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趙亞赟,文章來自觀察者網。趙亞赟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行業研究部主任。
12月24日,一則新聞震驚了國人,該新聞光看標題就很嚇人:“俄對華原油出口每桶均價90美元 高出國際油價50%”。如果這是真的,中俄原油長期貿易協定不就成了個不折不扣的賣國條約?照這樣說,簽訂這個條約的中石油公然賣國,批準協定的國務院不也成了糊塗蟲?
仔細看這則新聞,原來是:“彭博社引用其收集的數據稱,中國上個月從俄羅斯購買的石油均價為每桶90美元,是2010年12月以來的最低價格。”彭博社並沒說這個價格有什麽不對,但國內的一些媒體就開始鼓噪了——現在國際原油價格是60美元,90美元買俄羅斯原油,不是虧了50%?
乍一聽,好像是這麽回事,但仔細一想,有點不對頭。這60美元是目前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的價格,期貨市場有價格發現功能,往往領先於現貨市場。目前原油市場處於跌勢,跌勢中,期貨價格一般要低於現貨價格。這就有人說了,你再低也不能低這麽多啊?90美元和60美元的確差得太多。不過國際原油價格一路下跌,11月份價格顯然要比現在高。經過了解,我們得知中俄原油長期貿易協定中規定的價格是在布倫特原油價格基礎上通過一個複雜的公式計算出來的,中方因為這個公式的參數與俄方進行了長期艱苦的談判,最後俄方迫於國際原油市場不景氣,最後做出了重大讓步。布倫特原油期貨交易在洲際交易所(ICE)和美國商品交易所進行,是目前市場油價的標桿。新聞上說的60美元/捅的國際油價就是指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
布倫特原油期貨交易到了交割月的第15日可以進行交割,客戶可以選擇現金交割也可以選擇現貨交割(期轉現)。如果是現金交割,就選擇按15日之後一天的布倫特期貨交易價格(通常是收盤價)進行交割。所以這一天的價格很重要,通常被現貨合約所借鑒。一般來說由於交易往往從月初就開始,所以多半以上個月的交割價為依據來計算現貨價格。下圖是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年期的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到10月布倫特原油期貨交割價是86.76 美元/桶。中俄原油長期協議的價格計算公式不公布,我們無從得知11月中俄原油貿易具體是按什麽價格,但按照10月布倫特原油交割價,加上稅收運費,90美元/桶是個很正常的價格,我們並沒吃虧,更沒人賣國。事實上拿跌下來的價格要求來對比以前的成交,說成是巨虧,本身就很荒謬。
當然有人覺得中石油為什麽不把中俄原油長期貿易協定公布出來,讓大家了解這個公式,就沒這麽多麻煩了。但事實上,任何一家企業都不願把貿易協議公布於大庭廣眾之下,這次的采購價格甚至價格計算公式大家都知道了,等於漏了自己的底牌。下次再跟別的公司談判的時候,就容易陷入被動。之前我國與某油氣國簽訂了一個非常劃算的價格,後來被國內一個人在國際會議上泄露,結果搞得兩國都很被動。
在這次中國“高價”買俄國原油的烏龍新聞事件中,筆者開始還以為是彭博社造謠企圖破壞中俄關系,後來發現彭博社只是給了這個數據,報道了11月中國自俄羅斯進口原油大增,還說價格為4年中最低。反倒是我們國內的有些媒體,聽風就是雨,不假思索,不調查研究,只憑自己想象就妄加議論,自己丟人不說,還誤導了群眾,抹黑了自己國家。前幾天,盧布一跌,國內有些媒體就在大叫中俄貨幣互換出現巨虧,結果淪為笑柄,這次又搞出原油巨虧的鬧劇。經濟新聞中有些是非常專業的事情,媒體應當虛心請教專業人士,不要只想著語不驚人死不休,甚至不把中國說成“最大輸家”誓不罷休,最後貽笑大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五,道指和標普創盤中和收盤新高,道指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上漲。空頭回補倉位,黃金大漲2%。受供大於求陰影籠罩,原油再度大跌,逼近五年新低。紐銅大跌1.4%,創四年半新低。
標普500指數漲6.89點或0.33%,報2088.77點;道瓊斯工業指數漲23.50點或0.13%,報18053.71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33.39點或0.70%,報4806.86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上漲0.90%,收14.50。
周五,美股高開,隨後在高位震蕩,道指和標普500盤中創新高,標普最高達到2092.70點,收盤時三大股指全線上漲,標普500和道指均創歷史收盤新高,道指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上漲,創2013年3月來最長上漲記錄。本周累計,道指上漲1.4%,標普500上漲0.9%,納指上漲0.9%。許多交易員在度假,市場成交不活躍。
美債收益率下跌,黃金大漲,WTI油價大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窄幅震蕩,收盤下跌1個基點,收報2.25%。空頭回補倉位,金價上漲。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大漲1.9%,收於1195.3美元/盎司。受供大於求陰影籠罩,原油再度大跌,接近此前創下的五年多新低。美國NYMEX 2月原油期貨收盤下跌1.99%,收報54.73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31%,收報59.45美元/桶。投資者擔心中國政府的一系列刺激仍難以有效提振經濟,3月交割的紐銅期貨下跌1.4%,達到2.8140美元/磅,創2010年6月以來新低。由於美國冬季天氣溫暖,投資者預計天然氣需求減少,天然氣兩年多首次跌破3美元大關。
亞洲股市大多上漲。A股高開高走,在券商股和自貿區概念股的帶領下全線上揚,權重股集體發力,滬指漲幅近3%一舉突破3100點,再刷四年新高。不過,小盤股表現較為平淡,創業板指僅上漲0.43%。板塊方面,券商股集體沖擊漲停,非銀、公路鐵路運輸漲幅居前,電子、采掘服務、農業跌幅居前。國務院決定設立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擴大上海自貿區範圍。安邦六天內共增持民生銀行17億股,持民生銀行表決權達15%。日本股市漲0.06%。日本11月全國CPI同比增2.4%,連續4個月下降,低於2.5%的預期,日本央行面臨挑戰。
原油市場走勢:
外匯市場走勢:
美債市場走勢: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漲0.33%;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0.1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70%。
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多國股市休市。
日本股市漲0.06%,恒指休市,滬指大漲2.77%。
美元兌歐元下跌,美元兌日元下跌。
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大漲1.9%,收於1195.3美元/盎司。
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大跌2%,收報54.73美元/桶。
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1個基點,收報2.2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俄羅斯前能源部長兼駐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談判代表Igor Yusufov本周一(12月29日)對路透社表示,俄羅斯可能小幅削減出口以幫助OPEC提高全球油價。11月OPEC會議前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OPEC國家曾拒絕減產,但兩個月來油價跌幅達三成,俄羅斯態度或發生改變。
俄羅斯不是OPEC成員國,其原油產量平均在每日1050萬桶。俄羅斯原油產量在2000年代初期大幅增長後,已在近幾年觸頂。
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此前曾表示,非OPEC產油國不願意減產。
“我覺得我們不需要減產,我們之前給過他們機會,但是他們不願意這麽做。”Ali al-Naimi提起11月OPEC維也納會議之前他接觸非歐佩克國家時的情形。
Ali al-naimi還援引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CEO謝琴(Igor Sechin)的話稱:“我們(俄羅斯)無法減產,因為我們的油井太老舊,一旦減產,它們就再也無法生產了。”
布倫特原油價格由11月初的84美元一線跌至今日的57美元一線,跌幅達32%。
而如今根據Yusufov的說法,俄羅斯可能輕微削減出口來穩定油價。因為少出口一些油損失不大,但油價長期過低對俄羅斯的傷害則相對更大。
Yusufov表示,“我們產量穩定,但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會增產......我不排除例如稍微減產這樣的措施,這又不是什麽可怕的事。對於個別公司而言,有可能做的是在俄羅斯境內擴大煉制,並在國內市場銷售。”
俄羅斯若要達成預算平衡,則需要油價回到每桶100美元以上。俄國已經因為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角色而受到西方制裁的嚴重打擊。
和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不同的是,莫斯科當局稱俄國不能輕易縮減原油產出,因天候條件嚴峻且缺乏儲存設施。Yusufov稱,俄國可能擴大國內煉油,或者是延後讓新的油田運作。
Yusufov提到,他預期油價不會進一步下跌,2015年將停留在每桶60-80美元區間。
他補充道,“這是一個合理的區間,適合所有國家。俄羅斯需要一個特別代表來協調與OPEC及全球能源企業的對話。”
Igor Yusufov在2001年至2004年間擔任俄羅斯能源部長。
Yusufov已不在政府內擔任重要職位,並經營一家能源投資公司,但他對路透社稱,他仍定期會見OPEC國家的石油部長們。
2001-2002年期間,Yusufov曾率領一代表團同OPEC討論過合作事宜。當時雙方的議題是支持全球油價,並同意小幅削減出口。但俄羅斯國有和民營生產商未遵守這一決定,反而增加了出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原油價格跌跌不休並未阻擋市場投機者抄底美股能源類公司的熱情。根據彭博的數據顯示,本月超過31.6億美元的資金湧向美股能源公司ETF,規模為今年單月平均水平的四倍。
前一次市場大舉湧入能源公司ETF要追溯到2007年12月,當時油價為91美元/桶。能源類ETF主要持倉包括美孚和斯倫貝榭等知名原油公司。
State Street Corp的ETF研究主管David Mazza向彭博表示,“很明顯,這意味著部分投資者認為原油市場正在接近底部,並在為2015年建立多頭頭寸。”
周一布倫特原油和美原油雙雙刷新多年新低。自今年6月高點以來,油價跌幅達到50%。標普能源類指數自6月高點則下挫27%,不過自12月中以來,反彈已經超過10%。
Oppenheimer & Co能源分析師Fadel Gheit表示,“那些長線投資者——持倉周期2-3年的人認為這是絕好的買入機會。不過未來幾個月市場可能不會很快轉好。”
ETF資金的流向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市場投資者的投機情緒。今年以來,能源類ETF凈流入達到92.8億美元,為2013年全年的三倍之多。
市場分析師也看好能源類公司的前景。根據彭博調查顯示,分析師們認為標普44家能源類公司在未來12個月平均漲幅將達到23%。這一漲幅預期為整個美股板塊第一,兩倍於排名第二的原材料板塊。
能源類最大的EFT XLE本月吸金規模達到了創紀錄的18.5億美元。上一次資金流入XLE規模峰值出現在2007年12月,當時油價為91美元,隨後在次年最高觸及147美元。而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XLE資金流出超過5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二,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告知部分石油公司,它們可以對凝析油進行“自主分類”,在未獲正式許可的情況下考慮出口經少許加工的輕質原油。BIS提議有助於為美國頁巖油向海外出口掃清障礙。
BIS與一些油企展開了對話,告知油企可以對凝析油進行“自主分類”,這樣石油公司可在未獲得正式許可的情況下出口自身產品。
知情官員稱,BIS上述建議並不代表政策變化,當前法律允許石油公司對石油進行“自主分類”,是業內常見的做法。然而,BIS的立場表明,美國當局正逐漸變得願意讓油企向海外出口未經加工的石油。
不過,一直以來美國政府對石油“自主分類”的態度不明確。官員們拒絕對能源政策作出評論,僅表示當局正在評估美國原油產量大幅增長的情況。當前,美國能源政策飽受爭議。
上月,必和必拓宣布將在未獲政府明確許可的情況下出口超輕質美國原油,並稱此舉有充分的法律根據。今年早些時候,監管當局批準其他公司出口特定石油產品,必和必拓表示其產品與獲批公司的產品類似。
今年6月,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美國商務部裁決,美國兩家能源公司對一種超輕質原油進行很小的處理後,可以將其合法出口。隨著美國頁巖油氣的繁榮,此種超輕質原油開采量較為豐富。上述兩家公司為先鋒自然資源公司(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 Company)和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公司。
據路透社,律所O’Melveny & Myers合夥人Theodore Kassinger表示,不認為BIS的談話一定是鼓勵石油出口,但BIS談話表示,“自主分類”是一個不應忽視的選項。
美國原油出口禁令可追溯到1973年10月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當時OPEC為打擊對手以色列及其盟友國家,宣布實施石油禁運,引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這令美國決定盡快減少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美國自70年代開始禁止出口大部分原油。近年來,水平鉆井和水力壓裂技術推動美國原油產量爆發式增長,這令美國放松原油出口禁令的呼聲越來越高。
隨著美國國會開始討論是否增加石油出口額度,來自亞洲的買家開始積極在美國布局。過去兩年,日本第二大原油貿易商Mitsui & Co將其休斯頓的員工數量翻了一番。日本Cosmo Oil有限公司在休斯頓新開設了一個辦公室,而韓國SK Innovation公司也加強了在該地區的部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能源部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2014年產油量達到1058萬桶/日,同比增長0.7%,為蘇聯解體後最高水平。
非國有中小型油企是今年俄羅斯產油量創新高的主要誘因——同比增長11%,超過100萬桶/日。此外,石油和天然氣冷凝物產量12月達到1067萬桶/日,也為蘇聯解體後最高水平。
俄羅斯今年出口至中國的原油達到了創紀錄的2260萬桶(452000桶/日),同比增長43%。而國有壟斷企業石油管道運輸公司今年原油整體出口下降5%至1.955億桶。
2014年上半年在油價相對高位的情況下,俄羅斯原油公司收益頗豐。不過下半年在歐美經濟制裁影響和原油價格大幅走低的雙重打擊下,俄羅斯經濟受到極大影響。
俄羅斯能源部預計,2015年俄羅斯原油產出將下降至5.25億桶,IEA則預計今年俄羅斯原油產出可能會下降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年最令人吃驚的事,大概要數中國股市以近53%的漲幅成為全球最佳投資。同時,讓我們也來看看那些失意者。英國知名理財雜誌《MoneyWeek》盤點了2014年12大最差投資。比特幣高居榜首,原油、銅、盧布、阿根廷比索悉數入圍。
1、比特幣
曾風光一時的比特幣成為2014年最大的輸家,1比特幣從一月的高點1000美元暴跌了超過52%。
2、原油
國際原油自今年六月以來步入斷崖式下跌,歐佩克、美國、俄羅斯三大產油區大打價格戰,布倫特原油年度下跌45%。
3、英國公司Quindell
英國IT外包公司Quindell因為一份做空報告,多名高官涉及問題股權交易而股價大跌,從682便士暴跌至34便士。
4、俄羅斯盧布
受西方制裁和油價暴跌影響,盧布兌美元從33開始下挫,一度暴跌至80。在俄羅斯央行[微博]的奮力幹預下,盧布勉強回到50水平。
5、樂購公司(Tesco)
2014年Tesco的股價幾乎腰斬,原因除了有其他超市的激烈競爭,本身的會計醜聞也是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
6、希臘股市
希臘股市今年跌至了近17個月新低,這主要是受到該國國內政治動蕩和人們對於其退出歐盟擔憂的影響。
7、銅
基礎金屬的價格去年遭遇暴跌,銅顯然是最糟糕的,全年下挫超過15%。
8、阿根廷比索
受違約風暴影響,阿根廷比索在禿鷲基金的窮追猛打下貶值了20%。由於貨幣的持續貶值,阿根廷經濟正面臨2001和2002年第一次違約以來的最壞局面。
9、Twitter
投資者對於公司現金流的擔憂和Facebook的強力競爭,讓Twitter的股價年內重挫了42%。
10、玩具巨頭美泰(Mattel)
2014年,以生產芭比娃娃而著名的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泰在被迪斯尼拋棄之後,股價大跌了36%。迪斯尼最終選擇了孩之寶。
11、俄羅斯企業債
受歐盟和美國制裁影響,俄羅斯大量美元外流,該國企業債收益率也隨之水漲船高。
12、化妝品公司雅芳
由於管理不當、銷售不暢和訴訟不斷,這家美容化妝品公司巨頭的股票價格從去年年初的17.5美元一路跌至9.5美元附近。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150103/213821216278.shtml
隨著伊拉克和俄羅斯的石油供應飆升至幾十年來最高水平,2015年年初原油價格被推至五年來的最低水平。
據俄羅斯能源部的數據,俄羅斯2014年產油量達到1058萬桶/日,同比增長0.7%,為蘇聯解體後最高水平。
伊拉克石油部發言人Asim Jihad表示,伊拉克12月每日出口294萬桶,為自1980年代以來新高。國際能源機構數據顯示,11月,這兩個國家提供了世界上15%的石油。
2014年,布倫特原油下跌了48%,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2014年,OPEC拒絕削減產量,而美國石油產量升至30年最高。
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表示,俄羅斯今年將維持產量,預計價格將趨於穩定。
Saxo Bank A/S分析師Ole Sloth Hansen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隨著俄羅斯和伊拉克的最新消息,不斷上升的石油供應仍給原油市場帶來下行壓力。布倫特原油期貨今天每桶57美元,今年可能會降至50美元。
即便在去年歐美制裁之後,俄羅斯產出也有所增加。該國政府有大約一半的收入來自石油和天然氣的稅收。
作為OPEC第二大生產國,伊拉克上月與半自治的庫爾德地區達成協議,將庫爾德的石油出口到土耳其。
咨詢公司JBC Energy GmbH的分析師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這看起來對向北部出口產生一個積極的影響。
伊拉克石油部發言人Jihad 表示,12月,伊拉克出口557.9萬桶石油,相當於每天約18萬桶。這比11月的83.6萬桶增加了6倍。
伊拉克與俄羅斯的大幅增產也讓沙特此前對於為何不願減產的說法更加可信。此前由於堅持不減產,在油價暴跌期間沙特遭到了很多質疑。對此,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表示沙特不願意失去市場份額,他表示:
讓高效率的產油國減產,而低效率的增產?這是不正常的。如果我們減產,那麽我們的市場份額會有什麽變化?其他產油國會拿走這部分市場份額,油價會上漲,這些產油國可能是俄羅斯、巴西或者美國,甚至任何其他高成本的產油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5 19:55 編輯 跌跌不休的原油:低油價時代有哪些投資機會? 作者:鄧勇、王曉林 主要結論: 國際油價大幅回落。布倫特原油價格從6月19日115.06美元/桶的高點回落至目前的55.54美元/桶的低點,跌幅超50%。 油價下跌源於供需變化。供給方面,美國頁巖油產量大幅增加,由2007年的121萬桶增加至目前的509萬桶,美國原油凈進口量較2005年的高點下滑了30%。需求方面,我國及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下滑,我國季度原油進口量環比增速由1Q2014的5.6%下降至目前的-3.0%。供給增加而需求減弱,帶來油價大跌。 進入低油價時代,期待油價反彈。原油供應充裕、需求增速回落,已進入低油價時代。隨著頁巖油等非常規油氣產量下降、原油需求季節性回升,我們預計2015年二季度油價有望反彈。 2015年影響油價的關鍵因素。(1)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對油價的態度;(2)頁巖油的產量變化;(3)中國的原油進口。 推出原油期貨,增強原油定價權。作為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我國在原油價格市場上的話語權並不強。在低油價水平下,推出原油期貨,以增強原油定價權,推動我國石化產業健康發展。 油價反彈關註高彈性品種。從上市公司單季度扣非凈利潤波動與股本比較的彈性來看,齊翔騰達等公司彈性較大,在油價反彈階段具備較好的業績彈性。同時該公司目前PB低於歷史均值,存在修複空間。 油價平穩時關註供需改善的品種。原油價格低位震蕩時,供需就成為影響產品價格的主要因素。如果2015年油價低位運行,我們建議關註供需改善的滌綸長絲(桐昆股份)、磷肥(雲天化、新洋豐、湖北宜化)等。 油價下跌過程中,化工行業很難有較好的投資機會。相對而言,偏消費端的改性塑料、農藥、橡膠、輪胎、日化等子行業表現略好。 原油期貨推出帶來的投資機會。如果未來原油期貨推出,原油生產及煉化企業、原油流通企業、原油進口、倉儲、貿易公司等都有望從中受益,相關公司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上海石化、風範股份、龍宇燃油等。 上市公司分析。在油價反彈過程中,關註業績彈性大的公司,如齊翔騰達等;在油價平穩運行過程中,關註供需改善的公司,如桐昆股份、雲天化等;政策推進(國企改革、特別收益金起征點上調、原油期貨推出)會給中石油、中石化帶來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原油價格持續回落;相關產品價格大幅波動。 正文內容
國際原油價格在2014年6月達到階段性高點後,開始回落。布倫特原油價格從6月19日115.06美元/桶的高點回落至目前55.54美元/桶的低點,跌幅超50%。從月度均價來看,2014年6月布倫特原油均價112.03美元/桶,至12月布倫特原油均價63.08美元/桶,下降43.69%。 圖1 布倫特原油價格走勢 ![]() 2. 本輪油價下跌源於供需變化 2.1 始於頁巖氣革命 頁巖氣革命帶來產量提升。美國頁巖氣革命帶來其頁巖氣產量的快速提高,從2000年至2013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由114億方增加到3369億方,複合增速29.8%,頁巖氣產量在全部天然氣產量中的占比,由2000年的1.7%,提高到2013年的39.6%。 在此期間,美國海上天然氣以及陸上常規天然氣產量均出現下降,而頁巖氣產量則大幅增加,美國天然氣產量的提升源於頁巖氣革命。 天然氣產量增加帶來價格回落。美國天然氣最主要的用途是工業以及發電,占比分別達34%和36%。由於頁巖氣革命帶來的天然氣產量快速增加,這兩類天然氣的銷售價格出現下降。2008年美國工業及發電用氣價格分別為9.65、9.26美元/千立方英尺(約2.3元/立方米),到2012年則下降到3.88、3.54美元/千立方英尺(約0.8元/立方米),較2008年的高點下降60%。 生產商轉而生產頁巖油。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核心在於技術的進步,即水平井鉆井以及水力壓裂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以上兩項技術對於頁巖中油氣藏的開采起到關鍵作用。而在美國天然氣價格大幅下降後,生產商開采頁巖氣的盈利受到影響,轉而將以上技術應用到頁巖油的開采中,從而帶來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大幅增加。 低價天然氣帶來頁巖油產量增長。從頁巖氣產量增速以及頁巖油產量增量,可以看出低價天然氣對頁巖油產量增長的影響。由於天然氣價格走低,美國頁巖氣產量增速受到影響,在2007年以前,頁巖氣產量增速處於上升階段,2007年之後則達到平臺期,從2012年開始產量增速則出現了明顯下降。而在頁巖氣產量增速下降的同時,頁巖油產量則出現增長,2011年美國六大頁巖盆地的原油產量增長40萬桶/日,而其後三年原油產量則出現80~95萬桶/日的增長。以上變化表明生產商在天然氣價格走低後轉而生產頁巖油。 美國原油凈進口量減少。美國原油總產量在2008年下降到近年的低點500.0萬桶/日,此後隨著頁巖油產量的增加,2014年前九個月美國原油產量則大幅增加至844.6萬桶/日。與此同時,美國原油凈進口量則由2005年高點的1009.4萬桶/日,下降到2014年的706.6萬桶/日,降幅達300萬桶/日。 2.2 需求增速預期下降 過去十年(2003~2013年),全球原油消費總量由8022萬桶/日增長到9133萬桶/日,增量為1111萬桶/日,複合增速1.31%。同期中國的原油消費量由577萬桶/日增加到1076萬桶/日,增量為499萬桶/日,複合增速6.42%。全球原油消費增量中的44.8%由中國貢獻。 圖2 全球原油需求增長主要來自中國 ![]() 我國原油對外需求表現為凈進口量增加。2000年至2013年,我國原油產量由16262萬噸增加到20813萬噸,複合增速1.92%,凈進口量則由5970萬噸增加到28033萬噸,複合增速12.63%,年度凈進口量十三年間增加了2.2億噸,相當於560萬桶/日,平均每年增加43萬桶/日。 我國原油進口量增速下降。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原油季度進口量環比增速由5.6%下降至-0.9%,第四季度前兩個月原油進口總量4950萬噸,如果12月進口量仍保持這一水平,則季度原油進口量環比增速將進一步下降至-3.0%。我國原油進口量出現下滑。 ![]() 全球主要經濟體GDP增速預測下調。近期OECD、IMF、世界銀行將美國、歐盟、中國等全球主要經濟體2014、2015年的GDP增速預測下調,表明全球經濟增長仍不樂觀。 目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下降,由於經濟增速預期下滑,對原油需求增長的預期也下滑。同時我國GDP增速可能下降至7%的水平,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原油需求增長國,中國GDP增速的下降可能導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下滑。 2.3 沙特追求市場份額穩定 1980年代限產保價效果不佳。由於1978年底伊朗的政治劇變以及1980年的兩伊戰爭,1980年國際油價達到36.83美元/桶的歷史高位,之後OPEC實施限產保價政策,從1981~1985年,國際油價從35.93美元/桶緩慢下降至27.56美元/桶,跌幅23%。 OPEC的限產保價政策主要由沙特完成。在此五年間,沙特原油產量由1025萬桶/日下降至360萬桶/日,降幅65%,而OPEC其他成員國原油產量則小幅增加63萬桶/日。沙特原油產量占全球份額則由1980年的16.3%下降至1985年的6.3%,國內GDP增速則由1980年的6.5%下降至1985年的-4.3%。之後沙特為恢複市場份額開始增產,1986年沙特原油產量521萬桶/日,國際油價則下跌至14.43美元/桶。 圖3 上世紀80年度沙特原油減產 ![]() 沙特追求市場份額的穩定。從過去的限產保價政策可以看到,沙特為了保持油價而實施的減產措施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2014年11月27日的OPEC會議上,OPEC未達成減產協議,決定繼續保持3000萬桶/日的產量上限不變。此舉表明以沙特為首的OPEC國家為了追求市場份額的穩定,可以接受低油價。 從全球各地區原油生產成本來看,中東地區不到30美元/桶,是全球最低的,從生產盈利角度來講,中東地區最能承受低油價。同時目前沙特擁有7000億美元以上的外匯儲備,即使低油價造成沙特短期內外匯收入減少,但其外匯儲備也可以支持其支出需求,沙特可以較長時間容忍低油價。我們認為在美國頁巖油產量出現明顯下降之前,國際油價難以出現較明顯的上漲。 ![]() 3, 未來關註點 3.1 美國頁巖油產量增長情況 六大頁巖區塊帶來原油產量增加。過去幾年中,美國原油產量的增長,幾乎都來自於六大頁巖區塊。而其中最主要的三大區塊為Bakken、Eagle Ford以及Permian區塊。2014年9月三大區塊的原油產量占美國全部原油產量的近50%,而從2007年1月至2014年9月,美國原油產量增量中的90%來自於以上三大頁巖區塊。 根據EIA的數據,美國六大頁巖區塊的全部原油日產量(包含頁巖油)由2007年的121萬桶增加至目前的509萬桶,直接帶來美國原油產量的大幅增加。 圖4 美國六大原油區塊原油產量(桶/日) ![]() 關註頁巖油生產成本。根據Bloomberg數據,美國頁巖油生產企業在保持20%的稅前IRR的情況下的盈虧平衡點在30~100美元/桶不等,平均值為68美元/桶。目前WTI油價在55美元/桶附近波動,已低於該平均價格約20%。在此價格水平下,美國大部分頁巖油生產企業將面臨收益下降甚至虧損的壓力,若油價長期維持在這一水平,我們認為美國頁巖油產量會出現下降。 圖5 美國頁巖油成本估算(美元/桶) ![]() 新鉆井許可下降。根據美國德州鐵路委員會數據,2014年11月德州新增鉆井許可1508個,較前一月大幅下降50%,較前六個月平均值也有42%的降幅。德州鉆井數量占全美鉆井數的一半左右,德州新增鉆井許可的下降,表明低油價已經對頁巖油的鉆探產生負面影響。 圖6 美國德州新增鉆井許可數(個) ![]() 頁巖油生產商降低2015年資本支出預算。近日美國頁巖油主要生產商大陸資源(Continental Resources,NYSE: CLR)宣布為了應對油價下滑,將第二次削減2015年的資本支出計劃。大陸資源宣布,2015年在油井等方面的資本支出預算為27億美元,較上次公布的46億美元減少約40%,較最初的52億美元減少約48%。同時大陸資源公司對於2015年油氣產量增長預期也由此前的23~29%下調至16~20%,平均鉆機數量由此前預期的50臺下調至39臺。大陸資源對2015年資本支出預算的下調,表明低油價已經開始影響石油生產企業2015年的投資計劃。 由於頁巖油生產存在一定周期,此前新增鉆井許可仍較多,同時頁巖油井在生產初期產量較高,因此雖然新增鉆井許可數以及生產企業投資預算出現下降,但頁巖油產量在短時間內仍將保持增長趨勢。而當美國頁巖油產量增速見頂的時候原油供需基本面以及油價走勢或將出現變化。 3.2 中國原油戰略儲備建設情況 目前我國已建成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總儲備庫容為1640萬立方米,儲備原油1243萬噸。其中舟山基地庫容500萬方,儲備原油398萬噸;鎮海基地庫容為520萬方,儲備原油378萬噸;大連基地庫容為300萬方,儲備原油217萬噸;黃島基地庫容為320萬方,儲備原油250萬噸。 根據規劃,我國還將建設二、三期國家石油儲備工程,原油儲備量各為2800萬噸。在三期儲備工程均完成儲備後,我們的國家石油儲備量大約能達到90天原油進口量的水平。如果二、三期儲備工程能在2020年以前建設完畢並完成儲備,那麽帶來的我國原油需求約為20萬桶/日。 4. 油價波動帶來的投資機會 我們認為由於原油供給充裕、需求增速回落、非常規能源沖擊等因素影響,中長期來看油價將呈現下降趨勢,未來將進入低油價時代。而短期內油價已經歷了大幅下跌,隨著頁巖油等非常規油氣產量下降、原油需求季節性回升等因素影響,我們預計2015年二季度油價有望反彈。 在低油價以及油價波動的階段,我們期望發現一些石化行業的投資機會。 4.1 油價波動與石化公司盈利正相關 在油價大幅下跌以及油價波動時石化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市場關心的問題。我們將通過分析油價波動情況下,國際化工公司(石化企業以埃克森美孚為標的、化工企業以道化學為標的)的盈利變化,希望能找到企業盈利與油價波動的規律。 4.1.1 油價與石油化工企業盈利的關系 石化公司盈利能力與油價波動正相關。我們統計了1985~2013年原油價格波動與埃克森美孚(XOM)稅前利潤率的變化趨勢,結果顯示,XOM的盈利能力與油價波動正相關。在油價平穩的1985~2000年,XOM的稅前利潤率也相對穩定;2000年以後,伴隨著油價波動,公司的盈利能力也相應的同向波動。 圖7 XOM稅前利潤率與油價比較 ![]() 化工企業盈利能力:油價平穩時,供需主導盈利趨勢;油價波動時,隨油價同向波動。化工公司盈利能力波動的影響因素較多,在油價相對平穩的時候,道化學(DOW)稅前利潤率的波動主要是由於產品供需所主導;而在油價波動的時候,DOW的盈利能力基本與油價同向波動。 圖8 DOW稅前利潤率與油價比較 ![]() 4.1.2 油價波動率與收入、利潤增減變化 收入利潤增長率與油價波動率正相關。無論是石油化工公司(以XOM為例),還是基礎化工公司(以DOW為例),其收入、利潤的增長變化與油價波動率都是正相關。在油價上漲時,石化、化工公司的收入、利潤也隨之增加;而油價回落時,企業的收入利潤也會下降。 圖9 XOM收入、利潤增長率與油價波動率比較 ![]() 圖10 DOW收入、利潤增長率與油價波動率比較 ![]()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石油化工行業盈利與油價正相關,因而我們認為:最好的油價走勢就是快跌慢漲,在油價下跌階段很難有好的投資機會,而在油價上漲過程中,化工行業的機會更多一些。 圖11 石化企業盈利與油價正相關 ![]() 4.2 油價波動關註部分基礎化工子行業 我們統計了標普主要化工指數(油氣綜合指數、油氣提煉指數、油氣設備服務指數、油氣開采生產指數、化工制品指數、農藥化肥指數)與油價波動走勢的關系,結果顯示,各指數與油價波動一致,油價下跌往往伴隨化工指數回落;而在油價上漲過程中,化工指數都會有很好的表現。 圖12 主要化工指數與油價走勢圖 ![]() 石油化工行業整體盈利與油價呈正相關關系,而基礎化工子行業眾多,不同子行業在油價波動時可能出現一定的投資機會。 圖13 油價波動時關註部分基礎化工子行業 ![]() 我們統計了2006年以來5個油價上漲區間以及4個油價下跌區間基礎化工各子行業指數表現與油價波動的關系。 數據顯示,在油價上漲過程中炭黑、磷化工、粘膠、農藥、塑料、日化等子行業可能取得較好的表現。 油價下跌過程中,化工行業很難有較好的投資機會。相對而言,改性塑料、農藥、橡膠、輪胎、日化等子行業,由於成本下降或者需求增長穩定等因素,在油價下跌過程中表現略好一些。 關註部分基礎化工子行業,滌綸以及磷肥。在目前原油價格下跌以及在底部波動的階段,我們認為可以關註部分價差擴大或價格上漲的基礎化工子行業,如滌綸、磷肥等。 滌綸行業:價差擴大。自2014年8月以來,由於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滌綸POY的原料PTA、MEG價格隨之大幅下跌,跌幅分別達38%、21%。而滌綸POY自身價格跌幅則達到22%。由於主要原料PTA跌幅較大,滌綸POY與原料的價差由8月初的971元/噸,擴大至目前的1800元/噸,漲幅85%。建議關註滌綸行業龍頭企業,如桐昆股份等公司。 圖14 滌綸價差擴大 ![]() 磷肥行業:價格持續上漲。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磷肥價格持續上漲。12月國內磷酸二銨均價達3000元/噸,較7月均價2700元/噸上漲11%。同時磷酸二銨行業開工率也由1月的56.7%提高到11月的66.8%。產品價格及開工率的提高表明行業景氣在逐步上行,同時企業盈利也有望回升。 出口關稅下降進一步利好磷肥行業。根據最新的出口關稅政策,2015年磷肥旺季出口關稅將下降,從而帶來磷肥出廠價格提升,旺季二銨出廠價格有望提高285元/噸。2014年前11個月,磷酸一銨、二銨出口量分別為194、415萬噸,同比增長196%、26%,我們認為在2015年出口關稅進一步降低的情況下,磷肥出口量也有望進一步增加,從而有助於緩解國內過剩產能以及帶動價格上漲。建議關註相關磷肥生產企業,如雲天化、新洋豐、湖北宜化等。 圖15 磷酸二銨價格持續上漲 ![]() 4.3 油價反彈則關註彈性品種 我們選取石化及基礎化工行業的近300家公司進行比較。我們統計自2010年以來上市公司單季度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情況,其中有99家上市公司在以上十九個報告期內扣非凈利潤持續為正。 油價反彈階段關註業績彈性大的公司,如齊翔騰達。以上十家上市公司中屬於石化行業的包括齊翔騰達、中海油服。齊翔騰達主營業務為碳四深加工,其盈利能力受油價波動影響較大。我們認為在油價反彈的階段,該公司將具備較好的業績彈性。 此外從PB估值來看,中海油服、齊翔騰達的最新PB與2010年以來PB均值的比值也較小,表明兩家公司目前的PB處於歷史上相對較低的水平,未來兩家公司也存在PB估值向歷史均值修複的空間。 ![]() 原油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石油生產企業的盈利。根據我們的測算,在假定三大石油企業其他業務(煉油、化工、銷售)穩定的情況下,原油價格波動業績彈性由大到小排序是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 ![]() 4.4 關註政策帶來的行業投資機會 石化行業除了受油價影響較大以外,國家政策對行業格局以及盈利也有較大影響。近期值得關註的政策,包括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上調,以及未來原油期貨的推出等。 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上調增加石化公司盈利。 根據《石油特別收益金征收管理辦法》,石油特別收益金是指國家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因價格超過一定水平所獲得的超額收入按比例征收的收益金。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將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提高至65美元/桶。起征點提高後,石油特別收益金征收仍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計征。 財政部上一次上調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是在2012年1月,起征點由40美元/桶提高至55美元/桶。本次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由55美元/桶進一步提高至65美元/桶。目前開采成本上升、油價大跌,上遊企業的超額收益大不如前。此時上調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有助於穩定上遊開采企業盈利能力,從而穩定國內油氣產量,保障我國油氣能源安全。 根據我們的測算,假定原油實現價格為70美元/桶,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從55美元上調至65美元/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的稅負有望分別減少147.86億元、55.87億元,從而推動兩家公司EPS分別增厚0.06、0.04元。 期待原油期貨推出。 目前證監會已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下一步將發布原油期貨上市的配套政策和管理辦法。我們預計原油期貨有望在2015年第二季度推出。 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和消費國,原油期貨的出臺有望使我國擁有自主的原油定價權,將有助於我國爭取亞洲地區乃至全球的原油定價權,同時為國內石化及相關行業企業提供便利的風險對沖工具,進一步增強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未來原油期貨推出,幾類公司值得關註: (1)原油生產企業及煉化企業。在油價大幅波動的情況下,以上企業可以利用期貨工具有效對沖風險,取得穩定的盈利。相關公司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上海石化、華錦股份等。 (2)進一步推動石油流通體制改革。原油期貨交易的活躍需要多方參與,我們認為未來國內原油進口權的放開、鼓勵民資進入油氣上遊領域、國內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油氣資產收購等措施將繼續推進,相關公司包括風範股份、廣匯能源、國際實業、準油股份等。 (3)原油進口、倉儲、貿易公司。低油價下推出原油期貨,我國原油進口量可能增加,直接從事原油等大宗商品貿易倉儲的公司值得關註,如龍宇燃油、華信國際等。 5. 上市公司分析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在油價反彈過程中,關註業績彈性大的公司,如齊翔騰達等;在油價平穩運行過程中,關註供需改善的公司,如桐昆股份、雲天化等;政策推進(國企改革、特別收益金起征點上調、原油期貨推出)會給中石油、中石化帶來投資機會。 5.1 齊翔騰達(002408):C4產業鏈深加工,業績彈性大 齊翔騰達從事C4深加工產業鏈,主要產品包括甲乙酮、丁二烯等。公司甲乙酮生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技術實力強,原料供應有保障。 我們給以齊翔騰達“增持”投資評級,主要關註點包括: (1)進一步擴建甲乙酮裝置。公司將擴建甲乙酮裝置,新增產能4萬噸,項目預計於2015年中期建成投產,進一步增強公司在甲乙酮行業的領軍地位。 (2)公司業績彈性大。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如果油價能夠企穩反彈,將帶動相關化工產品價格上漲。公司業績彈性大,靜態情況下甲乙酮價格每上漲1000元/噸,公司EPS有望增厚0.25元,在油價反彈階段公司有望實現較好的盈利。 (3)新建產能持續投產。公司在建的低碳烷烴綜合利用項目預計將於2015年下半年投產,公司將充分利用碳四原料,擴大其碳四產業鏈。項目投產後公司外銷產品總量將由目前的50余萬噸增加到100萬噸以上,從而帶來公司業績增加。 風險提示:油價持續下跌,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在建項目進度不達預期。 5.2 雲天化(600096):磷肥龍頭,受益於磷肥價格上漲 雲天化為國內磷礦石及磷肥生產龍頭企業,2013年公司生產尿素113萬噸、磷肥541萬噸,1H2014公司生產尿素52萬噸、磷肥233萬噸。 在國內磷肥價格上行、出口量有望增加的階段,我們認為雲天化值得關註: (1)與以色列化工展開戰略合作,引入外國戰略投資者,公司有望實現財務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升級以及盈利能力改善。 (2)業績彈性大。雲天化目前具備1200萬噸磷礦石、120萬噸磷酸一銨、460萬噸磷酸二銨、156萬噸尿素的年產能,為國內磷礦石及磷肥生產龍頭企業。在目前磷酸二銨的價格(3000元/噸)水平下,磷肥價格上漲5%,靜態情況下公司EPS有望增厚0.54元。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大幅波動。 5.3 桐昆股份(601233):滌綸價差擴大 是國內最大的滌綸長絲企業。桐昆股份聚酯產業鏈較為完善,涵蓋PTA-聚酯-紡絲,目前公司擁有滌綸長絲產能約280萬噸,PTA產能約150萬噸,2001-2013公司連續13年滌綸長絲銷量居國內第一位,2013年公司滌綸長絲銷量約225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約9.4%。 國內滌綸長絲產能投放接近尾聲,供需格局改善帶來產品價格及價差上漲。我們認為桐昆股份在此次聚酯相關產品價格上漲的過程中最為受益,主要原因是公司PTA自給率高,在充分享受PTA-滌綸長絲上漲的同時,公司滌綸長絲保持了較高的開工率(90%以上)。 關註業績彈性。桐昆股份盈利對滌綸長絲噸毛利較為敏感。我們以改善2014年280萬噸銷量計算,公司噸毛利每提升100元,可增加約2.58億元凈利潤,對應EPS增厚0.22元。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波動;下遊需求波動。 5.4 中國石油(601857):受益於“暴利稅”起征點上調 從2015年1月1日起,我國原油開采特別收益金起征點從55美元/桶,提升至65美元/桶。作為國內最大的油氣生茶內企業,特別收益金起征點的上調,中國石油將受益。根據我們的測算,假定原油實現價格為70美元/桶,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從55美元上調至65美元/桶,中國石油的稅負有望分別減少147.86億元億元,從而推動公司EPS分別增厚0.06元。 我們給予中國石油“增持”投資評級,公司未來關註點包括: (1)非常規天然氣補貼。目前國家對頁巖氣、煤層氣給予開采補貼,而對於致密氣的開采卻沒有補貼。在國家大力發展天然氣的大背景下,同樣作為非常規油氣的致密氣也應該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作為非常規天然氣的一種,致密氣也希望能像頁巖氣、煤層氣一樣,通過補貼加大開采力度,如果補貼0.4元/方,能增加100億元收入。 (2)積極尋求海外油氣資源合作。在油價大跌的時候,也是進行海外油氣擴張的好時機,通過海外油氣資產並購,不斷提升原油自給率。 風險提示。原油價格繼續回落;4Q14盈利下降。 5.5 中國石化(600028):國企“混改”排頭兵 2014年2月,中國石化率先推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將旗下銷售公司作為混改試點,引入民營及社會資本。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我們給予中國石化“買入”投資評級,未來關註點包括: (1)國企改革。中石化銷售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自2014年2月啟動以來,目前基本完成引資工作。通過引入外部資本,大力發展銷售公司非油品業務。 (2)頁巖氣。根據中石化的規劃,2015年公司頁巖氣產能50億方,2017年頁巖氣產能達到100億方。頁巖氣的快速發展有助於彌補公司油氣業務的短板。 (3)中石化轉債轉股價格為4.89元,強制轉股價6.36元,目前股價已接近強制轉股價。觸及強制轉股價可能會抑制股價漲幅。 風險提示。原油價格回落;4Q14盈利下降。 6.風險提示 原油價格持續回落;相關產品價格大幅波動。 來源:海通證券 |
據路透估計,全球油價重挫引發中國大舉買入,12月原油進口量超過3100萬噸,創紀錄高位。此外,中國2014年為充實戰略儲備而準備的原油較2013多出一倍。
湯森路透石油研究和預測的估值顯示,中國12月的原油總進口量首次超過3100萬噸,相當於每日超過700萬桶。這比之前創下的月度進口紀錄高位還高出逾10%。
另據路透測算,根據中國國內石油產出、進口和商業庫存數據,再對比煉廠需求,可判斷中國去年為戰略石油儲備而額外進口的原油高達1.24億桶,這是2013年中國為戰略儲備補充的6100萬桶的兩倍多。
數據顯示,拜去年經濟體系中過剩原油翻番所賜,中國補充戰略石油儲備的力度比此前預計的大得多。
不過,分析師並不太認為中國的大肆購買可以支撐起國際油市,油價自2014年6月起已經跌去逾50%。
Phillip Futures的分析師Daniel Ang表示,經濟增長正在放緩,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中的可用空間可能也快要填滿了。
“關於中國增加戰略油儲的行動,我們認為這絕對是個意外之舉。從他們的經濟數據來看,我們預計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將不會增加了。”Ang說道,“我們預計中國的原油進口不會長時間維持在這樣的水平。”
對於中國戰略原油儲備,除了存儲地點和存儲能力之外,其它方面人們所知甚少。中國除通過新華社公布商業原油和油品庫存數量的變化百分比之外,也很少公布其他數據。
中國在2009年完成儲備第一階段,之後開始進行第二階段的註油。
SPR庫存目前估計超過30天原油進口量。中國儲備計劃為約6億桶,或約為90天的進口量。
“隨著國際油價下滑,中國明顯借機向SPR增加低成本原油,”匯豐控股的Tom Hilboldt稱。
不過他提醒,SPR儲備補充規模可能被高估了,因部分原油可能在系統內損耗,或被煉廠用掉,並沒有按照最初計劃進入儲備系統。
**中東原油**
盡管經濟放緩且石油需求增長乏力,去年中國仍有幾個月的原油進口達到紀錄高點,或接近紀錄最高。中國的原油進口從去年9月開始回升,主要受來自中東的原油進口推動。
路透獲得的船舶經紀商數據顯示,中東至中國的超級油輪租用數量在去年最後四個月間大幅增加。
數據顯示,中石化的貿易和租船子公司聯合石化從9月以來,每個月都至少裝運了40艘超級油輪的中東和西非原油。
中石油的貿易子公司中國聯合石油公司10月購入了規模創紀錄的安曼原油,一口氣買入47批上紮庫姆(Upper Zakum)、安曼和迪拜原油。
11月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將開始定期發布中國的石油庫存數據,不過沒有給出具體將於何時開始公布的時間表。
中國國家統計局於去年11月首次公布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的庫存量,約為9100萬桶,相當於九天的消費量。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