,咪過?日辰囉!」最重要還是給家人一個聚腳地,店舖後有煮食爐,家人樂也融融聚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532

專題人物: 隱世「貼士王」:長賭必輸

1 : GS(14)@2013-04-23 23:42:4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22/18236640

幫董驃抄貼士 簡而清請飲茶

                                    售賣這份賽馬貼士的報攤女東說:「我寄賣咋,100蚊3Win2Q,200蚊就4Win3Q,寫貼士嗰個人唔會出現。」她不肯透露自己分賬多少,只說早在30多年前其父擺檔的日子,這名「貼士王」已經掛單,還有熟客長買,不過近年已沒幫襯。「冇報攤畀佢掛單,我咪畀佢喺度賣囉。佢仲同我講,想當年輸得太多」。
記者在報攤附近守候幾天,終於發現一名滿頭白髮的男子,身穿杏色飛機恤,手持紅色膠袋,走到報攤後端,從膠袋掏出幾張賽馬結果貼在圍板上,並以紅筆圈著跑出的號碼和派彩,再到檔口拿走新出版的馬報,便匆忙離開。三小時後又回來,放下剛寫好的貼士,便乘搭港鐵離去。
貼士王行程緊密,來到在旺角荷李活商業中心對開的報攤,再貼上街招,並將貼士交給報販,再搭港鐵返回觀塘翠屏邨住所。
事隔三天,他再次現身中環,記者佯稱馬迷上前索取貼士,他也「開誠布公」:「嗱,咁樣,呢隻搭嗰隻,呢隻搭呢隻,再呢隻搭嗰隻,運氣吖嘛!」他說得兒戲,仿似不用刨馬經,「唔使刨㗎!左搭右搭就得㗎啦!講媖運吖嘛,六合綵頭獎夠有人中啦!既然你搵得我,我老老實實講畀你聽」。然而從街招所見,他的命中率卻極高,他從實招來:「你咁都信呀?呢啲係廣告嚟㗎,廣告你都信!如果係得,我早就發達啦,仲使寫咩,哈哈!」他不願透露每月所賺多少。
貼士王自稱姓黃,73歲,畢業於深水埗香江中學,幾十年前經朋友介紹認識董驃,自此合作,驃叔口述貼士,他抄下發給報館,「我嗰時20幾歲,幾百蚊抄一次,中唔中就另一回事,最緊要有稿費收。佢叫我哋唔好賭咁多,賭得越大,越死得快」。他自詡另一知名馬評家簡而清生前亦跟他熟稔,每次贏錢都請他飲茶。

左抄右搭唔算呃 「做人要講運」

                                      黃伯不願置評是否輸過大錢,只說:「我話畀你聽,長賭就輸梗,唔輸就問我啦!你睇媖幾多人輸到跳樓?」
黃伯與女友住在翠屏邨,靠綜援過活。他憶述早年還當過巴士票務員及小販,退休後患上糖尿病,仍無阻他寫貼士過日辰,但他否認欺騙讀者,「照我買法中咗,點算欺騙呀?我只係按專家貼士,再搭多幾隻自己心水,六合彩求其都有人中頭獎啦!做人都要講運㗎,人哋一出世就做咗李嘉誠個仔,我一出世就做乞兒,咁你話做人係咪要講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03

專題人物:Super Girl開飯 食評全港稱冠

1 : GS(14)@2013-04-29 23:26:05

有無咁勁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29/18243947
supersupergirl的真名及年齡隱而不宣,只透露英文名Helena,在一家英文雜誌社工作,每天下班後寫四個鐘頭食評,「最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50

專題:盡擸潮物 南亞排隊黨血拼老銅

1 : GS(14)@2013-05-11 15:39:3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C%E8%80%81%E9%8A%85

屢見晒馬爆樽 師奶怕怕

本周一Nike專門店開店前夕,銅鑼灣崇光百貨門外已聚集了逾百名排隊黨,男男女女胸貼背不容其他人插入,正輪籌購買限量版佐敦五代復刻版波鞋,各人神情緊張,負責指揮的頭目也忙個不停。不久,排隊黨之間終爆發混戰,有人連環敲爆玻璃樽,有人受傷送院,崇光門外亂成一團,市民驚慌走避。
據知一星期前,各大炒家已通知相熟的南亞裔排隊黨頭目,派人大量掃貨。排隊黨中,九成是南亞裔人士,包括巴基斯坦籍、尼泊爾籍、菲律賓籍等,除了彪形大漢,有不少更是抱着嬰兒前來的婦女。
類似的鬥爭場面,近日經常發生,每當有限量潮物推出時,不同背景的南亞排隊黨便蜂擁而至。上月初鐵甲奇俠限量版人偶在朗豪坊推出時,約60名南亞排隊黨因排隊問題晒馬鬥兇。
潮物店東主阿達指出,限量潮物一向有價有市,如是奇貨可居,有收藏價值,炒幅可高達兩、三倍,「好似上月推出嘅鐵甲奇俠限量版公仔,售價被炒高2.5倍,仍然供不應求,入到貨就等住收錢」。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上漲的排隊費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阿達表示,以佐敦五代為例,發售價是1,249元,炒家扣除500蚊排隊成本,自己最少要賺500元,最終網上出貨或拆售給其他潮物店,最少貴1,000元。
普通市民根本無法和這些排隊黨搶貨,只好「硬食」高價貨。「炒家掃貨後還會囤貨,製造渴市現象,然後喺網上逐步少量出貨,等價錢不斷炒高」。
年僅26歲的阿峰,便是全港16名潮物大炒家之一,今趟更是掃波鞋的大莊家。他原本在花園街做波鞋售貨員,知道限量波鞋有利可圖,累積到人脈後,三年前由家人打本炒波鞋,由炒十幾對的New Balance小炒家做起。
去年6月,限量版Nike Air YeezyII發售,由2,500元瘋炒到15,000元,阿峰夥拍南亞排隊黨掃貨,結果一夜賺得20多萬元,成為炒家界美談。
周一佐敦五代在崇光Nike專門店發售當日,記者所見,阿峰早上9時到場打點,將掃貨名單交給排隊黨頭目Sunny。至10時開售,兩人即到四樓專門店,監察排隊黨掃貨,阿峰並安排負責碌EPS(易辦事)的車手,在收銀處為排隊黨付款,長長一條人龍,如監倉派飯一般霸在店內,職員無法干涉,普通市民也無法正常購物。
約中午12時,掃貨完畢,Sunny給排隊黨出糧,聯同手下將約120對波鞋運送到地下,然後由客貨車運送回貨倉。粗略估計,阿峰當日動用約20萬元掃貨,單是排隊開支就需6萬元。

輪候佐敦五代期間發生衝突,警員封鎖現場調查。

頭目Sunny出位 壟斷市場
                        由於南亞排隊黨頭目動員力強,能隨時調動大批無業南亞人來排隊,「15分鐘就調動到百幾人落來排隊,呢班人樣惡又成身毛,本地師奶和排骨雙失青年,見到都驚啦,所以南亞黨幾乎壟斷了市場。」潮物店東阿達說。
其中巴基斯坦籍的Sunny是近年冒起得最快、最出位的排隊黨頭目,他本來在旺角花園街做搬貨工人,由於操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在香港人和南亞人之間都吃得開。當他結織到同在花園街大的炒家阿峰後,大家一拍即合,阿峰出錢入貨,Sunny出人排隊,合作做炒賣潮物。
據知Sunny為爭地盤,更拜入「和勝和」四大坐館之一「阿Me」門下,有人撐腰更加撩事鬥非,令其他排隊黨都避之則吉。「Sunny最識玩手段,遇到其他南亞黨排隊爭食,佢會搵人打傷對方,然後自行報警,特登留低幾個兇徒俾人拉,擺明大把人你吹佢唔脹,樹立惡人形象,其他人唔敢同佢爭。本地炒家想低調搵錢,唔想麻煩,最後都焗住要搵佢排隊」。
記者曾就排隊黨壟斷波鞋,要消費者買炒價貨問題,要求Nike回覆,崇光百貨Nike專門店負責人表示,他們不會因此質疑客人,「如果你去買嘢,你朋友幫你畀錢,我哋會唔會懷疑你朋友?我哋唔可以質疑客人有百幾個朋友」。
2 : provleng(11142)@2013-06-03 11:59:16

南亞賊持續欺凌中國人,今日又有一單.
3 : GS(14)@2013-06-03 23:07:56

真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98

專題人物:鐵皮檔姊妹花 守護60年中環情味

1 : GS(14)@2013-05-12 13:55: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08/18253242
經過姊妹花的兩個鐵皮檔,很易走漏眼,她們一不高聲叫賣,二不緊守檔口,經常把酸蕎頭、涼果置之不顧,熟客都懂得放聲大喊:「買嘢呀!」妹妹王麗花這才急步回巢,原來她正在姊姊王木卿的檔口打牙骹,一副不在乎的模樣。
「哈哈,冇生意咪過去搵佢傾偈囉,你照顧我,我照顧你!」中環打工仔終日掛着撲克臉營營役役,衝鋒陷陣,在中環出生的王麗花卻每天笑口常開。兩檔皆沿用其父之名「順記」,一檔賣蒸糕,一檔賣涼果,街坊稱她們為「大妹姐」及「二妹姐」。
想當年王家八兄弟姊妹,兒子負責上學及玩樂,女兒則看檔及走鬼,二妹姐九歲便在士丹頓街住所樓下賣豆腐花,「初頭木頭檔,走鬼?點走呀,由佢拉囉,架車嚟到,就叫:『妹妹,又係你?上車啦!』拉到熟晒㗎喇!」上庭認罪罰一元,「算多㗎!嗰陣一碗豆花先賣斗零」。執法無私,幸而行家有情,「嗰陣環境唔好,肚餓嗰陣,你有叉燒包賣,我有豆腐花賣,咁你畀叉燒包我食,我就畀碗豆腐花你食」。

隔離檔邂逅賣牛肉老公

                                    12歲目睹父親離世,還好當時已獲市政局發出牌照,告別打游擊歲月,而檔口則搬到卑利街,即是現時大妹姐的檔口,以及結志街重建地盤旁邊。「呢度拆第二次喇,頭一次拆,我食沙呀!」二妹姐站在地盤外,眼神飄到遠方,推土機過處,塵土及回憶翻滾,40多年前,就在這個位置,她遇見日後的丈夫,那時她不過12、13歲。
「喺我隔離賣牛肉識㗎,就係呢度囉,佢好勤力,好少出聲,收工陪我一齊行返屋企,日日幫襯我,收唔收錢?梗係收啦,哈哈,環境唔好點會唔收?」跟時下的速食愛情相比,夫婦的相戀過程猶如白開水,平淡無奇,卻相互依存。「嗰陣都唔乜嘢叫拍拖,佢喺鄉下嚟,香港冇人冇物,朝早4點幾出嚟劏牛,嗰陣大家都係由朝做到黑。結咗婚33年,佢對我好好㗎」。雙方年齡相差12載,丈夫現年70歲,已經退休,閒時弄孫為樂,間中為老婆煮幾味。
大時代的洪流,沖走了舊人舊物,「啲街坊走晒,個個都唔識,買完嘢都唔會同你傾多句」。人情漸冷,但二妹姐始終堅持用心待人,記者首次幫襯她時,正好遇着同街檔主詢問入貨地點,明明是商業秘密,二妹姐也如實相告,「(油麻地)果欄、(上環)三角碼頭囉!」不怕爭生意?「喺我隔離擺檔都唔緊要㗎,人多拍埋一齊賣,仲好生意呀!」姑勿論這道理是真是假,但在今天爾虞我詐的商業社會,她的豁達肯定絕無僅有。
她的「順記」也從豆腐花檔演變成今天的涼果檔,現代人講健康,當年的濃油赤醬幾近從飯桌上絕迹,檔口的生意也不復當年勇,「以前過時過節,一日做到1,000蚊生意㗎,而家做成日100蚊都試過,我家姐好生意過我㗎,唔信你過去問下佢,哈哈!」
兩姊妹性格南轅北轍,命途也迥異,二妹姐有兒有孫,大妹姐卻早在40歲便守寡,自此生活擔子一肩挑,30年悄然過去,一對子女已長大,雖同一屋簷下,鮮有時間相伴。大妹姐因擺檔久經日曬,兩年前雙眼患上黃斑病,動手術後視力大不如前,「我成日找錯錢畀人,50蚊當咗20蚊,啲客通常都會畀返我」。
都市人冷漠,街坊碰面如同陌路,然而姊妹情始終不變,放假總會相約上茶樓,妹妹跟老公旅行,也會預姊姊的份兒。兩姊妹的住所都在中環歌賦街,朝夕相對,即使感情再好,難免磨擦,「發起脾氣上嚟,我唔睬你,你唔睬我,一陣間又睬返,通常都係佢氹我。」大妹姐說。
二妹姐健談,自言惡死;大妹姐看似寡言,實質隨和,因此常被欺負,她說:「有陣時唔知佢(顧客)買乜嘢,望一望啫,佢就問:『係咪做生意㗎!』。」二妹姐總會適時救駕:「唔好蝦我家姐呀,蝦我家姐我唔放過佢㗎,天腳底我都追住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47

專題:揭花美港男真面目

1 : GS(14)@2013-05-23 15:55:5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3/18269139
黃子華曾經在棟篤笑中說過「化妝後仲認得你嗰啲叫化妝,認唔出嗰啲叫喬裝」,這天訪問化妝男Steve,他即場向記者示範卸妝及上妝過程,前後只需15分鐘,化妝後看不出「粉飾」過的痕迹,但明顯更精神,而面上一些暗瘡印也消失了。
「而家好似走火入魔咁,接受唔到自己唔化妝出街,明知遲到,都要化咗妝先出門口」,已有三年化妝經驗的他,每日大約花半小時化妝、卸妝及護膚。他說以前自己和一般香港麻甩佬無分別,「刷牙洗面就落街」,目前卻要提早起身,雖然辛苦,但每日樣子「醒神」一點也算值得。
Steve今年23歲,是一名「直男」,任職市場推廣員,在一次工作中認識了化妝學校的導師,才知自己「樣衰」,「當時個老師就話我好似個稻草人咁,身型瘦、皮膚差、暗瘡多,嗰時先知道人哋睇出我咁多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42

星期日專題:喜萬年老闆豪情呂細說41年夜生活  「小姐飯堂」為夥計重生

1 : GS(14)@2013-05-26 15:02:0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054
於1972年7月27日開業的喜萬年酒樓夜總會,當時熙信大廈擴建完成,酒樓及夜總會分佔大廈最高兩層的21及22樓,董事長是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當年香港經濟騰飛,人人也搵到錢,像喜萬年形式的酒樓夜總會,成為股票證券及法律界專業人士每晚消遣熱點。                                                                                                                                                                                                                 

又稱杜老誌飯堂

                                    酒樓在1982年由馬圈知名人士呂少文等接手經營。食家唯靈及影星狄娜是常客,金融界教父級人物李業廣也常到喜萬年「打躉」。有「豪情呂」稱號的呂少文憶述,喜萬年昔日被稱為「杜老誌飯堂」,因不少到灣仔杜老誌夜總會消遣的顧客,也愛與公關小姐到鄰近的喜萬年晚飯消夜。由於酒樓夜總會可用膳,又有大舞池,可吃飯跳舞娛樂,故甚受歡迎,尖沙嘴大富豪及富城夜總會的客人,也會過海光顧喜萬年。
喜萬年熟客詹培忠回想70年代股市興旺,股票經紀個個大賺,喜萬年最多證券精英落腳,交際見客夜夜笙歌,笑言是附近夜總會的「小姐飯堂」。酒樓有八間貴賓廳及四間屏風廳,分別以董事、豪情及上海等命名,其中上海廳更是由《老爺車》雜誌創辦人沈培文一手設計。

傳統點心車退役

                盛極一時的酒樓夜總會,造就不少本港紅透半邊天的著名歌手,前廣播處副處長吳錫輝指,徐小鳳曾向他表示,一晚可穿梭六間酒樓夜總會獻唱,「九龍唱三間,港島又唱三間。」李龍基81年開始於喜萬年獻唱,唱了七、八年,必唱名曲有《稻草人》及《男子漢》。他最高一晚跑八場,令他「風生水起」,全盛時購入四個物業及保時捷、賓士及寶馬等五部汽車。90年代夜總會熱潮減退,喜萬年由頂層遷到一樓,94年底也不再聘用樂隊及駐場歌手,轉做傳統中式早午茶市及晚飯。酒樓堅持保留舊式茶樓的點心車,也是想留下傳統。
酒樓本月底暫停營業,8月轉到英皇集團中心地庫「重生」,由於新舖面積大減,要減少貴賓廳數目,點心車退役,改為點心紙。呂少文指酒樓並非賺大錢的生意,主要考慮是酒樓夥計的生計,因大多已追隨他逾20年。傳奇酒樓的這份賓主情誼,如今難能可貴。                                                        
2 : GS(14)@2013-05-26 15:02:3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058


【日漸式微】
酒樓夜總會是香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極流行的夜生活消遣場所,在現場樂隊奏樂、駐場歌手獻唱及舞池等設施下,是商家、廠家傾生意的地方,高峯期港島及油尖旺區最少有逾十間著名的酒樓夜總會。但隨酒廊及卡拉OK等娛樂場所興起,酒樓夜總會在90年代式微,喜萬年在94年底也將夜總會結束。
喜萬年董事高級經理陳海祥,見證了本地酒樓夜總會的黃金歲月及沒落。他指昔日港島區有喜萬年、月宮、珠城及新都城等酒樓夜總會;九龍則有海城、國際及豪華;港島區的酒樓夜總會通常在晚上9時開始營業,九龍區則在晚上11時才開始,「通常會做完擺酒先轉檔」。
陳海祥憶述,喜萬年夜總會在晚上9時及11時有兩場表演,由駐場歌手獻唱。他指港島的酒樓夜總會較高檔,顧客以金融業、律師及醫生等專業人士為主;九龍區的客人多為廠家。
酒樓夜總會沒落,陳海祥認為與本港工業北移有一定關係,少了一批捧場客商家,他不無感慨:「每個時代都有終結。」
《蘋果》記者
3 : GS(14)@2013-05-26 15:02: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062



【首屈一指】
喜萬年招牌菜燒乳豬為人津津樂道,每隻700元堂食的燒乳豬,閒日也賣出逾30隻,炮製一隻燒乳豬需要日多時間的工夫。喜萬年董事高級經理陳海祥指,廚房的老師傅都有一個宗旨,就是盡力保留正統粵菜的烹調傳統,蕎香生炒骨、羊城馬站煲、香茜太牢球及金錢雞等,務求原汁原味。
詹培忠及吳錫輝也認為喜萬年的燒乳豬是全港首屈一指,燒乳豬要一日前預訂,師傅即燒上枱,「乳豬肥瘦分明,好和味」。燒乳豬的幕後大廚陳榮自豪地說,慶幸做了40多年也能維持水準,「有人讚梗開心」。他說乳豬削去內臟及骨頭後,要上架風乾,上菜前才燒烤,新鮮熱辣奉客。
喜萬年其他招牌粵菜各有特色,陳海祥指正宗的生炒骨是以蕎頭作配菜,喜萬年保留特色,「唔係用菠蘿,鄉下地方點會有咁多菠蘿」。
其他招牌菜如金錢雞其實不含雞肉,是將豬肩的肥肉以糖及玫瑰露醃製,夾着豬肝等叠起串燒;香茜太牢球的太牢,其實是圍着家畜的圍欄,代表由豬、牛及羊肉製的肉球。
《蘋果》記者
4 : greatsoup38(830)@2013-06-02 15:47: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601/18279692



【本報訊】有41年歷史的灣仔熙信大廈喜萬年酒樓,昨晚最後營業,8月轉到英皇集團中心「再戰江潮」,不少熟客昨專程到酒樓光顧。昔日在喜萬年獻唱的老牌歌手李龍基及方伊琪也前來懷緬一番,新知舊雨,共聚一堂。燒乳豬成為每枱必點菜式,顧客都希望盡快可再品嚐這道喜萬年招牌名菜。
再不捨的盛宴也有結束之時,有杜老誌飯堂稱號的喜萬年,隨着原址熙信大廈將拆卸重建,昨晚最後營業後與食客暫別。昨前來光顧的大多是喜萬年熟客仔,有老顧客更專程由美國返港,重溫喜萬年過去的一點一滴。老顧客一面品嚐燒乳豬、金錢雞、羊城馬站煲等名菜,一面與老伙計話當年,全晚座無虛席,氣氛高漲。
黎小田到場緬懷

喜萬年曾經是盛極一時的酒樓夜總會,造就不少本港紅透半邊天的著名歌手。酒樓最後一夜,曾在喜萬年舞台獻唱的李龍基、方伊琪,以及作曲家黎小田都到酒樓懷緬一番,重溫舊夢,大受食客歡迎。
喜萬年已在灣仔英皇中心地庫覓得新舖位,新店暫定於8月在英皇集團中心重新開業。不過新店的面積未如舊店寬敞,原有的點心車將不復見,貴賓廳的數目也將會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58

專題:快樂Freelance全職阿媽

1 : GS(14)@2013-07-11 01:28:2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0/18329491

美甲師Shirley:享受仔仔黐身

                現時34歲的Shirley,本身是月入三萬的製衣公司OL,2011年懷孕時已心大心細,到底是繼續工作還是留家湊仔,「本身份工時間穩定,收入又唔錯,諗住生完繼續做,但個仔出世後總係唔放心工人湊」。和朋友分享經驗,原來她們每日要上網透過閉路電視監查,心掛掛又無法專心工作,「嗰刻我就決定辭職,錢係搵唔曬,費時兩頭唔到岸」。
兒子出世後,她不後悔花多了時間陪伴,但又總想為家庭增加點收入。一直愛好美甲的她,早年已考獲美甲證書,於是膽粗粗以此創業。「初初幫朋友修甲扮靚,佢哋又再介紹,慢慢就變成一份freelance喇」。雖然現在每月得幾千蚊收入,但她覺得能夠看著孩子成長,兼且擁有自己的事業已經很滿足,「老公都叫我唔使做,但我唔想靠老公,好易會自卑」。
她笑言freelance令她EQ提升,還學懂不少執生技倆,不像以前做寫字樓般死板,「試過差啲成盆洗腳水倒瀉,又試過喺劏房咁細嘅地方美甲,功具逼到要放喺大脾」,她說有些客人家中突然走出上半身赤裸的彪形大漢,還有女仔左手整甲右手吸煙,「惟有低頭默默工作,好彩我每次都帶口罩,腳臭都聞唔到」。她說怪人雖多,但由於是靠口碑介紹,故遇上壞人的機會很低。
兒子現在已經一歲半了,她也成為一個快樂的freelance阿媽。「阿仔每日起身第一個要見嘅人一定係我,好黐身,有時星期六出外工作,老公就幫手湊仔,關門嗰刻佢實喊,所以我每次工作完就趕返屋企見個仔,如果做全職肯定唔得」。

植睫毛師Win:陪上堂進步神速

                同樣是OL出身的Win,今年才27歲,也在生仔後轉做freelance,「因為冇人幫我湊仔,所以三年前一知自己有咗嗰刻,已經決定辭職,仲選擇咗上門植睫毛嘅freelance嚟幫補收入,起碼賺多個錢去補習班呀」,為實現這個目標,她大著肚便去考化妝和植睫毛的國際證書。
如今她慶幸自己當時作出這個決定,由於工作時間自由,才有時間參與家長會,和陪兒子去各種興趣班,「而家學校仲要求家長逢星期三下午陪同子女上潛能訓練班,如果唔係做freelance,邊抽到時間上堂吖」。她說多了時間相伴,孩子上學後表達能力也進步神速。
「有時知我出去工作,個仔即刻嗱嗱聲自己著衫要跟我出去,仲叫『媽咪帶埋我去街』,每次聽到心都軟」。她說做母親的,時時刻刻都想聽聽孩子的聲音,回程時也會不斷打電話回家,這種狀態,已不可能做全職女性了。

胡孟青:子女成長不能用錢衡量

                                    47歲的獨立財經分析家胡孟青便是典型freelance媽媽,自2004年小產後離任滙豐金融副總裁一職,轉職做freelance股評家,「嗰陣個個星期飛大陸睇廠,就喺北京到天津嗰程車,將我肚裡面八週大嘅BB跌咗出嚟,嗰陣反思錢係咪真係咁重要呢?有好多嘢唔係用錢計算到」,2006年終再度懷孕,「一知道再有時就即刻辭職,因為我已經係高齡產婦,唔可以再出事,加上我唔鍾意屋企有陌生人,所以我唔會考慮請工人」。
她深明孩子10歲前的成長期好快就過去,「生得出就要教好佢,工人只係幫你睇實個仔,唔會幫你教好,聽見朋友個仔問『媽媽你係咪真係識照顧我㗎?』真係好心酸㗎」,她承認從小身教對孩子的品德發展非常重要,也感激丈夫的體諒和配合,才能成為成功的freelance阿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91

專題:80後電波夫婦 劈炮唔撈苦遊世界

1 : GS(14)@2013-07-19 00:14: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8/18339211

                              【本報訊】人生除了供樓外,還有沒有其他事可做?80後新婚夫婦Timothy和Ceci就斗膽炒老闆魷魚,新婚燕爾,蜜月之行卻以四海為家,趁年輕輸得起,何不轟轟烈烈地環遊世界一次。二人儲了超過30萬元作為半年遊歷費用,包括逾10萬元環球機票、10萬元旅費、半年供樓費、三個月回港後備資金等,便結伴出走去親身體驗世界18個國家,「道聽塗說係其他人嘅感覺,點都要親身走一趟去感受,You will never know until you are there!」 記者:羅鈺歡 攝影:受訪者提供

                                                                                                         在這一對80後小夫妻Facebook上的「闖世界」專頁,沒有五光十色美景,也沒有美酒佳餚,只有黃泥土地、零零碎碎的各地風土人情,他們在旅途上盡量吃得簡單,住最殘舊民宿,有時還被可疑的小偷及騙子跟蹤,為慳一角幾毫走半天路。
二人同是28歲,畢業於浸會大學,Timothy修讀統計學,畢業後在電訊公司任職高級客戶經理,而修讀數學系的Ceci則在銀行後勤部門擔任高級主任。二人月薪共五萬元,拍拖八年,未結婚已儲夠首期買樓。

先買樓結婚 再儲30萬出走

                                      當其他80後仍高叫無錢買樓時,這對小夫妻已開始進行第二個儲錢計劃——儲30萬元後去全世界流浪。當然,在出走前他們還要完成另一件重要事情,就是結婚。
今年1月結婚後,他們已籌備4月出發。「我哋趁後生、未有小朋友,仲有力氣走動,應該做自己喜歡嘅事,點解唔孭着背囊,嚟一次轟轟烈烈嘅環球之旅?睇吓呢個世界呢?」他們希望走遍亞洲、歐洲及南美洲等18個國家,包括越南、柬埔寨、德國、法國、西班牙、巴西、約旦、智利、澳洲及墨西哥等地。
為了慳錢,他們限定自己每日使費,「歐洲物價貴到喊,好彩平日慳住用,如果唔係打後的旅程就冇錢使」。他們每人只帶着一個大背囊及一個隨身袋,袋內只有衫、兩條牛仔褲、兩件褸及基本日用品,全部身家性命財產都隨身。
拖着新婚嫩妻跑勻全球,Timothy坦言吃盡苦頭,只好每日硬着頭皮走下去。「第一站去越南已經嚇死,去到旅館一打開門,一張張碌架床歪嚟歪斜,仲有好濃烈嘅臭味,床都極為污糟,張被肯定未洗過。入到公用洗手間幾乎想嘔,但都要沖涼!」這趟蜜月之旅的第一晚,兩夫婦已終生難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