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院共和黨人稅改達協議

1 : GS(14)@2017-12-18 03:31:39

【明報專訊】美國參眾兩院共和黨人就稅改議案達成協議,這項10年內可望減稅1.4萬億美元的方案,詳情稍後公布。知情人士稱,稅改內容將企業稅率由35%降至21%,高於參眾兩院之前同意的20%。新企業稅率將於明年生效,有別於參院版本將企業稅改革推遲至2019年。該協議又將個人入息稅最高稅率設在37%,不僅低於目前的39.6%,也低於之前參眾兩院各自通過的版本,可能引起優待富人的爭議。

經濟數據佳 道指再破頂

美國昨公布的數據向好,受黑色星期五購物旺季帶動,11月零售銷售額按月增長0.8%,增幅遠勝預期。美國12月Markit製造業PMI,創1月以來新高。道指早段再次破頂。

兩院協商委員會的共和黨人,在沒有聽取民主黨人意見下敲定協議,並希望下周為法案表決,以趕及聖誕前提交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但參院民主黨領袖爭取推遲投票,直至贏得阿拉巴馬州參議員的民主黨人瓊斯(Doug Jones)履新,意味參院可能要明年1月才表決。參院財政委員會的共和黨主席Orrin Hatch稱,已爭取到足夠票數通過立案。

特朗普曾表示,希望將企業稅降至15%,之後他又將紅線劃在20%,近期又表示可接受最高22%的稅率。特朗普稱,若企業稅率降至21%,他會非常高興。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71&issue=201712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86

龐寶林:稅改減美企發債需求 利債價

1 : GS(14)@2017-12-18 03:35:05

【明報專訊】隨着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及稅改政策逐步浮上水面,美債的格局變化可能超過投資者的預期:在時間長短的縱向維度上,長短期息差已經在逐步收窄;在不同債券的橫向維度上,公司債與政府債券之間的息差,可能因特朗普的稅改計劃令息差逐步擴大。

筆者曾經在此前提及,中美長短期國債的息差自今年初起愈行愈遠,美債長短息差(10年期國債相對兩年期國債)從年初的130基點連續下滑至現時不及60基點,最低觸及52個基點,顯示投資者正在縮短債券組合的時間暴露,減少長期債券而押注短期債券,令美債孳息率曲線趨於平緩,是金融海嘯以來孳息率曲線扁平化的最快速度。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是,對於聯儲局加息的預期不斷升溫,美國經濟仍處於快速上升軌道,第三季度GDP增速3年以來最快,受企業與政府投資的帶動按年升幅達至3.3%,個人收入及就業數據均在溫和增長。聯儲局很可能在新官上任之後加快加息步伐,高盛等機構預計明年可能加息4次,筆者也認為在3次及以上,但加息路徑的不確定性較大,使得投資者希望規避這一風險而謹慎看待長期國債。

孳息曲線扁平化速度 金融海嘯後最快

與此同時,聯儲局貨幣政策盯住的通脹指標卻尚未水漲船高,令短期美債相對其他發達國家債券還有絕對的溢價優勢,吸引海外投資者不斷進入,例如中國持有美債在近期也由跌轉升。若美國經濟繼續保持高增速,而通脹相對溫和,聯儲局態度偏鷹派,美債的收益率曲線可能進一步趨於平緩。

稅改或抑制公司債息差

特朗普的稅改議案順利通過參眾兩院投票,若能落實,這將可能是美國史上一項史無前例的大幅減稅計劃。從歷史來看,減稅一般可以刺激疲軟的經濟離開下行軌道,但此次特朗普減稅的經濟背景大不相同。

在經濟環境佳的背景下,企業稅率從35%將至22%左右,可幫助企業「解放」一大部分原先計劃用於稅負的資金,緩解企業的短期融資壓力,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現行會計準則中,債務利息可用於「抵稅」,因此企業稅降低反而相當於增加債務融資的成本,也就是說那些稅負較高的企業通過發債而獲得資金的方式將變得更為昂貴,發債需求自然也會降低了。如果新債的供給減少,政府債券受加息負面影響大,現有公司債券的價格則很可能上揚。

對於大型公司而言,稅改計劃中仍包含將海外資金一次性帶回美國的稅收優惠條款,稅率可能在14%至14.49%之間,遠遠低於此前劃一的35%稅率。據估算,美國非金融企業在海外持有的現金接近1.4萬億美元,是10年前的兩倍之多。此前因稅率高企,很多跨國公司大量現金留在海外,反而在美國以更低的成本發債融資,用於研發及股票回購等。若稅改通過,大型企業可以低廉的成本將現金帶回美國而不再需要大量發債。

美國公司債券市場非常龐大及成熟,是第二大的歐元企業債券市場的3倍之多。資產管理公司路博邁(Neuberger Berman)的全球投資級信貸主管David Brown斷言,稅務改革可能會在幾十年內對企業融資產生最大的影響,在結構上將會改變公司尋求融資的方式,債市的供需平衡將有機會被打破,而公司債券的價格亦可能隨之上揚,令公司債券與政府債券的息差也趨於平緩。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14&issue=20171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35

違貿易準則 歐5國警告報復美稅改 指部分建議違雙重徵稅

1 : GS(14)@2017-12-18 03:38:39

【明報專訊】特朗普政府致力推動的減稅計劃,令歐美關係緊張。歐洲五大經濟體的財長,包括英國財政大臣夏文達(Philip Hammond)、德國財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意大利財長帕多安(Pier Carlo Padoan)及西班牙財政大臣蒙托羅(Cristobal Montoro),已聯署致函美國財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白宮經濟顧問科恩(Gary Cohn)及美國國會一些委員會負責人,質疑稅改將為美國企業帶來不公平的稅務優勢,警告其減稅計劃可能違反雙重徵稅條約,違背全球貿易規則,倘相關議案獲得通過,歐洲方面或採取報復。

歧視海外子公司 或違國際法

美國國會的委員會正商討將參眾兩院各自通過的稅改法案整合,目標是今年底前將最終版本的法案提交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5國財長警告美國政府,不應假借推行反避稅措施,開啟貿易爭端。這封聯署信突顯歐洲憂慮特朗普政府以稅改為由,推動「美國優先」的貿易歧視做法,使歐美在環保、中東和平等領域已然升溫的緊張關係進一步惡化。

美國稅改的核心,是將企業稅率由目前的35%下調到20%,不過歐洲5國財長瞄準的是稅改方案中一些技術細節,例如把企業的美國業務與海外公司業務區別對待,這些做法將違反國際稅收準則。根據眾議院版法案的一項「銷售稅」(excise tax)規定,當美國企業向它們的海外子公司採購,將被徵稅20%。但如果是境內的類似交易,就不用繳納此稅。5國財長質疑,這「可能造成歧視,與國際法規牴觸」。

銷售稅資金措施 恐違WTO規則

5國財長又不滿參院版法案其中一項條文規定,當美國出口商從品牌和其他無形資產獲取利潤時,對它們的稅收將更優惠。5國財長質疑,這項措施可能涉及非法出口補貼。參院版法案的其他措施,將向跨國銀行及保險公司內部,美國和歐洲業務之間的匯款總額徵稅。該條款旨在阻止「稅基遭侵蝕」,以防企業將利潤轉移到稅率較低的國家和地區。美國一些稅務學者也認同歐洲部分觀點,認為銷售稅和資金流動措施,「可能違反世貿組織(WTO)規則,並讓人擔憂稅改協議」。

質疑美藉稅改保護自身稅基

5國財長強調,不想干預美國國內的稅收辯論,但憂慮美國是否要通過稅改措施,來完成保護稅基的行動,而這將影響商業活動。法國財政部官員表示,這次聯署迅速地組織起來,以確保美方認真對待歐洲國家的關切,不夠正式的途徑起不了作用。德國政府發言人稱,美國有權以其認為合適的方式制定稅收制度,但必須遵守已生效的國際規則。

美國財政部發言人稱,了解這些財長的觀點,財政部正與國會緊密合作,以敲定法案內容。德國總理默克爾上月與親商的自由民主黨的組閣談判破裂,令該國下調公司稅的機會減少。德國有效企業稅率平均為30%,相比下英國為19%,愛爾蘭為12.5%。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40&issue=201712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63

外媒:中國推三招 應對美稅改

1 : GS(14)@2017-12-18 03:38:52

【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因應美國稅改及加息可能帶來的雙重打擊,中國政府正制訂一項應急「組合拳」,利用三招應對因為投資美國吸引力增強,導致資金流出中國的問題。

引導利率走勢 加強資金管制

報道稱,人行準備了一套政策工具,包括引導市場利率走高、加強資本管控以及增加外匯干預頻率,從而確保資金留在國內並支撐人幣匯率。其中會考慮逐漸引導銀行間借款成本上升,同時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令企業借貸或還債都不會過於困難。

報道引述一位參與政策商議的官員表示,官方視美國稅改為「灰犀牛」,認為這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明顯威脅,不容忽視。這名官員稱,明年第一季度中國可能要打幾場硬仗,但如果稅改或加息對中國資本流出產生的影響有限,或不需要採取這些應對措施。

視美稅改為「灰犀牛」 威脅明顯

不過昨日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發表評論文章則指,預計明年人民幣難大升大貶,總體走穩,預計波動範圍在每6.4至6.8元兌1美元;更長遠看,人民幣依然具備升值動能。明年利好人民幣的因素包括美國加息周期已步入後半段,美元中長期趨弱;預計2019年會全面迎來歐洲央行宣布退出量化寬鬆(QE)和啟動加息。至於明年潛在的不確定因素,文章認為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變化程度、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真實動向、歐洲政局穩定性以及中國防範風險和深化改革的節奏與力度等。

另一方面,綜合外電《路透》及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歐盟和日本會在阿根廷正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部長會議上發表聯合聲明,共同應對鋼材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並針對有國家非法補貼問題。雖然消息指該聲明沒有點名中國,但顯然是要向中國施壓。

據《金融時報》獲得的聲明草案顯示,3個國家還將聯合呼籲要求有更公平的貿易慣例、承諾共同對抗可能破壞公平透明貿易的國家政策。此外,聯合聲明還將指摘中國利用知識產權規例,強逼外資企業向當地合作伙伴轉移技術、要求外資交出專利及在當地伺服器存放的內容和數據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82&issue=201712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74

稅改快呈參院 美股再破頂

1 : GS(14)@2017-12-18 03:40:19

【明報專訊】聯儲局凌晨宣布議息聲明前,美國參院共和黨黨鞭John Cornyn稱,稅改議案可能在周五提交,希望下周一能交由參院全體討論。道指和標普500指數早段齊創新高。

美國上月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增長1.7%遜預期,是接近3年最低水平。美匯指數在94以下徘徊,期金升5美元,至每盎司1245美元附近。美國2年期及10年期國債孳息分別下滑至1.83厘及2.39厘。

瑞銀:歐經濟佳 歐元兌美元料見1.3

儘管美元近期略有反彈,但今年以來兌主要貨幣已貶值7%,是逾10年來最弱的一年。放眼2018年,分析師普遍認為,美元以外地區的經濟強勁增長及緊縮貨幣政策,抵消了聯儲局的加息效果,料美元兌歐元與日圓仍會偏軟。瑞銀資產管理分析認為,歐洲、新興市場等地的經濟增長,可能會使美元再被拋售,預計2018年每歐元可兌1.3美元(現時每歐元兌1.17美元左右),意味潛在升幅達10.7%,預期日圓將相對上漲。

回顧今年初,市場對美元還是一致看好,預期特朗普政府的減稅及基建項目等將推動經濟。但樂觀情緒很快消散,雖然聯儲局持續加息,但通脹增長乏力,加上市場對特朗普政府能實踐多少競選承諾存疑,令美元持續偏軟。分析認為,美元偏軟部分由於此輪加息步伐慢於以往周期。相比下,聯儲局上一輪維持兩年緊縮周期共加息17次,惟明年加息若加快,市場或措手不及。

德銀:日圓偏低 隨時受刺激大漲

對於歐元來說,歐洲央行任何退市的迹象,都可能刺激歐元升值。在期貨市場,避險基金和基金經理紛紛押注歐元升值。若日本央行減碼量寬,日圓亦將有升值的空間。德銀指出,日圓實際上很便宜,一旦貨幣政策發生變化,其價格可能大幅上漲。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59&issue=20171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85

人行急推三招 抗美稅改加息

1 : GS(14)@2017-12-18 04:08:17

【本報訊】美國稅改及加息兩大夾擊下,《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人民銀行正制定一系列應急計劃,包括引導市場利率走高、收緊資本管制及加強外匯干預頻率,務求將資金鎖於境內。

引導利率走高防走資

美國稅改有望年底前達成最終共識,加上美聯儲料於周內加息,或吸引資金回流至美國,加劇中國資本外流情況。《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人民銀行已經準備一套「組合拳」,包括逐漸引導銀行間借款成本上升,但同時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以免借貸過於困難,令經濟增長帶來壓力。摩根資產管理駐上海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亦認為,人行可能傾向於在第一季採取更緊縮的貨幣政策立場。報道續指,人民幣匯率走勢是中國最擔心的問題,人民幣今年剛見穩定,若再現大幅波動,將會加劇走資,再次進入惡性循環。故此,除了引導利率走高外,人行亦有意收緊資本管制及加強外匯干預頻率,確保資金留在國內,支撐人民幣匯率。報道又引述一名參與政策會議的官員指,中央視美國稅改為「灰犀牛」,將對中國經濟構成明顯威脅,明年首季「或要打幾場硬仗」。不過,若最終美國稅改及加息對中國資本外流產生的影響有限,則不需採取上述應對措施。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3/202430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53

操盤手札記:稅改加息 誰最得益

1 : GS(14)@2017-12-18 04:28:37

上周美國《時代》雜誌選出「#MeToo」反性侵運動嘅「打破沉默者」為本年度風雲人物,美國總統特朗普屈居其後未能蟬聯。諷刺嘅係,本周即有三名女子響應「#MeToo」,再翻特朗普性騷擾舊賬;舊年大選至今,已有17名女子指控特朗普,「#MeToo」儼然成為特朗普嘅催命符!醜聞纏身嘅特朗普,仲有另一道催命符「通俄門」。喺「通俄門」越揭越臭之際,特朗普上周三突然確認耶路撒冷係以色列首都,籌備搬大使館,全世界嚇一跳。呢招可謂一舉三得:既可轉移視線;又可為競選承諾找數;更可借中東亂局,做軍火生意,賺石油美元。市場對中東局勢未致太擔心,本周係超級央行周,有十幾間央行議息,涉及全球四分之三經濟體,戲肉係美國聯儲局喺香港時間周四凌晨三時嘅決議,同日仲有歐洲、英國、瑞士央行出場。美國今次議息,係今年最後一次,明年美息走勢,要睇特朗普稅改有幾巴閉。特朗普稅改,其實係一套組合拳,對內減稅──減收企業稅、個人稅;對外則加稅──加徵反傾銷稅、反補貼稅。稅改刺激經濟增長,亦刺激通脹上升,市場原本預咗美國明年加息三次,但稅改過關後,就估四次。加息本來不利股市,但有減稅跟尾兼預期經濟加速復蘇就唔同。經濟復蘇,金融股率先受益,尤其銀行股,具美國業務嘅國際金融股匯控(005),議息開估前就抽升2%。北水中嘅大水喉平保(2318),近日亦大手掃匯控至5.01%,成第二大單一股東。藍籌之中,具美國業務盈利貢獻嘅萬洲(288)都受惠稅改。萬洲係豬肉股,首三季收入近六成嚟自美國。瑞信預計,若美國企業稅率由35%降至20%,萬洲盈利可望提升10%;美銀美林、中金亦唱好。該股現價8.77元,考慮到年尾交投將轉靜,入市不急一時,可候回吐至20天線吸納。割柑人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4/202443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14

憧憬稅改過關 美股創新高

1 : GS(14)@2017-12-18 04:49:39

【本報訊】美國國會共和黨上周五公佈稅改方案「終極版」,細節包括明年起企業稅由35%降至21%。投資者預料稅改獲通過機會高,推動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再創收市新高。美國稅改方案最終修訂版的細節,包括2018年起美國企業稅將從35%調低至21%,還將稅賦轉由合夥人繳納的公司提供20%減稅。另外,現有個人所得稅7個稅級獲保留,並把高收入者最高稅率調低至37%。Albion金融集團首席投資官Jason Ware稱,投資者慶祝稅改有新進展,預計企業增加利潤。

美匯連升兩日

Ameriprise金融集團首席市場策略師David Joy則指,稅改對公司股東的影響具實際意義,估計股份回購行動增多及公司增加派息。美國國會共和黨擬本周就稅改方案「終極版」舉行投票,冀今年底前交予總統特朗普簽署。美股上周五創收市新高,道指收報24651點,升143點(0.6%),上周累升1.33%;標普500指數收報2675點,升23點(0.9%),上周累升0.92%;納指終止連續三周下跌,前日收報6936點,升80點(1.2%),上周累升1.41%。市場預期美國中小企與金融公司可受惠稅改方案,反映美國整體細價股走勢的羅素2000指數收市升1.6%,報1530點,標普500指數金融板塊升1%。歐股收市個別發展,英國和德國股市分別升0.6%及0.3%;法國股市則跌0.2%。美匯指數連升兩日,上周五收報93.932,升0.5%,全周微升0.03%。歐元匯價下跌,上周五收報1.1749,跌0.3%。現貨金價收報每盎斯1,255美元,跌0.2%,上周累升0.6%。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7/202471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91

巴郡A股首破30萬美元 憧憬眾院今晨通過稅改

1 : GS(14)@2017-12-26 12:55:31

【明報專訊】美國眾議院將於美東時間周二中午表決稅改,預料可順利獲通過,繼而由參議院進行表決。市場憧憬稅改通過,令美股三大指數周一齊創新高,昨早段輕微回吐。市場預期「股神」巴菲特投資旗艦巴郡將是稅改的主要受惠企業,刺激巴郡A股股價周一首次突破30萬美元,收報29.936萬美元,升1%。巴郡A股昨早段微跌。作為全球最貴的上市股票,巴郡A股今年升23%,跑贏標普500指數的19.5%升幅。

巴菲特首次買入巴郡的股票已是55年前。1962年12月12日,巴菲特向華爾街經紀商Tweedy, Browne and Reilly,以每股7.5美元的價格購入了2000股巴郡(這些股票與目前價格相比升值4萬倍)。之後巴菲特一直增持巴郡股票,直至於1965年控制了公司。巴菲特原本持有逾30%的巴郡股票,但他近年一再捐出股份,如今持股已降至17%,其股份市值約850億美元。今年以來,巴郡A股已升逾兩成,其中一半升幅受眾院11月中通過降低美國企業稅率所推動。

股價55年升4萬倍

至於價值為A股1500分之一的B股,今年股價亦急升22.31%,周一逼近200美元創新高。美股研投網站Seeking Alpha表示,受惠於美國稅改,巴郡每股盈利和每股帳面價值可望增長近20%。巴克萊分析師Jay Gelb稱,由於巴郡所投資的企業,重點在美國國內市場,而且截至次季末共有650億美元的未實現收益(unrealized gains),通過降低遞延稅率,巴郡的帳面價值可望提高270億美元(約2106億港元)。

降遞延稅 巴郡帳面值升2106億

不過巴郡第三季仍然因颶風等自然災害,導致大量保險索償損失。上季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40.67億美元,按年跌43%。但投資者看好巴菲特近年投資科技龍頭的策略。巴郡第三季增持蘋果,成為蘋果第五大股東。蘋果股價周一再創新高,今年累升超過50%。

根據目前稅改方案,絕大多數美國企業的納稅額將會降低,不過跨國科技企業或要增加繳稅。稅改將美國企業稅率由35%降至21%,但同時對海外利潤徵收至少10.5%的稅率,令以往一直把利潤積存海外而避免交稅的科技巨擘因而多交了稅。

今年三度投票反對加息的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行長卡什卡利警告,稅改可能只會對經濟產生溫和的提振作用,如果聯儲局在缺乏通脹下繼續加息,可能妨礙薪酬增長,令經濟衰退的風險增加。

聯儲行長警告﹕續加息恐礙薪酬增長

卡什卡利稱,聯儲局可能因加息令經濟停止擴張。他說,聯儲局的政策很大程度左右國債市場,對國債的走勢感到擔憂。他特別表示,10年期和2年期國債孳息率差距,由聯儲局在2015年底開始加息前的1.45厘,降至目前的0.51厘,雖然孳息率曲線尚未倒掛,但數據預示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上升,未來通脹和利率可能較低。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09&issue=201712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68

美稅改下月生效 國債息9月高 八成家庭慳稅 分析:刺激消費有限

1 : GS(14)@2017-12-26 13:00:34

【明報專訊】美國國會通過1986年以來最大稅制改革,但因技術問題眾議院仍要在美東時間周三上午再次投票,不過議案內容不會改動,是特朗普上任一年來的重要勝利。最終版本的稅改法案,滿足商界對稅改的大部分期望,除了將企業稅率由35%下調至21%外,大部分減稅措施也會提前在1月生效,並保留了部分重要的扣稅措施。特朗普將於稍後召開記者會,美股早段反覆,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至2.495厘,創9個月新高。

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表示,商界對這議案整體非常滿意。最令商界領袖高興的內容,是取消了替代最低稅(AMT)。之前參院因保留了這稅項,令商界擔心許多稅改政策的效果大減,包括鼓勵研發的政策。

取消20%最低企業替代稅利美企

新稅率將於元旦生效,較參院原本的建議提前1年,讓企業可多享1年低稅率,打消了市場對新稅制遲遲不能實施的憂慮。最終版本上調了對現存海外利潤一次過徵稅的稅率,新稅制對企業的海外利潤現金,一次過徵稅15.5%,工廠和設備等非流動性資產的稅率為8%,並分8年繳付。以往企業只要把利潤積存海外,即可延後繳付企業稅,不過當企業將海外利潤匯回美國後,仍需按35%的法定企業稅率全額繳稅。很多企業無限期將利潤重新投資於美國境外,導致標準500指數成分股企業未匯回的海外利潤,總額達到2.5萬億美元。

企業海外利潤徵稅率提高至15.5%

一系列的減稅項目,是從國際稅制向轄地稅制的轉變,對企業海外利潤一次過徵稅是其中一個過渡。在轄地稅制下,海外利潤一般不必交稅。對於個人稅方面,免稅額提高約1倍,並調整了多個稅階(見表),另廢除了個人強制購買醫保的條款,這正是被稱為「奧巴馬醫保」的《可負擔醫保法案》的核心內容。廢除有關規定將為聯邦政府節省開支,並以這些錢降低個人和企業稅。

5%家庭面臨加稅

根據稅務政策中心的數據,超過80%美國家庭可在明年獲減稅,5%家庭將面臨加稅。中等20%的家庭明年將獲930美元的減稅,相當於稅後收入1.6%。最高收入的1%家庭平均減稅51,140美元,佔稅後收入的3.4%。不過在這1%的富裕家庭當中,仍有9%的家庭平均增稅93,910美元。部分獲減稅數百美元的家庭認為,這減稅幅度不會刺激他們增加消費。美國國會的稅務聯合委員會稱,整體來說,稅改將帶來溫和的經濟增長,並在未來10年令預算赤字增加1萬億美元。

今次稅改並不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儘管今次降低的企業稅率比以往多。根據財政部的分析,列根政府在1981年推出的各項減稅措施,相對於美國GDP的比例更大。分析認為,隨着時間推移,減稅的提振作用將逐漸消失,並隨着個人減稅計劃屆滿,很多家庭將面臨更高的稅率。

民主黨批評,個人臨時減稅及企業永久減稅,顯示共和黨的優先考慮,並非中等收入家庭。根據稅收政策中心的數據,到2027年,除非國會延長減稅,否則餘下83%的減稅收益將惠及收入最高的1%家庭,超過一半的家庭將平均加稅180美元。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43&issue=20171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