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反叛少女蛻變咖啡新人王

1 : GS(14)@2012-03-12 23:28: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47986
26歲的阿 Ming,中三時為與朋友在除夕倒數,首次離家出走,結果被父母痛打:「我覺得屋企人歧視我,又管得嚴,關係好差。」她自我放逐,愛流連街頭又吸煙,中五畢業後再離家出走,決定打工賺錢。租住劏房 4、 5年後,她發現生活漫無目的,於是主動與家人修補關係,回家幫忙打理父親的雜貨店。
她去年報讀僱員再培訓局的自僱創業課程,希望從中取經開咖啡店:「本來以為做生意好簡單,原來要好多錢,讀完被打沉咗,決定先自我增值。」她再報讀咖啡調製員證書,學習咖啡特性、烘焙時間等專業知識,短短一個月便被老師推薦出戰香港區的「咖啡師大賽」。

奪自我增值獎 贏$5000

比賽期間,阿 Ming的父親是全場最快舉手表示想試飲她沖調咖啡的觀眾,令她十分感動。她憑一杯有「蕃薯味」的咖啡,擊敗資深咖啡師奪冠,更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
阿 Ming一戰成名,目前在其老師的咖啡店當主管。她的夢想仍然是擁有一間自己的咖啡店。她將於今年 10月與任麪包師傅的男朋友結婚,日後或會開「夫婦檔」。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昨在大會堂向表現優異的學生和在職人士頒獎,其中自我增值獎由僱員再培訓局及建造業議會提名在職人士競逐,今屆有五人得獎,每人可得 5,000元獎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72

鄭中基 浪子蛻變住家男 2015-08-19

1 : GS(14)@2015-08-23 02:44:48

http://www.skypost.hk/feature/%E ... %B6%E7%94%B7/188147
用「浪子回頭」來形容43歲的鄭中基,再合適不過。以前的他,愛煙、愛酒、愛夜蒲,還被指用情不專;現在,過時過節會盡量請假陪家人,亦為陪子女成長而減少出埠工作,儼然變成family man。「之前行來行去都不知在做甚麼,有時也會突然想下,到底還要蒲多久?哈哈,結婚後,責任感大了很多。」他輕聲細語地說。
問鄭中基(Ronald)有否想過自己會變成今天這樣,他笑着答:「我知道會變成這樣,只是時間問題。」看來,未能與舊愛楊千嬅、阿Sa修成正果,也許只是未能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而與余思敏結婚生B則是時機剛剛好。「我很贊成別人生小朋友,當然,生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是否真的喜歡小朋友,我一向都很喜歡小朋友,他們最真心,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提起孩子,他兩眼笑得瞇成一條綫。
做子女的榜樣
如今,Ronald與余思敏育有一女一子,在他心中,沒甚麼比一對子女更重要。「你把小朋友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他們甚麼都不懂,所以你要去教他們,這是很大的責任,說句不好聽的,以後他們變成殺人犯,別人也會問是誰教出來的,所以,生小朋友是一世的事,起碼他們長大成人前會一直跟着你。」
他希望為子女做個好榜樣,所以負面的事,盡量不去做。「像殺人犯、強姦犯也最好不要演。」只是,近年專拍本土喜劇,戲中粗口橫飛是常有的事。「其實不看電影也會常在茶餐廳、大牌檔聽到粗口,那是生活一部分,我不會太介意,現在女兒還不知道甚麼是粗口,可能她聽見別人講,覺得好得意,便會跟着學,我會等她長大一點再給她看我的電影。」
放下內心包袱
新戲《猛龍特囧》中,他飾演臥底探員,除大講英文粗口外,更是一身hip-hop打扮。不怕兒女看後笑自己嗎?「拍喜劇就是想大家笑,其實想深一層,小朋友最喜歡扮鬼扮馬,女孩子在卡通片中看到公主後,會披着毛巾扮公主;男孩子看到超人,也會拿玩具當武器扮超人。做人,有時要放下心裏的包袱,當你真心去做一件事,便不會覺得有甚麼(問題),若你半推半就,觀眾看了也會覺得尷尬。坦白說,以前長頭髮,別人覺得有型,我反而覺得尷尬。」
Ronald喜歡拍喜劇,也不怕被定型。「一來自己喜歡看,二來喜劇可帶給大家歡樂,何樂而不為?很多人以為拍喜劇就是一班人柴娃娃,連劇本都不需要,其實引人笑比引人喊難,只要劇情夠煽情、夠慘,再配點音樂,觀眾就會喊,但要他們笑到標眼水,是很難的。做演員,我甚麼戲種都想試,不會刻意選戲種,總之,有得拍就繼續拍下去。」昔日的bad boy,如今是有膊頭、有腰骨的住家男人。
鄭中基
化粧:Mon Chun
髮型:Horace Tse @ QUEEN'S PRIVATE i SALON
服裝:Fred Perry
場地:Hotel Icon
撰文:黃艷
攝影:林良明
編輯:黃寶恩
設計:鄧俊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067

籃球女孩戰殘奧 蛻變美人魚

1 : GS(14)@2016-09-25 10:28:10

剛閉幕的里約殘奧會,來自雲南陸良的錢紅艷在女子100米SB5級(殘疾分級)蛙泳預賽排第四,無緣決賽,但對19歲、只有上肢的她已殊為不易;15年前她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籃球女孩」。「謝謝你們關注她,謝謝香港同胞早年的捐助!」錢父錢禮明昨回應《蘋果》記者查詢時感慨地說。



於2000年10月,年僅4歲的錢紅艷在村邊公路行走時遭遇車禍,骨盆以下被完全截肢。為令失去雙腿的她可較自由地活動,家人將籃球剪開一半,裏面墊上棉花,把她套在半個球裏面,再配上一副木手墊……年幼的紅艷就是通過這裝備,用手臂力量一撐一撐,如划船般活動。錢紅艷的遭遇被報道後獲關注,包括香港媒體等紛紛為她募捐;她成為公安部交通安全教育典型個案同時,也獲當局幫助到北京配義肢治療。2005年記者為她送去香港人的捐款時,曾在北京中國康復治療中心,目擊她接受安裝義肢訓練、痛得滿頭是汗仍堅持不懈。在康復治療中,錢紅艷意外發現水療對她很具吸引力,亦令她與游泳結緣;她在水療中獲得「像魚一樣」的體驗。在陸地行動不便,但到了水中她反覺得「很自由、很快樂」!她更由此結識國家隊教練張鴻鵠。與父母商量後,她於2007年8月開始專業游泳訓練。游泳池令「籃球女孩」獲得新生,在張教練的培訓下,她進步神速。2009年她更在全國殘疾人(18歲以下)游泳錦標賽中奪得一金兩銀;在2010年浙江紹興舉辦的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中,她又獲得了三枚銀牌。隨着一次次登上領獎台,錢紅艷開始燃起更大夢想,就是參加殘奧會。



■「籃球女孩」因車禍失去雙腿。

■錢紅艷代表中國參加里約殘奧會。

■醫護人員為錢紅艷裝上義肢。



每日訓練游逾萬米

之後,她每天都游超過一萬米訓練,經刻苦努力,她獲得里約殘奧會的入場券。她雖在蛙泳預賽被淘汰,但對這個成績,19歲的她很坦然。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她表示參賽本身已是很大的收穫:「世界運動員水平都很高,我還有欠缺的地方,接下來會更努力。」記者也祝福這位當年的「籃球女孩」,成為叱咤泳壇的「美人魚」!記者陳永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5/197811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955

【年半fit晒】「阻住地球轉」肥妹仔 蛻變健美黑天鵝

1 : GS(14)@2017-01-22 02:18:04

Akai同時教授瑜伽,鍛煉耐力肌肉,舉四十五磅啞鈴也綽綽有餘。



常說童言無忌,若不幸被人身攻擊,對於小朋友來說可能是一生陰影。漂港多年的澳門健美及跳舞教練彭紫敏(Akai),去年摘下Asian Bodybuilding Federation(ABBF)第五十屆亞洲健美總會錦標賽健體小姐(Asian Women's Fitness up to and incl.160cm)季軍,以及World Bodybuilding& Physique Federation(WBPF)舉辦的第八屆WBPF世界健美健身錦標賽(Women's Fitness Physique up to160cm)第五名,擁有黝黑結實的健美身段、自信舞姿的她,原來小學曾經是128磅小肥妹,因為同學仔的一句說話,令她踏上健美舞台。



Akai從小學到中學的身形較肥胖,與大部份的中學女生一樣懶於運動,上體育堂只會三五個女同學坐着聊天,加上天生黝黑的膚色,被歸類為醜女,成為男同學的取笑對象,「學校總會有十大美女、十大醜女選舉,我永遠是十大醜女之一。」直至一次在班房門口與百厭男同學擦身而過,一句人身攻擊的說話,令她的起心肝做運動,「我在班房出走廊,有兩三個喜歡興風作浪的男同學行入來,因為門口不是太闊,男同學戲劇性地入唔到班房,就話我阻住地球轉囉!我聽完之後好傷心,到今時今日仲好記得。」18歲少女決心做運動減肥,誤打誤撞由健身中心開始,「當時以為焗桑拿可以減肥,便跟親戚去試玩,發現gym room有好多器械,每部機都想玩。當年我去的場地只有駐場教練,我又覺得這份工好似幾理想,又可以自己做運動,見到請人,即時寄信申請,就請了我。」一邊做運動一邊進修健身課程,成功當上健身教練,擺脫肥妹仔的形象,公餘時間更留守公司學跳舞,每天十多小時周身郁,後來公司指派她來香港習舞,繼而落地生根,現教授各類型健身舞蹈、高溫瑜伽及近年大熱的Zumba Dance,日日運動如同染毒癮,連去旅行也要找地方運動一番,「因為本身不是瘦底,每次食多了,身形腫脹少少,我便唔安落,甚至影響自己的情緒,唔做運動我過唔到自己關口,就算有病,我也會運動,不過會較為輕量。」


健美非大隻講求女性美


現時約110磅的Akai,身形絕非大家印象中的健美先生般大大嚿肌肉,「平日見到滿身肌肉的大隻佬,屬body builder,手上的二頭肌、三頭肌好大,一排八嚿朱古力腹肌,雙腳肌肉如同大雞髀,這種肌肉是需要經歷一段長時間去建立,而建立肌肉一定是由肥腫開始,當然有女性會玩,但我貪靚,只會玩body fitness類形,即是健體小姐(model physique),因為肌肉量需要較細,而且講求身體線條及女性美。」世界各地的大型健美總會,每年也會舉辦健美小姐比賽,除了穿比堅尼擺指定姿勢,展示完美身形,還會考核舞蹈,用身體表達一連串故事,觀眾如同看體操選手做默劇,「一分鐘跳舞需要渾身解數,側手翻、掌上壓、前空翻、後空翻、腳放上頭、手倒立等,全部是連貫動作,要戲劇性地表現故事,很多時候會有道具。」無論在舞台上飾演野人或是羅拉,最終目的也是展現女性美,而非嚇親人的大大嚿手瓜。身體很誠實,健美小姐需要訓練有素,Akai花了一年半時間由小肥妹回到普通少女的身形,但練成黑天鵝,其實要花一生時間。比賽台上擁有一排腹肌、二三頭肌、很多女仔都追求的健康體格,查實賽前半年需要節食去脂及提高運動量,絕對算得上刻苦生活,她仍然堅持健美及跳舞,比賽得獎是其次,成功感反而是從學生而來,「很多教跳舞的老師,會過正常人生活,會去消遣、娛樂,可以飲酒去玩,因為單是跳舞不用太講究身形,但學生知道我跳舞之外會成日健身,會覺得老師好努力,那種讚美、欣賞是不同的。」
facebook:akaizumba場地提供:FFG武術健身中心記者:王佩兒攝影:林栢鈞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去年12月在WBPF第八屆賽事的Women's Fitness Physique up to160cm組別,奪得第五名。 受訪者提供圖片

比賽中的一分鐘跳舞考核,講求爆炸力及創意。 受訪者提供圖片

要兼顧跳舞及健身,由於跳舞消耗量大,站在台上比賽台上的健體小姐,肌肉量也相對一般健身者弱。 受訪者提供圖片


當年「永遠是十大醜女之一」,如今已是健美小姐。 受訪者提供圖片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1/19903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94

【採訪結緣】娛記蛻變女首富

1 : GS(14)@2017-04-16 14:40:53

37歲的甘比中學畢業後,99年投身《蘋果日報》出任娛樂版記者(圖),有指因一次被派去戲院採訪大劉,儍氣用手指篤大劉臉上的痣,令大劉留下印象。之後,大劉邀請她到華置工作,由愛將提升至紅顏女友地位。甘比於08年及12年為大劉誕下女兒秀樺及兒子仲學,大劉更於去年底與甘比註冊,令她升格為「劉太」。甘比近月更獲大劉密密分身家,送上大量現金及資產物業,如180億尖沙嘴The ONE商廈,又為一對子女託管113億華置股份,令她身家暴升達632億,已超越今年在福布斯香港富豪榜排第9的郭炳湘,躋身成為十大香港富豪,亦成為香港女首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6/199913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747

高氏密語:奮青的蛻變

1 : GS(14)@2017-09-17 16:35:55

過去幾年,有一班來自五湖四海的本地中學生,傾力演出三個本地音樂劇,包括2013年《震動心弦》、2015年《逆風》,還有今年的《奮青樂與路》,看過之後,不禁讚嘆一套比一套高質,演出的中學生雖然不是專業舞台演員,但他們的表現專業、高質。《奮青樂與路》由2014年澳門文化中心15周年誌慶的音樂劇《我要高8度》演變而成,劇中人物由大人變為中學生,我未看過《我要高8度》,但可以推斷到《奮青樂與路》的結構,比之前兩套音樂劇更緊密的原因,而且劇中歌曲、歌詞、編舞的水準極高。其中一場,關於合唱團招攬新團員,用上《中國好聲音》評判轉椅這條橋,讓幾組學生展現不同類型的歌喉,相當過癮惹笑,其中一個男學生身形瘦弱,他的表現讓我想起美劇《Glee》入面的Kurt。另有一場,講團員被訓練到死,編舞與音樂極有外國音樂劇的影子。這套劇的演員來自地利亞修女(協和)、培正、心光盲人院暨學校等,最特別應該是飾演女主角Nautica的菲籍女孩Alcantara Armin De Vero,在兩小時的演出,她大部份時間以廣東話讀對白與唱歌,只是有外國人口音。但原來她對廣東話與中文一竅不通,不識聽,不識講,她把所有廣東話對白與歌詞記起來的能耐,除了令觀眾讚嘆,都是讚嘆,又再證明世上真的無難事。籌辦三套音樂劇的監製何力高希望透過聯校排演,培養學生有團隊精神、紀律、自我發現、獲得友誼。完場時,台上許多演員哭了,我相信,學生們過去半年的排練,已上了人生寶貴的一課,也是一個難忘的經歷。翻閱場刊,何力高提出多個問題,包括為何藝術教育在香港中學得不到重視,為何藝術課不是必修課,為何很多父母把藝術看得那麼功利?十分認同。畫畫、音樂、舞台劇、舞蹈等藝術活動,未必搵到食,但懂得去欣賞,有機會的話可以參與其中,必定可以豐富及滋養心靈。我老是想,如果每個星期可以有一節課,讓學生認識中外知名畫家,介紹名畫、舞劇、音樂等,一定可以擴闊大家眼界。藝術,可以很近。
[email protected]高淑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2/201498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