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遲早要來,盡管背負著120億美元左右的負債,戴爾還是舉債並最終以670億美元這個創造了全球科技市場最大規模的並購交易將EMC收於髦下,讓傳聞變成了現實。那麽為何沒錢的戴爾會如此任性?難道僅僅是為了一個全球科技市場最大規模並購的頭條嗎?當然不是。當業內諸多分析認為戴爾這場並購是豪賭,且不被看好之時,戴爾究竟在賭什麽?
就在戴爾宣布並購EMC之時,《連線》雜誌(Wired)網絡版借此次並購撰文,將惠普、思科、戴爾、EMC、IBM和甲骨文等傳統科技巨頭形容為“行屍走肉”。我們不知道該文的作者為何如何輕視這些傳統科技巨頭,我們只想說一句:如果沒有這些傳統科技巨頭,世界將會怎樣?所謂的大數據、雲計算等這些所謂的未來趨勢將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然這些傳統科技巨頭也在順應產業的發展趨勢在進行不同的轉型,但這需要時間,而在這過渡期的現階段無疑生存是第一位的,而決定生存惟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規模。
提及規模,就說到了戴爾並購EMC對於戴爾的現實價值和意義。眾所周知,盡管傳統科技企業都在進行轉型,但支撐其營收和利潤的核心仍是傳統業務,具體到戴爾和EMC,與具有對標性質的企業,例如惠普、IBM等相比,其體量確實過小。例如從營收角度看,EMC去年的營收為244.4億美元,戴爾的估值營收為560億美元左右,與惠普、IBM等接近千億美元的營收相比,確實不是一個級別,尤其是與惠普相比(由於IBM已經沒有PC業務,且偏重於軟件,所以戴爾更直接對標的企業應是惠普),戴爾和EMC在由服務器和存儲為主要構成的企業級業務上均存在明顯的短板。
例如EMC在存儲上雖然領先,但在服務器業務上幾乎是空白,戴爾雖然均有存儲和服務器業務,但與惠普相比均處在下風。例如在服務器市場,據Gartner的統計,今年第二季度惠普無論是在營收還是市場份額上,均領先於戴爾,其中市場份額上,惠普為21.7%,戴爾為18%;營收上,惠普為25.2%,戴爾為17.4%,而IDC的統計,在存儲市場的營收份額上,惠普也以16.2%領先於戴爾的10.1%,與排名第一專攻存儲的EMC的差距僅為3個百分點,即2.62億美元。更為關鍵的是,在存儲營收上,惠普同比增長8.7%,而EMC和戴爾則同比下滑了4.0%和2.9%。從這個對比和趨勢可以看出,無論是戴爾還是EMC,在服務器與存儲市場的單打獨鬥均無明顯優勢,尤其是戴爾,在上述兩個市場與惠普均存在差距,而在並購EMC之後,至少讓戴爾在存儲市場(例如營收上)遠遠超過了惠普,並以此在服務器與存儲市場和惠普的角逐中找到了平衡。
更為重要的是,從整體營收的角度,戴爾並購EMC之後,其年營收有可能達到800億美元,與之前各自獨立的戴爾與EMC相比,其體量上已經與惠普、IBM處在了同一陣營。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戴爾並購EMC之後,還會在存儲市場拉開與IBM的差距,這對於此前將x86服務器賣給聯想之後,一直有傳聞稱IBM下一步可能會將其存儲業務出售的IBM在存儲市場的信心是一個打擊,如果未來IBM真的因此而如傳聞般將其存儲業務出售的話,在存儲市場,戴爾無疑又少了個競爭對手。而另據分析稱,由於戴爾並購EMC,另外一家存儲廠商NetApp也有可能被思科或者甲骨文並購,屆時存儲市場對手的不斷減少,將會更有利於戴爾。
如果說上述是戴爾在傳統科技巨頭轉型過渡期利用並購做大規模而與惠普、IBM等等量競爭而讓自己被淘汰的風險大大降低的話,那麽此次並購EMC對於戴爾立足和把握未來產業趨勢也無不裨益。眾所周知,EMC目前采用EMC聯邦(EMC Federation)的運營模式,包括EMC II,VMware、RSA和Pivotal四家公司。其中VMware,Pivotal和RSA代表的虛擬化、雲存儲和大數據平臺才是未來存儲的發展方向。這也是為何VMware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其去年營收已超60億美元,同比增長16%),且市值已占EMC總市值的近75%的主要原因。
可以說,戴爾並購EMC的近一半的錢是花在了VMware上,聯想到2014 年 EMC 進行包含拆分、售出等多個選項的評估,EMC股東對沖基金 Elliott Management Corp一直敦促 EMC 分拆擁有80% 股權、市值高達 340 億美元的 VMware 以提升股東價值也彰顯出VMware未來的價值。另外,在Gartner Symposium對於未來三年相關企業對於產業發展加速性和抑制性的可視化分析中,雖然戴爾、EMC、惠普、IBM等多數傳統科技企業均集中在抑制性範圍內,但VMware卻在加速性範圍內,且名列前茅。這似乎再次驗證了戴爾並購EMC(包括了VMware)對於其未來的價值。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此次戴爾沒錢任性的並購豪賭仍具備較清晰的戰略思維和作用,即在傳統科技企業轉型之際,首先改變自身規模不大而有可能被進一步邊緣化,甚至被先期淘汰的風險,在立足生存的基礎上,又在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中找到基點。當然能否最終如願,還要看戴爾的整合能力,畢竟與之前戴爾並購的企業相比,EMC過於龐大且之前聯邦間的關系複雜與相應股東的矛盾也是不斷。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孫永傑(微信公眾號hiphone2020),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科技業的資優生EMC為什麼要急著把自己給賣了?當儲存界龍頭EMC決定將自己出售,是否在發出警訊?而出手大方的戴爾,能如願在企業IT市場更上層樓嗎? 購併消息傳了將近兩年,這次全球儲存龍頭EMC真的把自己給嫁出去了,聘金還高達六百七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兆一千九百億元),寫下科技購併史上的天價。而新郎正是積極向企業IT市場衝刺的購併大王戴爾電腦。 五百四十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七千八百億元)的市值,年年成長的營收,以及一年上看二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八二億元)的獲利,這樣一家體質優良的公司,為什麼要急著把自己給嫁掉?
求轉型因應新時代
老闆退休前的最後任務 國際研究機構IDC資深市場分析師吳乃沛指出,在軟體定義(Software-Defined)逐漸取代硬體的趨勢發展底下,傳統儲存廠商的市場大餅正在縮小,長期來看對EMC確實是個挑戰。 業內人士也認為,在大者恆大的趨勢下,雖然EMC在儲存市場一方獨霸,還是很難憑一己之力面對未來全方位的IT戰場。EMC董事長兼執行長喬.圖斯(Joe Tucci)不諱言:「這個產業的變化空前巨大。因應新時代,必須創造一個新公司。」在他看來,和強者合併,是最有利的一條路。 然而在另一方面,EMC集團內部透露,喬·圖斯的退休計畫,或許才是EMC急著出售的關鍵原因。 六十七歲的喬.圖斯去年已預告退休,卻遲遲看不到接班人計畫。於此同時,EMC的出售消息甚囂塵上。雖然今年二月合約期滿後, 喬·圖斯仍持續留任,但市場認為他為的只是要完成出售公司這最後一項任務。 包括惠普、思科、甲骨文都曾名列買家候選名單,甚至傳出EMC的雲端子公司VMware,可能會反過來收購EMC,但最終是由已經私有化的戴爾出線。 吳乃沛認為,戴爾和EMC的產品線確實有互補效果,但也不忘補充,未來在產品線規畫及服務等方面是否能確實整合,絕非簡單的工作。 畢竟,一家績優龍頭大廠若只因董事長倦勤就全盤出售,其背後對於產業前景所透露的弦外之音,自然不會是太悅耳的旋律。
撰文 / 何佩珊 |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戴爾公司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完成對EMC的收購。 交易將使合並後公司成為快速成長的雲計算市場中一個頗受青睞的供應商。
戴爾公司首席執行長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周一在EMC旗下VMware的年會上露面,他押註企業將使用戴爾公司的設備構建私有雲,使企業員工可通過互聯網訪問私有雲上的軟件程序。
邁克爾•戴爾周一在VMworld大會上表示,戴爾公司的一大優先任務是使私有雲便於使用。
按收入計算,合並後的公司將成為雲計算硬件市場的龍頭,目前該市場規模達290億美元,以低利潤率的硬件為主。據國際數據公司的數據,2015年戴爾公司和EMC在這一高度分散化市場中共占有18.2%的份額。
除硬件外,合並後的公司還需整合戴爾公司和EMC各部門的多種軟件產品,其中包括VMware、Pivotal和Virtustream。Pivotal提供協助軟件開發人員開發雲應用的服務,其客戶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通過Virtustream,戴爾公司將獲得有助於SAP SE等供應商的傳統企業軟件程序在新型雲計算基礎設施上運行的服務。
去年10月份戴爾宣布以670億美元收購存儲器巨頭EMC,合並後的公司被稱作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PC業務仍然被稱作戴爾。
據悉,戴爾收購EMC是IT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起並購交易,將融合兩大企業計算巨頭。個人電腦&服務器制造商戴爾與數據存儲系統和軟件制造商EMC強強聯手將構建最大的IT設備和軟件銷售商。企業計算巨頭不僅面臨公共雲計算服務,還面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PC替代技術的競爭壓力。
近日,據《紐約郵報》報道稱,戴爾收購EMC的交易已獲中國監管機構的批準,掃清了最後一道障礙,預計這將是戴爾收購EMC交易完成前的最後一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