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風雲 - 王奇雲 一幅丟空嘅地皮 (2013年01月23日)
1 :
GS(14)@2013-01-24 00:54:17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39764&d=1949
【am730專欄】每日響將軍澳返工,都會經過嗰塊批俾新電視台嘅地皮,每一次我都幻想再同女朋友Carol一齊返工嘅日子,佢辭職過檔嗰陣,我哋返工一東一西,相隔十幾廿個地鐵站,日日感覺好似分開好遠,如果新電視台嘅製作中心起好,公司搬返入工業邨,咁我哋又可以一齊返工,一齊放工。以上係我對Carol專一嘅想法,事實嘅真相係,我唔係好想嗰個新電視台製作中心起咁快,點解?傻嘅都聽得出,我係為咗依家有時可以同Jackie返工放工一齊坐城巴,如果Carol回歸,試問我又點可以咁放肆吖?
話時話,塊地皮又真係空置咗好鬼耐,仲停晒工添,搞到好多小道消息周圍傳,話個製作中心唔會響有牌前動工,我問Carol,佢都唔清唔楚,聽聞話公司平整緊地皮,又好似話招緊標喎,總之響公司都無人提無人講啦。但我又收到外面另外一啲未經證實嘅料,話有工程公司連標書都懶得入,皆因發牌單嘢仲未有聲氣,費事浪費工夫咁話,單料係朋友嘅朋友傳番嚟,無從稽考,但又話因為收到內部料至咁做,係唔係真呢?咁就自己決定嘞,我唔敢下定論。
Carol唔知係咪做得辛苦,壓力又大,呢輪成日病,死頂都仲要寫稿,做男朋友真係睇見都心痛,早知係咁,就叫佢唔好跳槽。弊!我專一嘅本性又出番嚟添!明明我恨得Carol唔喺電視城,我至有機會多啲同Jackie「打邊爐」,日日增進感情,點解我又心軟?呢啲係咪良心發現?個天會唔會懲罰我呢個三心兩意嘅男人? (逢周一至五刊載)
電視風雲 - 王奇雲 我係秘撈人 (2013年01月30日)
1 :
GS(14)@2013-01-30 22:58:45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40787
【am730專欄】噚日講開秘撈呢瓣,真係講極都唔完,撈得我哋呢行,無秘撈過就叫失敗,唔係你清高,以前啲前輩教落,千祈咪推job,最多接番嚟寫唔晒分俾兄弟姊妹做,如果唔係人哋以後都唔鬼揾你。我咁多年都死記響心度,到今時今日我秘撈都無停止過,我嘅理論係,人家搵我唔係我特別寫得好,又唔係價錢平,只係我服務周到,一叫即到,趕起上嚟肯同人捱通宵趕稿,唔會失去聯絡兼夾永無甩拖,於是乎咪多人關照囉。
我女朋友Carol就好唔同,佢唔係唔秘撈,之但係揀嚟撈,仲好嫌尖腥悶,佢嘅原則係價錢平唔接、趕時間又唔做、無上期收更加無得傾,所以一年到尾都無幾多人搵佢寫,而佢又樂得清閒,尤其係過咗檔之後,新公司講到明嚴禁秘撈,佢份人咁怕死,更加唔會接,我問佢係真唔係全世界都守規矩,Carol話人哋嘅事無謂講,亦唔多想知,我好明嘅,呢行好細,又難守秘密,費事口疏疏影響到人就唔好啦,於是我都無追問落去。反而響無記咁多年,好多人都陽奉陰違,靠秘撈養妻活兒,而公司又無乜點理,有人可能良心發現啩,編劇一直人工已經唔叫高,仲唔俾人響外面幫補下,想趕絕人咩?
你哋自然會問,咁秘撈法會唔會影響日頭嗰份job?哈哈,有人打機,有人打通宵蔴雀,有人上深圳揼骨,都可能會影響日頭份工㗎,秘撈又有咩嘢分別呢?大家千祈咪歧視「秘撈人」,刀要磨至利,度多啲不同戲種都有好處嘅,做人眼光都會廣闊啲。
王奇雲 (逢周一至五刊載)
電視風雲 - 王奇雲 秘撈有無公價? (2013年01月29日)
1 :
GS(14)@2013-01-30 22:59:08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40608
【am730專欄】做我哋電視呢行,發達唔使旨意,餐揾餐食,如果知慳識儉都可以過到日子嘅,以前成日有外快揾,寫下「台灣戲」、「馬拉劇」,雖然錢少,但係密食當三番嘛,山大斬埋有柴都唔錯㗎,有兄弟做做下仲響吉隆坡嗰邊識埋女朋友,落地生根添!呢啲好日子依家無㗎啦,剩低嘅只有大陸劇撈,之不過呢啲人民幣都唔係咁容易賺,通常收劇本費係一件好麻煩嘅事,大部分人都試過收唔足嘅情況,咁可以點?你哋試過返大陸追數未?試過就會明白編劇嗰種辛酸,俾人拖數同走數,基本就係尋常事,咪以為有名有姓嘅老闆唔呃人,根據出嚟撈嘅江湖經驗,愈有頭有面嘅人,走你數嘅機會愈高,反而無乜知名度嘅製作人,就一手交錢,一手交稿,中伏機會細好多。
好多行外人問我哋,一集劇本收幾多錢,嘩!呢方面真係海鮮價喎,新人俾五千你咪當俾機會,阿姐收七、八萬都唔嫌多,有名氣嘅老師級十萬都有,所以你叫我點答好?仲有行裡面個個都要面,就算收三萬都唱到五萬,邊度可信?不如我就俾個保守些少嘅答案大家啦,一般收萬五到二萬,好似唔多,但係你要諗下,監製要食你價,劇審又分部分,中間人又收少少,到你手係咁上下,如果你收到多過呢個價,唔代表你叻仔叻女,只係人哋食價食得少,對你有良心,又如果收到少過呢個價好多,咁介紹你嗰位,就未必夠朋友啦!你手緊咪當唔知,算囉!做人有來有往,無謂踢爆人嘛!
王奇雲 (逢周一至五刊載)
電視風雲 - 王奇雲 竟然怕對方執笠? (2013年01月28日)
1 :
GS(14)@2013-01-30 22:59:35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40406
【am730專欄】Carol前幾日見到佢老闆又上電視爭取發牌,呢次仲係響立法會添,佢嗰組幾個同事即刻放低工作,響電視前面睇直播打氣支持,反而我哋呢邊就乜都唔知,如果唔係Carol WhatsApp俾我,叫我睇電視,我都唔知單嘢,但係我哋呢邊反應就好唔同,一於懶理,仲無睇,你哋唔好以為大家唔關心,只係編劇開會房唔係每間房都有電視機,做電視竟然無電視睇,有陣時都覺得幾諷刺。
我睇到自己公司有人發言,扯晒火咁嘅樣,話政府唔理市場容納到幾多個電視台,就立亂話發牌,好似好有道理,但我又依稀記得,呢條友上個禮拜響個論壇又話,競爭之下要執笠一定唔係大台,而係新加入嘅投資者,咦?咁就離奇嘞!佢竟然擔心埋人哋嗰份,怕對方執笠?乜做生意會有咁好嘅人咩?好心佢後面啲智囊幫手度條好少少嘅橋至上立法會啦,我身為低佢十幾級嘅員工都有少少滴汗呀。果然對家投資嗰個一句:「你由得我蝕啦!」有人就駁唔到上去,咁又係,唔通佢話:「哎喲!我入咗十幾廿球貴公司嘅股票吖嘛,你蝕咪等於我蝕!」
問心嗰句,公司上上下下除咗大老闆級數,邊一個唔想快啲有新牌?我可以坦白話俾大家知,家陣啲手足表面上有工夫照做,心裡面就另一套,邊一套?講到白就唔係幾好啦,係咪?如果你哋有睇《一代宗師》,裡面有一句:「刀最厲害是鞘,因為在於藏」,你就會明,一日未有好消息,大家照樣三呼萬歲,繼續寫師奶戲娛樂大家,橫掂無記又唔介意抄,你哋又照睇,我劇本又可以出少啲力寫,幾好!
王奇雲 (逢周一至五刊載)
致財之道 - 鄧澤堂 跳IFC (2013年01月30日)
1 :
GS(14)@2013-01-31 01:14:37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40758&d=1956
【am730專欄】事先說明,下文題材較為敏感,閱讀前請審慎。
民間焦點,近日當然都放到特首梁振英與劉夢熊的言論之上。周日,劉更一日內三發聲明,甚至公開「賭命」,以挑戰梁振英以求測謊。「賭命」條件,若劉無法通過測謊,他就從國金二期(IFC two)跳樓,「一死以謝天下」;特首梁振英則未有對事件作出相關正面回應。
國金二期於2003年建成,樓高415.8米,頂層88樓為金管局總部,也是總裁陳德霖的辦公室,因為保安及私隱理由,有私人專用電梯出入。如果劉先生真要到國金二期(IFC two)跳樓「賭命」,可能要事先知會陳德霖,希望他可以開方便之門,一借專用電梯上頂樓。當然,香港市民,包括筆者,都希望知道事情真相;不過,無論真相如何,估計絕大部分市民,都會覺得劉所許下的「賭命跳IFC說」,只屬「豪情壯語」,僅用以表現堅定、語出驚人,沒有人會認真希望發生悲劇吧?
可話說回來,筆者估計未必人人也知道,「跳IFC」其實是一個網絡「潮語」。通常用法有兩種,第一種常見於「足球博彩」討論,就是劉夢熊式的,用以表現「堅定」、「必勝」的決心。例如網友A:「利物浦今晚場波贏唔到我跳IFC!」,結果即使利物浦連連輸波,IFC也不見人龍。
第二種用法,筆者較常接觸到,通常見於股市討論區,往往在美股突然大挫,港股急瀉之時,用以表現出「蝕錢慘況」。例如網友B在金融海嘯時,於討論區說:「股票大跌,我要去跳IFC了。」後來,這個句子更被網民進一步「玩大」至「大量市民正前往IFC」、「警方呼籲前往IFC的市民請留步,天台已經無位」;甚至,有人更把「全新未跳IFC二期天台靚位 (向海,包死)」,放上雅虎拍賣區供人拍賣。可見,由始至終,「跳IFC」都只屬口舌搞笑吸引人注意之言,勿太認真。
正因如此,筆者相信沒有人真的希望,會看到出現任何形式的「跳樓、跳IFC」悲劇。故此,網民也好,劉先生也好,「唔該相關人士,吹還吹、講大咗就算,咪真的搞出人命來」。
因為「夢熊賭命」,令這次「跳IFC」句子重現。不過,股民也不要忘記,其實股市於現水平,也有風險引致恒指出現「跳IFC」式下挫。首先,由去年升市開始,一直以來港匯也相當強勢,惟近日開始轉弱,或反映資金高位開始離場。其次,大市沽空持續高水平,為淡友部署手影。第三,不少股份開始抽水,往往反映「大孖沙」高位轉審慎。故此,股民也要高位三思。
作者為致富證券資產管理部董事,證監會持牌人
太陽落下20年 調景嶺 2015年01月15日
1 :
GS(14)@2015-01-18 02:36:11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45650
早前的台灣九合一選舉令寶島一夜變天,藍海瞬間變綠地,是否意味著國民黨沒落?但它畢竟是個歷史悠久的政黨,二十世紀初曾經叱吒一時,以致於後來在港台兩地也極具影響力。黃霑七十年代曾寫道:「這是青天,這是白日,這是滿地的紅色!」二十世紀中期,香港正值殖民地統治,許多國民黨員因內戰失利而逃難到港並定居,黨思維自然在港遍地開花,每逢雙十均可見霑叔描繪的「懸旗風景」,尤其是有小台灣之稱、位於將軍澳的調景嶺。
「那裡背山面海、風景優美,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漫山飄揚,有學校、自組的治安隊、自家發明的娛樂活動。」著有《調景嶺滄桑五十年》的原居民王國儀淡然數語,道出了1950年成立、1995年被遷拆的調景嶺風光,取而代之的是將軍澳健明邨、善明邨及彩明苑。轉眼間,紅旗上的白日已徐徐落下20年了。
文:林穎嵐
圖: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鳴謝:香港舊照片
前身
調景嶺之所以在二十世紀中形成,與內地政局發展甚有淵緣。二戰後,內地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人民解放軍(共產黨)1949年10月攻佔廣州,國民黨退守台灣。除了逃避戰火的老百姓外,還有一群不得不走的國民黨軍、警、政、教人士及家眷,隨隊一路向南面逃難,當時年僅8歲的王國儀正是其中一員:「當時有人逃到泰國邊境金三角附近,其餘則逃到香港及澳門。」他指,日軍侵華、香港淪陷後,本港人口只有約80萬人,直至國共內戰爆發,難民蜂湧而至,令香港在1949至50年間,人口暴升至200萬人,當中有120萬人是從內地來港的人。王憶述:「很多人帶著金條來港,但都在途中遺失了,以致逾百萬人淪為難民,於深水埗大埔道、李鄭屋村附近露宿。」當年的房屋多屬4層高、沒有電梯的平房,樓梯間就成了他們的避難所,後來因被平房私人看更趕走,他們才走到山邊搭建木屋聚居,造就了木屋區的出現。他解釋指:「難民被趕到山邊後,到處找朋友、親戚的下落並定居,但當中有一萬多人從北方來,人生路不熟,連廣東話都聽不懂,於是便走到有東華東院(東華三院前身)定時派飯的摩星嶺落腳。」就這樣,這群無法「埋堆」的難民便在摩星嶺聚居,一住便是半年,成為了調景嶺的雛形。
秧歌舞事件
1950年6月18日,端午節,這群聚居在摩星嶺的難民如常地領飯,「當時突然來了一群衣著光鮮的左派工會宣傳人員,在這批難民前大跳秧歌舞(共產黨慶祝時跳的舞蹈),雙方最後當然發生衝突,多人受傷。」王國儀說時緊握拳頭,直斥是左派有意挑釁。流血事件發生後,隨即觸動了港英政府神經,官員即晚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把難民送到更偏遠的地方,「肇事者都是配備長槍的國民黨軍人,加上事發地點與當時的政治重心地中上環距離不遠,一旦發生暴動便一發不可收拾。」王說。
立村
1950年6月25日晚上召開的「秧歌舞事件緊急會議」,有人提議把難民送往新界及離島,王指:「他們都是外省人,言語不通,各地居民代表當然反對到底,最後政府便決定,把他們送到沒有陸路交通工具可達的調景嶺。」王指,當時社會局(前社會福利署)派了主任方存適來遊說難民,更笑誇他是個聰明人,「該地本來是一片墓地,而且又叫『吊頸嶺』,感覺『唔老嚟』,難民當然耍手擰頭,但方不但以提供食宿作為條件,更靈機一觸,取其諧音辯稱是『調景嶺』,終於順利把他們遷移。」6月26日,政府即時租用了幾艘天星小輪把難民送往該地,並在上船前為各人登記,以便發放飯票。
照鏡環?Rennie’s Mill?吊頸嶺?
調景嶺的名稱多年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照鏡環山,亦有人稱Rennie’s Mill、吊頸嶺,到底哪個才正確?答案是以上皆是。王說:「最早期的叫法是十九世紀末的『照鏡環山』,因為該地面向海灣,可從山嶺上看到月光倒影,美得像『美人照鏡』。」至1905年,加拿大退休公務員倫尼(Alfred Herbert Rennie)以數百元買下整座山並開設麵粉廠,才得名「Rennie’s Mill」,王續解釋:「當時的冷氣系統落後,令麵粉質素極差,結果廠房4年後倒閉,Rennie更於同年4月在山上吊頸自殺。」由於該地當時只稱作Rennie’s Mill,華人聽聞此事便謔稱為「吊頸嶺」。隨後便如前文所言,社會局要說服難民遷入,才開始改稱「調景嶺」。
難民營時代
調景嶺於1950年6月26日正式成立,約有7,000名手執飯票的難民入住,因此外界均視為調景嶺難民營,「社會局向每戶發一張飯票,每日派兩次飯,份量按人頭計,如6人家庭便可取6殼飯、6件冬瓜、6件南乳。」他指:「當時生活真是苦不堪言,自己吃不飽還要照顧小孩,每次派飯後,有人會在飯堂後方洗爐鑊,排出來的污水夾雜飯焦,很多婦女會蹲在坑渠邊徒手撈起,把飯焦曬乾壓成粉狀,加水沖成糊仔讓嬰兒填肚。」無論是難民抑或政府都以為,飯票制度只是暫時措施,豈料調景嶺後來卻愈聚愈多人,政府遂於1952年停止接濟。
獨立福利
殖民政府1952年停止援助,意味著調景嶺難民營已被棄管。當時台灣政府獲悉此事後,便向難民作出直接支援,提供「獨立福利」。王說:「當時港英政府已承認內地的中共政權,無法讓台府向調景嶺難民提供直接援助,於是,社會局便與東華醫院及其他慈善團體,組成『港九各界救濟調景嶺難民委員會』(港九救委會),在調景嶺設立居民服務處,讓台府透過該處接濟居民,維持飯票制度之餘,亦提供獨有的教育補貼(詳見後頁)。」踏入1960年,調景嶺人的生活漸趨穩定,港九救委會便將「飯票」改為「米代金」,王指「即是派米。」到了1970年,大部分人都無需倚賴米代金維生,委員會便向居民進行經濟審查,只向有經濟困難及長期病患者發放補貼金,「我當時負責發放補貼金,可以證明這個制度一直至清拆才終止。」他說。
殖民政府接管
在殖民政府棄管下,調景嶺獲台方支援才熬過最艱苦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該處已發展成一個「與世隔絕」的小社區,可惜1962年一個強颱風溫黛來襲(詳見後頁),便扭轉了調景嶺的命運。王說:「溫黛風災促使調景嶺由難民營變成木屋區,後來港英政府見該區的人已能自理便有意接管,派當時管理木屋區的『寮仔部』將該地轉為徙置平房區管理。」他指,當時居民曾極力反對,但當局答應讓原居民無限期居住,雙方才達成共識,於是政府便為區內居民登記個人資料,正式落戶,調景嶺亦正式成為香港一部分。
遷拆
自從1962年由政府接管後,調景嶺內的社區設施逐一興建,並一路發展至80年代。至1984年,中英雙方簽訂《中英聯合聲明》,除落實香港將面臨97回歸,還意味被視為反共基地的調景嶺,離「被清拆」不遠了。港英政府早在70年代起,已著力發展「衛星城市」,而將軍澳及馬鞍山區就是80年代第三批發展地段,順理成章清拆調景嶺,對老街坊而言,固然認為是其右派政治立場所致。但姑勿論原因為何,95年4月4日,政府還是宣布全村清拆,居民遂派代表與政府談判,王國儀成為代表之一:「當時政府只答應,賠償按房屋面積計算的『上蓋建築費』及搬遷費。」他指,由於殖民政府1962年接管時,曾答應62年以前入住的原居民可無限期定居,於是居民便控告政府,要求得到合理賠償,「當年政府接管時,答應原居民的條件有信件為證,他們拿著信告上法庭,原居民最終勝訴,可獲得額外120%的賠償金。」
昔日小台灣時光 2015年01月15日
1 :
GS(14)@2015-01-18 02:37:36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45651
調景嶺與其他木屋區一樣,都是二十世紀中的社會產物,但它的組成卻有另一重意義。由於區內人經歷過艱苦的難民營時期,於惡劣環境下一同掙扎求存,建立出一種互助精神。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調景嶺自處一角四十多年,自然有一套與眾不同的生活模式,縱使現在可透過歷史書籍及遺跡等線索,去研究嶺內的社會文化,但要更深入了解其獨特性,最清楚不過的,還是一群舊街坊。
文:林穎嵐
圖:由受訪者提供、調景嶺中學非官方網頁、調景嶺吹水會專頁及香港舊照片
節日
調景嶺時歷半世紀,雖然村內各方面均有變化,但惟獨慶祝雙十節這個傳統,是四十多年不變。在調景嶺土生土長的Ricky說:「每逢雙十節前我們都好忙,服務處會向每家每戶派很多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用繩串起並懸掛在舖頭及家門外,區內各處有很多牌樓,學校還會舉辦朗誦比賽。」王國儀解釋指,每年10月都是調景嶺的雙十活動月,除了學校舉辦朗誦、歌劇等比賽,還會於正日在調景嶺中學的平地上筵開100圍,並邀請歌星唱歌助興。
生活
對調景嶺舊街坊而言,最不捨的就是嶺內的「大街」,因為街上有各式各樣的食店、士多及茶餐廳,區內人都習慣在這裡「打躉」。由於早期交通不便,所以區內齊備各種商店,據曾於嶺內生活廿多年的Erin所講,那裡有理髮店、生活百貨、凍肉店、小食店及士多,就連麻雀娛樂中心都一應俱全。因為店舖數量不多,以致某些舖頭變相成為獨市生意,與Erin在調景嶺認識的Witty說:「大昌百貨是村內唯一售賣生活用品的舖頭,校服、文具、砂煲罌罉都一一有售;而出售柴米油鹽的,則有賣米的林記、售賣凍肉的焜興,還有牛肉叢、豬肉曾等。」
娛樂
王國儀指,調景嶺至1988年才安裝無綫電視發射器,還好嶺內背山面海,所以學生哥的娛樂都與大自然有關,他說:「他們會拿著大光燈和水桶,結伴到海邊捉魚蝦蟹及挖蜆,收穫可達數十斤。」多位街坊均指,他們最愛到海邊捉沙蛆釣魚、潛水捉帶子。女生愛漫步園林,同樣在嶺內生活多年的阿娟形容:「每年7、8月,漫山都是紫色的山捻,可以即摘即食。」從舊照可見,嶺內碼頭外時常泊滿小艇,她說:「學生都喜歡租艇出海,換上泳衣,一到海中心便跳進水裡。」相反,男生則喜歡捉金絲貓,用邊緣有刺的露兜葉製成「籠子」,再帶回校「比賽」,Ricky笑說:「經常在墓地旁捉金絲貓,聽聞有最好打的品種。」王國儀解釋,金絲貓品種繁多,如紅孩兒、肥婆及老篤等,這些綽號都來自其外形,「紅孩兒」即全身呈紅色,「肥婆」就是腹部飽滿,而「老篤」則前腳較堅硬,「篤」對方就是其必殺技。
房屋
調景嶺剛成立時,難民都居於由社會局搭建、設於大坪的棚屋,王國儀憶述:「五十年代大多是A字棚及葵棚,由一條柱加兩塊油紙搭成。」如前文所言,1962年8月襲港的颱風溫黛,是該地發展的轉捩點,王說:「當晚我在碼頭附近睡覺,一個巨浪拍過來,床就被捲走了。翌日早上,滿山都是油紙、爛木,全村一夜間變廢墟。」他說,溫黛造成極大破壞,此後嶺內房屋便改用木材興建,意味著調景嶺由難民營轉型為木屋區,令政府藉詞接管並派員落戶,他指:「當局62年把村分成12區,房號編列為X區X號,但落戶的官員做事馬虎,有時忘記昨日編到哪戶,翌日又隨便找另一家繼續編排,以致房號亂七八糟。」
教育
在教會的推動下,調景嶺在五十年代後期有逾十間中小學,而較有名的包括信義中學、鳴遠中小學、慕德小學、位於大坪的調景嶺中學等。Lily說:「調景嶺的大學生比例,較同年代的木屋區高,幾乎是八十年代木屋區之冠。」當時區內學生均享有台府提供的教育補貼,亦因此吸引許多區外學生到嶺內寄宿,周潤發及溫碧霞就是其中之一。時任服務處主任的王國儀說:「當時台方為學生設立『補送大學』制度,每10名調景嶺學生,便有一人無需考入學試升讀台灣的大學。而且但凡考獲台灣學位者都可免船費、書簿費、學費及宿費赴台讀大學。」
治安
調景嶺未被殖民政府接管前,社區設施一一欠奉,就連警署也於1961年才設立,所以,61年以前的保安工作,就由老街坊肩負。王說:「秧歌舞事件後,1952年蔣介石壽辰時又有左派來挑釁,引起騷亂。」此後,他們便自組「自治糾察隊」,他仍依稀記得當時情形:「幾名壯丁每晚拿著火把,在山上巡邏、輪流守夜,女的便在山腳準備消夜,是調景嶺的獨有傳統。」
醫療
國民黨軍當年退守台灣時,部分於中國東北傳教的外籍傳教士,亦隨隊逃難到香港,沿途照顧病患,及後定居調景嶺。曾入讀靈實醫院護士學校的Lily說:「起初生活環境惡劣,嶺內許多人因營養不良患上肺病,傳教士就在附近築了幾間小屋作為隔離病房,成為靈實醫院前身。」挪威教士司務道於1955年,創辦了現時位於將軍澳尚德邨後山的靈實醫院,但Ricky卻坦言當年甚少去靈實看醫生,「靈實起初只收肺病病人,後期才收門診,而且與調景嶺距離很遠,嶺內人睇急症都倚賴位於大坪的『大坪診所』。」對於該診所的出現,多位舊街坊說法不一,有指是殖民政府加建並運作,亦有指由傳教士募捐經費蓋建而成。姑勿論是否由傳教士所建,調景嶺的醫療設施得以發展,他們的確功不可沒。
飲食
調景嶺發展至七、八十年代時,每逢假日都有遊客坐船來旅遊,至95年清拆前,更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參觀,並一嘗特色小食。Erin指,當時村內最具名氣的就是「小上海」的上海排骨麵,但Ricky則說:「其實以前碼頭外,還有魚蛋、糖蔥餅等小販檔,學生哥時錢不多,只能吃小食。當時便宜又好吃的小食有很多,如:大街上的韭菜盒子及永生鍋貼等。」
放下結他當球王 怪獸 2015年01月16日
1 :
GS(14)@2015-01-18 02:38:12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45914
自從五月天組成的第一天開始, 團長怪獸(溫尚翊)與樂團猶如共同體,出道15年來都是專心做音樂,最近,他以獨立藝人身份初登銀幕,跳出五月天團長的框框,放下彈奏多年的結他,在勵志電影《逆轉勝》(下稱《逆》)中飾演生活潦倒的過氣桌球王謝雙丰,角色在處於下風的形勢下反敗為勝的經歷,為這位影壇新丁提供體驗第二人生的機會,「人生不是說重來就可以重來,演戲可以過不一樣的生活!」過程中體會新的想法和價值觀,為真實人生貫注新元素,由戲劇世界返回現實,怪獸更深體會:「逆轉勝通常發生在球賽,真實人生經歷裡不易發生。」人生總會遇到困難挫敗的時候,輸一時與輸一世的關鍵在於堅持,即使人生無take 2,能夠堅持做好一件事,當Second Chance來到時,說不定正是朝向第二人生的時機。
文:陳龍超、許惠敏 圖:莊振邦
演戲初體驗 不一樣的人生
「這角色跟怪獸是很不一樣的人。」怪獸自言一直在寫歌、站台表演、彈結他,都在做差不多的事情,因不一樣而產生的距離,正是演戲吸引的地方,謝雙丰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跟怪獸過去拍MV沒有前因後果式的演繹差距甚大,怪獸自言不是很有才華的人,唯有將勤補拙,把劇本讀得滾瓜爛熟,不只背好自己的部分,連對手的對白也不放過,好比為角色撰寫自傳,甚至推敲沒有寫進劇本的部分,怪獸以舞台上的自然反應作比擬,「若我能把劇本看得愈熟,便自動變成那角色,不用想便很自然地做反應,不會那麼造作。」始終屬演戲初哥,怪獸坦言不斷被導演修正,尤其一場他跟姪女小香(黃姵嘉飾)擘面的戲,怪獸坦言身邊較少很年輕的晚輩,在自然與過火位之間,他嘗試以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演繹:「叔叔大概不是真的想吵,只是為她著想吧!」縱然過程艱辛,能夠經歷不一樣的人生,卻也是其吸引所在。
戲劇與音樂 同述生命故事
「一般的人生,大致甚少經歷戲劇角色的高低起伏,我們的人生也不是說重來便重來,演戲卻可以讓你過不一樣的人生!」這種在戲劇世界裡的生命Take two,不是純粹滿足鬧著玩的好奇心,新體驗帶來新想法與價值觀,豐富著創作人的生命,才是寶貴之處;在怪獸眼裡,演戲與音樂創作也需要進入別人的世界,細心觀察及體會別人感受,分別只是前者以戲劇角色去表達,而後者則以樂曲或歌詞展現別人的故事,閱讀生命與故事論述相輔相成,自能夠觸動人心。
打桌球與彈結他 一理相通
在《逆轉勝》中,怪獸為配合角色需要,曾花了不少時間練習桌球技術,發掘這些小球的奧妙與獨特之處,「桌球是心理層面的運動,精神上要很專注,要專心看著球,觀察對手的比賽模式,穩地出手,才能誘導對手按照你的方法比賽。」當一個人很專注地做一件事,便進入忘我的境界,連壓力也拋諸腦後,同樣的邏輯,也可應用於著重音準、節奏、調子精準的結他演奏之上,夠over或「夠爆」不代表好聽,太High更會不知自己彈甚麼,「彈結他很需要控制個人心態,要讓自己安靜下來,處於一個只有自己和所玩音樂的世界裡。」不能忘我,可能是捉得太緊,過度用力反會影響表現;懂得放手,放開那要贏取滿滿掌聲的慾望,反而有所發揮,發現自己的實力所在。不過,很多道理也是易說難做,怪獸身為五月天的團長也不諱言,要在網絡上的讚賞與議論聲中,堅持專心只做五月天自己想做的音樂,絕不容易!
專注做好一件事
《逆》片是台灣流行用語,意思是反敗為勝,電影開宗明義是鼓勵身處逆境者繼續爭勝,身為影片主角的怪獸卻明言:「逆轉勝通常在球賽發生,真實人生裡不易發生。」戲劇始終與真實人生有距離,在遇上人生低潮時,人人都像主角謝雙丰一樣想逃避,一個接一個的難關容易消磨鬥心,不想繼續輸下去,怪獸認為專注、努力、堅持是非常重要的三項要素,「堅持是最不容易,現今社會變動太快,每個人所說的話、想做的事,隨時也在改變、流動!」結果,人人都像吹無定向風,這件事做得不好,便轉軚去作另一嘗試,左搖右擺,也不清楚自己想幹甚麼,怪獸語長深長地說:「聽說過一輩子只要努力做好一件事就夠,很有道理,不少人都想將一百件事做得好好,結果是每件事都做得普普通通,反過來,挑選自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堅持努力到最後,也會有一種成就出來。」怪獸一手結他詣藝就是活生生的見證,不就是他持續不懈專注練習的成果?
守護家園 年輕人的堅持
影片中的姪女小香,為了守護那臨近失去的家族球館,負起成年人留下來的債務,接受特訓苦練桌球,其堅持不放棄的態度,反激勵著因失敗而頹廢過活的叔叔發奮做人,就如《激戰》中的富二代林思齊(彭宇晏飾),為了守護家裡失意的父親,拼死練拳,激勵了過氣拳王(賤輝),怪獸對這份堅持甚為欣賞,也不認為這只是台灣年輕人的特性,「不論是台灣或是香港年輕人,無疑大部分也是較衝動,但他們卻是更為堅持,拼命地守護一個家!」能夠願意不計代價地守護,正因歸屬與愛,從台灣的太陽花革命、香港的雨傘運動,年輕人站出來,守護他們所愛所屬的國家之餘,不也是激勵著一個個被生活壓得忘記理想的成年人嗎?社會也需要成年人一起守護。
第二人生
忘記初衷,是很多人的生活狀況,怪獸憶述,曾經遇過一位中年的麵店老闆,某天他突然說麵店結業了,細問因由,原來他決定實踐多年心願往外國留學,展開第二人生!「所以,有些事現在不做,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做了!若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別要等了,要對自己坦白,不要等到60歲才後悔!」怪獸見過不少例子,唸高中、大學,幻想畢業後,工作穩定,便喜歡做甚麼也可以,現實卻是等著等著,不小心時間便過了。
筆者想起五月天舊作《第二人生》的歌詞——「生命還沒有黃昏 下一站 你的第二人生」,五月天一直以來也藉著音樂發放正能量,對於來年的計劃方向,「2014年是動盪的一年,五月天不一定只唱開心的歌,我們希望繼續創作讓社會愈來愈好的歌曲!」參演過電影後,即將回歸樂團的怪獸答得簡潔清晣。
黃翠如做好被遺忘的準備 2015-01-12
1 :
GS(14)@2015-01-18 02:39:07http://www.skypost.com.hk/featur ... %96%E5%82%99/166421去年一月,「女神」黃翠如拍《師奶Madam》與蕭正楠戲假情真,二人愛得高調,多次外遊,亦頻頻微博傳情。是戀愛大過天?「不是,不是,不是。」她一再強調,然後笑笑口補充:「生活的每一方面,我都感恩,每一刻有好的東西,我都想好好珍惜,更何況人生要每一面都兼顧到才算完整,我們只是嘗試過普通人都過的生活,吃飯、睇戲、旅行。」
過去一年,翠如愛情甜蜜,事業有沒有兼顧到就見仁見智,畢竟,自《師奶Madam》後,她已有一年未拍劇。幸好伊人深得網友歡心,去年在Yahoo舉行的電視劇「最佳女主角」選舉中竟打敗佘詩曼、李心潔排第一。「哈哈哈,沒估到,也理解不了,我覺得應該是網站系統出現錯誤。」停頓數秒,她繼續說:「我覺得這是TVB的力量,入行以來,一直都是那樣做,來到TVB才發現,原來一套劇,或一個節目的滲透力可以這麼強。很幸運,我能在旅遊節目中展露真性情,而觀眾也都接受我真實的一面。」
落街買菜的衫
真實的翠如予人鄰家女孩感覺。「很感激,可能從小到大,我都是在一個群體中生活,有一個姐姐、三個妹妹,變成大家的焦點永遠不會落在我身上,所以很習慣做一個自在的普通人。」入了行,她也不會當自己是明星,穿衣打扮沒有太多講究。「以前說明星,指的是哥哥、梅姐,遙不可及,你會有很多幻想;現在大家接觸藝人太容易,逛街、吃飯都會遇到,加上有很多社交網站,變成大家更像是朋友或家人。」
翠如說,在這一行,她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如果用衣服來作譬如,我一定不是去飲、去參加宴會的衫,也不是有很多功能的運動衫,而是大家都需要的、每天落街買菜的衫。」又坦言自己缺點多多。「譬如不進取,也代表我不會很努力,累了就休息,我對所有事都不執着,除了健康,事業盡力就好;而且我還有選擇困難症,能不用腦就不用腦,一家人出去旅行,照理我去過那麼多地方,應該是我去計劃,但我全程不用腦,由妹妹決定一切,我永遠是很開心在後面跟着的那一個。」
蠢BB的福氣
野心,她真的沒有。「我從來沒有設過目標,接下來要怎樣,我自己都不知道,可能是宗教影響吧,我是基督徒,從小到大都覺得路是被安排好了的,我只能跟着走,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心態,保持開心、自在的心態就夠了,我一直相信,蠢的人及愛笑的人,總會有一些福氣。更何況,做藝人是『海鮮價』。我唔輸得,但也不喜歡贏,贏與輸之間有很多位置,那些位置最舒服,所以,我不需要變得進取。」做人,難得自在,而她輕輕鬆鬆做到了。
服裝:Jessica
撰文:黃艷
攝影:林良明
編輯:黃寶恩
設計:Alex
張智霖 叛逆成就今天的我 2015-01-13
1 :
GS(14)@2015-01-18 02:39:48http://www.skypost.com.hk/featur ... %84%E6%88%91/166527憑《衝上雲霄II》中瀟灑不羈的Cool魔一角,張智霖再度爆紅,Cool魔熱潮更延續至今年二月上映的電影版,但原來他也十分鍾愛象徵一個叛逆世代的占士甸:「他是我最喜歡的叛逆偶像,自己小時很反叛,現在反叛想死咩!哈哈!」少年時他沉迷踢足球,夢想做職業球員,結果成績未如理想,他笑言若掛住讀書怎會有機會參加音樂比賽贏獎入娛樂圈。
張智霖(Chilam)會否將叛逆基因遺傳到兒子張慕童身上,問八歲的慕童開始反叛期了嗎?Chilam搖搖頭說:「真的不必擔心,每個孩子一定會經歷反叛!」他又醒了教育孩子心得:「我怎樣去教,我又不是很叻。只是看到他也就看到自己年輕時那種叛逆調皮!」又說小朋友反叛不是貶意,每個人應有自己的選擇,任由孩子去跌跌碰碰,才會走出自己的路。
寧兒子做上班族
近年間,拍劇、拍戲、開演唱會、出碟,還有大量商演、廣告、登台等,佔據了不少時間,那麼可會心裏有一把尺衡量家庭與工作的比重?「暫時我會覺得被市場需要時要好好把握,現實世界不知市場幾時會不再需要你。去年我覺得沒有miss孩子的成長,從零到一歲我特別不接工作而去陪伴孩子。
「第三輯《爸爸去哪兒》我沒有接洽過,在我自己立場,小朋友要參加真人騷要承受太大壓力。我的孩子有不少缺點,不必要將他的缺點暴露別人面前。我不是特別保護孩子,只是感覺若然孩子能夠輕鬆一些,就讓他輕鬆一些。藝人的孩子已經受到太多的關注。」記得問過Chilam對兒子的期望,他曾悠然地回答過:「不想兒子進入娛樂圈吃這行飯,寧願他做個普通上班族。」
教仔難免惹爭拗
父母最大爭端往往跟教育孩子有關,Chilam笑言:「我倆(和太太袁詠儀)教育小朋友都是新手,自然引起很多爭拗,沒有說那個一定對、那個一定錯。我不是嚴父,喜歡寵愛孩子,因孩子很快就長大、很快就會離開自己,所以自己特別珍惜相處這一刻的關係。」
編輯:黃寶恩
設計:鄧俊明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