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聯重科出手收購特雷克斯意欲何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6123.html

中聯重科出手收購特雷克斯意欲何為?

一財網 王佑 2016-01-29 23:50:00

美國工程機械巨頭Terex Corporation(TEX.NYSE,下稱“特雷克斯”)對外宣布,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中聯重科(000157.SZ)已向其提出收購要約。據稱,中聯重科將開價每股3美元,預計總計斥資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7億元)拿下特雷克斯。

近日,美國工程機械巨頭Terex Corporation(TEX.NYSE,下稱“特雷克斯”)對外宣布,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中聯重科(000157.SZ)已向其提出收購要約。據稱,中聯重科將開價每股3美元,預計總計斥資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7億元)拿下特雷克斯。消息傳出後,中聯重科也對這樁正在進行中的收購案予以確認。為何在工程機械行業如此低迷的環境下,中聯重科還要斥巨資拿下這家總部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全球著名機械企業呢?筆者認為,或許這與中聯重科的中長期戰略、目前資金儲備、融資條件等等有關。

先回顧一下這樁收購案。1月28日,中聯重科確認,就一項潛在的交易與特雷克斯進行了討論,並向其董事會提交了無約束力報價。不能忽視的是,自2012年開始,國內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已連續4年同比下滑超過30%,企業盈利能力普遍下滑,經營指標惡化。在全行業資金緊張、業績不佳的境遇下,國內機械公司收購國外公司難免會引起各方更強烈的關註。

筆者看來,中聯重科展開這一並購行動的原因之一在於,特雷克斯與中聯重科的相關業務雖有交叉,但存在較強的互補性。

目前,特雷克斯所擅長的領域主要是吊裝與物料搬運的設備制造,其產品包括高空作業平臺、建築機械等,多項業務均為全球第一;而中聯重科主要偏向工程機械,環境及農業等也在加強實力。因此,這項巨資收購將為中聯重科進入高空作業平臺、工業起重機和港口機械、物料處理機械等業務領域帶來較大幫助。

特雷克斯的產品包括高空作業平臺、建築機械等(網絡資料圖)

東吳證券的一份報告中就稱,特雷克斯2014年年報顯示,這家營收73億美元(約447億人民幣)的美國企業,高空作業平臺業務有23.7億美元收入,占比約三分之一。該業務可滿足大部分的高空作業要求和定制化個性需求,實現自行走式、智能操控、安全載人和超大覆蓋。另一方面,特雷克斯72%的業務集中在西歐與北美,中聯重科的業務85%集中於中國,彼此在產能資源、供應鏈資源和渠道等方面可以形成協同關系。

其次,中聯重科在進入一個新領域的過程中,時而會選擇合適的、成熟的收購對象,這無疑是其公司戰略投資的一種手段。如果留心,你會發現中聯重科近期的一些重大收購項目都有類似路徑。在進入農機領域的過程中,它就收購了奇瑞重工;環保領域發力時,它看中了意大利納都勒公司。所以,拿下特雷克斯是其公司大型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這一行動後,雙方業務是否能獲得更好的整合,彼此的研發、制造及設計平臺能否實現最大程度的融合,還要有待觀察。

此外,對於資金及融資上,目前中聯重科已有所準備。該公司的2015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已持有逾155億元的貨幣資金,第三季度起該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開始逐步轉好,“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從去年一季度、二季度的47.4億元、96.1億元轉為了153億元;對於未來收購美方公司的資金需求或起到支持作用;同期,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58.9%,擁有一定融資空間,而在該公司的融資渠道方面,也擁有總計1200億元的申請信用(授信)及融資額度。就該項目,中聯重科稱已經獲取了國家相關部門的境外收購項目信息報告確認函,也獲得了有關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確定函。當然不能否認的是,中聯重科去年第三季的收入(43.8億元)和毛利潤(12.5億元)環比有所減少,而未來經營業績如果繼續下降,或許會對中聯重科的收購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也有人士稱,中聯重科的“國資、軍工背景”或無法通過美國相關審查。一位中聯重科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應,“通過多年的股份制改造,我們的股權相對分散,其中國有資本占比為16%。就目前而言,中國公司作為收購方的交易獲得 CFIUS核準數量正不斷增加,包括聯想收購谷歌摩托羅拉手機業務 、中海油收購 Nexen 油氣業務等等。另外,我們是中國市場上最大的裝備制造商之一,業務範圍涵蓋工程機械、環境產業、農業機械等,但各業務板塊均未涉及軍方合作,公司所涉及的核電項目,主要為場館建設提供吊裝設備,與特雷克斯等眾多國際工程機械廠商服務內容一致。”

可以看到,在國家“一帶一路”及“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中國南車子公司收購知名海工企業SMD、濰柴動力買下博杜安、山河智能購入加拿大AVMAX公司等一系列並購案也曾一一浮出水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就曾表示,2025年中國制造業可進入世界第二方陣,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中國制造業將位居第二方陣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國;2045年中國制造業可望進入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制造強國。

中國制造業需要提高國家制造業的創新能力、提高制造業的國際化發展水平;同時,國內企業也需要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的突破與發展。從制造業大國,邁向制造業強國的過程中,我們還需經歷很長的時間、同時也要有更為充分的戰略部署。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