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思考的碎片-4.23 memo@linan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716.html
週五和@linan的交流我有做筆記。有很多零碎的碎片
這裡做個memo外加這兩天博客還有未來幾天的東西也算一個小結。如對這系列觀點尋求交流和探討只在Googleplus。其他空間無法一一作答。歡迎加入自由的空間。

寫在前面
這個博客的目的不是傳播和製造觀點。更多是記錄個人觀點。為日後復盤使用。
so在論證過程中幾乎很少做基礎鋪墊。也懶得鋪墊。so剛剛返回去讀以前寫的東西確實很簡潔,沒行業和時代背景相對難以理解。
比如早前寫過AKAM那個就沒詳細論證為何對企業是totalsolution,但是最近我們可以看到D&G和Fiat都簽約的公告。這就是反映了我前期的觀點。也算一種驗證。
http://slamnow.blog.sohu.com/203451591.html

同時這個博客是記錄的是思考的演化過程。so最新的才是新思考,思考的本身也在進步和推演。
比如這個博客前幾天寫instagram12人是奇蹟。和@linan討論下來未來十年內應該有一個人的公司價值10億,一個人誇張了。就是人少不是太大問題,日後會成為常態。

正因為是個人思考演化過程的記錄,所以不會太多回應辯論。辯論不來錢的。歡迎交流拒絕辯論這是我的態度。


開始1234

1.昨天和@葉公好尨的一個共識也算結論
anyway葉公你我有一個共識。京東和AMZN是兩類公司一個是做買賣的一個是平台級的。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
so可以推理出來AMZN是偉大公司。京東沒有成為偉大公司的基因起碼到目前為止。
這對昨天的blog算一個修正。雖然京東沒有偉大公司基因,但是京東不未必就死掉之類。就是一個買賣公司。有一定價值。

2.互聯網泡沫
00年前後的互聯網泡沫,一個泡沫的指標是不應該進入該行業的人進入了。比如打卡上下班的公司進入了,這是泡沫的指標和導致泡沫的原因。人流導致錢流,錢流導致人流,殊途同歸。當行業出現不合適人員的時候也是泡沫發生的時候。追逐利益超越追逐夢想。那麼必然是泡沫。So這如果成立那麼當下的SNS泡沫起碼不大。如果有的話。

3.濾鏡的流行

Path instagram 美圖秀秀 剛剛發表的微信4.0
100%的共通之處是濾鏡。
隨手打開圍脖。目測美女照和美女大頭照90%以上是用過濾鏡。
Path的濾鏡還有兩個種類。然後Path還有可以花錢買的濾鏡。這算增值服務?

so濾鏡的流行是一個現象,已經不可阻擋

分析現象背後的商機:約等於0 無趣的很。濾鏡是算法為基礎。so沒啥好搞的。

當然真有商機也不會寫出來鳥!

分析濾鏡的流行原因:土鱉沒構圖,然后土鱉沒耐心多拍幾張。但是土鱉還真知道或者有追求美的需求。
so用濾鏡是最佳的方案。
我用了instagram的濾鏡現在也用上癮。so事實就發生,無P不成圖。
Path是全尺寸,instagram是要照片截取。不知道為毛instagram這樣設計,我還是喜歡path的全圖。


4.注意力擠壓模式。

源自上週末孔令奇在Hitfm一檔hiphop節目中關於嘻哈歌手出片的頻率變化。所引發的思考。

說道hiphop歌手現在每月必須發新片還是每週,不然就沒遺忘。早期是一年一張CD,那樣會認真製作質量高,現
在是每月一首。
這背後有製作能力電子化和專業化導致的可能性,但是我們更注意到這現象背後的原因
是注意力被擠壓,這裡特指消費者注意力。不斷被push,然後你如果不參與到這個潮流,你就直接寫進歷史書。
so這就是一個寫歷史和被寫進歷史的選擇題。
writing history orbe written inhistory。
消費者注意力別不斷的新東西推動者轉換熱點,你的空缺就是他人的機會。創新在填補消費者每一秒的空閒。so商家最大的願望是每個消費者有48小時而非24小時。哈just kidding
so注意力擠壓模式下,持續升級已經是必經之路,也是必須之路。這好像和迭代的觀念重合。

5.@基因拓客思-GeneTalks剛剛有說「BigData對醫療領域的影響極其深遠」。上篇寫的BigData至少不設計醫療領域。換句話說醫療領域就是遞歸分析。和我們說的床照理關係不大。

6.普通人的新浪
用陌陌查看下隨機的大眾人群,查看他們的新浪微博。有這樣一個規律
人均200個follower
following大約也就200個極少follow所謂意見領袖和大V
內容:80%吃喝拉撒睡凡人瑣事 20%心靈雞湯
通過這樣的樣本得到一個結論:他們才是大多數,其實我們才是另類。

7.單人 1B的公司是可能的

理由很簡單就是專業化,13人的instagram價值1B,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愛才成為可能。因為大規模的云服務。
其實與其說云服務,不如說就是專業分工,亞當斯密那套。

上週看到已經有專門做崩潰代碼的公司。這樣下去,擔任創造力+IT服務專業化平台,從客服到軟件全套第三方專業平台式云服務+自助服務誕生。小公司很容易存在很生存,沒有任何障礙。人數個位數的1B公司誕生幾乎是必然。而非偶然。

8.instagram 1%的玩法

我和@linan承認我們是沒有能力對這個估值作出判斷。但是我們相信Mark的判斷比我們牛B。
這個收購遊戲中最有趣的是1%的溢價模式。
Mark如果話1B買個遊艇又如何哈,我肯定相信Mark的判斷力。

這是第二個0銷售額大價錢賣出的公司,
我知道第一個是ILMN購買Solex600M成就ILMN當時也是0銷售額。
至於收購的意義。不想贅述,任何人google一下即可知對行業的影響力。簡直就是奠定行業地位的收購。
無人不稱頌Flatley的英明
http://www.forbes.com/2006/11/13/illumina-pharmaceuticals-earnings-markets-equity-cx_rs_1113markets10.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1

思考的碎片---4.23 @linan T-shir VS Suit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7l6.html

週五和@潛水員 聊到 #cloudflare# 和 $Akamai(AKAM)$,cloudflare能在1年多做到10億刀估值 vsakamai的98-99年開始做到今天的70億市值。其實有一個典型的區別。cloudflare是一家新型的互聯網公司,akam是一家從事互聯網業務的傳統公司。這裡最顯著的特徵就是cloudflare的員工穿T桖多,akamai的員工傳西裝的多。所以akam其實已經不再具有典型的科技股特徵。#一句話# 

1.B2B需要西裝,人和人最後簽約
2.B2C沒人介意你是裸體還是奇裝異服,你在服務的背後。
3.internet演化到後期都會變成自主化服務,比如google ads的自主賬戶自主廣告。核心演變成機器服務人。
4.穿著是特指,那天看到Mark和日本首相見面穿西裝超級不適應。另外從財務報表上的特徵可以總結為incomestatement中銷售額和銷售費用的不同步增值。自主化服務,最典型的是銀行的ATM引發的慘案,從9am-4pm固定上下班到24×7全天候金融服務而且成本固定。收毛利和淨利走勢不同步會出現飆升的淨利潤特別在benchmark為0的世界中。
這和早期軟件和硬件公司估值不同會是一個商業邏輯。
云公司和軟件公司也會不同的估值。哪怕銷售額不變。因為不同步的利潤增長。so世界演進的路徑會是硬件VS軟件VS云服務。
當然會有交叉很多是賣設備然後+服務費比如fortinet開始的一系列公司。這裡不贅述。部分項目應該有很深刻研究和思考不變公開論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2

周鴻禕自述:奇虎六次反獵殺 linan

http://xueqiu.com/5592687045/22295831

   做空就是為了掙錢,掙錢天經地義。不要生氣,生氣沒有意義。一定要平和、開放、透明,主動出擊和投資者溝通。最重要的是自己幹淨沒問題,對投資者有信用。信用建立在不斷的業績表現上。


   做空就是為了掙錢,掙錢天經地義。不要生氣,生氣沒有意義。一定要平和、開放、透明,主動出擊和投資者溝通。最重要的是自己幹淨沒問題,對投資者有信用。信用建立在不斷的業績表現上。

  我對做空這事非常能理解。

  這幾年,中國有一批到美國買殼上市的公司,不客氣地講,這裡面騙子比例相當高,一些造假方法超過美國人的想像。拿出那種玩兒A股的精神,第一年贏利,第二年虧損,第三年就ST。路演的時候給人吹得都挺好,一到交季報的時候就老做不到。

  再加上中國互聯網行業又存在VIE(可變利益實體)結構,國家本來應該給個明確的說法,又含糊其辭。熟悉中國國情的人都知道,VIE這事兒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既成事實了,國家也不可能採取什麼行動。但是,美國人認為你沒有個法律規定,就永遠覺得心裡沒底。

  在這些背景下,美國對中國上市企業的不信任逐漸形成主流。Citron(香櫞),特別是渾水,是一家比較出色的公司,早期發現了不少中概股壞公司。當時對這些做空機構我內心是比較尊重的,做空作為一種機制,確實能有效發現一些壞公司。這些公司被揪出來,相當於消除害群之馬。

  我一直都是當笑話在看,認為這種事兒跟我們沒關係。平心而論,中國互聯網公司作假的,確實非常少。為什麼呢?這些公司都是拿VC的錢長大的,VC投你的時候就對你查了個底兒掉,而且一般來說,國外的公司投我們都有要求,從你很小的時候,每年都是「四大」來審計。在這個行業裡作假太難了,特別是我們,又屬於有很多敵人的公司,你沒有毛病還得給你侃出點兒毛病。

  所以,Citron第一次做空360時,我們覺得很驚訝。

  二

  Citron是在美國股市開市前發的報告,差不多是這邊晚上9點,報告到我們手裡已經10點多了。這種事兒不管你多麼生氣、睡不著覺,都一定要快速回應。我們半夜趕回公司,把網址站的、瀏覽器的、IR、財務、法務、公關等相應一堆主管都叫了過來。

  看了Citron的指責後,心裡就比較輕鬆了。很多問題我們覺得很幼稚,他對我們的模式一點都不懂。那我就解釋。360這個模式確實難以理解,上市前在美國路演的時候,我一對一地給基金講就講了一百多次。路演的結果還是不錯的,也說服很多人,但是我發現,上市後每次我們舉辦投資人會,我都要再次解釋。

  中國公司到美國去上市,通常都要在美國找一個大哥,比如說是中國的亞馬遜、Google,美國人容易理解。但360誰都不是。我看了很多美國人寫的報告,他們對中國的理解非常膚淺,就是用一些概念、名詞來做解釋,不瞭解中國的情況及中國用戶的習慣,不能感同身受,只能想辦法把中國公司套到美國人能理解的模式上。

  我經常講,做產品的人要從用戶出發。我有個習慣,很多人在網上罵我的時候,他就是罵得再難聽,我一定要想他為什麼要罵我,要從他的角度想,我覺得我才能將心比心去改進。所以儘管第一次已經感覺到Citron來勢並不友好,我們還是善意地想,它對我們的模式確實一點兒都不懂。這時候你跟人吐口水肯定沒有意義,所以我們就非常禮貌地把他所有的問題做了個書面解答,而且把我們沒有講清楚的問題給大家講清楚。我認為,這正好是跟資本市場宣傳和溝通的機會。我們內部定的是這個調子。

  報告是發給所有的投資人,在當天收市時。而且我們說,歡迎你到中國來,你可以質疑我們,但最好能面對面溝通。在中國,對於這種事,態度很重要,好像誰要敢大叫、誰聲音大誰就有理。美國不是這樣,大家都很理智,你要是反應太過激,越委屈、越憤怒,投資人越不信。美國文化跟我們不一樣,一定要理性地回答他,憑證據,有一說一。

  第二天,我們組織了電話會,和做投資者關係的、買了我們股票的投資商逐條解釋。這是件很重要的事,因為這些人買了你的股票,他們不信Citron、不拋你的股票,你就沒問題。還有一個,就是要跟投行的分析師聯繫,一定要讓他們出來挺你,這點也很重要。

  Citron第一篇報告對股價的影響不是特別大,當天跌了不到十個點,這和我們的快速回應有關。我認為我們解釋得足夠清楚了,它就不會再折騰了。

  三

  半個月後,Citron出了第二篇報告,害得我們又半夜睡不著覺。這次是圍繞著我們的收入說事兒,我有點兒生氣了,覺得這是有點兒故意找彆扭。比如我們網站生意做得很好,因為這兩年電商很瘋狂,大家拿了VC的錢就投到我這兒來了,但Citron非拿沒交錢的網站來說事兒。一個網站,裡面不可能所有鏈接都是交錢的,比如百度,但中國人都用百度,我能不放嗎?Citron就說,你看,據我們調查,百度是不付錢的。

  但是,跟以後的幾次一樣,我們還是這個方法,又解釋一遍。我後來認為他們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為了把你做空,就要找各種東西,已經不是在跟你講道理了,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要揣著明白裝糊塗,你說什麼我解釋什麼。我不攻擊你,這是我們一直堅持的一個態度。生氣沒意義,對方躲在暗處,每天可以寫一篇文章罵你,你一生氣不就正中他下懷嗎?儘管你知道,丫就是個壞人,可能是競爭對手派來黑你的,他也順手掙錢,但你還是要擺出一種姿態,平和、開放、透明。有些公司在面對做空時特別憤怒,憤怒會讓人亂了章法。

  我曾經問過展訊。展訊被人做空過一次,他們當時就是快速反應,快速發出報告,保持透明,保持開放,這給了我們很大啟發。

  去年年底,我們做了一個投資者開放日,主動邀請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上百家投資基金來公司。跟當年路演時一樣,我又講了一遍我們公司的模式,然後請我們的VP(副總裁)跟總監們回答他們的問題。只要跟我們簽保密協議,別把我的東西透露出去。你覺得我是騙子是吧?你到公司來看,因為一個人說謊容易,你很多人就很難圓謊了。

  所謂反獵殺,其實也反不到哪裡,我們都是比較和平地應對。你在明處別人在暗處,這時候遮遮掩掩沒有用,就是充分地把自己敞開,願意接受任何人的問題及來訪。

  今年一月,在中概股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我們還做過一個5000萬美元的回購計劃。董事會授權CFO,一旦我們的股價跌到發行價之下,就開始回購。我們相信公司有價值,我們願意真金白銀地把股票買回來。



  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覺得心裡很有底。第一,我畢竟是有經驗的創業者。這個公司從一開始就是我幫它融的資,至少有超過10家正規的VC,以美國的投資商為主,東岸西岸各種風格的都有,所以對我們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公司還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請了一個搜狐的財務負責人過來做我們的財務總監,很早就用「四大」做審計。2011年360上市,跟我們同時遞交申請材料的有很多中國互聯網公司,我們第一個沖上去了,很簡單,就因為我們審計材料做得無懈可擊。

  我知道很多創業者都很草根,創辦企業的時候,啥都不注意,公司賬亂得一塌糊塗。如果你真的想做一個公司,歷史一定要干淨。賬目審計有問題,就像身體裡有病,是經不住外部的風的,只有內部強壯才能經得住這些風寒、流感。

  第二,大家知道我的風格,就是瘋狂地搞用戶、搞流量,對產品非常在乎,像我這種人的聰明才智不太可能去用在作假上,否則早就被人揭得體無完膚了。我挑戰的都是巨頭公司,都是硬碰硬。一個沒有實力的公司,沒有流量、沒有用戶,別說挑戰騰訊,恐怕金山、瑞星都挑戰不了。

  對付做空,最根本的,一是自己要干淨,不要有問題。二是你的業績。最後大家還是看業績,你光解釋得天花亂墜沒用。第二次被做空時,我們發佈了季報,業績好,股價就漲了。每次季報發佈後,我們兩個CFO都會在美國路演,加強與投資人的溝通。中國的很多創業者,公司在美國上市了,錢拿到了,就不去見美國人了,這是不對的。要不厭其煩地去見投資人。投資人面對各行各業,幾百幾千種股票,他就那麼多錢,要買誰、持有誰,他真的不知道。這就需要溝通。如果一個股票被投資人忽略,都是散戶在炒,股價當然很不穩定,就很容易被做空。如果都是一些長線投資者,看好你的未來,願意持有你,無論怎樣波動都是重倉持有,逢低就買進,你的股價就會非常堅實。要達到這種狀態,就要建立信用。信用的建立不僅要靠溝通,還要靠不斷的好的業績。我們現在上市快一年半了,堅持到兩年,就是八個季度,每個季度都能達到承諾,超出投資人的預期,這種信任就會建立起來。

  五

  我們都知道做空者有利益,但動機不重要。做空就是為了掙錢,掙錢天經地義。

  以前,Citron、渾水打中了很多中概股壞公司,得手率相當高。但是,再往下可能就不那麼容易找到這種做假明顯的公司了。所以,我覺得就開始出現為了打假而打假的趨勢了。容易打的打完之後,他們選擇的標準,我認為就跟原來不一樣,是找股價還可以的公司,因為有很多公司已經在市場中都跌到發行價以下了。

  我們是中概股中少數幾家股價在發行價之上的。Citron在亂找目標,可能有人給它遞黑材料,一拍即合。Citron的第一篇報告裡把我們的上市地紐交所寫成了納斯達克,這是個只有中國人才會犯的錯誤。所以我認為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利用Citron來搞我,但這個競爭對手可能也沒給它真實的材料,它可能被誤導了。這個過程中,還出現過一家名為德勤觀察(Deloitte-Watch.com)的網站,看名字第一感覺這是德勤旗下網站,其實和德勤毫無關係。這是典型的中國人的作假方式。它出現一次後就消失了,肯定是個馬甲。

  到了後來,Citron真的是為了做空而做空了,雞蛋裡挑骨頭,但幾次都沒打到點兒上,所以對股價影響就不是特別大。而Citron的公信力幾乎就沒有了,因為它做不出新的東西來。前幾次,我還參與應對,後來幾次,都是CFO們在處理了。

  Citron對我們真正有影響的那次,是把福布斯中文網站博客上的一篇文章,傳播成「《福布斯》中文版揭露了奇虎」。這個博客作者跟Citron,我不好說有沒有關係。看到那篇文章,我當然很生氣,但是我怎麼對他?我先是與《福布斯》中文版溝通,確認了不是《福布斯》的行為。之後,我們給《福布斯》英文版的老闆寫了投訴信,同時電郵聯繫了那個博客作者(一個老外),禮貌地邀請他來北京公司面對面溝通。後來他來到北京,我們跟他聊了兩個小時。我們還是說,不懷疑你的動機,你對我們有誤解那是我們的問題,我把你所有的質疑都給你解釋。我們也曾邀請Citron負責人來奇虎參觀,但是他不來。

  最近一次,Citron在做空360的同時做多搜狐,引起了李開復(微博)的質疑。這跟渾水不一樣,渾水在堅持做空。我覺得你要堅持一條路走到黑大家也拿你無話可說,你掙錢歸掙錢,我們還尊重你做空這種行為。就像我挑戰巨頭,不管挑戰得對不對,我總是敢挑戰巨頭,大家就會認同你。Citron現在突然變成要推銷股票,過去的遮羞布就被撕掉了。

  六

  Citron總共對我們發了6次報告,我們都扛住了。其實你只要不買賣股票,股價對你來說不重要。但是被做空對我們有沒有實質性的傷害呢?還是有。三人成虎,他天天說你,你網上一搜,搜到的都是負面。同時,老讓Citron這種機構誤導,最後確實會把中國公司的名頭全給搞壞了,那麼風險投資就不會再投,創業者還怎麼創業啊?今天中國的創業者靠中國本土的銀行貸款,靠政府對中小企業扶持,可能嗎?還得靠VC。VC賭什麼?VC要賭你上市。很小的企業能在A股上市?可能還得走中國香港、走境外。

  我覺得在這方面,政府應該出來做點兒工作。天天花很多錢播形象片,沒有意義,你以為美國人就那麼容易被洗腦?你只要出些不好的事情,對你形象損害就特別大。中國概念股在美國如果做得好,也代表了大家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如果中國概念股都紛紛退市,雖然是民營企業,對中國概念也是一個傷害。中國互聯網公司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VIE,我認為政府應該對現有的VIE結構給個鮮明的認可,哪怕以後你不允許了。

  Citron每次提出問題時,德勤就會收到舉報信、匿名信,即使明知道是無稽之談,也要按程序對我們再進行審計。舉報者給德勤美國施加很大的壓力,最後德勤對我們的審計是前所未有的,每個客戶合同都要看。德勤增加很多工作量,我要多交審計費。每次審計,我們財務部的人都是天天連軸轉。此外,我們每次還要按照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定,針對德勤提出的問題(大家都明知道是假問題)成立獨立調查小組,給德勤出一個調查報告,同時在SEC備案。

  我們為此承擔了很多工作量,確實也經歷了很多考驗。去美國上市,不要光想著自己股價高,市值高,拿著美元,就要接受人家這套遊戲規則。SEC和德勤對你的審計和嚴查之外,這種做空公司對你的挑戰,也是必然要經過的。有的公司沒被做空,從某種角度講它可能都被遺忘了,股票沒人炒,沒有成交量。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考慮過要不要起訴。我們的股東也是兩派意見。實話說,起訴是件很難做的事情,為什麼呢?第一,我們問了SEC,它對這種做空公司是默許和支持的。它要保護這些做空者做空的權利,容忍小惡來避免大惡。第二,做空者都是此中高手,瞭解他們的朋友說,他們都會很注意自己的郵件往來,全是匿名,你很難追查到他們之間的關聯交易。我和江南春(微博)為此還一起到美國找律師分別聊,律師也說,做空者都提前做了很多準備,他們說話都一定是律師看過的,你找不著痕跡。我們就覺得,通過訴訟,可能效率特別低,而且在美國打官司也挺費錢的。

  到目前為止,中國公司中只有希爾威礦業動用了法律武器,投入了很多精力、物力,我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你如果覺得公司沒問題,就算被人誣陷了,潑了髒水,股價有短期的起伏,你耐心解釋、溝通,然後專心把業務做好,你的股價起來,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懲罰。

  就像最近這次,很多人受Citron的影響,做空我們,結果我們的股價從14塊起回到了20以上,把所有做空的人都懲罰了。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斯凱:香櫞根本不瞭解我們

  2011年5月3日,香櫞發佈研究報告質疑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斯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NASDAQ:MOBI)。當時,斯凱的股價為16.50美元;到了2012年9月,斯凱的股價在兩美元上下浮動。斯凱在2005年創立之初即推出冒泡手機軟件平台,宣稱實現了國產手機智能化和軟件平台的統一,並首創軟件「免費推廣」模式,讓無數山寨機(功能手機)用戶享受到和智能手機一樣的移動互聯網服務。斯凱方面至今對香櫞的「獵殺」耿耿於懷,並認為香櫞報告中的一些「指控」存在錯誤。

  香櫞:斯凱的主要業務是「功能電話」,這種廉價手機不能瀏覽網頁,不能瀏覽電子地圖,沒有GPS和地理位置搜索功能,不可能形成社交網絡,也不可能參與Groupon等網站的本地團購。

  斯凱:功能手機可以瀏覽網頁並進行GPS定位與地理位置搜索,也能形成社交網絡,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參加網站的一些活動。2009年年底,斯凱推出了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冒泡社區,未將業務向互聯網擴展,因此斯凱的名字沒有出現在一些比較有侷限性的市場研究中。斯凱在SNS方面的合作夥伴包括開心網、人人網、騰訊等,估計50%的手機QQ用戶來自斯凱平台。

  香櫞:斯凱宣稱是中國最大的應用程序商店,這是撒謊。

  斯凱:在美國,蘋果的App Store叫應用商店,通過綁定用戶信用卡消費;但在中國,信用體系不發達,中國的消費模式是花幾塊錢下載自己喜歡的遊戲和應用,直接通過國營的運營商代扣。與傳統的互聯網應用商店下載不一樣,斯凱的下載是通過和國內運營商及軟件開發商合作,將各種內容提供給用戶。香櫞不瞭解實際情況,錯誤劃定了應用程序商店的界限。

  香櫞:中國排名前幾的社交網絡分別是QQ空間、人人網、騰訊朋友、新浪微博、開心網等,前15均無斯凱。

  斯凱:這裡所列的均是在PC互聯網領域排名靠前的網站,與斯凱所在的移動社交領域是兩個不同的市場。香櫞將兩個不同市場參與者放在一起排名,得出了錯誤的結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39

怎樣才是有價值的公司 linan

來源: http://xueqiu.com/5592687045/31088678

原文轉載自 @Fenng 的微信公眾帳號 http://t.cn/RPgtOcY

作者:蔣波 (NEA 投資副總裁)

$Mobileye(MBLY)$ 是個以色列公司,設計和生產汽車用的安全駕駛輔助系統,用一個售價 $50 的攝像頭和芯片模塊,讓汽車實現智能緊急制動、自動測距巡航、行人識別、偏航提醒等功能。今年 8 月剛上市,13 年總營收是 $81M ,今年上市當天市值就達到了 $8.5Bn。

為什麽這個公司這麽有價值?它的路演作出了很完美的詮釋:

首先,市場機會巨大,隨著這兩年美國和歐洲安全相關法規要求的提升,汽車廠商也越來越把相關功能作為賣點,未來 3-5 年內安全駕駛輔助市場的規模預計會達到 $4.5B。更進一步,正在發生的自動化(半自動化)駕駛的革命,又會帶來額外 $15B 的市場空間。這還沒有包括同樣巨大的售後配件市場。這麽看來,作為安全駕駛輔助系統的市場絕對領導者,Mobileye 去年 $81M 的營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接著是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多麽適合這樣千載難逢的市場機會:Mobileye 和所有的汽車廠商合作,不依賴也不排斥任何一家汽車廠商。Mobileye 提供行業內最領先(也有成本優勢)的芯片和核心技術給汽車廠商的零部件供應商,同時也和汽車廠家合作一起定義應用。應用定義好之後,汽車廠商會把相應的需求發給它們的零部件供應商,而這些供應商因為采用的都是 Mobileye 的技術方案,不管誰會獲得訂單,最終也都會選擇 Mobileye 的系統。通過這樣的方式,Mobileye 定義了整個市場。

然後,Mobileye 不僅僅已經是 Market leader,而且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它能長久保持市場領先地位。主要基於下面兩個原因:

一是汽車廠商在某個型號里加入這樣的駕駛輔助系統所需要的周期非常長,從初步溝通、到評估、到整合開發、到加入生產線、到正式的生產線升級到批量生產每個都需要 1-2 年,總計要 6 年以上的時間。而且每個型號一旦投產,生產周期都有 5 年之久。到 2016 年,預計會有 237 個車型采用 Mobileye 的技術,這些車型都經過了之前的這些環節。任何競爭對手要想挑戰 Mobileye,至少也需要經歷同樣長的周期。如此之長的適配周期構成了第一道門檻;同時,已經在 pipeline 中的這些車型,也為 Mobileye 未來幾年的收入提供了很高的可預測性。

另一個門檻是,通過過去 10 年和全世界大部分汽車廠商的合作,Mobileye 積累了千百萬英里不同環境、不同氣候、不同道路狀況橫跨 43個 國家的駕駛場景。正是基於這些數據,Mobileye 才能開發出它領先的核心算法。任何競爭廠商如果想要實現類似的準確度,也需要同樣數量級別的數據積累。第一,這對於後來者是個巨大的挑戰;第二,在這個過程中,Mobileye 早已在基於更大的數據量開發下一步的創新應用了。

Mobileye 的規模優勢還體現在業內遙遙領先的研發和質量控制團隊,它有多達 300 位軟硬件研發工程師。哪怕是最大的汽車廠商,在駕駛輔助系統這個垂直領域內,研發能力都遠不足以和 Mobileye 正面競爭。

最後是財務數據。強勁的市場地位帶來了超高的毛利,過去兩年的毛利率都在 70% 以上,14 年 Q1 更達到了 75%,凈利率達 35%;隨著營收增長,運營杠桿進一步加強,長期凈利潤率目標在 50% 以上;過去幾年的積累下,合作的汽車型號逐步開始投產,收入加速增長:13-12 YoY 有 102% 的成長,而 14Q1 比起 13Q1 的成長達到了 202%。

這樣的公司,用財務指標衡量,100 多倍 13年 PS,或者 300 倍的 13 年 PE,似乎是完全不合理。但是上面這些告訴我們,這個 $8.5Bn 的公司真正價值之所在。

註:Bn, Billion ,十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94

我眼中的陌陌CEO唐巖 linan

來源: http://xueqiu.com/5592687045/33866310

明天,唐巖創辦僅3年的的$陌陌(MOMO)$ 就將上市,這里給雪球關註陌陌的投資者,分享一些我記憶中的碎片。

05年我大學畢業加入廣州網易,在門戶新聞頻道工作。當時,這個部門分成兩個團隊,一個在廣州,負責日常新聞更新處理;另一部分在北京,負責新聞評論欄目,叫「今語絲」、「唾客」。當時網易新聞很多話題、口碑,就來自北京團隊的專題。這時,我知道了唐巖。

在公司內部的即時通訊里,唐巖經常會對廣州團隊的做法提出他的建議甚至批評,認為這樣操作是錯誤的。這對剛工作的我來說,覺得這人太狂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他說的幾乎都是對的。

大概06年,網易為了做好門戶業務,決定把北京內容團隊搬到廣州,唐巖到廣州任新聞頻道主編。從此不再僅僅負責評論,而日常的新聞更新也由他管理。

06年5月,王菲生下了李嫣。在當時,網易整個網站在唐巖要求下,用了「王菲生了,是個女兒」這個頭條。這在內部和業內都產生了極大爭議,一個女星生孩子超過了政經新聞成為了頭條。但因此,我能感受到唐巖與其他新聞從業者的不一樣。

06年6月,青藏鐵路即將通車,幾乎所有網站的做法是做一個新聞專題,堆積上頭條、圖片即可。唐巖讓我負責這個專題的制作,但要求不要堆新聞,應該更直觀的介紹青藏鐵路沿線的變化和情況,最好能用動畫來制作。後來,我和兩位設計師開始了半個月左右的加班。我負責選題、選圖、文案和配樂,兩位設計師一位負責制圖,一位負責制作Flash。唐巖提了很多問題,比如文案中說土石方挖了多少方,但他建議改成類比的方式,否則直接的數字讀者也無法理解。專題上線,用戶反應不錯。唐巖冷笑了下,說日後想去拍一個牛逼的紀錄片電影。

07年,唐巖決定加強夜班新聞質量,他讓我和另外一個同事分別帶幾個同事負責通宵班,每人兩周輪流帶班。而他自己則全職改為通宵班,負責每天淩晨新聞處理,保證第二天早上網易讀者能看到最有價值的新聞。

07年下半年,唐巖受命負責回北京籌備網易奧運頻道,離開廣州前,唐巖找到我,說本來想叫我到北京,但不忍心讓我和女朋友分開,想想還是算了。這之後,網易奧運出品了《一個都不能少》、《 百城記》等給網易門戶帶來極大口碑的作品。

奧運結束,唐巖重回廣州,任新聞總監,而我在門戶事業部去負責一塊新業務,從此業務上再無交集。在唐巖帶領下,後來的《無跟帖不新聞》等開始強化網易新聞品牌,逐步形成清晰的價值體現,並最終在他驅動下形成了今天大家熟知的「網易,有態度」。

沒有業務交集後,零星和唐巖吃飯,請教我做的業務。他非常直接,經常告訴我這樣「沒戲」,「不能這麽幹」,「誰誰那樣才行」。恩,看來他還是「不裝」。

11年,唐巖離職創立了陌陌科技。他在網易主管內容,使得其與網易技術產品員工交集有限。他說他找到了當時唯一熟悉的產品經理雷小亮,雷當時負責一些門戶發布系統等產品,兩人一拍即合。而雷再找到了現在的CTO李誌威,當時在網易財經做行情系統。我記得唐巖後來說,陌陌在只有天使投資資金的情況下,開出來的很一般薪酬,都比李在網易的只好不差,所以能零星推論是否是違反敬業,是否帶走了核心機密。

陌陌快上線前幾天,唐巖太太給我發來短信,讓我問我家人是否同意陌陌日後能在APP store 截圖和宣傳圖上,出現我家人的頭像和昵稱。我回複,這還需要去征求同意?用吧。

12年,陌陌在霄雲路附近租了一棟別墅辦公。很多公司都提倡節約創業,都宣傳說CEO和員工擠在一起,唐巖笑著帶我看了他在別墅頂層的大辦公室。這辦公室有獨立抽水馬桶,辦公桌面和一樓擠著幾個工程師的桌子幾乎一樣大。他說,平常工作主要就是玩「四國軍旗」。這也是「不裝」吧。這當然是他開玩笑,他說創業後晚上基本睡不著,腦子里飛快的想著當前的問題和規劃未來。

當時陌陌剛剛100萬用戶,唐巖很淡定,說到了1000萬就能活下下,而只有用戶過億,才能坐上臺面。我想,這才是他創業最大的追求和價值實現。而不是他日常開玩笑,說「創業是因為可以坐頭等艙不用被公司拒絕」之類的笑話。

後來,陌陌火箭發展,成了近幾年發展最快的中國科技公司。

最近,「少年不可欺」事件,唐巖在其朋友圈貼了他和公司coo關於這個事件的對話。coo在講公司合同和沒有相關法律風險,而唐巖還是覺得是非分明更重要。

唐巖說他沒有道德潔癖,而他「不裝」的性格,所以我認為他是真的要做一款大家有用的社交軟件,而不是別人給蓋上的「XX神器」。

明天,陌陌科技即將上市,而唐巖只要沒厭煩他的事業,陌陌可期。

利益披露:本人未持有陌陌公司相關股票和期權,也未達成任何潛在意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8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