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共同社消息,日本參院在9日下午的全體會議上通過了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批準案。
12月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參院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特別委員會會議上,就已編制的TPP國內對策預算稱,“不打算停止執行”,表示無論TPP是否生效都將實施。安倍還強調稱,這是為了強化農業實力、促進農產品出口、支持中小企業進軍海外的必要預算。
關於TPP對策,日本政府根據去年11月內閣會議通過的政策大綱編制了約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26億元)的預算。今年11月初,日本眾議院批準了TPP協定。但由於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早前表示將在其就職後就立刻開始退出該協定,使TPP協定變得很難生效。
鑒於此,也有人質疑是否有必要動用巨額預算采取對策。
資料圖:安倍晉三
對此,安倍8日表示“這些是為提高經濟生產率,推動我國進入新增長階段的必要措施”,並強調稱:“這是國家的百年大計,從中長期的視野來看有必要加以實施。”
報道稱,安倍更具體地指出:“這是提高有意進軍海外的中小企業競爭力和生產率的預算。”他還稱:“不管TPP是否能夠生效,我們都將強化農業實力,為努力中的農戶們提供支持”,表示將切實落實這些預算。
11月28日,安倍還在參院全體會議上就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宣布將退出TPP一事表示,“不應受他國影響或跟從他國,而是作為日本應提出理念並堅持信念。現在不應動搖”,重申將在本屆國會推進批準手續,並強調會繼續堅持不懈地向美國強調TPP的意義。
2017年第一天,第一財經祝各位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CNBC——
【各國政要發表新年講話 特朗普不忘挑釁對手】2016過去了,世界各國領導都通過講話表達對新年的憧憬和希望,而美國當選總統也沒有忘記用這個機會回擊他的批評和反對者。他在Twitter上表示,祝所有人新年快樂,包括許多我的敵人,及那些與我決鬥然後輸得找不著北的人,要有愛!雖然特朗普在去年大選中獲勝,他依然受到民主黨及部分共和黨人的質疑,名人和媒體也對他並不“感冒”。周五對普京不驅逐美外交人員決定的贊揚也讓他被眾多美國制裁俄羅斯決定支持者口誅筆伐。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新年講話中表示,過去一年對俄羅斯而言非常複雜,包括俄羅斯陷入了與美國的黑客爭議和敘利亞戰爭,這激發了俄羅斯的巨大潛能勇往直前,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國家。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新年講話中將伊斯蘭恐怖主義視為本國最大的挑戰,此前柏林聖誕市場遭遇了嚴重襲擊。英國退歐的決定也讓她頭疼不已,“我們不能有離開歐盟就能有光明未來的想法,歐盟成員國應有超越國家利益的意識”
——金融時報——
【無鈔社會令英國銀行業賬單越來越長】英國的銀行正在抱怨,消費者選擇快捷支付讓他們的對賬單越來越長,以記錄數以百萬計的新增交易記錄,這也反應了“點擊支付”(tap-and-pay)和網銀小額支付逐漸成為英國消費者主流。匯豐表示過去兩年消費者平均賬單長度從2.55頁上升至2.64頁,令其不得不在10月引入雙面賬單,以節約一年2400萬頁的紙張。勞埃德銀行也選擇雙面打印賬單並調整打印模式使每頁能顯示更多交易。英國信用卡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0月英國共完成12.7億筆交易,同比增加10%,而網上交易等"非接觸式支付"(Contactless payment)同比增長16%至1.6億筆,近期無論從交易數量還是交易金額上看,英國的“非接觸式交易”等快捷支付方式都在呈現爆發式增長。
【Uber和Airbnb商業模式屢遭挑戰】2016年初,幾家矽谷初創公司的步伐似乎勢不可擋。1月Uber在美國猶他州舉行的Sundance電影節中測試了直升機服務,並將食品投遞服務推廣到全美。Airbnb在達沃斯論壇上描繪了絢爛的遠景,其房屋短租平臺有望為各大城市帶來數百萬美元的額外稅收收入。一年過去了,他們不斷接到法院傳票,商業模式正遭受越來越嚴厲的監管。Uber直升機項目被緊急叫停,陷入勞務糾紛,剛推出的自動駕駛嘗鮮服務被加州“喝止”。Airbnb的日子也不好過,紐約立法限制30天以下短租,在柏林、巴塞羅那和舊金山也遇到越來越多的制裁和限制。如今Uber(估值685億美元)和Airbnb(估值300億美元)不再是小型初創企業了,開始有意識的改變原先顛覆常規鋒芒盡顯的模式探索,努力尋求與監管者合作。Uber招募了前歐盟委員會競爭事務主席Neelie Kroes及前美國交通部長美國交通部長Ray LaHood。Airbnb最近也作出妥協,自2017年起限制倫敦、阿姆斯特丹兩地的房間出租天數,並可能推廣到其全球200多國市場。
——BBC——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敘利亞停火協議表決】周六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俄羅斯提出的敘利亞停火協議決議,同時希望促成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的和平談判,並尋求快速通道向戰區投遞人道主義物資。然而敘利亞主要反政府武裝敘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警告稱,如果在周六晚間政府軍依然對其大馬士革控制區域進行轟炸,他們將放棄停戰協議。值得註意的是雖然俄羅斯和土耳其是停火協議的擔保人,雙方的立場截然不同,俄羅斯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而土耳其則支持反政府武裝。
【法國職工有權拒絕下班後工作郵件】法國從1月1日起將實施新法律,員工有權拒絕下班後工作郵件。員工總數超過50人的企業有義務確保員工可以在工作時間外不必發送並回複工作郵件。支持者認為員工在工作時間外收發郵件未獲得合理回報,這也是法國去年5月引入的一系列新勞動法中的一條。
——華爾街日報——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TPP前景黯淡】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周六在新年致辭中表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前景不容樂觀,將尋求其他方式的各國經貿合作,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李顯龍認為,2016年新加坡經濟增長預計超過1%,雖不及預期,但在全球經濟疲弱的背景下,表現總體還不錯。2016年的新加坡重點是深化與主要合作夥伴的關系,為本土企業及新加坡人創造機會。
【俄克拉荷馬州共和黨參議員或出任NASA新掌門】據知情人士透露,俄克拉荷馬州共和黨參議院Jim Bridenstine或被特朗普提名出任NASA的新一任主管,全面領導美國的太空探索事業。據消息人士透露,作為前海軍飛行員,特朗普曾考慮提名Bridenstine出任空軍部長,但遭到本人的拒絕,分析指出,Bridenstine曾同時服務過商業太空飛行和傳統的太空探索項目,若他出任NASA主管,有助於幫助美國在新一輪的太空探索周期中平衡政策,以實現商業太空飛行和傳統太空項目的共同發展。NASA主管的提名最快將於下周公布。
——Reuters——
【巴格達爆炸造成29人死亡】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周六發生三起炸彈襲擊,包括一起自殺式炸彈襲擊,襲擊共造成29人死亡,多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通過其新聞機構宣稱對襲擊負責,並表示襲擊旨在針對什葉派穆斯林。自2014年以來,極端組織就不斷在巴格達發動襲擊以擾亂伊拉克政府軍進攻其控制區的計劃,目前伊拉克軍隊正在北部地區加緊進攻摩蘇爾的攻勢,若能成功收複摩蘇爾,或將徹底終結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境內的自制統治。
——Bloomberg——
【美國政府尋獲俄羅斯黑客攻擊相關證據】美國佛蒙特州一家電力公司周五發表聲明,稱其所擁有的一臺電腦周五被美國國安局警告稱攜帶有與俄羅斯黑客攻擊有關的電腦指令,該公司已將此電腦從電力網絡管理系統中下線,並在配合國安局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美國國安局同時警告全美各州的供電商,檢查旗下電腦網絡以排除俄羅斯黑客攻擊隱患。佛蒙特州共和黨參議員隨即就此事發表聲明,稱此發現證明俄羅斯的黑客攻擊範圍已從政黨服務器擴大到攻擊美國的公共設施網絡。
11月的美國大選,當屏幕上的計票數字越來越確定特朗普即將當選下任美國總統時,正在大使館內舉行活動慶祝美國選舉日的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Max Baucus)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不自然。
“這就是民主,這就是民主。”博卡斯來回囔囔著。不過,令他更沒有意料到的是,當選總統特朗普竟然要求所有奧巴馬政府任期內“政治任命”類大使需在1月20日前離職,而且不循舊例,一點過渡期都不給。
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Max Baucus)
在走遍中國近三年之後,博卡斯將於1月16日離開中國,並於1月20日完成他作為美國駐中國大使的任期。在此之前,博卡斯已經同包括中國外交界、駐華美國企業及各界相關人士進行了長達近一個月的告別,氣氛熱烈又有些傷感:雖然來時自稱不是個中國專家,去時卻一步三回頭,說“無論我做什麽,我一定會再回來的。”
或許由於敏感,博卡斯沒有選擇在臨別之際接受任何中文媒體的采訪。不過他在啟程之際卻同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連線,言語間相當坦誠直率,在他的臨別贈言中最重要的兩點是:第一,解決美國投資者在華市場準入問題,否則美方需要尋找對等措施,第二,在擔任大使期間,沒有什麽比《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PP)對美國的長期戰略利益而言更重要,特朗普政府應當回到談判桌前。
走遍中國各地
在擔任中國大使之前,博卡斯是資深蒙大拿州參議員,在蒙大拿、華盛頓和公共部門服務了四十多年,是美國總統奧巴馬樂於結交的民主黨黨內大佬,當駐華大使的職位出現空缺後,在聽證會上坦言“我不是真正中國專家”的博卡斯隨後赴北京走馬上任了,他還向中國國家領導人許下了個人承諾——任期內將訪問中國的每個省份。
2016年10月20日至21日,美國大選日到來之前,在江西南昌滕王閣,博卡斯完成了到訪中國所有省份的目標。
博卡斯與江西師範大學學生在食堂里合照
此前,博卡斯到過東北長白山附近的林地,也去過雲南的虎跳峽,在山東曲阜期間,博卡斯還去孔子墓前獻了花。在杭州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盡管日程非常繁忙,博卡斯還是抽時間去參觀了西湖。
在中國旅行、訪問,博卡斯的許多行程都和吃有關:在寧夏吃一頓烤羊肉、在山西做了切面、在西安享用一頓開齋晚宴。
博卡斯認為,在他的整個中國之旅中,除了被中國的多樣性和美麗所震撼之外,他還觀察到美國人與中國人是多麽相似:兩國人都希望能有好工作、學校、醫療保健以及清潔的環境。他不止一次在許多場合這樣說到。
博卡斯認為,聯結中美的東西遠比分開兩國的東西要多得多,而中美雙邊包括領導人、商人、學生和遊客間的持續交往,才能建立關系和理解,處理好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
也正是抱著此種信念,在駐華期間,博卡斯確實為中國公民帶來了旅行便利,大力推動了十年簽證協議的簽署。
公允地說,美國給予中國公民10年簽證具有十分正向的溢出效應。一位歐洲駐華使館的工作人員就曾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美國都給予中國10年簽證後,該國新上任大使感極為震動,感覺其體系內對中國的認知過於陳舊,並開始積極推動該國對華多年簽證。
中美關系一路顛簸
在特朗普勝選後,博卡斯開始準備他的告別之旅。他最先正式拜別的是中國外交部。
2016年12月20日,中國外交部外長王毅會見了即將離任的博卡斯,充分肯定博卡斯任駐華大使近3年來為中美關系發展所作的積極努力,希望其離任後繼續關心和支持兩國關系。
王毅強調,中美關系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對兩國和世界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主席同奧巴馬總統近年通過“莊園會晤”、“瀛臺夜話”、“白宮秋敘”、“西湖長談”等會晤,在戰略層面指引中美關系取得重要進展。
“瀛臺夜話”—— 2014年11月11日,習近平同奧巴馬在中南海會晤
王毅指出,當然,中美之間還存在一些矛盾,也會出現新的問題,但兩國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中美雙方應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確保中美關系平穩過渡並沿著正確方向向前發展。
隨後,博卡斯又進行了一系列公開和私下的告別活動,還頗為周全的在網上同網友們告別,並對未來中美關系表示“積極樂觀”:“中美都需要彼此。”
“我們沒有任何選擇,必須互相合作,這一點日益明顯。”他表示,“雖然一路上可能會有顛簸,這在雙方關系中總是難免,但我們會把問題解決—因為這個關系太重要了。”
沒有什麽比TPP更重要
如果說面對中國國內受眾時博卡斯仍維持客氣,不一一點明地話,在臨別之際接受美國媒體連線采訪時,博卡斯就有些一吐為快了。
一直以來,博卡斯對於中美之間的市場準入問題觀點鮮明。此前在杭州二十國集團峰會前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博卡斯表示,當媒體討論“保護主義”時,它通常指的是對一國進入另一國的商品征收的關稅。然而,對媒體公司或金融和法律服務提供者參與到一國的市場設置的壁壘也是一種保護主義,因為阻礙了人們進入市場的機會,從而剝奪了公司的收入。有關使用本地產品或強制性技術轉移的規定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
博卡斯表示,中國領導人一再表示希望實現經濟改革,我仍然認為雙邊投資協定(BIT)將為支持這一經濟改革提供一個重要的平臺。我還認為它將為中國市場中的美國企業整平賽場,為美國市場中的中國投資者提供條約級別的保證。
此次他亦表示,如美方一直得不到想要的中國市場準入,美國就要做些事情了,因為不能一直都如此了。
“我的意思是做一些對等的行動。”博卡斯表示:“一些特定的,或者非常大的對等行動來取得中方的註意力。我們在以前做過、也成功了。”
與此同時,博卡斯是TPP的公開支持者。面對目前特朗普打算放棄TPP的態度,博卡斯坦言:“沒能通過TPP,這發出了一個巨大信號。美國(在貿易上)倒退了。”
“這將創造一個巨大的真空地帶。中國將開始用自己的貿易協議來填補這一真空,並對這一區域的其他國家造成壓力,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問題。”博卡斯表示,“我非常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夠重新考慮並尋找一個方式來解決,不一定非得是個一摸一樣的TPP,但是可以回到談判桌前,並對中國表示,如果你想加入,我們可以找個方式,你也可以加入。”
“這是非常重要的,自從我擔任大使以來,沒有什麽比這更關鍵,更關乎我們的長期戰略利益了。”博卡斯表示。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政府是否將出現態度轉變:特朗普提名的美國國務卿、前埃克森美孚CEO雷克斯·蒂勒森還公開和特朗普的言論唱反調,聲稱不反對TPP。不過他表示,和特朗普一樣擔心貿易對美國勞動者有影響。此前特朗普公布的“百日新政”計劃就包括退出TPP。
新大使何時到任?
此前特朗普曾在2016年12月7日宣布,將提名艾奧瓦州(Iowa)州長特里·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擔任新一任駐華大使。
任命這樣一位來自人口稀疏的農業州的州長,似乎非同尋常。不過,布蘭斯塔德同中國國家領導人有著長達30年的關系來往。
特里·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
從1983-1999年以及從2011年至今,布蘭斯塔德擔任過六任艾奧瓦州州長,並以州長身份六次率貿易代表團訪問中國。在訪問期間,他曾與多位省長和地方官員會晤,介紹宣傳艾奧瓦州的農業成就。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亞洲事務高級顧問邦妮·格拉澤(Bonnie Glaser)表示:“美國需要有一個可靠和直接的(同中國領導人的)溝通渠道”。
她說,“布蘭斯塔德自1985年以來與中國高層時有見面,有私人關系,這可能非常有益。”
布蘭斯塔德則在推特上表示,“我不勝榮幸地接受擔任駐中國大使,但我的心永遠不會遠離艾奧瓦”。
不過,布蘭斯塔德不可能立即走馬上任:在特朗普新政府宣誓就職後,布蘭斯塔德的就任聽證會最快也得排到2月底,而通常對於大使候選人的審查程序將持續42天。
至於博卡斯,他表示,未來將要去私營部門任職。
奧巴馬政府即將結束任期,為回顧其外交政績,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Ben Rhodes)在當地時間1月17日召開最後一次電話連線新聞發布會。羅茲表示,放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如果美國放棄TPP,就如同拿槍射自己的腳面。
“坦白說,這將令中國受益。因為,這使中國未來在塑造亞太地區貿易和商業關系中擁有了更強的立場。” 羅茲認為,接下來,TPP國家將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繼續完成協議,而這些國家有可能尋找到沒有美國也可以在TPP協定下繼續向前的方式。因此,他仍然希望“在某個點上,美國能夠回去”。
在任內最後一次會議上,羅茲的發言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犀利和坦率。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公布的“百日新政”就包括退出TPP。不過,目前特朗普的團隊傳遞了相互矛盾的信息。
羅茲指出,目前很多人都“有意地忽視了”一個事實,即TPP解決了很多針對貿易協議提出的問題,譬如TPP優先考慮勞動和環境標準,而且實際解決了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缺少的一些問題。
此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公布的“百日新政”就包括退出TPP。不過,目前特朗普的團隊傳遞了相互矛盾的信息。在進行聽證會時,提名美國國務卿、前埃克森美孚CEO雷克斯·蒂勒森就表示,他不反對TPP。
在當地時間1月17日,派至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的特朗普高級顧問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則表示,特朗普不反對自由貿易,且不想同中國打貿易戰,只希望貿易可以“對稱”。
此前,即將離任的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亦表示對美國退出TPP的擔憂,並稱,“這將創造一個巨大的真空地帶。中國將開始用自己的貿易協議來填補這一真空。”
此次,博卡斯在聯合了美國駐東南亞國家聯盟大使尼娜·哈奇吉安(Nina Hachigian)、駐日本大使卡洛琳·肯尼迪(Caroline Kennedy)、駐韓國大使馬克·利伯特(Mark Lippert)、駐新西蘭和薩摩亞大使馬克·吉爾伯特(Mark Gilbert),以及駐新加坡大使柯克·瓦加爾(Kirk Wagar)的公開信中指出,亞太地區的領導人正在擔憂,美國可能會從TPP中撤出,而放棄TPP的這一刻,將有可能被美國的子孫後代看作是“美國選擇將該區域領導權交給其他國家,並接受自己地位被削弱的時刻。”
這封聯名公開信稱,除了在歐亞地區開展大規模基礎設施計劃之外,中國還正在同15個國家進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談判。“其中,許多國家是TPP簽署國。”如TPP缺席狀態下,RCEP將成為亞洲經濟一體化模板,並將貿易轉移到美國以外。“美國除了將面臨更高關稅,也將喪失更多的出口和就業機會。”
“自從我擔任大使以來,沒有什麽比這更關鍵、更關乎我們的長期戰略利益了。”博卡斯希望特朗普團隊可以回到談判桌前。
此前,美國國會下屬顧問機構——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則在其最新年度報告中援引數據稱,如TPP談判失敗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這將使中國獲益880億美元。
在此次記者會上,羅茲首次非常坦誠地盤點了美國為TPP作出的地緣政治努力。
羅茲表示,TPP不是“亞太再平衡”政策的全部,但是其重要部分。“我們把圍繞亞太地區投入國防預算作為一個優先任務。”
“我們的確在對東南亞關系進行投資,並且同東盟國家的關系有了整體轉型,美國與越南的關系是目前美國同其他國家夥伴關系中進展最快的,有了實質性改變。”羅茲表示,“對緬甸的開放則徹底改變了我們與該國的關系。”
“亞洲再平衡”(戰略)本身就超越了TPP。羅茲表示,這確保了美國在該區域可以有一席之地,而“我希望未來的政府可以持續在東亞峰會以及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中維持元首級別的參加方式。”
羅茲表示,接下來,可以繼續對這些關系進行觀測的重要指標是,“繼新一屆政府是否還能同東盟國家維持這種高級別的聯系關系,而非只是註重同中日韓以及澳大利亞等國進行高級別交往”。
此前,美國智庫彼得森研究所(PIIE)在一份報告中專門討論了美國退出TPP的危害。報告稱,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中,美國放棄規則制定方面傳統角色的長期成本,可能會大大超過僅僅對TPP成本和收益狹義計算的結果。
19日據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基本決定20日通知負責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統籌工作的新西蘭,日本已批準該協定。日方希望在宣布將退出TPP的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就職前發出通知,對保護主義動向加以牽制。
報道稱,雖然新西蘭也已完成了國內程序,但日本若發出通知,或許將是12個參加國中的首個。日本去年12月正式通過了TPP批準案及相關法案。此後一直在推進作業,準備在政省令相關程序完成後,就發出通知。
12月9日,日本參院通過TPP批準案(資料圖)
日本希望通過展示出欲讓協定生效的意願,促使其他參加國推進國內程序。然而,協定生效離不開經濟規模最大的美國的批準。日本政府計劃繼續向美國新政府勸說。
關於TPP對策,此前日本政府編制了約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26億元)的預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就已編制的TPP國內對策預算稱,“不打算停止執行”,表示無論TPP是否生效都將實施。
隨著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白宮網站上也發布了新政府施政綱領,並換上新的“讓美國更偉大”的標語,宣示“美國第一”的外交政策和撤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重大政策方向。
美國白宮網站首頁截圖
在題為“帶回就業與增長”的聲明部分中,特朗普給出了一個長遠的經濟目標:十年內,創造25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並讓美國經濟增長重回4%。
該計劃的第一點便是進行稅制改革,降低美國企業稅率,簡化稅法;同時,總統提議暫停新的聯邦法規,並要求相關負責人確定是哪些規定損害就業並應當廢除。
特朗普的計劃是,為美國人民降低每一種稅種的稅率,簡化稅法,並降低美國企業稅率。當前美國是世界上企業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修改已經過時的、過於複雜和繁重的稅法,以此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創造數百萬的工作崗位。
此外,在經貿協定上,特朗普政府表示美國將退出TPP,並準備好在必要情況下,退出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聲明稱,在執行經貿協定過程中,美國新政府也將打擊違反規定與傷害美國勞工的國家,特朗普屆時將指示商務部長確認所有違規行事,並運用所有聯邦政府可支配的手段,終止濫用協定的行為。
當地時間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職美國總統
能源方面,白宮網站還宣布,特朗普將推翻前任奧巴馬氣候問題核心政策“氣候行動計劃”。
在“美國優先能源計劃”的聲明部分中,特朗普政府承諾將“致力於消除有害與不必要的政策,諸如‘氣候行動計劃’”,“取消這些限制將極大地幫助美國工人,未來7年工資增長將超過300億美元”。
周一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三項行政命令,其中以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尤為引人註目。
TPP是卸任總統奧巴馬極力推行的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協定,有12個國家參與其中(美國、智利、秘魯、越南、新加坡、新西蘭、文萊、澳大利亞、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和韓國),經濟總量達全球40%。該協議旨在通過加強亞太各國經濟聯系,通過降低關稅等措施促進各國貿易及經濟增長。去年11月12日,隨著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任內放棄TPP所有希望和努力。
特朗普在競選時就已明確表態,上任後將退出TPP,並批評該貿易協議是“美國的潛在災難”,將重創美國制造業。隨著該項行政命令的簽署,特朗普將重新打造新的美國貿易政策。
特朗普簽署的另外兩項行政命令分別是停止向支持墮胎的國際團體提供經費和凍結除軍事之外聯邦招聘。
周一早些時候,特朗普在與商界領袖的早餐會上表示將把企業稅從目前的35%降至15-20%,同時將傷害企業發展的監管措施削減75%。
23日,據NBC News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早將於今天簽署重啟北美自貿協定(NAFTA)談判及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的行政令。
新上任的美國特朗普政府上周五發布聲明稱,特朗普決心要重新協商一份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協議。聲明還稱,在貿易上“強硬且公平的協議”能夠促進美國經濟增長,並把數百萬就業崗位帶回美國。“這個策略首先要退出TPP,確保任何新的貿易協議都符合美國工人的利益。”
特朗普稱將重新簽署NAFTA,如果不能達成協議,那麽將其作廢。
退出TPP協議
“跨太平洋夥伴貿易協定”(TPP)在美國政府主導下籌備了數年,2016年2月由12個國家的代表簽署,該協定規定在亞太地區成立廣泛的自由貿易區。特朗普此前多次承諾,就職後將立即倡議美國退出TPP協定。
美國白宮網站首頁截圖
隨著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白宮網站上也發布了新政府施政綱領,並換上新的“讓美國更偉大”的標語,宣示“美國第一”的外交政策和撤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重大政策方向。
重啟NAFTAT談判
據悉,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 是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2年8月12日簽署了關於三國間全面貿易的協議。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於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並同時宣告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
北美自由貿易區擁有3.6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約6.45萬億美元,年貿易總額1.37萬億美元,其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都超過歐洲聯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值得註意的是,與歐盟性質不一樣,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不是淩駕於國家政府和國家法律上的一項協議。特朗普政府抨擊了美國過去的貿易協定,稱其導致貿易赤字高企,制造業基礎遭破壞。
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一做出決定,宣布美國正式退出TPP。影響波及高新行業、制造商、服裝業、汽車企業和零售巨頭。
美國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家DonaldGrime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退出TPP可能意味著將來人們的網球鞋、運動服和汽車價格都要漲價了,這很難令人高興,和政府的初衷不符。”
特朗普放棄加入TPP,希望重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NAFTA預示著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時代的來臨,這將不得不讓美國公司重新考慮它們的供應鏈。
中美經貿關系長期行業觀察者高明(MichaelCol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出口導向的行業受影響最大,包括農業、制造業和部分高新企業。”
以耐克為例,公司40%的運動鞋都是越南生產。在TPP的框架下,耐克可以免去很大一部分進口關稅。最近幾年,美國公司開始逐漸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其他亞洲國家。而現在,跨國公司在亞洲的供應鏈可能面臨調整。
不過高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可能不會對他們的整體業務有太大的影響,因為企業選擇生產投資目的地時,將綜合多種因素,其中首要考慮的是勞動力成本。相比中國,越南、泰國等地的勞動力成本更低。”
事實上,特朗普競選成功以來就一直鼓吹“美國制造”,汽車行業成為他抨擊的對象。這個月特朗普曾威脅通用汽車,稱將對其“墨西哥制造”汽車征收更高的稅款,公司隨即推出了一份“美國制造”計劃。同樣的,福特也取消了一項在海外投資新工廠的計劃,並表示將在美國本土創造700個新的就業崗位。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署的數據,2015年美國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乘用車規模達到800億美元,進口零部件規模達680億美元。這分別占到美國進口乘用車和零部件總量的44%和47%。
“美國高科技和電子行業很大程度上把制造外包給亞洲國家,這將令它們遭受損失。此外,美國還有很大一部分汽車生產線和包括玻璃、剎車板和鋼板等在內的零部件制造位於亞洲(韓國和日本,包括中國)。”高風咨詢董事總經理羅威(BillRuss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亞洲生產制造的家電產品也將受到沖擊,增加成本。最終這些成本將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頭上。”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美國大公司的CEO,並承諾將大幅減少美國制造業稅收,並警告稱:“如果你們跑去海外投資,削減美國勞動力,我會對你們的那些產品課以重稅。”
在與總統會晤結束後,陶氏化工CEOLiversi表示:“我對總統的話的解讀是他不想傷害美國的競爭力,事實上他希望讓我們都變得更有競爭力。”Liveris還稱,特朗普“非常認真地傾聽在場的CEO的想法”,聽取他們為美國制造創造就業的意見。
不過,特朗普“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政策並未受到普遍歡迎。富拓(FXTM)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將其解讀為“激進”、“重商主義”。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特朗普的政策看起來利好美元,但對全球貿易和經濟的潛在影響令全球市場感到不安。”
美國總統特朗普兌現了大選時的承諾,也再次發出保護主義的信號,於當地時間23日正式簽署行政令,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
特朗普稱,退出TPP“對美國工人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說,這卻是一件天大的壞事。
就在3日前,也就是特朗普就職典禮開始前,TPP在亞太最積極的推動者日本在內閣會議上決定批準TPP,成為12個參加國中首個完成批準程序的國家。
面對特朗普給TPP下達的“死亡通知書”,安倍仍不死心,表示將繼續勸說美方。
安倍:特朗普知道自由貿易的重要性
盡管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明確稱TPP是“壞的協議”,要退出,但當時有諸多分析認為,他在很大程度上是舉著民粹主義大旗吸引選民,但最新的總統行政令被視為其未來將堅定推行民粹主義和反自由貿易議程的強烈信號。
面對這樣的信號,日本政府上上下下都在傳遞著希望美方理解TPP並繼續勸說美方的信息。
安倍的最新反應是,稱特朗普明白自由公平貿易的重要性,並表示將繼續勸說。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再次稱,東京希望說服特朗普不要退出TPP。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也同時稱,日本將繼續向特朗普傳遞TPP的重要性。
對於美國正式退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政府稱將會繼續“拯救TPP”,前者甚至稱中國和印尼應該加入TPP,以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要知道在TPP此前多年的推進過程中,中國實際上一直是被排除在外的。
而日方則對中國加入TPP的方案並不感興趣。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荻生田光24日稱,日本不考慮沒有美國參與的TPP協議,日本將尋求美國對TPP的理解。
“沒有美國,想達成TPP會異常艱難。”菅義偉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強調,“距離2018年協定獲批還有時間。”
安倍在23日出席眾議院全體會議接受質詢時也表示,將沈下心切實尋求理解,並表示有意繼續向美方發出呼籲以促成協定生效。
擔心美日FTA
TPP一直被安倍政府視為經濟增長戰略的核心,預計TPP能使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13.6萬億日元(約合1100億美元),創造近80萬個工作崗位。從更長期來看,TPP是日本搶奪未來亞太貿易架構話語權、在地區經濟競爭中占領先機並平衡地區力量的抓手。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特朗普上任後在貿易政策基本方針中強調,新簽署的貿易協定將為美國的勞動者謀利,有意推進日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等更容易反映美國主張的雙邊談判。日美此前曾因紡織品、汽車和半導體等貿易摩擦激化,日本被迫作出了一定的讓步。此次若發展為雙邊談判,日本必將面臨嚴峻的要求。由於兩國在安保等廣泛的領域有著密切關系,若美方擴大要求,日本將在何種程度上貫徹自身立場是未知數。因此日本政府竭力要求推行TPP,盡量避免和美國進行雙邊談判。
特朗普的貿易彈已經開始發射。他在23日同企業家會談時批評日本市場封閉,他稱日本在美國大量銷售汽車,但美國車在日本銷售困難,這不公平,需要進行對話,同時被提及的還有中國。
對於特朗普時代日美貿易格局的改變,日方並不是沒有意識和準備。共同社報道稱,日本政府21日開始修改貿易戰略,在繼續說服美國批準TPP的同時,加快同歐盟就經濟夥伴關系協定(EPA)以及推進包括中日韓及東盟在內的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談判。然而,日本的“良苦用心”仍然圍繞著TPP,希望通過上述兩個協議的推進說服美國留在TPP。日本共同社稱,尤其是日本擬指出中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增加,讓美國留下。
盡快求見
在特朗普會見外國領導人的名單中,安倍可能是最急切的一個,盡管兩人已見過一面,安倍仍多次表示希望盡快和特朗普會談。
他在20日發表施政方針演講時再次強調希望盡快與特朗普舉行會談,重點討論強化日美同盟關系。有日本媒體評論稱,安倍在詳細談及政府首要課題的經濟政策等內政問題之前提及外交,這種做法實屬罕見。同時,去年安倍在施政方針中花了大篇幅描述TPP的效果,此次卻極少提及特朗普退出TPP,僅表示“協定達成是今後經濟合作的基礎”。
菅義偉也在23日稱,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安保的基礎,將進一步加強兩國紐帶,力爭安倍和特朗普的首腦會談盡快舉行。
特朗普勝選後,作為國家領導人的安倍就破例親赴紐約的特朗普大廈,同尚未正式就職的特朗普會晤,希望尋求特朗普對推進TPP的理解,同時確保加強日美同盟,爭取建立個人間的信任。在約90分鐘的會談後,安倍說:“特朗普是一位值得信任的領導人,對此我非常有信心。”
據日本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在那次會談後,雙方希望能夠在下次會談時達成協議加強美日同盟關系。該人士稱,兩人的第二次會談預計將安排在今年1月特朗普正式就職後。不過,盡管日方非常積極地推進,由於美方日程的安排,本安排在本月27日進行的會談擬推遲到了2月。同時,根據美媒報道,美方在相關安排時一再叮囑日方,屆時“一定記得要讓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隨行”。
面對特朗普對TPP的無情,安倍最新表態稱,“特朗普是一位值得信任的領導人”,這點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