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上調抗逆資本比率
1 :
GS(14)@2016-01-15 18:08:2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5/news/eb_eba3.htm
【明報專訊】金管局宣布自明年起香港銀行的逆周期緩衝資本比率(CCyB)由0.625%上調至1.25%,增加資本金以提高銀行體系的承受能力。是次調整是與《巴塞爾協定三》的步伐一致,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強調,雖然本港物業市場有放緩迹象,但相關的信貸風險並未減退。
CCyB由巴塞爾委員會制訂,以在信貸增長過度時提升銀行體系的抗震能力,讓銀行能夠在受壓期間抵禦衝擊,避免對經濟造成更廣泛的影響。《巴三》監管架構訂明在2016至2018年間分階段實施CCyB,每年增加0.625%,最終在2019年增至2.5%。
金管局一直遵循《巴三》所設定的階段實施水平,在設定CCyB比率時,主要參照信貸與本地生產總值差距,以及住宅物業價格與租金差距。若信貸與本地生產總值差距大,反映私人機構槓桿水平偏高,易受利率上升或收入下降影響。而住宅物業價格與租金差距大,反映物業估值位於可能無法持續的偏高水平,容易受樓價大幅調整影響。
陳德霖:港銀信貸風險未退
陳德霖表示,儘管信貸增長步伐近期有所減慢,物業市場亦有初步迹象顯示略為放緩,但鑑於上述兩大指標仍處於偏高水平,因此香港有需要持續累積CCyB,以提高銀行體系承受衝擊的能力。
港滙弱勢 曾跌穿7.8關 財資界:暫無下試金管局7.85底線壓力
1 :
GS(14)@2016-01-19 22:37:37【本報訊】人民幣貶值及港股接連下挫,觸發資金流出新興市場,反映資金走勢的港元滙率,昨早開市不久即跌穿聯滙關口位7.8,最弱見每美元兌7.8003港元,是2011年9月以來逾4年低位;只要港元再貶值多0.63%(497點子),即達金管局把關死守的底線7.85價位。記者:劉美儀 周家誠
財資界相信,短期內港滙將在偏弱水平拉鋸,但鑑於「墊底」的銀行體系結餘豐厚,超過3,700億元,故港元短息只會「龜速」攀升;如資金外流規模要龐大到可「推郁」港滙至7.85的「警戒位」、令金管局出手捍衞聯滙,則暫時未見此壓力。
陳德霖:毋須反應過敏
不過有銀行指,近日炒賣港滙的焦點不在現貨而在期貨,1年港元遠期沽空合約略升,同時港股急跌、沽空亦增加,情況有點類似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雙邊操控」(即透過拋售遠期港元,從而推高利率,同時沽空港股及恒指期貨),但市場人士認為以目前條件來說很難做到(詳見另稿)。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出席亞洲金融論壇後強調,無論港滙沽盤是基於對沖或炒賣,最重要是當局捍衞聯滙的決心,重申維持聯滙決心不變。美國加息後港美息差拉闊,加上經濟前景黯淡及股市下跌,陳指資金流走屬自然現象,外界毋須反應過敏,而過去數年有等值1,300億美元資金流入本港,待資金逐步流出,港息才會隨美息上升,料過程不會太快。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亦指,近期港滙轉弱,幅度很細,若資金持續流走,有可能加速港息向上。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港美息差擴闊,市場對經濟及資產市場前景的改變,資金流出屬自然現象,毋須反應過敏。」 黃耀興攝
財庫局局長陳家強:「若資金加快從本港流走,有可能令本港加息速度加快。」 黃耀興攝
馮孝忠:港元沽盤有限
港滙昨開市不久,即跌穿4年多低位,報每美元兌7.8003,為近期首次跌穿滙率波動區間7.8這中間位;不過其後即迅速反彈至7.7940,尾市報7.7978。渣打銀行(香港)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除港元外,亞洲貨幣如印尼盾、韓圜皆弱,反映資金撤離區內新興市場,港元再弱亦絕對有可能,但在貨幣發行局機制下,聯滙應不會受影響。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謂,今次是08年以來,第一次有較大買美元的投機盤出現,炒賣活動空間雖存在,但整體上港元沽盤有限。自雷曼風暴後,他說港滙市場莊家及自營盤規模大減,故現在市場新常態是波幅大、成交量小。觀察現時市場每天成交量僅20、30億美元規模計,炒盤量不會很大,相信在目前龐大銀行結餘下,難以構成脫鈎壓力。上商經濟研究部主管林俊泓預期,市場壓力將令港元進一步走弱,短期內港滙會在7.8位置「拉鋸」,年內逐步朝7.85的方向進發,惟他相信港滙跌至約7.81水平時,市場會有掉頭買入港元的支持。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認為,港滙昨雖跌穿7.8,但市況大致平穩,不排除有少許遠期港元沽盤出現,惟氣氛並未恐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19/19457839
金管局或按個別申請 調整儲額上限
1 :
GS(14)@2016-02-15 17:14:46【明報專訊】香港支付市場去年起開始熱鬧,同時亦是本港重視監管的其中一環。金管局去年起亦為支付工具設立牌照制度,並傾向針對以硬件裝置為基礎的儲值支付產品,設置儲值額上限3000元。有消息人士向本報指出,金管局會就上限再作調整,屬意牌照申請者個別與局方洽談,不會「一刀切」為所有支付工具設置同一個儲值上限,為業界帶來彈性空間。
金管局《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於去年11月13日正式生效,並設1年過渡期,要求業界期內申請牌照,若不獲審批者,旗下儲值支付工具須在期限過後退出市場,除非是持牌銀行或者另外獲得豁免,否則即屬違法。
不「一刀切」設限額
雖然業界普遍支持監管市場,但條例卻會為儲值支付產品帶來若干限制。翻查諮詢文件,金管局建議為儲值支付工具設立3000元上限,與業界商討後,則建議只針對「以硬件裝置為基礎的儲值支付工具」。所謂以硬件為基礎,即是透過實物儲值的支付工具,例如八達通卡,至於手機程式如拍住賞、TNG等則不屬此類。當時金管局已有解釋,由於使用硬件裝置通常不會具名,因此被用作洗錢的風險較大。
針對硬件儲值工具 防洗黑錢
有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金管局有意按每個牌照申請者所提出的每次交易金額上限,來釐定其儲值上限;當儲值上限愈高,要遵守關於反洗黑錢、保障客戶儲值的條款便會愈緊。據了解,金管局認為若「一刀切」設定上限,將會限制這新興行業的發展空間。
金管局去年曾透露,合共有約26家公司申請牌照,八達通、香港電訊(6823)、TNG、騰訊(0700)、螞蟻金服等均承認正在向監管機構申請。
消息人士提到,現時已有部分申請者逐步推出支付服務,例如微信早前推出的錢包,他們推出前都有跟金管局磋商,確保推出的服務到今年11月,條例生效時符合要求,且可繼續營運。他指出,估計最快要數個月後才批出第一個支付牌照。
據悉,當局想法是由於支付系統收的是儲值,不算是存款,沒有利息,所以不會像銀行一樣,以資本充足率來規管支付系統公司,但這些公司仍須另覓託管商(Custodian)管理客戶的儲值。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5/news/eb_ebh5.htm
TNG江慶恩:金管局發牌監管 增市場信心
1 :
GS(14)@2016-02-15 17:14:48【明報專訊】適逢金管局擬就支付系統設立牌照,沒有大集團撐腰的電子錢包TNG,其行政總裁江慶恩卻表態贊成,「任何公司都可以做儲值(支付工具)的話,會打擊市民信心,一定要有某程度監管」。牌照反而有助建立信心,應付他口中的「最大難題」。
港人「只想零風險」 怕試新方式
TNG於去年11月推出,但並非一切順利,如曾引起網絡大塞車,惹來新用戶投訴及批評。江慶恩認為,不論公司大小,要在香港推出支付系統等創新科技,首先就要面對香港人保守心態,「其他國家都容易接受到新事物,但香港卻一成不變,只想零風險,未嘗試便已經有好多judgement(判斷)。」他坦言,香港人除了銀行的付款方法外,見到有其他途徑就會很懼怕,都是源於不了解。
雖然不少人批評香港支付市場早被內地拋離,但對江慶恩而言,香港卻有發展支付市場的獨特優勢,「香港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監管好嚴謹,可保持市場運作正常,比其他地區還要好。」他盛讚香港做事方法有系統,企業知道有甚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內地的界線較為灰色,公司做了某件事才知不准,對大家都不好,不知道何時會出問題」。
今年過江龍騰訊(0700)旗下WeChat(國際版微信)亦開通電子錢包,但江慶恩卻認為對公司有利,因香港人要先見到先例,才敢試用,他樂見更多儲值支付工具進場參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5/news/eb_ebh6.htm
向銀行收集資料金管局查樓按中介
1 :
GS(14)@2016-03-06 02:24:38【本報訊】樓按中介公司「食水深」,金管局近日向銀行發問卷,了解業界使用中介公司轉介按揭的情況。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銀行須於3月底前提供有關中介公司收費等資料,但強調目前僅處於資料收集階段,暫未確定會否叫停銀行使用按揭中介服務。
中介收費高昂
金管局繼去年8月份叫停銀行使用中介公司,轉介私人貸款等個人消費金融貸款後,近日再向銀行了解使用樓按中介公司情況。阮國恒指去年無一同叫停銀行使用中介轉介樓按等有抵押貸款,主要由於看到中介公司有規模且運作有規範,相信其服務有需求。不過,近日留意到有中介收取高昂收費個案,雖與銀行無關,但該局亦希望向銀行了解日常管控中介公司的做法。阮國恒強調,目前指處於資料收集階段,銀行會於3月底前提供有關資料,暫未能確定會否叫停銀行使用按揭中介服務。阮國恒又指,樓價下跌令負資產個案重臨屬正常,目前負資產個案主要涉及銀行員工的高成數按揭貸款。港銀貸款增長減慢,阮國恒指,今年首兩個月貸款增長有持續放緩趨勢,相信企業因為市況不穩而減少借貸,而且內地減息後,借貸成本較本港低,吸引企業轉移至內地借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5/19517422
樓市下行風險增 金管局籲警惕
1 :
GS(14)@2016-04-01 14:16:26【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日發表季報,表示樓市下行風險有增加的?[象,利率正常化將導致債務負擔不斷上升,銀行業應警惕相關風險。
樓價收入比率超越97年
儘管近期樓價有所下跌,金管局表示,置業負擔能力仍然偏緊。去年第四季,家庭債務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微升至66.4%,樓價與收入比率為15.7倍,高於1997年的14.6倍,這意味一個500方呎住宅單位的平均價格,等於本港家庭每年入息中位數的15.7倍。而收入槓桿比率,即每月供款佔入息的比例,高達70.3%,遠高於約50%的長期平均水平。
金管局強調,本地經濟增長動力放緩、按揭利率預期會上升、房屋供需差距收窄及內地人購買力下降,都會對樓價構成下行壓力。住宅物業市場在過去數月有所調整,當局仍需要更多時間觀察樓市是否已進入下行周期。
但金管局警告,美國已經展開加息周期,本港資金流走、利息追上美國是利率正常化的必經階段,假設本港按揭利率上升3厘,收入槓桿比率將增至91.8%。
慎防內地相關貸款風險
除了按揭貸款,金管局警告,隨?環球經濟放緩及金融市場波動,零售銀行的資產質素有較明顯的惡化?[象,而本地企業的槓桿比率上升,償債能力正普遍惡化。另外,鑑於內地企業違約風險上升、經濟進一步放緩及相對較高的信貸與生產總值比率,當局呼籲銀行繼續關注其內地相關貸款的信貸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01/news/ea_eaa2.htm
金管局加強打擊中港假貿易
1 :
GS(14)@2016-05-08 01:20:06【明報專訊】自人民幣於去年貶值以來,市場一直關注有資金透過內地與香港的進出口貿易而出逃,路透社昨日引述消息人士稱,香港正從海關、運輸及金融領域,打擊虛假貿易,堵截資金流走。
報道稱,金管局加強對銀行貿易融資的審查,並引述金管局指,在過去幾年已採取措施,要求銀行採取更完善的系統和控制手段,阻止可疑交易。報道又引述本港海關稱,正與內地合作調查貿易數據誤差問題。內地近月公布的從本港進口數額,與本港公布的對內地出口數額,一直存在巨大差距,例如今年3月的差距達到14億美元。
金管局發言人昨晚回應指,國際的監管機構對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關注與日俱增,有見及此,金管局多年來一直有加強這方面的監管工作,不過金管局不評論非法貿易活動的情?,因為有關刑事的調查工作由執法機關負責。但發言人強調,貿易融資是香港經濟的主要元素之一,銀行在從事貿易融資活動時,實施有效及風險為本的監控措施至為重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6/news/ea_ead1.htm
金管局加強監管規定 提升銀行網絡防衛
1 :
GS(14)@2016-05-21 12:58:31【明報專訊】為提高本港銀行業抵禦網絡攻擊能力,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昨日於網絡安全高峰會上,正式宣布推出「網絡防衛計劃」(Cybersecurity Fortification Initiative),下周將向所有銀行發出正式通告,並列明銀行實施該計劃為一項監管規定。
訂防衛框架 諮詢3個月
「網絡防衛計劃」包括三大主要元素,包括制定網絡防衛評估框架、推行專業培訓計劃及設立網絡風險資訊共享平台。陳德霖表示,金管局將就風險為本的網絡防衛評估框架,向銀行業界進行為期3個月的諮詢。
評估框架由金管局擔任監督者角色,檢視銀行防衛及應對網絡攻擊的成熟程度。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表示,評估主要分為三大程序,首先會為銀行進行網絡風險評估,以及其應對攻擊的成熟程度,最後就兩者的差距作分析。
李達志續稱,當局會就銀行的技術、傳遞信息渠道、服務範疇、機構特性及過往受網絡攻擊紀錄等五大範疇,以評估銀行面對網絡攻擊的程度,並以七大領域,包括風險鑒定,第三方風險管理、銀行既有防禦力等,以評核銀行實際應對能力。面對中度及高度網絡攻擊風險的銀行,更將接受風險資訊主導的「網絡攻防模擬測試」(iCAST),當中包括測試職員識別問題電郵能力。
當局指,將與香港銀行學會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合作,計劃於今年底前推出首批為網絡安全從業人員而設的培訓課程,及設立網絡資訊互享平台。應科院行政總裁湯復基博士表示,金融科技為應科院首要的研發項目,除網絡安全,亦會重點發展大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以及其他科技,將有助本港應對網絡罪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9/news/ec_ecc1.htm
金管局推銀行業網絡防衞計劃
1 :
GS(14)@2016-05-21 13:37:45【本報訊】為加強銀行網絡安全,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於網絡安全高峰會上公佈,會「三管齊下」推銀行業「網絡防衞計劃」(Cybersecurity Fortification Initiative),包括要求每間持牌銀行的管理層就該行網絡安全風險及應對能力作出評估。陳德霖指,下周會向所有銀行發出正式通告,規定實施「網絡防衞計劃」,並建立一套共通、「風險為本」的框架,讓銀行評估自己風險狀況。他續指,當局會審視銀行能否有效偵測網絡攻擊,並實施相應的保障措施。若發現銀行防衞能力未達標,金管局會與銀行跟進,盡快提升其網絡防衞水平。不過,陳德霖亦坦言,本港網絡安全專才短缺,所以「第二招」是於年底前引入人才培訓計劃。當局正與英國的網絡安全核證機構CREST合作,確保新推出的網絡安全培訓及證書計劃能參照最先進的國際標準設計。另外,金管局亦會與香港銀行公會及應科院合作,年底前建立業界資訊互享系統,供全港所有持牌銀行使用,互相交流網絡安全及攻擊等資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9/19618075
網上買股雙重認證 中銀率先推 金管局倡議所有銀行齊執行
1 :
GS(14)@2016-05-24 05:00:10【明報專訊】鑑於早前有網上銀行戶口被盜用買賣股票,中銀香港(2388)表示,為加強網上交易安全,客戶若買入指定股票,將需輸入一次過短訊密碼,但該行沒透露指定股票的涵蓋範圍。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表示,有大型銀行將採取措施,讓客戶自行選擇,在進行股票交易時是否需要作雙重認證。另匯豐發言人表示,對金管局昨日的講法沒有補充。
明報記者 廖毅然
事緣在上月,匯豐及中銀香港均發現客戶的電子銀行帳戶錄得未經授權的股票交易,涉及8個網上銀行帳戶,涉及的交易金額約686萬元。陳德霖昨日在立法會表示,當中有4宗個案反令客戶有錢賺,但另外4宗令客戶無故蝕錢,銀行已作出賠償。據銀行界人士透露,金管局之後向業界諮詢如何防範類似事件,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硬性規定客戶要接收確認交易的短訊、及定期更改密碼,如有戶口長期沒有交易,但突然交易頻繁,銀行須主動向客戶了解等。
買賣指定股票要輸入短訊密碼
中銀香港昨日承認會採取防範措施,該行表示,日後客戶若買入指定股票,將需輸入一次過短訊密碼,但該行沒有透露哪些屬於指定股票。另該行強調,現時客戶完成股票交易後,會向他們發出交易短訊,讓其掌握股票戶口狀?。事實上,現時該行客戶登入網上銀行帳戶時,已可選擇是否使用「保安編碼器」作登入工具。
陳德霖亦透露,有大型銀行將採取措施,讓客戶自行選擇,在網上買賣股票時是否需要進行雙重認證。他估計未來一兩個月會有銀行落實,未來希望要求所有銀行採用。匯豐發言人表示,對金管局昨日的講法沒有補充。恒生銀行(0011)發言人則稱,該行不時留意市場情?,以研究各種服務安排。
譚紹興:措施或令股民未能及時買賣
香港投資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彈指之間股票價格可以有很大變動,如果買賣股票要作雙重認證,可能令客戶追不到貨或遲了沽貨。但他認為銀行推出防範措施是好事,因為銀行的股票客戶多數非「即日鮮」,估計措施可令客戶受惠,多於影響客戶。
陳德霖:假證到銀行開戶不普遍
另外,昨日有傳媒報道,近日有騙徒以假身分證到銀行開戶買樓,亦有假業主成功向財務公司騙取按揭貸款。陳德霖昨日表示,有關事件多數涉及財務公司,在銀行界並不普遍。但他強調會與銀行保持溝通,研究在辨識身分的過程,是否有改善的空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4/news/eb_eba1.htm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