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嚴格按照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審核,審核政策始終沒有變化。”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周五稱。
這一表態正是對近期有關IPO申報盈利門檻“潛規則”的回應。今年以來投行界口耳相傳一條證監會發審委審核口徑——創業板、中小板、主板申請首發上市,申請人最近一年凈利潤至少分別要達到3000萬元、5000萬元、8000萬元,否則“免談”。
該口徑並未從監管部門直接證實,但是發審會審核否決率高企,申報企業紛紛撤回,使得市場各方多有疑慮,今年以來申報企業數量也大幅減少。
不過,高莉解釋稱,前一段時間有部分首發企業未能通過發審會審核,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業務經營不合規;二是內控有效性存在缺陷;三是會計基礎工作不規範;四是信息披露存在瑕疵;五是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但她也對證監會將嚴格把握上市公司“入口”做出明確表態。她說,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嚴把市場準入關,防止病從口入,是發行監管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下一步,證監會還將繼續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根據現行法律法規規章要求,有序推進首發審核工作,嚴把資本市場入門關,從源頭上保證上市公司質量。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除否決率較高之外,今年以來IPO還呈現另外兩大特點——申報企業數量銳減、終止審核數量激增。
從申報情況來看,如圖所示,藍色條柱為預先披露數量,企業遞交IPO申請,證監會予以受理之後會在證監會官網進行預先披露;黃色條柱為預披露更新數量,排隊企業在上發審會審核之前會對申報材料進行更新,這一程序完成也意味著即將上會審核。
從圖中可以看到,2018年以來藍色條柱維持低位,黃色條柱則較高。這意味著新申報企業數量較少,但存量排隊企業消化速度較快。截至5月10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315家,其中,已過會29家,未過會28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279家,中止審查企業7家。
新申報企業比去年明顯減少,但是終止審核的企業數量卻更多。2017年共有146個IPO項目申請撤回,但今年不到5個月,已經有129個企業終止了IPO審核。其中1月份12家、2月17家、3月79家、4月17家、5月至今4家。
碧桂園5月31日宣布,集團所開立的商業承兌匯票均按時足額承兌,對於近期有關集團商票逾期未兌付的不實謠言,集團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集團留意到網絡上近期流傳謠言,指碧桂園開立的商業票據無法兌付。
碧桂園表示,公司現金充裕,有實力確保應付票據的到期兌付。一直以來,碧桂園都是誠實守信、合法合規經營的公司,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等相關法律。對於故意造謠誹謗損害碧桂園聲譽的相關人士,集團將保留采取法律手段追究的權利。未來,碧桂園仍將繼續積極把握全國範圍內城鎮化機遇以及政策紅利,堅持自身的發展方針,充分發揮集團優勢,努力為股東、為客戶及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6月11日晚間,華誼兄弟發布澄清公告稱,王忠軍、王忠磊自 2014 年至今未減持過公司股份,不存在拋售所持公司股份套現的行為。2015 年 11 月 24 日至今,王忠軍、王忠磊先生累計增持金額合計約 6.4 億元。股權質押不代表王忠軍、王忠磊不看好公司未來,也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股權質押的資金用途,主要用於項目投資及股權投資。
今日,有關華誼兄弟股東王忠軍、王忠磊大舉質押股權的報道刷屏,並登上了熱搜。對此,華誼兄弟做出了以上回應。
事實上,近年來影視類上市公司股東質押股權行為並不罕見,長城影視、華策影視、唐德影視、光線傳媒等都有。而華誼兄弟的從2017年至今,發布的涉及“股份質押及解押”的公告已超過10條。
有分析認為,大比例質押股權的行為在熊市中風險不小,一旦股價持續下跌,質押的股權可能被強制平倉。
蝸牛妹吐槽出道這麽多年,被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之一就是:有沒有人找你麻煩啊!
嗯,前首富李河君沒有找過我,被我黑了N次的美圖蔡老板也是個氣量很大的人沒找過我(所以人家才能掙大錢成為大老板啊,這個角度來說,我是佩服的),眾安的歐老板也還算是個君子吧,像雷軍這樣早就財富自由了N輩子的人,更不會來在意我咋說啊(何況我對小米的文章,橫向比較真的算是很nice了)。
但是啊,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很久沒登微信公號後臺的我,一打開微信,收到好幾封系統的郵件,看完真是令人大開眼界,一定要跟你們分享下。
第一封郵件來自7月11日14:43(記住這個日子哦),系統提示我,一家叫做德勝咨詢有限公司的公司,一位姓張的聯系人,過來投訴我那篇《這屆小米公關精準反映了小米的凈利潤率》,有內容侵犯名譽/商譽/隱私/肖像。
我於是翻了翻推送記錄,這屆小米公關精準反映了小米的凈利潤率(歡迎你們再去讀一遍),是7月9號發的啊。作為對你的尊重,那篇文章中,我既沒有寫出公關公司的名字,也沒有掛出你的照片,我們講講理好不好啊大姐。
並且什麽樣的侵權會等兩天才來投訴啊,如果你的工作能力真的很專業很優秀,努力監測輿情的話,當晚你就應該來為你自己的車禍現場公關啊。
因為在7月10號,小米上市第二天,你自己屏蔽了無數香港記者的朋友圈里(大概N個記者都跟我說,之前跟張大姐采訪一不對路,就會被她拉黑),就發帖表示“此種新聞,我們定性為無聊和低級的噪音。我們會以更加專業的工作來回應。”
這就說明, 10號的你就看到了這條“無聊的新聞”,但是當時選擇的是先發朋友圈,過一天再來投訴,這是什麽邏輯。作為公關,你這速度,比我名字還要慢!
第一輪的投訴,企鵝在7月13日表示,根本不成立。
結果這大姐不服啊,7月17日18:13又來投訴了。第二次投訴花了你四天的時間,這麽長時間,所以你是不是真掌握了什麽侵權的實錘呢?
我覺得從公平原則來說,應該把她的投訴看成是她對小米公關車禍的澄清解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媒體簽到時間為7:30-8:30,未要求一定7:30到。
其次開關門是港交所保安人員負責,(這個逗號是我加的)小米及公關公司無權控制此事。
第三,現場有三位公關公司人和三位小米北京的公關,所有記者均可入場,香港與北京公關之事純屬捏造。
第五,所有媒體資料均註明媒體,未經許可擅自拿取資料不對,現場6位負責人都沒有發放過此材料。
首先,我想問下張大姐,你的第四條在哪里?一個負責媒體公關的專業人士,對於文字能不能有點敏感度!!!
關於第一點,公關張大姐石錘確認,此次小米IPO的官方簽到時間是7:30-8:30。雖然她強調未要求媒體一定7:30到,但是7:30確實是他們給媒體的指引區間。
聯交所上市大廳那麽小,是沒有位置可以給媒體坐下來的。九點半才敲鐘,之後才有媒體采訪時間,你希望記者提前兩個小時到,是罰站的麽?
一般去港交所敲鐘,八點五十左右到都差不多了,林鄭月娥那場記者也只是八點二十到,你非要把自己搞這麽特殊麽?記者也是人啊,也是在辛辛苦苦做自己的工作,作為公關,能不能將心比心,有起碼的同理心?
你看,七點半到現場,能幹啥啊,在港交所門口等開門啊。這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那天蘋果發新手機了呢!有圖有真相!時間地點和排隊的人們,多麽的辛苦!
第二點對,開門的肯定是保安啊,你們控制不了。但是我也查了,聯交所的營業時間是朝九晚六啊,again說明你們對媒體訂的時間,真的是很早很早很早。
第三點哦,張大姐說所有記者均可進場。你這個說法就不厚道。你們開始是通過發邀請函挑選記者參加發布會的,這本身,就是違反香港平等自由精神的,你憑什麽決定誰能來發布會誰不能來,過去那麽多年,只有一個CFO幹過這事,結局並沒有很好。(BTW,那個CFO當晚就向市場道歉了的,你再看看你的態度)
是不是像你所說所有記者均可入場,你不要捏造事實哦。
至於北京公關不認識現場PR,我做過我的fact check,你有麽?
第五點,啊哈哈哈哈,先讓我笑兩分鐘。
看看hastag#PRFail#。張大姐,你做公關這麽多年了,說不定比我還要資深,但對付“敵人”的情報不要落入“敵人”手里,這不是最基本的常識麽!現在是你們當天早上出現了紕漏,你過來指責記者亂拿材料,上面也沒見你寫啥“內部資料,請勿外傳”啊,你自己犯的錯,過來說媒體拿錯了。你弱你有理啊!
你一定要強調這一點,讓我深深的懷疑,你這是要客戶利益著想,還是為自己甩鍋呢?
以及讓我們再來看一次,小米這屆公關的車禍現場。
我的評論區里,都有好多個讀者精準指出了這個公關的業務能力有點捉急。
這位張大姐不去反思自己的業務能力,跑來投訴媒體,堪稱香港財經公關界的新物種!(想知道你這樣,小米in house的公關知道麽,你對媒體及自媒體的行為,有沒有經過客戶授權啊)
所以,這讓我非常的迷惑,像小米這種本身還算可以(我只是覺得他當時定價貴)的公司,怎麽會請這種連個員工指引都做成這樣的公關公司來負責自己的公關呢?
據了解內情的人士向蝸牛妹爆料,這屆小米公關公司的選拔並未通過公開招標,是由公司內部人士指定。
那麽問題來了:找了這麽一間公司負責這麽重要的事情,車禍現場成這樣。我覺得或多或少也能反映出來,小米的公司治理上有漏洞,就向各位大PM匯報一下我小小的channel check的結果,不用謝!
美年健康7月30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稱,媒體文章為了達到抹黑目的,將其因果關系明顯的所謂“漏診”案例強加於公司,更是用“人死了”這樣的誇大標題誤導公眾,扭曲事實。
此外,關於部分媒體轉載的“死亡醫生”簽發體檢報告的問題。公司指出,該名醫生陳飛雪目前仍健在,且工作在公司第一線。文章刻意歪曲事實,標題聳人聽聞,毫無事實依據。
公司還表示,公司采購的高端CT均為低於國家標準輻射劑量的低劑量螺旋CT,率先在體檢行業首創了低劑量監測,確保質量和安全。而無證操作問題經查實也為捏造,並不屬實。
昨日,微信號觀點發布了《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掙一次錢了!》,文章矛頭直指A股上市公司美年健康——體檢醫生無證上崗、冒用已故醫生姓名等等。
受此影響,今日美年健康以跌停開盤,截至收盤,股價仍封於跌停,報收19.53元,市值一日蒸發近68億元。
對此,美年大健康也曾回應稱,相關報道嚴重失實,已就此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將配合司法機關依法打擊。
今日稍早前,深交所向美年健康發出關註函,要求自查公司員工的執業資格證照獲取及有效狀況,是否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自查公司經營開展的合法合規性,是否存在未取得執業許可即開展相關醫療服務的情況,是否存在因前述事項被行政處罰的情形;說明媒體質疑的“誤檢漏檢”事項是否屬實等。
樂視網8月21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稱,目前上市公司與非上市體系債務處理小組已形成的債務問題處理計劃,並未通過現金方式償還,基本以債權轉讓、資產處置等方式來抵消非上市體系對上市公司的現有債務。因此,上市公司未因債務解決獲得現金流入。
公告稱,目前上市公司與非上市體系債務處理進展存在因樂視控股等非上市體系關聯方公司自身債務問題牽連導致整體債務解決方案變動或導致本次債權轉讓有效性發生變更的風險;相關債務處理需要較長時間、完成時間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公司表示,上市公司短期無法獲得現金支持,因資金缺乏導致的上市公司經營困境並不能直接、有效解除,仍存在2018年經審計後凈資產為負的風險。
今日午後,樂視網直線封板,封單超110萬手。此前媒體稱樂視控股已償還了2.63億元的債務,並與樂視網達成了40多億元的償債方案。
同日,深交所向樂視網發送問詢函,註意到樂視網披露了《關於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稱,樂融致新可能無法於9月30日前完成增資交割條款並構成違約風險,以及樂視網與非上市體系達成認定債務規模約67億元等事項。
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稱對此表示關註,要求樂視網認真核查後就相關事項作出說明,包括說明目前樂融致新增資事項的具體進展情況,協議各方是否已按約定履行相關義務,增資預計完成時間,若無法於9月30日前完成增資交割條款,樂視網可能承諾的違約責任。
據深交所消息,2018年8月27日晚,中弘股份披露《關於簽署債務重組及經營托管協議的公告》。8月28日上午,加多寶集團通過其官網發布聲明否認簽署上述協議,引發市場高度關註。就此事項,深交所新聞發言人強調,嚴厲打擊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努力營造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維護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對於存在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的,將及時報請監管部門依法查處,絕不姑息。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為了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深交所在第一時間采取監管措施,對公司股票采取盤中臨時停牌措施;督促公司核實加多寶集團聲明事項對公司的影響,自查所涉事項與公司8月27日公告信息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情形;要求公司在8月28日發布澄清公告,並於8月29日複牌。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在8月27日晚中弘股份提交公告時,深交所已要求公司在公告醒目位置重點提示如下風險:一是公司經營權的托管至少需要董事會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二是加多寶和銀誼資本尚未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工作,盡職調查結束後協議存在被終止的風險。三是協議中約定的加多寶和銀誼資本將給予公司流動性資金支持和資產註入,但未對給予流動性支持的金額和具體註入的資產進行約定,因此不構成對公司的承諾,能否順利履行存在不確定性。協議也未對加多寶和銀誼資本不能給予公司流動性資金支持和資產註入約定違約責任。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特別提醒,目前,中弘股份股票已連續十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4.1條第(十八)點的規定,公司股票存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風險,提請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