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政府即將結束任期,為回顧其外交政績,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Ben Rhodes)在當地時間1月17日召開最後一次電話連線新聞發布會。羅茲表示,放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如果美國放棄TPP,就如同拿槍射自己的腳面。
“坦白說,這將令中國受益。因為,這使中國未來在塑造亞太地區貿易和商業關系中擁有了更強的立場。” 羅茲認為,接下來,TPP國家將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繼續完成協議,而這些國家有可能尋找到沒有美國也可以在TPP協定下繼續向前的方式。因此,他仍然希望“在某個點上,美國能夠回去”。
在任內最後一次會議上,羅茲的發言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犀利和坦率。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公布的“百日新政”就包括退出TPP。不過,目前特朗普的團隊傳遞了相互矛盾的信息。
羅茲指出,目前很多人都“有意地忽視了”一個事實,即TPP解決了很多針對貿易協議提出的問題,譬如TPP優先考慮勞動和環境標準,而且實際解決了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缺少的一些問題。
此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公布的“百日新政”就包括退出TPP。不過,目前特朗普的團隊傳遞了相互矛盾的信息。在進行聽證會時,提名美國國務卿、前埃克森美孚CEO雷克斯·蒂勒森就表示,他不反對TPP。
在當地時間1月17日,派至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的特朗普高級顧問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則表示,特朗普不反對自由貿易,且不想同中國打貿易戰,只希望貿易可以“對稱”。
此前,即將離任的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亦表示對美國退出TPP的擔憂,並稱,“這將創造一個巨大的真空地帶。中國將開始用自己的貿易協議來填補這一真空。”
此次,博卡斯在聯合了美國駐東南亞國家聯盟大使尼娜·哈奇吉安(Nina Hachigian)、駐日本大使卡洛琳·肯尼迪(Caroline Kennedy)、駐韓國大使馬克·利伯特(Mark Lippert)、駐新西蘭和薩摩亞大使馬克·吉爾伯特(Mark Gilbert),以及駐新加坡大使柯克·瓦加爾(Kirk Wagar)的公開信中指出,亞太地區的領導人正在擔憂,美國可能會從TPP中撤出,而放棄TPP的這一刻,將有可能被美國的子孫後代看作是“美國選擇將該區域領導權交給其他國家,並接受自己地位被削弱的時刻。”
這封聯名公開信稱,除了在歐亞地區開展大規模基礎設施計劃之外,中國還正在同15個國家進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談判。“其中,許多國家是TPP簽署國。”如TPP缺席狀態下,RCEP將成為亞洲經濟一體化模板,並將貿易轉移到美國以外。“美國除了將面臨更高關稅,也將喪失更多的出口和就業機會。”
“自從我擔任大使以來,沒有什麽比這更關鍵、更關乎我們的長期戰略利益了。”博卡斯希望特朗普團隊可以回到談判桌前。
此前,美國國會下屬顧問機構——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則在其最新年度報告中援引數據稱,如TPP談判失敗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這將使中國獲益880億美元。
在此次記者會上,羅茲首次非常坦誠地盤點了美國為TPP作出的地緣政治努力。
羅茲表示,TPP不是“亞太再平衡”政策的全部,但是其重要部分。“我們把圍繞亞太地區投入國防預算作為一個優先任務。”
“我們的確在對東南亞關系進行投資,並且同東盟國家的關系有了整體轉型,美國與越南的關系是目前美國同其他國家夥伴關系中進展最快的,有了實質性改變。”羅茲表示,“對緬甸的開放則徹底改變了我們與該國的關系。”
“亞洲再平衡”(戰略)本身就超越了TPP。羅茲表示,這確保了美國在該區域可以有一席之地,而“我希望未來的政府可以持續在東亞峰會以及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中維持元首級別的參加方式。”
羅茲表示,接下來,可以繼續對這些關系進行觀測的重要指標是,“繼新一屆政府是否還能同東盟國家維持這種高級別的聯系關系,而非只是註重同中日韓以及澳大利亞等國進行高級別交往”。
此前,美國智庫彼得森研究所(PIIE)在一份報告中專門討論了美國退出TPP的危害。報告稱,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中,美國放棄規則制定方面傳統角色的長期成本,可能會大大超過僅僅對TPP成本和收益狹義計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