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正在商討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如果通過,將是40多年來首次允許原油出口。美國能源信息署署長預計,若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國際市場每日能消化100~150萬桶美油,相當於全球需求的不到2%。基於目前態勢,“解禁”時點異常糟糕。
據彭博新聞社,美國能源信息署署長Adam Sieminski表示,如果美國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國際市場每日能消化100~150萬桶美國原油,這相當於全球需求的不到2%。全球煉油廠產能的15%是針對輕質原油,Sieminski對出口量的預測正是基於這個比例,上述100~150萬桶估計值約是美國原油產量的15%。
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石油出口禁令。當時,阿拉伯限制石油貿易,降低了全球原油供給,使得石油價格翻了4倍,並導致美國的原油短缺。然而當前,由於頁巖油革命,美國原油產量創31年新高。Sieminski預計,美國原油產量在未來將創下歷史紀錄,突破1970年時的高峰960萬桶/日。
美國原油並非全部不能出口。例外包括,運往加拿大原油、再出口到海外的原油。目前,美國向海外出口的原油量為31.4萬桶/日。今年3月,美國允許幾家公司出口經少量加工後的超輕質原油。
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輕質原油需比布倫特原油價格低幾美元,才能吸引海外買家,因為美油還涉及運輸成本。一旦美國向海外出口更多原油,屆時國際市場供給將增加,美國本土供給減少,布油和WTI原油的價差會縮小。
目前,美國各方代表就是否取消原油出口禁令存在分歧。德州共和黨議員Joe Barton提議取消原油出口禁令,因為頁巖油繁榮使得這項法案過時。美國國內能源消費者和煉油商聯合會執行董事Jay Hauck表示,取消原油出口禁令弊大於利,美國對外出口原油的收益無法彌補給煉油廠帶來的損失。緩解煉油廠壓力的一個辦法是,不再強行要求他們使用美國船只在美國港口間運輸。這項要求被稱作Jones法案,在該法案下,煉油廠從德州運往新澤西的運費比德州運往蒙特利爾的運費要貴。
美國國會承諾將就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召開更多聽證會。
不過,基於目前原油市場態勢,美國解除原油出口禁令的時點異常糟糕。北京時間周三晚,布倫特原油跌破59美元,刷新五年半新低。美國頁巖油繁榮、全球需求疲軟,導致原油市場出現供大於求局面。目前,油價自今年6月的峰值已經下跌了近50%。本周,阿聯酋和科威特官員連續表態稱,雖然油價下跌,但近期內沒有減產打算,OPEC成員國不急於開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五,美油盤中飆漲7.4%,一是由於明年2月尼日利亞最大的原油流出口量將減少1/3,二是由於1月原油合約到期,因此空倉平倉。近幾日油價日內時常暴漲暴跌,表明當前點位多空雙方鬥爭激烈。
周五,據路透社援引交易員稱,明年2月,尼日利亞最大的原油流出口量將減少1/3,部分是由於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明年2月,尼日利亞Qua Iboe將每日出口27.1萬桶原油,遠低於1月的39.9萬桶。尼日利亞是輕質低硫原油的主要生產國,是美國的前十大原油供應國。
周五,收盤時1月原油合約將到期,因此2月合約成為最活躍的交易品種。1月合約到期,部分空倉回補頭寸,因此推升油價走高。此外,一些交易員在測試油價底部,在近日低點附近做多原油。
周四,原油市場劇烈震蕩,沙特石油部長稱油價暴跌是暫時的,2月交割的原油期貨盤中漲超3.7%,然而受OPEC領導人和普京利空油價講話影響,油價一路下挫,收盤暴跌3.8%。周四油價走勢與周三相似,盤中暴漲後大幅回落,表明當前點位多空雙方鬥爭激烈。
目前,油價已自6月高點暴跌了接近一半。有交易員認為,由於明年供大於求格局會惡化,原油市場可能還會下挫。
本周,OPEC領導人們表示,OPEC不會減產,且無意召開緊急會議,油價哪怕跌到40美元都能抗得住。這些講話都對原油市場構成打壓。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DNB Markets石油分析師Torbjørn Kjus表示,未來6~9個月,市場將處於測試階段,因為油價的合理價位是多少尚不清楚。預計原油市場波動性很高,屆時由於空倉回補,油價可能出現短暫暴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五,美油盤中飆漲7.4%,一是由於明年2月尼日利亞最大的原油流出口量將減少1/3,二是由於1月原油合約到期,因此空倉平倉。近幾日油價日內時常暴漲暴跌,表明當前點位多空雙方鬥爭激烈。
周五,據路透社援引交易員稱,明年2月,尼日利亞最大的原油流出口量將減少1/3,部分是由於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明年2月,尼日利亞Qua Iboe將每日出口27.1萬桶原油,遠低於1月的39.9萬桶。尼日利亞是輕質低硫原油的主要生產國,是美國的前十大原油供應國。
周五,收盤時1月原油合約將到期,因此2月合約成為最活躍的交易品種。1月合約到期,部分空倉回補頭寸,因此推升油價走高。此外,一些交易員在測試油價底部,在近日低點附近做多原油。
周四,原油市場劇烈震蕩,沙特石油部長稱油價暴跌是暫時的,2月交割的原油期貨盤中漲超3.7%,然而受OPEC領導人和普京利空油價講話影響,油價一路下挫,收盤暴跌3.8%。周四油價走勢與周三相似,盤中暴漲後大幅回落,表明當前點位多空雙方鬥爭激烈。
目前,油價已自6月高點暴跌了接近一半。有交易員認為,由於明年供大於求格局會惡化,原油市場可能還會下挫。
本周,OPEC領導人們表示,OPEC不會減產,且無意召開緊急會議,油價哪怕跌到40美元都能抗得住。這些講話都對原油市場構成打壓。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DNB Markets石油分析師Torbjørn Kjus表示,未來6~9個月,市場將處於測試階段,因為油價的合理價位是多少尚不清楚。預計原油市場波動性很高,屆時由於空倉回補,油價可能出現短暫暴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油自今年高點暴跌了50%,不少對沖基金已經開始進場抄底。
根據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截止12月16日的一周,WTI的凈多倉增加了14%,這是今年2月來的最大增幅。
這三周來,基金經理的原油凈多倉已經增加了34%,期間油價因為OPEC堅持不減產持續下跌。
多頭們的樂觀情緒還反映在追蹤油價的ETF上,這些ETF本月吸引的資金規模達到四年來新高。
彭博引述英國策略能源與經濟研究的總裁Michael Lynch評價稱,
人們開始感覺到,油價不僅已經觸了底,而且可能反彈。但實際上基本面並沒有改變。
在CFTC統計的當周,WTI跌了12%至55.93美元,並一度觸及53.60美元的5年低位。
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此前稱,要沙特和OPEC放棄市場份額很困難,石油市場“暫時的”不穩定主要是由全球經濟放緩引起。
在昨天的會議上,他表示,“原油市場將會得到修複”。卡塔爾的能源部長還提到,“我們正處於一個暫時的調整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受到戰火蔓延至第四大原油港口Mellitah的影響,利比亞原油產出將低於此前市場預期。敘利亞油企National Oil Corp本月先前已經宣布,Es Sider和Ras Lanuf兩大油港因遭遇武裝沖突而被迫關閉。
上述兩大港口分別為利比亞第一大和第三大原油輸出港,兩大港口合計運能為每日56萬桶。
National Oil Corp周日表示該國西部區域最重要油港Mellitah受到戰火影響,但是是否會完全關閉目前還不得而知。公司發言人稱,“公司對於該地區的事態發展密切關註,事態進展對於原油和天然氣的影響較為複雜。”該發言人同時表示,由於戰亂原因,公司可能無法完成此前的原油輸送協議。
美國能源信息局在2013年的時候預測利比亞產能為239000桶/日,最新12月15日的預測則為350000桶/日。
周日,由乍得、馬里、尼日爾、毛里塔尼亞和布基納法索組成的“撒赫勒地區五國集團”元首會議發表聲明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應與非盟協商組建一支國際部隊,對利比亞局勢進行軍事幹預,消滅利境內的各武裝派別,幫助利比亞實現民族和解,最終在利比亞建立穩定而民主政權。”
自7月13日以來,利比亞兩派民兵武裝在的黎波里、東部城市班加西等地持續爆發沖突。得到世俗勢力支持的利比亞新一屆議會國民代表大會被迫遷往東部小城圖蔔魯格,由國民代表大會組建的利臨時政府則在貝達召開內閣會議。在支持宗教勢力的“利比亞黎明”武裝奪取的黎波里控制權後,任期本已結束的利比亞國民議會複會,並組建了“救國政府”。利比亞由此出現兩個議會、兩個政府並立的局面。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普遍承認新議會國民代表大會和臨時政府的合法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今日接受總部位於倫敦的沙特阿拉伯生活報(Al-Hayat)采訪時稱,原油可能不會重返100美元/桶了。
盡管他表示,隨著部分開采商退出市場,以及削減原油投資計劃,油價會上漲,但當被問及沙特是否會保持970萬/日的市場份額時,他回答稱,“是的,除非有新的客戶加入進來, 那麽我們會考慮增產。”
我們是國際原油市場的小出產國,我們生產的原油連世界的40%都不到,但我們也是產油國中效率最高的,我們是不會減產的。
讓高效率的產油國減產,而低效率的增產?這是不正常的。如果我們減產,那麽我們的市場份額會有什麽變化?其他產油國會拿走這部分市場份額,油價會上漲,這些產油國可能是俄羅斯、巴西或者美國,甚至任何其他高成本的產油國。
他還表示,波斯灣產油國能在2-3年里承受低油價;如果沙特出現財政赤字,可以從銀行借款,沙特本來也沒什麽債務,從而維持現有外匯儲備。
他還稱,頁巖油的成本在20-90美元之間。
今天早些時候,伊拉克石油部長稱,即使明年伊拉克原油產量達到400萬桶/日,預計歐佩克也不會就伊拉克產量配額展開磋商,預期油價明年年中將在70美元/桶左右企穩。
今日,油價呈現沖高回落的走勢:目前,WTI油價跌近1.7%,布倫特跌近1.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今日接受總部位於倫敦的沙特阿拉伯生活報(Al-Hayat)采訪時稱,原油可能不會重返100美元/桶了。
盡管他表示,隨著部分開采商退出市場,以及削減原油投資計劃,油價會上漲,但當被問及沙特是否會保持970萬/日的市場份額時,他回答稱,“是的,除非有新的客戶加入進來, 那麽我們會考慮增產。”
我們是國際原油市場的小出產國,我們生產的原油連世界的40%都不到,但我們也是產油國中效率最高的,我們是不會減產的。
讓高效率的產油國減產,而低效率的增產?這是不正常的。如果我們減產,那麽我們的市場份額會有什麽變化?其他產油國會拿走這部分市場份額,油價會上漲,這些產油國可能是俄羅斯、巴西或者美國,甚至任何其他高成本的產油國。
他還表示,波斯灣產油國能在2-3年里承受低油價;如果沙特出現財政赤字,可以從銀行借款,沙特本來也沒什麽債務,從而維持現有外匯儲備。
他還稱,頁巖油的成本在20-90美元之間。
今天早些時候,伊拉克石油部長稱,即使明年伊拉克原油產量達到400萬桶/日,預計歐佩克也不會就伊拉克產量配額展開磋商,預期油價明年年中將在70美元/桶左右企穩。
今日,油價呈現沖高回落的走勢:目前,WTI油價跌近1.7%,布倫特跌近1.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二,美國三季度GDP年化環比大增5%,增速創11年新高,標普道指創盤中和收盤新高,道指首次收於18000點上方。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0個基點。美油暴漲3.4%。美元盤中創八年新高。
標普500指數漲3.63點或0.17%,報2082.17點;道瓊斯工業指數漲64.73點或0.36%,報18024.17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16.00點或0.33%,報4765.42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下跌2.95%,收14.80。
周二,美國GDP數據超預期,美股高開。美股全日呈震蕩格局,標普道指創盤中和收盤新高,標普最高達到2086.73點,道指首次收於18000點上方。不過,納指收跌,主要受醫療保健類股票拖累。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美國三季度GDP終值年化環比大增5%,增速創11年新高。美國11月核心PCE同比增1.4%,低於預期,距離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尚有距離。美國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創近八年新高,達到93.6,預期指數也創近八年新高。美國11月新屋銷售總數年化43.8萬戶,不及預期的46萬戶,前值下修。受軍事和國防訂單拖累,美國11月耐用品訂單意外降0.7%,遠低於預期,四個月來第三次陷入萎縮。
美債收益率上漲,黃金下跌,WTI油價暴漲。美國GDP數據遠超預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路上行,收盤時暴漲10個基點,收報2.26%。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2%,收於1177.9美元/盎司。美國經濟數據強勁、有報告稱中國對原油需求量增加,油價暴漲。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大漲3.4%,收報57.12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上漲2.63%,報61.69美元/桶。昨日美油暴跌3.3%。
歐洲股市普遍上漲。英國三季度GDP終值同比增2.6%,不及預期的+3.0%,初值為+3.0%;經常帳逆差270億英鎊,多於預期的逆差232億英鎊。法國三季度GDP終值同比增0.4%,預期+0.4%,初值+0.4%;11月PPI同比降2%,前值從-1.4%修正為-1.2%。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4%,法國股市大漲1.4%。第二輪選舉中,希臘總統候選人迪馬斯未獲200票通過,無望當選希臘總統,增加了提前大選的可能,而極左派Syriza有可能贏得提前選舉。希臘股市下跌1.7%,10年期希臘國債收益率大漲18個基點,達到8.53%。受希臘政局影響,歐元下跌。受GDP和經常帳數據影響,英鎊下跌。
亞洲股市漲跌不一。A股低開後緩慢走高,但午後上升動能衰竭,收盤暴跌;創業板指盤中漲1.69%,收跌1.41%;滬深兩市成交量萎縮至6388億元,為12月2日以來首次跌破7000億元。板塊方面,銀行股開盤後重挫,海上絲路、粵港澳等權重股雲集的概念跌幅居前;證券、機場航運、醫療、計算機、通信設備出現明顯反彈,保險股午盤集體上漲,不過最後都回落。全天板塊輪動速度加速,最終只有酒類、視聽器材等少數上漲,銀行股收盤齊跌。恒指跌0.32%,內銀股重挫,招商局國際領跌藍籌。友邦保險漲1.8%,領漲藍籌。萬達商業香港IPO首日破發,跌幅一度超8%。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
美債市場走勢:
外匯市場走勢: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漲0.17%;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0.3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33%。
歐洲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4%;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33%;德國DAX指數漲0.57%;法國CAC40指數漲1.42%。
日本股市休市,恒指跌0.32%,滬指暴跌3.03%。
富時環球指數漲0.45%;富時新興市場指數漲1.26%。
美元兌歐元上漲,美元兌日元上漲。
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2%,收於1177.9美元/盎司。
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大漲3.4%,收報57.12美元/桶。
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0個基點,收報2.2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三,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數據遠超預期,WTI原油期貨價格跌幅擴大,跌逾3%。近幾日,美油每日都會經歷暴漲或是暴跌3%的行情,震蕩劇烈。
根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實時新聞:
美國12月20日當周EIA原油庫存+726.7萬桶,預期-250萬桶,前值-84.7萬桶。
美國12月20日當周EIA汽油庫存+408.3萬桶,預期+100萬桶,前值+525萬桶。
美國12月20日當周EIA精煉油庫存+230.3萬桶,預期+100萬桶,前值-20.7萬桶。
美國12月20日當周EIA精煉廠設備利用率93.5%,前值93.5%。
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726.7萬桶,遠超預期的下降250萬桶。
與EIA數據趨勢一致,昨日API公布的庫存數據也表明,原油市場供大於求形勢嚴峻。美國12月19日當周API原油庫存增加540萬桶,前值為增加190萬桶;汽油庫存增加550萬桶,前值為增加280萬桶;精煉油庫存增加110萬桶,前值為減少100萬桶。不過,周二該數據公布後,市場反應相對平淡,僅小幅下跌。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Jefferies分析師Andrew Lebow表示,原油市場非常脆弱,EIA數據對市場悲觀情緒沒有起到緩解作用。
本周,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堅決不減產的講話對原油市場構成打壓。他表示,即便油價跌到20美元,沙特也不會減產,因為這不符合OPEC的整體利益。Ali al-Naimi還表示,沙特的產油成本最多在4~5美元/桶。其他OPEC成員國領導人也紛紛表示出不減產的決心。
Petromatrix的原油分析師Olivier Jakob認為,油價下跌,是因為總有OPEC成員國的石油部長出來說話,試圖打壓油價。OPEC傳達這樣的信息:他們不會采取任何措施來限制供應,他們就是要油價下跌,要美國人減產。
同日,EIA公布的天然氣庫存數據也多於預期。美國12月20日當周EIA天然氣庫存減少490億立方英尺,預期為減少630億立方英尺,前值為減少640億立方英尺。數據公布後,美國天然氣期貨跌幅擴大,跌逾4%。
周三收盤時,油價跌幅收窄。美國NYMEX 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2.24%,收報55.84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2.35%,收報60.24美元/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當油價下跌威脅俄羅斯經濟時,俄總統普京至少可以依靠中國。
據彭博數據,中國11月從俄羅斯購買的石油均價為每桶90美元,是2010年12月以來中國自俄羅斯的最低進口價。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俄羅斯11月對華出售原油比去年同期增長65%,達到331萬噸,創下歷史紀錄。而11月中國從石油輸出國組織中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的原油進口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滑。進口量降至399萬噸,比前一年減少5.9%,據彭博數據,沙特供應的原油成本價為88.4美元/桶。
今年來油價接近攔腰斬半,11月當月布倫特原油價格從85美元/桶下跌至71美元/桶,跌幅達16%。不過要註意的是不同市場的現貨價格往往與標準期貨價格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2013年俄羅斯石油出口量為2.365億噸。俄羅斯是全球僅次於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國。
俄羅斯能源部日前稱,今年1-9月俄羅斯對中國的原油供應同比增長近45%,達到1680萬噸(日供應量45萬桶)。
“鑒於當前低油價以及產油國一致不減產的共識,生產商只能增加海外供給以確保收入,”SCI International分析師Gao Jian對彭博表示,“俄羅斯削減了出口稅,來自該國的供給明年有望繼續增加。”
但中國與俄羅斯的關系並不僅僅是商業上的往來。
上月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彭博報道認為,這是習近平為達成提升中國地位的目標做鋪墊。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經濟室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所特約研究員程亦軍評論稱:
如果俄羅斯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求助,中國高層領導不大可能拒絕。這將是絕佳的機會,既能展現中國自身的大國地位,也能表明中國是患難與共的朋友。
中國是否決定將油價下跌帶來的收益用於幫助俄羅斯,程亦軍認為,這取決於俄羅斯政府是否願意求助。中俄兩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意味著,如果盧布的危機惡化,中國必然會出手相助。
事實上,中國近幾年的確在能源等領域加強了同俄羅斯的合作。中國政府網本月公布的《本屆政府成立以來出臺的重要金融政策及成效》中提到,2013年3月新一屆領導人執政以來,中國為支持中俄管道供油動用外儲250億美元,為中俄原油增供動用外儲673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