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猛人出手 股災買貨


2015-07-16  NM

由Gaw Capital(基 匯資本)牽頭斥資73億元購入嘅尖沙咀洲際酒店,成為股災下之大交易;這個「Gaw」吳氏家族來頭唔小且見慣風浪,差不多廿年前,老外狙擊手勵晶基金向誠 哥接下Gaw氏的上市公司建生國際(224)一成四股份,繼而部署拆骨,當時雙方玩到互揭陰私,乜都出齊,連主席吳仲燦在史丹福大學未畢業啲料都挖埋出 來。

當時,年僅廿五歲次子吳繼泰擔大旗與基金佬互撼,最後勵晶班老外無功而回;九九年吳仲燦因病過身,兩子接手家族生意之餘仲搞起私募基金Gaw Capital, 專注東南亞、歐美房地產投資,呢十年八年撈得風生水起;聽講其大陸人脈關係強勁;兩年前就幫平安保險,以$30億「趙」起英國The Lloyd's Building,成為首家內險放洋買磚頭;負責呢單大交易係Gaw Capital入面嘅大將Tony Lo(盧慶雄),佢係689反咗面嘅舊拍檔,一齊搞起梁振英測量師行。Tony手頭有唔少大孖沙客仔,專做大刁。Gaw Capital可謂大碼頭,管理資產700幾億;當初如果Tony仲跟住689間戴德梁行,早就坐沉船!

金融逍遙客我係「股災幸存者」

游走於中港台併購、私募投資的金融多棲動物,現為多間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及董事近日中港股市如一部恐怖片,只要有入場,股民都能感受到箇中的驚心動魄。香港 冇停板制,頓成洗倉提款機,重貨之士真係肺都嘔埋出來!今次風暴,表面恒指回調二十巴仙,A股仍比上年累積一定升幅,表面上數據離「股災」定義仍遠,但逍 遙客認為,實際影響之深之大,與股災無異,特別是以散戶主導的A股,而散戶又主力投資中小創業板,呢一板塊又以夢幻妖股為主,就算腰斬兩次都嫌貴!股票投 資好比人生,唔上當得多唔會成長,逍遙客也不例外。回想逍遙客當年在股票行暑期工嘅工資加零散積蓄,就夾埋同事全部貢獻俾一隻股仔:寶秘礦油,後來又夾多 幾千蚊,再次葬身於一隻叫十字軍嘅。相信資深股民對呢兩隻股都有啲印象。稍後成熟啲,又唔執輸參與2000年科網大潮,終在tom.com上慘敗。痛定思 痛後飽覽Peter Lynch和股神理論,以為汲取了教訓,又「得了書經的指引」,逐漸唔再掂股仔。到08年藍籌花旗銀行大跌三成,即飛身入市,切身貫踐「人們恐懼我貪婪」 嘅理論。兩個月後$18蚊股票跌到$1蚊,又合又併後嗰啲倉底貨至今仍在戶口。在股壇打滾咁耐,逍遙客都曾蝕錢,何況無知的散戶。作為資深的「股災幸存 者」,我認為完全不投資股市,就太過理想化。而成日掛「早知」喺口邊,也唔配做個賭仔。舔舔傷口,舊錯不犯再度上路,先係一個成熟投資者應有嘅思維。人生 風風浪浪,逍遙客凡事阿Q精神,俾人呃時痛一陣好快安慰自己:好在佢咁早呃我,如果更信任時才受騙,佢會呃到我好甘。但如果重複上同一個當,那要檢討嘅係 自己囉!

中環寸嘴金融「撈女」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是各大有名食肆之VIP,喜歡研究城中有錢佬對食之要求,透過美酒佳餚,細味人生百態,讓讀者「嗒」落有味。個市跌咗兩千點後,個打 壞老友一早打來:「阿楊,今日食晏堅唔堅呀?不如去灣仔間美利堅啦。」嘩,呢個時勢俾人見到我踎美利堅,以為我好唔掂(編按:灣仔美利堅屬街坊價京菜 館);俾銀行佬見到,call我loan呀!呢,恒生以前布晒啲線眼喺澳門賭場,目及實啲客有冇輸鑊甘,方便同個客做定防風措施。大跌市嗰日,個八婆 banker正一烏鴉口,話中央唔識救市,又冇晒子彈,恒指會跌到兩萬點喎,叫我喺其他銀行戶口搬定多啲錢嚟,咁就有安全感,我即刻媽佢:「你仲衰過啲二 奶、三奶,向啲契家佬


騰百萬50億電商出手,未來電商與傳統商業該如何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01/151261.shtml

去年萬達、百度、騰訊三巨頭共同出資要做線上線下融合的O2O電商平臺,撬動線上線下的30萬億市場份額,其他大佬也紛紛布局O2O,京東聯合上萬家便利店做O2O,順豐布局嘿客,百盛與大眾點評戰略合作共同促進O2O轉型,沃爾瑪全資收購1號店開啟O2O時代。天貓布局日日順下沈三四線城市、近日又推出了碼上淘,電商落地,線上線下融合正如火如荼。

20140829112319535

電商落地模式亦各有特色。阿里正通過碼上淘落地,意在拓展O2O(線上線下)的使用場景。京東選擇結盟便利店,通過庫存下沈,節省配送成本和配送時間。順豐布局“嘿客”線下社區,目前艱難的維持中。眾多的O2O試水,成與敗牽動著電商與傳統業態喜憂參半的大思考。

電商喜在其發展速度驚人,未來幾乎所有商業都是電商,電商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喜的是,並不是所有電商都賺錢,13、14年沈淪的電商比比皆是,而懂得率先以“互聯網+”思維轉型的傳統商家將順應消費者的習慣,通過線上線下融合贏得更多客源。然有喜必有憂。傳統業態備受電商沖擊,難免要思考,到底傳統業態怎麽活,轉型升級如何走;電商則更擔心什麽時候能夠賺錢,臨界點在哪里,何時才能結束賠本賺吆喝的日子。無論是喜是憂,O2O電商來了,商業大佬紛紛看到了電商的另一面,落不了地的電商,也許在將來就是“有電無商”。 

為什麽電商要紛紛落地,發展線上線下業務?在筆者認為這種趨勢有兩個主要原因。

垂涎更大的市場

盡管電商蓬勃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商所占的份額仍然不到10%,即使在領跑的美國,目前仍有超過80%的交易是通過線下進行的。互聯網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但傳統商業仍是不可忽略的市場。電商落地則能夠從地面的顧客族群中收獲更多新顧客群體,催生出更大的線上消費市場。

營造更好的體驗

對電子商務而言,用戶體驗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其中包含了眾多環節。從最初的頁面瀏覽、購物車、訂單生成和支付,到線下的訂單追蹤、物流配送直至售後服務等等。其中每一個環節都能影響用戶的購物體驗。這是一個乘法遊戲,任何環節為零或為負值都會讓一切努力付諸東流。體驗,已經成為電商必須重視的關鍵。馬雲曾多次強調,電商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變革,這也是他信心滿滿預言“電商基本取代傳統商業”的原因。但既然是一種生活方式,也就預示著它不僅僅是買賣的結果,整個購物的過程以及各種細節的體驗也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電商的體驗除了線上,更涉及到線下的物流、實物體驗、售後等諸多環節,這也是電商的短板,如果不能夠做到優化,不僅難以網羅更多線下客源,更有可能因體驗不佳而喪失現有用戶群體。

 

所以,面對線下市場空間的拉力,以及顧客體驗需求的推力,這就要求電商必須適當落地,否則就是丟市場、丟顧客。 

落地的策略和途徑

目前電商落地主要途徑有三種,第一種是自建營業網點,即開實體店。如在線零售巨頭亞馬遜去年在紐約曼哈頓開設了第一家下線零售店。從線上到線下市場開展跑馬圈地。今年4月,第一家蘇寧易購雲店正式開業,以下線體驗中心的模式開啟O2O一站式服務。

第二種是整合渠道。如阿里入股銀泰,電商與實體合作,在下線開設電商體驗館”。實現線下享受網購價,線上也可以享受實體店服務的雙重體驗和保障。

第三種就是沿著價值鏈滲透。電商自建倉儲物流一度成為風潮,不僅京東、淘寶、當當、凡客、蘇寧等電商巨頭紛紛投巨資布局,一些規模稍小的電商,基於未來市場的預測也紛紛發力,布局自建物流倉儲。 

電商落地的如何才有成效 

上述落地策略,電商紛紛試水,有些已經取得先發優勢,但有些舉步維艱。我們分別來看上述三種策略:

第一種,自建實體店。並不是所有電商都適合建設實體店。電商本身的核心優勢就是減少中間環節的低成本優勢,而實體店本身是與低成本相違背的。所以一般的產品不需要也沒有必要建立實體店。那麽這類的企業適合選擇很供電商落地優質商圈的電商O2O體驗平臺來合作。然對於體驗性極為強烈的產品,通過實體店有助於產品的銷售,那不妨建立體驗中心以彌補線上體驗欠缺的弱勢。通過建立實體店能夠強化體驗建立信賴感。

第二種,整合渠道,這個無需自建終端,借力整合即可。目前也是大佬們紛紛看好的形式,各取所長互補其段,滲透速度快。但這種合作需是強強聯合才能更強。這種落地策略,對於自身具備線下優質客流的大型商場非常有優勢。當前,萬達電商積極招兵買馬,其目的就是要通過線下萬達廣場商圈的優勢,快速建立健全自身的電商平臺。優品良倉打造優質商圈里的電商O2O體驗中心,引領電商落地。其目的都是利用下線巨大的客流,成熟的購物體驗,開創線上線下融合的綜合體,形成消費閉環。完成商圈的提升與整合。

第三種,價值鏈滲透策略,這種策略的關鍵在於聚焦最有價值環節。為什麽眾多電商企業紛紛使其物流獨立,就是因為這塊領域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會成為兵家的必爭之地。因為當前我國通用倉庫總體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供求矛盾在一些物流中心城市尤其顯著,如北京、上海、深圳,倉庫空置率極低且近年來租金快速上漲,而電子商務企業目前的增長和競爭都進入白熱化階段,物流正是其競爭的關鍵環節之一,提前布局物流體系才有可能在此輪競爭中不被淘汰出局。但是,自建物流並非是所有玩家都能玩得起的遊戲,這需要大量資本支撐。對於一些資本富裕的大鱷,以及在垂直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品牌,為了營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同時謀局於更遠的未來,自建物流是當仁不讓的首選。但對更多電商企業而言,缺乏資本,盲目跟風自建物流,很容易讓不賺錢的電商雪上加霜。

綜上所述,電商落地的難點可以總結為,自建渠道成本高,整合落地需選對優勢平臺,滲透延展很費錢。那麽面對落地難點,電商究竟該如何突破?怎麽能夠避免高昂的運營成本、複雜的管理難題以及對資本的過度依賴?筆者認為其中的關鍵在於傳統商業與電子商務的有機融合,線上與線下的合作共贏。電商不能抱著殺死傳統企業、取代傳統商業的態度。

傳統零售是電商的有益補充

電商應該意識到傳統商業能夠為自身提供的機會,不要把他們單純看作對手,而要看作自身不足的有益補充。建議電商與線下成熟商場合作,在商場建立臨時體驗專區,用周期性的體驗去網羅線下的顧客資源,同時也把自身的顧客資源指向性地引到商場,二者合力實現顧客的倍增。用合作的視角看商業。基於這種意識,才能避免“心中有敵,處處是敵”,從而做到“心中無敵,則無敵於天下”,隨處都有合作的機會,也就可以輕而易舉落地。由此,我們看到,萬達為什麽熱衷於做電商,除了受到電商蓬勃發展的態勢影響,更重要的是,萬達廣場統領的線下消費商圈和資源,有太多潛力可挖。優品良倉為什麽要在優質商圈建電商體驗中心,供電商落地。都是為線下消費商圈的巨大資源吧。一旦形成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消費閉環,就能夠爆發更大的市場能量。

電商是傳統業態的新機會

同樣,傳統業態也是如此,當年日本規模最大的連鎖商店的7-11也是備受互聯網的沖擊,一度將電商視為其最大的威脅。但是,很快他們轉變了思維擁抱電商得以長足發展。電商的浪潮已經來臨,並且誰也阻止不了,索性不如擁抱變化,積極轉型。融入線上下線合作的O2O大軍,各展其優勢開創未來新商業。 

基於這種雙向意識,無論是電商還是傳統零售業,關註的焦點不應該是誰取代誰,而應是如何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相互吸引和展開合作。通過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行業,提升效率和價值;通過傳統行業提供便利,增強體驗和信賴,實現有機融合,創造共贏發展格局。到那時,發展局面也許不是馬雲預言的“基本取代”,也不是王健林預言的“都能活”,而會是“活得都很好”。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leehone,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


超級牛散90後富豪姚尚坤砸一億救市 判斷政府會出手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09/936859.html

作為超級牛散,高調宣布救市先後增持一億元的姚尚坤坦言,這是他再回二級市場,判斷政府會出手,他才敢買入股票。

 

 

作為超級牛散,高調宣布“救市”先後增持一億元的姚尚坤坦言,這是他再回二級市場,判斷政府會出手,他才敢買入股票。乾坤集團董事長姚尚坤表示,支持國務院一系列的強力救市方案,在任何國家任何市場,在出現大幅波動時候都要救市,救市不僅是正確也是必要的,並不是市場化的倒退。

9500萬買入多只股票

在A股這輪罕見暴跌中,“90後首富”姚尚坤火速入市,其先後兩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有上海建工 、北辰實業 、泛海控股 ,耗資近一億元,截至4日收盤漲幅5%。曾被證券公司員工披露的消息,姚尚坤總持有三家上市公司法人股高達2000萬股。

他還呼籲上市公司本身也應該積極行動起來,開展增持和回購操作,每一個上市公司都有穩定自身股價的責任和義務。這即是自身利益,亦是義不容辭。在原始股、股票認購證、法人股、定向增發等資本操作上,姚尚坤似乎每次都能精準“踩點”,對此他稱自己是“運氣好”。

  • 信息時報
  • 何劍嶺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港幣走高 金管局出手62億港元幹預匯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250.html

港幣走高 金管局出手62億港元幹預匯價

一財網 秦偉 2015-09-01 16:41:00

9月1日,港幣匯價再次走高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對《第一財經日報》確認,按照貨幣發行局機制,當日一共向市場賣出62億港元(買入8億美元)。

港幣匯價頻頻走高,令香港金管局5個月來首次出手幹預匯價。

9月1日,港幣匯價再次走高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對《第一財經日報》確認,按照貨幣發行局機制,當日一共向市場賣出62億港元(買入8億美元)。

“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情況,並會按照貨幣發行局機制,維持港元穩定。”金管局發言人表示,由於短期港元銀行同業拆息接近零,因此銀行體系總結余的進一步增加對銀行同業拆息應不會有實質影響。

美元兌港元匯率上周觸及7.75,顯示人民幣匯率下跌後,避險資金湧入香港。上一次大量資金進入香港,是在今年4月受港股飆升的影響,而最近湧入的資金並不必然進入股市。

因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為香港公眾假期,為滿足兩地市場交易及結算安排,滬港通南下通道港股通9月1日至4日暫停交易,當日並無南下資金進入。而此前5個交易日,總計則流出資金人民幣18億元。

“以金管局的承諾和能力而言,港幣對美元貶值的風險很低。”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外匯分析師陳得能認為,對金管局而言,改變聯系匯率制對嚴重損害投資者信心,進而導致資金大幅外流,可能對香港經濟和貨幣穩定帶來更大威脅,相信聯系匯率制不會動搖。

根據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承諾在7.75的水平向持牌銀行買入美元。根據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承諾在7.85的水平向持牌銀行出售美元。人民幣匯率8月一次性貶值後,美元兌港幣匯率即成為新的市場焦點,有投資者開始押註聯系匯率制無法維系,也有分析人士擔憂港幣走強可能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

“盡管港幣貿易加權匯率上升,但香港經濟不會陷入衰退或者通縮。”陳得能認為,香港經濟的真正風險來自於在香港處於信貸周期和房地產市場頂峰時,來自內地的遊客消費減少、出口衰弱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時,利率又隨美聯儲加息而進入上升通道。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並購狂人孫宏斌胞弟也出手了 收購五洲國際18.77%股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4686.html

並購狂人孫宏斌胞弟也出手了 收購五洲國際18.77%股權

一財網 羅韜 2015-11-20 11:28:00

參與該次股票交易的雖並非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卻是其同胞兄弟。雖然融創方面並未承認,但是五洲國際高層告訴記者,該孫宏兵正是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的弟弟。

11月19日,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369.HK,下稱“五洲國際”)宣布與一名自然人孫宏兵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出售五洲國際9.36438億股股份,占五洲國際已發行股本的18.77%。出售股份代價約每股0.34港元,較11月9日收市價格0.7港元折讓51.43%,涉及總購買價約3.2億港元。同時,五洲國際董事長舒策城兄弟將繼續持有五洲國際51.14%的股份。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多方信源獲悉,參與該次股票交易的雖並非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卻是其同胞兄弟。雖然融創方面並未承認,但是五洲國際高層告訴記者,該孫宏兵正是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的弟弟。

根據公開資料,此次的買家孫宏兵是香港居民,1967年生於中國山西省臨猗縣(孫宏斌同樣出生在這里)。新浪微博有位名叫“孫宏兵1314”的博主,微博認證信息為: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融資管理部總經理,其最後一條微博更新於2014年1月11日。

業內人士指出,上述股權出售和五洲國際轉型有關。今年6月30日,五洲國際公告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拿下兩幅土地,將用於開發動漫文化旅遊城。兩幅土地總價2.5億元人民幣,規劃建築面積37.5萬平方米。做動漫旅遊文化城對五洲國際來說是首度嘗試。五洲國際希望把互聯網技術全面運用到主題公園,通過線上線下兩個互動娛樂平臺有機整合,打造體驗型公園。

而對於孫宏兵的入股,未來五洲國際還會與其展開項目上合作,舒家兄弟在商貿物流領域的經驗豐富,這些經驗對於發展物流地產非常有利。雖然入股五洲國際是孫宏兵個人投資,但是業內人士判斷,孫氏兄弟這次投資的背後瞄準的正是未來盤活雨潤龐大物流資產這盤大棋。

今年9月,孫宏斌稱其將轉而以個人控制的SunacInternationalInvestmentHoldingsLimited與雨潤集團控制人代表進行談判,希望收購雨潤集團下面的地產版塊。

根據公開資料,雨潤地產在全國已有十三個農產品物流中心,其中,西安、成都、沈陽的項目已投入運營中。從占地面積來看,上述每個物流中心的占地面積均為3000至4000畝,而其物流已在全國9大物流區域中的6大區域、重要節點城市,建立以大型物流中心為軸心的農副產品物流網絡體系。

但是對於擅長住宅開發的孫宏斌來說,物流地產顯然還是一片陌生。如若要在這一陌生的領域掘金,與有經驗的“夥伴”結盟自然是首選。

五洲國際總部位於無錫的商貿物流平臺開發和運營商目前已在全國範圍開發運營了20個商貿物流產業園。業務範圍遍布華東、華北、東北、西南、華中和中原地區11大省/直轄市的24個城市,累計開發項目38個,總建築面積超1000萬平方米。

早前,五洲國際董事長舒策城在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專訪時就強調,今後五洲國際將專註於商貿以及物流兩大主業,尤其是物流方面。

從現在孫宏斌洽談並購雨潤的資產包情況來看,農產品物流中心算是其中較為優質的資產。有了這個有經驗的合作夥伴,也許對於孫氏兄弟盤活雨潤地產的存量土地,或許有了更多積極的影響。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只給自己一次機會 出手就要做到最好 陳世德 他的法式美髮刀功 香奈兒、LV都按讚


2015-11-23  TWM

不同於螢光幕前的名髮妝師,陳世德總是默默在舞台後方,打理台前一個個光鮮亮麗的模特兒, 他經歷過廣三SOGO開幕、第一場微風之夜、總統馬英九就職典禮,連時尚精品圈也指名請他服務。 究竟時尚精品圈的台前十分鐘,台後得累積多少功?

「下一位!」在時尚秀場後台一雙眼神嚴肅又專注,雙手不停歇撲粉又編髮的陳世德,穿梭在台灣各時尚精品品牌的發表會和派對,從香奈兒、路易威登(LV),到寶格麗、伯爵,無不指定他做髮妝。他的動作快、效果強,連台北一○一董事長宋文琪都是他的長期顧客。

他出道二十多年,師出台灣第一家法式沙龍店,即法國最大的連鎖沙龍品牌Jacques Dessange JD,他承襲法式刀法,也曾被提拔到巴黎總部受訓。他的心法無他,就是面對每一位顧客,他都對自己說:「我只有這一次機會,這次沒做好,也沒有下次了。」

一天12小時練功

一把剪刀、一柄梳子搞定所有事待過傳統台式髮廊、西門町港式美髮店,陳世德解釋法式剪髮尤其強調「自然」。只有一把剪刀、一柄梳子,以梳子做定點,讓剪刀 緩慢仔細地隨著梳子修整頭髮,可以把男生顱側的短髮修得平平整整。就因為不仰賴電動工具,他必須了解髮流、髮質的特性,因為髮流會隨著髮旋而變化,如果剪 的層次沒有掌握好,可能剪出一頭很難整理的髮型。「手工剪髮很慢,一顆男生頭髮可以花上一小時,但你只能一練再練。」從拿剪刀不會手抖,到剪刀可以接著梳 子的節奏走,他花了整整兩年。

「剪下去的第一刀是關鍵。」因為髮型的長度是整體造形的鋼骨,為了讓顧客清楚明白,他會畫出髮型展開圖,標示出頭頂到髮尾幾公分,才會知道頂部頭髮該夾多 少起來、剪多少層次。髮型自然蓬鬆又滑順的要點是抓出點、線、面的立體感,因此他剪頭髮絕對不坐著剪,「坐著和站著看到的立體面不一樣。」這都是過去每天 蹲馬步超過十二小時、下班後拿著假人頭練習再練習的成果。

他的染髮技術也讓顧客讚不絕口,「我只要告訴他我想染什麼感覺,他會抓到比我預期更美的顏色。」跟著他十年的顧客陳牡芳分享道。染髮不容易之處在於每個人 的髮質、天生的髮色都不同,沒有標準色本;但是陳世德還會考慮到顧客的膚色和習慣穿著的顏色,用三到四款染膏下去調色,顏色獨特且層次豐厚,甚至在陽光下 都有不一樣的折射,而這都是過去用真人頭髮一撮撮測試上百次才知道的。

扎實的訓練打造出陳世德不怕火煉的功夫,尤其二十年前這家法式髮廊,洗一次頭五百元、剪一次頭一千兩百元實屬高消費,服務品質要求極高。他每天工作超過十 二小時,還沒有時間吃東西,有一次餓到胃痛閃進休息室抓一口草莓麵包塞進嘴裡,設計師立刻衝進門內破口大罵:「你在做什麼?你憑什麼冷落我的客人!」

勤於溝通、準備

掌握最佳狀態 遇危機快速解決他的敬業,讓店經理艾曼紐.菲利浦注意到,推薦他成為第一位到法國品牌總部受訓的台灣設計師,在法國他學到必須親自了解顧客需求,「法國設 計師常常先和客人聊上半小時才動刀,但他們就是能掌握顧客的生活慣性,打造顧客天天看了都滿意的造形。」台灣時尚精品公關教母——鈞霈公關執行總裁江淑惠 則是他的貴人,為他引薦幾個精品客戶,開啟了他的時尚精品圈生涯。江淑惠點出,「Kelvin(英文名)是難得的人才。」他總能抓到每個品牌的精神和每一 季的新味道。

活動前,他除了至少準備三種造形,也會事前場勘,以了解什麼樣的妝容在現場的光源、光色、站在哪個角度、露出幾分的臉會最好看。

事前溝通和準備的習慣,讓他練就一身臨危不亂的功夫。有一回品牌沒有多餘的預算準備髮妝道具,但是「冰風雪」的主題很難表現,他當下靈機一動,在模特兒的 臉上身上撒上原本預備的銀白色亮粉,打造如冰的感覺,再用保麗龍搓成一粒粒的白色顆粒,黏在臉上來營造雪的意象,圓滿達到舞台上的效果。

「有他在的現場,我們就很放心。」與他合作十二年的資深精品公關行銷經理鄧珮琪肯定他的細心,陳世德不只打理髮妝,連模特兒出場前都會幫忙盯服裝、整體儀容,總是等到活動最後一刻才離開。

經歷早期沒有髮妝「師」的尊重,一路到被後輩稱上一句「老師」,明年著手開店,陳世德依舊事前籌備、事後進修,「因為我不是匠,我是師。」他邊說邊把髮刀擦得雪亮。

撰文 / 黃玉景



醜農作當飼料 花田喜彘意外養出胡蘿蔔豬 接手家業》科技新貴出手 把養豬當品牌經營

2016-01-04  TWM

創辦人張勝哲曾是年薪破百萬的科技新貴,七年前返鄉接下養豬牧場, 他將賣相差的農產品拿來養豬,還立志讓「花田豬」名號響遍國際。他表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很偉大,我唯一能夠做的事,就是養豬。」未來這裡可以放酒、 這裡做豬肉燒烤區,客人來這裡我就烤我們家的豬肉給他吃,我要把這裡變成花田喜彘的展場……。」花田喜彘(音同:秩)創辦人張勝哲,同時也是「永隆」牧場 的第三代主人,來到了從小成長,如今卻杳無人跡的老家;他一邊訴說童年故事,一邊勾勒對未來事業的想像。彷彿豬肉界的「微熱山丘」,即將在宛如廢墟的三合 院中誕生。

花田喜彘創辦人張勝哲,曾經是年薪破百萬元的科技新貴,七年前,他頂著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及中興大學應用數學資訊組碩士雙學位光環,重返家鄉「彰化田 尾」,一肩扛下爺爺傳承下來的六十年牧場。脫去西裝、挽起袖子,餵豬、趕豬、洗豬……,樣樣自己來。五千頭豬的永隆牧場,連他總計只有四名員工,平均每個 人起碼要負責飼養一千多頭豬,難怪他苦笑地說:「剛回來接班三個月,我就瘦了八公斤!」

環保創雙贏

豬吃農產淘汰品 肉質更軟嫩三年前,專銷紅蘿蔔到日本的雲林縣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王文星一句:「你的豬如果吃了我的胡蘿蔔,肉也許會很好吃喔!」對談之中,張勝哲 發現,其實農市裡,許多農產品因為賣相不好,被摒除在市場外,成為無利用價值的格外品(編按:指農作賣相不佳而成廢棄物),相當可惜。不過轉個念,他心 想:「豬的食量很大,不如讓豬來消化這些在消費者眼中品相不好看、營養卻一點也沒少的不良品,這樣不但能避免浪費,也能取代一般飼料。

於是張勝哲主動找上中興大學進行肉質檢測,驗證食用胡蘿蔔之後,豬肉中含有對人體有益處的β胡蘿蔔素,肉質也會變得軟嫩可口。

紅蘿蔔創造出效果以後,去年胡蘿蔔產量過剩,有朋友直接送給他二十噸,因為「送人都沒有人要。」對張勝哲來說,讓豬隻吃胡蘿蔔是「雙贏」,除了可解決格外品問題,還可以養出有台灣味的豬。此後,他的格外農產品又加入地瓜、金針菇、紫錐花等。

「你知道全台最大的花卉集散地就是彰化田尾嗎?我們的牧場就在田尾,所以我將品牌開頭取名為『花田』,才有在地性;我希望大家吃到我養的豬時,能夠抱著愉 悅快樂的心情,這就是取名為『喜彘』的原因。」張勝哲解釋品牌名稱的由來。他說:「我是科技業出身的,科技產品講究的是全球化,但農產品卻講究在地化!」 他看到西班牙以伊比利豬聞名全球,也期望自家生產的「花田豬」,也能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席之地。

推農業品牌化

靠網路行銷 「牧場到餐桌」理念「我要做品牌,才能打出知名度,有了消費者的支持,才能掌控價格。」張勝哲透露,豬價與一般原料產品一樣,隨著市場波動,因此豬農的生計也只能「看天吃飯」。

這兩年,豬價一公斤在六十八到七十元之間,算是好的價格,一年可以帶來近四二○萬元獲利;但前幾年也曾低到一公斤五十元,牧場立刻面臨數百萬元的虧損。

所以,張勝哲強打品牌,靠著吃格外品的胡蘿蔔豬,利用募資Flying V平台,宣揚「牧場到餐桌」的銷售理念,沒想到一舉擦亮自家招牌。此外,他也努力找尋B2B(按編:企業對企業)商業模式,目前在名店中西融合料理樂埔 町、北歐料理MUME都吃得到,未來自家網購平台也會上線。

好點子獲青睞

成功在募資平台 籌到百萬資金他富有創意的商業模式,讓他在參加今年農委會的農業好點子募資競賽時,成功在Flying V上,募到一○二萬元資金,一舉得到評審團青睞,獲得第一名。

「人的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很偉大了。我想我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養豬。」張勝哲坦承,目前吃格外品農作物的豬隻,只占牧場的部分產量,畢竟飼料成本偏高;但隨著自家豬肉產品品牌化,有更多消費者支持,未來將會有更好的成果。

撰文 / 黃家慧

 

中聯重科出手收購特雷克斯意欲何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6123.html

中聯重科出手收購特雷克斯意欲何為?

一財網 王佑 2016-01-29 23:50:00

美國工程機械巨頭Terex Corporation(TEX.NYSE,下稱“特雷克斯”)對外宣布,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中聯重科(000157.SZ)已向其提出收購要約。據稱,中聯重科將開價每股3美元,預計總計斥資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7億元)拿下特雷克斯。

近日,美國工程機械巨頭Terex Corporation(TEX.NYSE,下稱“特雷克斯”)對外宣布,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中聯重科(000157.SZ)已向其提出收購要約。據稱,中聯重科將開價每股3美元,預計總計斥資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7億元)拿下特雷克斯。消息傳出後,中聯重科也對這樁正在進行中的收購案予以確認。為何在工程機械行業如此低迷的環境下,中聯重科還要斥巨資拿下這家總部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全球著名機械企業呢?筆者認為,或許這與中聯重科的中長期戰略、目前資金儲備、融資條件等等有關。

先回顧一下這樁收購案。1月28日,中聯重科確認,就一項潛在的交易與特雷克斯進行了討論,並向其董事會提交了無約束力報價。不能忽視的是,自2012年開始,國內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已連續4年同比下滑超過30%,企業盈利能力普遍下滑,經營指標惡化。在全行業資金緊張、業績不佳的境遇下,國內機械公司收購國外公司難免會引起各方更強烈的關註。

筆者看來,中聯重科展開這一並購行動的原因之一在於,特雷克斯與中聯重科的相關業務雖有交叉,但存在較強的互補性。

目前,特雷克斯所擅長的領域主要是吊裝與物料搬運的設備制造,其產品包括高空作業平臺、建築機械等,多項業務均為全球第一;而中聯重科主要偏向工程機械,環境及農業等也在加強實力。因此,這項巨資收購將為中聯重科進入高空作業平臺、工業起重機和港口機械、物料處理機械等業務領域帶來較大幫助。

特雷克斯的產品包括高空作業平臺、建築機械等(網絡資料圖)

東吳證券的一份報告中就稱,特雷克斯2014年年報顯示,這家營收73億美元(約447億人民幣)的美國企業,高空作業平臺業務有23.7億美元收入,占比約三分之一。該業務可滿足大部分的高空作業要求和定制化個性需求,實現自行走式、智能操控、安全載人和超大覆蓋。另一方面,特雷克斯72%的業務集中在西歐與北美,中聯重科的業務85%集中於中國,彼此在產能資源、供應鏈資源和渠道等方面可以形成協同關系。

其次,中聯重科在進入一個新領域的過程中,時而會選擇合適的、成熟的收購對象,這無疑是其公司戰略投資的一種手段。如果留心,你會發現中聯重科近期的一些重大收購項目都有類似路徑。在進入農機領域的過程中,它就收購了奇瑞重工;環保領域發力時,它看中了意大利納都勒公司。所以,拿下特雷克斯是其公司大型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這一行動後,雙方業務是否能獲得更好的整合,彼此的研發、制造及設計平臺能否實現最大程度的融合,還要有待觀察。

此外,對於資金及融資上,目前中聯重科已有所準備。該公司的2015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已持有逾155億元的貨幣資金,第三季度起該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開始逐步轉好,“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從去年一季度、二季度的47.4億元、96.1億元轉為了153億元;對於未來收購美方公司的資金需求或起到支持作用;同期,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58.9%,擁有一定融資空間,而在該公司的融資渠道方面,也擁有總計1200億元的申請信用(授信)及融資額度。就該項目,中聯重科稱已經獲取了國家相關部門的境外收購項目信息報告確認函,也獲得了有關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確定函。當然不能否認的是,中聯重科去年第三季的收入(43.8億元)和毛利潤(12.5億元)環比有所減少,而未來經營業績如果繼續下降,或許會對中聯重科的收購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也有人士稱,中聯重科的“國資、軍工背景”或無法通過美國相關審查。一位中聯重科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應,“通過多年的股份制改造,我們的股權相對分散,其中國有資本占比為16%。就目前而言,中國公司作為收購方的交易獲得 CFIUS核準數量正不斷增加,包括聯想收購谷歌摩托羅拉手機業務 、中海油收購 Nexen 油氣業務等等。另外,我們是中國市場上最大的裝備制造商之一,業務範圍涵蓋工程機械、環境產業、農業機械等,但各業務板塊均未涉及軍方合作,公司所涉及的核電項目,主要為場館建設提供吊裝設備,與特雷克斯等眾多國際工程機械廠商服務內容一致。”

可以看到,在國家“一帶一路”及“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中國南車子公司收購知名海工企業SMD、濰柴動力買下博杜安、山河智能購入加拿大AVMAX公司等一系列並購案也曾一一浮出水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就曾表示,2025年中國制造業可進入世界第二方陣,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中國制造業將位居第二方陣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國;2045年中國制造業可望進入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制造強國。

中國制造業需要提高國家制造業的創新能力、提高制造業的國際化發展水平;同時,國內企業也需要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的突破與發展。從制造業大國,邁向制造業強國的過程中,我們還需經歷很長的時間、同時也要有更為充分的戰略部署。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觀察】情義、生意各歸各道 華潤出手要保自家利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787.html

【觀察】情義、生意各歸各道 華潤出手要保自家利益

一財網 張歆晨 2016-03-18 18:03:00

說到底,情義歸情義,生意歸生意。華潤也必須要對自己的股東負責,同時,央企嫡子的面子也不是可以隨便丟的。

整整3個月,從王石撕破溫情的面紗公開與新晉第一大股東寶能系對峙以來,除了始終保持沈默的寶能系,另一利益相關方原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也對事件的發展保持了極大地克制。

直到3月17日,外界均以為劇情將要結束的一刻,隱忍已久的華潤按耐不住了,借萬科管理層在程序上的瑕疵,將內心的不滿公之於眾。

作為一家行事極為低調又深諳政治策略的央企,華潤一邊在股東大會上投票占成萬科繼續停牌,一邊主動約見媒體指責萬科管理層行事欠妥的舉動,絕非為了刷一下存在感那麽單純,相反,後面一定留了自己的底牌,只是還沒有到翻開的時刻。

從2000年華潤通過收購深特發而成為萬科股東以來,通過參與增發以及二級市場買入等方式,合計持有萬科15.29%的股份,並長時間穩居萬科第一大股東位置。

15年時間里,華潤始終以財務投資者身份,對萬科管理層經營自主權極大尊重,被視作中國資本市場上“最好的婆婆”。

也正是在大股東放羊式的管理下,萬科管理層得以大展拳腳,公司飛速發展。

2015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1955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1億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在國內地產公司中排行前茅。公司自1991年上市以來累計盈利超過1000億,累計分紅189.44億,分紅率為18.93%。

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公司盈利規模攀升,以及分紅比例的提高,投資萬科的回報率逐年上漲。不久前,萬科宣布2015年度分紅派息方案為每10股派送人民幣7.2元(含稅)現金股息,分紅比例超過當期凈利的40%。

以剛剛晉身萬科第一大股東寶能系的投資回報來看,拋開股價升值的浮盈不談,其憑借持有萬科24.26%的股份,便可以獲得19.3億的現金分紅。

從數據來看,萬科不失於一家經營績效卓越的企業,這其間當然離不開萬科管理層的汗馬功勞。但功高亦不能蓋主,萬科管理層一貫的傲慢態度,讓這家優秀公司頻繁遭遇“差評”。

去年12月17日王石以創始人以及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公開宣稱不歡迎大股東寶能系的入主,就在資本市場上引起不少的爭議甚至負面評價。

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是股東,無論持股量多寡,在看到寶能系被“羞辱”之後,多少有點“兔死狐悲”之感。

作為持股比例高達15.29%的華潤,在萬寶事件上的觀望,並不代表旁觀。事實上,華潤當下的掌門人傅育寧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事件進展的關註,一邊強調會支持萬科,一邊也強調要“合法合規”。

有沒有“合法合規”,正是華潤此番抓住萬科管理層“小辮子”的依據。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以及萬科公司章程,有關萬科管理層“應不應該事先召開董事會商討與深地鐵的合作事宜”尚存爭議,但既然華潤已經將這個分歧告到監管機關面前,並采取訴諸媒體的方式公開,說明萬科管理層與華潤之間的內部溝通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失效,而華潤也並不如外界所臆想的一樣對萬科“無條件的支持”。

說到底,情義歸情義,生意歸生意。華潤也必須要對自己的股東負責,同時,央企嫡子的面子也不是可以隨便丟的。

華潤管理層此前極少有針對萬科股權的表態,僅有少數報道提及華潤入主萬科的早期有將萬科並入報表的計劃,但因種種原因而擱置。

但這並不能表示華潤坐了15年的交椅會那麽輕易拱手讓人。去年寶能系第一次舉牌萬科持股比例超過15%後,華潤就曾兩度增持,奪回第一股東席位。

眼下,華潤只是憑借對萬科管理層的質疑表達輕微不滿,並沒有直接表明反對引入深地鐵作為萬科第一大股東,但這個微妙的態度轉變,已足以讓外界感受到萬寶事件中可能存在的新變數。

無論是什麽觸動了華潤的奶酪,總之,華潤已經出手了。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洛陽鉬業26.5億美元再出手收購 要成全球最大鈷生產商的節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1116.html

5月9日晚間,洛陽鉬業(03993.HK)發布公告稱,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洛陽鉬業控股有限公司與Freeport-McMoRan Inc(下稱“自由港”)簽署協議,以26.5億美元收購自由港集團位於剛果(金)的TenkeFungurume銅鈷礦(下稱“Tenke銅鈷礦”)56%權益。

而在10天之前,洛陽鉬業剛剛宣布與 Anglo American plc(下稱“英美資源”)簽署協議,出資15億美元進行相關並購,並涉及英美資源的鈮和磷業務。短期內,洛陽鉬業拿下兩大海外項目,從而希望鞏固及拓展自己在有色領域的版圖。

洛陽鉬業董事長李朝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Tenke銅鈷礦在鈷方面尚有巨大潛力,我們預計Tenke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在產鈷礦。”

本次洛陽鉬業收購的Tenke以其2015年鈷產量計算,約占全球16%的市場份額。公開資料顯示,鈷的主要用途包括以鈷酸鋰和三元材料的形式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作為高溫合金,廣泛應用於飛機發動機等航空航天領域,同時在合金以及稀土強力永磁性材料中也廣泛使用鈷,而剛果(金)鈷產量列全球首位,占全球總產量一半。

根據洛陽鉬業與自由港的收購協議,本次交易對價為26.5億美元現金加上根據未來銅鈷價決定的最高達1.2億美元的對價。

此外據收購協議,自由港集團給予洛陽鉬業獨家選擇權,能以1億美元收購其在芬蘭的Kokkola鈷精煉廠中的權益、以5000萬美元收購其在剛果(金)的Kisanfu勘探項目中的權益。

李朝春同時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本次交易對價的全部資金將來自洛陽鉬業目前持有的現金和授信。

“Tenke銅鈷礦在全球行業內享有盛名,該礦是真正世界級的礦山,行業人士稱它是自由港皇冠上四顆明珠之一,另外三顆明珠分別是印尼的Grasberg、美國的Morenci以及秘魯的Cerro Verde。”一位香港礦業投行人士這樣表示。

洛陽鉬業的資料顯示,2015年Tenke銅鈷礦生產銅金屬20.4萬噸,生產鈷金屬1.6萬噸。根據洛陽鉬業公告,Tenke擁有超過2800萬噸銅和300萬噸鈷的資源量,2015年共生產銅金屬20.4萬噸銅、1.6萬噸鈷,凈現金成本1.21美元/磅。按照目前銅價2.2美元/磅計算,Tenke銅鈷礦的毛利率高達45%,息稅折攤前利潤超過5億美元。

針對洛陽鉬業選擇此時並購Tenke銅鈷礦,上述香港礦業投行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透露說,Tenke銅鈷礦的母公司自由港是全球最大的銅礦上市公司,該公司2013年大舉進入油氣領域,為此背負了高達210億美元的負債。

“隨著油價暴跌和銅價持續疲弱,自由港2015年第四季度經營出現虧損,考慮油氣資產大幅減計後虧損高達41億美元,其股價從一年前20多美元最低跌至4美元以下,降低債務越來越急迫。自由港去年底至今的公告中也多次表示,該集團正加快推進資產出售已籌集現金償還債務。”上述投行人士稱。

安信證券的行業分析師齊丁5月6日發布的報告稱,鈷需求端將保持6.5%的增速,預計2016年需求為99000噸。需求增長主要來自新能源汽車需求帶來的三元材料用鈷量大幅增長。鈷的供需平衡將從2016年起改善並逐步出現短缺,預計鈷價將逐步企穩回升。

洛陽鉬業目前是全球最大鉬和鎢生產商之一、澳洲第四大銅生產商,本次交易結束後,洛陽鉬業將成為全球最大鈷生產商和第二大鈮生產商。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