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 - 黎耀祥 股票是賭博 (2012年06月01日)
1 :
GS(14)@2012-06-04 23:29:23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6395
其實在這繁忙都市中,茶餘飯後多一點話題,提供多一點娛樂,不失為一件好事。但在股海浮沉的股民,這效應就不只是一般話題,而可能是生死攸關的投資決定。很多人都說股票是一種投資工具,其實我覺得它更像一個賭博工具;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曾經投資股票,亦曾經因此而招致損失,輸掉部分身家,更嚴重者甚至可能輸到跳樓;所以,我覺得股票市場根本就是一個賭局,亦相信大部分股民都以賭博心態來買股票。
中學畢業後與兩個同學集資買股票,經常開會研究,留心所有財經新聞,扮就似模似樣,說起來頭頭是道,後來一個國際危機帶來大跌巿,才發覺一切甚麼評估研究都是多餘的,贏輸全靠運氣,只是因緣際遇,賭博一場。很多所謂專家的評論,大家都會耳熟能詳:升穿九千就上望九千五,若升穿九千五,下個阻力位就在一萬;或者說若跌穿一萬,下個支持位就在九千五,跌穿九千五後支持位就在九千,無論上落,幅度都在幾百點內;從來沒有一個專家夠膽說,升穿或跌穿某點後,就會再有多一兩千點的升跌,又或者跌至某點後就會回升,或升至某點後就會倒跌。一切所謂分析大巿的言論,都只是加減數的必然邏輯;或者,可能大家都明白,在這賭博當中加點專業化的分析,會令大家都理所當然和合理化地去博一博這投資工具吧!
2 :
Ar Yan(11362)@2012-06-04 23:42:321樓提及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6395
大家都會耳熟能詳:升穿九千就上望九千五,若升穿九千五,下個阻力位就在一萬;或者說若跌穿一萬,下個支持位就在九千五,跌穿九千五後支持位就在九千,無論上落,幅度都在幾百點內;從來沒有一個專家夠膽說,升穿或跌穿某點後,就會再有多一兩千點的升跌,又或者跌至某點後就會回升,或升至某點後就會倒跌。一切所謂分析大巿的言論,都只是加減數的必然邏輯;或者,可能大家都明白,在這賭博當中加點專業化的分析,會令大家都理所當然和合理化地去博一博這投資工具吧!
咁係因為如果個勢無變,佢係不停向下或者向上架嘛,咁向上向下數100點(我自己係1000點),係觀察個勢有無人停或者遲緩
有就走鬼,無就繼續gogogoggogogogogogogogo
我反而觀察到,好多人接受唔到會失敗,賺錢gogoggo,蝕錢就止蝕係基本原則,但好多人都掉轉來做,包括300萬組合架2位「專家」
但投機又好,投資又好,都係或然率架問題,無絕對架一百
3 :
abbychau(1)@2012-06-07 13:08:38黎耀祥黎rf 睇下就知股市應該係點睇
4 :
GS(14)@2012-06-07 22:55:303樓提及
黎耀祥黎rf 睇下就知股市應該係點睇
有時懷疑他睇了
5 :
abbychau(1)@2012-06-07 22:57:22咁你都知? 黎明呢?
6 :
亞力士(1473)@2012-06-07 23:01:20湯兄 亞貝兄 你兩個平時係唔係都係咁唱雙簧
7 :
abbychau(1)@2012-06-07 23:02:32我係真心問的!
8 :
GS(14)@2012-06-07 23:30:555樓提及
咁你都知? 黎明呢?
他那次在imoney個專訪我有睇過,貌似他真是有睇過的我地個網...
9 :
GS(14)@2012-06-07 23:31:345樓提及
咁你都知? 黎明呢?
黎明唔知,但林少陽、蔡東豪,黃瑋傑一定有睇過...
10 :
GS(14)@2012-06-07 23:31:496樓提及
湯兄 亞貝兄 你兩個平時係唔係都係咁唱雙簧
我都是真心覆的
11 :
abbychau(1)@2012-06-07 23:33:549樓提及
5樓提及
咁你都知? 黎明呢?
黎明唔知,但林少陽、蔡東豪,黃瑋傑一定有睇過...
呢d 我知, 黎耀祥個專訪無睇過
12 :
GS(14)@2012-06-07 23:36:1711樓提及
9樓提及
5樓提及
咁你都知? 黎明呢?
黎明唔知,但林少陽、蔡東豪,黃瑋傑一定有睇過...
呢d 我知, 黎耀祥個專訪無睇過
感覺的問題...
2010-10-16 iM
...
經歷股災深明金錢遊戲
年輕的黎耀祥,中學畢業後就與同學合資買股票。時為1983年,他與兩個中學同學夾份,集資一至兩萬元,就跟着其中一個鍾情研究股票同學的心水去買。「我當然記得是買了聯合地產,是李明治系的。」結果如何?經歷了八三股災,到八九年熊市後,全部蝕掉了。但他說起來態度鬆容,因為他們在事前已做足心理準備。
經歷過股災,黎耀祥自言不但培養到良好的心理質素,更令他的投資觀念變得保守,亦領略到投資法則,他語重深長地說:「股票不是不買,但一生人只可以買幾注,就是吼最低時買。」這個法則,誰都知,但怎麼吼?「世界總有大股災發生,呢個世界永遠都有一個循環,這便是入市時機。」
似乎很有心得,但他卻突然轉口風:「這畢竟是遊戲,其實我個人都幾信命,食幾多着幾多是整定的。所謂投資市場,極端和衰一點講是一個大騙局,自從金融海嘯後,大家就明白,那不就是『塘水滾塘魚』麼?如果你又賺佢又賺,那麼誰人蝕?等於打麻將,四家總會有人會輸。我從來都很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人好得意,明白還明白,做不做就另一回事。」
作風保守鍾情踏實理財
然則,他仍然有投資股票,只是態度究竟似爸爸還是媽媽?「我現在傾向保守的投資,例如買樓和儲蓄。老實講,這麼多年來唯一令資產累積的方式,就只有靠勤力工作,都是媽媽灌輸的最踏實理財方法。」
那麼黎耀祥的心態應該開始傾向媽媽了。且慢!正如他所言,一生人會買幾注股票,就在金融海嘯時,他也趁低吸納,買了工商銀行(01398),2元多買入,然後他聽從同樣是保守投資的太太說話,趁賺了三成多便將之沽售。那麼他真的夠保守了,怎料,他卻又聽朋友意見,買了中國航空科技工業(02357),蝕了80%,連之前賺了的也補償不來。看來黎耀祥的心,同時記掛着爸爸和媽媽。
13 :
abbychau(1)@2012-06-07 23:38:10嗯...真係有呢個感覺, 尤其係個"李明治系"
14 :
GS(14)@2012-06-07 23:38:4013樓提及
嗯...真係有呢個感覺, 尤其係個"李明治系"
我唔知點解印象好深
15 :
龍生(798)@2012-06-08 02:00:54是的, 將香港股票以(系) 這形式分門別類
香港來說真的只此一家
希望有日可以分到好似hunter 咁
有齊咁多種系列, 無遺漏咁網羅所有財技
16 :
龍生(798)@2012-06-08 02:01:40如果真有個工作室, 湯你會否同我地一齊坐定定咁每日寫足十個鐘?
我覺得係要咁樣先會成事....(如真要寫)
17 :
亞力士(1473)@2012-06-08 13:48:49唔通湯兄離職為左咁?
18 :
passport(1491)@2012-06-08 14:25:4817樓提及
唔通湯兄離職為左咁?
有咁既理想
但唔知會唔會真係實行
19 :
GS(14)@2012-06-09 13:57:5616樓提及
如果真有個工作室, 湯你會否同我地一齊坐定定咁每日寫足十個鐘?
我覺得係要咁樣先會成事....(如真要寫)
我想去搞程式野多D,我覺得個stock 做得未夠好,寫野的話,三文魚其實好夠啦
20 :
GS(14)@2012-06-09 13:59:3317樓提及
唔通湯兄離職為左咁?
我真是想轉工啦,個工作太局限,行多一步就算你做到,其實就可能停在這個位,我還後生,或者想換過大D複雜D的環境,睇下自己習唔習慣到,我呢間公司D人好好,但是就是無乜前途,如果過多10年呢份工或者適合養老的
21 :
GS(14)@2012-06-09 14:01:1414樓提及
13樓提及
嗯...真係有呢個感覺, 尤其係個"李明治系"
我唔知點解印象好深
其實現在拍愛回家那些寫劇本或者都有睇過我地,之前那幾套真是感受好深,覺得真是有睇過
換了新工作可能Blog的產量會減少了,這是一個不太好的選擇
22 :
亞力士(1473)@2012-06-09 20:27:04後生 搏殺為上
23 :
GS(14)@2012-06-09 21:14:3422樓提及
後生 搏殺為上
還有4年就30,都要為自己打算下
24 :
skfv(15984)@2012-06-10 14:17:38黎耀祥寫個本<戲劇浮生>幾好睇~
佢話佢鐘意做戲, 因為係戲入面個角色唔洗食飯, 唔洗交租, 可以死完再死......
25 :
greatsoup38(830)@2012-06-10 14:20:03我都睇了本書兩次,其實D內容在入面
http://www.am730.com.hk/column.php?cid=179
人在中環 - CK 底線 (2012年08月01日)
1 :
GS(14)@2012-08-01 10:10:5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4896&d=1810
「你諗掂俾個仔讀傳統定國際學校未呀?」舊同學Joe在飯局裡面問我。
「未喎……」我答:「我個仔仲咁細,唔使諗住啦。你個女下年入小學啦喎,咁你諗掂未呀?」
「本來都仲十五十六,覺得國際學校學費太貴……」Joe搖了搖頭:「但自從『國民教育』呢單嘢出咗後,唔使諗啦,貴都要讀。我唔想個女俾人洗腦,大個咗之後,愛國家多過愛阿爸阿媽。」
飯局裡面的舊同學都笑了。我們這個年紀的「同學仔」,許多已為人父母了,也許是最後一批只顧搵錢的經濟動物。平日許多有關政治的課題,只要影響不了搵錢和生活,我們多少還是抱著「是但啦……」的態度。直至「國民教育」這件事,卻真真正正觸動我們的神經。也許是我的圈子太小吧,在我認識而又已為人父母的朋友中,似乎還未見過一個「支持」國民教育的。撇除所謂「政治目的」,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就是想不明白,一個還未能夠分清是非黑白的小孩子,有何需要接受這種教育。
「走啦……」另一個同學Marcus忽然開腔:「香港咁落去唔掂呀。唔通你想自己啲仔女,響一個咁嘅教育環境裡面長大?我就諗住過兩年返澳洲啦。個仔過兩年就入小學,講真我真係好驚。」
我有時想,這個香港政府是否不停測試我們的底線?本來我們只是一班經濟動物,只要你「唔好搞我」,我其實會乖乖地做順民。但近年來,即使政治冷感如我這種銅臭商人都覺得被人「愈踩愈過」。到底容忍的「底線」會在哪裡?對於已為人父母的人來說,「搞到自己」也許還可以忍,但如「影響到子女」的事,大家是真的會跟你「死過」的。
周三、五刊登
Central Blogger 中環博客 - 禤中怡 華保股東炒核數師魷魚 (2012年08月01日)
1 :
GS(14)@2012-08-01 10:11:34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4847&d=1810
這兩個多月認真熱鬧,計及李旺陽、六四、七一,以及為德育和國民教育,大家走上街遊行,計一計已行了4趟,在炎熱的夏天揮汗,還有維持秩序的警察,禤中怡實在要向大家致敬,並希望遊行愈少愈好,因為大家安居樂業也。
德育和國民教育早已存在,追溯至06年1月,前特首曾蔭權還為國民教育中心主持開幕禮,估不到問題於新一屆政府上任前後才浮現,讓吳局長接招,不得不佩服前朝大臣、即孫公,前任教育局長也,皆因問題早已存在,但一直未被發覺,幸好今日成為社會議題,讓大家可討論,免得靜靜地起革命。
另一個要揹上一代包袱的,非大笨象(滙豐控股(005))的主席范智廉和行政總裁歐智華了。洗黑錢事件發生在2002至2010年,面對被判罰款等,該集團要忙於賣業務套現應付,自2011年至今共售36項業務,縮減逾1.75萬名員工,恐怕陸續有來。最令人可惜的是,本港業務明明稅前盈利增長22%,認真靚仔,奈何不但未獲獎賞,在集團重整中還要承擔裁員的配額,確實無辜,希望那些離職的員工能覓得更好的前途。
下半年的經濟環境仍存暗湧,即使幫上市公司也不代表生意年年有,華保亞洲(810)聘用港駿會計師行做核數師,本來想繼續合作,可惜在股東周年大會上,竟然慘遭股東用投票方式炒魷魚,認真罕有,因為贊成票只有僅僅12萬股,反對票卻一面倒,高達7,820.9萬股,佔投票比重99.85%。
這間於2010年11月底才接手審核工作的會計師行,收費未算獅子開大口,雖然只接手1個月便要處理好份業績,但2010年審核連稅務服務收取的薪酬為30.3萬元,而去年度收費亦只為38.25萬元,對一間年營業額逾1,968萬元的公司來說,理應不算昂貴,莫非嫌一年間加價26.2%所致?
但會計界四大中的羅兵咸永道卻繼續擴充,已在中港台及新加坡任命多達55名新合夥人,合夥人增加8.6%,至約690名,可算是逆市奇葩。望清楚,當中內地便佔29位、香港有14位,而按部門分類,25位來自審計服務,反映這方面人手需求強勁,而一如預期,在這些新合夥人中,大部分來自內地。
據國衛會計師事務所統計,直至3月,在全港1,514間主板及創業板公司中,四大已瓜分了960個客戶之多,當中羅兵咸永道佔266間,整體佔有率約17.5%,較排首位的德勤.關黃陳方的21%佔有率只相差62間而已,可見競爭激烈之餘,細會計行想突圍亦不易,即使獲公司聘用,亦有可能分分鐘被股東踢走。
財經CAREFREE - 順叔 變形金礦(上) (2012年08月01日)
1 :
GS(14)@2012-08-01 10:13:16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4843&d=1810
今期開金礦。
全太陽系都知道,地球是出名資源豐富的,所以呢,香港有香港資源(2882),神州就有神州資源(223),亞洲有亞洲資源(899)。去到國際,又點少得國際資源(1051),不過資源多唔代表容易掘到嘢出嚟,以上幾間公司都係慢工出細貨,無獨有偶,過去幾年,仍然都係一蚊都賺唔到。
全太陽系亦都知道,地球出名多傻人同埋心急人,明明坐住個銀山金礦,唔知執到寶,等多陣都唔得,硬係趕住將一個又一個嘅銀山金礦賣晒俾人;明明有中國呢個超級收買佬,乜嘢油田、煤礦都肯高價收購,又硬係鍾意平價賣番俾香港的上市公司,搞到啲「變形金礦」通街走,散戶認都認唔切。
國際資源就係其中一隻變完又變的「變形金礦」,就算有齊天大聖108變都頂佢唔順,作為一隻殼,變咗咁多嘢都仲冇穿冇爛,都已經算係一個奇跡,如果有一位小股東,在1994年,即國際資源仲係最初「富城包裝」開始,經歷「中華發展」、「星光數碼」等年代持有至今,各份年報疊埋一齊,就係一本史詩式巨著,見證著香港金融進化史。
國際資源其中最經典一變,包括在2006年,在Dream Bear劉夢熊大師的帶領下,在東非馬達加斯加發現「9,000億美元遠景資源量」的黑金油田,由「信用卡防盜」變身成「智富能源」,單嘢炒到上中央電視台。
可能馬達加斯加有恐龍,採油實在太危險,所以後來毅然橫渡太平洋,去到印尼蘇門答臘,又俾佢發現到金礦,喺2009年發行百幾億股新股,集資四十幾億元,收購Martabe金銀礦項目,控股權易手,便引入國際礦壇大鱷Owen Hegarty,志向偉大,面向世界,變身「國際資源」至今。
近幾年黃金大熱,散戶炒金,大戶炒金礦。
Martabe金銀礦被國際資源收購之前,已經轉過手多次,可能炒礦好搵過開礦,去到國際資源手上,先正正經經咁採掘。
據國際資源幾年前所提供的資料,Martabe一號採礦區的新礦石儲量表,黃金儲量有250萬安士,掘晒出嚟,以現價計算,市值40個億美金,仲得了。
如果有留意吓港聞版,每年總會有一兩單無知少女,中咗神棍邪降,以為性交可以轉運,股市可能都有同類事件,一個故事在講無數次之後,終於有人會相信。
國際資源開頭話,Martabe金銀礦可以挖足二、三十年,預期2010年底已經可以投產。
直至今年,該股指黃金產量50萬安士,不過唔知係咪國際資源太照顧當地嘅社區環境,挖嚟挖去都未掘到嚿金出嚟,雖然有摩根士丹利呢間投資大行,成日得閒就出嚟唱好吓呢隻股份,不過唱吓唱吓,市場已經唔係好留意大摩之笛,國際資源股價愈唱愈殘,最新市值已經回落到80億港銀左右。
順叔是但抽幾份大摩唱好國際資源的報告出嚟望吓,例如2009年12月,同你講根據鑽探結果顯示個礦潛力無比,目標價睇0.78元;又例如2010年7月,同你講Martabe工程如火如荼,好快就挖到金,目標價0.71元;2011年7月,即係幫國際資源批股集資之前,大摩又出嚟唱好,同你講終於好快就挖到金,目標價見0.76元。
終於去到上個月底,大摩又忽然奪命追魂Morning Call,同你講今次真係嚟料,呢個「被遺忘的金礦」終於有望發光發熱(The Forgotten Gold Stock Finally Ready to Shine),睇六毫子,睇到呢份大行報告,根據以往紀錄,唔使問阿桂,國際資源又好快有戲上演。
果然於上個星期,國際資源宣布,Martabe第一次挖到嚿金,管理層包括前滙豐控股(005)香港高層、現時國際資源副主席柯清輝,仲特登飛到去印尼咁遠,拎住嚿金影相,驚死你唔信咁,有戲上當然要做足宣傳,柯清輝等高層,近日亦積極四圍接受香港傳媒訪問,講吓未來計劃。
下回再續。
人在中環 - CK 陳年目標 (2013年01月04日)
1 :
GS(14)@2013-01-05 13:37:51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37051'【am730專欄】年尾時在家中清理舊物,發現一本十幾年前的筆記簿。我在筆記簿裡其中一頁,發現了自己當年所寫下的「十年目標」清單。
我讀著這個清單,心裡暗暗怪叫:「有冇搞錯,嗰陣訂俾自己嘅目標點解可以咁低能?」寫下這個目標清單的時候,我大概剛好大學畢業,出來社會工作不到一年吧。這堆「目標」,來來去去也是離不開:XX年之前我要升上某某職位、XX年之前我的月薪要有多少多少,XX年之前我要買樓(我甚至低能到,要買哪個屋苑、面積多少的房子也寫下了。)總之那堆目標,全部都跟「財富」扯上關係,市儈得很。唯一一項稍為沒有這樣銅臭的,是「我要在XX年之前娶女朋友過門」。我知道你們看到這裡,必定在笑我像個白癡仔。OK,我明白的。
如果要回顧一下這些「目標」的實現情況,有部分我是做到了;但有更多部分我是「沒有辦法」去實現,事實上我走的路不同了。例如我想我要在某年某月升上某個職位,但我走了出來做生意,現在甚麼職位其實也不是了,當年的「目標」,早就不再適用了。人到中年,重讀自己初出茅廬時所訂下的目標,心裡不期然有點疑問:「到底當年我係基於乜嘢去為自己訂呢堆target?」香港的社會主流,總是要求年輕人在畢業後要行一條「正路」,搵工、工作、結婚、買樓,過樣板一樣的人生。年輕的我也被這種思想「薰陶」過,但十幾年後回頭一望,才發現人生的路,原來真的不只一條。
周三、五刊登
Central Blogger 中環博客 - 禤中怡 數字遊戲 (2013年01月23日)
1 :
GS(14)@2013-01-24 00:53:52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39659&d=1949
【am730專欄】望住份《施政報告》,頓覺特首執行政策一致性,如談到公屋供應趨勢,驚覺與去年11月運輸與發展局長張炳良在立法會會議上所講的一模一樣,同樣是未來5年平均供應1.5萬伙,而張局長話每年收回公屋伙數介乎7,000至8,000伙,比特首講的還多。
望望房委會數字,實質公屋建屋量自08至09年的1.9萬伙起,出現逐年下降情況,直至2011至2012年度更只有1.11萬伙,難怪難上樓,這可追究前朝政府。
不過,所謂在未來5年,年均供應1.5萬伙,再看清楚,今明兩個年度分別只供應1.31萬和1.41萬伙,代表低於平均數,而2014至2015年度更恐怖,只有1.27萬伙,而能夠達標,原來是直至2015至2016年度大增至2.04萬伙,反映等上樓的請再忍耐下去,畢竟政府玩數字遊戲。
見到那些新公屋,禤中怡也想搬進去,又有海景,管理也不用擔心。不過,見到有朋友為上樓而不願升職,以免超出薪酬上限,見到有人住公屋,毋須憂慮「有瓦遮頭」而未有想前路後,少不免擔心幫你變成害你。
統計處也公布2011年人口普查調查報告,發現於2011年,15至24歲青年多處求學而遲婚等正常不過的情況外,原來他們的入息中位數為8,000元,與2001年相同。不過,望清楚,在8,000至14,999元組別所佔比重為46.8%,較2001年前反增2.7個百分點,而月入15,000至逾2萬元的比重也提高0.3個百分點,至8.5%,特別是月入逾2萬元的年輕人數目比2001年仍有所增加,反映情況並非太差。
有趣的是,月入3,999元或以下的青年數目所佔比重,由2001年的8.5%,顯著上升至17.6%,可能不少年輕人仍處求學階段,若果只從事兼職的話,恐怕難有顯著金額,未知這種趨勢是否拖低整體入息中位數的主要原因。
不過,從地區分布確令人憂心,其中港島區年輕人數目和所佔比重均下降,而九龍區的比重雖比2001年略升,若細心看看,主要是深水埗及觀塘兩個地區年輕人數目增多,其餘地區均呈倒退。
至於新界區則以元朗比2001年大增兩萬人居首,而西貢及離島也有所增長,未知是否將馬鞍山等納入西貢計算。若果這批年輕人要每朝趕車返市區上班,港鐵(066)西鐵線和馬鞍山線便不用愁了。
誠然,今天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任叫年輕人努力也不易跑出,大家除多點鼓勵,政府能否創造向上流動的就業機會也相當重要。
可惜,報告未提及這些年輕人的理財及投資情況,或許認為收入不多,難有餘錢,那份強積金也算投資吧!/逢周三刊出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