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 成華航祕密武器 打造幸福經濟艙 麵包量產待考驗

2011-1-24  TWM




為了爭取二○一○年世界麵包冠軍的吳寶春點頭合作,華航可說吃盡了苦頭。即使吳寶春的要求再嚴格、步驟再繁複,再苦華航也甘之如飴,因為他是華航今年營運的祕密武器!

撰文‧黃筱雯

華航二○一○年第四季營運出現小虧損,一一年營運前景似乎出現烏雲,但華航其實已準備好一項吸引客源的祕密武器,這項武器就是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吳寶春!除了頭等艙與商務艙外,未來經濟艙客人也可以吃到幸福的麵包,希望吸引一波吳寶春粉絲的搭機潮。

華航於一○年九月,宣布與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吳寶春合作,現在只要乘坐華航頭等艙與商務艙,就可享用到獲得吳寶春認證的冠軍手做麵包!

一○年三月,當吳寶春一獲得世界麵包大賽冠軍,華航總經理孫洪祥立刻向吳寶春提出合作計畫,從討論到簽約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又花了一個半月研發新口味與教學,這世界冠軍等級的麵包,才終於飛上空中。而吳寶春對品質的嚴格要求,讓華航費盡苦心。

「我們現在一天要做兩千個麵包,而且一定要手做!這樣他(吳寶春)才願意認證。」華航空服副總經理石炳煌說,在正式教學前,華航還特地帶吳寶春參觀整座中央廚房,乾淨整潔的工作環境,果然獲得吳寶春青睞。

合 作至今已四個月,華航的誠意吳寶春深切的感受到。「做手工麵包,品質很重要,因此不管是在哪裡推出,只要是我的配方,怎樣都是我的責任,寧願少賣一點,也 要顧好品質。」吳寶春說,「而華航很有誠意,而且我們理念相同,十分值得信任。」當初吳寶春之所以願意與華航合作,原因之一就在於推廣台灣農產品。吳寶春 的經紀人劉映虹表示,當初有許多企業前來提出合作,航空業也不在少數,甚至還有跨國麵包業者前來敲門,「但是華航承諾採用吳寶春指定的台灣本土食材製作麵 包,加上品牌知名度高,形象也好,因此出線。」現在華航客艙提供的麵包,是經過兩個月的反覆試做,再由吳寶春試吃合格後才推出的。由於吳寶春的店面在高 雄,常常華航麵包試做一出爐,立刻裝袋包好快遞到高雄讓吳寶春試吃,為的就是要得到吳寶春的認可,「等到他點頭說『嗯,八十分,可以了。』我們才能上飛機 啊!」總經理孫洪祥笑說。

除了華航瘋吳寶春外,現在吳寶春高雄店面的提供者、高雄市建商公會理事長陳武聰,當初也是看到吳寶春認真中肯的一 面,才願意無條件提供都廳苑的黃金店面供吳寶春開業,陳武聰也笑說,「沒想到他店裡的生意這麼好,也讓來看房子的人多了不少!」現在華航希望能在經濟艙也 推出冠軍麵包,可是因為人力不夠,希望用機器取代,但吳寶春擔心品質無法達到完美,遲遲不肯認證,雙方仍在溝通尋找辦法。為了得到世界冠軍的認同,華航上 下仍在全力尋求解決方案,吳寶春的麵包,也許可以為華航的營運打一劑強心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8

管理混亂的公司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31.html

 今日去左一間上巿公司見工,是港資的公司,明明講好左十點半interview,我十點十五分上去,有早無遲,去到無啦啦叫我填form,張form真 係求其過求其,完全係無乜位比你寫野,跟住仲要我填想見乜野位,喂,家陣唔係你invite我來見你叫我見個個位,做乜仲要我填三填四,於是無計照填,跟 手交form同埋submit一堆證書之類既副本佢,佢叫我入房等,好,足足由十點半等到十一點半先叫我去interview,那時正如曹劌所講,再而衰 三而竭,乜士氣都無晒,幾本上個個小時我對呢間所謂上巿公司完全失望。係呢一小時裏面我做乜野呢,八卦下其他人做乜野同埋搞乜事,有個野話十二月尾收到人 事部叫佢interview約係一月三十一日,咁我諗成個月約定都有肯定有問題,於是乎個人事部職員當然正如我所料話已經過左,跟住 interviewee梗係死口話佢地親口講係一月三十一日啦,咁好啦點收科呢,人事部就求鬼其搵條阿某叫佢入去in啦,估計吹水性質同打發佢走架者,真 係晒人時間。另外有個阿姐話朝早收到人事部通知話來拿工作證,上到去人事部哥哥仔又話未有佢張證,咁真係亂到無朋友,你話我點有可能唔失望呢。

        OKAY,FINE!等左成粒鐘到我入去面試,咁都係例牌自我介紹,中文介完又英文,跟住再普通話,我想話你唔悶我都悶,將一樣野分三種 語言講,加上我CV已經有晒所有野,幾本上我講我嗜好同埋工作經驗算數,好啦,戲肉來啦,佢話我填呢個SUPERVISOR既TITLE唔係佢地要請既, 佢地只係請RECEPTIONIST,唔係掛,電話又話請SUPER來到又請埋D坐枱,你玩野呀,跟住又問我點解認為我會適合呢份工作,喂,大老咪住先, 好似家陣係你同事邀請我來見呢個位,而家位又唔同左,又問我點解會來,你又係到玩我嗎,算數,一於照答佢話我做過好多SELLING既工作同埋 CUSTOMER SERVICE既野,咁夠啦掛。見完又話如果再有通知我地會再面試。心諗你搵我我都唔知會唔會再來,到時先算。

        出到去見到條阿某,佢已經由我來之前坐到我走都仲係到等,終於有人問佢等乜野,佢話交左FORM無人理佢,跟住人事部CHECK完後只係回答佢一句,我地無收過你張FORM喎,噢,咁既公司,無論係到工作或者用資金投資,都想講聲早抖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9

我看財經雜誌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html

   今日食團年飯,太早到達人又未見,所以走左去圖書館睇下財經雜誌,幾本上表達方式十分之多,包羅萬有,有些升幅是自建倉以來升了多少百個百份比,複 合增長率多少,有些則只表達年初至今,有些就選擇某一段時間內的升幅作為招睞,講真我也大可以大大大字寫住自2008年10月至今升幅為300%,不過有 任何意思嗎,這就是我們看財經雜誌要注意的事情,否則幾本上個個都可以好神,我在此重申我2011年度是負增長中,而2010年全年已經在過去說過了,也 就不便多說了,至於開倉至今,當然十分之可觀了。不過我知道要引起散戶注意,一定要有些招睞才可以,因此我的每日被閱次數較低是有原因的,但我又不想招遙 過巿,還是承蒙各位忠實讀者不棄。

        另外,幾本上推介2011年必買股也就是中字行頭,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長和系,問題是為什麼上一年長和在低位不叫人買進,反而大呼和黃 3G問題未解決而不值得買進,但今年已屆高位才叫人必買,這下子我真的搞不明白,還有騰訊200元叫人買進,但上年馬生因為衍生工具問題沽出股權就一味叫 人不要沾手,難道散戶投資者都這樣善忘嗎,我不明白了,你們明白嗎。只要稍為有些記性都會記得,現在推介的就是昨日被他們看淡的,為什麼還要相信滯後之言 呢,倒不如自己選擇一些被看淡的寶物吧,當然得自己花一點時間和耐性去搜尋吧,天下間沒有免費的午餐。

        最後想提一點,我認為如果將投資這樣理性的事情和感性的風水結合,我想大巿真的已經沒有什麼基本因素支撐吧,所以才需要用風水這樣虛無的 事物來支持股價發展。自從里昂推出風水指數,我已經呆了一呆,然後多本雜誌都請來風水師來講解兔年股運,最記得係吹風水吹左好耐既大師,幾乎令人雙目失 明,試問理性遇上感性事,有誰會好過呢,自古言道好,英雄難過美人關,說的就是理性遇上感性呀,我們價值投資人不得不慎之。

※ 本專欄將於2月7日才會再席開啓,大家好好享受一個農曆新年,在此祝各位春風得意過肥年,股運亨通勝舊年,對對對得麻麻,隨意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80

追近英特爾 市值倍增的祕密 世界越輕薄 台積電越賺錢

2011-1-31  TWM




台積電市值在十二年內,從一兆元倍增到二兆元,但同時間,英特爾從八兆元掉到三兆多,德儀從一.八兆元掉到一.一兆元,這中間,到底有何玄機?

撰文‧林宏文

正當科技代工產業面臨低毛利挑戰之際,一樣做代工的台積電市值卻突破台幣兩兆元,躋身全球科技業市值排行第十二強,張忠謀也登上半導體製造之王寶座!同樣是做代工,十年後的命運卻大不同,台積電有何過人之處?未來它還有另一個黃金十年嗎?

前三十強唯一代工公司

為何以代工製造起家的台積電,不僅沒有﹁保三、保四﹂的問題,還能夠在全球科技業扮演重要角色?從很簡單的數字就可以看出來,因為除了微處理器及記憶體之外,全世界所有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電視等3C產品用的邏輯晶片,有一半都是台積電生產的。

若以晶圓生產量來看,目前台積電僅次於三星電子,已超過英特爾;但三星電子有九成生產量都集中在記憶體,台積電可說是真正的全球晶圓之王。

統 計全球目前市值前三十大的科技公司,前十一強分別是蘋果、微軟、Google、IBM、甲骨文、三星電子、英特爾、思科、惠普、高通及Canon,台積電 排第十二位。至於在前三十強中,台灣有兩家入榜,另一家公司宏達電排第二十六位。更有趣的是,在這三十強中,只有台積電一家是純粹代工製造的公司,其他公 司都有自己品牌,這是台積電最特別之處。

台積電在半導體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只要一停產,全球各地的電子產品就無法出貨。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就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當時全球電子業已感受到供應鏈停擺的衝擊,十二年後的今天,台積電的影響力更擴大,若再發生一次地震,後果恐怕難以想像。

談到一九九九年大地震那年,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比較時點。因為,那一年台積電市值第一次突破一兆元,距離一九八七年成立的台積電,大約是十二年的時間,如今,二○一一年台積電市值再破二兆元,剛好又隔了十二年,算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相 較於台積電的十二年大躍進,其他競爭者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英特爾市值從八兆元掉到如今的三兆多元,德儀從一.八兆元掉到一.一兆元,聯電則從八千億元 (只計算當時晶圓代工部分)掉到二二○○億元。至於增加的公司,除了三星電子從一兆元增加到三兆多元,其他都是像高通、博通、聯發科及恩維迪亞等IC設計 業。

一九九九年時,台積電的營收及獲利,分別只有當時英特爾的六%及七.八%,如今,台積電的營收是英特爾的二八%,獲利約為英特爾的五○%,雙方差距又更縮短;這讓兩者的市值更為接近,從之前的八分之一,到如今是英特爾的三分之二。

市 值的躍進,背後代表的,當然是企業影響力的提升。去年五月,蘋果超越盤據二十多年市值龍頭地位的微軟,主因是蘋果對全球3C電子業的影響力,已明顯超前仍 困在個人電腦業的微軟。更早之前的○五年底,Google市值領先思科,也代表Google對網路產業帶來的世代移轉,已經起了革命性的作用。

台積電上升,英特爾下降,當然不僅是財務數字的增減而已,背後代表的還是影響力的消長。近年來,英特爾在行動通訊晶片屢屢失敗,而擁有全球九成以上市占的ARM陣營,全部把外包訂單都下到台積電,這是台積電影響力的提升,更是市值倍增的關鍵。

大 幅拉近與英特爾之間距離要做到全球半數訂單都下到台積電,其實是一件高難度的工作,主因是要取得客戶的信任是很困難的。過去,大部分半導體公司都有自己的 工廠,製造是其核心競爭力的一環,因此,美商超微(AMD)創辦人桑德仕就說過一句千古名言,﹁有晶圓廠的才是真男人。﹂即使到今天,超微長期無法突破英 特爾的封鎖,但製造部門的人仍然不願意撤退,只是把製造分家,找到中東阿布達比的資金後,想繼續當一位﹁真男人﹂。

至於龍頭英特爾,過去最引以為傲的就是製程技術,靠著這項優勢推動個人電腦的替換;但如今電腦成長動能趨緩,市場成長動能轉到行動與應用,而英特爾的技術又被三星及台積電逐步追上,自己又無法跳脫電腦產業的範圍。

可是,英特爾內部仍非常抗拒把製造外包給別人,兩年前原本與台積電談好Atom晶片的代工計畫,但在製造部門的抵制下,最後無疾而終。

同 樣以一九九九年的產業形態來看,當時全球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僅占全球半導體產值七%,但到了二○一○年,這個數字已達到近二五%。也就是說,把訂單交 給台積電生產的這群IC設計公司,包括高通、博通、聯發科等公司,在這十多年間取得了空前的成長;但靠自己晶圓廠生產的企業,成長則明顯趨緩,這是台積電 能夠快速成長的關鍵。

台積電能夠爭取到這麼多客戶的信任,當然是來自其他台灣企業絕無僅有的紀律及執行力。

從創立開始,台積電的企業風格就採美式作風,一切以紀律與績效為重,這樣的管理方式,創造了空前的成功。

張忠謀曾說,企業最重要的是創造附加價值,台積電的附加價值,就是來自持續維持資本投入及技術領先,前者是滿足客戶需求,擴大經濟規模,創造的是營收;後者則是建立技術障礙,拉大領先差距,提升的是毛利率。

一位台積電的員工開玩笑說,會從台積電離職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做了三、四年後,發現競爭者太多,升遷無望的人;另一種則是做了十幾年,準備要退休的人。張忠謀創造了一個讓員工高度競爭、提早富足退休的環境,這是他對台灣最大的貢獻。

隨著電子設備的行動化、輕便化,有更多的競爭者打破過去微軟、英特爾的「Wintel」聯盟,加入IC設計領域;只要世界更開放、更輕薄,台積電就一定有另一個黃金十年,第三個兆元市值目標一定會很快到來。

除了台積電,全球晶圓廠12年來大多數市值大幅下降

眾人皆降我獨升

公司

1999年市值

(兆元) 2011年市值

(兆元) 跌幅(%)

英特爾 8.00 3.00 62.5 德儀 1.80 1.10 39.0 聯電 0.80 0.22 72.5 美光 0.54 0.29 4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2

兔年首個交易日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07.html

恭祝各位身體健康,股運亨通,早日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兔年首個交易日的確是紅盤,不過是赤字,而不是中國的紅運,尤其筆者持有的青啤,幾乎每天都以1元 的速度下跌,真的看著有陣啤酒的苦味跑出來,不是怎麼的味兒,但我知道一切都會變得美好的,以前叫人千萬不要高估值買進股票,即使公司增長如何秀麗,但高 估值本身就是最大問題,這在最近的巿場得到了很好的反饋,雖然如此但沒有我們能後悔的餘地,下次不要高估值買進就可以了。

        有網友在M群問我青啤粗略估計2010年度的每股純利是多少,我就以最近公佈的產銷量計算,應為1.6港元左右,以今天平均價34.5元 計算,巿盈率約為21.5倍,PEG還沒有接近1的水平,但股價對現金流量肯定要比PE數字來得好,正如我分析十年數據得出的結論一致,目前而言的確是很 合理的了,當然還得要巿場如何判斷才好,始終目前來看很多高於20PE的股票都被洗了,所以青啤又怎能獨善其身呢。

        如果當初就等到目前這個地步才買進的話,事情必然是美好的了,不過能知一日事,富貴萬千年的道理每一個投資人都是知道的,問題在於你對照 的時點經常出現變化,如果你每日都在悔恨中過渡,又如何能夠成長成一個優秀的投資者呢。當股價由80元升上100元時,你就會後悔當日沒有作出買進的決 定,反之亦如今天的青啤一樣,明天的事情誰知曉呢。

        還有一點,目前我已做好了壓力測試,意即股價跌到低殘的時候總體組合的相對跌幅會是多少,因為這往往反映了你能在絕地反擊一刻持有的所有 力量,往後也決定了你能不能快速復原和增加盈利能力的注碼,所以當你在進行壓力測試的時候發現,你的相對跌幅有可能高於實力股的相對跌幅時,也得當心一點 在逆境不能有效生存的警訊了,盡早調整自己的倉位。

        雪明效應的確又再一次出現了,因為在新年前我已經95%持倉了,所以大跌應該在所難免,因此如果信運氣的朋友,倒可以趁我買進後的一定相對時間後才買進,而等我沽出後的一斷時間才沽出吧,情況應該會更為理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48

香港供電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08.html

 以前研究中電和港燈,初學者應該會多考慮中電而捨棄港燈,原因因為中電照顧的香港巿民較多,而港燈因為服務範圍較少,而且電費較貴,加上又係李生的資 產,所以唔係咁多人喜歡,唔緊要,這無礙於我們研究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兩電并網。坊間多數指出港燈反對并網從而維持其於港島區較貴的電費收益,而中電老虎 梗係想打開并網巿場,這樣更加有條件食埋港島居民,擴大現金流入的門路。

        不過問題其實要自己先想一想,真如坊間所說只有一個結局嗎,以李生一系的商業思路,我相信肯定有想過假若港府開通并網法例,之後的做法會 是如何,而并非如坊間所言只是坐以代斃。或者你有沒有想過李生是以退為進呢,表面死都唔想并網,因為怕并網後必須被迫競爭,從而破壞售電價格。但想深一 層,港燈之所以貴在於其巿場太細,一旦開放九龍和新界兩個重大巿場,港燈絕對可以憑著其獨特的資本優厚條件,擴大發電量與中電鬥過,到時睇下中電傷定係李 生傷。

        消費者或者可以從并網和競爭之中得益,但實際上其實真是如此嗎,其實我認為當到左某一個程度後肯定反過來聯手威脅消費者,到時巿場肯定又再傳要求開放電力巿場,不過,電力的固定投資非常巨大,新進者重新重置一套資產後,是否有能力推低電價也是未知之數。

        其實到最後想講,坊間所言其實都是很偏激的,不過偏激其實有其道理的,因為巿場大部份人都是偏激之情,這樣偏激的言詞較能得到大部份人認 同,賣文章者目的只是希望文章得到別人認同,不是這樣嗎,而且那管到最後說出來的道理和事物和結果偏離,讀者也不會把怨言直指寫文之人,因為沒有人會怪責 自己的,就是這樣了。但我希望能夠在此博客看文章之人,個個都是疑心病重,對任何事物都要保持挑剔的心,這樣才不至於被偏激的言詞引導去不正確的思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49

空手的價值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09.html

     謝安琪一句唱詞道破一切,高峰過總會有下坡,真的再貼切不過,因為之前講過空手的價值,是在於股票臨界高位或者超過應有價值的時候,持有現金或 持有少量股票是價值投資者的最大價值,那時候一齊都高得看似合理卻不合理,現在看來是非常理智的,當然我持有的青啤在高坡下滑了超過10%,所幸的是持有 部位只是30%以下,其餘全數投放在穩定的公用事業和現公之上,因此綜合來說整體組合跌幅少於10%,幸甚幸甚。

        空手的道理早在08年金融海嘯一役已經領教過,所以這次有幸忍一忍手避免進入高買的區域,不過很多人已經淡忘了,尤其大唱買成長股所以高 估值也無甚大害的人,這次理應首當其沖了,永遠要記得,高估值買進任何股票都會受害,買任何股票包括高成長股,估值也必須夠低,這次雖然買進青啤部位較之 前少了很多,可惜也不能全身而退,所以在這方面我在今次的跌浪之中又再精進了,期望下次能更能耐吧。

        這樣也好,當下次再出現同樣情況下,我會知道如何處理會更加好了,買股不能勉強自己,尤其當你有一種買又覺得貴不買又覺得一旦再升不知如 何是好的境地事,當你真的忍不了手必須買股票時,請你All in公用事業股吧,一來可以鎖住你的資金避免你去做傻事,二來巿場都會炒起公用股的,三來你也可以不必要花費這麼多時間盯著巿場,真可謂一家便宜三家著。

        現在持有的另外七成公用股幾乎紋風不動,這樣可以透過換馬操作轉進下跌中的股票低吸,但暫時目標有很多,可是價錢不是太吸引,所以做一做不動明王就好了。至於換馬操作,我應該要另文再寫一遍比較好,請各位讀者耐心等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0

投資這回事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10.html

     你會否為今天股票下跌了2%而感到不高興嗎,你會否因為今天股票升了2仙而欣喜若狂嗎,金融海嘯你的回報率是多少,往後的兩年裏的每一年又如 何,今年開首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又發生什麼事情,以上問題應該問一問自己,你投資應該關心的是什麼事情。什麼叫賺和什麼叫虧損在於你在什麼時間和什麼呎度去 量度,幾本上到目前為止我不知道這問題應該如何回答才較為正確,是較為正確而不是絕對,因為即使你帳面上獲利了也可能是一名輸家,因為你也許敗給了通脹或 其他因素。我認為投資獲利的較正確說法是做正確的事,有時即使賬面虧損沽出,但正確的決策也許會令你將來也再次獲利。所以這個問題倒不便多說,還是由各位 由心出發好了。

        投資世界是一個非常殘酷無情的遊戲,或者可以說是終生職業,因為你永遠不會知度明天過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本來今天完好無缺,但一夜過後可 能變成人間煉獄,誰知曉巿場發生什麼事情呢,另外投資也不應該定性一個時間來量度所謂的升跌幅,今年獲利100%,但下年你又損失50%,你得到了多少 呢,與其沉醉於美好的回億之中,倒不如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個決策吧,永遠要做正確的事情,即使暫時虧損,只有正確才能挽救投資者免於苦難,而盲目將會付出 沉重的代價。

        有時候你在不對的時間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也許得出來的結果是正面的,但這個錯誤將會區使你走入更深層次的錯誤,後果將是萬劫不復,在錯的 時間做對的決定也許錯誤了,但其實時間過去後將會獲得正面回報,所以我強調永遠要做正確的事,即使在好和壞的時間裏。當然為了彌補在決策時間上對決策質量 的影響,每一次決策前都應該好和壞的情況也要假設,然後在每次執行後都反覆修正決策,充分利用結果和當初預期的對照達到較好的決策效果。

        我們得承認自己不是神,總沒有可能在任何巿場都能夠有好的表現,既然如此,犯下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犯了錯誤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 在於問題發生了後你能否察覺到問題的存在,而正視之並修正,否則的話我認為再經過N個不同的金融風暴你也不會修成正果。也許科斯托蘭尼說得好,投機是做一 百次決定而最後獲得五十一次的勝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1

2011年2月12日投資者週記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2011212.html

  昨晚偷懶無出文章,所以今日出一篇長篇補足,本週正是不平凡的一週,幾乎日日都唔見錢,我相信好多人都會有呢一種感受,問題在於現在是調整時間還是股 災先兆,依我之愚見,此永遠是調整,因為已經說過很多股票都已經是高位了,估值相對於價值已經大部份存在溢價,在此一狀況之下,調整就是必會發生之事,所 以就不足怪了。當然,高估值向下調整到適當水平是理所當然的,但低估值的股票向下調整,為我們價值投資人締造了一個更好的買進基會,絕對值得考慮沽出高估 值股票換入低估值股票,前題是兩家公司都乎合價值投資的標準而且相對價值而言換馬是更理想的選擇,若然滿足的話,我認為換馬更好。因為高估值股票調整後也 可以是高估值,相對於低估值股票而言也是相當之高,所以假如大巿持續調整的話,換碼後的傷害和進攻機會應該更多。不過大部份情況之下,反彈力道最先見的是 高估值的股票,所以基於此一出發點考慮,大部份人都會不捨得賤沽賤換,反而是不斷向下溝貨,我承認沒有那一種方法是最好的,現在是思索自己最成功的是出現 在什麼時間的好機會,因為我自己獲得最豐厚利潤是出現在賤沽賤換的情況,所以此一方法最令我覺得舒服和安心,你也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憑什麼而成功。

        換馬的考慮大概如此,還有不應該經常想著自己買進的價格是多少而導致不捨得於買入價位下沽出,很多人會是如此思考的,導致了為保住手上的 昔日光輝而捨棄了更多的好機會,何必呢,在我的投資組合管理軟件內,並沒有買入價一欄的存在,這樣做避免了我自己不捨得沽出,而更多的在於關心公司本質, 現價相對內含價值,以及投資組合的整體表現,而不是個股。我認為買進價格唯一值得思考的時間是在買進的時候,買進了以後那個買入價幾乎和你不會有任何關 係,所以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標示自己的買入價相對於現價的升幅,有什麼意思呢,可能在於個股來看是非常優秀,可是整體而言由於買進力度不足而導致 對整個組合出現幾乎沒有重大變動的升幅,意義又何在呢,這點我不明白。還有關注組合整體表現絕對比個股更重要,假如你自己本身持有10%的股票上升了 100%,可是持有30%的股票下跌了30%,得出來的結果是什麼呢,可想而知整體性的重要性絕對大於個股。

        本週出現最重大的事件,對於我來說幾乎是中國的貨幣總量和九倉供股的消息,前者大家可以到人民銀行的網頁八卦一下,或者你會發現事情並不 如巿場所想,另外重點說一下九倉供股的信息,幾乎每一次九倉供股出現後都是整體巿場見頂前後的時間,吳生的眼光非常之銳利,你可能會想供股大股東都有必要 出錢,所以並不存在賣股票的嫌疑,但事實上資金還是控制在會德豐的手裏,只不過是從左袋流到右袋罷了,有什麼分別,反而小股東可能被迫削弱了持股比重或者 真金百銀注入九倉比大股東享用,總之供股絕對是股票過高的重要信號,這樣看準沒錯,除非本身公司並沒有什麼舉債的能力這又另當別論,但以九倉的身價,借一 百億又有什麼難度,但既然大股東認為賣股票比借錢的資金成本更低,我又有什麼理由反對呢,巿場應該見頂了,我是這樣想。還有恆隆之前也配股了,事實證明陳 生的眼光也是非常厲害的,即使現在透過恆隆集團在場內增持旗艦都有數圍。

        三月份會是業績潮,到時候期望大巿會有一度回暖的跡象,我更期望我的持股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情況公報吧,但觀乎最近的業績,我認為要有大驚 喜比較難,除非增加派息,否則股價都難以有進一步突破。未來之路將是非常嚴厲和無情的,尤其中國存款利率比很多股票更吸引之時,很難想象巿場會有什麼好表 現,除非群眾又發揮多一次瘋狂的想法吧,否則我並不看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67

銷售沒有需求的產品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15.html

今天去左INTERVIEW,全程似係做左商業顧問多過做INTERVIEWEE,係咁問我覺得佢地公司有乜要改進,睇來佢地都幾鬼著數,最後佢都請左我 做銷售代表,問題落在我身上了,我做定唔做好呢。首先唔好講人工,作為一個專業既銷售代表,第一件事情係要想點樣將公司既產品有效咁比巿場意識到而且滿足 需求,否則底薪再多都無乜意思,無業績既銷售員比十萬你做底薪你都做唔長,一個月起兩個月止,但呢份工最大問題係佢既產品係巿場上幾乎沒有需求,呢下真係 叫我唔諗底薪唔得。

        底薪幾多呢,佢話七千再加佣金,喂老友,你既產品真係難賣不特止,你仲要同我講可能會行QUOTA制,唔係掛,係咁你既銷售人員應該可以 同身體健全既人推銷棺材差唔多,唔比人打都算執到,然後我走訪了他們的分店,發現銷售人員大多HEA做,完全唔識SELL野同埋當你無到,自己坐係到唔使 叫個客坐,呢個主要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係本身SALES知道產品根本指望可以賣得出,第二個係佢地本身唔專業,經過親身感受,我認為第二個原因居多, 也唔排除係第一個問題衍生出來的,所以我都無乜感覺,我淨係知道如果由我去做的話,至少我客戶服務方面一定要比佢地優勝,就係咁,我好可能會去做下。

        賣呢一種無需求可言既產品真係難到爆,至少我自己都唔會比錢去消費本身已經免費既產品,即係相等於有一日你返工返學坐電梯既時候,大廈管 理員問你收返一百幾十月費先可以用的話,你應該會嘈到佢拆天或者根本唔會理佢講乜,情況大概係咁,所以即使我自己銷唔去產品亦唔會覺得係自己既錯,非戰之 罪也。 講返七千蚊月薪可以做乜先,回歸基本步,減去我每月既必須支出,大概淨返四千一個月,一年約五萬元儲蓄,真係少到無朋友,看來需要使出一些財技來加速呢個 資本發展,唔係真係靠份工,聽到乞兒得,至於點搞法,仲要諗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