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堪比英國公投?意大利公投是想幹嗎

總理倫齊(Renzi)領導下的意大利,會不會步英國脫歐的後塵?

當地時間9月26日,倫齊將發表講話,宣布對意大利未來至關重要的“憲法公投”(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此前,有意大利媒體稱,公投日期可能在11月5日 ~12月5日的某一個周日舉行。

盡管這一公投僅圍繞意大利國內的憲政體系,比如,根據倫齊的設想,要將參議員的數量從當前的315名減少到100名,限制參議院解散政府的權力等,但外界已紛紛把目光投向這場公投,甚至認為這場公投的重要性不亞於6月23日英國舉行的脫歐公投。

花旗首席全球政治分析師福特漢姆(Tina Fordham)在一份題為“全球經濟學觀點:誰是下一個?英國退歐公投後的歐洲政治風險”的備忘錄中寫道,今年下半年,匈牙利和意大利都要舉行全民公投,前者將就歐洲難民配額進行決斷,後者聚焦憲法改革。福特漢姆認為,意大利憲法公投可能是歐洲政壇除英國問題外面臨的最大風險,

那麽,緣何意大利國內的一場政治體制改革如此牽動世人關註?

倫齊堅信會勝利

作為意大利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2014年當時還39歲的倫齊不願讓自己成為意大利政壇上的一顆“流星”。而在他之前,意大利短短3年間已換了三任總理。當時躊躇滿誌的他,將自己視為一股變革的力量,要沖垮意大利政壇20多年來的僵化政治體系。

意大利總理倫齊

而此次憲法公投瞄準的就是意大利政壇的兩院,比如要剝奪上議院(參議院)的大部分權力,並從根本上削減其人數。

為了體現對此次改革的堅定決心,倫齊大膽地將自己的政治生涯與這場憲法公投捆綁。倫齊稱,憲政改革公投關乎意大利未來,如果意大利民眾在投票時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堅信意大利人民將會為改變意大利政局現狀投出堅定的一票。可見,倫齊把憲法改革的權力並不是交在議院黨派的中層領導手中,而是直接交由普通的意大利民眾來抉擇。而這一決定,不僅僅關乎意大利的未來。

日前,在接受美媒采訪被問到是否屆時會因為公投失敗而下臺,類似於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的境遇時,倫齊並沒有作答,而是重複表示“一定會贏得勝利”。

在沒有正式投票前,倫齊當然有理由信心滿滿。但鑒於英國脫歐公投的前車之鑒,因此選舉前的民調很難為最終結果保駕護航。有分析認為,目前來看,意大利此次憲法公投的最終結果估計也是相當膠著,尚有多數選民並未考慮好究竟是否支持倫齊的改革。

政治風險咨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認為,意大利憲法公投通過的可能性在60%左右。但該集團今年4月來的民調顯示,反對與支持改革的人數在不斷接近。如果最終結果是多數意大利民眾不贊成改革,那麽對於倫齊政府而言,將是一場“噩夢”。歐亞集團分析師桑迪(Federico Santi)表示:“一旦失敗,倫齊必將為此負責,而下臺是其最終的命運。”

一直以來,頻繁更換總理而導致的政壇動蕩,對意大利政局而言並不是新鮮事。自1991年來,意大利政壇25年間已更換了11位總理,幾乎是兩年一換的頻率。

而25年間,執政時間最長的還要屬有著“政壇不倒翁”之稱的貝盧斯科尼,前後4次登上總理寶座,累計執政時間長達8年。而之所以頻繁“改朝換代”的原因,則是各黨派為了在未來的新體制中爭得有利於自己的內容,互不讓步,頻頻發難,使各種改革努力舉步維艱,政府的各項政策屢受掣肘。

意大利也有“脫歐心”

當6月底的英國公投結果顯示該國決定離開歐盟後,歐盟內部多個國家其實早就蠢蠢欲動,其中就包括意大利。盡管尚不能將此次憲法公投的結果直接與脫歐掛鉤,不過一旦意大利民眾不買倫齊的賬,那麽不排除後續上臺的政黨會高舉民粹主義旗幟,慫恿意大利民眾盡早就是否脫歐進行決斷。比如,正在意大利國內不斷崛起的“五星運動黨”。

這一草根政黨正借助意大利民間湧現的反政治情緒不斷夯實基礎,意大利議會也極有可能迎來一股新的、毫無經驗的、反建制的政治力量。

正如許多民粹主義政黨在歐洲的傳播,“五星運動黨”也批判歐盟機構,對於倫齊的民主黨派造成挑戰和威脅。日前,“五星運動黨”候選人拉吉(Virginia Raggi)在羅馬市長選舉中取得里程碑勝利;6月選舉產生的都靈新市長基亞拉(Chiara)也隸屬於“五星運動黨”,這無疑向中間偏左的民主黨籍總理倫齊發出了嚴重警告。

再來看看意大利經濟的基本面。銀行業的大批裁員預示著意大利經濟在走出歐債危機的低谷後,並沒有出現實質性的好轉。早在今年1月底,意大利銀行聯合協會就發布消息稱,到2018年,意大利銀行業計劃裁員2.3萬人。業內調查數據顯示,2007年意大利銀行業人數約為34萬人,2013年銳減為約30萬人,到了2015年再度下滑到3萬多人。急劇下降的銀行從業人員數量,使得倫齊在6月底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會面上,不得不向後者告急,請求援助,但被默克爾拒絕。

盡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在今年年初上調了意大利經濟增長預期,但鑒於銀行業危機有再次爆發的苗頭,該組織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稱,意大利經濟可能面臨巨大挑戰。IMF指出,英國公投結果加劇金融市場的震蕩,增加意大利經濟下行風險,預計意大利經濟要到約2025年才能重返全球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高位。該組織還下調了對意大利2016年至2017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略低於1%,明年增長約1%;此前預測分別為增長1.1%和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73

歐盟勞工搶飯碗 瑞士民眾公投說不

瑞士南部提契諾州(Ticino)本周公布的公投結果顯示,民眾希望對外來勞工加強管控。這是近年來瑞士對歐盟人員自由流動協議表示不滿的最新進展。

在這次公投中,“管控”派獲得了58%的選票,持歐洲懷疑論的瑞士第一大黨瑞士人民黨(SVP)占據多數。這一公投結果給當地政府帶來了難題,同時也再次體現了許多瑞士民眾對歐洲移民的抵制態度。

事實上,2014年針對歐盟人員自由流動協議的提案投票中,提契諾州就是出了名的“管控”派,在該州有68.2%的選民支持控制移民;而在瑞士全國來看,支持者占50.3%。

盡管兩年前這一提案未能付諸實施,但瑞士與歐盟在移民問題上始終關系微妙。此前的英國脫歐事件,又讓歐盟與瑞士關於移民問題的談判更加撲朔迷離。

外來勞工搶生計

講意大利語為主的提契諾州與意大利接壤,在瑞士聯邦的26個州中擁有最大的外來勞工群體。提契諾州總人口為35萬,每天從意大利穿越邊境來到瑞士工作的人數就超過了6萬。

提契諾州因此長期與意大利關系緊張,尤其是在勞工問題上。這一區域的本地勞工遭遇了嚴重的工資競爭,外來勞工常常壓低自己的工資以求打入瑞士的勞工市場。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當地居民更加支持“管控”歐洲移民的提案。這次公投也包括了支持出臺相關政策,提高本地勞工雇傭率的提法。而向來反移民、反歐盟的極右翼政黨瑞士人民黨則很可能抓住這一公投結果,以此佐證其觀點,即瑞士人民也希望政府在與歐盟的談判中表現出更加強硬的態度。

但也有分析家稱,提契諾州地理位置、經濟狀況特殊,影響了它對瑞士整體情況的代表性。

同時這次公投所涉及問題的範圍有限,並不代表選民在控制外來勞工數量和維護與歐盟的雙邊協議中做出了明確的選擇。瑞士聖加侖大學政治學教授帕特里克·埃門根認為:“他們(選民)希望得到自己應該分得的那部分‘蛋糕’——只是在提契諾州這個問題尤其嚴重。”

而提契諾州州長佩德拉齊尼表示,相比2014年的全國投票,這次公投中“管控”派的支持率已經下降了10個百分點。佩德拉齊尼將這一改變歸功於當地政府對這一提案的“聯合反對”。但同時他也承認,這次結果“反映出提契諾州民眾依然盼望有措施應對當地勞工市場面臨的壓力”。

與歐盟關系微妙

瑞士作為永久中立國,與歐盟的關系一直非常微妙。上世紀末瑞士曾經遞交入歐申請,但在當年便宣告失敗。而歐盟與瑞士的七項協議規定自2002年生效,歐盟成員國國民在瑞士有權定居並能自由就業;同樣,瑞士籍勞動者在歐盟成員國也享有同等權利。但協議簽署後,由於湧入的外來移民實際數量遠超預期,同時對於瑞士本地居民生活也造成了沖擊,所以瑞士人民黨開始反對移民。

人員自由流動協議自此也成為瑞士與歐盟之間的一根刺。在今年6月英國公投脫歐之後,瑞士前總統卡爾彌瑞還表示瑞士應該和英國合作,聯合抵制這一協議。

事實上,英國脫歐的確使得歐盟在與瑞士的對話中陷入不利局面。歐盟也一直希望瑞士能維護此前的雙邊協議,不要開了與英國進行單獨談判的先例。而在8月初,瑞士正式告知布魯塞爾,撤回1992年提交的加入歐盟申請。

盡管存在以上舉措,但瑞士依然希望與歐盟維持良好關系。目前瑞士仍然要依靠與歐盟市場間建立的超過120個雙邊協議。而歐盟在人員自由流動問題上一直態度強硬,因此瑞士也做出了一些讓步。

上周,瑞士一些議員表示將會縮小2014年的提案範圍,具體是出臺措施鼓勵企業、市場雇傭本地勞工,包括這些公司在本地就業中心發布招聘信息等。瑞士上議院將於12月討論這一提案。

相比之下,歐盟更加強硬。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此前在對瑞士進行訪問時明確指出,他希望歐盟與瑞士的關系有一個新的制度基礎,即瑞士法律需要自動跟隨歐盟法律進行對接,同時要求瑞士接受歐盟法庭的裁定。但這一系列目標基本上不可能得到瑞士民眾的同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14

英鎊跌破脫歐公投以來低點 創1985年來最低

10月4日,英鎊持續下跌,截止發稿,英鎊兌美元跌穿英國脫歐公投以來低點,最低至1.2766,創1985年來最低水平。

此前,英國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公開表示,英國脫歐進程將在明年3月底正式啟動,這嚴重打擊了市場投資者對英國經濟前景及英鎊匯率前景的信心。

有報道稱,英國首相特里莎·梅在退歐談判中不會優先保護金融服務業。報道援引特里莎·梅政府的三位高級官員透露,在英國脫離歐盟之後,政府將會拒絕將保護金融業作為優先任務。其中一位人士說,特里莎·梅的團隊也拒絕了與歐盟達成一項臨時協議以緩解退歐沖擊的要求。

特里莎-梅的態度也加重了投資者對英國所謂“硬退歐”的擔憂。

在二季度因為英國公投“脫歐”結果而重挫10%以上之後,英鎊在三季度續跌2.5%,由此錄得連續五個季度兌美元下跌。9月份,英鎊兌美元下跌1.2%,亦為6月份以來最差表現。而在10月份第一個交易日因“脫歐”前景消息跳空低開的狀況,也顯示,英國脫離歐盟對其貨幣匯率的負面影響力仍未完全得到釋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499

反難民公投未通過 匈牙利總理改提修憲案拒收難民

11日據國際在線消息,匈牙利總理歐爾班10日向該國國會提交憲法修正案,內容包括禁止向匈牙利集體安置移民等。

本月2日,匈牙利就是否同意歐盟強制性分攤難民問題舉行全民公決後,歐爾班就表示,匈牙利將對憲法進行修改。9日,歐爾班在接受匈牙利電臺采訪時表示,他希望在修憲問題上得到所有的國會議員的支持。

歐爾班強調,憲法修正案中的條款將包括:只有個人申請依據國會制定的法律程序作出裁決後的人,才能夠獲得匈牙利的居留權。修正案中還寫明,憲法賦予匈牙利族人對本國領土和人口以及國家制度的統轄權,任何外部法律規定都不能對此進行更改。歐爾班說,他認為,修正案將有利於匈牙利憲法,而且明確地表達了人民的意願。

預計,匈牙利國會將於本月17日對內閣提交的由執政兩黨支持的修改憲法草案進行討論,11月8日投票表決。在獲得國會支持的情況下,相關修憲條款將於11月中旬生效。

由於匈牙利有關難民的全民公決投票率沒能達到法定有效的50%,因而公投被認為無效。但是,在有效的選票中,對歐盟強制性分攤難民說“不”的選票超過了98%。

9月,匈牙利派遣2100名警察在邊境巡邏,阻止難民入境。(圖:《每日郵報》)

自去年移民危機爆發後,歐盟出臺了移民安置計劃,涉及16萬人。匈牙利被要求接受1294人。但匈牙利不滿該移民配額制度,還曾於去年12月到歐洲法院提起訴訟。

此前,據法國《費加羅報》5月4日報道,歐盟委員會表示,根據都柏林公約,應建立“共同分擔”機制,任何不願意接受歐盟內庇護申請者自動分配的國家,都應繳納最高達25萬歐元每人的罰款。這筆款項將悉數發放給代替該國家接收這些難民的成員國。

而匈牙利稱這一舉措為“勒索”。當天,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PeterSzijjarto)將這一舉措稱為“勒索”,認為該建議無法接受。他表示,配額計劃本身就是一條死胡同,希望歐盟委員會不要陷入僵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56

力阻英國“硬脫歐” 蘇格蘭已公布獨立公投法案草案

10月20日,蘇格蘭政府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二次獨立公投法案草案,向選民征求意見。蘇格蘭政府稱,如果英國政府一意孤行,堅持“硬脫歐”,法案草案在征求意見後,將隨時可能提交蘇格蘭議會進行表決,以“維護蘇格蘭的利益”。法案草案的征求意見期將持續到明年1月11日。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新草案就公投操作程序和內容作了陳述,基本與2014年獨立公投方案相似。但是,新草案並未明確設置公投時間表,只是表示在明年1月的公共咨詢階段結束後,蘇格蘭議會將負責決定何時或者是否舉行公投,而這個決定還需要通過英國政府批準才具有法律約束。

受“硬脫歐”刺激?

據光明日報消息,蘇格蘭政府首席部長斯特金稱:“我的優先任務很明確,我們將盡自己所能保護蘇格蘭的利益。”她表示,英國脫歐,尤其是“硬脫歐”,對蘇格蘭就業和經濟造成的損害顯而易見。蘇格蘭將在英國全國範圍內尋求避免“硬脫歐”,並將提出保護蘇格蘭在歐盟單一市場中位置的提議。但是,如果蘇格蘭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護,那麽蘇格蘭人民就有權考慮獨立。

所謂“硬脫歐”是指英國徹底從歐盟獨立出來,重新與歐盟通過談判建立各種關系,包括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下建立貿易關系,而且優先考慮控制移民,而不是歐盟單一市場的準入權。這與歐盟方面堅持的單一市場準入與自由移民掛鉤正相反。

2014年9月17日,英國格拉斯哥,支持蘇格蘭獨立的民眾集會。(圖:搜狐)

眾所周知,蘇格蘭在2年前就曾進行過獨立公投。2014年9月19日,蘇格蘭獨立公投計票結果顯示,55.8%、共1877252名選民對獨立說“不”,英國繼續保持統一。

據解放日報消息,蘇格蘭此番理直氣壯要求二度公投,從技術上說在於其手中握有一道“前朝聖旨”——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在2014年蘇格蘭首次獨立公投前夕曾表示,如果蘇格蘭選擇留在歐盟,而英國全國卻投票支持脫歐,蘇格蘭有理由要求二度公投。而6月的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是,英國52%的人選擇脫,蘇格蘭卻有62%的人要留,恰恰滿足了二度公投的“卡梅倫條件”。

專家:蘇格蘭真正目的是想維護自身的特殊利益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特雷莎·梅強調“硬脫歐”或成為此次蘇格蘭開始二次公投的導火索。因為“硬脫歐”意味著脫歐談判的焦點將完全放在英國如何與歐盟分道揚鑣上,蘇格蘭的利益可能被邊緣化。

複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表示,蘇格蘭之所以要在此時擡高獨立公投的調門,是因為6月脫歐公投後的事態發展直接刺激了蘇格蘭的神經。由於“硬脫歐”方式將導致英國無法繼續享受與歐盟國家間的自由貿易特權,斯特金擔憂蘇格蘭的經濟、就業和生活水準將受到“硬脫歐”的沖擊。

中國前駐歐盟大使丁原洪表示,表面看來,蘇格蘭獨立心切,一再叫嚷要公投,其實不具有現實意義,其真正目的還是想維護自身的特殊利益。因為歐盟有規定,成員國各地區GDP若低於一定水準可給予補貼。蘇格蘭經濟發展落後於英國整體水平,如果英國脫歐,勢必動了蘇格蘭的補貼“奶酪”,因此,蘇格蘭不願跟著英國脫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950

蘇格蘭以獨立公投相威脅後,終於獲得更大“脫歐”發言權

英國首相府24日發布公告說,首相特雷莎·梅提議在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地方政府與英國“脫歐”事務部之間設立直接聯系機構,讓它們獲得更大“脫歐”發言權,使其在年內有至少兩次機會像英國政府提出自己的脫歐訴求。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公告,新設立的聯系機構將由三個地區的代表與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共同參與,確保英國在明年年初正式啟動與歐盟的“脫歐”談判前,三個地區與英國政府可以直接聯系、協調立場。

公告說,這一舉措將使這三個地區“幫助塑造英國的‘脫歐’策略”。

24日,梅將與蘇格蘭、威爾士與北愛爾蘭的首席大臣進行會談,這是英國首相兩年來首次同時與三地首席大臣會談。梅表示,她已做好傾聽各方觀點的準備,並強調英國最終“脫歐”立場必須對全英有利。

梅表示,“英國目前正面臨一項至關重要的談判,地方自治政府也需要為此做出貢獻。”

蘇格蘭曾在2年前進行過一次脫歐公投

英國今年6月舉行全民公投決定“脫歐”,但蘇格蘭地區投票結果則傾向“留歐”。蘇格蘭政府此前曾多次警告,為應對英國“脫歐”後可能帶來的影響,蘇格蘭將為包括獨立在內的所有可能性做好準備。

據悉,10月20日,蘇格蘭政府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二次獨立公投法案草案,向選民征求意見。蘇格蘭政府稱,如果英國政府一意孤行,堅持“硬脫歐”,法案草案在征求意見後,將隨時可能提交蘇格蘭議會進行表決,以“維護蘇格蘭的利益”。法案草案的征求意見期將持續到明年1月11日。

所謂“硬脫歐”是指英國徹底從歐盟獨立出來,重新與歐盟通過談判建立各種關系,包括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下建立貿易關系,而且優先考慮控制移民,而不是歐盟單一市場的準入權。這與歐盟方面堅持的單一市場準入與自由移民掛鉤正相反。

這已經不是蘇格蘭第一次掀起公投風波,2014年9月19日,蘇格蘭曾進行過獨立公投,計票結果顯示,55.8%、共1877252名選民對獨立說“不”,英國繼續保持統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39

英國脫歐公投至今,這些人悶聲發大財

距離英國“脫歐”公投已經4月有余,英鎊匯率“地震”讓很多人很多行業怨聲載道,同時,“脫歐”公投後的效應也讓一些人悶聲發大財的人慢慢浮出水面,外國房地產投資者、律師、一些出口商、股票投資者和旅遊業者均在此列。

外國房地產投資者

“脫歐”公投後,倫敦房地產市場盡管沒有崩潰,也搖搖欲墜,能支撐住很大程度上多虧了趁著英鎊大跌進入倫敦樓市的外國投資者。

戴德梁行地產顧問貝克漢姆(James Beckham)稱:“房地產已經成為一種貨幣遊戲。許多人認為現在英鎊跌幅巨大,他們很樂意現在下手、購置增值資產。”

雖然今年第三季度在倫敦市中心寫字樓的投資同比下降了64%,但外國買家占比創新高,在總投資資金中占比超過五分之四,英國買家則在減少。

倫敦住宅市場情況類似。在今年第三季度售出的倫敦高端區域住宅中,29%由國外買家購入,上季度該比例為23%。據房產中介漢普頓國際的數據,從絕對價值來看,國外買家購房數量在增加。在漢普斯特德及里士滿等“超級郊區”這方面的增長更為明顯。

股票

倫敦富時100指數自“脫歐”公投後增幅已接近11%,刺激了數百萬股民以及那些通過個人儲蓄賬戶和養老金擁有股票的間接股民。投行Jefferies歐洲首席經濟學家歐文(David Owen)表示,這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可能是提振信心。

“富時100指數在7000點左右,從很多層面來看都是有幫助的,尤其是維持了公眾的信念,世界沒有突然終結,經濟還在運轉。”他說,“但是對於家庭消費來說,股票漲跌的重要性比不過房價。”

英國股市的表現令許多投資機構大跌眼鏡。就在“脫歐”公投前,美林美銀基金經理調查稱英國股市是全世界最不受青睞的股票市場。

出口商

位於英國沃爾薩爾的控制及自動化公司PP Control & Automation是“脫歐”公投幸運兒之一。該企業生產的控制系統可用於從食品加工到金屬加工等多個行業的工業機械中。

因該公司大多數本土客戶的海外訂單都在激增,因此對控制系統的需求大增。該公司總經理海格(Tony Hague)表示:“疲軟的英鎊對有正常出口需求的英國制造企業當然是有利的。”

在過去兩個月內該公司已經收到來自德國的價值1百萬英鎊的訂單,相當於其年營業額的5%。

英鎊的疲軟還使得Tata鋼鐵公司的塔爾博特港鋼廠扭虧轉盈。再以日本汽車公司尼桑的桑德蘭工廠為例,該廠四分之三的汽車都運往歐盟,英鎊下跌讓他們面臨選擇,即到底是維持歐元售價獲得更多利潤,還是降價爭奪市場份額。

“事實上,現在制造業平均50%~60%的成本是材料,而材料很大一部分來自海外。”PA咨詢公司制造業負責人勞倫斯(Tim Lawrence)如此表示。比如Tata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進口鐵礦石、焦煤等原料,汽車制造公司則從海外進口汽車配件,英鎊下跌導致這塊成本的上升。

旅遊業

英鎊匯率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英國境內旅遊業迎來高峰。英國旅遊管理局局長羅得里格斯(Christopher Rodrigues)表示,英國人向來有每年去往陽光充沛地區旅遊的習慣,如今英鎊疲軟,出境遊可能會轉為境內遊。

不過,廉價航空公司EasyJet警告稱,預計截止至今年9月英鎊的下跌導致今年的成本比去年多3500萬英鎊。另外,英國服務業從業人員中有9%來自歐盟其他國家。

英國旅遊管理局自己也遇到了棘手的問題。“我們的預算以英鎊結算。現在正是國內旅遊業發展的黃金時刻,但是我們的實際購買力卻下降了,這不正常。”羅得里格斯說,旅遊局已經向政府要求每年增加1900萬英鎊補貼。

律師

大律師事務所和咨詢公司已經從“脫歐”中獲得了大筆咨詢費。英國“脫歐”意味著之前適應了逾30年的規則不再適用,稅務、雇傭、金融法規、知識產權和公司法律等均是如此。

“我們分析英國‘留歐’和‘脫歐’對於我們客戶的影響。”赫伯特·史密斯律師事務所的威廉姆斯(Gavin Williams)如此表示。律師事務所同時還要負責和政府進行談判,以維護客戶的利益,或者尋找其他方式來減少對客戶的影響。

但一家咨詢公司高級經理提醒,盡管目前對於律所和咨詢業來說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如果客戶因為“脫歐”之後的不確定性延期投資,那麽行業形勢可能會變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94

全民公投還不夠?英高等法院裁定脫歐仍需議會投票

11月3日,據BBC消息,英國高等法院裁定,英國是否可以開始離開歐洲聯盟還需議會投票。這意味著英政府不能自行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

據報道,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對此表示,全民公投和首相權力意味著英國脫歐不需要議會投票來決定。

英國貿易大臣Liam Fox也表示,政府對法院的裁定非常失望,將謹慎考慮如何回應裁定。

目前,英國政府對倫敦法院的裁決申請上訴,倫敦高等法院已同意英國政府上訴並為其留出時間,退歐上訴將在12月5-8日進行。

此前,特蕾莎·梅稱,她將在明年三月底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啟動英國脫歐。

根據歐盟相關法律,歐盟成員國如果想自行“離隊”,首先需啟動“脫歐”程序,即激活《里斯本條約》第50條,並須在兩年之內與其他成員國完成談判工作,如果要求延長談判時間,則必須獲得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的一致同意。

各方回應:

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對高等法院的裁定表示遺憾,將就裁定提出上訴。他說:“國家舉行脫歐公投就是在議會的批準下進行的,如今政府決定尊重全民投票的結果,我們將對這一判決提出上訴。”

英國獨立黨領導人法拉奇(Nigel Farage)心憂地表示,“我擔心(有人)將竭盡全力去阻止或延遲觸發第50條。如果真的這麽做了,他們不知道這將會引起公眾多大的憤怒。”

作為留歐派的英國自由民主黨領導人法隆(Tim Farron)則表示:“最終,英國人為脫歐而脫歐,卻沒有考慮最終的發展。而這正是為什麽,真正重要的是允許英國人進行最後一次投票,給他們對這場不負責任的、危害經濟和工作的'硬脫歐'一個說不的機會。”

據報道,英國大臣們被允許在最高法院進行進一步的聽證會,預計將在年底之前舉行。

據BBC助理時政編輯Norman Smith分析,如果法院的裁定不被推翻,議會將面臨數月的困難。他補充說,需要明確的是,議會是否會采取簡潔明了的投票方式,還是會考慮複雜的立法方式。

他認為,出於脫歐公投已獲得大多數民眾的支持的背景下,大多數議員很可能也會投票支持里斯本條約第50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007

意大利公投來了:歐盟害怕又倒一塊多米諾骨牌

意大利憲法改革公投被視為繼英國脫歐公投後歐盟的下一風險點,而意大利南部人民對倫齊政府的不滿則是此次公投最大的風險點。

根據最新民調,倫齊的改革計劃在南部的反對率比支持率高出了11%。

意大利總理倫齊

南部的怨氣

25歲的弗斯科(Emanuele Fusco)生活在意大利西南部港口城市那不勒斯郊區的巴尼奧利,他認為倫齊政府和以前的其他政府一樣,並未能讓地區經濟重生,還預測在即將到來的公投中,無論是像他一樣的左翼,還是右翼,當地的工人階層選民會讓倫齊慘敗。“我們應該讓這屆政府打包回家。”他說,“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是多麽壓榨我們。”

當地32歲的市場研究員里喬(Martina Riccio)則說:“我會希望改變憲法里的一些東西,但不想讓現在的當權者碰觸。”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如今在意大利南部這樣的怨氣很自然,這里是意大利最艱難的角落之一,也是意大利總理倫齊要贏得公投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倫齊的憲法改革計劃直接挑戰意大利的兩院制政體,提出將參議院的議員數量由315名削減至100名,參議員的產生方式則由直選,轉變為按照各大區人口比例,在各大區議會議員和市長中產生,其中大區議員占74個位置、市長21個,總統有權直接任命5名參議員。改革之後的參議院權力大大削減,僅就修改憲法等少數法案行使立法權,而包括政府信任案在內的大部分法案僅需眾議院通過。

憲法改革遭到五星運動黨、北方聯盟和意大利力量黨等反對黨的堅決反對。他們指責倫齊打著改革旗號,掃除政治反對派。目前倫齊領導的民主黨及執政聯盟在眾議院擁有過半席位,在參議院則不占絕對多數,憲法改革通過後,倫齊政府將無需面對來自參議院的壓力。

倫齊則稱,此舉旨在提高立法效率,削減公共開支,令意大利政治體制更加簡潔高效。

因為反對而反對

有觀察人士稱,意大利人把此次公投視為一次在本屆政府執政期間進行反政府投票的機會。民調機構益普索負責人科莫多(Luca Comodo)稱,現在意大利普遍存在一種觀點,即拒絕倫齊的計劃就是代表支持變革。在意大利南方尤其如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意大利經濟衰退對該國地區經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南方則是“重災區”。“抗議和憤怒在這里放大。”科莫多如此表示。

意大利南北部經濟差異巨大,根據意大利南部工業發展協會此前的數據,2007年~2014年,意大利南部經濟連續負增長,GDP下降了12.3%,幾乎是北部和中部的2倍,直到2015年才實現正增長。

根據18日的民調,倫齊的改革計劃在意大利南部的不支持率比支持率高出11個百分點,從意大利全國來看,該數據為7%。

為贏得南方選民,倫齊近日頻繁奔波於西西里島、撒丁區、普利亞區、坎帕尼亞等意大利南部地區。為了解決當地缺乏投資和失業率高企的雙重問題,他提出為在南部創造就業的公司減稅。

他還提出了加強區域基礎設施的項目,例如升級薩諾勒到南部港口城市雷焦卡拉布里亞的高速公路,建設連接西西里島和意大利大陸的橋梁等計劃。此外,他還選擇了西西里島的陶爾米納度假村作為明年七國集團峰會舉行地,並說服了蘋果公司在那不勒斯開辦培訓學院,教授200名學生編程知識。不過,這些都無法對消除意大利南部人民心中的痛苦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意大利15~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為40.3%,明顯高於歐盟整體水平。在過去10年中,意大利青年失業率幾乎翻了一番,2005年僅為24.1%。另據意大利國家統計局本月公布的數據,2016年9月份,意大利失業率從8月的11.5%升至11.7%,當月意大利年輕人失業率為37.1%。

失敗概率大

倫齊所在的民主黨那不勒斯地區領導人卡佩蒂爾(Venanzio Carpentieri)稱憲法改革公投應該被視為意大利南方的“非凡機會”,因為這將削減參議院和地方政府的權力,解放意大利僵化的政治體系。

但批評者稱,倫齊仍然沒有機會在公投中成功。“這里遭遇痛苦,每個人都能看到。”意大利力量黨那不勒斯辦公室負責人塞薩羅(Armando Cesaro)說,“南部人用直覺投票。”意大利力量黨是該國前總理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翼政黨。

目前,沒有民調顯示支持派陣營處於領先地位,即便是民主黨內部對改革計劃也存在分歧。

倫齊承諾,如果公投未能通過改革,他將辭去總理一職,倫齊政府將就此結束。

德意誌銀行認為,意大利如今的局面非常糟糕複雜,該國銀行系統令人擔憂、經濟增長令人失望,加之民粹主義政黨的崛起,這讓公投失敗的概率高達60%。

如果公投失敗後倫齊遵守承諾立即辭職,屆時最大的獲益者很可能是反建制的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黨,該黨堅定地反對歐洲一體化,其領導人格里洛曾多次號召意大利就是否留在歐元區進行公投。若果真如此,那麽意大利將成為繼英國之後,歐盟倒下的又一塊多米諾骨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88

非農稍遜預期美股周五收平 意大利公投前市場謹慎

北京時間3日淩晨,美股周五收盤漲跌不一。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稍遜預期,失業率降至9年新低。意大利周末將舉行修憲全民公投,在此之前市場情緒謹慎。

美東時間12月2日16:00(北京時間12月3日05:00),道指跌21.51點,或0.11%,報19,170.42點;標普指數漲0.87點,或0.04%,報2,191.95點;納指漲4.55點,或0.09%,報5,255.65點。

本周,道指累計上漲0.1%,標普500指數累計下跌1%,納指累計下跌2.7%。

美股周五低開,此後主要股指持續漲跌交替、窄幅震蕩。防禦性板塊受到追捧,體現出市場參與者在未來增長預期與目前股價高企之間難以抉擇。

自美國總統大選後以來,過去三周美股持續上揚,主要股指叠創新高。投資者下註特朗普將推行的包括大規模減稅及放松監管在內的政策將推動經濟增長。盡管這種預期沒有消失,並且很少有人認為美股牛市已經時日無多,但鑒於任何新政想要推動企業盈利增長都需要很長時間,投資者也難以為目前的股市水平正名。

Key Private Bank首席市場策略師布魯斯-麥凱恩(Bruce McCain)表示:“市場是在政府政策將會變得更好的預期下上漲的。政府政策的變化及其對企業盈利的影響都需要時間來實現。盡管上漲趨勢仍然存在,但要說股市上漲過快過高是沒問題的。

今天表現最好的是防禦性板塊,即公用事業、不動產以及消費品等板塊。標普500指數中的房地產板塊上漲1.6%。在不確定性因素增大時,防禦性板塊通常表現良好。

不確定性因素在11月非農就業數據中得到了體現。美國勞工部宣布,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7.8萬,低於市場預期。失業率下降至4.6%,創近9年來最低水平。9/10兩月的就業數據均被下調。

盡管非農就業數據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狀況仍在好轉,但同時也表明好轉速度放緩。但這份數據還不足以影響到美聯儲在本月後期的加息行動。

本周至今標普500指數累計下跌了0.7%,納指下跌2.3%,道指上漲0.2%。周四道指創歷史最高收盤紀錄。

個股方面,咖啡連鎖店星巴克下跌2.2%,報57.21美元,此前公司稱,Howard Schultz將卸任公司首席執行官(CEO)一職。

放眼美國市場之外,歐洲股市周五小幅下跌。意大利全民公投的臨近令歐洲金融市場情緒謹慎。盡管意大利全民公投的目標在於憲法改革,但在意大利,此次公投被視為總理倫齊(Matteo Renzi)的信任投票。如果意大利選民拒絕改革提議,分析師擔心這將導致倫齊辭職、意大利政府解體。分析師擔心此次公投可能引發歐元區金融動蕩。有鑒於此,情緒謹慎的投資者盡量避免股票等風險資產。

原油期貨價格小幅攀升。本周油價已累計上漲超過9%。美元走軟,金價上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