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谷歌殺入機器人研發,安卓之父變革製造和物流業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966

原文:

如果亞馬遜用無人機送書已經讓你驚訝不已的話,那看到谷歌用機器人駕駛自動運行汽車給你送貨的時候,你會不會張大嘴巴呢。

谷歌杀入机器人研发,安卓之父变革制造和物流业

谷歌的高層承認這樣的機器人未來堪比「登月」,但事實上這可能比亞馬遜的無人機送貨更靠譜。據NYT報導,在過去半年裡,谷歌已經不動聲色地收購了7家科技公司以創造全新一代機器人。而負責谷歌機器人項目的是Andy Rubin,他更加為人所知的另一頭銜「安卓之父」,他一手將安卓系統打造成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主宰。

儘管谷歌對其具體方案三緘其口,但其投資的規模顯示出這絕非谷歌的科研嘗試。

至少到目前為止,谷歌在機器人領域的努力還看不出能立刻為消費者服務。相反,據知情人士向NYT透露,谷歌的預期客戶是製造業,比如目前仍然大部分由人力完成的電子產品組裝,以及與亞馬遜在零售行業競爭。

知情專家稱顯示的案例就是現有供應鏈的自動化,包括從生產廠區到運輸點的運送以及將貨物送到消費者的家門。

MIT數字行業研究中心的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McAfee稱:「這是個巨大的商機。現在仍然是人力在工廠走動,在物流中心搬運貨物,在小賣部後門工作。」

Rubin認為:「與所有的「登月」計劃一樣,你必須考慮足夠的時間因素。我們需要足夠的積累與10年的規劃。」

谷歌杀入机器人研发,安卓之父变革制造和物流业

50歲的Rubin是谷歌負責創新業務的高管,他的職業生涯開端就在機器人領域並且一直對智能機器懷有熱情。在 1990 年代剛加入蘋果公司時,Rubin就是一名製造工程師,在此之前,他則在德國光學和精密儀器製造商卡爾蔡司做機器人工程師的工作。

「我把興趣做成了事業,這世上還有更好的工作嗎?你是工程師,你各種鼓搗,然後你就會琢磨:要是為自己造點什麼東西出來,你會做什麼呢?」Rubin 說道。

Rubin 是硅谷創業圈的一名老兵了,也當過兩回高管。他稱自己對機器人的商業化前景的思考已經不止十年了,而直到最近他才發現,新型自動化系統的商業化所需的一系列技術已經成熟了,變革節點已經來到。

今年早些時候,Rubin 從 Google Android 部門負責人的位置上退了下來。接著,他告訴 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開始新冒險的時機已到,並成功說服了他們,為自己的新嘗試開出支票。不過,他仍拒絕透露 Google 會為他投入多少。

Rubin 把機器人項目與 2009 年啟動的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作了比較:「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剛啟動時,就像科幻小說那樣遙不可及,但看看現在,已經近在咫尺了。」

他也承認,機器人項目還需要在軟件和傳感器等地方取得必須的突破,而硬件層面的問題,比如機動性、手和腳的動作,都已經解決了。

Rubin 低調收購了數家在美國和日本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其中包括 Schaft、Industrial Perception、Meka、 Redwood Robotics、Bot & Dolly、Autofuss,以及 Holomni。

Schaft是不久前從東京大學出來的一個機器人專家小團隊,想要打造一款人形機器人;Industrial Perception是美國的一家初創公司,他們開發了一套計算機視覺系統和機械臂,用於為卡車裝貨和卸貨;Meka和Redwood Robotics是舊金山的人形機器人和機械手臂的製造商;Bot & Dolly所開發的機器人攝影系統則在電影《地心引力》裡派上了用場,被用於打造電影特效;其關聯公司Autofuss專注於廣告和設計;製造高科技車輪的小型設計公司Holomni也被Google收入囊中。

把上述這七家公司湊在一起,打造可靈活移動的機器人所需的技術就有指望了,Rubin 表示還會收購更多必要的公司。

和Google著眼未來的X 實驗室不同,能早日出售產品是這個機器人項目看重的。Rubin稱,公司還沒確定是為它成立一個新的產品組,還是乾脆單獨成立一家子公司。

在起步階段,Google機器人小組會把總部設在Palo Alto,並在日本開設辦公室。除了收購外,Rubin 也已開始招聘機器人專家,並引入 Google的其他程序員給予協助。

儘管Google 還未公佈長遠的機器人計劃,但 Rubin 明確指出,機器人科技還沒能充分服務於製造業和物流市場,而這是清晰可見的機會。

在 Rubin 看來,現在電子消費品行業之複雜讓他備感頭疼,而他希望機器人行業會更簡單些:「我覺得機器人領域還很新,我們一手造硬件,一手造軟件,我們做的是系統,一個團隊就能把整套東西給弄懂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23

德國成為世界經濟的最大「失衡製造者」?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434

在過去幾十年裡,美國和亞洲國家之間的巨額貿易逆差一直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先是日本,然後是最近幾年的中國。雖然這仍然是個問題,但我們現在可能正面對一個新的失衡,而且其已經引起了政治家、經濟學家和市場的注意。

下圖顯示了各主要國家經常賬戶盈餘佔其GDP的比重。而一個國家的盈餘尤為明顯——德國。

根據美銀美林的分析,德國大規模的經常賬戶盈餘將主要影響以下兩個方面:

1.歐元區內部將產生摩擦,尤其是因為德國資產在升值,而邊緣國家卻在經受通縮的壓力。美林寫道:

德國的盈餘對2014年的金融市場存在著深層的意義。第一,這加劇了歐洲央行設定貨幣政策的難度。在德國不斷增長的經常賬戶盈餘,德國的房地產價格開始上漲,與邊緣國家國家所面對的低通脹困境之間取得平衡並不容易,雖然後者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犧牲增長降低了邊緣國家的經常賬戶赤字。不管是否將在2014年發生,到了某個時候關於歐元區財政政策的討論將必須啟動,儘管存在政治困難。歐元區的金融問題將在未來某個時候再次衝擊全球金融市場。

 

2.這種失衡很可能對外匯市場造成影響,特別是日元相關的。美林寫道:

第二個影響在於日本的匯率問題。一方面德國的經常賬戶盈餘一直在擴大,另一方面日本的經常賬戶狀況卻在大幅惡化。通過對比2010年和2013年日本的貿易盈餘,顯示了其已經下跌了16.1萬億日元(佔日本GDP的3.2%)。其中約一半(7.5萬億日元)是非能源貿易,超過2萬億日元是與歐盟的貿易,剩下的是與亞洲國家的貿易。預期2013年日本將出現11-12萬億日元貿易赤字(佔日本GDP的1.2-1.4%)。雖然日本的收益項目將能保持經常賬戶為正值,但盈餘很可能少於日本GDP的1%。

...經常賬戶失衡情況的改變看起來與我們外匯策略團隊的預測相符——日元對歐元的反彈空間是相對有限的,2014年日元兌美元應該會繼續貶值。

2014年德國的經常賬戶盈餘應該會成為更熱門的話題,因為德國的經常賬戶盈餘將繼續「領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34

機械製造業進入升級換代的強週期-----兼評漢鐘精機 立春

http://xueqiu.com/9428236477/26839883
今年美國資本市場表現強勁,年內四十多次衝擊歷史新高,除了新興產業,互聯網,電子半導體行業表現強勁外,一些傳統產業也有上佳表現,較為突出的就是機械製造業,多個企業的股票不斷走出歷史新高,其中包括國防科技製造、工業系統產品和工業配件製造,汽車配件製造、能源用機械製造、食品生產設備製造,儀表儀器製造、流體輸送設備製造、油氣輸送管線製造和基礎工業設備製造等等,你方唱罷我登場,此起彼伏,甚是熱鬧。

以前不是很願意關注這個群體,覺得冷冰冰的,也比較週期性,而且B2B的產業似乎不是投資的第一考慮陣營,但實際上這個產業是大牛奔騰,許多長線牛股出自這個行業,畢竟機械製造是工業的基礎,美國機械製造業經歷多次的升級換代,始終活躍著新鮮血液,而且歐美傳統一向是機器控,對設備製造的喜愛是滲入骨髓的,幾乎做什麼都要想到機械化處理,所以這個行業其實一直都很活躍,只是不像零售業那麼真實,可以隨時親歷感受,陌生感強而引起一般投資者的隔閡。

美股在這個行業裡找大牛很容易,可以信手拈來,如食品服務設備行業的著名企業The Middleby Corporation,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IDD,09年至今已經上漲十倍有餘,造紙與紙製品生產商CLW,特種車製造商Polaris Industries Inc.即北極星,股票代碼PII;包裝材料製造商Rock-Tenn Company ,股票代碼RKT;油氣管道製造商Energy Transfer Equity,股票代碼ETE;泵業製造商Colfax Corporation 公司,股票代碼CFX;汽車配件類企業如TRW Automotive,股票代碼TRW;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製造商Cummins Inc,股票代碼CMI; 機械、電子、 冷庫配套製造商Standex International,代碼SXI,以上等等,自09年以來的漲幅大多都是十倍以上的,至於漲幅5倍左右的公司則是非常普遍,挑出百個也不難,其市值一般都是中大型的,而且估值還比較理性,是美國經濟的中流砥柱,他們的集體走揚說明機械製造業整體確實迎來了一波強勁的增長週期。

機械製造本就是工業的基礎,現代經濟的基石,所以整體經濟好轉,這個行業必然會有不俗的表現,他們本身其實也是高科技的一部分,只是沒有前台的那些明星那麼耀眼而已;

和2003年開啟的那一波大宗商品牛市不同,這次以美國為首的牛市浪潮,沒能如期全面傳導到中國來,和國家經濟的整體運作狀況與結構有很大關係,中國被低效率的傳統產業困住了手腳,儘管如此,卻沒能妨礙部分產業與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聯動,我在2011年初寫《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在2012年初寫《軟件服務的強盛時代》 ,想必都在今年的中國資本市場有了落腳點,並非我高明,而是先行者的表現在前,同時行業發展的傳導性使然,我只是預先做了記錄和推測;至於現在提到的機械製造業,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也到了需要特別重視的階段,中國製造還能不能持續,還能不能行走世界,這個行業,不論是基礎的,輕型重型的都到了必須實現產業和技術升級的時點上,中國經濟轉型所需要的提升效率,節約產能,減少污染等等,最後的落實,很大部分是靠機械製造與裝備產業的再上台階才能完成的。

所謂經濟轉型,除了淘汰過剩產能,發展新興產業,更重要,最迫切的,就是提升現有機械製造裝備業的質量了,這是馬上就能著手做的事情,一方面國外同行升級之路早已開始,已經有了大量的新技術儲備,另一方面行業週期隨整體經濟的企穩,回升拐點也到了,新的市場需求會不斷升溫,多方因素的共振正在開始,基於這些綜合因素,機械製造業在中國資本市場很可能將是又一個不理會大盤走勢而走出獨立行情的群體,並且涉及面更廣,持續時間更長。

在即將過去的2013年裡,機械設備製造業已經開始有所表現,2012年2月我曾專門寫過的四隻相關企業(可搜索本人博客),分別是300228富瑞特裝,002353傑瑞股份,601028玉龍管線,002278神開股份,其中除了神開股份一直在來回做底,其它三個企業的表現可圈可點,全部是走贏大盤的;此外像南方軸承,安徽合力,科達機電和開山股份,更是行業業績拐點明確出現後的不斷盤升行情,至於最近開始熱起來的機器人概念,則更是機械製造業的正宗本源,也更加高科技,只不過目前還過多的停留在概念階段,業績增長的速度恐怕不能長期支撐過於樂觀的估值;另外軍工、造船業和節能減排相關的機械製造業,也已經探明底部開始了告別蟄伏的冬眠了。

不過對於當下的中國股市環境,選擇投資標的,僅僅靠概念,是遠遠不夠的,最好的選擇是:1.行業整體見底,拐點較為確定;2.業績增長已經顯示出一定的趨勢性,有不斷增強的潛力;3.有概念性想像題材,而且是可落實,產品商業化正在啟航狀態的,不可天馬行空。最後,就是它最好是中小盤,市值有吸引力。鑑於上述標準,我例舉機械製造業的中小板企業 漢鐘精機002158,拿來研判一番看是否符合上述標準。

位於上海金山的漢鐘精機是一家台資企業,觀察這家企業上市後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是一個務實,肯幹,重視創新的企業,並且熟悉國內國際市場,長遠規劃,有明確量化的發展目標,從無看到有什麼負面新聞的報導;企業掌舵人叫余昱暄,畢業於台灣大學,八十年代就從事企業管理,是壓縮機行業中的知名人物,典型的資深內行人管理,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大多數企業都在縮減規模,裁員降薪,而漢鐘精機卻在大規模擴建廠房,招兵買馬,為危機之後的下一次騰飛做足準備。

從主營業務收入上看,2008年4億,2012年7億,2013年8億多,期間雖有波動,但總體發展趨勢一目瞭然,金融危機的後五年裡,其勢不僅未衰,反而倍增,而且盈利狀況不斷改善,費用控制方面也可圈可點,可以認定企業管理層是比較優秀的。

持股方面,前兩大股東巴拿馬海爾梅斯公司和CAPITAL HARVEST  TECHNOLOGY LIMITED聯合持股佔總股本71.66%,2010年二股東說擬計劃減持1000萬股,結果只減了不到360萬股,之後就再無動作,如此的大量持股,甚至讓二級市場的機構想在8400萬流通股中多存點貨都不那麼容易,大股東持股量大且穩定,其持股獲益的手段主要靠分紅,據統計,其2007年上市以來,已經累計分紅達3.16億元,接近其上市募集資金3.4億元,從這個角度來看,漢中可以說是一家優秀的上市公司。

漢鐘精機的業務發展領域可以用低溫和高溫來做區分。

主營業務是壓縮機,技術路線是螺桿式,具有效率高、噪聲低、振動小、可靠性高、易損件少、運行平穩的特點,在中小型壓縮機領域,相比離心式技術,螺桿式是目前中小型壓縮機行業的主流技術,符合節能減排的發展要求。

具體產品有螺桿式製冷壓縮機和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前者主要應用於製冷工業中的大型商用中央空調設備和冷凍冷藏設備,後者主要應用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是漢中目前獲得主營收入的主打產品,也是漢鐘精機產業王國的基礎領地,這一塊業務穩健增長,市佔率不斷提升,而冷鏈產業在今年明確拐點,進入了行業發展的增長期,其源動力主要來自於:1. 電商佈局農產品生鮮,加快冷鏈物流建設;2.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經濟增長明確,冷凍冷藏產業建設項目增加;3.國內高能耗低效率的冷凍冷藏產業升級改造。

今年8月在上海發生了冷庫液氨洩漏導致工作人員死亡的事故,不久後在東北又發生一起,可算是敲響了這個產業陳舊技術的警鐘,冷機長時間工作運行的特點也讓它成為能耗大戶,所以存量市場的升級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驅動力;而電商冷鏈建設與國外相關產業的訂單增長,則確立了增量市場的持續需求,因此從其主營業務和主打產品的市場環境上看,進入景氣週期是很確定的,這是我關注這家企業的基礎。

從發展和增長的持續性上來看,僅靠目前的主打產品是不夠的,這一點上漢中未來的新產品儲備則很有看點,其特徵是,補足低溫段產品,向中高溫段產品延伸。

在低溫段,新產品製冷離心壓縮機配套大型設備 ,其離心機技術與美國四大家約克、開利、特靈、麥克維爾處於同一水平,性能比第二梯隊美的、格力優異。新產品離心壓縮機機頭給國內機組廠商配套,目標是搶佔美國四大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實現進口替代,這一市場容量巨大,美國的四大家龍頭企業中,除了麥克維爾不是公眾企業,其他三家約克、開立和特靈都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約克屬於江森控股集團(JCI),開立在聯合技術(UTX)門下,特靈則在數年前被英格索蘭公司(IR)收購,這三家企業是大型的跨行業通用機械設備製造商,也是空調、製冷行業中的世界三強,其股價也在近期全部創出歷史新高,說明就行業和市場容量而言,是足夠長線運作的,漢中立意搶佔這個市場,可保證未來的持續性增長。

在中高溫段,有兩個重磅產品會是資本市場概念炒作者的大愛,一個是螺桿膨脹機,另一個是水地源熱泵,螺桿膨脹機是工業廢熱回收設備,極為典型的節能減排,環境友好型產品,2013年創業板牛股300257開山股份,被市場追捧的核心就是因為螺桿膨脹機獲得訂單,開始走進市場,工業用餘熱,是絕大部分生產製造性企業都會有的,每年這方面的能源損失巨大,螺桿膨脹機能利用回收的餘熱發電,如果這項工程得以全面推廣,那麼對中國的能源再利用將是一個很大的利好,而漢中的螺桿膨脹機產品已經成型,正在做示範推廣,其在台灣宜蘭的示範項目已經有了兩年的運行期,因此2014年拿到一個訂單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落實,那麼開山股份170億的市值定位和漢中不到50億的市值相比,落差巨大,屆時市場將會非常有炒作動力。

另一產品水地源熱泵則是針對地熱能的開發,中國股市在2012年的9月曾就地熱能的開發爆炒過一批股票,只是當時太過於概念化,中國地熱能資源豐富,肯定是要深度開發的,所以相關配套的產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是無法判斷爆發點和需求量,相比螺桿膨脹機來說,地熱泵的概念性要更強一些。

對於漢中這樣的企業,行業拐點,企業發展,市場需求拉動都處於共振點階段時,關注並研究可能會獲得較好的收益。

綜上,跨年之際,尋找下一年的投資標的正當其時,儘管中國股市大環境不好,但並沒有失去可操作性,一些行業遵循著週期規律,加上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還是有很多看點的,我點名機械製造業很大程度是根據美國同業的表現,具體到中國,還是有很多不一樣,僅供看客們做一參考,自己的資金,還是要慎重對待,不構成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951

誰製造了致命快遞?

2013-12-30  NCW
 
 

 

如果民企的出路只能是利潤微薄的行業,生存的本能就會使民企挖空心思,削減成本,諸如以普通快遞運送有毒物質的方式就會層出不窮

◎ 王湧 文

wangyong.blog.caixin.com 山東東營廣饒縣大王鎮居民劉興亮不可能想到:從圓通快遞收到妻子在淘寶網上訂購的一雙童鞋,會是他生命的終結。此案又印證了德國社會學家貝克的斷言: “這是一個風險社會,風險無處不在。 ”就案論案,此案的法律關係並不復雜,主要包括刑事和民事兩方面。

在刑事方面,熊興化工職工楊某,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山東警方刑拘。楊某未及時告知泄漏液體的正確名稱(氟乙酸甲酯)和毒性,已經構成故意。楊某雖非希望發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結果,但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是為間接故意。當然,也有觀點認為其屬過失犯罪,構成 “危險物品肇事罪” 。在今後的審判中,楊某的律師必將會在 “主觀故意”層面為其辯護。

楊某是熊興化工有限公司的僱員,熊興化工有限公司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是否構成法人犯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並不適用公司法人犯罪。當然,熊興化工有限公司的過錯是明顯的,該公司副總承認 “是為了節省運費”而通過快遞郵遞化學物品。顯然這是公司的決策,而非楊某個人行為,楊某的責任在於未及時告知泄漏液體的正確名稱和毒性,所以,除楊某,熊興公司的高管也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此外,熊興化工公司的過錯還包括:負責危險化學品的從業人員沒有受到過訓 練,缺乏嚴格的流程,制度上存在重大缺陷與漏洞。過錯雖不構成刑事責任,但足以構成行政責任和相關民事侵權責任。

目前,捷順通快遞有限公司中轉中心負責人也被山東警方刑拘。他的過錯 在於:違反 《郵政法》規定,接收郵遞危險化工品。雖然 “氟乙酸甲酯”不在 《危險化工品》2013版名錄里,但在性質上屬於危險化工品,他沒有依據《快遞管理條例》 ,對於不能確認的物品,要求發貨人提供安全證明,結果釀成了慘禍。他的行為如構成刑事責任,可能適用的刑法罪名,應包括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 “危險物品肇事罪” 。雖然此案危害重大,但如何準確適用刑法,仍需檢察官和法官謹慎對待。

運送快件的捷順通快遞有限公司對於受害人的侵權責任是毋庸置疑的。有專家稱,也可以是合同違約責任,但從交易慣例看,與受害者有買賣合同關係的應是淘寶商家,而非快遞公司。沙洋運通物流有限公司也應承擔侵權責任。

進一步的問題是,熊興化工公司、捷順通快遞公司和沙洋運通物流有限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連帶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 ,三者的過錯 雖無意思上的聯絡,但構成共同侵權,應負連帶賠償責任。

還有一個敏感問題:淘寶有無責任?籠統地說 “淘寶”也不嚴謹,還應 分淘寶網和淘寶網上的商家,他們雖無過錯,但淘寶網上的商家與受害人存在買賣合同關係,而合同違約責任適用嚴格責任,而非過錯責任,所以,不可忽視今後類似案件追溯到淘寶的責任的可能性,這也是網絡商家應當考慮的可能風險。從此案可以看出,現代商事交易的結構日益複雜,一個簡單的交易會涉及衆多的商事主體,責任關係將更加複雜化。

最需要深思的問題是,捷順通快遞有限公司是圓通快遞公司的加盟店,作為加盟店的特許方圓通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根據現有法律,回答是否定的。所謂“加盟”就是特許經營,是一種純粹合同關係,加盟商本身是獨立的法人,獨立地承擔責任。中國的快遞“暴發戶”公司採用加盟商形式,跑馬圈地、擴大市場,最終,必然導致管理鬆懈,埋下禍根。除了毒快遞,禍害還包括監守自盜、倒賣客戶個人信息等,早已臭名昭著,特許方卻不承擔責任。

這凸顯了加盟店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我國的 《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應當修改,增加特許方的社會責任和對第三方消費者的責任。道理很簡單,因為消費者對於加盟商的信任是源於對特許方的信任。快遞加盟商向特許方繳納 的費用中有一種——“面單費” ,就是品牌使用的費用,金額是快遞每單一到兩元錢。成本最終轉嫁消費者,但特許方對消費者卻不負責,通過加盟店隔離風險和責任,極為不公。北美的著名快遞公司通常採取直營形式,例如DHL,它排斥加盟,管理嚴密,品質由此得以保障,值得借鑒。

本案另一個引人注意的問題是,氟乙酸甲酯有劇毒,一次泄漏汙染郵件,就可致一死八傷,但為什麼不在《危險化工品》 (2013版)的名錄里?其中緣由可能涉及複雜的科技問題。但是,背後的重要問題是:法律應當如何全面有效地控制有毒的化學物質?

美國民衆對美國 《有毒物質控制法》 (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批評甚烈,因為該法自1976年頒佈後,未作任何修改。美國現有八萬多種化學物質,但是環保局有權檢測不到2% 的化學物質。30多年來,關於環境與健康的研究已經明確:化學物質在美國人的疾病成因中具有重要作用。

雖無具體數據,但中國的化學物質汙染對人民健康的危害應更嚴重。可悲的是,由於立法力度軟弱和部門扯皮,我們至今還沒有一部專門的化學物質管理法。

中國的化學物質汙染問題還有特殊背景,企業安全意識的薄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部分行業民營企業利潤的微薄,也是不可忽視的深因。

八年前,快遞行業利潤率是20%,現在跌落至4%。民營快遞企業面臨著國有郵政企業的競爭,在郵政政企分開後,郵政部門能否公正監管,仍不容樂觀。

與其他許多行業一樣,這是一個脆弱的行業。一旦為了勞工、環境的要求,上升成本,就會導致此行業底層競爭者遙遙欲墜。為了避免出局,他們的策略就是一再壓低成本,直到以另一種可悲的方式 “出局”——本案中的熊興化工公司和圓通快遞都是典型。

也許是扯遠了,但是,如果民企的出路只能是利潤微薄的行業,生存的本能就會使民企挖空心思,削減成本,使成本更微薄,諸如以普通快遞運送有毒物質的方式就會層出不窮,成為此類行業的生存方式。

向民企開放更多的行業和市場,進而減少利潤微薄行業的競爭,是預防致命快遞的一個長遠而重要的策略。給民企更多活路,民企的社會責任則會自然生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982

2013年製造業的「意外」:金磚國家集體不及格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671

2013年是全球製造業發展回暖的一年,但凡事總有例外。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金磚四國」(BRIC)集體成為「例外」。

德意志銀行G10外匯策略全球主管Alan Ruskin的圖表展示了2013年全年數據供應商Markit的各國製造業PMI表現。

PMI, 制造业PMI, 制造业, 金砖国家,中国

上圖可見,除了丹麥和金磚四國,去年包括中國台灣在內的全球其他國家地區製造業PMI都表現不錯。

即使是土耳其、匈牙利和印度尼西亞這樣的非金磚四國新興市場國家也成功地擺脫收縮,波蘭、希臘、捷克和中國台灣都強勁擴張。

日本、美國和歐元區這類發達市場恢復活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81

一幅圖瞭解全球製造業現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831

如果你看過華爾街見聞本週分享的下面這幅圖,應該會有些「失落」:去年除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金磚四國」(BRIC)和丹麥,全球其他地區的製造業增長都有好轉。

摩根大通的下面這幅圖讓我們看到了全球21個國家地區從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其中中國的數據來自匯豐中國製造業PMI

如果只截取去年12月的表現,我們會看到21個國家地區裡只有4個低於50,表明只有4個國家製造業增長呈收縮態勢。

這「四大金剛」分別是:PMI製造業指數為47.0的法國,49.6的希臘、47.6的澳大利亞和48.8的俄羅斯。

如果與11月比較,環比上升的有13個國家地區,金磚四國裡只有巴西是環比增長,由49.7升至50.5。

就算以中國官方製造業PMI來參考,12月中國也是半年來首次回落。

當然,不能僅憑PMI判斷全球製造業形勢。

去年9月,美銀美林就發佈報告質疑PMI數據的「神話」。

報告認為,要知道這類PMI調查有多原始,這點很重要。

每個月都有那麼幾百名採購經理接受調查,要回答各類行業活動變量的問題,根據這些答案制定指數的結果。

這項調查在一個月還沒結束時就開始進行,有些問題會涉及到受訪採購經理來不及準備好給出答案的領域。

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指數相對穩定,很容易解讀。美銀美林指出,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簡明的特色反而是這類數據的缺點,並不算長處。

報告認為,調查樣本不能代表整個經濟體,有的調查樣本集中在大企業。而且,這類調查根本沒有試圖根據企業成立和倒閉的現狀做調整。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下圖這樣強勁增長的「軟」數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89

美銀美林製造業死亡十字:「我們看多機器人,看空工人」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2880

機器人洶湧來襲,人類要當心了。美銀美林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的最新圖表顯示,40年來全球製造業機器人數量從無到有,迅速增加,2015年將達170萬,而同期美國製造業的工作崗位卻從2000萬驟降至約1100萬。

雖然近幾年奧巴馬動作頻出,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一定程度上拉動了製造業就業,但從大趨勢來看,工人被機器人取代的趨勢似乎無可避免。他最後評論稱:「我們看多機器人,看空工人」。

 美银美林的制造业死亡十字:“我们看多机器人,看空工人”

事實上,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製造業,目前連投資顧問,律師都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科技公司谷歌也大舉進軍機器人行業機器人成為人類競爭者的時代已經指日可待

前不久華爾街見聞曾報導,牛津大學教授Frey和Osborne發佈了一份名為「未來就業:就業對人工智能的敏感性分析」的報告,研究了人工智能代替各行各業工作的可能性。他們的發現令人瞠目結舌:有將近一半的美國現有就業崗位將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看來不僅是製造業,各個行業都應該感到危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83

太陽能製造:「從灰燼中爬出來」 政策性復甦?結構性復甦?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568

國內市場啟動得過快了,沉睡的產能並沒有被真正淘汰,就再度被喚醒。此輪光伏市場復甦是政策性復甦,而非結構性復甦,現在判斷是否真正復甦還為時尚早。

「絕望和希望交織的日子」

剛剛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程胥榮戰戰兢兢,驚魂未定。

過去十八個月,由於虧損擴大和信貸違約,全國性「大躍進」過後的中國太陽能製造企業經歷了一場「生命的暗夜」——「死亡」和「瀕臨死亡」的經歷造訪了多家公司,從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組件製造商尚德電力到數以千計的中小企業,皆未能倖免,一些經營不佳的公司甚至「死過不止一回」。

程胥榮把過去的十八個月稱為「絕望和希望交織的日子」:尚德、賽維、超日等大企業一個個倒下,自己這家只有150MW(兆瓦)規模的公司資金鏈也兩度瀕臨斷裂;企業操盤者被債主窮追猛打,又去窮追猛打欠債的客戶;撐不下去的同行一個個出局,很多人消失了就再也沒見過;金融機構談虎色變,地方政府有心無力,仍止不住太陽能製造業在虧損中滑向深淵……

如今,各種信號都在顯示太陽能製造業正重新走向復甦,太陽能業者的好日子又要回來了。2013年下半年,上市的光伏企業紛紛迎來扭虧拐點,結束了長達二十多個月的虧損狀態,「生產線滿產忙不過來」。股市上,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光伏股紛紛告別個位數的股價,強力上漲,股價最高的大全新能源已經重新衝回40美元大關。

幾乎所有人都把「功績」算在了2013年中央政府對太陽能行業力挽狂瀾式的拯救政策上。從兩任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到國務院、發改委、財政部、國家電網、國家開發銀行各部委機構出台的數個刺激性政策,再到浙江、江蘇等各地出台的地方性扶持辦法,從重要程度上來說,2013年的一系列政策「猛藥」被業內比作太陽能領域的「四萬億」。

2014年1月6日,一份德意志銀行的最新報告點燃了更多樂觀者的激情,德意志銀行認為,全球即將進入「第二次太陽能淘金熱」,與5年前的第一次淘金潮不同,這次淘金潮的主要受利益者為系統開發商,並預計2014年全球太陽能需求將達46GW(吉瓦)。

從上一輪淘金熱中存活下來的程胥榮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投資了4億元,經歷過生死,「從灰燼中爬出來」的人現在再做光伏,「會跟2010年時的瘋狂不一樣,會更懂得這個新興行業」。

但是,果真完全如此嗎?

低調復產的陷阱

在此之前的18個月,這些江浙鄉鎮裡的中小企業廠區裡往往一片寂靜,南方週末記者看到的,只有緊鎖的大門、漆黑的車間和食堂裡被遣散的工人沒有來得及帶走的搪瓷碗。

寂靜正在成為過去時。如今,大量的中小企業開始招兵買馬,準備春節後重新開張。

「很多企業都在調試生產線,為年後的復產做最後衝刺。」浙江中小光伏企業聯盟會長羅之彤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估計2014年復產的產能能達到5吉瓦。

二手設備市場的火爆也能證明市場的恢復。從事二手光伏設備生意的周海文最近的電話沒有斷過,「企業都在拚命找二手設備,國產層壓機價格從2013年初的10萬元一台已經漲到60萬-70萬元一台。」周海文說,最近很多企業稱跑幾個省都買不到貨,他最近甚至跑到韓國和歐洲去找已淘汰的設備賣給國內。

過去18個月,在這個行業跌倒的不僅是民營企業。2014年1月2日,天威四川硅業破產;1月6日,中海油因持續虧損,宣佈退出新能源業務;2013年一年,BP、西門子、通用電氣等跨國公司,都紛紛宣佈退出光伏業務。

巨頭們止虧的策略是斷臂退出,但商人程胥榮還是希望能把4億元賺回來,為此他重新調試了生產線,重新計算了每個生產環節的成本和損耗,並做了擴產的決定,將產能從現在的150兆瓦擴張到300兆瓦。「復甦的速度超出想像地快。」程胥榮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如今二三線光伏企業的信心滿滿和重新擴產,被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危險的,甚至有人擔心會引發又一次危機。工信部電子信息所副所長王世江就認為,國內市場啟動得過快了,沉睡的產能並沒有被真正淘汰,就再度被喚醒。

儘管擴產,但與過去不同的是,經歷過產能過剩危機的光伏企業更加謹慎且低調了。「過去熱衷於宣佈擴產和簽訂大單,現在什麼事都不喜歡太透明了。」江蘇一家著名光伏企業的高管說,「包括成本也不再那麼透明。」

對浙江省太陽能協會秘書長沈福鑫來說,企業的低調造成的另一種影響,是全行業的真實情況更難被掌握,如果說上一輪光伏大躍進對政府部門的反思是行業管理能力的話,現在的隱蔽性則更高。

「稱王稱霸」還是堅持「小而精」

2013年12月19日,穿一雙黑布鞋上台的上海電力董事長王運丹正在中國光伏行業電站交易及金融峰會上發表演講,作為光伏行業的新進入者,王運丹說,他希望上海電力能在光伏上「做大做強」,隨即他停了停,立即改口說,「做好做強」。

經歷過上一輪危機洗禮,復甦後的企業對「做大」的態度開始發生實質性改變。最直接的原因來自於尚德和賽維這兩個「全球最大」和「亞洲最大」企業的倒下。

「在上一輪光伏熱潮中,一切皆圍繞規模和成本。但如今,行業不再熱衷於稱王稱霸,不再認為大就是好,也不再熱衷於排座次了。」上述江蘇光伏企業的高管說,行業恢復了新的平衡。

同時,人們對於「小企業」的看法也在發生改變。2013年12月31日,工信部根據較早前制定的《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公佈了光伏製造業109家准入企業名單,引發了不小的討論。按照工信部制定的准入條件,200兆瓦以下電池組件企業屬於淘汰的範疇,但對浙江和廣東兩個以中小型光伏企業為主的省份來說,浙江80%以上的企業都不符合工信部標準。

一個頗為有趣的事實是,就在新標準公佈之前,浙江省在總結應對上一輪光伏危機的經驗時還提到,相對於其他省份,浙江光伏企業在這輪危機中表現較好,正是因為選擇了「小而精」的獨特發展道路。而工信部的新標準,則直接將上述中小企業推入淘汰之列。

這引發了一場關於製造企業的「大小之辯」。批評者稱,《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淘汰落後產能」,並不等於「淘汰中小企業」,工信部的政策難免有「簡單粗暴」理解國務院政策之嫌,誰能說中小企業就是落後產能呢?

工信部電子信息所副所長王世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該政策並非排斥中小企業,相對於國際標準該標準已經比較低。他同時也指出,大量中小企業充斥市場不一定是好事,「比如做紡織業的企業,會有足夠多的研發投入嗎?」王世江說,市場充斥太多中小企業,只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把大企業拖垮。王還透露,國開行等金融機構也希望國家能有一個標準來擇優,「否則他們也不知道該貸款給誰」。

儘管工信部表示該規範條件並非強制性政策,但未能列入准入名單的企業,在獲得銀行貸款方面將會面臨困難。據瞭解,一些中小企業面臨市場復甦的看漲預期,正考慮通過兼併或繼續擴產來應對新政。

地方政府並未吸取教訓

上一輪光伏熱潮的諸多反思中,地方政府的推波助瀾成為業界共識,地方政府是否吸取了教訓?

在江蘇省鎮江市國資委副主任譚浩俊看來,地方政府「的確謹慎小心了很多」,他同時也表示,實際情況是,地方政府對發展光伏產業的熱情仍然很濃,仍然將發展光伏作為地方重要的產業之一。新一輪快速擴張幾乎是必然的。

「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設、房地產等受到政策控制的情況下,一定會積極尋找新投資增長點,而光伏行業復甦,必然會再次將投資的目光指向這一行業,再度發生危機的可能也很大。」譚浩俊說。

王世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政府對經濟不能干預太多的教訓已經被較充分吸取,但現實中,完全交給市場也不行。」王世江說,政府已經知道不能做什麼,但是具體引導的方式還在摸索。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如今,儘管行業整合時日已久,但中東部地區涉足光伏較深的地方政府尚在忙於「善後」,遠未能從泥沼中走出來,更遑論在新一輪發展中吸取教訓。

而對於西部渴望吸引投資的地方政府而言,他們並不太在意東部地方政府在光伏上栽過的跟頭。新疆鄯善縣發改委主任陳偉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儘管目前有大量企業到西部建設光伏電站,但現在當地發展的重點仍是製造業,他們歡迎內地生存困難的光伏製造企業轉移到西部,西部有靈活的方式給予企業優惠。

對於這輪製造業復甦的未來,樂觀者並不多見。正泰太陽能副總裁陸川更傾向於認為,此輪復甦是政策性復甦,而非結構性復甦。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的相關領導則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現在判斷復甦還為時尚早。

2010年初,遭受了金融危機重創的光伏行業迎來了強勁復甦,彼時,處於復甦中期的人們一邊對未來抱有信心,一邊仍對前景心存懷疑,就像巴菲特描述金融危機後人們心有餘悸的狀態一樣,他說,「現在人們再看到焰火,會擔心那是核彈爆炸,可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應採訪對象要求,程胥榮、周海文皆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218

最新出爐台灣50富豪 布局品牌 製造切割 王雪紅掛帥突圍

2014-01-23   NM
 

告別景氣低迷的金蛇年,迎向奔騰馬年,本刊台灣50富豪排行榜出爐。曾是台灣首富的王雪紅,因宏達電營運不善股價重挫,財富比去年縮水86億元,排名掉落到24名。她上火線進行百日革新,祭出品牌與製造切割,專注研發殺手產品,逐步淡出製造,朝「蘋果化」邁進。本刊調查,篤信基督教的王雪紅,捐助成立6基金會,資產總額達450億元,等同她私人控股的核心。

一向低調的富邦二董蔡明興,不但連續2年讓台灣大榮登電信股獲利王,今年更力拚4G率先開台。富邦蔡家去年因準備分家而成為焦點,蔡明興名列富豪排行第10名,還贏過其兄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

傳產方面,已經連續2年擠進榜單,專門替NIKE代工的豐泰董事長王秋雄,擁有台大商學院的高學歷,卻回鄉打拚鞋業,去年每股獲利超越鞋業龍頭寶成,成為50富豪中的大黑馬。

「記得首次去英國辦演唱會,接受BBC(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擔心英文不夠好,也怕外國人不接受我們,內心忐忑。但過海關,發現前面的中東旅客手拿手機,上面大大HTC,當下發現,那我有什麼好怕的?」樂團五月天主唱阿信站在桃園巨蛋體育場舞台講述這段故事,全場近五千名的宏達電員工為之動容。

宏達電大家長王雪紅眼泛淚光點著頭,拚命拍手鼓掌。此刻,她的內心恐怕五味雜陳。 股價暴落 主導分權

一九九七年,王雪紅投資卓火土、周永明的技術團隊,成立宏達電,看準智慧型手機潮流,不過十年光景,以Android陣營代表單挑席捲全球的蘋果iPhone。二○一一年,宏達電出貨突破五千萬支,每股獲利高達七二.七三元,股價狂飆破千元,隔年富比世雜誌調查王雪紅與夫婿陳文琦以六十八億美元的財產,擊敗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榮登台灣首富,宏達電更風光入選全球百大品牌之列,被譽為台灣之光。

然不過二年,前有蘋果與三星攔路,後有華為、中興、小米追趕,曾是台灣之光的HTC節節敗退,去年第三季竟每股虧損三.五八元,股價更從一千三百元跌到一百五十元左右,市值蒸發九千多億元。面臨存亡危機,逼得王雪紅不得不重披戰袍。

去年十月,王雪紅正式出馬,親自掛帥掌兵符,第一步是大幅調整人事,過去權力一把抓的執行長周永明專責研發,其他分工給多位專業經理人。不但營運長劉慶東、財務長張嘉臨及研發長陳文俊被重用,更從遠傳挖來何永生操刀全球行銷,擴展HTC的全球知名度。

日日上工 謹記父訓

王雪紅認為客服是品牌長久經營的基礎,去年十月她開始參加客服的各式會議,資深員工透露:「看到董事長跑來開會嚇一跳,她還抄筆記,甚至聽客服電話錄音。有同事提出應調整問話順序,方便登記,會後Cher(王雪紅)去拍那位同事的肩膀說:『真是好主意,謝謝你。』」

過去,王雪紅的領導風格是充分授權,一位基層員工這麼形容:「一年內,只有二個日子看得到她,就是耶誕舞會和年終尾牙;其餘時間,在教會碰到她的機會還比較高。」但現在她跳上第一線,親力親為,除了出差,每天都進宏達電辦公室,週日上午做禮拜後又回辦公室,甚至連最喜愛的網球也沒空打。

「Cher很努力,像回到多年前創業,只怕做得不夠多、不夠好。」「她急切交辦事情、緊迫盯人,可見壓力很大。」 一名親近王雪紅的人士表示。

王雪紅曾私下透露;「不管宏達電股價高或陷低潮,壓力都很大,我在意的不是外界眼光,而是怕家人擔心。」二○○四年,王雪紅創辦的晶片廠威盛股價大跌,父親王永慶曾痛罵她不照顧小股東權益。王雪紅對父親的訓誨耿耿於懷,迄今威盛三樓走廊仍貼著王永慶語錄「追根究柢,實事求是,點點滴滴求其合理化。」可見影響之大。 謀蘋果化 尋訪代工

據本刊調查,為避免宏達電重蹈覆轍,王雪紅在三個月的勵精圖治後,今年將大動作調整戰略,逐步進行品牌與製造切割。

過去宏達電最引以為傲的就是MIT「台灣製造」,王雪紅親自督軍後發現,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成熟,宏達電不但要面對蘋果、三星在機皇(頂級機種)上的競爭,在日益擴大的中低階市場,更面臨中國品牌藉著「中國製造」的低價優勢,所帶來的強大威脅。「台灣生產成本不便宜,中低階市場對價格又敏感,看看小米機、中興等中國廠商,光中國銷售量,就把宏達電擠出全球前十名。」法人表示。

另方面,過去二年,宏達電推出的頂級機種New One與蝴蝶機都深獲市場好評,但製造總是跟不上銷售步調,以致失去先機。

看著蘋果緊抓研發與行銷,利用鴻海、和碩的中國龐大製造基地,就足以迎戰垂直整合什麼都自己做的三星,王雪紅因此開始思考「蘋果化」,專注宏達電強項的研發與行銷,找其他代工廠生產,以節省二成的成本。

「去年底開始,不少台灣代工業者在一些公開場合遇到宏達電高層,曾被問過有沒有興趣接手宏達電工廠的可能性?」一位代工廠高層對本刊說。

同時,宏達電「現在很多新案子,都有找外面的代工廠來看。」一位參與外包業務的宏達電工程師透露,「以前都自己設計、生產,表單很少,現在要給外面做,一方面防止內部規格外洩,又要對方達到要求的品質,所以多出很多流程跟表單。」

據本刊調查,已加入代工的廠商,包括剛併仁寶的手機代工廠華寶,與對岸的比亞迪。

今年尾牙,宏達電延續過去辦二天的傳統,但以往二場到場的主管與藝人卡司都相同,今年第二天以龜山製造工廠員工為主的尾牙,王雪紅與周永明竟都缺席,藝人也比前一天小咖很多。「大家不免犯嘀咕,甚至有人還想跟Cher抗議。」宏達電員工透露。記者訪問參與尾牙的生產線員工,他們憂心地說:「目前沒聽到裁員風聲,但年後剛好是約聘人員的年度換約時間,到時候多少人能續約留任就很難說。」 勤飛美國 舖路反攻

除了製造外包、降低成本,親征行銷的王雪紅更擬定反攻計畫。當年宏達電就是跟電信營運商合作勝出,但之後被蘋果、三星夾攻,為挽頹勢,王雪紅去年下半年就多次與周永明一起飛往美國,拜訪美國四大電信商(AT&T、Sprint、T-Mobile以及Verizon),為今年即將上市的新機皇—代號M8的旗艦新機鋪路。

在王雪紅親自出面下,宏達電下一代殺手級的新產品、今年度旗艦新機M8,可望在第一季底美國四大電信商同步推出,同時也談妥客製機種的後續,對於宏達電今年在美國的整體氣勢以及銷售將有不少幫助。

王雪紅也深耕中國市場。在中國她被視為王永慶的接班人,「從最早Cher投資的多普達能拿到中國手機的銷售權,到後來宏達電能與中國移動(中國最大電信商)深度合作,都是靠Cher的人脈關係。」知情人士說。

近來,王雪紅拉拔多普達時代的愛將—前北亞區總經理董俊良,接手中國區總裁,還與曾為敵手的台灣晶片商聯發科的蔡明介攜手推出平價手機,企圖搶奪每年近三億支的中國手機市場。

篤信耶穌、曾打造過二次股王傳奇的王雪紅,不改旺盛的企圖心,在今年宏達電尾牙高喊「二○一四年會是豐收的一年。」能否達陣,就看王雪紅今年能否帶領宏達電突圍翻身。

搶標官邸BOT 王雪紅450億基金會揭密

為紀念故總統蔣經國,台北市政府推動「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民間自提OT暨BOT案」招標案,在一月二十九日公布得標廠商。前來競爭的團隊中,赫然出現一組不同於一般開發商的「財團法人基督教中華信望愛基金會」。本刊調查,這個宗教組織大有來頭,背後大金主就是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 神的旨意 搶標七海

經國七海文化園區占地一萬二千多坪,位於北市大直特區,BOT年限為五十年,總投資金額逾五億元。目前規劃古蹟保存與活化,及興建總統圖書紀念館,也可興建觀光遊憩場所、文化交流會館等。相關人士表示,王雪紅與大姊王貴雲長期投身社會服務事業,這次投標「應該是神的旨意」。

據調查,中華信望愛基金會二○○一年成立,登記在王雪紅夫婦倆的威盛新店總部。初期財產規模僅三千萬元,資金來源多是王雪紅、夫婿陳文琦(威盛總經理)捐助的現金、股利或股票;但之後財產總值三級跳,今年初已達一百八十億元。也因幾次大手筆捐股,基金會從二○○三年後就一直是威盛集團的前十大股東之一。

身為虔誠基督教徒的王雪紅,多年來為了推廣基督教信、望、愛精神,成立多個基金會,除了規模最大的中華信望愛,還有臍帶血、兩岸和平、威盛慈善、宏達社會福利慈善及文教等六個基金會。 捐股奉獻 達數百億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基金會的財產總額達四百五十億元,「就如同王永慶捐贈成立長庚醫院,後來成為掌握台塑集團股權的中樞,這幾個基金會未來很可能成為王雪紅家族股權與財產的控制中樞。」老台塑人觀察。

中華信望愛基金會十多年來的董事,除王雪紅、陳文琦,還有二人長年深交的牧師及教會長老等人,之後陸續加入同樣具教會背景或集團的董監事成員,如威盛副總黎少倫、王雪紅的小兒子區光穎等。前年五月底,原任董事長的王雪紅及夫婿陳文琦先後辭任,董事長改由掛名持股威盛、宏達電之多家投資公司負責人的江素蘭繼任。

本刊調查,江素蘭年約六十多歲,為基督教長老,實踐大學事務管理系畢業,與王雪紅在教會認識多年。她身兼王雪紅旗下包括弘茂投資、利威投資、威智投資、坤昌投資、欣東投資、威連科技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這些公司都持有威盛股份,從二至九%不等,合計近五○%, 可見江素蘭深受王雪紅倚重。 隨母信教 廠設團契

信仰是貫穿王雪紅生命的最重要力量。其實,不單王雪紅夫婦奉獻教會,二房楊嬌子女也都把侍奉神當作此生要務。

一九七六年,楊嬌為避開和三房的衝突,遠離台灣到美國定居,那時王雪紅還在舊金山念書。楊嬌拿長女王貴雲的嫁妝買了間小公寓,在美國就近照顧求學兒女。因為信了基督,楊嬌不僅扭轉被抑鬱婚姻綑綁的人生,也走出自艾自憐的命運,她的心中充滿了對神的感謝。

受母親影響,王雪紅成為虔誠基督徒。創業過程中,每逢困境瓶頸,或面對英特爾及蘋果為專利權不斷興訟,她常和母親一起禱告。被問及對財富的看法,身為女首富的她毫不猶豫回答:「財富是神的恩賜。」

連陳文琦最初也是被王雪紅催逼著去教堂,才成為基督徒。威盛舉行股東會及尾牙時,總是由牧師帶頭禱告,公司平時也有活躍的禱告會、查經和團契。

長期觀察王雪紅的人表示,王是一個很浪漫、有理想性的人,對於公益奉獻的事「很捨得」, 不會計較後續帶來的效益。一名台塑幹部、同時也是教友表示,台北木柵區萬美路的「靈糧山莊」,從土地到建築物都是王家姊妹王貴雲、王雪紅十多年前所捐贈,至今市價已數十億元。 回應

針對桃園龜山廠產線人力是否會在農曆年前後進行調整,宏達電嚴正否認;至於切割品牌製造、HTC手機委由華寶代工,宏達電以市場臆測不予評論。 王雪紅 小檔案

現職:威盛、宏達電集團董事長

年齡:56歲

家庭:台塑創辦人王永慶之女,育有2子,夫陳文琦為威盛電子總經理

學歷:美國柏克萊大學經濟學碩士

經歷:曾任大眾電腦PC事業部總經理,1992年創威盛,1997年創宏達電。2011年與港商陳國強一同取得香港無線電視(TVB)26%股權。

財富:96.43億元,在本刊2013年50富豪中排名第24 大老闆資助宗教不手軟

◎威盛、宏達電 董事長 王雪紅

虔誠的基督教徒,10餘年前捐設基督教中華信望愛基金會,從事公益與傳教;基金會持有宏達電、威盛大股東威智、威連科技等投資公司的股權,藉此分享集團利潤。

◎長榮集團 總裁 張榮發

篤信天道(即一貫道),具點傳師(傳道人)資格,1985年設張榮發基金會,發行道德月刊勸善,2012年更宣布身後名下財產將全捐給基金會做公益。

◎宏泰集團 創辦人 林堉璘

篤信新北市蘆洲湧蓮寺的觀音佛祖,從30年前拿出200萬元擴建湧蓮寺至今,持續資助湧蓮寺慈善基金會做公益,並親任湧蓮寺主委達30餘年。

◎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

信奉關帝爺,2013年曾重金資助山西解州的關公祖廟聖像來台巡遊21天,不僅出錢,還親自扛轎、迎駕。

◎宏碁創辦人 施振榮

跟隨母親信奉地母,九二一震災後,曾斥資數千萬元修建埔里地母廟、籌建龍潭地母廟等。 2013年 50富豪排行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台灣經濟新報

註1:財富=個人和配偶、未成年子女等第三人持有的上市、櫃股票總數(不含信託股數)×二○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收盤價

註2:夫婦均出任公司董、監事者一同列名,職位或權責高者居前。

免費下載「台灣壹週刊」App

觀看時事、娛樂及影音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86

新熊雞周記(22):中國製造是常識吧 梁隼

http://notcomment.com/wp/?p=16507

S__1228822

 

老師:你兩個唔好打架啦,和諧呀

S__1228823

 

熊仔:我唔係打架呀,呢排火車成日壞,連雞仔都傻傻地,今日佢又話自己行唔郁喇,我地咪自己碌出黎囉

咖啡仔:係囉,我問雞仔佢唔載我地,我地唔出街好,佢叫我地自己碌出去,咁同港鐵叫人坐取消左既巴士有咩分別呀!

 

 

S__1228824

 

老師:我帶左雞仔黎喇,你地問下佢啦

雞仔:我話晒歐洲牌子啦,我呢排小意外姐,你唔好話我啦

熊仔:你同好多歐洲牌子一樣都係國內製造呢,做乜唔認喎,學晒港鐵唔敢認,係人都知好多野係國內製造係常識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