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旅遊在內的很多行業通常都有兩種公司:一種公司引領行業從小做大,一種公司把行業從大做小;一種公司靠創新取勝,一種公司靠模仿取勝;一種公司沖鋒,為行業不斷開拓新的空間,一種公司在低端、局部市場同質化競爭,不斷壓縮行業空間;一種公司靠差異化的競爭取勝,一種公司靠同質化的競爭取勝。
兩者競爭層次不同,對消費者都有益,是差異化的競爭,前者通常是行業領導者,後一種通常是追趕者。領導者通常因為做了創新,撕扯開了行業空間,在創新所帶來的新空間上面獲得較高溢價利潤。追趕者通常不創新,沒有創新的成本,更加有動力來發起同質化競爭;但也恰恰因為沒有創新,無法獲得中高端客戶的認同,對行業進步價值較低,只能靠壓低成本來獲取微薄利潤。
作為行業領導者,應該不斷沖鋒同時果斷自宮。一方面不斷沖鋒、不斷創新來增加縱深,一方面果斷自宮,該舍棄的局部利益必須舍棄,這些利益已經進入衰退期,與其在上面不斷糾結,不如大大方方的讓利消費者,應對追趕者在局部、低端的同質化競爭。通過不斷的沖鋒與自宮,始終保持創新與活力,縱深與壁壘不斷加強,競爭力不斷提升。沖鋒的速度大於自宮的速度,就所向披靡,反之就會吃老本。
作為行業領導者,更重要的工作是沖鋒,為整個行業撕扯出更大的空間來,把整個蛋糕做大。下決心自宮不易,不斷沖鋒更難:不被自宮競爭蒙蔽雙眼難能可貴,眼光始終著眼行業長遠發展、用戶長遠需求難能可貴。如果只自宮而不沖鋒,伴隨著行業成熟度越來越高、縱深優勢越來越淺,局部、低端競爭逐步擴展到整體業務會很痛苦,行業也可能陷入低水平同質化競爭的惡性循環,進入下降通道。
途牛已經建立戰略縱深
途牛已經在以下五個領域建立起了縱深壁壘,不擔心任何局部競爭,將堅決把局部同質化戰爭打到底。
1、目的地。排名第一的歐洲和排名第二的馬代都是出境長線目的地,中高端目的地是縱深。
2、出發地。自Q2的15個區域服務中心,到目前的60個,到明年的超100個,二三線城市是廣闊的縱深。
3、產品系列。中高端的牛人專線產品系列,未來還會有更高端的產品系列品牌,中高端的產品系列是縱深。
4、客戶。中高端VIP客戶有著理性的消費理念,青睞中高端產品,中高端的客戶是縱深。
5、品牌。途牛是定位清晰的專註休閑旅遊的大眾消費品牌,而非無品牌的低端惡性競爭挑起者形象,清晰可信的品牌是縱深。
其中一些縱深是以前就有的,一些縱深是今年重點建立並加強的,這些都是我們長期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沒有為了短期業績只做眼前的投入,因為我們相信只能著眼長遠,通過長期投資加強縱深,才有可有持續領導行業發展。
途牛繼續沖鋒
所有的這些縱深的建立,能夠支撐我們在局部市場、低端市場隨時應對可能的挑釁,並徹底打倒這些挑釁,同時不斷擴大縱深競爭優勢。在特賣業務上面途牛已經證明有能力在任何一個局部市場快速集中壓倒性兵力、占領第一位置。局部戰場同質化競爭很簡單,堅決自宮,決戰到底,打出水平。
真正決定競爭勝負的,是差異化的縱深戰場,我們將在縱深領域繼續沖鋒20年,加強在客戶服務與品牌、區域覆蓋、中高端產品線的縱深優勢,開拓金融業務,為行業撕扯出一片更大的天空,引領在線休閑旅遊行業繼續飛奔!
還在為A股牛市中“滿倉踏空”、“漲停跑輸”而郁悶不已?來看看今年虧錢最多的人損失有多慘重吧。
全球知名財富咨詢公司Wealth-X本周公布了“2014輸家排行榜”,事實證明,億萬富豪也有經歷不順的時候。以下是2014年財富損失最多的五位有錢人:
1.Leonid Mikhelson:損失70億美元
作為俄羅斯頭號獨立天然氣廠商Novatek的CEO,Mikhelson的170億美元身家在今年縮水了41%,其現有財富約為100億美元。他的損失要歸咎於一系列因素,包括俄羅斯盧布貶值、油價下跌,以及西方國家因俄烏沖突而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
2.孫正義:損失59億美元
亞洲頂尖網絡通信公司軟銀集團的CEO孫正義今年虧損了近60億美元,但仍穩居日本首富之位。孫正義的損失來源於軟銀去年收購了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而該公司今年給軟銀整體收入拖了後腿。
3.呂誌和:損失55億美元
中國澳門的博彩業今年一直不景氣,澳門“新賭王”呂誌和旗下銀河娛樂集團的收入也減少了20%。盡管2013年他還因博彩業興旺而大賺了83億美元,但截至今年12月,其身家已經縮水28%,約55億美元。
4.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損失55億美元
2014年亞馬遜(Amazon)股價下跌了28%,彭博新聞社預計其今年將虧損4050萬美元。受此影響,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的個人財富也減少了16%,約55億美元。
5.Sheldon Adelson:損失52億美元
對賭場大亨、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CEO Sheldon Adelson而言,2014簡直是“流年不利”。除了身家縮水外,Adelson開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家大型賭場還在今年2月遭伊朗黑客入侵,黑客竊取了賭場客人的社保號碼,並清空了硬盤,賭場被迫停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還在為A股牛市中“滿倉踏空”、“漲停跑輸”而郁悶不已?來看看今年虧錢最多的人損失有多慘重吧。
全球知名財富咨詢公司Wealth-X本周公布了“2014輸家排行榜”,事實證明,億萬富豪也有經歷不順的時候。以下是2014年財富損失最多的五位有錢人:
1.Leonid Mikhelson:損失70億美元
作為俄羅斯頭號獨立天然氣廠商Novatek的CEO,Mikhelson的170億美元身家在今年縮水了41%,其現有財富約為100億美元。他的損失要歸咎於一系列因素,包括俄羅斯盧布貶值、油價下跌,以及西方國家因俄烏沖突而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
2.孫正義:損失59億美元
亞洲頂尖網絡通信公司軟銀集團的CEO孫正義今年虧損了近60億美元,但仍穩居日本首富之位。孫正義的損失來源於軟銀去年收購了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而該公司今年給軟銀整體收入拖了後腿。
3.呂誌和:損失55億美元
中國澳門的博彩業今年一直不景氣,澳門“新賭王”呂誌和旗下銀河娛樂集團的收入也減少了20%。盡管2013年他還因博彩業興旺而大賺了83億美元,但截至今年12月,其身家已經縮水28%,約55億美元。
4.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損失55億美元
2014年亞馬遜(Amazon)股價下跌了28%,彭博新聞社預計其今年將虧損4050萬美元。受此影響,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的個人財富也減少了16%,約55億美元。
5.Sheldon Adelson:損失52億美元
對賭場大亨、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CEO Sheldon Adelson而言,2014簡直是“流年不利”。除了身家縮水外,Adelson開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家大型賭場還在今年2月遭伊朗黑客入侵,黑客竊取了賭場客人的社保號碼,並清空了硬盤,賭場被迫停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五大以出口為主的國有公司接到通知,俄政府要求它們出售外匯收入,明年3月初以前,這幾家公司持有的外匯不超過10月初時的水平。俄商業日報預計,五家公司合計或需每日出售10億美元外匯收入。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俄羅斯五大以出口為主的國有公司董事會接到通知,俄政府要求它們批準出售外匯收入的決議。五家公司分別為:俄石油公司Rosneft,俄天然氣公司Gazprom,能源公司Zarubezhneft,鉆石公司Alrosa和Kristall。
根據相關決議,明年3月初以前,這五家公司持有的外匯不超過10月初時的水平。明年3月以後,這幾家公司持有的外匯儲備需維持在與3月初相當的水平。五家公司需要每周向俄羅斯央行提交報告,匯報外匯持有量。
俄政府此舉旨在支持盧布。俄商業日報預計,截至明年3月,五家公司合計或需每日出售10億美元外匯收入。
分析師稱,這些舉措實質是比較溫和的資本管制,但總統普京要履行承諾,不尋求實行全面管制。
“他們已經迫使國有出口企業拋售美元,我猜銀行業也會是這樣,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資本管制已經實施,”因批評克里姆林宮而逃離俄羅斯的經濟學家Sergei Guriev向路透表示。
最近幾日,盧布連續走高,周二,美元兌盧布下挫2.4%,達到54.55。本月,美元兌盧布一度突破80關口,目前盧布自歷史新低上漲了超過30%。
此前就有報道稱,俄羅斯敦促以出口為主的公司,如俄石油公司Rosneft將盡可能多的外匯收入換成盧布,以緩解盧布壓力。俄羅斯財政部曾提議,政府應派代表商討賣出外匯方面的政策。
本月早些時候,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俄羅斯議員提議強制企業賣出外匯,稱俄企應在銀行帳戶收到外匯的七個工作日內,賣出最多達50%外匯收入。俄議員出此“狠招”,旨在拯救盧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5年中國市場可能出現哪些有別於主流預期的意外?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今日發布預測認為,有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雖然不高,但也沒有共識預期的那麽低,比如:2015年房產價格可能見底;中國央行的寬松力度可能因此不及市場期望;上證綜指可能不會突破合理預期的3400點,進而推遲A股回歸牛市。
以下是洪灝預測的2015年五大市場意外:
1、中國房產價格跌入周期性低谷。
近來房地產股資產再分配的觀點聲勢日盛,有些專家還建議賣掉房產炒股。但洪灝認為,只要風險偏好並未長期轉變,長期資產分配就鮮有變化。下圖可見,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房產價格今年均在止漲轉跌。假如房產價格的確已經見底,在價格處於底部的時候賣掉房產就絕非明智之舉。
有人可能認為房產價格觸底回升對股市是利好,洪灝認為還不能確定絕對屬於利好。因為交銀研究發現,股市通常在房產市場反彈前六個月就已回漲,這意味著房產價格漲勢越來越強勁時,股市的漲勢會越來越弱。房產價格上漲對A股並非壞消息,不過A股的漲幅可能沒有預期的那麽高。
2、中國央行寬松的力度可能不及市場預期。
共識預期中國央行明年會進一步激進寬松,具體措施可能包括降存準率、增加使用“常備借貸便利”(SLF)和“中期借貸便利”(MLF)這類釋放流動性的工具。但如果像以上預測那樣,房產價格觸底反彈,中國央行的寬松力度可能不及預期。
如下圖所示,本月上旬一年期人民幣無本金交割利率互換(NDIRS)急劇下挫,同時A股的金融板塊大漲。這種劇烈波動表明市場在體現中國央行未來進一步寬松的前景。一旦中國央行的舉措令市場失望,交易逆轉將造成有破壞力的影響。
如果房產價格回升,會壓低實際利率,中國央行就少了一個增加寬松的理由。屆時如果加大寬松力度,就會出現對房產泡沫的擔憂。
3、大宗商品在過度超賣的價格水平也能反彈,但不可能改變總體下行的市場趨勢。
經過近期的大拋售,大宗商品與其他資產相比嚴重超賣,其超賣程度接近2008年年末以來最高水平。洪灝預計,2015年大宗商品至少會發生一次技術性反彈,那次反彈可能很強勁,會使市場以為大宗商品的下行周期結束。
有人可能認為,美元走強給大宗商品施加了下行的壓力。可正如下圖所示,20世紀90年代末的上次大宗商品周期之初,盡管黃線代表的美元指數走強,大宗商品價格仍跌入低谷後開始反彈。
4、金融市場綁架全球央行的政策。
大宗商品價格大跌,通脹預期隨之下行,跌到一定程度,美聯儲等其他主要央行就會出手啟動寬松措施。央行的政策目標是,在避免激起過高通脹和避免通縮之間取得平衡。在這種平衡過程中,通縮的風險加劇顯然產生危險。
美聯儲下一步行動的風險是提前收緊貨幣。市場大多預計美聯儲會在明年下半年開始加息。而洪灝認為,美聯儲本月的貨幣政策會議聲明暗示,會在明年第二季度開始行動。這將導致金融市場在美聯儲取消行動以前明顯錯配,比如美國市場單日跌幅可能高達5%。
5、A股可能不會突破3400點的初期目標點位。
洪灝指出,過去15年里,每當A股總市值與M2之比達到15%,A股就會升至巔峰。如下圖所示,現在這一比例達到了15%。不僅如此,中國股市的市值與全球市值之比也已攀升巔峰。
洪灝在預測中提到,當前確有大量投機資金湧入股市,尤其是過去掀起炒房高潮的浙江投機者,他們也在入場。交銀的合理定量模型或許未能捕捉這種動物精神,也可能並未存在真正的動物精神。如果情況屬於後者,上證綜指的初期目標價位至少現在會保持在3400點,那將推遲此後回歸牛市。考慮到目前共識預期是A股會大漲,如果上證綜指未突破3400點,將是不折不扣的意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8 14:16 編輯 CES盛大召開,關註五大戰略性方向 --------2015年CES展會點評 作者:張騄,陸士傑 行業事件: 事件:1月6日-1月9日,一年一度全球消費電子領域最具規模和影響的展會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如期召開。作為全球電子科技產品的競技秀場,CES上每年的新品都能夠引領新一年的科技發展潮流,吸引大批廠商前來參展,成為眾多消費電子、互聯網、通信、芯片等世界巨頭角力的舞臺。 本期投資提示: CES關註五大戰略性方向。2015年CES將會涉及到五大戰略性方向:智能穿戴、智能駕駛、無人機、高清電視、物聯網。隨著Apple Watch的推出,智能穿戴受到越來越多國際巨頭的關註;而智能駕駛方面相比上一屆將會有更多車廠展示相關設計與產品;隨著大疆無人機的熱賣,消費級無人機將在本屆CES成為新貴;電視技術方面,8K高清,OLED曲面,QLED量子顯示將受到廣泛關註;而物聯網將是所有互聯網巨頭角逐的重頭戲。 2015年是屬於智能穿戴的一年。今年所有品牌都將智能穿戴作為重點產品門類進行推薦,智能穿戴成為所有廠商都重視的新市場。索尼發布全新智能眼鏡Smart Eye Glass原型,聯想發布第一款智能眼鏡New Glass,阿爾卡特發布Smartwatch,Avegant推出私人智能影院。對於這個新市場,以現有應用模式來看,健康,運動,娛樂,輕交互將是目前已經具備基礎應用模式。而從長期看,蘋果的AppleWatch提供了硬件平臺,蘋果粉絲的強大消費能力提供了消費者,我們相信終將有殺手級應用能夠出來帶動整個智能穿戴市場,2015年將是屬於智能穿戴的一年。投資穿戴式首選iWatch,投資iWatch首選環旭電子! 智能駕駛時代漸行漸近。無人駕駛汽車不再是個概念,智能駕駛從CES邊緣配角走向視覺中心,主流汽車制造商放佛已經看到屬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時代,他們共同勾勒了智能汽車的未來願景。奔馳CEO蔡澈在展會上發布了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原型。 無人機搶鏡CES。隨著大疆無人機的熱賣,消費級無人機將在本屆CES成為新貴。大疆推出了模塊化攝像頭設計,既可以用作飛行器的攝像頭,又可以當做智能手機攝像頭模塊。同時僅有手掌大小的高清無人機Zano也亮相CES。 8K高清、OLED曲面、QLED量子顯示來襲。本屆CES展會上夏普推出了一款85寸的8K電視,總像素數高達3317萬之多,清晰度是4K電視的四倍多,視覺顯示效果驚人。而海爾則推出了曲面OLED電視,頗具亮點。TCL則是攜具有顛覆性的科技成果QLED量子點電視亮相CES。 物聯網成互聯網巨頭角逐重頭戲。三星電子總裁兼CEO尹富根在CES的演講上把物聯網作為了三星重點業務方向。他認為如果幾年前物聯網還是概念,今年將是踏踏實實的產品,到2017年,所有三星電視將成為物聯網設備;五年內所有三星硬件設備均將支持物聯網。高通總裁德雷克·阿伯勒在CES上表示,高通向全球超過30個國家推出了15款物聯網設備。 ![]() 1. CES盛大召開,關註五大戰略性方向 1月6日-1月9日,一年一度全球消費電子領域最具規模和影響的展會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如期召開。作為全球電子科技產品的競技秀場,CES上每年的新品都能夠引領新一年的科技發展潮流,吸引大批廠商前來參展,成為眾多消費電子、互聯網、通信、芯片等世界巨頭角力的舞臺。 2015年CES將會涉及到五大戰略性方向:智能穿戴、智能駕駛、無人機、高清電視、物聯網。隨著AppleWatch的推出,智能穿戴受到越來越多國際巨頭的關註;而智能駕駛方面相比上一屆將會有更多車廠展示相關設計與產品;隨著大疆無人機的熱賣,消費級無人機將在本屆CES成為新貴;電視技術方面,8K高清,OLED曲面,QLED量子顯示將受到廣泛關註;而物聯網將是所有互聯網巨頭角逐的重頭戲。 2. 2015年是屬於智能穿戴的一年 今年所有品牌都將智能穿戴作為重點產品門類進行推薦,智能穿戴成為所有廠商都重視的新市場。索尼發布全新智能眼鏡SmartEyeGlass原型,聯想發布第一款智能眼鏡NewGlass,阿爾卡特發布Smartwatch,Avegant推出私人智能影院。對於這個新市場,以現有應用模式來看,健康,運動,娛樂,輕交互將是目前已經具備基礎應用模式。 ![]() 而從長期看,蘋果的AppleWatch提供了硬件平臺,蘋果粉絲的強大消費能力提供了消費者,我們相信終將有殺手級應用能夠出來帶動整個智能穿戴市場,2015年將是屬於智能穿戴的一年。投資穿戴式首選iWatch,投資iWatch首選環旭電子! ![]() 3. 智能駕駛時代漸行漸近 無人駕駛汽車不再是個概念,智能駕駛從CES邊緣配角走向視覺中心,主流汽車制造商放佛已經看到屬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時代,他們共同勾勒了智能汽車的未來願景。奔馳CEO蔡澈在展會上發布了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原型。 ![]() 4. 無人機搶鏡CES 隨著大疆無人機的熱賣,消費級無人機將在本屆CES成為新貴。大疆推出了模塊化攝像頭設計,既可以用作飛行器的攝像頭,又可以當做智能手機攝像頭模塊。同時僅有手掌大小的高清無人機Zano也亮相CES。 ![]() 5. 8K高清、OLED曲面、QLED量子顯示來襲 本屆CES展會上夏普推出了一款85寸的8K電視,總像素數高達3317萬之多,清晰度是4K電視的四倍多,視覺顯示效果驚人。而海爾則推出了曲面OLED電視,頗具亮點。TCL則是攜具有顛覆性的科技成果QLED量子點電視亮相CES。 ![]() 6. 物聯網成互聯網巨頭角逐重頭戲 三星電子總裁兼CEO尹富根在CES的演講上把物聯網作為了三星重點業務方向。他認為如果幾年前物聯網還是概念,今年將是踏踏實實的產品,到2017年,所有三星電視將成為物聯網設備;五年內所有三星硬件設備均將支持物聯網。高通總裁德雷克•阿伯勒在CES上表示,高通向全球超過30個國家推出了15款物聯網設備。 ![]() 來源:申萬研究 |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近日發布數據稱,人民幣已於2014年11月取代加元和澳元,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僅次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此前一年左右人民幣一直位列第七。
據SWIFT發布,截至2014年12月,人民幣全球付款價值不斷取得新高,以2.17%的全球占有率緊隨市場份額為2.69%的日元。而在 2013年1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的占有率僅為 0.63%,全球排名第13位。以下SWIFT圖表展示了人民幣的占有率及相關排名的變化。
SWIFT的銀行市場部主管Wim Raymaekers 表示:
“人民幣晉升為全球五大支付貨幣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一成績充分展示了人民幣的國際化,代表著人民幣已由新興貨幣過渡為常用支付貨幣。全球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的不斷崛起,以及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簽署的八份相關協議都在此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目前中國已在15個內地以外的國家地區建立了人民幣結算中心,它們分別位於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北、新加坡、首爾、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瑞士、盧森堡、馬來西亞、曼谷、悉尼、多倫多和迪拜。
SWIFT數據還顯示,2014年12月,全球人民幣支付價值總額增長20.3%,所有貨幣的支付額增長了14.9%。如SWIFT下圖所示,過去兩年,人民幣的支付價值總額持續三位數增長,增幅高達321%,美國的支付額也在持續增長,但歐元的支付額較兩年前減少。過去一年,人民幣支付價值總額上漲102%,同期所有貨幣價值總額僅增長4.4%。
2014年全年,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分別下跌2.52%和2.76%。《南華早報》報道援引渣打和匯豐等銀行預測稱,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還將下跌。
今日人民幣即期匯率本周第三次下跌,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報6.1282,上調幅度為去年12月8日來最大。昨日,人民幣兌美元收盤上漲0.17%,創去年12月30日以來最大漲幅。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因上周歐洲央行計劃啟動全面QE和全球各大央行競相寬松,人民幣的貶值壓力與日俱增。上周四,歐洲央行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從今年3月起每個月購買600億歐元歐洲國家債券,持續到2016年9月,總規模接近1.2萬億歐元。若歐元區通脹未回升至2%,還可能繼續購買。
今日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路透援引上海某商業銀行交易員的評論稱:“中國央行近幾個月來一直容忍人民幣貶值,如今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各大央行的寬松行動可能會進一步推動中國央行主動引導人民幣走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金融改革能夠大幅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化解民間金融風險、化解銀行風險從而推動實體經濟快速發展。對於中國而言,金融改革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由於金融監管和金融體系本身不健全,金融配置效率問題集中體現在渠道被分割壟斷,價格受到扭曲,金融產品種類偏少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實體經濟對融資的大量需求。針對這些阻礙經濟發展的因素,中國目前的金融改革基本上按照兩個維度展開,一是推進金融市場化,包括價格的市場化,產品的市場化以及渠道的市場化;二是完善金融制度,保障金融穩定與金融安全。金融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樣,基本上按照先易後難的進度推進,繼續往前推進,就要啃硬骨頭。按照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2014年兩會期間相關領導的表態,2015年包括利率市場化在內的金融改革要有實質性突破,其對經濟影響深遠。
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
在眾多的金融改革舉措中,利率市場化是最重要的一環。中國利率市場化從1996年正式開始破冰,到現在已歷時18個年頭,期間銀行同業拆借、外幣存貸款和貸款利率上限逐步放開,但是存款利率一直嚴格管制。2012年6月,利率市場化跨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擴大存款利率上浮區間到10%。2014年11月,存款利率上浮區間進一步擴大到20%。由於在中國存款利率是一切金融產品定價的基準,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實質推進無疑對於中國金融機構發展和金融產品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
利率市場化能直接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的效率,打通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從他國的經驗來看,利率市場化可以從直接促進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貨膨脹兩條路徑為經濟注入新的活力(表1)。
對於惡性通脹而言,只有利率市場化才能避免民眾恐慌性抽逃資金,從而穩定金融系統,避免通脹進一步惡化(表2)。
對於金融市場而言,利率市場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短期內對銀行利差的侵蝕,同時長期內提高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份額。如果說過去銀行的高利差是居民和企業支持銀行業發展的話,利率市場化之後銀行利差的收窄可以說是銀行反哺企業和居民。
從美國的經驗來看,上個世紀80年代徹底完成利率市場化進程後,銀行類金融機構的總資產佔比出現下降,而以基金、財務公司為代表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佔比則出現顯著上升(表3)。
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匯率將呈雙邊橫向走勢
過去利率市場化步伐較快,2014年3月17日起,人民幣匯率雙邊浮動區間擴大到2%。未來,人民幣匯率和人民幣國際化將明顯加快。
在原有模式下,以中間價為基準,匯率只能在上下1%的狹窄區間內波動,且貨幣當局對匯率進行密集干預,因此,貨幣當局成為事實上的價格制定者,匯率波動率很低。而在新的模式下,中間價仍為基準,但匯率波幅擴大到上下2%,貨幣當局退出常態式干預,市場對價格的影響力明顯上升,匯率波動率將顯著加大,人民幣匯率長期將呈現雙邊橫向走勢,打破單向升值預期。
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範圍擴大的同時,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的波動範圍也可以進一步擴大,以使得市場在匯率決定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資本項目可兌換推進
1996年中國實現了經常項目的可兌換,資本項目仍實行管制,但是部分項目已經實現有管制鬆動,尤其是2005年匯改以來,資本項目開放步伐有所加快。目前,境外直接投資基本實現可兌換,外商來華直接投資實現部分可兌換,證券投資方面,推出了QDII、QFII、RQFII以及滬港通制度,信貸業務和個人資本項目交易也有所放寬。2014年人民幣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將逐步在上海自貿區內開展試點。伴隨著滬港通試點以及上海自貿區經驗推廣,預計2015年有望推出深港通,人民幣資本項目自由兌換也將在天津、廣東以及福建自貿區實施。
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退出機制
中國存款保險制度已經醞釀研究了20年,日前已經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預計2015年《存款保險法》、《破產條例》有望破題。
有效的金融機構退出機制既能夠讓喪失償付能力的金融機構及時退出市場,強化對金融機構的市場約束,防範道德風險;又能夠保護存款人和債權人的利益,防止風險的蔓延。同時,用存款保險制度提供最終保障,實際上是要求中國金融體系從隱性政府擔保制度向顯性存款保險制度轉變,要求市場參與主體的意識從國家全額擔保向基金部分擔保轉變。
根據相關材料,預計存款保險費率或定在0.015%-0.02%之間,對銀行淨利潤影響小於1%。存款保險費的上繳對流動性衝擊小,而且可通過下調1次準備金對沖。總體上看,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對上市銀行影響不大。考慮到中小機構存在破產風險,上市銀行風險小於同業,對大額存款客戶,尤其是公司客戶吸引力提升。且未來有望受益於併購、處置破產銀行,實現規模或區域的擴張。
影子銀行業務監管加強
近幾年金融創新發展迅速,現在有3個十萬億(信託十萬億、理財十萬億、同業十萬億),對彌補傳統銀行的不足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給監管帶來諸多挑戰,出現了許多監管真空帶。
2015年值得關注的變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將銀行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同業納入存款和貸款管理,以後同業存放僅指存款類金融機構之間的往來。按2014年10月信貸收支表,存款1124704億元,貸款801269億元,同業往來來源69336億元,運用20753億元,不包括同業存貸比71.2%,包括後68.8%,存貸比對銀行業務開展的制約明顯下降。二是進一步規範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變預期收益型為淨值型。由於風險的顯性化,預計此前固定收益型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將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可能掀起新的一輪企業和居民可投資資金的配置熱潮。由於股市的賺錢效應,預計相當多的資金將流入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