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局】俏江南遭“強賣”誰賺誰賠:鼎暉收益率僅趕上余額寶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20/58068.html
雖然兩次“被收購”傳聞,張蘭都態度微妙、含混不清。然而資本市場的事情往往非黑即白,商務部的“放行”或許意味著這場“被收購”事件已是板上釘釘。2014年年初,臨近春節,高端餐飲佼佼者俏江南沒有因為佳節將至而門庭若市,卻因為一則將被收購的消息,鬧得“年關難過”。近期,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消息,私募CVC收購俏江南的案件獲得“放行”。吊詭的是,有別於一般交易獲通過後交易雙方喜大普奔的熱烈情緒,被收購方俏江南創始人張蘭淡定中透漏出的婉轉的否定情緒令人摸不著頭腦:“在這個事情上我覺得我沒有任何發言權,人家基金想怎麽宣傳也是人家的事情。我們並沒有簽署協議,如果我們簽合同了,我會第一時間給你打電話。”張蘭這一態度並不難以理解,早在10月份的時候,傳出一直籌備港股上市的俏江南要被CVC“搶親”的時候,張蘭即毫不客氣的回應:“完全不屬實。”時隔三個月,卻傳出商務部的官方認可,豈不是自扇耳光?然而,張蘭的“我們沒有簽署協議”的說法遭到了廣泛質疑,長城證券並購部總經理尹中余介紹表示,“從並購的專業角度來看,這是不可能的,必須是正式並購協議簽訂之後,商務部方面才會受理”。只有雙方簽了並購協議之後,才會去申請。如果商務部審批通過之後,這個並購應該就落實了。另有業內人士也解釋道,“想要通過反壟斷審批的話,一定是有正式並購協議的。如果只是意向的話,商務部不會受理。”那麽俏江南張蘭,這位性格豪爽奔放的女掌門到底是鬧哪樣?“從張蘭前後兩次對‘被收購’消息的反應來看,我認為,以鼎暉為代表的投資機構與張蘭極有可能出現了矛盾。”有業內人士這樣猜測。這種猜測並不奇怪。雙方的梁子一早就結下了。鼎暉要單方面履行對賭協議?張蘭學費交大了無論是去年10月份CVC收購事件剛露端倪,或是今年年初商務部的“放行”通知,兩次張蘭應對的態度都相當被動。這種被動與俏江南與鼎暉2008年的對賭協議有關。2008年俏江南中標奧運競賽場館餐飲供應服務商,極大提升了它的品牌知名度。在此背景下,張蘭和她的俏江南與資本市場出現交集,只是時間的問題。張蘭在老鄉―楓谷投資合夥人曾玉和易凱資本王冉撮合下,初識了鼎暉創投的合夥人王功權,據說兩人性格投契,相談甚歡,這對張蘭而言,是她創業生涯中非同尋常的時刻―俏江南首次被“明碼標價”,而且市場估值高達20多億。為了獲得發展資金,註冊資本金僅為1400萬的俏江南引入了鼎暉創投,鼎暉當時註入約2億人民幣,占有俏江南10.5%的股份。投資條款中設有“對賭協議”:如果非鼎暉方面原因造成俏江南無法在2012年年底上市,那麽鼎暉有權以回購方式退出俏江南。當時籌謀擴張、如日中天的俏江南對這項對賭協議不以為意。然而從2011年開始沖擊上市的俏江南,卻接連在A股、H股碰壁,五年過去了,鼎暉投資的高回報預期成為了黃粱一夢。賬期將至、急於脫身之下,與張蘭撕破臉,想單方面抱住CVC這個“大金主”的大腿是極有可能的。而雙方的貌合神離早在2011年8月一次公開采訪中便埋下了伏筆,采訪中張蘭發泄了她的不滿,認為引進鼎暉是俏江南最大失誤,毫無意義,還曾早就想清退這筆投資,但鼎暉要求翻倍回報,雙方沒有談攏。此事發酵成“張蘭炮轟鼎暉”。而當年的投資人王功權,已在3個月前高調通過微博宣布“私奔”。張蘭懊惱的理由是:“他們什麽也沒有給我們帶來,那麽少的錢占了那麽大的股份。就當我們交了學費吧。”這句話引起了著名的“交學費風波”。當時賽富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焱還揶揄道:“不知鼎暉當年是否拿了把刀架在了俏江南的脖子上了簽的約。若那樣,這場婚姻就一定是鼎輝的不是。若當年鼎輝的投資合約不是武力相挾的城下之約,那麽這樣的譴責及翻盤就顯得太缺乏商業的基本誠信了。”閻焱後來在雷士照明也上演了基金投資人對創始人的逼宮,這自然是後話。毫無疑問,張蘭彼時與鼎暉劍拔弩張的關系也多少是資本與創始人複雜關系的寫照。然而,據稱,當時張蘭清退鼎暉投資的意願被對方雙倍回報的要求嚇退而不了了之。雖然之後,傳聞雙方“一笑泯恩仇”、“冰釋前嫌”,但如今看來似乎也只是傳聞而已。此次傳聞CVC將以3億美金購買俏江南69%的股權,張蘭控制權旁落之余,這筆買賣未必合算,張蘭的“學費”可謂交大了。鼎暉收益率僅趕上余額寶要讓鼎暉重新選擇一次,估計不會再有08年2億人民幣註入俏江南的“壯舉”了。對於張蘭所說的鼎暉“那麽少的錢”拿到了“那麽大的股份”,當年也參與了競價入股俏江南的一家機構的內部人士表示,當初他們自以為出了高價,沒想到鼎暉的出價幾乎是他們的三倍。雖然這位人士沒有說多少錢多大股份,但是他說,當時俏江南的財報是未經審計的。08年時鼎暉用2億元換的了俏江南10.5%的股份,那麽俏江南的估值為19億元。而2013年如果CVC用3億美金獲得69%的股權,這也就意味著俏江南的估值為26億元,每年回報率僅為6%,和余額寶差不多的回報,也難怪鼎暉要退出了。而對於鼎暉投資當年一擲兩億的大手筆都覺得是“那麽少錢”的張蘭而言,如果按照CVC給出的價錢賣出俏江南就“虧大了”。“如果交易價格如2013年10月所傳,這對俏江南和張蘭來說,並不是一樁特別稱心如意的交易,張蘭的否認因此也並不意外。”多位分析人士如是說。如果CVC以18.3億元(3億美元)獲得69%股權,意味著俏江南估值僅26億元。2008年時俏江南僅有40余家門店,而截至2012年底,俏江南門店數已經拓展至71家直營店,2013年又新開了10余家門店。另外,鼎暉未直接涉足俏江南經營,如與CVC協議確實涉及69%股權,張蘭將失去她一手創辦的企業控制權。事實上,在高端餐飲行業“寒冬”之際,CVC的出價也引起了一些專業人士的質疑:“俏江南現在的年凈利潤大約6000多萬元即1000萬美元,如果按照市盈率20到30倍計算,現在市值也就是2億~3億美元,而CVC以3億美元只收購其69%股份,俏江南的總市值將達到4.35億美元,CVC會做這種吃虧的事嗎?”CVC斬首收購:一石二鳥據行業人士介紹,CVC原是花旗集團的子公司,擁有雄厚的資本和人脈。CVC官網顯示,多年來CVC募集金額500億美元(包括CVC Credit Partners),投資者投資於其封閉式投資基金當中,年期通常長達十年或以上,位列球五大私募基金之一。在歐洲和北美,CVC迄今共完成了逾250個公司收購項目。在亞太地區,其中包括大中華區、東南亞區、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CVC至今共完成了逾30個公司收購項目。目前,CVC正通過CVC五號基金(Fund V)和CVC亞太三號基金(Asia Pacific III)繼續進行投資。CVC列出的數據表示,CVC亞太基金、CVC亞太II號基金和CVC亞太III號基金累計規模達68.45億美元。來自歐洲的CVC集團公司對收購餐飲業有偏好,去年曾以4億歐元購買全球最大的湯品制造商金湯寶的歐洲簡餐業務。更為重要的是,目前CVC的高級顧問是有著“紅籌教父”稱謂的梁伯韜。梁伯韜1988年創立百富勤投資有限公司,1992年百富勤集團因率先安排三家中資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而聲名大噪。2001年到2006年,梁曾任花旗集團投資銀行亞洲區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被認為在內地和香港都有極為廣泛的人脈,善於引導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然而,一旦交易成行,俏江南將徹底改朝換代,再上市也跟失去控制權的張蘭沒關系了,CVC的收購可謂一石二鳥。或許會有不甘心者舉出大批收購之後,資本與管理層和睦共處的例子。然而從CVC往日收購案例來看,這點可能性非常小。CVC在歐洲的名聲並不太好。英國《泰晤士報》曾用“詭異”(secretive)一詞來形容這個管理著260億美元的私募大佬:“要是CVC來敲你公司的大門,你以後的日子就會過得很郁悶了。它總是能發現一些你從來不知道的問題,它在調查後得出的結論總是‘你很糟糕’。這並非CVC首次涉足中國,早在2007年,CVC收購珠海中富29%的股權獲批後,其亞洲董事總經理曾多次公開表示“投資期不會少於三年”、“我們不是美式收購,不會換掉管理層,是歐式做法,與管理層合作。”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收購獲批次日,珠海中富董事會全體6位董事和4位高管全體請辭,同時,兩位監事會成員也請辭。對此,CVC方面只說是“正常人事變動”。這樣的行事風格也令很多企業膽寒。CVC亦毫不掩飾它在中國進行“斬首”式收購(收購行業龍頭企業)的決心。2007年時任亞洲董事總經理何誌傑說:“珠海中富是飲料包裝行業的龍頭。CVC下一步在中國的計劃也是收購有行業代表性的公司,特別是能源類、消費、機械等行業。”結語雖然兩次“被收購”傳聞,張蘭都態度微妙、含混不清。然而資本市場的事情往往非黑即白,商務部的“放行”或許意味著這場“被收購”事件已是板上釘釘。任何模糊的表態對於今日式微的俏江南都已經於事無補。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方雅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小敗局】90後創業失敗總結:缺乏原始資本,急於貪大求成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8/58758.html
2011年我買了房,2013年我忍受不了一成不變的打工生活,將首付11萬的房子賣了開始創業。由於我們是個小縣城,2013年初房價在2800元左右,當然現在的房價是3300左右。這都是後話....
從我的世界裡永遠都是做個不平凡的人,朋友們都說我這輩子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人,若成能非富即貴不然既是乞丐不如。這話現在看來真是一點不錯.......
2013年初我賣了房子,手裡拿著8萬元開始創業,我前期的打算——房產中介,甚至我對於它的整個戰略都謀劃齊全了。註明一點:房產中介在我們小縣城是一個新興的東西。很多人還是不信任的。
首先說一下我的戰略吧:
第一步:一家房產中介起步,立足本地,將整個房產中介的管理、交易流程總結完畢,並成功實施;
第二步:建立本地的網上房產信息發佈平台,將其建立為一家實體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房產中介;
第三步:建立一手房房產團購平台。就是模仿新浪樂居(EJU.COM);
第四步:房產中介開展連鎖加盟模式
組建3位一體的,涵蓋一手房、二手房、線下實體、線上發佈的這樣一個房產中介的新型模式。
然後給大家展示一下我的實際操作方法(以大體時間為線展開):
2013年4月1日店面裝修完畢開業。當時是4名員工,底薪加提成模式,提成佔到中介費(中介費收取:總房款1.5%)30%,底薪是800元,一般情況下在我們本地一個月賣一套房子每個員工大概能拿到2150元左右。
2013年4月、5月兩個月一直都有跟進的單子,但是遲遲都是拿不下,我們中間也總結了很多經驗,其中5月我公司來了一位重量級人物,這位重量級人物是我的一個房產局的哥們。不得不承認他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熱情、效率,改進了我們的工作方法。終於在2013年6月、7月前期跟進的單子開始集中爆發,我粗略的算了一下,那兩個月的我的純盈利是2.4萬元,我指的是拋去員工開支,我的純盈利。
註明一下,房產中介在5月份我已經開始涉足一手房了,而且整個流程我能摸得非常清楚,這中間包括我看了很多房地產開發與銷售方面的書加上我們需要經常踩盤瞭解房價走勢。6月份我就接到了一個鄉鎮的社區開發的無產權的樓盤代理,當然我自己是沒有資金操作的,我就借助關係開始尋找銷售代理商,後來盤也接下來了,我每平方抽取5塊錢,按照這個算法我能獲得7萬元收益。但是最可悲的是那個樓盤操作的一塌糊塗,主要原因不是沒人買而是小產權無法辦理按揭貸款,代理商算上裝修,以及營銷開支總共損失了大概20萬左右。我現在感覺真是挺對不住人家的。
2013年8月,我的壓力還並不大,因為這個時候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畢竟中介是賺錢的,自己也清楚的明白,只要好好操作中介我今年肯定能賺錢,明年就更沒問題了。
不幸的事情發生了,2013年8月由於我性子太急,感覺這樣賺錢太慢急於賺大錢,一心想做房產團購,加上前期我做的一個本地的房產信息發佈平台沒推廣好,我就一心想做成,上半月我寫房產團購網的企劃書,寫了2多頁,每個細節戰略我都認為安排的還能好。下半月就開始建站,花了1萬多塊錢,9月中旬,終於上線了。這個時候我就開始按照前期營銷方案開始準備做網站推廣。由於我手頭資金有限,網站推廣的難度隨之增加,經過分析我決定尋求開發商合作,本人是91年的,即沒有家庭背景又沒有資金,純靠自己闖,最後弄的焦頭爛額還是無濟於事,這個時候我手頭只有不到一萬塊錢了,房產中介那幫員工也開始軍心渙散,我一邊得穩住員工一邊還得尋求出路。事已至此我還是抱著最後的一絲希望打了兩期本地傳媒和兩個月的本地最有名的一個網站的首頁廣告花了3600塊錢,做完這些之後我一邊開始等待一邊開始重新分析我的網線,最後得出結論,團購網站的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問題就出在定位上,原因介紹:第一小縣城本身對於網絡的應用度不夠,第二針對與一個縣城單推房產團購是必死的因為房產不是快銷品,它的商品性質就注定了他不能成為大眾所耳熟能詳的平台,第三缺乏形式上的優勢,本地房地產還沒到需要整合營銷渠道的節點。
於是,我決定做第三個網站,前兩個分別是本地房產發佈平台,本地房產團購平台,總結了以上教訓我打算做本地的團購網站,我又借了兩萬多塊錢,開始我今年的第三個項目,我打算運用本地的團購網站把我的房產團購平台托起來。
大概是2014年11月初,中介由於沒資金運轉已經停了,我分析那時候自己也是鬼迷心竅了,網站開始籌備建設,就是找個普通程序員做個網站這個時候我和那位程序員已經很熟了不過還是收了我4000塊錢,也沒多少錢了,網站上線用了接近一個月,不過有一點我是很肯定自己的網站上線開始招商我們團隊6個人用了不到一個月商戶數量就達到200餘家。招商結束後,網站開始運作,第一個月的營業額破萬,廣告投入了接近兩萬,註:這個時候我已經開始負債了。網站團隊員工還需要工資,至元旦前我總共投訴3要多塊錢就單單本地團購網站這一塊。我的收入我說一下,我們抽點是5%,10000*0.05,也就是說我才賺了500塊錢,如果事情就這樣慢慢的發展也到無所謂,慢慢的就正常了,關鍵是這個時候我們的競爭對手出來了,本地一家門戶網站,論技術不相上下,我的還做了手機客戶端,主要問題是他的網站本身就是大眾所熟悉的這樣競爭起來我們就敗了。後來這家網站老闆找我說,其實這個本地的團購網站,根本無法維持一個公司的正常運轉,這是實話!而且我調查了一下,網站現在的銷售額大有下降趨勢,我們的廣告反而成了美團的廣告,由於我們的支付方式麻煩不夠靈活,缺乏技術支持,申請支付方式處處受限,導致支付方式「狹窄」。很多消費者和商家明白過來之後反而都轉戰美團。其實按照我最初的思路我是想先做本地團購再做本地網上商城的~~前功盡棄了。
創業失敗總結:
1、急於貪大求成。如果我能踏踏實實的做房產中介儘管賺錢速度不是這麼快但是決不至於現在的負債。
2、所做事業與自己原始資本不符。原來總以為操作個網站投資少,彙集資金速度快,其實不然,尤其是在小縣城,大眾對於網絡的認知、認可程度遠遠不濟,這主要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第一,有知識的青年朋友們都在大城市;第二網站推廣費用遠遠高於多數人所想,推廣的費用高的離譜而且還不能硬推。其實我想過這個問題,宣傳推廣的最高境界就是輿論氛圍,是一種風氣的製造。這是推廣的核心。
3、鋪的攤子太大,資金難以集中發力。當然這個主要原因也在於缺乏原始資本。
4、創新型行業創業引導為主。過程是很緩慢的,所以網站我現在就打算「養」起來。傳統行業雖然雖然賺錢慢但是成功率遠遠高於創新型行業。想急於通過創新型行業賺快錢是不現實的。
5、網絡創業試點地要選好,起步很重要,舉個例子吧,如果我的網站是在一個市級城市做推廣,推廣方式以網絡推廣為主以地面宣傳為輔可能就不是這麼慘。所以「平台」很重要。
現在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我能做的就是堅持穩住這個網站,只要還能留住它我就會堅持留住它,現在網站維護都是我一個人,光桿司令,僅需要晚上辦公就可以。所以白天我要找份工作,重新開始尋找機會等待創業的時機謀劃更好的項目。
給所有將要創業的夥伴們的幾點提醒:
1、不要急於求成,穩中求進,做事情一定要順勢而為,尤其是下坡路的時候儘量不要擴大投資。商戰不是不可以賭,但是要有價值的賭。
2、選擇好合適的項目不要頭腦發熱,不要把自己放到項目裡,要把自己的用戶放到項目裡,不要自己矇騙了自己,有些事情理想都是豐滿的,但是現實還是很骨感的。
3、少看大企業的一些發展規劃,當然戰略還是要學習的,不過創業者其實最該學習的東西,大佬們是真的無法教會的,這個也是教不來學不來的。其實很多黑馬人物,最缺乏的就是資本,很多人也都會運作資本,但是恰恰很缺乏資本,這一點只能依靠自己。
4、屌絲、菜鳥尤其是很多像我一樣缺乏原始資本又沒有條件融到資的創業者不要貪圖大,不要貪圖自己的宏偉大志,一定要記住要從小做起,要學會穩,其實如果你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按部就班的做,你總會成功的。
5、網上看到很多大佬們追求百年企業,其實我們想一下哪有多少百年企業,紅頂商人胡雪巖,當年鋪的攤子那麼大,堪稱商業帝國,負面新聞一出不是也引起擠兌潮,倒閉了嗎;當年史玉柱不也是因為流動資金導致企業問題,最後別人欠他的錢都收不上來了;摩托羅拉、諾基亞,N年前我們看著他們堅不可摧不也是逐漸淡出商業舞台了嗎,企業越大風險越大。我看現在的支付寶就面臨這個問題還有微信支付,這些都存在大量隱患。
6、網絡是一個可以「暴富」的行業也是一個極具風險的行業——知名度高並不意味著財富多並不意味著大更不意味著安全。
7、網絡終究是個媒介、服務的載體,這是他永恆的定義。由此可見,對於互聯網創業永遠要記住兩條:第一,文字和圖片是至關重要的兩環;第二服務的便捷,是其成功必備的砝碼。網絡缺少便捷甚至比線下還要發雜就不要做網絡。
以上是我2013年創業失敗的全部過程以及總結。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要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所以我拿來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