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股神投資科網股的盲公竹
1 :
GS(14)@2017-05-17 22:36:44【明報專訊】巴菲特以前從來不投資科網股,皆因他不投資不懂的股票,現在則說大手投資科網股,這種大相逕庭的投資風格,其實大有原因,但我發現,很多人都看不明白。
要明白其中的真意,首先要知道,這十幾年來,誰是巴菲特的best friend呢?
答案就是蓋茨。如果我說,在這個世界上,最熟悉科網世界的人就是蓋茨,相信沒有什麼人會反對。朱克伯格、貝索斯這些人雖然站在戰鬥的最前線,可是蓋茨作為科網股的最大投資者,日日見那些新公司,看看可不可以投資它們,對於整個市場大局,當然是洞若觀火。
蓋茨也找到好老師
要知道,巴菲特和蓋茨的關係,不但是好朋友,還是合作伙伴,巴菲特就是把他的全副身家,注入了蓋茨的慈善基金。因此,蓋茨當然要義無反顧地,去教導巴菲特科網知識,同作為他的投資顧問啦!
如果我有蓋茨當投資顧問,我都不怕大手投資科網股啦!你估巴菲特真係懵盛盛,完全唔識,走過去投資科網股,做水魚咩?你估他無緣無故,去埋蓋茨身,無端端做朋友咩?仲連成副身家都送給對方,你估他傻㗎?正所謂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富豪做事,必定有他的經濟計算。
反過來說,當日蓋茨同巴菲特做朋友,當時正是他退出微軟,假裝做慈善,其實是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個人投資者。他當然很需要巴菲特這支盲公竹,作為他的投資顧問。蓋茨雖然是天才,但都要有一個好老師,才可以一開始玩金融,已經是高手了……我常常說他退出微軟,正是微軟的最高峰時,他沽微軟股票,更加是出神入化,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74&issue=20170516
畢菲特、索羅斯掃科網股
1 :
GS(14)@2017-05-18 01:09:12【本報綜合報道】股神及基金大佬繼續狂掃科網股。監管文件顯示,股神畢菲特旗下巴郡今年首季增持蘋果公司股票7,200萬股,持股量增至1.294億股,價值186億美元(約1,451億港元)。另外,股神分別增持西南航空及美國聯合航空。另一邊廂,國際投資者索羅斯旗下的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首季買入科網股,其中買入170萬股Snap A股,價值3,526萬美元,昨晚股價曾升8.5%,至20.74美元。同時亦增持35.37萬股facebook(價值5,312萬美元),亦有買入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微軟等等,總共涉資接近1億美元,但減持亞馬遜股份。美股周二開市早段造好,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高開36點或0.17%,報21018點。標普500指數報2404點,升3點或0.13%,納斯達克指數則升8點或0.14%,報6158點。歐股尾段個別發展,德國和英國股市升0.12%及0.75%;法國股市則跌0.2%。
美國總統特朗普捲入洩密風波,他於Twitter貼文指,作為美國總統有權與俄羅斯交換情報。《華盛頓郵報》周一報道,特朗普上周在白宮與俄羅斯外長會面,向他披露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機密情報。白宮立即澄清,否認特朗普洩露機密資料,惟消息拖累美滙指數失守99關口,曾跌至98.417的半年低位。歐元滙價與現貨金價造好,歐元兌美元升至1.1063,升0.8%,為今年2月底以來最高;歐元兌港元見「8.62算」。現貨金價升至每盎斯1,235.78美元,升0.41%,近一周最高;現貨銀價亦升0.76%至每盎斯16.73美元。美國4月新屋動工按月跌2.6%至117.2萬間,遜市場預期按月升3.7%至126萬間。上月建築許可申請按月則跌2.5%至122.9萬間,略遜市場預期按月升0.2%至127萬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7/20023616
投資AI 科網巨擘成風向標 業界:港人才法制佔優 可擔當融資樞紐
1 :
GS(14)@2017-05-19 05:20:47【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工業革命4.0」的重要驅動力之一。我們或許覺得無人駕駛汽車、機械人仍然遠未普及,但最聰明的人工智能早已滲透日常生活。人工智能的發展雖然蓬勃,卻仍然零散,超高淨值投資者多跳過初創企業,通過Google、facebook、蘋果等積極收購人工智能業務,並迅速實現商業化,把握人工智能帶來的投資機會。
人工智能將為社會帶來的變革不可小覷,專注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和再生能源的投資公司Radian Partners聯合創始人朱晉酈稱,人工智能就如同10年前人們眼中的手機,「當初誰能想象現在機不離手的生活,相信5至10年後,人工智能能夠如同手機一樣得以通用。」她續指,如果稍為進取地說,在超高淨值投資者的世界,若你主營生意的董事會未有3至5年內發展人工智能的計劃,那麼他們或許應該被炒。
瑞銀﹕科技龍頭投資判斷力較佳
瑞銀財富管理環球家族辦公室副主席Philip Higson表示,超高淨值人士對人工智能的投資,較少參與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反而將目光更集中於具備人工智能商業化能力的科技巨擘。「Google和facebook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就如同人工智能界的『裁判』,他們更擅長辨別,並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商業化。每當看上去股價已經很貴的時候,我仍然會認為它便宜,因為這些企業創造了很多未來機會(optionality)。」
投資業務宜避受AI 衝擊
瑞銀「人工智能如何令亞洲轉型」報告建議,投資者需盡量規避業務可能受到人工智能衝擊的公司,關注側重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機械人過程自動化,並積極建立研發中心的科技公司,以及人工智能科技發展的幾大受益行業,包括健康醫療、高科技及部分服務業。
人工智能誠然會取代一些就業崗位,不過同時,瑞銀報告認為人工智能亦會催生新的工作崗位,相信隨着應用程式和共享經濟日益普及,更高層次的個性化、創新型和有獨特手藝的人才將更受歡迎。
國際勞工組織數據顯示出有趣的現象,香港的高層次技能人才雖然位於世界前列,僅次歐美和新加坡,遠超日本韓國,低層次技能人才的比例卻也偏高,佔全部人才的20%,接近東盟。相比之下,新加坡人才技能在中高層次就更加均衡,低層次技能人才比例僅為8%。
AI 催生新工作崗位
朱晉酈表示,香港對於亞洲人工智能的發展有其獨特角色,首先大量中英文雙語人才儲備是優勢之一,對於有進入中國市場野心的企業意義重大。西方科技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並非易事,此前Uber推出中國市場就是一例。另外,香港不僅法制較為健全、中立,其金融中心地位將很自然令其發展為亞洲人工智能發展的融資中心。
全球基金交易網絡及金融科技公司Calastone發布的報告,用科技專才在企業管理層的比例評估企業是否在應對區塊鏈技術和機械人顧問等「顛覆性科技」方面做好準備。
根據瑞銀結合世界銀行數據的預測,2030年亞洲的金融服務業將共有9000億美元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而對於金融是經濟支柱之一的香港,其科技專才在企業管理層的地位現時還遠低於新加坡。數據顯示,恒生100指數內的上市公司中,僅有20.3%公司的管理層包含科技專才,在新加坡,該比例則有近45%。
姚丁鈺 明報記者
[姚丁鈺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68&issue=20170519
智取大市:基金揸科網心態
1 :
GS(14)@2017-05-19 05:40:00周二本欄目即時新聞講過要逢高減持,點知股災話咁快周四出現。揸科網股唔清倉都逼住要減倉避風險,係大跌市常識,否則再大跌死咗都唔知乜事。科網股大跌原因係太貴、升太多、超買,大家睇住Facebook、蘋果、Amazon、Alphabet走勢才至關重要,呢幾隻加埋係萬億美金計嘅市值王國,係市場真正風向,IGG(799)炒唔炒得起,咪又係睇住班大佬。?家每個基金總會重倉揸實兩三隻科網龍頭股,業績先能夠見得吓人。港股基金裏面,內地金融股係基本注,但冇基金經理會旨意佢哋成為進攻點,大型科網股呢種坐定定就贏嘅賭注,令佢哋一直珍而重之,呢兩年賺表現費就係靠科網股,所以升極都有,一跌就有人撈,直至有一日市場買科網股嘅子彈耗盡為止。究竟基金驚股價跌多啲?定係驚唔夠貨跑輸大市多啲?正常驚後者多啲,因為齊齊輸錢事小,自己升市跑輸事大。只要龍頭大跌市限於一兩日,相信市場共識未改。除非美國科網龍頭連續幾日大跌,形成另一股「今日唔掟,聽日輸更多」嘅預期,由唔夠貨恐慌變成唔沽貨就恐慌,先至會引發真科網股災,暫時牌面機會唔算大。
晉佳
http://www.fb.com/advanceguy1本欄逢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9/20025870
五大科網股急挫 拖累納指大跌
1 :
GS(14)@2017-06-11 16:07:24■貝佐斯
【本報綜合報道】被稱為「FAAMA」的五大科網股facebook、亞馬遜、蘋果公司、微軟和Alphabet上周五急跌,估計市值合共蒸發近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拖累納斯達克指數前日大跌184點,為逾4個月最大跌幅。
逾4個月最傷
高盛前日發表報告指「FAAMA」於標普500指數佔比重僅13%,惟貢獻標指今年內近四成升幅;納指所佔比重逾四成,貢獻升幅更高達55%。報告指FAAMA屬周期性增長股份,市場上卻有越來越多人將FAAMA當消費股,忽視其高估值問題,提醒投資者勿低估風險。消息拖累科網股上周五大跌,蘋果公司、facebook、亞馬遜及Alphabet齊跌2.27%至3.88%。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統計,上述五大科網富豪身家合計蒸發逾70億美元。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身家單日蒸發25.9億美元,富豪排名由第二位跌至第三位。美股市況急轉,三大指數盤中段創新高,尾市納指和標普500指數轉跌。納指最多跌184點,收報6207點,跌113點,逾4個月最傷。標普500指數收市跌2點,收報2431點,道指則收報21271點,升89點。總結上周,道指全周升0.3%,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分別累跌0.3%和1.55%。另外,股神畢菲特慈善午餐拍賣,由賬號「s***l」用戶以267.9萬美元投得,略低於去年345.6萬美元,所得款項捐予三藩市慈善組織Glide基金會。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1/20051852
魚樂無窮:科網股撈唔撈?
1 :
GS(14)@2017-06-16 01:55:27科網股是否見頂,再度成為市場熱話,遭沽空風暴正面吹襲嘅股份如瑞聲(2018)及科通芯城(400),圖表明顯走樣,尤以後者為甚。部份則因股東減持令走勢逆轉,當中包括通達(698)、昂納科技(877)、ASM太平洋(522)。說穿了,最強一定係騰訊(700),然後搭多隻舜宇光學(2382),科網股係咪見頂一定係問呢兩隻。估值貴定平我唔識睇,但兩隻股份行咗幾年大浪,升幅數以百倍計,如今由高位回調唔夠一成,現時搬出見頂論絕對講唔通。「但呢排在香港呼風喚雨嘅北水,沽騰訊沽得好勁喎,驚唔驚先?」今次佢哋啱唔啱,要事後孔明先知,但根據過往經驗,強勢股絕對經得起北水考驗。滙控(005)就係一個好例子,年初因暫停回購,北水轉買為沽,股價一度跌至近60元大關,但最新季度業績交足功課,反過來挑戰70元水平。所以因為騰訊被北水狂沽而睇淡,未免太過武斷。至於係咪撈得過,就好視乎你信唔信科網股的故事,你信嘅,幾十倍PE可以係好平,唔信嘅,盈利增長五成或者更多都係泡沫。唐牛
https://www.facebook.com/tongcow88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5/20056062
新板納同股不同權 吸美科網股 諮詢方案容第二上市 何謂新經濟料惹爭拗
1 :
GS(14)@2017-06-17 12:38:00【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昨日就設立新板及改革創業板,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新板命名為「創新板」,主要為吸引新經濟行業及使用不同股權架構的公司來港上市,同時建議全面開放內地及美國上市公司來港第二上市。諮詢文件未有就「新經濟」給出明確定義,對同股不同權公司訂立的監管措施,亦只屬初步概念。但分析預料,有關方案最終仍有可能獲證監放行,並如期於2018年實行。
明報記者 廖毅然、尉奕陽
證監會深夜發出回應,歡迎港交所新板及創業板改革諮詢,並鼓勵公眾發表意見,因為諮詢處理複雜及艱難的問題,影響港股市場多元發展及質素。證監會希望諮詢期能引發廣泛及具質素的討論。
證監:冀諮詢能引發廣泛討論
有關同股不同權的爭議已持續逾4年,始於2013年初阿里巴巴計劃整體上市,由於證監會當年不放行,致使阿里最終改赴美國紐交所。港交所其後曾就同股不同權進行諮詢,但2015年被證監會一致否決。
時隔兩年,港交所捲土重來,諮詢文件強調,現時上市規則對財務要求作嚴格限制,亦不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因此在過去10年,有逾千家屬於上述類別的公司到內地或海外上市,合共集資額達490億美元,是香港同期IPO集資額的16.5%。為爭奪這些公司來港上市,港交所建議設立「創新板」,以新經濟及同股不同權公司為目標,並將分為「創新初板」及「創新主板」,當中創新主板的對象,集中在已符合主板財務規定,但採用非傳統管治架構,以至以往未能在港上市的新經濟企業。
李小加:希望最快2018年推細則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諮詢至8月中截止,希望最快在2018年推出細則。
對於有言論指,設新板主要為吸引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來港,如阿里巴巴、京東及攜程等,李小加稱,過往的確有許多公司原本屬意香港作上市地,但因為制度問題而改赴美國或在內地上市,現在門打開了,希望這些公司考慮回歸香港。但他強調,創新板的目標是整個內地及海外市場,尤其諮詢文件提及的第二上市制度,不單是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海外公司尤其是科網巨頭,都可考慮來港上市。
不過,諮詢文件尚未對「新經濟公司」有明確定義,李小加稱,只要技術、業務模式、人才等各方面以創新元素作主要驅動力,都可考慮在內,往後會制定詳細標準及指引,若屆時仍有爭議,可由上市委員會決定。
譚紹興:防步內地「新三板」後塵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港交所應慎防步內地「新三板」後塵,不少公司打着創新的旗號,其實業務未必符合新經濟的標準。他又稱,同股不同權會惹爭議,尤其香港沒有集體訴訟機制,對投資者保障很低。
李小加認為,集體訴訟機制並非保障投資者的必要元素,諮詢文件已提出許多保障措施。例如規定有關公司要披露不同投票權持有人身分,或可能設定轉讓限制及日落條款(即同股不同權制度在上市若干年後要取消)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50&issue=20170617
天價罰單 美科網或需改經營模式 歐盟:下個料查語音助理
1 :
GS(14)@2017-06-29 08:04:25【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報道,遭歐盟反壟斷機構開刀的Google購物廣告業務,相對於母公司Alphabet的整體業務比重不大,但對Google和其他科技巨擘長遠影響深遠。歐盟質疑在搜尋市場處主導地位的Google在搜尋結果中偏幫旗下網站,違反歐盟公平原則,向其開出價值27億美元(約210.6億港元)的天價罰單,Google最終將如何調整業務模式以配合歐盟的裁決,將成為亞馬遜、facebook(fb)等,提供商品搜尋服務的企業範例,或影響業界的經營模式。
除了一次過27億美元之外,歐盟規定Google在3個月內終止違反公平競爭的做法,否則每天仍須支付約1.1億港元的罰金。Google母公司Alphabet股價周二跌了2.6%,昨天開市仍微跌。
Google母企股價周二跌2.6%
考慮到Alphabet坐擁920億美元現金和證券,應付歐盟罰款料不成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裁決可能影響整個搜尋行業的運作。例如用戶在搜索燒烤架時,Google可能會把自己的燒烤架廣告置於其他搜尋結果之前。今後若其他主要搜尋引擎也有類似做法,在搜尋結果偏幫自己的業務,歐盟也可能援引Google案例判以巨額罰款。另一可能受威脅的將會是語音助手。業界分析認為,亞馬遜Alexa、蘋果Siri及Google Assistant等語音助手,最終將取代搜尋引擎。如果用語音助手來搜索,用戶就不是看到置頂的廣告信息,而是耳朵聽到廣告。
美政商界批歐盟有反美傾向
研究機構eMarketer的數據顯示,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在美國的用戶已超過2500萬,在當地智能音箱市場的份額達71%,領先於市場份額只有23%的Google Home。本月上旬蘋果也發布了名為HomePod的智能音箱。研究公司Ovum預計,如果將搭載語音助手的智能手機包括在內,到2021年,全球使用的語音助手設備將達到75億部,高於2016年的35億部。歐盟在今次裁決後表示,正研究如何將案例應用於其他層面。歐盟委員會競爭事務專員Margrethe Vestager曾表示,語音助理可能是下一個調查對象。
過去兩年,歐盟已3度指控Google,包括指其濫用Android系統的主導市場地位迫使手機製造商推廣Google手機Apps。歐盟反壟斷機構近年作出連串不利美國科技巨擘的重大決定,令美國政商界一再指控歐盟存在反美傾向。歐盟官員否認存在任何傾向。
去年8月,歐盟下令蘋果向愛爾蘭支付130億歐元(約1148億港元)的涉嫌欠稅。今年5月,歐盟向fb罰款1.1億歐元(約9.7億港元),指其在收購WhatsApp的交易提供錯誤信息。雖然歐洲在很多科技領域都走在全球前列,但未能培育出自己的蘋果、fb或Google。
fb活躍用戶突破20億
另外,fb昨證實,每月活躍用戶人數突破20億大關,連繫全球逾四分之一人口。13年前創立的fb,在成立8年後用戶突破10億,繼而在5年後距進20億的門檻。fb股價昨早段回升0.7%。
(華爾街日報)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14&issue=20170629
納指連升斷纜 資金流出科網 Dropbox趕科網熱潮尾班車 下半年上市
1 :
GS(14)@2017-07-02 13:46:45【明報專訊】半年結剛過,納指錄得2009年以來最大的半年升幅,科網股在過去6個月累積升幅頗大,惟單月計,納指6月的表現是去年10月以來最差,六大美國科技股在連升5個月後也反高潮於6月錄得跌幅。另一方面,上周銀行通過美國聯儲局壓力測試後,銀行股領升,有分析相信,下半年市場缺乏焦點,資金或換馬至金融股,銀行股升勢可持續。
明報記者 余慕恩
納指上周五收報6140點,微跌0.06%,全月計則跌約1%,包括face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FAAMG)等主要科網股,在本年頭5個月錄得強勁升勢後,上月全線報跌(見表1)。PowerShares納斯達克100指數ETF上周錄得約1000萬單位的減幅,意味資金正從美國科網股流出。
分析﹕資金撤出科網只屬暫時
科網股估值處高位,美國線上資料儲存及共享商Dropbox趁機計劃上市,路透社報道,Dropbox在未來數周將與投資銀行會面,尋求上市,倘若成事,將是繼Snap之後最大的美國大型科網新股。Dropbox在2014年的估值已達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
宏匯證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表示,投資者趁半年結先沽貨獲利,科網股見回落,不過,7、8月份業績期盈利增長更明顯之際,相信資金屆時會重新回歸科網板塊,尤其對騰訊(0700)及IGG(0799)看高一線,惟對早前被沽空機構狙擊的電子產品設備股瑞聲(2018),以及同行舜宇光學(2382)則仍然有戒心。
銀行股下半年料升一兩成
對於下半年資金去向,林嘉麒認為,銀行股上周見反彈,主因全美34家大型銀行通過美國聯儲局的壓力測試,股本充足下可以增加派息及進行回購計劃。匯控(0005)上周四單日便飈升超過6%,林嘉麒認為銀行股升勢將持續,現時1倍的市帳率低於過往水平,相信下半年或可錄得一到兩成升幅。
大市方面,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蘋果早前見頂回落,騰訊亦見跟隨,恒指上月曾升穿26,000點,之後或再試高位,但能否企穩為未知之數。
巴郡行使換股權 成美銀最大股東
股神巴菲特亦看好銀行股,他旗下投資旗艦巴郡宣布,行使對美國銀行換股權,將其手持價值50億美元的6%優先股換成普通股,本身為富國銀行最大股東的巴菲特亦再次成為美國銀行最大股東。美銀的資本計劃將股息增加60%至每季12美分,並同時回購129億美元股份,計劃在上周獲得聯儲局通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42&issue=20170702
王弼﹕科網鉅子掌控全球財富
1 :
GS(14)@2017-07-03 22:49:24【明報專訊】上周五,王弼創辦的香港奧國經濟學院舉辦了兩周年晚會,邀請了7名嘉賓分享對未來的政治經濟投資的展望,適逢香港回歸20年,在這背景下,聽過各個嘉賓的分享,王弼百感交集,覺得我們處身的時代一點也不簡單。股樓雖屢創新高,卻如履薄冰。
最近,跟一名租客商討續租事宜,我承認自己是一個較老派的收租佬,如果是好租客,絕對會以低於市價給他續租,但這兩年樓市大旺,所以我開出的價錢縱是低於市價,仍較兩年前上升。業主加租,租客當然會討價還價,理由不外乎是工作不穩定,收入減少等。坦白說,談判的過程,其實有一點打死狗講價,我若然要強硬起來說,這個價錢,這個質素的單位,若閣下能找到更相宜的單位,隨便搬走吧!也奈我不何。可是,兩者的差價,不過是兩三千元,中間落墨,就是千多元,我實在沒興趣婆婆媽媽再為1000幾百再談判下去。所以,兩年過後,加租不過是7%左右,每年升幅3.5%,隨時跑輸通脹。
最後,我對租客說:「可以的話,我也不想加租,現在百物騰貴,加租一定加重你的負擔,但也不見得新租金對我的生活有什麼改善,因為物價跑贏了我的租金收入。」我記得SARS的時候,有租客經濟困難,要求減租,我一口氣應承了,因為物價的跌幅,比租金的跌幅更大。大家看見嗎?在物價飛漲的年代,租客不開心,業主也不一定開心(縱然情况較租客好),統統都是輸家,究竟誰是贏家?
少數精英掌控社會 其他人全是輸家
我們就是處於這樣一個年代,別以為有物業者一定跟無產階級對立。我們這些早年買下資產的人,也只是想保障辛勤累積的血汗,不想手上的現金被中央銀行印鈔攤薄而已,絕不是想發達耀武揚威,然後到處說自己眼光有多好,恥笑沒買樓的人是傻人。王弼不才,但不至於淪落到要踐踏別人來抬高自己。可是社會上就是有這樣的人,靠僥倖獲得一點甜頭,不懂感恩,還製造階級矛盾,嫌社會的矛盾還不夠多嗎?
虛擬世界助宣泄對現實不滿
這一類庸人,對社會帶來的傷害還不大。更可怕的,是一批受人景仰,已手執所有文明社會大數據私隱的科網鉅子,據統計,這8個人掌握的財富,已多過世界上最窮一半人口的總和。他們建議解決貧窮的方法,不是要人學他們創造價值賺取生活,而是不用工作拿政府的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單拿政府基本的生活費,沒有工作的人,他們有何議價能力,生活質素可以高得到哪裏?他們在真實世界得不到滿足,為了壓抑他們的慾望,最好的方法,是帶領他們進到虛擬世界(Virtual Reality,VR),在虛擬世界裏,所有慾望都可以靠感觀獲得滿足,一個VR眼鏡再加其他體積細小的配件已經令這些人神遊物外,難怪樓宇的面積可以進一步納米化,甚至只剩下一個太空倉(Space Capsule),大部分人類最後的結局,就像科幻電影Matrix描繪的一樣!實體世界的所有財產和物質,就由0.001%控制了數據、貨幣供應、生產資料和分析能力的人享用。我們的世界,是否循這一個方向邁進?
受精英愚弄 英美人民試圖反擊
我不知道,如果愈來愈多人了解自己是如何被精英愚弄,他們最後會怎樣反彈。但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上台,似乎是英美人民開始試圖反擊。我不知道,反擊是解決問題的開始,還只是垂死掙扎。我認為這樣的反擊,只是長期抗爭的開始,所以我才有如履薄冰之感觸。上周五嘉賓之一的關焯照博士,告訴我們目前「環球經濟政策不明朗指數」(Global EPU Index)高踞不下,甚至高於「911」時的指數,和我上述的分析是否不謀而合?有樓有股的人,還是不要單單滿足於數字帶給各位的快感。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69&issue=2017070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