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保健品公司騙老人買藥3年賺70億;美團數十億元收購錢袋寶進軍支付;迪斯尼考慮收購Twitter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27/158959.shtml

保健品公司騙老人買藥3年賺70億;美團數十億元收購錢袋寶進軍支付;迪斯尼考慮收購Twitter
石慧 石慧

保健品公司騙老人買藥3年賺70億;美團數十億元收購錢袋寶進軍支付;迪斯尼考慮收購Twitter

明星李小璐起訴醫美平臺

 給創業者

靜靜謹以此圖獻給創業者

周二,早上好~

昨天,靜靜讀到一句話:“放棄一切東西比人們想像的要容易,困難在於開始。一旦你放棄了某種你原以為是根本的東西,你就會發現,你還可以放棄許多其他東西。”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可以有所取舍,但一定要想清楚,什麽是絕不能放棄的根本,否則,很有可能潰敗如決堤之穴。

好了,話不多說,來看今天的早報。

1、關於美團的兩則消息:

美團點評收購錢袋寶獲支付牌照

昨日,美團點評宣布,已完成對第三方支付公司錢袋寶的全資收購。但未公布收購金額。據創業家&i黑馬獨家消息,收購金額大約為數十億元。收購完成後,美團點評獲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公開資料顯示,錢袋寶是國內首批獲得由央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之一,一直專註於支付領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美團等平臺現在是為合規收購牌照,但之後可能會開發能帶來潛在效益的用途。據悉,今年6月,由於缺乏支付牌照,傳聞央行約談並叫停美團支付,責令美團3個月內將支付功能下線整改,不久後美團支付下線。

@不要霧霾要好空氣:真有人會用支付寶、微信之外的移動支付嗎?

@生如夏花:美團點評合並後,威力果然不容小覷。

美團股權激勵計劃引爭議,員工離職未兌現

近日,兩名美團前員工將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對方確認其股票期權行權,提供行權收據和股份證書。據海澱法院通報,原告劉先生訴稱,2011年2月1日其入職三快科技公司,在職期間被授予35000股的股票期權,三快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興在該通知中簽字。2013年8月21日其離職,此後雙方因股票期權的行權事宜產生爭議。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喵:股票期權做不好,動搖根基呀。

@易寶寶:如果是真的,對員工不好的公司,會對消費者好嗎?

2、滴滴進場共享單車領域,千萬美元戰略投資ofo

昨日,滴滴出行宣布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共享單車項目ofo,未來雙方將在城市出行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這意味著,滴滴開始以戰略投資的方式進入共享自行車領域。據悉,ofo創立於2014年,最先起源於北京大學校園內。該項目於2015年年底完成900萬Pre-A輪融資。今年6月,又獲由經緯中國領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Supreme_Zoe_Archer:這個單車管理真的很難,校園里現在都是各種bug,擴大範圍真的堪憂。

@大老客大大:摩拜單車的苦日子要來了?

@近水樓臺:熱錢好多,確定不是泡沫麽。

3、黃奇帆:重慶3年內將關掉1500家房地產公司

近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一場公開演講中表示,目前全國約有13萬房地產公司,按13億人口折算,平均每萬人就有一家房地產公司,每3000戶居民就攤一家房地產公司。而在重慶,3100家房地產公司中,95%的房地產開發、建設以及銷售集中於500家公司。也就是說剩下的1600家公司是空殼。黃奇帆透露,從今年開始三年內,重慶市每年將關閉500家房地產公司,3年關掉1500家。

@我要我的大冪冪:重慶房價才是真的實在,就是工資低了點。

@開心果果高高:看來重慶成都等內陸房價還是難以大漲了……

@鬥圖:這個數字,看來黃市長決心很大呀。

4、公安部公開通緝十名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逃人員

昨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公緝〔2016〕48號),公開通緝10名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逃人員,分別是:鄧振川、謝建海、謝置安、鄧春平、陳福金、廖乃健、嶽永福、王誌輝、陳虹、黃業雄。公安機關希望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有關線索,同時檢舉、揭發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對提供線索的舉報人以及檢舉、揭發有功人員,公安機關將給予獎勵。

@一夏:盡快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L&M: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5、南京房屋限購首日,多個登記點現排隊離婚

昨日,有媒體稱南京多個區的婚姻登記中心有排隊離婚現象,其中原因不是感情出現裂痕,而是“你懂的”。據悉,2016年9月26日起,南京重啟住房限購——在主城區範圍內,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再新購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再新購新建商品住房。

@諾不輕許love:唉,為了那啥,也真是拼了。

@寶兒小瑩瑩:我就想知道,為買房離婚的人,最後有多少複婚了?

@一起high:輪到南京了,下一站是哪兒?

6、工信部:確保3個月內全國所有電話100%實名登記

據悉,工信部將指導電信企業嚴格落實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制度,確保2016年10月底前全部電話實名率達到96%,年底前達到100%,並督促電信企業加強用戶登記信息保護。工信部將組織電信企業全面清理專線出租、一號通、商務總機、“400”等重點電信業務,對違規經營的一律取締,並進一步規範號碼傳送,加大違法網絡改號電話和非法主叫號碼攔截力度,指導電信企業強化技術防範能力。

@ 2011加2012:騙子用網絡電話,改號軟件,實名制有用嗎?

@明天不上班:早應該這麽做了,打擊電信詐騙!

@湖底魚:支持,希望能真的做到。

7、傳易到創始人周航將離職,官方否認:純屬造謠

昨日有爆料稱,易到用車創始人兼CEO周航將離職,原樂視CMO、易到用車總裁彭鋼或將接任周航CEO職務。對此,易到用車回應:這一傳聞純屬造謠,意在阻擊易到正在進行的融資。據傳,易到用車正在募集新一輪融資,總規模將達60億元。

@超級臭大榴蓮:易到體驗差到沒法用……

@雷有凱-:可憐的易到喲,能在滴滴嘴里活下來實屬不易。

@天冷啃冰棍:趕緊趕緊的融資,不希望壟斷。

8、積木盒子母公司公布重組計劃,將分拆為兩家獨立公司

昨日,PINTEC集團(原“積木盒子”母公司)宣布,將旗下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積木盒子(JIMUBOX)劃分至新成立的積木集團(JIMU GROUP);原PINTEC集團CEO董駿出任積木集團CEO,積木盒子CEO由謝群擔任,PINTEC集團CEO一職由原集團COO魏偉接任。據悉,本次重組預計將於未來數月完成。重組完成後,PINTEC集團與積木集團將各自成為獨立法人。

@林夢華:雷軍系公司哦。

@7公主:網絡借貸四個字吸引了我。

9、三星Note 7國行第四炸出現

昨日,有網友爆料,又一部國行Note 7發生爆炸,這已經是國行Note 7第四例爆炸。網友稱手機購自京東。從圖片來看,該網友事發前用原裝充電器為手機充電並放在MacBook Pro旁邊,爆炸後,電腦觸控面板左邊部分被熏黑。

三星爆炸

@清頤霖:都這樣了,還不召回?

@唐太斯:本是能與蘋果抗衡的手機企業,卻在關鍵時期掉鏈子。

@正心厲:怎麽還有人買三星noet7……長點心吧……

10、馬斯克宣布“猛禽”火箭引擎點火成功,用於殖民火星

昨日,特斯拉和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新火箭引擎“猛禽”首次點火成功,這可能幫助人類在將來到火星建立根據地。據悉,與“獵鷹9號”火箭中使用的“Merlin”引擎相比,“猛禽”的動力要高出2倍。本月初,“獵鷹9號”火箭意外爆炸,該火箭原計劃為Facebook發射首顆互聯網衛星,因為爆炸,價值2億美元的Facebook衛星也被完全摧毀。馬斯克曾表示,永久殖民火星和拯救人類是他的長期目標。

@李倫:科學路上,失敗在所難免,多些寬容吧。

@rain:一次點火成功而已,現在激動還太早了。

@*可心*:殖民火星……這哥們兒總是走在大眾前面。

11、消息稱迪士尼正考慮收購Twitter

今日淩晨,彭博社引用稱知情人士透消息稱露,迪士尼公司正與一家財務顧問公司商談,圍繞對Twitter可能發起的收購進行交易評估。在了解一些交易意向後,Twitter啟動了對潛在出售交易的評估程序。Salesforce.com也在考慮競購,正與美國銀行進行商談。Twitter和迪士尼公司都未立刻回複置評請求。據悉,Twitter的首席執行官Jack Dorsey同時是迪士尼的董事。迪士尼如果最終決定發起收購,將有助於鞏固其流媒體戰略。

@沈少遠:Twitter真心沒有Facebook好用。

@壹塊腹肌:Twitter現在走下坡路了,這麽長時間也沒啥突破。

12、招商證券赴港IPO引入馬化騰等11位基礎投資者

昨日,招商證券(股份代號:6099.HK)宣布於27日在香港公開發售8.91億股H股,每股定價為11.54至12.78港元,集資額逾100億港元。據悉,此次引入的11位基石投資者中的Advance Data,為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馬化騰全資所有,預計發售後認購約2000萬股,占總發售股份的2%。對於今後是否會與騰訊有所合作,招商證券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宮少林表示,此次募股限於與馬化騰個人,按照市場規則,不便透露兩家公司之間的其他事宜。其他基石投資者包括中國人保壽險、東海聯合、中國人壽、複星、南方工業資產等。

@一個小清:哪兒都有小馬哥,威武。

@沒有手表沒有自行車:招行也要IPO了,近期各大航行動作頻繁。

13、上過BBC的網紅蔥油餅吃不到了,涉無證經營被停業

今年7月,位於上海茂名路上的阿大蔥油餅店被英國BBC美食節目報道成“網紅”美食,自此更加火爆。據了解,這家小鋪每天早上6點營業,下午3點收攤,蔥油餅每個5元。顧客在早上5時起開始排隊,不等上四五個鐘頭根本買不到。但澎湃新聞昨日從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證實,這家開在居民樓的小吃鋪屬無證無照違法經營,監管部門已多次開展整治行動並約談當事人,責令其停止經營活動。

@美分子:確實好味,排過一次隊,簡直累到炸。

@過道不能站人:希望小鋪能找到新的合適的營業地點呀!

14、照片用於整容文章 李小璐起訴醫美平臺索賠百萬

34906241cf7b40a89dc3b5248cf1a1fd20160926162258

近日,因在公眾號關於整容相關文章中使用了李小璐的照片,互聯網醫美平臺新氧被李小璐方面(北京薪雨瑞璐文化傳播工作室)因肖像權、名譽權受到侵犯而起訴,並要求新氧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以及精神損失費6萬元。據悉,目前北京市豐臺人民法院已經一審結束,判決結果不方便對外透露。不過,在新氧最新一篇公眾號中,新氧方面已通過文字向李小璐道歉,但在文中,也透露出對於李小璐否認整容行為的諷刺及不滿。對此,李小璐方面未公開對此事進行回應。

@MIFD:涉及到個人隱私的事,說話要慎重哦。

@何處不別離:道歉就道歉,還得默默再踩一腳,哈哈哈。

15、迪拜遊客消費總額居全球之首 達313億美元

據駐迪拜總領館經商室援引阿聯酋《海灣時報》9月25日報道,萬事達集團最新公布的全球旅遊城市指南顯示,2016年迪拜國際遊客將達到1527萬人次。目前,迪拜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旅遊城市,位列曼谷(2147萬人次)、倫敦(1988萬人次)、巴黎(1803萬人次)之後。中國上海位列第19(612萬人次)。但在遊客消費總額方面,迪拜高居全球之首,達到313億美元,遠超排名第二的倫敦(198億美元)。

@magic:差距啊,期待上海越來越好……

@小百合要學唱歌:可以啊,這很迪拜,遠遠甩開倫敦半個身位。

16、保健品公司騙老人高價買藥 3年賣了70個億

據新京報報道,北京一家保健品公司從網上以兩毛到一百元不等的價格買來老人資料,先以旅遊名義打電話邀約老人,再以“養生專家”的名義帶老人參加會銷。記者了解到,每盒葡聚糖9980元,酶法多肽6980元,而某負責人葡聚糖拿貨價2.8折,2794元,酶法多肽2.5折,1745元。除去每位老人270元的參會費,每賣出一套,他能拿到至少5000元的分成。一位講師稱,三年來酶法多肽已經賣了70個億。

@HUIDFBIV:必須嚴懲這些不法分子,老人一輩子的辛苦錢啊。

@笙簫:層出不窮,能不能從技術上加以控制?

電信詐騙 滴滴 房屋限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863

Google、Twitter等IT大咖為何要投資這家咖啡廳7000萬美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1006/159060.shtml

Google、Twitter等IT大咖為何要投資這家咖啡廳7000萬美元?
盧旭成 盧旭成

Google、Twitter等IT大咖為何要投資這家咖啡廳7000萬美元?

“如果我有任何咖啡生意背景,或者任何從商經歷,我想我決不會開始這事業。”

幾年前,咖啡連鎖店還處在“快消時代”,人們熱衷於排隊購買一杯幾分鐘就能做好的咖啡,盡管這杯咖啡的味道平淡無奇。

時過境遷,當人們對咖啡的訴求不再僅限於“提神”,一場革新勢在必行。談起“革新”,就不得不提到“藍瓶咖啡”和他的創始人——詹姆斯·弗里曼。

弗里曼曾是一名單簧管演奏家,因此,他將沖泡咖啡比作一門藝術,它包含練習、精確度以及親手制作所帶來的純粹樂趣。他和他的團隊堅持每天杯測,以保持對風味的敏感,並根據不斷變化的反饋決定采購品種和烘焙程度。

2005年,詹姆斯·弗里曼的第一家“藍瓶咖啡”在舊金山開業。他對咖啡品質的嚴苛追求,換來了越來越多的人對精品咖啡的喜愛。

2015年,藍瓶咖啡完成了7000萬美元的融資(前兩輪融資中,“藍瓶”共籌得 4600萬美元),這家有點“非主流”的咖啡館究竟如何獲得諸如Google Ventures、Twitter、Instagram、Flickr的聯合創始人IT界大咖的青睞?

以下內容節選自《藍瓶咖啡的匠藝》:

從能記事時起,我便對咖啡產生了自己的想法。對咖啡的興趣如種子般在我四五歲時種下,那時我父母讓我用開罐器打開他們的MJB綠罐咖啡。我像個成年人那樣,用工具(危險的!)撬開咖啡罐子,當開罐器切入金屬罐頂部,香氣嘶嘶地從真空密封罐里沖出來,那噴薄而出的香味,簡直妙不可言。我懇求父母讓我嘗一口,但遭到了拒絕。

我父母賦予咖啡的意義可謂經過深思熟慮,拒絕質疑,具有極強的誤導性。我們住在洪堡縣的菲爾德布魯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一個小鎮上。我父親為加州公平委員會(平稅局)工作,我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他們有一個康寧牌插電式咖啡滴濾壺,壺上帶著經典的淺藍色矢車菊圖案。他們頭天晚上把咖啡粉放進壺里,用我父親在五金店里買的帶燈計時器調好時間。於是,次日全家人都能被咕嘟聲喚醒。隨著我年歲漸長,我意識到這是咖啡過度萃取時發出的聲響。我父母會在這樣的咖啡里添加特濃牛奶(註:此牛奶除乳脂外還富含乳固體,適合於制作拿鐵和卡布奇諾咖啡)。

我再三懇求他們讓我試試咖啡的味道,在這場持久戰的最後,他們終於同意讓我抿一小口。毋庸置疑,我在這一小口後懊悔不已。對比它聞起來的迷人香氣,它的難喝程度不能置信。密封罐里跑出來的香氣原來已是它最好的時光。這種廉價的、烘焙不當的、研磨後裝罐儲存的咖啡粉絕不會好喝。

這一體驗經久難忘,遠比認為咖啡好喝的想法根深蒂固。聞起來芳香、入口難以下咽的強烈反差,多年間縈繞著我。然而“喝咖啡應該不止這樣的體驗吧”的想法,卻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這困惑持續存在著,直到我去聖塔庫魯茲探望婚後的姐姐時,情況才有所改善。我的姐夫在意大利出生,因此(一改我父母沖泡咖啡的方式),他們以“咖啡先生”牌美式電動滴濾壺沖煮美達哥里亞•多羅牌的意式濃縮咖啡粉,關於這點,我母親當然不能接受。

他們一壺接一壺地喝咖啡,他們比我父母更年輕、更酷。他們談論索爾仁尼琴、J.D.塞林格和傑瑞•布朗,而非路況、銷售稅和語法錯誤。他們在咖啡里放同等分量的奶,還加糖,這讓咖啡不再是咖啡本身—在他們家,咖啡是一種社交方式。那時我常在接近午夜的時候喝著這樣的咖啡,參與令人愉悅的文化交流。一杯咖啡落肚,我自覺已是談論今日大事的成年人。但是,和姐姐一起喝咖啡並沒有讓我變酷。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我相反地,越來越全情投入地演奏單簧管。

我是有多投入忘我呢?在九年級時,我為了騰出更多練習時間,竟然放棄玩桌上遊戲《龍與地下城》。一天在學校里,一隊頑童把我推向儲物櫃並叫我“長笛男”,而我差點脫口而出“呃,其實……”來還擊他們。說錯我演奏的樂器,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冒犯。

為了能跟隨著名音樂家羅薩里奧•馬澤奧學習單簧管演奏,我報讀了加州大學聖塔庫魯茲分校。音樂家住在卡梅爾小鎮,開車去要一小時。我的大學念得很艱苦,每日到卡梅爾跟隨羅薩里奧練習4到5小時單簧管,要上的哲學學位課程排得滿滿當當,還必須完成大量的閱讀與寫作功課。我開始喝很多咖啡—很多糟糕的咖啡。

有一次在完成一篇學科論文時,我平均每寫一頁便要喝一杯咖啡。咖啡帶來的不是愉悅,而僅僅是藥理作用。這情況在我開始以音樂家身份工作的時候惡化。如果你將在晚上8點鐘的劇院進行一場為時4小時的演奏,你需要咖啡。

那時的聖塔庫魯茲也有一些小店提供滴濾咖啡。我在家用的是一個塑料錐形濾杯。我當時收入微薄,但每過一段時間便要去拜訪一家銷售Chemex咖啡壺、法壓壺與不同產區咖啡豆的商店。他們店的商品充滿異國情調,在別處很難買到。當我從一場演出里獲得一點點閑錢的時候,我會來這家店試幾樣東西。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買到特定產區的咖啡豆。嗯,來自肯尼亞的咖啡,這真有意思。

大學畢業後,我到紐約跟隨另一位單簧管名師卡爾門•歐帕曼學習,並以專業單簧管演奏家的身份工作了8年,包括為舊金山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公路愛樂樂團(150人左右的樂團,成員全部住在舊金山及其附近,並在臨近地區演奏交響樂作品,演出城市遍布北加州,包括蒙特利、納帕和莫德斯托)工作。由於每部交響樂的上演季節只有5到6周,我們得通過在不同的管弦樂團工作來幫補生活。

與此同時,我對咖啡的興趣日益增長。我開始嘗試自己在家烘焙咖啡豆,所用的第一套工具是烤箱和帶孔烤盤。我偶爾需要飛往加州以外的城市演出。當時,如果想在鳳凰城喝到好喝的咖啡,你得自力更生(現在應該也還是這樣)。我會帶上咖啡豆與Zassenhaus手磨,有時我還會在飛機上請空乘給我熱水來做一壺法壓咖啡。

我覺得關於咖啡的一切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我的音樂家生涯才是問題。作為一名單簧管演奏者,我總在接受我不想要的工作,而非通過試演贏得我想要的工作。我能夠找到足夠的工作謀生,但這些並非我喜愛的工作。這感覺就像我需要不停地開著破舊的二手車跑3萬英里一樣。

在1999年初我終於心中雪亮。自由職業者的工作表是如此令人唏噓,以至於我不得不在6個月期間在3個不同的樂團里演奏了3次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可能你會知道這首曲子。它借屍還魂,遍布約翰•威廉姆斯大筆一揮而為《星球大戰》創作的每一部電影音樂,遍布1970~1990年的每一部浮誇淺薄令人生厭的動作片,還有弗里吉亞第四上調遍布在20世紀早期的英國古典作品中(《說的就是你》,戈登•雅各;《還有你》,愛德華•埃爾加)。《行星》組曲,加上卡爾•奧爾夫的《布蘭詩歌》,成為我年複一年的音樂人生涯中越來越大的困擾。一年間在3個管弦樂團里演奏《行星》組曲,這次在莫德斯托交響樂團擔任第二單簧管手,讓我意識到,如果我再演奏這麽一次,我可能會躁狂到以單簧管傷人。我需要別的出路,而咖啡是我唯一想到的。

但這里還有個小插曲。在網站熱潮的尾期,一些朋友叫我去Mongo Music(一個和Pandora個人網絡電臺服務類似的網站,基本概念是“告訴我們你喜歡什麽歌和藝術家,即可享受我們播放給你的音樂”)工作。請想象一面巨大的墻,上面有引人註目的撥號盤和閃燈,在墻後有一群松鼠,它們在跑步機上瘋狂地奔跑著,從而使墻上的燈始終亮著。我們就是那些松鼠,戴著耳機的松鼠。每隔30秒, 一首音樂響起,然後我們做一個非常快的、粗略的音樂分析。

我從無朝九晚五的上班經歷。作為一個音樂家,我成日練習,並在大多數的周末夜晚演出。現在我有一份薪水,每兩周有發薪日,而且還不用開車去莫德斯托。這正是我需要的,但這種情況只持續了7個月。此後,穿著卡其色七分褲與Polo T恤的人開始出現。他們是微軟的工作人員,我們被船運到西雅圖,在那里,Mongo變成了MSN音樂。很快他們就找到把“松鼠們”的工作自動化的辦法,我便在“9•11事件”後被遣散了。

失業開啟我的咖啡事業。但那時我還不想銷售咖啡飲料—這是後面的事情。我想烘焙和銷售咖啡豆。我在家烘焙咖啡豆,試驗不同的豆子和烘焙度,這時我意識到,我需要一個用於烘焙咖啡的商用空間。

我在奧克蘭特梅斯卡爾區電報大道上看到一個“出租”的告示牌,便按照上面的號碼打電話過去。女房東有一個大空間,但對於我來說太貴。然而她被我的計劃吸引,說她還有個面積為186平方英尺、坐落在當娜湯瑪斯餐廳庭院里的盆栽棚可以租給我,租金是每月600美元。我不知道可以砍價,就答應了。盡管阮囊羞澀,我依然開始打造我的工作室。我到愛達荷買了一部紅色的迪特里希牌小型生咖啡豆烘焙機。 我還記得自己打開箱子,看見烘豆機,帶著一點小驚訝想,這馬上要成為我的職業了。我把它放在棚子的一端,還按衛生部要求裝了標準的三盆水槽。

這所有的早期體驗都深刻地印在我腦海中。烘焙咖啡時,我每隔1分鐘甚至20秒便取一次豆樣研磨。這是個奇妙無比的自學探索過程。我在尋求我認為好的風味。我想要的風味已成竹在胸,我要將它變成現實。

我起得很早,因為要在下午5點餐館營業前結束烘焙。烘豆時棚里很熱,得開著門,我通常還開著立體聲小收音機聽歌劇。烘豆機一設置好,我便開始續寫烘焙記錄,拼配我第一次參與農人市集時(2002年8月中)銷售的咖啡豆。其後,生意開始有了起色,我在周六日餐館休息時全天烘豆。烘豆機一次只能烘7磅(3千克)咖啡豆,有一次我一口氣烘了53爐,平均每17分鐘一爐。這一紀錄是我在搬到埃默里維爾的烘焙廠前創造的,至今仍在公司保持,未被打破。

那時我從皇家咖啡預訂生豆(至今仍是藍瓶咖啡某些產品的生豆供應商)。我開車到埃默里維爾倉庫,把2到3麻袋咖啡生豆搬上我的標致旅行車。這過程神秘而富有樂趣。我會想,“那是從也門來的?意想不到!那是從埃塞俄比亞來的?奇妙啊!”我打開麻袋,想象這種咖啡的風味。我現在越回想越覺得自己當時有點兒瘋狂,冒出來自稱咖啡烘豆師,因為我說:把小棚歸置好,設立進度檢查機制以便得以規範核查。就像我建成這個合法、可行的商業實體,大半出於運氣和頑固的性格。

我要付租金,我得開始銷售咖啡。我與第一任妻子的兒子達西爾剛剛出世。為了實現我在舊金山渡輪廣場的周六農夫市集設攤的目標,我得先參與奧克蘭舊城區的周五農夫市集。

作為推廣,我到渡輪廣場市集給我最喜歡的攤主送咖啡:做巧克力的邁克•來奇武帝,伯克利的頂尖面包、蜜塔蛋糕師。那時的周六市集只是今天的一個雛型,邁克•來奇武帝和蜜塔也還沒有今天的固定店面呢。

一天,我正在安靜的奧克蘭市集上讀《巴黎到月球》(亞當•高普尼克著),蜜塔蛋糕里凱特琳的一位搭檔給我打電話,她們有一輛做意式濃縮咖啡的小車,想采用我的咖啡豆。

太好了!我跟自己說,這樣我每周就能多賣4磅(1.8千克)豆子。當我開始給蜜塔蛋糕提供咖啡飲品時,她們深深認識到(可能是因為我強調多次),咖啡做得好喝並不容易。最後她們把咖啡車賣給我了(後來我發現她們決定采用我的咖啡是因為咖啡包裝做得好看)。我第一次晃到蜜塔廚房做咖啡車運營技術培訓時就認識了凱特琳,我覺得她非常特別(我們各自有伴侶,直到一年後才開始對對方有感覺)。她敏捷、務實、乖巧、嚴格。

在市集上她穿著古董裙賣蛋糕,時時用Sidekick(一部早期智能手機)給父母發信息。我給她起了個綽號叫“複古的未來烘焙師”。我沒想到女性可以同時具備質樸自然、充滿進取心、投入奉獻與年輕這幾種特質,但是她和蜜塔的烘焙師全都這樣。

對於工作的全情投入,終究給伴侶關系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影響。我和凱特琳各自回歸單身後,更經常在一起交流。在幫凱特琳和她的同僚在伯克利農夫市集上做了好幾周咖啡後,我買下他們的意式濃縮咖啡車開始每周兩次在市集上營運。人們慢慢開始註意到我的咖啡了。

那時罕有短時間完美萃取的意式濃縮咖啡,或是又熱又有豐富泡沫的牛奶,我還在使用不同萃取技術、不同咖啡豆、不同拼配、不同烘焙度調整意式濃縮咖啡風味的階段。我還用個搖搖晃晃的木質滴濾咖啡設備來做手沖咖啡:實驗室一般,一次制作一杯咖啡。人們覺得這很瘋狂,他們還不習慣等待。時至今日人們更註重咖啡沖煮方面的細節,更多人認同好咖啡並非來自保溫壺里—但那時不一樣。有人感興趣,有人覺得荒謬,至今依然如此。

2003年底,輪渡大樓完成整修後,市集搬到了比鄰廣場。我很快獲知市集打算開設固定咖啡車,我要競標就得通過咖啡盲品測試。但我事前不知另一個咖啡烘焙師也受邀參與競爭,而且還有充分準備的演說和堆疊在手推車里的、毫無瑕疵的手提袋。一輛手推車!我怎麽沒早想到?工作人員把我們的咖啡拿到另一個房間給裁判組。一周後,我發現我中選了。我的攤位在一個死角區域,緊鄰烤雞車。我招了個助手,在市集開始前一小時到場幫忙,否則到時將只有我、我的標致旅行車和手推車相依為命。

我還記得12月的幾個周六下著毛毛雨,清靜極了。到了1月,天氣轉好,舊金山冬季優食展前的一個周六,來了很多廚師和食家。我擡起頭發現面前有15人在排隊,而自從那時起情況基本上就是這樣了。

人們會長時間等待一杯咖啡。他們一定是發現它的與眾不同,看這一兩個人用那麽久才做出一杯飲品,這是多麽艱巨而引人入勝的事情。最終他們愛上了這產品。但這令我費解,也許這是因為我生活的背景便是以上一切。我時時精疲力竭。不賣咖啡時,我便在烘豆。與此同時,我正在處理離婚事宜,又要照顧我的小孩。在激烈的痛苦里,我展開了我的新生活。 

農夫市集的社群與我以前經歷的完全不同。來自古典音樂界的朋友,風格冷靜、正式。食品界很熱情,而且每個人都很好奇我在做什麽。我想讓古典音樂界的朋友知道這些陌生的、愛宣揚自我的人(他們花很多時間對外交流還會無理由擁抱你)。另外,這是一個如此感性的世界,部分原因是你在讓人飽腹。我生活里的這種轉變令人屏息。我在做重體力勞動,圍繞著我的人為他們和我所做的事情感到興奮。

我喜歡咖啡里確鑿的一切。單簧管帶給我練習、練習、練習,彩排、彩排、彩排。演奏時,你鍛煉著自己無法看到的肌肉,從而使空氣發生振動。咖啡是確鑿的。我實際上在改變我顧客大腦的化學反應。做一杯意式濃縮咖啡的演出時長90秒,一場結束後緊接著下一場,我在掌聲或是噓聲里前進。

歷經好幾次徒勞,我終於說服了凱特琳,不僅僅是“閑逛”,我還需要約她陪我視察一個新的批發商客戶的咖啡服務。這客戶現在是米其林一星餐廳和舊金山的佳話,那時他的餐廳還只是在舊金山外列治文區的一個相對陌生的地點,名為阿姿颯。老板,也是大廚,穆拉德•拉婁,正在努力打破摩洛哥餐廳的阿拉伯學院派風格,強調嚴格的采購與現代烹飪技術。那是2004年9月,雖然一位年輕可愛的西點烘焙師與一個困窘的老家夥在一起會被竊竊私語,但凱特琳和我從此在一起了。

輪渡碼頭農夫市集的生意開始起飛,我想開一家咖啡館,但資金不足。然而,有個在海耶斯谷舊金山市政中心旁邊有幢大廈的朋友說,我可以在他物業車庫開個咖啡亭。我在2005年1月拿到許可,第一間藍瓶咖啡亭從那時起營運至今。

我未預計到這間咖啡亭會如此受歡迎。咖啡亭位於一條充滿尿騷味的死胡同里,我用信用卡與一點可憐的存款支撐開頭運作。我需要更多資金、更多經驗,開業前至少得先在咖啡館里工作過一回吧?

幾個月後,藍瓶咖啡亭開始得到不少關註,並不僅僅因為店址偏僻,還因為我們的做事方式不同於當時舊金山的任何一家咖啡館。沒有不同杯量或調味料,飲品單只有6款可選,但是,我有加州第一臺裝有比例積分微分溫度控制器的意大利咖啡機,快速萃取出每一份滋味豐富的濃縮咖啡;下單後才開始制作;每一杯含奶飲品都有拉花;對於咖啡新鮮程度的嚴格管理;決無咖啡保溫壺;所有滴濾咖啡在下單後才進行研磨,並使用自家設計的滴濾裝置萃取。現今遍布國內各地的平常服務(騷胡同不算),在當年,是極不尋常的。 

通過這種不尋常的方式,我們成功了。咖啡亭開業3年後,我們在舊金山鑄幣廣場開了第一家藍瓶咖啡館。一年內我們在輪渡大廈和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開設了分店,分別在奧克蘭和布魯克林開設了烘焙廠與咖啡館—一年內我們有了2家烘焙廠與4家咖啡館。此後,我們在曼哈頓的洛克菲勒中心、切爾西、翠貝卡開設了咖啡館,在高線公園開設了一個咖啡亭。

如果我有任何咖啡生意背景,或者任何從商經歷,我想我決不會開始這事業。我可能會說:“這太難了。這不現實。你怎麽可以以這樣慢的速度盈利呢?”事實上,沒有先入為主的概念意味著我可以更自由地飛躍,並做成一件更加個性化的、更有意義的事情。

無知是福。就像母語並非英語的人也可以用談吐迷人那樣,縱使技術不正確又如何。比如,你賣咖啡的時候貌似應該有不同杯量,如小中大杯,或者高、特高、極其高杯等等,對不?但我沒有杯量。我也拒絕大量萃取咖啡然後放在保溫瓶里。咖啡風味在萃取後幾分鐘內便開始陳化。如果人們面對的僅僅是一個開關,他們便沒有目睹咖啡制作過程的體驗。我決定在藍瓶咖啡館、在你面前研磨咖啡豆,放入濾杯,緩慢註水。我們將親手制作屬於你的咖啡。

本文內容摘自《藍瓶咖啡的匠藝》一書。

咖啡 咖啡館 咖啡豆 創業咖啡 咖啡廳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65

美股小幅低開 Twitter股價慘遭屠戮暴跌17%

標普500指數低開3.18點,跌幅0.15%,報2156.55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低開28.01點,跌幅0.15%,報18253.02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低開8.31點,跌幅0.16%,報5307.71點。

科技新聞網站Recode報道稱,谷歌目前並未考慮收購Twitter。Recode同時援引消息人士稱,蘋果和迪士尼也不太可能成為Twitter的買家。近一段時間市場不斷傳出有消息,Saleforce、谷歌、臉書以及迪士尼等公司都是Twitter緋聞買家。

受此影響,推特股價盤初暴跌17%,領跌美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78

Twitter暴跌21%!谷歌、迪士尼、蘋果等退出競購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07/1043237.html

 

北京時間10月7日淩晨消息,Twitter股價周四早盤一度重跌21%,市值縮水近30億美元。由於潛在的競購者越來越少,周三盤後Twitter即重跌10%以上。

知情人士透露,Twitter已告知潛在的競購方,希望在10月27日公司發布第三季財報前完成出售的談判。但媒體周三報道稱,谷歌、迪士尼和蘋果等知名公司已表示無意競購。

僅剩下的一個可能收購者是Salesforce.com(賽富時),雖然後者並未公開表示要收購Twitter。賽富時CEO班尼奧夫(Marc Benioff)周三接受CNBC采訪時稱表示:“Twitter是一款令人興奮的產品,但很明顯其業務面臨許多挑戰。”看來Salesforce的態度也是有所保留。

北京時間0:40,Twitter股價報19.90美元,跌幅19.98%,盤中最低跌至19.61美元。與此同時,賽富時的股價上揚3.84%至71.05美元,投資者似乎認為不收購Twitter對公司更為有利。

周三瑞穗證券的分析師指出,賽富時如果收購Twitter,這家企業軟件商的價值將因此減損120億-170億美元,相當於總價值的20-25%。

此外,就算進展順利,這起並購交易也需要兩到三年才會回本。在賽富時本周稍早舉行Dreamforce大會後,瑞穗表示仍看好該公司核心市場的增長動能,也依然看好該股的表現。

不過,瑞穗指出,在賽富時是否並購的行動更明朗前,投資者不應對該股過於激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06

Twitter、Medium聯合創始人:是什麽讓“成功”在一個人身上跨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020/159325.shtml

Twitter、Medium聯合創始人:是什麽讓“成功”在一個人身上跨界?
IDG資本 IDG資本

Twitter、Medium聯合創始人:是什麽讓“成功”在一個人身上跨界?

似乎想要成功,你的生活里就只能保留三件事:吃、睡、工作。你不應該去想其他事,必須遠離幹擾,緊盯目標。

本文由微信公號IDG資本(ID:idg_capital)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Jon Youshaei.

不久前,“Bob Dylan 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What???一位歌手竟然把村上春樹從文學獎PK掉了?!

但其實,成功人物的天賦往往不局限在一個領域。比如 Twitter、Medium 的聯合創始人 Biz Stone,其實他最想做的一直是電影導演(他在少年時期就展現出了該領域的天賦)……只是不小心又成了科技界的傳奇人物。

到底是什麽在其中起著神秘的作用?為什麽成功者在多個領域都有超乎常人的造詣?是天註定嗎?

讀完此文後,你一定會對 Bob Dylan 的獲獎有更深的理解,可能也就明白了為什麽身邊那些大牛總是“多面手”。

似乎想要成功,你的生活里就只能保留三件事:吃、睡、工作。你不應該去想其他事,必須遠離幹擾,緊盯目標。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幾乎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成功的企業家清一色是工作狂的形象,我(Jon Youshaei)對此也深信不疑,直到我見到了 Biz Stone。作為 Twitter、Medium 的聯合創始人,也是當今最為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直接顛覆了以上理論。

你一定好奇他到底是怎樣做到的?一路走來,他是像“10000小時定律”說的那樣,始終專註於創業這一件事,不斷練習,然後成為了“創業專家”嗎?

要理解 Stone 的成功,我們就得追溯到他在 Wellesley 高中的時光。

那時候,他最喜歡的電影是 The Princess Bride (《公主新娘》,講的是一個愛與冒險的真愛故事),他在學校還自導自演了 Robin Hood 一劇,當時宣傳海報貼滿了小鎮,海報上寫著:Robin Hood 來了,Biz Stone 主演!

“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可拼命了,挨家挨戶地上門收集廢棄的聖誕樹,好用作裝扮 Sherwood 森林的舞臺背景。這個舞臺劇出來之後異常火爆,劇場坐滿了觀眾,我們演了一場又一場;午後場、夜場,甚至還做了一些巡演。” Stone回憶到。

這個小故事的正常結局理應如此:由於 Stone 在戲劇中投入了過多時間和精力,這使他與那些整日泡在計算機實驗室里的同齡人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然而,“劇情”並非按我們的設想發展。

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家 Mary Gick 和 Keith Holyoak 談到,在 1980 年,他們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那個實驗可以解釋為何 Stone 這些“毫不相關”的經歷事實上促進了他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企業家能力的發展。

當時實驗給出的難題是這樣的:

假設你是一位醫生,你的病人胃里長了一個惡性腫瘤,目前無法對其進行手術,但如若腫瘤不摘除,病人必死無疑。

解決方法也不是沒有,有種射線可以去除腫瘤。但問題是,高強度的射線在到達腫瘤的路徑中,會同時傷害所穿越的人體健康組織;低強度的射線又無法除掉腫瘤。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采取何種辦法解決?

當實驗者把這個看起來難解的醫學問題換成軍事場景,令人驚訝的是,被試者找到解決方法的成功幾率提升了 67%。讀到這里,你想出來了嗎?

——消滅腫瘤的方法跟士兵包圍堡壘的戰術其實是一樣的。用多束低強度射線從不同角度射向腫瘤,它們將在腫瘤處會聚在一起,形成一束高強度射線,最終摧毀腫瘤,同時,又能避免傷及“無辜”。

這種將兩個完全不相關的世界進行類比聯系就是所謂的“概念整合”。

這種技能已經在不計其數的重大突破中有典型運用,包括 Henry Ford 首創的汽車流水線生產方法。要知道,那是他在看到屠宰場用流水線來處理豬後所產生的靈感。

對 Stone 來說,把戲劇與創業進行“概念整合”就是他的“X因素”,或者說,通向成功的密鑰。這讓他在探索科技產業時,獲得了超越常人的獨特視角。毫不誇張地說,他對於用戶痛點的把握能力在他少年時期的“演藝生涯”中就已經開始培養了。

試想,要演好一個角色,演員是不是得移情,產生同理心?這樣才能“入戲”嘛。而他在舞臺上的感召力之後則衍變成了在董事會會議室中的領袖氣質,這幫助他贏得了一眾投資者的歡心,就跟昔日劇場里爆棚的人氣一樣。

“如果你想要幹好一行,那麽,你最好擁有盡可能多樣化的新體驗。我一直認為,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依賴於橫向思維的,要用想象力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足夠豐富的經驗,看的、經歷的不夠多,你就沒法把一些點連成面。”

時至今日,Stone 依舊在不斷豐富他的經歷。

最近,他還與好萊塢著名導演 Ron Howard(曾憑借《美麗心靈》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合作了一個短片——就像又回到了他的高中時代,Stone 對這件事充滿熱情,經常寫劇本到半夜,還忙著面試演員、現場指揮等等。

dc2b38f

Biz Stone & Ron Howard

他說,“我很擔心有人會對我指指點點,說我應該回到我的本職工作中去。但我認為,如果你有機會去嘗試更多種可能,就一定要把握住它。事實上,‘超越舒適區’的事做得越多,回歸正常工作之後,你反而會有更大的進步。”

Stone 的故事正是說明了探索“不重要事物”的重要性。他將熱情投入戲劇、電影,而對你來說,這件“不重要的事”可能變成了漫畫、攝影或是其他。總之,是工作之外的一項嗜好。

“你不是必須成為工作狂,才能通往成功。”

Twitter Biz Stone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02

沒人要的Twitter很受傷 或將被迫進行大規模裁員

據路透社報道,由於Twitter難以找到潛在買家,公司可能不得不進行大規模重組和裁員。

本月早些時候,Twitter曾聘請投資銀行幫助尋求買家。雖然吸引了Salesforce.com、迪士尼和谷歌等科技和傳媒公司的興趣,但最終卻無人出手競購。

Twitter如今已不到Facebook的1/5的用戶數量,甚至低於Facebook旗下照片共享應用Instagram的用戶數量。

對此,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David Hsu稱:“Twitter需要采取一些激進措施。要繼續維持Twitter的廣告和消息平臺業務,不需要太多的員工。”

美國投資銀行太陽信托銀行分析師Robert Peck則表示,Twitter的成本結構最初建立在更龐大的用戶群基礎之上,但由於用戶增速停滯不前,他們需要降低額外的成本。如果Twitter可能裁員10%,每年可節省約1億美元。

而當前,Twitter擁有約4000名員工。

但是,重大裁員會影響到Twitter在舊金山的形象。在那里,競爭對手紛紛在招募工程人才。Peck認為,Twitter可能率先拿銷售和營銷人員開刀。因為在這方面, Twitter的投入明顯高於競爭對手,但效率並不高。

今年上半年Twitter銷售和營銷開支達到了4.73億美元,占營收的約40%。相比之下,雅虎的該比例為19%,Facebook為15%,谷歌母公司Alphabet為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57

Twitter等美國80多家網站集體癱瘓!FBI還沒查出是誰幹的

據CNN消息,當地時間21日,美國網絡中介服務商遭到了大規模的網絡攻擊,導致主要網站服務全面中斷。許多美國用戶突然發現包括Twitter、Tumblr等社交網站無法登陸,Github、Spotify、Airbnb,Netflix、Reddit等共80多家網站均受影響。

誰是幕後黑手?

網絡中介服務公司Dyn指出,這場網絡攻擊大約從21日上午7點開始,當天上午修複後卻被繼續攻擊。到21日下午,Dyn遭到了第三次攻擊。起初,只是美國東海岸的用戶無法正常上網,但到當天中午時,歐洲的用戶也報告稱斷網。

據悉,電商亞馬遜(Amazon)和eBay同時發生類似情況,三方支付服務業者PayPal也無法交易。零售業者因此開始憂心,攻擊如果發生在感恩節購物季期間,將嚴重沖擊業績,事件可能影響全美經濟。

維基解密Twitter公布的網絡遭攻擊地圖

據報道,大規模的網絡癱瘓現象引起了FBI的註意,FBI表示正在調查這場攻擊所有潛在的原因。

美國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也表示,美國國土安全部正在監控事態發展,並將展開調查。

但目前尚未查明誰是這次攻擊的幕後黑手。

截至美國西部時間21日中午1點,多數網站已經恢複正常,但仍有部分網站,包括Twitter、WSJ等在內仍存在打開網頁緩慢、無法刷新內容等問題。

美國大選臨近 網絡安全更令人擔憂

距美國總統大選日不到三周,本周五的黑客攻擊波及東海岸多家公司網絡服務,無疑讓人對美國的網絡威脅更添擔憂。

而從本次網絡攻擊來看,黑客早已有能力判定關鍵攻擊對象,發揮入侵的最高效用,屬於更高層次的黑客行動。網絡業服務過於集中的現象也是美國國家安全的隱憂。

此前,據BBC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和負責選舉安全的國家情報總監於10月7日聯合發表聲明,指認俄羅斯政府與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網站和選舉機構被攻擊、一些政治人物電子郵件泄露有直接關聯,意圖幹預美國總統選舉。但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對此予以否認,說這些指認是美國的政治宣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949

特朗普: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助我入主白宮

特朗普出人意料地當選為美國總統,這一結果讓許多媒體和民調機構都大跌眼鏡,而矽谷或許沒有想到,特朗普的勝選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據CNN報道,特朗普日前表示,Facebook、Twitter等這些矽谷創造的社交媒體,幫助他當上了美國總統。

特朗普在接受CBS電視臺采訪時表示,他在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有很多粉絲,這是一種巨大的力量。他認為這種優勢幫助我贏得了此次大選。特朗普還稱:“他們(競選對手)花的競選資金遠比我多,但社交媒體有著更大的威力。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我證明了這一點。”

特朗普的Twitter粉絲高達1500萬,希拉里只有1100萬,特朗普的Facebook粉絲高達1459萬,希拉里只有940萬。而且特朗普的每條Twitter和Facebook內容轉發量都在2萬到20多萬不等。此外,特朗普也善於與時俱進,頻頻借助短視頻和直播進行傳播。

不過,特朗普也表示,以後在白宮會非常克制地使用社交媒體,約束他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上周三,奧巴馬表示將會確保兩位總統之間有一個成功的過渡和交接,而交接的內容當中也包括了社交網絡賬號。特朗普將會獲得奧巴馬在當政期間建立的所有社交媒體的賬號,也將會繼承這些賬號帶來的數千萬粉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07

繼Facebook之後 Twitter也誇大廣告觀看量

12月23日消息,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Twitter宣布已發現一處軟件Bug,導致視頻廣告在Android手機上的觀看量被誇大。知情人士稱,Twitter Android應用上的視頻廣告觀看量最多被誇大35%。為此,Twitter已決定向受影響的客戶返款。

Twitter在一份聲明中稱,2016年11月7日至12月12日期間在Twitter Android應用(App)上投放視頻廣告的客戶會受該軟件漏洞的影響。

“發現該問題後,我們立即進行了修複,並與受影響的廣告客戶進行了溝通。這是一個技術問題,而不是政策或定義問題,因此我們相信該問題已經解決。”Twitter表示。

這一不幸事件發生時,正值Twitter廣告業務收入增長放緩,Twitter還面臨著吸引新用戶的壓力。該公司在2016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之間僅增加了約400萬個月活躍用戶。而上個月,一手建立起Twitte廣告業務的首席運營官(COO)亞當·貝恩(Adam Bain)突然宣布離職。

不過Twitter不是唯一發生廣告數據錯誤的社交平臺。今年9月,媒體曝光Facebook多年來一直誇大一項關鍵的視頻瀏覽量指標,這激怒了近年來向Facebook視頻平臺上投入大筆費用的廣告主和媒體公司,Facebook隨後進行了道歉。

 到目前為止,Facebook尚未向客戶返款。知情人士稱,此次Twitter需要向客戶返款的數量也非常小,有些甚至不到一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00

Twitter:龐然大物的混亂收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6/160522.shtml

Twitter:龐然大物的混亂收場
矽谷密探 矽谷密探

Twitter:龐然大物的混亂收場

Twitter最初是靠手機短信更新的,發一個短信給Twitter,Twitter就把你的狀態貼上去。

本文由矽谷密探(微信ID:矽谷密探)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屈直。

編者按:Twitter一度是數字媒體的領導者,有矽谷公認的紮實的工程師團隊,在微博在國內重新崛起的今天,微博始祖Twitter卻每況愈下,在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麽?

成也Twitter,敗也Twitter

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克林頓坐在藍墻環繞的軍情室里,聽著高級國防顧問的對伊朗問題的簡報。當她聽到這個消息時,這個美國權力最大的女人的臉上浮起了一絲微笑:伊朗又革命了。

2009年,時任伊朗總統的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宣布連任勝利,但伊朗民眾並不買賬。反對派領袖穆薩維公然挑釁稱選舉存在舞弊,大量民眾立即走上街頭,身穿象征反對派顏色的綠色,遊行示威。“綠色革命”爆發後,新任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意識到局勢不對,第一時間進行信息管制,驅逐境外媒體,防止任何消息流出伊朗。

可新聞管制攔不住互聯網,憤怒的民眾用Twitter實時報道各地的遊行,“#伊朗”、“#打倒艾哈邁迪內賈德”、“#伊朗選舉”一下子湧上了Twitter的熱榜。政府鎮壓民眾的照片和影像通過網絡傳到了世界各地,歐美各國得知消息以後也開始對伊朗譴責。伊朗總統見勢不妙,只得宣布重新計票,革命得以收場。這次伊朗革命中,大量民眾通過社交媒體轉播實況,互聯網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這次“綠色革命”也被稱為“Twitter革命”。

cd81cd980efedb6c9899b024039a7374_副本

(伊朗革命群眾號召用社交媒體抗議)

相比伊朗總統,軍情室里的國務卿希拉里鎮定自若。在譴責完伊朗政府後,希拉里對Twitter這個小應用產生了興趣。任何人都可以註冊,任何人都可以發信息。大到廣播電視,小到市井百姓,每個人發的聲音都能湧現,政府根本管不了。幾個話題標簽(“#”)就能挑起民憤,狂熱的民眾走上街頭就能推翻政府。或許美國政府應該多用用Twitter,以後推翻中東的敵對國家,會容易的多。

希拉里想了很多很多,但她想不到相似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2016年,億萬富翁唐納德·特朗普,借助他幾千萬的粉絲量,橫沖直撞地搶過了總統的寶座。他幾年間在Twitter上“奮戰不止”:發布虛假信息(“全球變暖是中國人設的騙局”),散布陰謀論(“奧巴馬的出生證明是偽造的”),對政治對手人身攻擊(“腐敗的希拉里”,“撒謊的泰德”,“瘋狂的桑德斯”),鼓動刺殺民主黨候選人(“或許你們這些鼓吹第二憲法修正案的人能幹點兒什麽來阻止希拉里”)。這些言論讓支持者們高潮連連,卻讓白宮和希拉里束手無策。細心的辟謠勝不過謠言的傳播,理智的政策抵不過攻擊和謾罵。一片歡呼和和咒罵聲中,希拉里敗給了特朗普。

e888f67635022fbd373e41e9f9ed065c

(特朗普贏得總統之位以後,繼續散布希拉里選舉造假的消息)

Twitter是個龐然大物,沒人控制的了它。這個社交媒體就像綠巨人一樣,一路砸將過去,政府和王宮戰戰兢兢,報紙和廣播不得不讓路。誰也不知道Twitter將向哪里沖去?它還會把什麽砸爛?它最後會變成什麽東西?

甚至Twitter自己也沒有答案。

喬布斯敲響的喪鐘

2005年的一個早上,史蒂夫·喬布斯站在圓形舞臺上,興奮地向觀眾展示了最新一代的iPod,這個被稱為“iPod classic”的小東西可以保存幾萬首歌、上萬張照片、超過一百小時的視頻。它輕便時尚,造型簡單。在功能介紹的最後,喬布斯也提到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功能:播客(Podcast)。任何人都可以創建自己的頻道,發布音頻。在場的觀眾滿眼是期待: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可在舊金山的一個小辦公室里,喬布斯的演講卻讓在場的幾個人慌亂了起來。伊萬·威廉(Evan Williams)在屏幕前一言不發,但眼睛停不住地轉。諾亞·格拉斯(Noah Glass)坐在沙發上,絮絮叨叨地抱怨著。傑克·多西(Jack Dorsey)靠墻站著,想幹脆辭職,去當個服裝設計師也不錯。比茲·斯通(Biz Stone)坐在地上,想講些笑話緩和氣氛,但卻張不開口。

這四個人所在的公司叫做Odeo,它就是Twitter的前身。

Odeo最早的創始人就是坐在沙發上絮叨的諾亞·格拉斯。諾亞創建Odeo的時候,是一家叫Blogger的創業公司員工。Blogger是美國第一個博客網站,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發文章,或者互相關註。

諾亞有時候琢磨,既然有博客,為什麽不能有“播客”呢?和博客一樣,人們可以發音頻,做自己的電臺呀!諾亞說幹就幹,拉了三五個朋友幾星期就把網站做出來了。諾亞給這個“播客”網站起名為Odeo,和音頻(Audio)諧音。白天上班,晚上運營Odeo。Odeo最初是不放廣告的,結果沒過一年就沒錢了。諾亞沒辦法,只能去找白天上班的老板伊萬想辦法。

諾亞的老板伊萬·威廉當時雖然年輕,卻已經被當作業界傳奇。他從一個內布拉斯加的農村孩子,一路摸爬滾打成了矽谷的創業家。他發明的Blogger引領了全世界博客熱潮,最後被谷歌巨額收購。伊萬三十幾歲就身價過億,登上過財富的青年富豪排行榜。剛賣掉Blogger的伊萬並不缺錢,於是同意給諾亞的播客項目投資。不過考慮到Odeo目前並不成熟,伊萬要求自己應該出任這個小公司的CEO,幫諾亞一把。

07a73cfadd589ebc1b5221e433bfbce2

(Odeo創始人諾亞·格拉斯(左)和Blogger創始人伊萬·威廉)

有了創業傳奇人物的加持,Odeo一下子就在舊金山活躍了起來。新加入Blogger的比茲·斯通望風而至,一個叫做傑克·多西的嬉皮士也加了進來。雖然Odeo目前尚未盈利,但已經有一個公司的樣子了:技術、產品、運營、公關,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伊萬手下的Odeo開始悄然生長,更多的員工也加入了進來。

結果不到一年,喬布斯發布了Podcast。iTunes的這個不起眼的小功能,卻給Odeo敲響了喪鐘。

伊萬等人明白,小小的Odeo是不能跟蘋果匹敵的。蘋果有最時尚的設計師,最聰明的程序員,最充足的資金。相比之下,Odeo的員工全是是一群二本大學沒畢業的自由職業者。在播客上跟蘋果賽跑,就像騎著三輪兒追跑車。伊萬、諾亞、傑克、比茲,每個人都知道Odeo死定了,但接下來幹什麽?難道要直接解散嗎?

盡管Odeo的員工們不知道,伊萬和諾亞已經準備關閉Odeo,直接賤賣掉公司散夥了。可諾亞心里卻不是滋味兒。辛辛苦苦搞了好幾年的項目,被喬布斯的一個小拇指給碾死了。諾亞找到了嬉皮士傑克,跟傑克商量搞個什麽別的項目。

這回他找對了人。

傑克是個精靈古怪的人。他加入Odeo的時候,鼻子上戴著個鼻環,黑色T恤,後背著個亮閃閃的書包,緊腿牛仔褲下面,是一雙酷炫的滑板鞋。傑克在公司不僅代碼寫得好,而且鬼主意特別多。又一次他穿了一件印著自己電話號碼的T恤,上街大搖大擺地走。傑克解釋說他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會真的打這個電話。(後來真有人打了,場面一度非常尷尬。)又一次傑克黑進了紐約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僅僅是為證明這家公司網站做的差。早在喬布斯發布Podcast之前的幾個月,傑克就已經一腦子鬼主意了。

57422dfd23f03684e9e18e19931ff01f

(年輕的傑克·多西,放蕩不羈愛自由)

傑克首先告訴諾亞,自己其實很喜歡一個叫做LiveJournal的網站。這個播客網站是Odeo的競爭對手,它有一個Odeo沒有的功能:狀態欄。有時候播客們沒事兒幹,就更新一下狀態,告訴大家自己在幹什麽。這種功能不僅播客有,一些即時通訊工具也有,比如美國在線(AOL)。美國在線有一個像國內QQ一樣的即時通訊工具。在這里面人們可以定義一種“離線消息”。它最初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自動回複,告訴別人自己不在。可後來大家把它當“個性簽名”用了,發自己在哪里,自己在聽什麽歌。傑克說,為什麽不把這種“狀態更新”單獨做成一種服務呢?

諾亞思考了一晚上,決定把這個想法告訴伊萬和比茲。伊萬很欣慰,但有一個顧慮:

諾亞。

幾年的共事,讓伊萬對諾亞漸漸失望。自從伊萬接管了Odeo,諾亞就一直抱怨說自己才應該出任CEO。作為產品負責人,諾亞往往越過伊萬去和投資人直接談話。伊萬認為Odeo應該等系統穩定後再發布,可諾亞竟然不顧伊萬的勸阻,把Odeo強行上線了。諾亞給伊萬說完“狀態欄”這個想法後,伊萬悄悄告訴傑克和比茲:新項目很好,可千萬不要讓諾亞摻合太多。

這話說得太晚了,諾亞已經開始興高采烈地和傑克和比茲一起搞起來了。傑克說這東西應該叫“狀態”,大家覺得太平淡。比茲覺得應該叫Smssy,挺萌的,但不行。伊萬起的名字最大膽:既然是看別人的狀態,幹脆叫“友人尾行者”(FriendStalker)吧!好嘛,這網站要是建在北京朝陽區,早被群眾舉報了。

諾亞每時每刻都在思考這個東西該叫什麽,但總是集中不了註意力。就算是晚上夜深人靜了,手機也會一會兒振一下,打斷他的思考。等等,“振動”,“振動”就能提醒朋友自己在幹什麽。“振動”(Twitch)是個好詞,但是有些不知所雲。諾亞翻開字典,從Twitch找起:Twitch,Twitcher,Twitchy,Twite.啥叫Twite?底下寫著:“一種鳥叫”。諾亞想起了清晨的鳥叫:“這不就是我們想做的嗎?”

諾亞第二天向伊萬解釋到:每一個狀態更新叫Twite,我們這個工具就叫做Twitter。群鳥亂叫,這名字怎麽樣?比茲覺得Twitter不錯,但可以改一下,把元音字母去了,叫Twttr多時尚!你看那個照片分享網站Flickr不就把e給去了嗎?

“沒問題!”諾亞很興奮,“Twitter,Twttr,聽起來一樣。咱們開始做吧!”

諾亞不知道,此時的伊萬已經下決心要開除諾亞。當Twitter發布的時候,諾亞會被掃地出門,而傑克會成為Twitter的第一任CEO。

Twitter,或者說“Twttr”,就這麽誕生了。

“死鯨魚”和零利潤

3240fa09d8dc693ec21aa2cbbbf67ed2

(Twitter的掛機圖:擡起夢想)

上面這幅圖現在並不常見了,但早期的Twitter用戶肯定非常熟悉。每次Twitter下線了,這只鯨魚都會出現。Twitter最早的“掛機圖”並不是它,而是一只萌萌的小貓滾鍵盤。後來用戶變多了,Twitter設計了一個特別的圖:8只小鳥提起一只鯨魚。Twitter給這幅圖起名叫“擡起夢想”,不過用戶們口中,這東西叫做“死鯨魚”。

Twitter剛問世的時候,幾個創始人並不知道它會火起來。最早的服務器就是諾亞的IBM筆記本電腦,Logo也是比茲自個兒畫的。可Twitter的生長出乎了三個人的預料:兩年內,Twitter的活躍用戶數到達了140萬。2008年的總統競選上,36萬用戶實時更新民主黨和共和黨各自代表大會的實況。明星們開始用Twitter跟粉絲互動,CNN、Fox News等電視臺也開通了自己的Twitter頻道。奧巴馬用Twitter發布自己的政策提議。大明星艾希頓·庫奇(電影“蝴蝶效應”、“喬布斯”的主演)是第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用戶,甚至超過了傳媒巨頭CNN。

可這個時候的Twitter,後端一塌糊塗。用戶經常發推發了一半,網站就崩了。用戶少的時候還可以堅持,用戶一多,所有服務器就開始工作異常。“死鯨魚”天天都有,最頻繁的時候一天死好幾次。幾個老用戶實在受不了了,發起了一個“抵制Twitter”的線上活動。不過更多用戶還是選擇忍忍再說,工程師們會把它修好的。

工程師們是在修,但實在無能為力。每次Twitter下線,幾個後端工程師就得加班。天天夜里起來修,最後這幾個人幹脆睡在辦公室了。為了及時起來“救火”,後端工程師們弄了個郵件提醒:只要服務器掛了,手機就能收到郵件。不過剛搞出來他們就後悔了,每天此起彼伏的手機鈴聲,不是這兒壞了,就是那兒掛了。當Twitter已經炙手可熱的時候,傑克·多西並不放開招聘。任由這幾個工程師加班,Twitter也不招新人。

伊萬對Twitter的未來很擔心,盡管有140萬活躍用戶,Twitter連一分錢也沒掙著。不做廣告,也不搞合作,更不賣VIP。傑克管理Twitter都兩年了,Twitter連個正經的商業模式都沒有。

Twitter最初是靠手機短信更新的,發一個短信給Twitter,Twitter就把你的狀態貼上去。那時候手機短信限制長度,必須160字以內。因為發短信給Twitter需要加上用戶名,於是Twitter就把推文長度限制成140字。因為是短信服務,Twitter每天都要付上萬的電話費。除此以外,員工工資、服務器的租用、舊金山的房租,都是不小的數目。伊萬看著投資人(包括他自己)的錢一天一天地就這麽燒沒了,著實是心急如焚。

後端工程師忙前忙後,投資人憂心忡忡,可作為CEO的傑克·多西卻輕松閑適。除了每天花幾個小時設計一下產品以外,傑克把大量時間花在了休閑娛樂上。他報名了一個裸體繪畫課,每天晚上六點趴在板子上畫裸模。後來傑克又開始練瑜伽,緩解一下他工作的壓力。然後傑克回憶起了自己當服裝設計師的夢想,每周都織個新衣服。

當然也不能光學習嘛,還得娛樂。傑克隨著Twitter的成長,自己也聲名鵲起,常常參加明星、政客、富豪舉辦的就會。他喜歡別人叫他“Twitter”的創始人,喜歡別人投射來的羨慕的目光。線上線下,傑克都是最閃耀的明星。

52fa882c78d8acb048fc3b3b90b743c8

(Party上的傑克·多西,來源mdkreative.eu)

伊萬並不這麽想。“你要麽是Twitter的CEO,要麽是個織衣服的,不能兩個都幹!” 伊萬向傑克大聲呵斥。傑克很不滿,Twitter現在不是挺好嗎?資金不是很夠嗎?大家都是成年人,你憑什麽管我?

伊萬和傑克的分歧遠不止這些。伊萬認為,Twitter就是個短博客,人們用它的主要目的是分享新聞時事。所以Twitter應該以網站為主,手機為輔。而傑克認為,Twitter是個人狀態欄,它是用來秀自己的。吃飯逛街,隨時更新。所以Twitter應該網站為輔,手機為主。這也是為什麽傑克並不在意網站掛不掛。只要能發出去,看的了看不了以後再說唄!

可傑克不知道的是,服務器後端比他想象的複雜的多。一次伊萬當著兩個股東的面問一名後端工程師:

“數據庫現在穩定嗎?有備份嗎?”

這名工程師沈默了很長時間,最後才不得不承認:數據庫根本沒做備份。如果數據庫掛了,所有人的Twitter賬號都會消失,發過的內容也一幹二凈,Twitter只能從零開始。

股東們終於在2008年爆發了,他們給傑克·多西下了最後通牒:給你三個月,修不好網站,掙不到錢,你就滾蛋。

傑克·多西一下子慌了: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麽不讓我繼續幹?他痛下決心,一定要在三個月內打動股東們。經過了認真的思考,傑克宣布,Twitter要發布新功能:總統選舉頁面。

當傑克還在細心地畫總統競選網站的時候,伊萬已經忍無可忍了。他知道現在最緊迫的問題是系統的穩定性和公司的盈利模式,而不是發布什麽新頁面新功能。網站不穩定,什麽功能都是扯淡。沒有盈利方法,什麽公司都活不下去。Twitter現在已經危如累卵,最不該幹的事就是往上再摞個雞蛋。

2008年10月,Twitter宣布更換CEO,傑克保留股東席位,伊萬出任CEO。

柳暗花明,暗流湧動

伊萬並不是個貪權的人。當年諾亞離開的時候,伊萬並不想接任Twitter的CEO。Twitter發布時,伊萬已經是風投公司“Obvious Ventures”的CEO,也是Twitter最大的股東。伊萬覺得自己應該當一個安靜的股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風投上,放心地把Twitter業務交給了傑克·多西。

可沒想到,第一任CEO傑克實在是爛泥不上墻。就算伊萬不計較,股東席上坐著的弗雷德·威爾森(Fred Wilson)和比詹·薩別(Bijan Sabet)也會逼著伊萬趕走傑克。最後在一番爭執下,股東大會同意傑克保留股東席位,只是不再出任CEO。

伊萬治下的Twitter慢慢回到正軌。他保留了傑克的大部分產品設計,悉心地給Twitter這間破屋子添磚加瓦。伊萬首先開始會面公司高層,聽取他們的建議。他驚訝地發現,原來上到副總下到工程師,Twitter的員工們已經對傑克不爽很久了。員工們抱怨說,傑克常常對他們頤指氣使。給任務以後不斷插手,出了事故卻一走了之。伊萬只能安慰員工們說,這種事情不會發生了。他把產品設計和系統運營工作下放給副總們,把主要任務放在盈利模式上。

2009年1月,伊萬任命凱文·陶(Kevin Thau)為移動業務總監,凱文·陶立即給Twitter帶來了利潤。Twitter開始和谷歌合作,把推文搜索租借給谷歌和必應搜索,籌集到了2500萬美元。他還和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Al Gore)攀上了關系,讓Twitter和戈爾創辦的公司CurrentTV合作辦電視節目。Twitter開始慢慢地放廣告,但伊萬認為傳統的廣告實在太煩人。他希望把廣告變成有趣的推文,這個策略或許會改變整個廣告行業,讓Twitter成為新時代廣告業的先驅。

伊萬向全公司員工發郵件說,Twitter網站現在並不穩定,所以現在要做的不是加法而是減法。刪掉沒人會用的功能,讓後端服務器穩定起來。既然不再瘋狂加新入功能,Twitter的程序員們終於可以放開手腳重構服務器了。伊萬的決策很快就成為了現實,一年過去了,網站掛掉的情況越來越少,“死鯨魚”也被人們漸漸遺忘了。

對外宣傳的任務,伊萬把它放心地交給了Twitter的第四個創始人比茲·斯通。比茲環遊全美國,出席各大研討會,接受采訪,宣傳Twitter開放和包容等理念。

“我們並不是想用它制造混亂,推翻政府,”比茲對脫口秀主持人史蒂芬·科爾伯(Stephen Cobelt)解釋道,“Twitter最大的夢想是讓全世界實現言論自由。”

“實話說,‘話題標簽’(#)剛剛發明出來的時候我覺得這東西太技術宅了,沒人會喜歡用它。”比茲微笑著說。

“顯然你錯了。” 史蒂芬一臉玩笑式的嘲諷。

“顯然我錯了。” 比茲無奈地說。

114e4d11e93e43240fb0ef125ed1da01

(比茲·斯通參加“扣扣熊報告”,來源cc.com)

伊萬幾乎所有方面都照顧好了,可他忘了一個人:傑克·多西。

傑克·多西被股東大會逼下臺後,把一切的怒火燒向了伊萬。傑克邀請了新來的Twitter投資人彼得·芬頓(Peter Fenton)吃飯,在昏暗的餐館里,傑克講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傑克一個人創造了Twitter,而伊萬為了一己私欲奪了傑克的權。在傑克的帶領下Twitter本來一路順風,而伊萬卻會把Twitter一手毀掉。

芬頓相信了,相信傑克的還有不少公司外的人。傑克把自己的Twitter個人信息改成了“Twitter的發明人”,並以“發明人”的身份私自接受各種采訪。

“傑克·多西發明Twitter的時候只有29歲,”CBS電視臺對傑克采訪時報道,“他改變了人們溝通的方式。他是這個時代的巨星。” 傑克每天都需要出席各種活動,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周報等主流報紙把他捧上了天。媒體是不知道傑克已經被Twitter架空了,以為傑克仍然在Twitter舉足輕重。記者們常常會問Twitter內部是怎麽運作,Twitter的未來在何方。盡管傑克完全不知道Twitter現在的戰略,他也會不懂裝懂地答一答。

一次,傑克和行為藝術家艾未未一起參加訪談。當艾未未問傑克Twitter是否有意進入中國時,傑克答道:”當然了,Twitter進中國是早晚的事。我們先要解決技術問題,比如怎麽進行多國語言翻譯。”

可Twitter的戰略與傑克所說完全相反,Twitter在國內早已被禁,Twitter目前根本無法進來。Twitter根本沒有搞什麽“多國語言翻譯”,更沒有進入中國的打算。伊萬和比茲一直在避免四處惹事,可傑克私自接觸艾未未這個政府異見人士,卻惹惱了中國。

56270de237208155efb78683b1b4c2c8

(傑克·多西私自參加與艾未未的訪談)

除了接受采訪,傑克也搞起了他自己的業余項目。他發明了一個能裝在手機上的小硬件,這樣手機就可以刷卡了。這就是後來的Square。傑克經常以“Twitter發明人”的身份,給他自己的公司Square做宣傳,拉資金。不少記者約來傑克進行采訪,卻發現最後傑克對Twitter一無所知,反而一直在講自己的新公司Square。

伊萬當然知道傑克這麽做給Twitter帶來的傷害,但並沒有太放在心上。每次傑克出席采訪,伊萬都只能事後給電臺報紙發個郵件,無奈地糾正。有時候伊萬也會提醒傑克:

“你不是Twitter的唯一發明人,”伊萬對傑克說,“我也不是,比茲也不是。我們只是把一個已經存在了的概念商業化,把它做大了而已。”

不過傑克並沒有把他“Twitter發明人”的頭銜改掉,反而變本加厲起來。他回顧自己的經歷,發現了自己和喬布斯太相似了。同樣是創始人,同樣改變了世界,同樣被逐出公司。傑克開始像喬布斯一樣穿白T恤和藍牛仔褲。他在采訪中大談披頭士和甘地,這兩個都是喬布斯的最愛。他在Square股東大會上大量引用喬布斯的演講,並提出要把Square四個角變圓,就像iPhone一樣。他發現喬布斯在一次采訪中自稱“總編”,於是傑克立即向Square全體員工宣布:“我們幹的東西其實是一種編纂,我就是這里的總編”。一次記者問他卸任Twitter的CEO的時候是什麽感受,傑克說自己就像“被別人在肚子上打了一拳”。這話跟喬布斯當年說的一模一樣。

Square的成功讓傑克的個人秀愈發令人信服。終於在2010年,傑克說服全體股東彈劾了伊萬,一路凱旋成為了Twitter的領導人。

盛宴難再

在傑克·多西掌權後,立刻開除了伊萬的親信(也是昔日的情敵)傑森·古德曼(Jason Goldman)。投資人弗雷德和比詹相繼離去,CTO亞當·邁森哲(Adam Messenger)、產品副總約什·麥克法蘭(Josh McFarland)和COO亞當·貝恩(Adam Bain)等高管也紛紛辭了職。

Twitter的最後一個創始人比茲·斯通此時已經心灰意冷,決定離開Twitter。臨走前,比茲還是給了傑克最後一個建議:不要涉足政治,Twitter應該保持中立。

然而傑克並沒有聽進去,而是把比茲的Twitter郵箱停用了。傑克不久後前往白宮,主持了奧巴馬總統的公民大會。他開始大規模給民主黨政治捐獻。在CBS的“60分鐘”節目上,傑克透露自己想競選紐約市市長。現在無論是諾亞,還是伊萬,還是比茲,誰也阻止不了他了。

d2643521acc61dde79b84514d7c0bb3b

(傑克·多西滿臉興奮地主持奧巴馬的公民大會)

對於傑克·多西來說,他是最後的勝利者,是Twitter名正言順的領袖,是矽谷的史詩人物,是未來的政治新星。可此時的Twitter,已經不像當初那麽火了。

年輕人看新聞會去Facebook,發照片會去Instagram,而Twitter,已經變成了一碗政治大雜燴。希拉里·克林頓的惱人的競選廣告、“另類右翼”媒體Breitbart轉發的假新聞、極端川普支持者的種族言論、伊斯蘭國隱秘的宣傳稿……隨著傑克的回歸,系統故障也開始起來了。賬號凍結、頁面崩潰,諷刺的是在2016年11月,傑克自己的Twitter賬號竟然也被意外停用了。

a035bf331f361cd699851e62f2d365e8

(Twitter的股價一路下跌)

2015年的第四季度,Twitter的活躍用戶下降了200萬。傑克回來以後,公司再也沒盈利過。從2011年到2016年,Twitter一共虧損了20億美元。盡管傑克還在推出新功能(比如Moment、短鏈接),Twitter的用戶量依然沒有增長。三年內,Twitter的股價跌了77%。Twitter現在最體面的結局,就是賣掉了。

可傑克根本找不到買主。

在Twitter鼎盛時期,數不清的金主找到當時的CEO伊萬。雅虎、谷歌、Facebook、微軟,有頭有臉的矽谷巨頭都提出過要收購Twitter。當時伊萬並不為所動,他有的是資金,也有一個正在發展的盈利模式,最重要的是Twitter當時幾乎沒有競爭對手。那時Facebook用戶主要是在看別人的資料,看狀態更新只會去Twitter。

可現在不一樣了,Facebook把狀態更新做的和Twitter一樣好,Facebook的視頻直播也比Twitter快。同時,Reddit在網絡社區里異軍突起,迅速吸引了大量的Twitter用戶。盡管Twitter才創立10年,年輕人已然覺得Twitter過時了。據Compete.com統計,2009年全美最常訪問的網站中,Twitter位居第3。可到了今年,第3是Facebook,Reddit第7,Twitter已經掉到了第9。2016年10月,Twitter宣布停止它的八秒短視頻網站Vine,因為Vine像Twitter主站一樣,一直在賠錢。就算傑克·多西真的是喬布斯轉世,他也救不了Twitter了。

be5c30395c05d3c6a3d9933809bdbbd8

(2016年全美訪問量最多的網站,Twitter已經掉到了第9)

Twitter有時會泄露信息,表示自己有意向被收購,最可能的買家是谷歌和迪士尼。可是據Recode報道,谷歌和迪士尼都無意收購Twitter。另一個可能的買家Salesforce,也從不對收購表態。為了讓Twitter更好賣,傑克開除了約350個員工(總員工數的9%),可這並沒有讓這些“買家”們回心轉意。Twitter走到今天,真的是山窮水盡了。

我們當然可以把Twitter的失敗歸結成傑克·多西的個人問題。他的管理不善,讓Twitter頻頻下線,錯失鞏固霸主地位的良機。他一直不考慮盈利模式,嚇跑了一票子投資人。他對伊萬的報複,讓高管們和創始人比茲紛紛離去。他在處理媒體問題上的不謹慎,也讓Twitter的爭議超過了他本身的價值。傑克·多西或許是個出色的產品經理,但絕對是個糟糕的CEO。

可把傑克換成伊萬·威廉,讓他來一直掌舵,Twitter就不會沈沒嗎?

Twitter改變了很多。傳統媒體一下子無法生存,暴政和專制也因為Twitter土崩瓦解。Twitter讓所有人都有了話語權,人人都能用“話題標簽”煽動起一群素不相識的人。它讓世界一時間天翻地覆,就像一場革命一樣席卷全球。

可然後如何呢?

一切革命都有結束的一天,“Twitter革命”也是一樣。當廣播、電視、報紙、雜誌這些舊媒體被打的粉碎,剩下的就是網上無差別的攻擊和空洞的嘶吼。Twitter帶來的“網絡無政府主義”,並不能取代整個大眾傳媒。國際新聞仍然需要記者闡釋,明星的八卦還是需要狗仔隊來整合。任何一個事件都不是140個字就能說明白的。提綱挈領,匯總分析,這些還是需要專門的媒體機構。

e61f4541aa1f29bbefa9557a857b9ea8

(伊萬·威廉創立的在線博客Medium)

值得一提的是,伊萬·威廉離開Twitter後,立即創辦了在線博客Medium。盡管用戶可以在上面隨便發文章,可它最主要的頁面都是經過編輯整理推薦的。和Twitter的無差別信息轟炸相反,Medium把文章分成版塊和欄目。乍一看Medium並不像博客,反而像個自由投稿的電子雜誌。

當舊媒體被推翻後,取代它的是新媒體,而不是Twitter。當BuzzFeed、TechCrunch、Medium、TechCrunch這些新媒體漸漸成熟,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華爾街周報這些昔日巨頭也已經轉型完畢。當人們開始在網上看高質量的新聞後,龐大而混亂的Twitter也會走到盡頭。

或許Twitter從發明出來就註定不長久,因為它不是媒體的終結者,它只是媒體轉型的催化劑。

社交媒體 Twitte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