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王興帶著這串數字背後的挑戰,前往上海拜訪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席間,黃明端評價美團,「相對大潤發,你們公司規模還小,人數太少,問題並不顯著」。
這句評價對王興造成強烈的衝擊,他意識到,「所有問題都是站在不同的視角對比出來的,究竟是把幾千人跟幾十人比,還是把幾千人跟大潤發的十幾萬人比?」對美團來說,「縱情向前」遠未到達終點——全國6億智能手機用戶,美團僅覆蓋了六分之一;這家團購業稀有的「剩者」,正在試圖向人們的生活服務領域奮力拓展。
今年一月,王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時暗示,單純意義上的團購業務已成美團的「身後根據地」,團購的意涵在移動互聯的潮流下逐漸演化,美團的真正叢林是連接商戶與個人,為用戶提供「吃喝玩樂的電商服務」。無疑,這意味著管理更龐大的團隊縱深進入更多的服務領域,以及獲得足夠的資本支持。
吃喝玩樂,獨立APP瓜熟蒂落
「美團的總體策略是做吃喝玩樂的大平台,在一個App上實現完整需求。如果用戶在細分領域有更深度的需求,我們再在賬號打通的基礎上,做獨立App」,「後團購」階段,王興為美團的定位找到了另一準確的註腳:「連接人與商戶,形成可以追蹤的閉環,把以往置於線下的交易環節逐漸轉移到線上;線上付款,線下消費體驗的O2O交易,是我們整個行業的核心。」
什麼行業才是O2O最適宜的登陸點?「通常來講,商家的IT化程度越高,O2O越容易做,或者說,這個閉環會更加完整」,王興指出,電影業恰好是一個符合O2O標準的典範:監管的要求促使院線不斷完善售票系統,從而提前實現了電影業的IT化。
如果僅做團購業務,美團並不需要完全接入電影院的系統,但後續的問題通常是,手持團購票的消費者在火爆的場次一座難求。而「貓眼電影」解決了觀影消費的痛點。通過售票系統的完整嵌入,用戶可以在「貓眼電影」獨立移動應用上瞭解電影的實時排期和座位,在線購票、選座到支付一站式完成。
「這是我們首先推出『貓眼電影』的重要原因,說到底不是電影行業體量最大,而是因為它IT化最快速」。截至2014年8月,美團電影銷售佔據全國電影總票房的近20%,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售票平台。在《變形金剛4》、《後會無期》等電影的銷售上,這一比例超過了30%。
相對貓眼電影的風靡,酒店業務的興起卻像是一場意外之喜。據易觀智庫《中國生活服務O2O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4》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團購市場酒店客房成交額30億,同比增長142%,美團以75%佔據絕對優勢,超過百度糯米的13%和大眾點評的9%。
在另一項來自勁旅諮詢的監測中,美團7月份的酒店團購總量超過去哪兒網,排名第一。同期被超越的還有OTA老手藝龍-——今年第二季度,美團成為僅次於攜程的第二大酒店預訂平台。藝龍CEO崔廣福在一次採訪中坦承了面對美團的壓力。
與傳統OTA的到付模式不同,美團沿用了團購的預付模式,讓所有的賬首先經過平台。但美團酒店業務增長的核心仍是供應與流量。「說到底都是最簡單最基礎的事,B端有沒有最多的酒店,最好的價格,C端有沒有最多的活躍用戶」,王興表示,用戶量是美團做大酒店的根源,而美團為消費生力軍們提供了超過十萬家合作酒店。
然而,勢頭正猛的美團酒店有著更廣闊的空間。王興直言,美團的酒店預訂侷限在經濟型層面,在攜程所擅長的高級酒店領域尚未涉足。「在酒店市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酒店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全國三四十萬家酒店,還有很多沒和互聯網結合的。互聯網的競爭,永遠不是從對手手裡把已有的東西搶過來,而是佔領最重要的增量市場。」王興說。
若論增量市場的體量,餐飲有著3萬億的規模,佔據第三產業很大比重,更佔美團一半以上的份額,所以真正的大蛋糕來自餐飲。而王興在此間的步伐卻頗為審慎,究其原因,在於餐飲的在線化率遠不如電影業與酒店業。以團購形式涉足餐飲三年後,美團才推出獨立的外賣業務。與王興聯手創業十年的王慧文掛帥外賣,立志啃下這塊最硬的骨頭。
「不同行業,不同地區,O2O的進程、閉環的完整程度都不一樣。但總的來說都很迅速。商家會越來越重視互聯網,越來越重視美團。」對此,王興抱有信心。
融資進行曲:上市未雨綢繆
「美團一次,美一次」,今年5月,美團本地服務的口號從各類線下廣告渠道,席捲了消費者的眼球。成立四年首度大規模線下推廣的背後,是自媒體上不脛而走的3億美元融資消息。
實際上,放眼熱錢湧動的互聯網行業,美團的融資遠遠稱不上頻繁。早在美團正式上線的「團購元年」2010年,競爭對手拉手網連續獲得了三次共計1.66億美元的融資,而美團僅握著紅杉資本1000萬美元的A輪資金,進入千團鏖戰。
2011年7月,美團完成第二輪融資,由阿里巴巴和紅杉資本等注入5000萬美元資金。當年的融資現場,王興曬出一張有著6192.2122萬美元餘額的賬單,在行業寒冬來臨前,亮出了健康的現金流。
接下來,美團在資本層面沉寂了近三年時間。直到今年5月融資消息的傳出。至今,美團仍未在公開場合確認這輪融資的確切數額。王興給予21世紀經濟報導的答覆是,「上下不超過20%」。儘管沒有再公開地展示賬戶餘額,但王興以相似的口吻告訴記者:「賬上趴著的錢沒怎麼動。」
據透露,2013年下半年,美團敞開C輪融資之門,正式接觸PE機構。最終確定的領投方為泛大西洋資本集團(GA, General Atlantic),原有股東紅杉資本和阿里巴巴跟投。
根據倫敦《PE國際雜誌》(PEI, 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2014年排名,泛大西洋資本集團在全球300多家PE機構中位列第七,管理約170億美元的基金,卻極少在媒體上拋頭露面。
1980年,GA由神秘的億萬富翁查爾斯·F·菲尼(Charles F。 Feeny)設立。比起融資的經歷,王興更願意分享關於「投資人Chuck」的故事。菲尼曾創辦全球免稅店DFS,而更大的成就是創辦擁有80億美元的「大西洋慈善基金會」。「Chuck也許是美國捐錢最多的人之一,但卻是一個故意匿名的隱士慈善家。他辦投資機構,也不希望把名字取得容易識別。」王興這樣描述。
絕大部分年份裡,GA的投資案例控制在個位數。十年內上榜的中國企業有阿里巴巴、搜房、千橡互動、聯想、神州數碼、呷哺呷哺等,以及本文開頭出現的大潤發。2014年,GA下注了兩家中國互聯網企業,一家是美團,另一家是聚美優品。
王興把這輪融資解釋為「未雨綢繆」,主觀因素是公司擴張的內生需求,客觀環境則是生活服務O2O領域完勝當年千團大戰的「燒錢競賽」。「像滴滴和快的那樣,前所未有的激烈」,王興說道,「我們也有必要做一手準備,融資最好是在你還不急切需要錢的時候進行」。
除了線下推廣和地推擴張,這筆資金還會被美團投向哪裡?併購是一個容易想到的方向,但王興顯得有些謹慎。迄今,他只進行了兩起小型併購,主要為整合團隊。相比之下,他的對手更加積極:在獲得騰訊注資後,大眾點評從產業鏈上下整合的角度,與其他投資者共同斥資8000萬美元入股外賣網站「餓了麼」,又以5000萬元投資訂餐應用「大嘴巴」。
對於大眾點評已經啟動的上市進程和融合了Yelp、Groupon、Opentable、Tripadvisor、Grubhub形神的故事腳本,王興的評價是,「故事不是講得越多就越好,人人上市時也講了一個facebook+linkedin的故事。但點評是令我們尊敬的對手,他們之前有很好的積累」。
而王興的計劃如一,「美團想要獨立上市,但還沒有確定的時間表。我們不考慮被收購,這點從美團成立一開始就沒有變過。」他說
來源:互聯網充電站
在經歷了上周“制造問題比解答疑問”更多的FOMC會議後,本周投資者試圖從大量美聯儲官員講話中尋找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但問題是這些疑問能否得到解決?
上周三美聯儲主席耶倫公布了退出策略細節,保持原先的利率前瞻指引不變。美聯儲稱首次加息後才會停止將到期債券再投資。聯邦基金利率仍將是美聯儲傳達貨幣政策的主要利率。當美聯儲首次加息時,將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
然而從美聯儲對利率預期的點陣圖上看,決策者將2015年底的利率預期中位數上調至1.375%,顯著高於6月預計的1.125%。這表明美聯儲加息或提前。
華爾街見聞網此前還分析稱,由於美聯儲對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表述是一個區間(當前是0-0.25%),市場懷疑短期利率可能周期性的跌出美聯儲的目標區域下限,甚至有相當的幅度。
本周投資者將聽到一大批美聯儲高層的講話試圖解答上述疑問。
周一紐約聯儲主席William Dudley已發表了講話,他表示在美聯儲首次加息的時間點上,利率前瞻指引並非牢不可破的承諾,並將繼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維持寬松政策。
他還說人們不應高估美聯儲的點陣圖,FOMC在預期上的點陣圖並未捕捉到美聯儲官員們在不確定性上的看法。
周二堪薩斯城聯儲主席Esther George將發布講話。周三克利夫蘭聯儲主席 Loretta Mester,芝加哥聯儲主席Charles Evans也將發表講話。周四亞特蘭大聯儲主席Dennis Lockhart講話將最後壓陣。
證券經紀公司TJM Institutional分析師 Jim Iuorio告訴CNBC:“我認為他們設法向市場傳遞更清晰的信息。官員們的講話將是金融市場的重點”
新際集團(Newedge)的經濟學家David Robin說:“市場人士迫切期盼清晰度和公信力,他們給出的信號不一,加息節奏又有些上移,美聯儲雙向開道,並預料到市場會在判斷上產生困難。”
Rhino Trading Partners的經濟學家Michael Block認為,美聯儲早已在可預見的未來明確了鴿派立場,這也給他看好美國股市和債市的理由。他說
“股市已在追趕寬松政策的預期,債市何時趕上?如果有人指出這些預測只是學術界的遊戲,那麽債券價格就會漲回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社報道,德拉吉的振興歐洲策略看上去就是通過貨幣貶值來實現的。
盡管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匯率並非政策目標,但官員們似乎對歐元貶值近10%不再僅僅是默許。貨幣升值增加了進口成本,提振出口國的競爭力,也幫助歐洲央行重振通脹。
因歐洲央行官員宣布一系列刺激措施,歐元5月份從兩年半高點回落。本月德拉吉宣布進一步降息,並暗示希望將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至1萬億歐元後,歐元整固於1.30下方。本周歐洲央行議息會議後,可能公布購買資產計劃的具體內容。
歐元/美元昨天最低跌至1.2664,創2012年11月以來新低,較5月8日的1.3993水平大幅回落。
ING Groep NV歐元區高級經濟學家 Martin Van Vliet表示,當德拉吉提到擴大資產負債表,我認為他背地里想到的是匯率。
“我確信,德拉吉樂於見到歐元貶值。他完全知道政策傳輸的重要途徑就是匯率。”
自8月份利率決議以來,歐洲央行執委會委員一致評論了歐元的作用。德拉吉說,歐元貶值反映了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政策的分歧。彭博社認為,類似的言論讓人想起一些國家通過匯率貶值提振出口時所說的話。
比利時央行行長Coene表示,通過利率決定尋求的主要影響之一就是匯率。意大利央行行長Visco也表示,歐元貶值是對歐洲央行行動的“正確反應”。
野村證券高級經濟學家Nick Matthews表示,在打壓歐元方面,歐洲央行的政策頗有效果。很明顯,匯率是歐洲央行衡量政策措施效果的渠道之一。
德拉吉在今年3月政策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曾說過,一般而言,匯率永久有效升值10%將降低通脹率40-50個基點。
迪拜從一個近乎空白的沙漠,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大都會中心,擁有有高聳的摩天輪,棕櫚樹頁形狀的群島,以及吸引到熙熙攘攘的外籍人士的豪華沙灘。一路走來,迪拜經歷了很多。迪拜正在籌備將於2020年舉辦的世博會,預計這項活動將會吸引到全球數百萬的觀光者。
2020年世博會,加上迪拜大膽的房地產開發,使得迪拜建築業蓬勃發展,房地產價格也不斷飛升。就在幾年前,迪拜才因為房價腰斬而負債累累,不得不向鄰國阿布紮比尋求救助,如今新一輪房地產泡沫的幽靈正開始若隱若現。
由於房價的快速上漲,很多中低收入的外籍人士被迫搬到城市的邊緣地帶,甚至更遠的地方。現在,在迪拜想要租到一套擁有一個臥室的公寓,需要付出每月7500到17000迪拉姆的租金,相當於2040到3540美元。而在紐約一般只需要1990到3240美元就能租到同樣的公寓。而這樣一套公寓在迪拜的售價的中位數和紐約相當,將近517360美元,折合190萬迪拉姆。
房地產咨詢公司Knight Frank表示,今年一季度迪拜住宅商品房的價格相比去年已上漲了27.7%,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房地產市場:
然而,相比於2012-2013年度34.8%的增長率,增長已經相對有所放緩。一些地區的房租上個季度上漲了近11%。但根據CBRE集團的統計,從整體來看,迪拜房價平均下跌了1%左右,迎來了連續10個季度連續上漲以來的首次回調。
迪拜是否正在經歷另一次房地產市場泡沫?
這一爭論引發了上周在迪拜舉行的一年一度Cityscape Global房地產展覽上的熱議話題。這次展會上的一個基本的共識是,自上一次泡沫以來,市場已經表現出成熟的跡象。這部分程度上得益於一些幹預措施的實施,例如按揭上限。但人們仍然擔憂,這個城市成為國際房地產投資者“磁石”後,被推高的房地產價格是否會再次形成泡沫。
阿拉伯之春帶來了更多的買家。人們逃離他們動蕩的祖國,來這里尋找新的避險天堂,來保護他們的財富。這些帶著現金大量湧入的地區買家,完成了迪拜市場70%左右的交易,這些交易大多不會受貸款調控政策的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呼籲采取更強硬的抗泡沫的措施。IMF中東和中亞部主管Massod Ahmed向路透社表示,迪拜應該借鑒香港和新加坡的經驗。香港對6個月內轉售的房地產收取15%的額外稅費,而新加坡也對1年以內轉售的房屋收取高達30%的稅費。迪拜最近提高了房地產註冊費,但是只是從2%增長到4%。
阿聯酋央行註意到了迪拜房地產市場存在再一次出現泡沫的可能,但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輪信貸增長不會像上一次泡沫那樣造成大的災難。
然而,沒有現象顯示當地的房地產開發商采取了更謹慎的策略。迪拜最近宣布了一項價值70億美元的房地產開發計劃來修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購物中心,超過了另一座同樣坐落在迪拜的現紀錄保持者。
(實習生 戴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搞不清最近新興市場為何全線崩潰?想知道美聯儲當初宣布削減QE後的全球市場恐慌暴跌,是否會在不久後重演?下面這幾張圖能解答你所有的困惑。
是的,這一次與美元的快速升值沒有關系(一旦每個人都認為美聯儲可能會重新QE,那麽美元就會回落),而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中國信貸增長放緩。
高盛在其投資研究報告中這樣寫道:
“新興市場國家GDP增長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中國經濟放緩。在本世紀前幾年,中國是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07年中國實際GDP增幅達到14%。因此,中國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體現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增長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增長之間的相關性穩步增加。現在,人們廣泛接受在接下來幾年將有所放緩的事實,那麽投資者就需要尋找新興市場增長的新的動力源泉。”
換句話說,驅動新興市場國家增長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國,而那一段時期中,中國信貸飆升起到了關鍵作用。而現在中國已經不這麽做了。
那麽中國現在在做什麽呢?按照高盛“波前增長組合”(Wavefront Growth basket)展示的各項實時經濟增長指標正在快速下降。
底線是,要麽中國重啟每季度1萬億美元新增信貸的發電機,(事實上它很難再啟動,因為不良貸款已遠超過Minsky圖表的Ponzi Finance點),要麽新興市場國家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發達市場國家也會意識到這一點。如果能明白這一點,美聯儲還有4至6周時間回到自己最擅長做的事:印錢。
(實習生 戴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昨天(10月11日)聯想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兩款新產品:聯想YOGA平板2 和聯想YOGA 3 PRO多模筆記本,楊元慶出席了發布會,同時宣布“聯想個人電腦的市場份額上個季度首次突破了20%,連續6個季度保持全球第一”。20%本來是聯想這個財年年底設定的目標,但是聯想宣布提早了半年完成。
2014年是傳統PC電腦行業繼續萎縮的一年。2月8日,索尼公司宣布:決定停止PC產品的設計及開發,將PC品牌“VAIO”業務出售給日本投資基金JIP。惠普於10月6日宣布,公司將分拆為兩家,一家主營PC和打印機業務,另外一家主營企業硬件和服務業務。受移動互聯網沖擊,傳統的PC巨頭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聯想恰恰可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實現“逆市增長”,這對於整個PC產業來說,確實令人感到意外。
楊元慶認為“PC是非常吸引人的市場,是一個2000億美元的大市場。你大概很難再找一個2000億美元的行業。當然高速增長的時期可能過去了,但是依然有相當的規模。同時看到有很多的經營者,因為競爭力比較差所以在退出這個市場,我們會充分利用這樣子整合的機會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而且,楊元慶也透露“聯想的PC盈利能力幾乎每個季度都在改善”。確實,就傳統PC市場而言,聯想有機會發揮“馬太效應”在這個領域內繼續擴大優勢。
聯想“逆市增長”的原因
而對聯想的“逆市增長”的解釋,楊元慶則總結到
“聯想的成功方式成就是四點:第一個是有清晰的戰略:該保衛什麽、該進攻什麽都非常清楚。過去在專註PC的時候就有保衛中國市場、保衛企業級客戶,然後進攻消費市場、進攻新興市場的戰略。現在我們將PC市場整體作為一個保衛的領域,同時也去大力拓展移動和企業級的產品,所以有非常清晰的戰略。
第二個是創新的產品、創新的技術。比如說業務模式上面曾經受到像戴爾非常大的挑戰,他們的直銷模式。我們就很好的進行了研究,覺得戴爾模式好,但是也有其缺點和不足,他們對關系型客戶比較好,對於交易型客戶和消費類客戶就不行,所以我們就做了雙模式的建設,而且取得了成功。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創新。
第三個是有非常高效的運作模式,使得我們可以有競爭力的產品、有競爭力的成本。
最後一點是有非常多元化的團隊和文化,從管理層的構成上就可以看出來,聯合國是一個多國部隊,像一個聯合國。我們充分利用每一個國家人才的優勢,這樣子讓我們對各個市場都有所了解,對各個市場都有所掌控,都找本地最優秀的人才擔當重任,這是我們成功的一個原因。當然最根本的還是文化,我們的文化能夠兼收並蓄,能夠適應這樣子多國聯軍的需要。我們不是烏合之眾,而是一個整體,所以這些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另外,楊元慶認為,在同國外的PC廠商競爭的時候,聯想的自主制造也成為了一個優勢。“我們在和美國的PC廠商競爭的時候,他們都把制造給外包了,這樣,我們的自主制造一方面有成本優勢,第二個更重要的是因為自主制造所以從來沒有失去創新的火花。而那些外包的廠商到後來說白了都是貼牌的,比如有OEM、ODM幫他們做,不但是制造,開發都是幫他們做。而我們一直是堅持自主開發,因為有這樣的能力,而且因為有跟上遊廠商的聯絡和聯系,對於零部件技術的發展也保持著前瞻性,所以就能夠規劃未來在哪個領域去創新。自主生產制造對我們創新能力的培養、鞏固是有很大的幫助。”
大PC產業的未來是“三分天下”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崛起,擠占了傳統PC的生存空間。楊元慶說,聯想發布YOGA系列平板和多模電腦屬於“用進攻的方式、主動的方式來防守”。
“如果是傳統PC的話,可能市場會萎縮,因為有很多用戶有不喜歡的地方,比如太厚、太重、待機時間比較短、不容易上網、操控沒有觸摸式的容易。而我們像YOGA多模的產品恰恰是解決了用戶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覺得會帶動整個PC產業煥發活力”。楊元慶如是說。
楊元慶接著說道 “未來我們大PC產業應該是三個領域:一個是真正的平板電腦,第二個是傳統PC,第三個是現在包括了YOGA平板和YOGA筆記本在內的多模式的產品,其實YOGA平板也是很容易加一個鍵盤就是一個PC。我的看法是未來的大PC產業就是這三類產品三分天下“。
按照楊元慶的說法,在傳統的電腦領域聯想已經是全球NO.1,在平板電腦領域也可以躋身全球NO.3,僅次於蘋果和三星。而在多模領域里面,跟平板電腦的兩個領頭羊比較起來,“他們根本沒有這一類的產品”。
聯想在PC領域中國市場份額有35%到40%,基本上三臺PC里面就有一臺是聯想的,確實擁有著強大的優勢。楊元慶說聯想的手機業務和平板業務都實現盈利,但是盈利水平顯然不及PC。但是如果聯想希望在平板等移動業務上有所突破,顯然會遭遇一系列風頭正勁的對手,包括蘋果、三星這樣的國際勁敵,還有儼然有下一個巨頭之風的“小米“。
對於聯想來說,也許真正需要考慮的是,怎麽將聯想在PC上的優勢延展到平板和移動設備上面去。畢竟,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承認,我們即將步入一個“多屏時代”。
昨日大律師公會的公開聲明之中,對學聯指政府提出的對話議題,圍繞憲制基礎和法律規定,認為是玩弄市民或者學生,大律師公會表示驚聞有人說有關憲制及法律原則的討論,是「玩弄學生及市民的花招」,或只執著於「瑣碎的法律細節」,認為是對法治精神公開詆毀,言論十分危險。公會強調任何普選討論都必須在基本法框架下進行,是不容爭議的原則。
從事件可以看出這班帶領學生運動的人對法律重要性的意識薄弱,難怪對於違法佔領運動有著浪漫的激情,當學生說自己明白應負的責任時,他們是否真正理解要負的法律責任?我們不應對他們過份怪責,因為十多二十歲的學生對憲制和法律的認識不深,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些讓學生領導或參與違法佔領運動的大人,是必須受到譴責。
無論佔中最終發展如何,香港的法規已被根本性的破壞。一些人可以非法霸佔馬路,居民感到生活被滋擾,正常情況下,居民可以報警求助,把街霸趕走並提出控訴,這是法治,然而在以公民抗命作為合理霸佔馬路,居民報警,警方不能執法處理,結果導致居民反感而向這些人倒屎、掟雞蛋,居民被起訴,那便引起受滋擾的一方的質疑,為何他犯法無需負法律責任,而我犯法就要負上法律責任?法律面前還是否人人平等?為何法律只適用於居民,而不適用於製造滋擾的一方?為何這些人的權利可以淩駕於居民的權利之上?當法庭寬鬆處理一方的法律責任的同時,是否亦應寬鬆處理另一方?
我記得早前一套電視劇集,關於澳門在回歸之前毫無法治,一些人把大貨車堵塞商鋪門口,令商人無法做生意,商人損失慘重,當然劇集裡說的是惡意非法堵塞。但公民抗命的堵塞導致商戶的損失,又應如何處理?向堵塞的人羣追討損失,還是向發起人追討?但發起人說:「這裡沒有發起人,人們各自自發做出的行為」,法律又可如何處理?
作為普通市民,我們最關註的是,在此例一開,日後對商業、社會、政治分爭所帶來的影響,例如一些人不滿一些事情的時候,可否霸佔別人的住所或商鋪,作為解決爭議的方法,而仍然可以以公民抗命為理由得到寬鬆處理?又例如日後遊行示威是否無需申請,而各自喜歡任何時候都可以作出的行為?當對市民及商戶造成損失的時候,法律還真的可以保障他們的財産嗎?代議政制還真的有法律效力嗎?定還是各項政治爭議均可以以公民抗命為理由發動人羣上街鬥爭?不上街的一方便要付出代價?公民抗命式遊行示威會否沒完沒了?
我認為,如果人們還相信香港是一個法治的社會,受影響的商戶及市民應該站出來嘗試以法律途徑禁止堵塞及追討賠償,我相信這將會是對以上問題作出的挑戰,讓法律可以重拾尊嚴。
894 total views, 72 views today
口述/基因創投創始人曹允東
整理/i黑馬 石海威
i黑馬:【VC裂變】是i黑馬的新欄目,每期介紹一位當下國內的新銳VC。如果你也是VC界的新鮮血液,並且打算在這里亮相,請加微信號“shallweyo”。
創業的黃金時代來臨了
我總的體會是現在這個時代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創業的黃金時代來臨了。
怎麽說呢,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大的技術變革,這甚至遠遠勝於互聯網帶來的變革。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享受到了技術革命的紅利和中國的人口紅利,這給了創業者非常好的機會去實現彎道超車。更重要的是現在有中國特色的創業項目也越來越多。比如我們投資的一個運營微信大號的公司就非常有意思,在國外就少見這種類型的公司。十幾年之前創業,大家習慣問創業者你和美國哪個公司比較像,但在現在這些小孩身上基本看不到可以和美國類比的東西了。這個態勢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從風險投資的角度看,變化也是非常劇烈。也就是在2009年以前,風險投資總量還是不多,早期只有IDG、軟銀等為數不多的幾家機構。以往這些基金大部分都是美國人的錢,實際是舊錢,美國人配置在中國地區的風險投資資金規模總量還是不大。現在為啥項目估值非常貴,甚至有些項目貴地非常離譜,項目動輒估值上億美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出現了很多新錢。越來越多像我一樣的國內早期創業者願意把錢拿出來,也去做投資。從錢的角度看,這是創業的黃金時代。因為獲得資本比以前容易多了,以前總的來說是創業者追著錢,現在常常看到錢追著創業者。我們學而思創業的啟動資金只有10萬元,這10萬元還都是東拼西湊,向親戚朋友借錢才湊到的。現在有些創業者在天使階段就能拿到千萬的估值,幾百萬的融資。這和我們過去的時代比,簡直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此外,風險投資機構自身的變化也非常有利於創業者。很多老牌基金在歷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們目前還延續以前成功的做法。但還有很多新基金,比如我們,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比如LP認同長期投資的理念,而不是追求短期收益;比如把錢給創業者的速度更快,和創業者的關系更融洽等。這些變化都使得創業者非常受益。
從創業者的角度看,現在的創業者能從多種渠道獲得豐富的創業知識,這對大家創業還是有很大的幫助。舉個例子,我自己創業的時候,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公交車站、地鐵站忙碌地派發招生傳單,直到有人提醒我應該去學校門口發傳單更有效。雖然現在想想很簡單的道理,但當時就是不明白。現在各種創業媒體,各種創業孵化機構都能提供融資、營銷、團隊搭建、公司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識,創業者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第四個方面就是整個創業的基礎設施更完善了,這樣降低了創業的門檻。10幾年前我們做互聯網的時候,網站還是個技術活,門檻比較高。現在只需要十幾人的團隊,幾十萬就可以利用現成的模板和資源做個非常好的網站。移動互聯網項目三五個人幾個月能做到很好,又輕又快。這些變化都使得創業越來越容易了。這樣就帶來另外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就是這些小項目不見得做成百度阿里,但我們希望它未來會是一個大公司的補充,有朝一日賣個好價錢給大公司,現在這些創業者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對於任何投資而言,所要解決的終極問題就是退出的問題。在矽谷,很多年輕創業者的第一桶金都是通過賣掉公司實現的。他們中很少有人追求第一炮就走紅,上市。當然,也有像谷歌和facebook的這樣的天才公司,但他們總是有限的,機會總是有限的。中國未來也會呈現出這種業態,其實對早期投資者來說,是很大的機會。
尋找偉大的基因
因為我是北大生物系畢業,所以把我們基金命名為“基因創投”,我們的Slogan是“尋找偉大的基因”,含義就是我們要投的項目要有可能變成偉大事業的基因。在我看來,偉大基因里包含商業模式和創始人的素質兩個方面。有些商業模式生來就是能長成大象,而有些商業模式最多也就是長大後成了條大狗。更重要的就是創始人的素質。因為現在很多移動互聯網項目大家看不清楚,甚至創始人也不知道未來會怎麽樣,所以創始人就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他有沒有調整的能力,他的事業格局、人品、胸懷、素質怎麽樣等都決定了未來的成敗。
過去幾年,我們投資了一些還不錯的案子。想要做好投資,一定是要有很好的Business Sense。小馬過河其實在早期,不少業界大佬都與它失之交臂,但我聊了2個小時就決定投資,現在公司的發展情況也非常好。徐小平老師投資靠看人和感覺,我是依賴自己的商業感覺和在教育行業十多年的積累。我和徐小平老師也聊過,我好奇為什麽他對人有這麽好的感覺?他說這可能和當年在新東方做出國咨詢有關系,一天有時候見幾百個人,那時候可能給他培養了一定對人的感覺。再舉個例子,當初投貝樂學科英語這個項目,也跟我自己的背景和經驗有很大關系。貝樂做的那塊東西我們之前也花過很多精力在做。我們在學而思的時候就做過外教英語,少兒英語的項目,但沒做起來,後來我和貝樂創始人王寧聊,你怎麽做起來的這個項目?他說他們有一個非常好的通道把美國的老師請到中國來,用一套機制穩定住他們。他這一點非常打動我,我知道他有這個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中國人對少兒英語渴求度非常高,但我們在學而思用的外教是在中國留學的外國學生,穩定度差,素質不高,所以王寧解決了我們當初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就知道他能成。
關於對創業者的要求,之前我們偏好名校畢業,有大公司工作背景的創業者,最近我的想法也有點變化。現在我更喜歡一些年輕的創業者,他們沒什麽背景但做項目的感覺非常好。比如前面說的做微信大號的團隊,團隊里基本都是88、89年的,10個人的團隊運營3000萬用戶。這些小孩背景也不強,但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也很賺錢,讓人難以置信。為什麽我比較喜歡90後?70後80後基本都在解決生活問題,但我們的下一代,90後甚至00後的孩子們基本沒有生活壓力,只要他們有愛好有興趣,會真正顛覆很多事情,中國真正偉大的企業家會出現在90後甚至00後。你要問我原因的話,現在這些90後小孩生長的環境,生活的背景真的不一樣,他們有情懷,希望做一些事情,改變一些東西。早期很多企業家,或者說和我們同時代的企業家缺少這些精神。比如創業動機更多是解決生活問題。對我而言,我自己的公司做得不錯,投資的項目回報也好,也許早就可以退休了,但我現在工作也非常拼。我們做學而思算是很早賺到錢,獲得了經濟上的回報。但學而思能做到今天,我們也並沒有把它單純的作為一家教育機構。總的來說,對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項目,現在85年前出生的創業者的項目我們看的時候會非常慎重,同時也不怎麽看90後做的特別重的項目。像珍品網這種商業模式特別重,對庫存、物流、用戶體驗要求非常高,90後要想做好電商就非常難。
從投資行業上看,我們只投教育培訓業和移動互聯網。PC互聯網的紅利越來越少,PC互聯網各個領域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因此建議創業者選擇PC互聯網起步創業的話要非常慎重。移動互聯網等於是又給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BAT們也面臨入口分散的問題。因此我們現在主要就看移動互聯網相關的項目了。當然,我的老本行教育培訓業也在我們的投資範圍內。
和創業者共同創造價值
隨著市場上錢越來越多,如果一個投資機構能給創業者的只有錢,那這個投資機構難免越來越落伍。我一直有這麽個理念,投資是個和創業者團隊一起創造價值的過程。投資機構除了給錢,還要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即大家都經常談到的投後增值服務。我們的投後服務包括這幾個方面,理念、能力、體系化和協同。
理念指的是投資後怎麽處理和創業者團隊的關系。我們的理念是做好一個“被動”的投資人。“被動”投資人的一個形象比喻是創業者自己開車,投資人坐副駕駛。因為我自己做過企業也知道,不希望投資人對我的幹擾太多。因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很少去主動幹擾這些公司的運營,一年只參加兩次被投公司的董事會。但“被動”的原則不是說不主動關心被投公司的情況。我們還是通過一些日常的聯系機制了解企業運營的情況。一旦創業者表達了有問題需要協助的願望,我們會非常主動地幫助創業者。
能力指的是投資機構要有能真正幫到創業者的能力。所幸的是,我自己本身是個連續創業者,有互聯網經驗也有教育行業經驗,學而思從零到上市,我的這些經歷多少會對所投的項目們有幫助,無論從資本層面還是運營層面。除我之外,我們基金的合夥人團隊也各自具備不同的幫助創業者的能力。在企業上市的過程中,如果有一個自己的投行家能站在企業的立場上在term sheet條款、上市時機選擇、定價等方面真正為創業者考慮的話,那麽創業者通過上市能實現更大的價值,有時候這甚至是生死攸關的。比如說,北大青鳥先後沖擊納斯達克和紐交所都沒有成功。上市失敗再加上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這個公司目前的業務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們基金還一位叫溫慧生的合夥人,他給國內上市公司提供過管理咨詢服務,後來又自己創業過,因此在公司經營和管理上能幫創業者解決很多實際的問題。甚至,在盡調這個階段,我們都可能會指出企業的管理問題以及備選的管理改進方案。
體系化指的是我們要有一個體系化的安排去幫助創業者。創業者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根據我們自己創業的經驗和這些年所投項目的經驗總結了創業者在各個方面、各個階段經常遇到的問題,並且準備好了問題解決方法。這樣,當創業者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能迅速有應對的辦法。比如在招聘高管這事上,我們一方面會引導創業者提前根據業務情況預判人員需求,還精選了一些獵頭公司,和他們建立好了業務聯系,建立好了移動互聯網各種核心崗位的人才儲備庫。一旦有招聘需求的時候,我們可以迅速啟動,免得臨時再托朋友,托獵頭去找,這樣能節約大量的時間。你知道,對創業公司來說,有時候一個關鍵高管缺位3個月就很可能失去一個生死攸關的機會。
最後,我們所投的各個項目間也能有協同效應。例如,前面提到的那個微信大號的項目就幫我們投的其他項目做了非常好的推廣工作。創始人們還定期聚會,這種閉門的創始人聚會幹貨非常多,含金量特別高。有時候大家所處的行業不同,但總有一些通用的管理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