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樸槿惠申請新增39名證人 韓媒:或意在推遲庭審日程

1月23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憲法法院23日進行彈劾案第8次庭審,樸槿惠方面申請新增39名證人出庭作證,彈劾案庭審將持續到2月。

報道稱,憲法法院決定傳訊青瓦臺外交安保首席秘書金奎顯、新國家黨議員庾敏鳳、韓國駐法國大使牟喆敏2月1日出庭作證,傳訊K體育財團前秘書長鄭某、前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金鐘德、青瓦臺前秘書室長金淇春2月7日出庭,並討論The blue代表趙某的出庭日期。

其中,K體育財團前秘書長鄭某為國會方面申請的證人。憲法法院院長樸漢徹表示,其余證人的出庭日期下次再做決定。

1月23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彈劾案第8次庭審辯論在憲法裁判所進行。(圖:東方IC)

樸槿惠方面當天上午在庭審中申請新增39名證人出庭作證,憲法法院選擇了其中5人為證人,沒有選擇韓國駐華大使金章洙等兩人。憲法法院今後在其余32人中將選擇幾人將決定彈劾案庭審終結時間。

韓聯社報道稱,樸槿惠方面申請大批證人或意在推遲憲法法院庭審日程,這引起了爭議。因為憲法法院做出裁決進程被延緩,樸槿惠可依據憲法繼續享有刑事檢控豁免特權,免受獨檢組調查。樸槿惠方面則反駁稱並非有意推遲庭審日程,審理完全可以盡快進行。

然而,韓獨檢組也加快了調查。韓聯社報道稱,韓國“總統親信門”獨立檢察組7次傳喚核心涉案人崔順實6次遭拒後,於22日提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簽發拘留證,以強制傳喚崔順實到獨檢組接受調查,法院23日下午簽發了拘留證。

1月17日上午,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進行親信門案件首次審判,核心涉案人崔順實出庭。(資料圖)

獨檢組以崔順實涉嫌以不正當手段安排女兒鄭某進入梨花女大,妨礙學校工作(妨礙工作罪)為由申請了拘留證。獨檢組從實施拘留開始最長可對嫌疑人進行48個小時的審訊,由於崔順實將於24日上午10時和25日下午2時出席親信門案件的法院庭審,因此獨檢組有可能於26日對其實施拘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609

受數據泄露事件影響 雅虎與Verizon交易推遲至第二季度

據路透報道,雅虎周一宣布,公司向Verizon出售核心互聯網業務的交易預計將推遲至今年第二季度完成。而雅虎同日發布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該季營收同比增長15%, 第四季度歸屬於雅虎的凈利潤為1.62億美元,好於上年同期的凈虧損44.35億美元。而總搜索收入同比下降了6%,至8.21億美元。

雅虎與Verizon的交易原本預計將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然而卻因兩起大規模數據泄露事件的曝光而推遲。

此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已啟動一項調查,並已在去年12月要求雅虎提供相關文件。SEC正調查這家科技公司對網絡攻擊事件的披露是否遵守了美國民事證券法規。知情人士還表示,調查的重點可能是雅虎2014年的數據被竊事件,該事件中有至少5億用戶的數據。而雅虎在2016年9月份披露了這次數據被竊事件。

迄今為止,雅虎也沒有解釋該公司為什麽過了兩年才公開披露2014年的事件,或者誰做出決定不更早公布這些信息。此外,據美聯社報道,雅虎還宣稱,他們已經確認,2013年8月份曾出現過系統漏洞,可能有10億用戶賬號受到影響,這是打破了該公司有史以來賬戶泄露的紀錄。

相關事件也給該公司與Verizon之間的交易蒙上了一層陰影。據路透社之前的報道,受此事件影響,Verizon曾考慮降低收購價格,或者退出交易。而Verizon在去年7月宣布將以48.3億美元的總價收購雅虎互聯網核心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637

馬士基航運大中華區總裁:今年行業供需仍不平衡 將推遲9艘大船交付

“2017年,馬士基航運預計全球集裝箱航運需求將增長2%-4%,但市場需求量不會有明顯改善,總體來說行業供需情況仍不是那麽均衡。”

2月13日,馬士基航運大中華區總裁方雪剛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如此表示。在此之前的幾天,馬士基航運剛剛公布了2016年的財報,公司全年虧損3.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業績下滑16.79億美元。

方雪剛介紹,2016年集裝箱航運市場需求增長在2%到3%左右,而全球集裝箱航運運力與2015年相比增長4%,行業整體仍處於供求不平衡狀態。“受低迷的市場環境影響,2016年馬士基航運平均運價下降19%,成為公司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不過對於2017年的航運市場,馬士基則表現出了樂觀,公司預計馬士基航運2017年的實際利潤與2016年相比將實現超過10億美元的增長,因此2017年集團的實際利潤也將高於2016年。

“2016年的(低)運價對所有公司來說都是不可持續的,2017年運價上漲是必須的要求,”方雪剛對記者表示,事實上在去年12月底,歐洲航線長期合約的運價已經進行了提升,基本達到了公司預期,希望2017年3月份美國航線的長期合約也能有所上漲。

值得註意的是,從2016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開始,需求有所增長,集裝箱運價逐步回升,截止2月3日,上海到美國西海岸航線航線運價為2092美元/TEU,較12月初低位上升51.37%,較17年初上升8.79%,同比去年同期上升58.39%;中國到歐洲航線運價為1023美元/TEU,同比上升137.35%。受此影響,海外航運股普漲,其中東方海外國際12月初至今上漲35.70%,馬士基上漲24.96%。

方雪剛進一步透露,2017年,馬士基航運將推遲9艘14000標箱集裝箱船舶的交付,交付時間將被推遲一個月至一年不等,最後一艘新訂造船舶將在2018年底交付(此前計劃在2017年底交付)。另外,2017年馬士基航運的拆船比例也將有所增長,“將來的增長不是通過投放更多的大船,而是通過行業的整合。”

在持續低迷的市場行情下,2016年全球集裝箱航運行業已經出現了一輪行業整合,韓進破產、航運新聯盟“the Alliance”成立,航運公司並購不斷,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馬士基航運也在去年年底宣布收購漢堡南美船務集團,不過,方雪剛認為,當前的行業集中度還是偏低的,收購仍將是馬士基航運未來的一個戰略選擇。

華泰證券的分析師沈曉峰也告訴記者,2017年隨著航運新聯盟的成立,聯盟成員的航線互補,艙位互用、增加航班密度,提高客戶依賴度,將有利於提高集運公司的議價能力,並在各航線上形成壟斷優勢;加上全球經濟增速較上年有望向好,從而有利於集裝箱航運市場的複蘇。

不過,天風證券的分析師姜明則認為,集裝箱航運市場目前是改善並非反轉,“2017年最大的風險則是來自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升級,特別是最大貿易夥伴國-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出口商品增加特別稅收。”

除了控制運力增長,數字化體驗的方面的嘗試也將成為馬士基航運2017年的一個拓展重點。方雪剛指出,2016年12月,馬士基航運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艙位寶訂單交易平臺,試水海運電商平臺操作,2017年,馬士基航運希望繼續通過更多數字化產品設計,優化客戶體驗,改善行業遊戲規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58

特朗普萬億基建被指缺乏細節,或推遲到2018年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2月28日的國會演講中提出,要求國會批準1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法案,創造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

1萬億美元的數字乍聽令人興奮,細想似曾相識。不少分析認為,特朗普大選時就提出了基建計劃,現在正式就職已1月有余,但該計劃仍然缺乏具體細節。且有共和黨消息人士稱,該一攬子基建計劃很可能推遲到2018年。

推遲到2018年

“糟透的基礎設施將會被嶄新的道路、橋梁、隧道、機場和鐵路所取代。”特朗普在演講中說,“未來開啟我們國家的重建,我將要求國會批準一項1萬億美元投資的美國基建法案——通過公共和私人資本融資——創造數百萬個新的工作崗位。”

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出基建計劃,早在競選時期他就表示,將會在未來10年花1萬億美元搞基建,要讓美國的基礎設施“強過任何國家”。在今年1月的就職典禮演說中,他再次提出在全美大搞基建,承諾新建公路、機場和隧道等。

盡管這次是迄今為止,他最清晰地一次表述重建計劃,但批評人士稱,特朗普在正式就職1個多月後,具體計劃仍未出臺,因此並不看好其未來,且有跡象顯示該計劃還得繼續延遲。

一方面是因為特朗普的組閣速度實在緩慢,目前仍有多位閣員沒有在參議院通關,不少聯邦政府部門的要職仍然處於空置狀態。

另一方面,據共和黨人士上周透露的消息,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領導人正在考慮將整個基建設施計劃推遲到2018年,以給國會騰出更多時間解決奧巴馬醫改法案、減稅等共和黨2017年的其他優先事項。

不過白宮發言人斯潘塞此前曾說,特朗普希望簡化批準許可流程。

公私合作遭質疑

特朗普基建計劃最被詬病的是仍未闡明一些重要的細節問題,例如具體如何融資,何時公布法案具體文本,以及如何具體升級基建設施等。目前他僅提到將結合聯邦投資和私營融資。

而關於具體如何融資的一點線索還得回溯到去年美國大選時期。特朗普政府商務部長提名人羅斯(Wilbur Ross)和政策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曾在去年10月發布了一個白皮書,提出將通過“公私合投”以及稅收抵免的方式為基建融資。當時二人都是特朗普的主要經濟顧問。

“總統談到的基建項目和其他優先事項,無論是機場空中交通管控還是道路橋梁,他都將和交通部一起努力。”白宮發言人斯潘塞曾說,公私合作夥伴關系“將是重建美國搖搖欲墜的基礎設施計劃的基石”。

有批評人士質疑投資金額,因為共和黨財政保守派基本不願意支持大筆聯邦支出用於交通。共和黨大佬、參眾兩院的議長瑞安和麥康奈爾似乎也對巨大的基礎設施開支法案並不熱情。後者曾在去年12月表示:“我希望我們避免1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

經濟學人智庫中國研究總監任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美國國會會通過增加基建財政開支的法案,但對特朗普提出的規模表示懷疑。同時,預測2019~2020年度,由於經濟低迷和稅收減少,美國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平均值將上升到4.9%。

大選時,按照共和黨嚴格的預算赤字原則,特朗普團隊曾提出通過稅收收入折中的方式來解決私人資本的問題,即私營公司在基建項目中投入多少資金,也將獲得大致對等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據媒體報道,參與投資的私人資本還被允許可以通過收取高速公路過路費等方式增加投資收益。

然而,有批評人士稱,稅收抵免計劃更像是為公共項目的私人投資者提供意外收獲,無法幫助刺激在公共水利系統、交通和其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投資。

推升特朗普支持率

特朗普在此次講話中稱:“另一位共和黨總統艾森豪威爾發起了上一次真正偉大的國家基礎設施項目:洲際高速公路系統。現在是開啟新的國家重建項目的時候了。”

美國《紐約時報》發表評論稱涉及直接聯邦政府開支的大型基礎設施一攬子項目,同在邊界築墻或為富人減稅等其他有誤導性的投資和政策不同,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專家稱,經過多年的停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日益增長的威脅,美國需要在公共項目上大幅增加支出。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認為,到2020年,美國需要在公共基建上投入3.6萬億美元。

該報評論道,特朗普政府辦事的拖沓和其前任形成鮮明對比,2009年奧巴馬上任伊始,在6周內就出臺近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按照現在的速度,特朗普“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可能永遠都無法落地,最後僅僅是一句口號,證明其幫助被遺忘的工人的民粹主義承諾有多麽空洞。

此外,有觀點認為,基建投資計劃還將推升特朗普的支持率,根據上周昆士蘭大學公布的民調,有55%的美國人不認可特朗普的工作表現。而根據去年蓋洛普的一項民調,有75%的受訪者希望政府增加基建開支。同時,推進基建投資計劃在政治上的阻力也不會太大,參議員桑德斯等民主黨內的自由派都希望總統能在這個問題上同他們合作。上個月,民主黨參議員還提出一個非常具體的1萬億美元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733

東芝再度尋求推遲發布第三季度財報 退市風險上升

3月14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日本東芝公司正尋求將正式的第三季度財報的截止時間再度向後推遲,原因是該公司同審計人員在東芝旗下美國西屋(Westinghouse)核電業務相關問題上存在分歧。

這是東芝第二次尋求推遲其第三季度財報的公布日期。由於調查西屋核電業務潛在的問題,東芝曾於一個月前第一次延期發布第三季度財報。消息人士表示,東芝已向金融管理部門申請將提交官方第三季度財報的截止日期推遲到4月11日。

如果東芝延期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的請求不獲批,3月27日將是東芝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的最後期限,否則該公司將面臨摘牌退市。不過,第二次延期已有先例。2015年,東芝曾兩度推遲發布季度財報,其原因是當時該公司正在接受一項與利潤相關的獨立調查。

在經歷這次最新的財政困境和2015年的會計醜聞之後,東芝還預定於本周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交其內部控制報告。如果該交易所發現東芝的努力不能夠令人滿意,最終可能導致東芝從該交易所摘牌。

此前,東芝2016財年前三季度(4至12月)財務報表因疑似違規行為被推遲一個月。東芝轉而發布了自身業績預測。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據預測,東芝2016財年全年的凈利潤將出現連續第三年虧損。從原先預計的盈利1450億日元(87億元人民幣)下調至虧損3900億日元(234億元人民幣),債務將超出資本1500億日元(90億元人民幣)。

2016財年前三季度財報預計,公司美國核電業務虧損達7125億日元(428億元人民幣)。截至去年12月底,公司估計已經陷入資不抵債境地,股本降至負1912億日元(115億元人民幣)。

為此,東芝董事長、長期從事核電業務的賀重典(Shigenori Shiga)引咎辭職,改任沒有代表權的執行董事。同時西屋電氣前負責人Danny Roderick將放棄他在東芝東京總部擔任的管理職務,並專註解決西屋電氣的問題。

而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3月1日,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動工儀式上,富士康總裁郭臺銘透露了收購東芝的意向。至於洽購最後是否能落實,郭臺銘表示,兩者合並不存在競爭與市占率問題,但隨後補充“合作看緣分,我們很有誠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472

全球頭條丨美國推遲醫改法案表決重創特朗普 英國恐襲嫌犯身份確認

——CNBC——

【特朗普為虛假言論辯護】美《時代》雜誌以“特朗普能否操縱事實”為題刊登了對特朗普的專訪。本周FBI的公開聽證會上,雖然特朗普堅持認為前任總統奧巴馬“監聽”自己,FBI局長科米最後的結論是“我沒有支持那些推文的任何情報”。《時代》雜誌認為,科米的聲明是簡潔、直接,美國總統成為了“預言家”。特朗普強調“我是一個靠直覺的人,我的直覺往往是對的”。《時代》雜誌統計了特朗普去年當選總統後到3月21日間發表的298條推文,其中15條是“明顯的謊言”,平均被轉發了28550次,而這些頗具爭議的推文往往通過電視媒體被擴大影響。當問及“虛假”言論是否會影響總統的聲譽時,特朗普不接受這種假設,“你看,我不可能做錯,因為我是美國總統而你不是”。

——金融時報——

【特朗普隔離墻未建 非法入境移民人數已經回落】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公布的2018年財政預算計劃中為國土安全部額外撥出45億美元資金用於強化邊境管理及移民管制,其中就包括美墨邊境墻設計及建造。現實是最新調查表明,隨著墨西哥及中北美地區勞動人口增速放緩,年輕低技能勞工入境美國數量快速減少,去年從墨西哥邊境非法入境美國的人數創下上世紀70年代以來新低,較2007年頂峰下降超過百萬人。美國國土安全部數據也顯示,今年1-2月非法入境人數同比減少40%。雖然特朗普認為非法移民是國內犯罪率高企的主要原因,沒有證據表明隔離墻可以降低美國的犯罪率,同時移民犯罪率並不比美國國民的犯罪率高。

——BBC——

【英國公布議會大廈襲擊案嫌犯身份】周四英國警方公布議會大廈襲擊案嫌犯身份,馬蘇德(Kent-born Masood),52歲,出生於英國,不是通緝犯,但有多項前科。英國內政大臣Amber Rudd在特拉法加廣場鼓勵舉行悼念活動的人群,“恐怖分子不會嚇倒我們,我們將戰勝他們。”周三馬蘇德駕駛汽車在泰晤士河威斯敏斯特大橋上沖撞行人,並在下車後試圖持刀闖入下議院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宮,用刀刺死了警察,隨後被趕到現場的便衣警察開槍擊斃。該事件已經造成包括襲擊者在內5人死亡,40人受傷。"伊斯蘭國"宣稱對襲擊負責,8人在倫敦和伯明翰被捕。

——華爾街日報——

【蘋果未來兩個月將在印度組裝iPhone】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官員透露,蘋果計劃在未來4-6周內在當地首府班加羅爾組裝生產iPhone,首批生產iPhone 6和6s,三個月後其廉價版iPhone SE也將登陸組裝流水線,由臺灣地區代工廠商緯創(Wistron)負責生產工作。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去年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上升18%,遠好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蘋果進軍印度市場也是看中了這塊土地的巨大商機,不過印度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在150美元左右,而蘋果最便宜的機型iPhone SE的價格在330美元左右,如何讓更多客戶掏錢買蘋果產品是擺在公司面前的一大難題。目前蘋果正與印度就零部件生產本土化及關稅問題進行談判,但印度政府已經回絕了蘋果方面的大部分請求。

【投資無人駕駛汽車等項目 福特發全年利潤預警】美國第二大車商福特周四發布證券文件顯示,預計2017年全年稅前利潤為90億美元,低於去年的104億美元,主要是由於企業對於新興產業機會的投入,如無人駕駛汽車,公司預計這些投資將在2018年產生良好效果。福特一季度稅前每股盈利預計為30-35美分,去年同期為68美分,主要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銷售下滑及匯兌損失影響。福特計劃在2021年推出無方向盤的共享無人駕駛汽車。

——Reuters——

【美國眾議院推遲醫保法案表決重創特朗普】周四美國議會共和黨領袖緊急叫停對新版醫改法案的表決,因未獲得足夠贊成票,預計最早將於周五早間進行,特朗普任期內最重要的立法目標之一面臨巨大考驗。周四是奧巴馬簽署其“平價醫療法案”七周年紀念日,特朗普在白宮與反對派之一——眾議院“自由黨團”( Freedom Caucus)進行會面但效果不佳,該組織成員表示新版醫改法案不足以取代奧巴馬醫改。雖然共和黨占據國會多數席位,考慮到民主黨屆時會集體投反對票,要想法案獲得通過,共和黨內部最多只能出現21張反對票,而根據 NBC News的預計,目前共和黨議員至少有30張反對票。

【美國國務院批準Keystone輸油管線項目】美國國務院下周一前將通過加拿大至美國Keystone XL 石油管線的建造許可,項目隨後將面臨各州監管者的批準及環保人士的挑戰,這可能會曠日持久。下周一是特朗普簽署恢複建造Keystone到達科塔輸油管道行政命令60天期限,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將使每天80萬桶原油從加拿大油砂中被抽取並被送往墨西哥灣。奧巴馬當時否決了建造計劃,理由是項目無助於降低油價,並會釋放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

——Bloomberg——

【金融危機後 銀行業首次裁減合規員工】金融危機以來,各大銀行因不合規合法操作(未發現洗錢、市場操縱等行為)遭受監管部門罰款近3210億美元。由於技術升級及成本削減等原因,目前全球銀行業開始縮減合規員工規模。蘇格蘭皇家銀行準備減少2000個工作崗位,約占員工總數2%,其新用戶開戶審查工作將交給數字化軟件完成。德意誌銀行總裁John Cryan 二月初也表示,其反洗錢部門員工的職位不會一成不變,並已經縮減招聘計劃。此外瑞銀和摩根大通也已經開始采用軟件替代傳統人力進行合規程序的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770

美國眾議院推遲醫保法案表決重創特朗普 美股尾盤快速跳水

周四美國議會共和黨領袖緊急叫停對新版醫改法案的表決,因未獲得足夠贊成票,預計最早將於周五早間進行,特朗普任期內最重要的立法目標之一面臨巨大考驗。

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Kevin Brady稍早前對記者表示,相關談判正取得進展,但不足以保證眾議院能通過投票。

周四是奧巴馬簽署其“平價醫療法案”七周年紀念日,特朗普在白宮與反對派之一——眾議院“自由黨團”( Freedom Caucus)進行會面,該組織成員表示新版醫改法案(American Health Care Act)不足以取代奧巴馬醫改。“自由黨團”主席Meadows表示“自由黨團”所提出的若幹合理要求最終有望得到認同,但在批準醫保議案上仍然缺乏足夠多的支持票。成員Amash則表示與總統特朗普會談沒有任何成果,周四不可能通過相關法案。

雖然共和黨占據國會多數席位,考慮到民主黨屆時會集體投反對票,要想法案獲得通過,共和黨內部最多只能出現21張反對票,而根據 NBC News的預計,目前共和黨議員至少有30張反對票。

由於各方遲遲無法達成共識,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被迫連續兩次推遲新聞發布會。

特朗普在推遲醫改法案投票消息公布後拒絕發表評論,撤銷並取代奧巴馬醫改一直是其競選活動中的最重要部分。

白宮發言人斯派塞一周以來一直堅稱政府將獲得通過法案的足夠票數,並揚言“必須成功,沒有B計劃”。就在推遲表決消息公布前不久,斯派塞還信誓旦旦地表示對話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法案的支持者在不斷上升。

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肯錫隨後表示,在批準醫保議案上仍然缺乏足夠多的支持票,周五早間將開始在眾議院全體會議層面討論醫保議案。

美國三大股指尾盤跳水紛紛回吐漲幅,截至收盤,道指下跌0.02%報20656.58,納指下跌0.07%報5817.69,標普500指數下跌0.11%報2345.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771

“債牛”悄然終結 4月逾百只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

延續多年的債券牛市或在終結,二級市場波動正向一級市場傳導,近兩個月來已有不少發債主體發布公告取消或推遲債券發行。

超百只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

“市場和政策的影響比較明顯,不少債券都暫停發行了,”多位投行部門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利率成本擡高了,債券發行也不像去年那樣容易了。”

今年3月以來,不少債券取消或者延遲發行。僅4月26一天,就有萬科等18家發行主體約170億元債券取消發行。據第一財經記者整理,4月已有超百只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3月和4月取消或推遲發行的債券總數已超過今年前兩個月的3倍。

數據來源:Wind,第一財經整理

從各發債主體公告來看,取消發行的原因主要是市場行情波動、利率上行與認購不足。部分主體如北京華聯、永隆銀行,也在公告中指出債券發行暫停的直接原因系有效申購不足。

而大部分公告中,發行人僅將暫停發行歸因於市場波動,發行成本過高。一位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直言,實際上,大部分債券暫停發行的直接原因還是簿記過程中的認購未能達到有效覆蓋。

高低評級估值明顯分化

一位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很多潛在買方都在擔心利率進一步上行影響估值,尤其是對信用評級不高的債券,配置意願更差。

在近期監管組合拳下,銀行對於這類債券和理財資金的熱情更是一再走低。民生證券固收團隊在近日報告中指出,在監管壓力下,銀行理財資金配置意願減弱,疊加資金利率小幅上行,取消發行規模維持在高位。

“債券利率持續上行,再加上銀行的資金難求,導致債券更加難發。”一位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在這些取消發行的債券中,主體評級為AA的債券最多,占比達46%;評級為AA+的次之,占28%;主體評級為AAA的債券取消發行的最少,占23%。

數據來源:Wind,第一財經整理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信息顯示,4月26日,高低評級估值明顯分化,債券一級市場相對謹慎,低評級信用債券發行難度加大。

根據中登公司規定,2017年4月7日後公布募集說明書的信用債券入庫開展回購,需滿足債項評級為AAA級、主體評級為AA級(含)以上要求;而4月7日前公布募集說明書的信用債只需滿足AA級即可入庫。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只有AAA級債券才能入質押庫,投資者對新債的投資情緒自然就降下來了。”

5月將臨償債高峰

多位投行人士對記者分析稱,資金面收緊,對發債主體的要求越來越高,信用利差逐漸擴大,實際就是資金更青睞優秀的發債主體。

而對於企業本身而言,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企業融資需求並沒有明顯改變。由於發債的利率僅次於銀行貸款,仍是很多企業青睞的融資方式,只是由於當前多重監管政策影響下,市場利率紛紛上行,債券需求不足。

業內人士指出,不符合市場需求的債券取消發行,也是企業部門降低杠桿的表現,符合監管本意;但同時,由於今年5月將又是一個償債高峰,部分企業的再融資壓力也不可忽視。Wind資訊統計顯示,5月份債市到期規模2.61萬億元,創歷史次高。此外,5月到期債券數量2611只,較去年同期激增82.0%,創歷史新高。

分析人士認為,面臨5月的巨額償付壓力,對於部分發行新債困難的企業,如果有存量債券到期,則會因再融資乏力而可能引發違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73

浙商證券確定發行價為8.45元 推遲三周發行

5月22日消息,浙商證券最新披露公告顯示,根據初步詢價結果,公司和主承銷商協商確定此次IPO發行價格為8.45元/股。以公司此次IPO發行數量3.33億股計算,公司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約28.17億元,同時公司股票將推遲三周發行。

公告稱,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33,333.34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 股)的申請已獲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2017]693 號文核準。本次發行的主承銷商為東興證券。發行人股票簡稱為“浙商證券”,股票代碼為“601878”,該代碼同時適用於本次發行的初步詢價及網下申購,網上申購代碼為“780878”。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本次發行股份數量為33,333.34萬股,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初始發行23,333.34萬股,占本次發行規模的70.00%;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為10,000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30.00%。

本次發行的初步詢價工作已於2017年5月18日完成。發行人與主承銷商綜合考慮發行人基本面、所處行業、市場情況、有效募集資金需求及承銷風險等因素,協商確定本次的發行價格為8.45元/股,網下發行不再進行累計投標詢價。若本次發行成功,預計發行人募集資金總額為2,816,667,230.00元,扣除發行費用59,865,676.25元後,預計募集資金凈額為2,756,801,553.75元。

另外,原定於2017年5月23日進行的網上、網下申購將推遲至2017年6月13日,並推遲刊登發行公告。原定於2017年5月22日舉行的網上路演推遲至2017年6月12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41

接近監管人士:資管新規發布沒有推遲,或4月底5月初推出

4月18日,接近監管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資管新規正在走內部程序,沒有聽說推遲。具體將於4月底或5月初推出。

18日有境外媒體報道稱,因在中美貿易緊張關系加劇之際,決策者的重點轉向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中國已推遲公布資管新規。“此消息是空穴來風。”上述接近監管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目前,我國的資產管理市場規模據稱百萬億元,關於資管新規,從醞釀到征求意見一直牽動著市場的神經。3月28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已是箭在弦上。

2017年11月17日,曾經的“一行三會一局”共同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隨後向市場征求意見。在今年的“兩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央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央行收集了很多意見,會同相關部門對意見進行了認真研究,並且對其中合理內容進行了吸收。”

據第一財經此前獨家獲悉,與征求意見稿相比,正式稿有不少修改,主要是讓新規更嚴謹更有操作性,但大原則不會放松,例如打破剛兌、實行凈值化管理、消除多層嵌套等內容。“新老劃斷”的過渡期應該會有適當延長。但核心不是延長多少時間的問題,而是如何將表外業務回歸表內,變相的賬外經營不能再繼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