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揭秘徐翔“接班人”: 最牛營業部月炒數十只股票獲利豐厚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10/996863.html

回顧華泰榮超營業部在A股市場上的成名手法,其與徐翔有一些異曲同工之處,那便是:通過專用通道搶“一”字板、精準買入拉漲停、漲停後接力拉擡等操作“神技”,其也因此獲得了“漲停板敢死隊”的稱號。

Pbu388570_04.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曾劍

 

近日,金亞科技(300028,收盤價23.90元)成為A股市場的焦點。由於面臨“退市風險”,金亞科技複牌前估值被大幅下調到不足10元,市場預期其可能會重現重啤暴跌一幕。

但出乎市場意料,金亞科技在連續跌停5個交易日後便出現反轉。4月7日,在逾30億元資金的撬動下,金亞科技開盤便漲停。龍虎榜數據顯示,這一切背後是兇悍的遊資——單日買入1.75億元的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營業部(以下簡稱華泰榮超營業部),以及買入1.46億元的光大證券佛山綠景路營業部,便是實力遊資的典型代表。在原私募一哥徐翔被調查後,A股市場狩獵“黑天鵝”的代表人物一度出現空缺。而上述兩家營業部此番操作,令市場依稀找到了些許徐翔的影子。由此,二者也被市場冠以徐翔“接班人”的稱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詳查後發現,至少華泰榮超營業部被冠以徐翔“衣缽傳人”這個稱號絕對是名副其實。今年3月,除金亞科技外,華泰榮超營業部曾助力包括暴風科技等十多只股票打開跌停板。

 

偏愛抄底“黑天鵝”


在華泰榮超營業部近期參與炒作的個股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其炒作手法與此次炒作金亞科技十分相似,而其涉及的個股不下10只。

譬如新文化,該公司因籌劃資產重組事宜於去年12月開始停牌。3月中旬,公司披露重組預案,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上海千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00%股權,並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在預案披露後,公司股票並未立刻複牌,直到3月31日才複牌。在補跌等因素影響下,公司複牌後股價連續跌停。4月5日,新文化股票開盤繼續跌停,但當日下午開盤後不久,公司股價突然遭神秘資金拉升,跌幅一度縮小至3.2%,收盤跌幅為5.94%。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多家遊資營業部強勢買入,其中,國信證券深圳紅嶺中路及華泰榮超營業部位列其中。

再如深南電A(現為*ST南電A),因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虧損,公司股票於4月5日起披星戴帽,公司股價於4月5日、6日連續跌停。而同時,華泰榮超營業部卻在大肆買入。龍虎榜顯示,華泰榮超營業部在4月1日、5日和6日合計買入1831.41萬元,位列買方第一位。在遊資的鼎力相助下,*ST南電A的股價於4月7日止住了跌勢。

還有近期頗受關註的暴風科技。該公司股票複牌後股價一度大漲,但於3月30日起開始回落。3月30日,公司股價下挫6.05%,緊接著於3月31日跌停,而就在跌停當日,華泰榮超營業部買入4917.43萬元,位居買方第一。4月1日,暴風科技雖然一度跌停,但此後急劇拉升。在實力遊資的介入下,公司股價此後幾日也穩住了跌勢。

其他諸如中安消、旋極信息、合眾思壯、大連電瓷、海順新材等,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在這些股票因各種原因大幅下挫之時或之後,華泰榮超營業部便會趁機買入。

 

最牛營業部並非浪得虛名

 

值得一提的是,倘若僅僅是喜歡抄底“黑天鵝”,這顯然並不能算是繼承了徐翔的衣缽。

早前徐翔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手法便是押寶“黑天鵝”股票反轉。2011年末,因研發乙肝疫苗備受市場關註的重慶啤酒宣布乙肝疫苗揭盲數據失敗,股價連遭11個跌停。正當投資者對重慶啤酒唯恐避之不及時,徐翔在24元左右第一次抄底;二次揭盲失敗後,重慶啤酒繼續跌停,此時徐翔在20元左右再次入場抄底,買入3000萬股。此後,重慶啤酒一路漲到35元,徐翔成功逃頂,短短一個月獲利數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後發現,華泰榮超營業部這一輪操作也賺了不少。譬如金亞科技,4月8日金亞科技上漲6.60%,華泰榮超營業部當日賣出2.16億元,短短一個交易日便可能獲取超過4000萬元的收益。再看旋極信息,在華泰榮超營業部買入後(3月14日),雖然公司股價在3月15日繼續下挫,但此後便強勢拉升。3月16日~4月6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48.66%。

事實上,從龍虎榜看,華泰榮超營業部儼然就是大佬。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1日~4月7日,華泰榮超營業部以34.91億元的成交總額排在營業部龍虎榜席位的榜首位置,其買入金額為20.41億元,賣出金額為14.5億元,遠超排在第二位的中信證券上海溧陽路營業部。在總上榜次數中,其以5004次排在第三的位置,堪稱是遊資中的勞模。

據華泰證券官網顯示,華泰榮超營業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6003號榮超商務中心A座3樓。該營業部於2010年6月由華泰聯合證券深圳振興路第二證券營業部遷址更名而來。

據悉,在當時的華泰聯合證券系統內、深圳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華泰榮超營業部都是領軍營業部。該營業部早在2002年,就已經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深圳地區首家通過該項認證的證券營業部,曾多次獲得證券業協會頒發的“優秀營業部”稱號,2006、2007年連續兩年躋身進步最快的十佳營業部而被協會評為“最牛”營業部,更在2007年以市場份額全國排名第九、深圳排名第四的驕人業績榮獲“中國十佳營業部”、“深圳十佳營業部”,2008年市場份額達到深圳地區第二、全國第八,再創經營佳績。2010年,該營業部再次獲得證券業協會頒發的“深圳優秀營業部”稱號。

 

炒漲停板仍是其最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這個“最牛營業部”身上有太多的靚麗光環。

此前有媒體曾核實到,華泰榮超營業部有專用交易通道供大資金客戶使用。而憑借這個通道,在市場交易中,該營業部的資金總能夠占得先機。比如在2014年的炒新行情中,該營業部的資金總能第一時間在漲停板上搶到籌碼,還能在資金蜂擁而出時,率先出逃。

事實上,回顧華泰榮超營業部在A股市場上的成名手法,其與徐翔有一些異曲同工之處,那便是:通過專用通道搶“一”字板、精準買入拉漲停、漲停後接力拉擡等操作“神技”,其也因此獲得了“漲停板敢死隊”的稱號。

綜合華泰榮超營業部近期的動作來看,搶籌漲停板似乎依舊是其最愛。比如近期上市的新股名家匯便獲得了其青睞。自3月24日上市以來,名家匯持續無量漲停,直到4月7日才小幅放量。龍虎榜數據顯示,華泰榮超營業部在4月6日~8日大舉殺入,以1241.82萬元的買入額位列買入榜第一位。

凱發電氣4月5日~7日持續大漲,累計漲幅達26.41%,而華泰榮超營業部無疑是公司股價“異動”的主要推手之一。4月5日~7日,該營業部買入凱發電氣1813.11萬元,同時賣出1977.54萬元,買賣金額均位居龍虎榜第一位。

再如長信科技,公司股價在4月7日一度小幅下挫,但盤中突然遭遇資金瘋狂拉擡,股價迅速漲停,其中,買入3961.91萬元、位居龍虎榜買入前五名中第四的華泰榮超營業部功勞不小。同日,德賽電池也遭遇了此種情況。華泰榮超營業部當日以4275.25萬元的買入額位居買入前五名榜首位置。

此外,在萬安科技、愛迪爾、四創電子、易事特等走勢極為強勁的牛股身上,也曾出現過華泰榮超營業部的身影。

  • 每日經濟新聞
  • 曾建輝
  • 每經記者 曾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957

曾擋下鴻海,55歲徐世昌出任華碩策略長 施崇棠接班人 最年輕也最不爭

2016-04-25  TCW

醞釀六、七個月,華碩的接班人浮上檯面,但不是副手曾鏘聲,也不是執行長沈振來,而是挖老戰友回鍋。

「就跟雍正接大位一樣!每個人都想爭大位啊,結果最不爭的,反而最後卻拿到了這個位置……。」這是華碩一位前高階主管,對華碩宣布將延攬和碩副董事長徐世昌擔任策略長的感想。後續還傳出,施崇棠將把董事長大位,交棒給徐。

徐世昌是華碩四位創辦人當中,最具閒雲野鶴個性的人。華碩的董事長大位,離開的創辦人之一謝偉琦、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都沒坐到,反而竟是最年輕、一直在檯面下的徐世昌出線。

有意思的是,當華碩與和碩人知道徐世昌將坐大位時,都認為以目前的情勢看來,也只有他,能罩住全局。一九九○年,徐世昌和童子賢、廖敏雄,以及謝偉琦共同創辦華碩,五十五歲的他年紀最輕,卻聰明絕頂。

據了解,施崇棠在半年前就找上徐世昌回去華碩,這應是兩人之前沒想過的選項。因為,當年分家時,徐世昌跟童子賢是一起離開華碩,前者想策略,後者善於授權用人,才帶領和碩走出困境。

關鍵轉折之一,跟被施崇棠視為徒弟、未來接班人的華碩前財務長張偉明之死有關。去年七月,罹患憂鬱症的張偉明燒炭自殺,完全打亂了施崇棠世代接班的布局。

一位華碩高層透露,現任執行長沈振來在〇八年華碩首度遭遇虧損後,一度讓施崇棠跟副董事長曾鏘聲跳下來分管三大部門,接班之路並不順遂。

至今,專長在硬體的沈振來,未在手機的軟體應用上有大突破,也未在商用市場有明顯的斬獲。但可見的未來,若蘋果真的推出可撓式手機,勢必將會侵蝕華碩現有的筆記型電腦與平板市場。

眼見瓶頸難解,施崇棠選擇把大位交給信任的徐世昌。據了解,其是華碩內影響施崇棠最深的人,兩人關係亦師亦友。當年,華碩與和碩分家時,施崇棠是選擇先交棒給徐世昌,但他婉拒後,才把和碩交給童子賢。

他軟體強,內部喻為天才

論能力,徐世昌對技術的狂熱與鑽研,不輸「宅男」施崇棠,內部是用天才去形容他。

尤其是,論軟體能力,他是公認的強。

童子賢在過去接受本刊專訪時曾經提及,徐世昌對「基本功」的東西做非常細,譬如他看到微軟在作業系統Windows 方面改變趨勢,會把微軟公開的所有資料,一個字、一個字,花兩年到三年,再追蹤一遍,一面追蹤一面做筆記,整理出綱要與哲學,然後再看出設計架構。

徐世昌也懂策略,市場上力抗鴻海的華擎科技,就是二〇〇二年在他手上主導成立,主打中低階主機板生意,第一年就獲利,不僅完成和華碩區隔市場使命,也阻擋鴻海進逼,有「小巨獅」之稱。

他人緣好,堪稱四人之首

「可以用英文跟外國人開玩笑,」他不拘小節,抓大放小,極具親和力。

早期創業時,童子賢要給他看公司財務報表,徐世昌只會問他一句話「有沒有虧錢?」然後就不看了。最令童子賢難忘的一件事是,徐世昌買了車子,但根本是「懶得看」,把錢付了,直到業務幫他把車子開到家門口,他才看到自己買的車長什麼模樣,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在想其他問題,沒有時間。」不計較的個性,讓他能在童子賢和施崇棠因分家鬧得不愉快期間,成為唯一能在兩邊都說得上話的人。

說到底,徐世昌要掌管一個營收破四千七百億元、 六千五百人的企業,最後一個關鍵還是,唯有他,才可能罩得住目前的權力結構。

五月一日起,施崇棠先是給徐世昌「策略長」 的位置,這個位置,可大可小。 華碩人內部最直接的反應是,他未來,要如何跟雙J合作。一位J,是執行長沈振來(Jerry),一位J是副董事長曾鏘聲(Jonathan)。

徐世昌跟沈振來其實是同

輩,在宏碁期間都是工程師,沈振來的年齡還比徐世昌大一歲。徐世日曰擁有創辦人名分,而沈振來曾在其旗下的研發處工作,這點是讓沈能與其共事,甚至聽命於他的籌碼。

不過,過去一年,沈振來大幅拔擢子弟兵,讓內部出現三位營運長,他應也意識到內部組織將有轉變。

而根據華碩最新持股資料,沈持股〇.四五%,已是董監事第三大;第一大是施崇棠四.〇五%;第二大是監察人、嘉義陽明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楊隆輝,是施崇棠與曾鏘聲的二等親。

但更關鍵的是,在華碩作風嚴峻、掌財務大權的曾鏘聲,願意與徐世昌共事,將有助其坐穩大位。

徐世昌的出線乍聽令人訝異,但一面,華碩有拉力,華碩品牌共主的位置,確實能給其職涯中最大的舞台;一面,和碩本週的臨時股東會,傳將進行世代交接,讓現任執行長程建中與營運長廖賜政擁有更多權力,讓徐世昌能夠完成階段性任務。

對於熟悉華碩體系分合的業內人來看,這場人事案,比戲劇更具張力。

最習慣事必躬親的施崇棠竟要交棒,最不爭的人竟然坐上大位,跟徐世昌最具有革命情戚的童子賢,要開始劃清界線,才能解除客戶疑惑,華碩內最篤定的接班布局也因此驟變了……。

而這就是最真實的商場。

撰文者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23

巴菲特 “垂簾聽政”:買蘋果股票的是兩名潛在接班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301.html

一筆上億美元的投資浮虧將不為人熟知的兩名巴菲特潛在接班人推到了臺前,分別是托德·康布斯和泰德·威施勒。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RK.A.NYSE,下稱“伯克希爾”)在當地時間5月16日給美國證監會的季報中透露,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購買了981萬股蘋果公司(AAPL. NASDAQ)股票,價值約10.7億美元。消息傳出當天,蘋果公司股票大漲3.7%,報收於93.88美元。但因蘋果股價在伯克希爾買入後總體上呈下跌趨勢,因此目前這筆投資的市值也不到9.2億美元。

這是伯克希爾首次購買蘋果股票。沃倫·巴菲特在當天給《華爾街日報》的電子郵件中表示,這筆投資是他手下的兩名潛在接班人所為,但沒有透露具體是誰。

美國金融信息平臺GuruFocus.com的創始人田測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巴菲特手下的兩個年輕投資人經常買巴菲特不會買的股票。但巴菲特並不幹涉,他要給他們充分的自主權。比如DaVita(達維塔保健)是威施勒的股票,GM(通用汽車)、Verisign(威瑞信公司)也不是巴老的股票。”

“雇用這兩個人是我最棒的決定。”巴菲特曾在今年的致股東信中如此稱贊兩人,但至今未透露誰將接替他擔任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首席執行官(CEO)。

巴菲特放手小額投資

康布斯和威施勒都有基金經理的背景,前者於2011年加入伯克希爾-哈撒韋,後者要再晚一年。有趣的是,兩名接班候選人的投資風格與巴菲特不盡相同,他們更願意介入巴菲特從未涉及的領域。

托德·康布斯

泰德·威施勒

巴菲特表示,他們的任何一筆投資不必經過他同意。此外,他引退後,他的職務會被分成CEO、董事會主席和投資經理三部分,兒子霍華德·巴菲特將是非執行董事長,但尚未透露誰將接替他擔任CEO。

目前為止,兩名潛在接班人各管理著90億美元的資產,但與巴菲特管理的1290億美元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然而,當巴菲特不再管理公司時,他們將擔當所有巴菲特挑選股票的工作。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所有季報中提到的小額股票投資幾乎都出自這兩名投資副手,美國運通、可口可樂和富國銀行等較大的投資組合都由巴菲特親選,每個項目都涉及幾十億美元。

當然,兩名年輕選股專家的戰績也十分不俗,他們與巴菲特的金融助理特雷西·布里特庫被稱為“公司三T”,融入了公司各方面的運營。

康布斯和威施勒曾共同收購了付費衛星電視(DirecTV)的股票,建立了價值近30億美元的投資,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隨後,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公司在2015年收購了DirecTV。由於收購價比康布斯和威施勒購買DirecTV股票時的價格高出很多,伯克希爾-哈撒韋從這筆交易中獲得了可觀的利潤。最新財報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已在今年一季度賣掉了最後持有的一些AT&T股票。

康布斯的選股能力似乎更受到巴菲特認可。巴菲特早些時候曾巨資收購美國航空零部件企業精密鑄件公司,當時的交易規模約372億美元,就是康布斯選的股。康布斯2012年加入伯克希爾-哈撒韋後,第二年就開始購買精密鑄件公司的股票,而巴菲特直到去年才開始關註這家公司。

對高科技股“感冒”

購買蘋果公司股票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二次投資科技類企業。按照巴菲特對媒體的表述,這筆投資完全是由康布斯和威施勒完成的。這意味著,兩名潛在接班人的“口味”與巴菲特不盡相同。

“這似乎是巴菲特親信的風格,他帶來了此前作為一名對沖基金經理所做出的投資選擇。他們認為目前(蘋果公司)估值合理且業務的現金流可以預測,但這不是巴菲特的風格,因為他從來不喜歡投資高科技公司。”曼哈頓中城一家基金的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巴菲特以不“喜歡”科技股出名,他曾在2012年的股東大會上特別表示,不會投資蘋果或谷歌。即便“股神”的親密朋友比爾·蓋茨是微軟的聯合創始人,更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董事會成員,巴菲特幾十年來依舊只熱衷於投資保險、金融公司和工業企業。

對於為什麽不買科技類企業的股票,巴菲特曾表示:“我不懂如何為它們(高科技公司)估值。”這並非謙虛。IBM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一次投資的科技公司,花了110億美元,隨後還在不斷追加投資,最近一次是在今年年初。然而,這筆投資卻讓許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和分析師摸不著頭腦。自從伯克希爾-哈撒韋披露持有該公司股份以來,IBM股價已下跌約20%,成了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組合中表現最差的股票之一。

在1996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寫道:“許多在高新科技行業或胚胎行業的企業將會以更快的百分比成長。但我寧願選擇一個肯定不會錯的投資,而不是一個可能非常好的投資。”

“巴菲特的錢太多,買小公司即使表現很好,對投資組合的整體影響也很小。他說如果他只管理一百萬,他肯定找特別偏僻的公司,可現在沒有選擇。”田測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也因此,負責小額投資的康布斯和威施勒在科技領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兩人不僅投資了前文所述的Verisign,還投資了維薩、萬事達這樣的金融科技類企業。

能否嘗到蘋果的“甜頭”

公司季報顯示,伯克希爾以均價每股109美元收購了蘋果的股票,而目前蘋果的股價不到100美元,意味著這筆投資仍處於虧損狀態。

蘋果上月公布的季報顯示,公司收入自2003年以來首次下降,這讓蘋果的投資者普遍對蘋果手機在市場上“失寵”表示擔心。這家科技巨頭自2014年起,一直在為如何保持強勁增長而煩惱,但是2015年出品的超大屏幕手機也沒有如預期那樣獲得消費者熱捧。

蘋果的股價自今年4月中旬以來一直在90多美元徘徊,更在上周四下探至90.34美元,為52周新低。即使本周稍有回升,但截至本周二收盤,蘋果公司的股票今年已累計下跌11%,與英特爾和高盛並列為道瓊斯表現最差股票。

伯克希爾購買蘋果股票是該公司在第一季度購買的唯一一只新股票。然而,華爾街知名投資人卡爾·伊坎(Carl Icahn)和大衛·泰珀(David Tepper)卻紛紛清空了蘋果的股票。

伊坎首次購蘋果股票是在2013年,涉及資金約15億美元,之後又增持不少。上月,他表示已經賣掉了大量股權。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蘋果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不再是“不動腦子”的投資選擇,他對蘋果未來在中國的市場前景缺乏信心。而泰珀的阿帕盧薩管理公司則在上周五遞交給美國證監會的文件中透露了拋售蘋果股票的消息。

“蘋果的利潤基本上來自於一種產品——iPhone,且目前蘋果公司遇到了自喬布斯去世以來從未有過的困難。”田測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股票的價格上來講,(蘋果)並不貴,估值從來也不高。”

也有分析認為,蘋果很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蘋果是該行業的領軍者,並且目前股票很便宜,交易價格只是今年預計收入的11倍。同時,蘋果還有很漂亮的資產負債表,以及2329億美元現金。此外,蘋果還有一個持久的“經濟護城河”,或者說是競爭優勢:有10億手機在被用戶使用,綁定的iTunes和App Store也讓用戶更依賴蘋果的產品。這次的股價大跌可能是一次買入機會。

另一方面,蘋果與所有的技術型公司一樣,面臨著被某個對手更引人註目的產品打敗的風險,就像蘋果在十年前毀滅性地打擊了當時的手機巨頭摩托羅拉和諾基亞。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家股票量化分析公司超值引擎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報告預計,蘋果公司的股票未來3年會上漲到105.27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35

Google、臉書搶進!虛擬實境不是遊戲,是顛覆你生活的全球產業鏈 手機接班人VR

2016-06-06  TCW

VR(虛擬實境)將不再「虛擬」!

今年第三季VR手機將大舉出籠,看準此商機,Google與臉書大力推動,社交、醫療、建築、教育等各行各業,都將因它而改變。

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舉起自拍棒玩自拍,但場景卻不是你本人所在地,甚至不是地球,而在遙遠的火星;跟你一起自拍的,是遠在一萬公里外留學的好友。

大廠也怕被洗出場!

Google、臉書串聯史上最複雜聯盟這個跨越時空的場景,正是今年四月,臉書(Facebook)開發者大會上展示的未來世界人類互動樣貌,所用的技術就叫作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這個在過去很冷門的技術,全球只有不到○.一%的人口體驗過。

但臉書創辦人兼執行長佐伯格(Mark Zuckerberg)卻強調,人們在網路上互傳的訊息,從早期的文宇到照片,現在開始有越來越多人上傳影片,「可以發現,內容逐漸變豐富,而且不只如此,未來人們不滿足於鏡頭內的影像,還會想把整個場景前後左右上下都完整記錄下來,甚至激來遠方的好友,在這個場景中虛擬互動。」這,就得用上VR技術。

一個月後,五月中的Google年度開發者大會上,VR再度成為主角。

不但在整個大會中相關場次最多,首度揭露的「白日夢」 (Daydream)計畫,宣布將打造內建VR技術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並將把錄製VR影片最關鍵的三百六十度相機設計細節公開,受到業界矚目。

Google亮出將共同發展VR平台的一整串合作業者,除了三星、宏達電、小米、華為等主要手機製造商,還包括HBO、網飛(Netflix)等影視巨擘,美國職籃NBA、職棒MLB等運動聯盟,以及《紐約時報》、CNN等重量級媒體,都赫然在列。早在今年一月,三星已推出自有品牌頭盔Gear VR,宏達電的高階VR套組hTC Vive也已經上市,明明該是Google競爭對手的它們,罕見攜手合作。

此外,宏達電同時結盟了阿里巴巴,一起投資新創公司Magic Leap,三星的頭盔設備其實授權自臉書的技術,錯綜複雜的聯盟關係,堪稱是科技業史上為了發展新技術,集結速度最快、規模最龐大的產業生態系(詳見左圖)!

「從大型主機、個人電腦,到智慧型手機,平均每十多年就會演進出新平台。

VR,是目前最有架武的新平台候選人!」佐伯格說。

VR成了國際巨擘公認,最可能取代智慧型手機的科技平台。因為手機,縮短了人與人溝通的距離,而VR不只創造了人與人溝通的新空間,更將顛覆既有的商業模武與人類生活。

「沒錯!因為大公司都非常緊張,非跳進來不可。」目前積極投入VR的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助理教授葛如鈞分析,VR的顛覆力道不亞於當年智慧型手機的興起,「想想,智慧型手機導致諾基亞(Nokia)衰敗,讓微軟影響力大減;大廠怕VR成氣候了,被洗牌洗掉的是自己。」他說。

VR元年正武啟動!

一副紙板眼鏡,把白日夢變六兆商機其實,兩年前VR還只是科技廠偶爾做做的白日夢。

VR概念早在六十年前就被提出,廣泛出現在電視、電影中,知名電影《駭客任務》《Matrix》的劇情,就是所有人類都被機器控制,活在VR夢境中;影集《星際爭霸戰》(Star Trek)中首創的全像甲板,描述未來世界的太空船上,用類VR技術進行遊樂體驗與作戰訓練。

VR應用雖曾出現在早期任天堂遊戲機上,也曾是蘋果購併新創公司的目標技術之一,可惜受限技術難度與製作成本太高,遲遲末成氣候。

但三年多前,新創公司Oculus在網路群眾募資平台提出VR頭盔概念,意外大受歡迎,讓大廠重拾興趣。Google 在開發者大會上推出售價只要十五美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九十元)的超低價紙板(Cardboard)VR眼鏡,並開放設計圖供免費下載,則是關鍵的臨門一腳。

這兩年內,Google紙板眼鏡累計賣出超過五百萬副,瑞典麥當勞依照Google設計圖將快樂兒童餐外盒設計成紙板眼鏡,百威啤酒限量推出外包裝可以摺成紙板眼鏡的啤酒組合,《星際大戰:原力覺醒》上映前推出限量版紙板眼鏡獨享VR預告片,就連可口可樂也不甘寂寞的發布影片,示範如何以可樂包裝紙箱製作出VR 眼鏡。

這些熱潮激勵了三星、宏達電,以及被臉書以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五十六億元》高價收購的Oculus,正式開賣VR裝置,遊戲機大廠索尼(Sony) 也宣布將推出VR版PS主機,在在證明了今年已是「VR元年」。

「如果不是有Cardbard撒到各個角落,無法這麼快建立起市場的VR經驗。」Google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

高盛證券在今年一月發表V R產業研究報告,估計到了二〇二五年,泛VR的軟硬體產值(包含更進階的AR擴增實境技術)保守預估約達八百億美元。如果VR 能從利基產品成功躋身大眾市場,樂觀預估將上看一千八百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兆元),其中硬體規模已能與目前筆記型電腦產值相當。

從只有小眾玩家市場,到能與筆電產業相提並論,這是因為,VR不只能玩遊戲,其潛在應用的可能性,已經超過人們原本想像。

過去人們傳遞的資訊是文字、數字、影像,「但讓大腦以為「在現場」的VR經驗卻是更直接、更豐富的一種資訊。」Google的VR團隊負責人貝佛(Clay Bavor)舉研發過程的趣事為例,他邀請了一批沒用過VR裝置的受試者到實驗室,讓他們戴上頭盔,秀出入正站在游泳池跳水高台的畫面,「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仍穩穩的站在地板上,卻都因為懼高而忍不住蹲下或忙著找扶手。」他說,那是因為VR提供沉浸(immersive)般的體驗,讓人慼受到自己被整個虛擬環境包圍,讓大腦以為:對,你真的在那裡!

商機遠超出遊戲領域!

淘寶商品3D化、NBA在你家開打除了玩遊戲與觀賞電影,包括以VR看房購屋、欣賞NBA職業籃球賽、體驗被鹽水蜂炮轟炸等應用紛紛出籠。

今年四月,倫敦新創公司Medical Realities 首度以VR技術轉播大腸癌割除手術,讓醫學院學生戴上VR頭盔就仿彿置身現場;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實驗室,準備將淘寶商品3D化,讓網民能享受以VR逛百貨公司的樂趣,未來甚至能透過VR觸控手套遠距感受商品材質;賓士汽車則已經用更進階的AR技術設計組裝流程、檢查零件吻合度。

「VR最吸引人的應用,會出現在遊戲和娛樂領域之外,」Google母公司Alphabet 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預測。除了不能直接拿來吃以外,VR在衣、住、行、醫療、教育,以及服務業、製造業等各方面,都將顛覆原有運作模武。

知名服裝設計師古又文,找台灣業者合作拍攝VR時裝秀,平常辦秀時一定得待在後台的他,大呼:「太強了!這是我第一次坐在台下看自己的秀。」他已重複看了三遍,為的是知道記者在哪件服裝出場時寫筆記。為他拍攝VR影片的時刻旅行執行長李勁葦,也屢屢被親友委託進行VR婚禮紀錄,「以前新娘進場的時候,都聚焦在新人身上,現在可以把所有親友的反應都記錄下來,讓每個人都是主角。」他說。

以後,很可能不會再有低頭族了。「在未來世界,人們很可能都改用V R逛臉書。」佐伯格說。在他的想像中,V R技術將能簡化得有如一般眼鏡,玩臉書、看影片都不再需要滑平板、看手機螢幕,只須盯著眼前浮出的虛擬畫面,搖搖手指、說出指令,就能玩得盡興。

換句話說,V R很可能取代平板電腦、改變人類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習慣,成為下一代主流。這麼一來,勢必造成科技產業大洗牌。

科技廠的煩惱有救!

手機需求衰、5 G怎應用,它都能解李勁葦分析,V R影片需要更高的解析度,但目前大部分手機都跑不動8 K畫質,「所以對顯示器、晶片廠而言,需求來了!」舉例來說,目前輝達(Nvidia)高階顯示卡只能賣給重度遊戲玩家,若能隨著VR推進一般大眾市場,市場規模將是當前的百倍、干倍以上。

事實上,VR出現得正是時候。

今年第一季是iPhone問世以來,首度出現年成長率下滑,標誌著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趨緩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加上個人電腦也已多年需求不振,包括晶片商、面板廠、網通零組件業者都期待新的需求動能誕生。

「虛擬實境等新應用與新服務的興起,大幅提高了對於處理器速度與功能的需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特地在今年股東會年報上撰文強調。

同時,在4 G行動通訊已能滿足當前需求的情形下,通訊業正為了下一世代5G 能怎 用而煩惱。困境中的明燈亮起,「VR將是5G的殺手級應用!」佐伯格在今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喊出口號。

「目前V R平台、作業系統都還是真空地帶,」葛如鈞說,就像當年智慧型手機讓蘋果翻身成為消費性電子龍頭,大賺App財,「想想如果有哪一家公司,能推出完全為VR設計的平台,橫掃市場,影響力會有多大!」這也難怪,包括微軟、英特爾等錯過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大廠,都紛紛挺進。

就連愛搞神秘的蘋果,也默默挖角V R 頂尖專家——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人機互動研究中心主任鮑曼(Doug Bowman),建立超過百人的龐大研發團隊。「V R絕對不是小眾市場的產品,它很酷,可以開發出一些有趣的應用。」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今年一月的法說會上透露心跡。

甚至,中國已冒出上千家VR新創公司。「我剛從深圳回來,那邊(正因為Google開放VR攝影機設計細節)整個為之瘋狂。」葛如鈞說,雖然VR何時能觸及大眾市場還不明朗,但往此方向走得趨勢已越來越明確,台灣的新創、品牌大廠要趕快投入,不然等另一個(V R世界的)小米冒出來,就來不及了!」時空革命來了!

市場比手機、電腦更大,台廠須把握「說實話,我不知道V R技術普及要多久,我猜至少還要十年。智慧型手機花了十年才打進大眾市場,很難想像V R會發展得比它更快。」佐伯格說,但他很有自信臉書壓寶V R是正確選擇,「因為,它會成為重要的科技,而現在正是投資的時候。」有了印刷術,人們從此有了書與報紙:有了錄影技術,人們從此有了電視與電影;有了手機,帶來了行動便利;如今V R所擘畫的人類大未來,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帶來了比書報、電影還要豐富的內容體驗,就像哆啦A夢的任意門,能讓人瞬間移動登上火星、爬進火山口。

從一個小紙板到全球大廠爭相投入,臉書、Google、蘋果、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都不想錯過。=口灣廠商要好好把握這幾年的成長期,」簡立峰強調。

能夠顛覆人類對於時空想像的革命性變化,讓V R成為繼智慧型手機後的新商機,國際強權進行VR趨勢的大拓荒,將加速讓「白日夢」成真。

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

如果能用V R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會非常有價值。

蘋果執行長庫克:

V R絕不只是利基市場!

它非常的酷,而且已出現一些很有趣的應用。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

當我聽到VR和AR時,我想的是怎麼樣讓顧客可以更方便舒服的買東西。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83

企業接班人的絕世好設計

2016-05-23  TWM

第一代有製造實力, 第二代有設計思惟。 世代交棒、兩代互補, 年輕新血以設計軟實力,在眾多的競爭浪潮中突圍, 不僅為老品牌開創嶄新局面, 也讓台灣引以為傲的傳統產業,找到永不日落的新生力量。

他的幸福「同心鍋」 橫掃國際七大獎漫步在新北市鶯歌老街上,一個明亮空間格外醒目。木架放著精緻的陶瓷杯盤,五彩瓷磚拼貼的吧台飄來咖啡香,乍看像文創基地,其實是新旺集瓷的旗艦門市。

「這是過去留下的泥漿槽」,新旺集瓷營運長、許家第四代的許世鋼指著地上四個覆上玻璃蓋的洞口說。原來這個兩百五十坪的寬敞空間,是由舊廠房改建而成,玻璃蓋下完整保留地底的泥漿槽、儲水槽和沉澱槽。

許家快百年的家族故事,就像一部鶯歌陶瓷業的興衰史。從一九二六年曾祖父製瓦開始,第二代爺爺切入民生飯碗,又搭上經濟起飛熱潮,做起瓷磚建材,「新旺」正是爺爺的名字。到了第三代,許爸爸接手後,房地產到達顛峰,許世鋼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的瓷磚廠外總停著滿滿貨車,人們手捧現金排隊等著買瓷磚。

家,是主要設計概念九○年代景氣下滑,工廠紛紛外移,許家也曾到中國、菲律賓設廠,但成本優勢不如當地廠房,先後結束,父親一度萌生收掉家族事業的念頭,卻在許世鋼決定自創品牌後,有了轉機。

雖然從小就住在工廠二樓,但許世鋼不好意思地說,以前覺得工廠高溫、髒亂,從沒了解過陶瓷。大學念政治,退伍後經營眼鏡貿易公司,直到兩年後公司收掉,他幫著父親經營中國廠的那三年,才興起了尋根念頭。

「很多人說鶯歌老街都是中國貨,看不到在地製造、設計的品牌。去了中國,反觀鶯歌有這麼好的資源,我想把自己的根找回來。」二○○四年,許世鋼回到台灣,一肩扛起轉型大任。

從「Made in鶯歌」出發,許世鋼瞄準入手門檻低的生活用品,用新設計突圍。

新旺集瓷的作品圍繞著「家」的概念,「我希望陶瓷成為開啟對話的媒介,引起家人互動,給人幸福的感覺。」新旺集瓷的作品,總包含著巧思。像是仿照月餅造型的茶具組「豐與收」,把茶點幻化成杯子,二○一三年拿下金點設計獎。另一款將陶鍋套上木頭轉盤的「同心鍋」,靈感來自東方社會的圓桌轉盤,食物能放在轉盤上共享,幸福意象一口氣橫掃國內外七項大獎,包括日本GOOD DESIGN、美國IDEA、上海風尚大賞金獎等。

前年剛拿下紅點設計獎的鳥巢鍋,在陶鍋下襯不鏽鋼網架,既有隔熱效果,又像鳥巢般逗趣。

許世鋼還在門市打造觀光工廠和陶瓷博物館,花了一年時間爬梳許家百年歷史與鶯歌製陶背景,重現老照片、老機具,讓人不禁遙想當年風華。

其中最珍貴的是,他找到民國六十幾年時,爺爺用SONY八釐米攝影機拍下的影像。在修復的二十多分鐘影片裡,記錄了當時的鶯歌街道、舊時廠房、家人生活的畫面,甚至還有當時許家遠赴義大利拍攝自動化設備的情景,「那一刻真的非常感動,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以前的畫面。」因為自創品牌的決定,讓許世鋼收穫滿滿,這些鶯歌歷史,也有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上一輩留下那麼好的根基,這些背景和歷史是買不到的。」現在許世鋼正走出屬於新世代的陶瓷之路。

他的不鏽鋼炸物盤 躍上世界級設計殿堂二○一○年,紐約MoMA(現代美術館)設計商店的秋冬型錄,一款不鏽鋼炸物盤,占據封面位置。這款獲得世界級設計殿堂青睞的設計品,是當時成立僅兩年多時間,來自台灣的生活品牌作品。

把剛硬的不鏽鋼玩出新面貌的,是TOAST Living的創辦人林雍順。身為台灣不鏽鋼大廠日日商業第二代,他的父親林博仁從一九七九年進口不鏽鋼電鍍原料起家,後來更自創品牌「DAY & DAY」,專做廚房、衛浴掛架,如今已是年營收達到億元的不鏽鋼品牌。

在過去品牌意識還未抬頭的年代,林博仁毅然決然從代工轉入生活品牌,大膽開創事業的基因,好似傳承給了林雍順。TOAST Living靠著設計加持,讓不鏽鋼成為生活精品,進駐十多個國家的設計選品店,品牌營收六成來自海外。

真正觸動林雍順自創品牌的念頭,是一股設計師的自覺,還有對生活用品的喜愛。二○○三年,他剛從美國讀完工業設計回台,當時先在一家設計公司設計3C產品,「做到後來有點麻木,因為產品壽命太短,常常三個月、半年就要改款。」他想起在國外接觸生活品牌的經驗,一方面台灣沒有在地的生活品牌;另一方面生活用品的使用週期長,設計師更有成就感,「設計一套茶具,過了十年、二十年,還是有人願意買。」兩年後,他辭掉工作回到家裡,○七年TOAST Living誕生。

進駐紐約MoMA設計商店的不鏽鋼炸物盤,是林雍順繳出的第一張成績單。這款有凹凸紋路的炸物盤,靈感來自包炸物的紙袋摺痕。林雍順透露,要把堅硬的不鏽鋼做出柔軟的皺褶感,無法一次塑形到位,得用五個模具壓製五次才能成型。

在林雍順操刀下,不鏽鋼宛如千面女郎,每次登場都讓人驚豔。像是Woods系列的置物架,結合不鏽鋼和木頭,藉由木頭的溫潤,柔化不鏽鋼的冷冽。

去年新推出的沖茶器,更用不鏽鋼呈現細緻的竹編效果,小巧圓潤的沖茶器上,交錯著只有○?五公釐寬的孔洞,呈現不鏽鋼的工藝之美,一舉拿下iF設計獎。

細節,是他勝出關鍵除了不鏽鋼,林雍順還喜歡挑戰不同材質,「因為居家用品存在已久,所以必須在材質跟細節上和別人不一樣。」○九年,TOAST Living首度跨入陶瓷,設計「LOTUS蓋杯」,杯身採用難度較高的雙層陶瓷,最特別的是杯子上層的不鏽鋼滑蓋,單手一推便能打開,概念來自古人喝茶用杯蓋滑開茶葉的動作。

另一個MU系列更是精采,杯子表面凹凸不平的美麗木紋,細看才發現是陶瓷杯,小小杯子完美融合兩種材質的衝突美感。為了在陶瓷表面呈現逼真木紋,團隊先請木工師傅在模型上雕出紋路,再請陶瓷師傅翻模而成。去年MU系列新推出的茶壺,又替TOAST Living抱回紅點設計獎。

一一年,林雍順更跨入通路經營,打造販售生活用品的「巢家居」,聚集三十多個生活品牌,目前全台已經有七個據點。林雍順在父親奠定的事業基礎上,不斷地長出新枝,昔日的不鏽鋼工廠,也慢慢成為生活美學的代名詞。

她的2.5公分超薄折椅 拿下設計界奧斯卡你或許沒聽過祥業工業,但一定坐過他們的椅子,學校的鐵製折合洞洞椅,正是祥業三十多年前的起家之作。場景換到二○一一年,德國iF設計獎頒獎現場,一張收合後厚度僅二.五公分、抱回金獎的時尚折合椅,同樣也出自祥業之手。

一九七八年,祥業創辦人黃聰傑在高雄一間鐵皮屋裡,開始他的椅子王國。

他無師自通展現設計天分,從十人手工彎管,一天只能彎二十張鐵椅,到現在擁有占地六千坪、員工兩百人的工廠,每年生產一百萬張椅子,銷往全球九十個國家。

讓祥業奪下國際大獎的推手,是第二代黃涵宜。從小,整個工廠就是她的遊樂場,她還記得六、七歲時,家裡電話一響,她便會接起說:「祥業工業你好!」當同齡小孩都在玩芭比娃娃時,她卻在工廠裡撿螺絲、螺帽,玩起配對遊戲。

黃涵宜大學念了設計,又到義大利、倫敦、日本學設計,○八年回台。繞了世界一圈後,她才驚覺:「我家這麼酷,以前怎麼沒感覺!」原來設計師會畫圖,對工廠如何把設計量產卻不了解,在黃涵宜心中,自家工廠簡直是設計師的天堂。

二○一○年祥業成立了設計部門,黃涵宜第一個任務,便是把爸爸設計的「NOVITE諾維特」椅量產。原來早在○八年,黃聰傑便研發出全世界首張無金屬的塑膠折合椅,整張椅子沒有一根螺絲,全靠側邊的三角折合結構支撐,創新想法拿下當年紅點概念設計獎。

只是當她試著量產時,才發現理論和實際的差距。比起全塑膠椅子,全塑膠折合椅難度更高,強度測驗是最大關卡。光是坐墊就要經過十萬次撞擊,椅背要有十二萬次的推擠,最後還有和人等重的沙袋由上落下,「連鐵板椅都常過不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黃涵宜花了快兩年時間,不斷修改結構,最後成品可承重四百公斤,爸爸的夢想終於在女兒手上實現。

父親,是她最好導師接著,黃涵宜第一個作品「SLIM司令椅」問世。SLIM折合後厚度僅二?五公分,她將複雜機關全都收合在這小小空間內,側面看去細如長棍,輕巧體積符合現代狹小生活空間。

初試啼聲之作,便拿下一一年iF設計獎最高榮譽金獎,現已成為祥業最熱銷的代表作。

當無師自通的職人老爸,碰上飽覽國外設計的科班女兒,兩人常在辯論中激盪出更好的作品。

「我們經常扮演對立角色,如果我是設計師,他就是廠長;我是消費者,他就是製造者。」黃涵宜記得她設計的第一張圓凳,有著超炫外型,每隻椅腳都有不同角度,但爸爸卻說:「這結構不行,妳在畫凳子還是彈簧?」後來她設計的「MUSE沐司」,將椅腳鎖入椅身,可拆卸的創新作法是父親沒試過的。父女在辯論中成長,老椅廠也不斷蛻變,用新設計讓人驚豔。

撰文 / 陳怡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89

日史上最高薪上班族,卻不被日本人信任 兩大困境 逼孫正義接班人閃辭

2016-07-04  TCW

曾被孫正義看好,將實踐轉型大計的印度裔副社長阿羅拉,不到兩年,就因文化差異、投資人壓力,終與孫正義「分手」。

日本電信巨擘軟體銀行(以下簡稱軟銀)創辦人兼社長孫正義,原本將在明年六十歲生日交棒給副社長兼營運長、來自印度的阿羅拉(Nikesh Arora)。六月二十二日股東會前一晚,孫正義突然宣布撤回明年退休決定,後者也立刻閃辭。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六月初孫正義已向阿羅拉表明:「對不起,我打算繼續當社長」。股東會上,孫正義說,將再帶領軟銀五到十年。

另一頭,阿羅拉對《金融時報》直言:「我們無法同處這家公司再五年。」七月一日起,他轉任軟銀顧問。

現年四十八歲的阿羅拉,先前在Google工作十年,一手養胖搜尋廣告業務這隻金雞母,當上Google薪酬最高的主管;二0一四年九月加入軟銀後,僅半年薪酬就高達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合約新台幣四十四億元),名列全球第三,也是日本史上薪水最高的上班族。

投資印度新創,還在虧損

孫正義挖角阿羅拉,為的是將軟銀打造成亞洲的波克夏,尋找下一個阿里巴巴。《財星》稱他已躋身「全球化印度人」,與Google的皮采、微軟的納德拉、百事的努伊等大咖齊名。

這位讓。Google前任執行長施密特大讚「最優秀的分析型企業家」,在孫正義透露廷後退休的決定後,為何一刻不能等,必須閃電離職?

一月,一封匿名信預告阿羅拉的地位岌岌可危:一群軟銀投資人向董事會指控他為軟銀做的投資決策績效不佳,身兼私募基金SilverLake顧問,把個人利益放在公司利益之前,要求公司對其展開調查。近日軟銀公布調查結果,認定指控不成立,但阿羅拉似乎心已冷。

去年六月,阿羅拉投資韓國行動電商Coupang十億美元,不到一年,Coupang傳出年度虧損四億五千萬美元,虧損金額是前一年度的四倍多。

新創事業的投資效益往往數年才會浮現,阿羅拉投資的印度新創如電商Snapdeal、叫車軟體Ola、房地產資訊網Housingcom、租房網OY0 Rooms,這些公司還在燒錢、虧損。進入軟銀近兩年,阿羅拉投資了近四十億美元在全球新創,任內購併案超過五十件,還沒有一件能成功挽救軟銀受Sprint拖累的股價。

軟銀二0一二年購併美國電信營運商Sprint,事後孫正義曾坦白「或許是此生最大錯誤」。購併後Sprint仍連七年虧損,已背負三百三十億美元債務。

麥格理分析師Amy Yong指出,阿羅拉身兼Sprint董事,從未闡明該如何重整Sprint。內藤證券首席分析師田部井也噓他「拿這麼高的薪水,卻沒能交出相對應的績效。」來自投資人的壓力,或許也促使孫正義改變心意。

高調個性,難融入日企文化

其實,阿羅拉的位子一開始就坐不安穩。他空降日本企業高位,卻不學日語,招來內部非議。在日本公司奮鬥超過五年的外國高層不多,掌管日產汽車超過十六年的執行長戈恩、曾帶領索尼七年的斯金格都形容,想博得日本員工支持、改變他們做事方武,有如一場長期抗戰。

在日企的外籍經理人,最大的文化障礙,不是國籍,而是終身雇用制的遺緒,任何空降高層都很難讓下屬信任。或許意識到信任問題,阿羅拉曾應孫正義要求,買進約五億美元的軟銀持股,成為軟銀第二大股東,高調展現忠誠度,並企圖讓全公司知道,他是一個可靠的外國人。

但他的風格依舊跟軟銀不搭調,先前在Google也如此。他曾在拉斯維加斯,以貓王裝扮現身對一萬五千名Google員工演講;《金融時報》形容他是超級業務員,其能言善道、享樂俗豔的形象,在以開創為王道的Google裡,顯得格格不入。

二00四年阿羅拉進入Google擔任歐洲營運副總,五年內,讓歐洲占Google整體營收比率自二五%提升王近五0%。他一面對原本閒適自在的團隊「精神折磨」,要求人人量化績效目標;一面勸說Google調整以美國為中心的聘雇協議,好讓自己更快晉升。

阿羅拉還製作分析工具,每日吐出歐洲業務的營運體質報告,最後全公司都採用這套工具。這套工具幫助他預見金融危機,讓Google在季度成長放緩前事先調整支出。這讓時任執行長施密特吐露「以後阿羅拉想做的事情,我都要跟進。」

二0一0年阿羅拉晉升為Google營運長後,無情、傲慢的形象廣為周知。知名媒體顧問卡森(Mlichael Kassan)形容他:「若你某方面真的很行,你就有特權當一隻孔雀。」

他因無法獲得更多權力而離開Google,如今,他在軟銀也碰到同樣情況。一向享受掌聲的阿羅拉,遇到了反覆無常的孫正義,即使此前兩人再有默契,甚至「幾乎天天一起吃飯、散步」的程度,最親近的盟友也有一夕拆夥的可能。

軟銀終究是孫正義的公司,高階經理人想要順利接棒傳奇創辦人,依舊是難題,而這次孫正義與阿羅拉突然分手,要找到下一位接班人,恐怕更不容易了。

撰文者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43

孫正義拒交棒 「說話不算話」原因曝光 接班人拋售阿里巴巴、Supercell持股 激怒股東

2016-07-18  TWM

軟銀接班人、前副社長阿羅拉日前閃辭,據日媒推測,孫正義的反悔,是他離開的主因;失去最有力接班人的軟銀,下一步又該怎麼做呢?

今年六月起,軟銀大動作變賣資產,引起一片譁然。出售的股份包括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遊戲大廠GungHo及全球最大手遊開發商Supercell,獲利近兩兆日圓的現金。軟銀賣掉GungHo及Supercell全部持股,實質上已退出手遊市場,而一連串變賣持股的舉動,也與創辦人孫正義過去的行事風格相違背。

就在外界議論紛紛之際,不料被視為軟銀接班人的阿羅拉(Nikesh Arora)突然於六月二十一日閃電請辭,更為這次的賣股風波投下震撼彈。

孫正義與阿羅拉的關係向來十分融洽,阿羅拉更是孫正義不惜高薪從Google挖角來的繼承人,兩人為何會突然「分手」?日媒推測,是孫與阿羅拉的投資理念不合,也有人說是因為阿羅拉的巨額薪資,引發內部高層不滿。原因眾說紛紜,六月二十二日的股東大會也因此受到矚目。

本刊經《東洋經濟》的授權,特別節錄了這次軟銀股東大會的報導,內容如下:

「我原本認真想過,要在六十歲生日那晚,在派對上宣布『明天起把社長之職交給下任人選』,好讓大家嚇一跳。但現在還剩一年多時間,我卻冒出了奇怪的欲望。我告訴阿羅拉,自己還想再當五到十年的社長。」股東大會上,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如此說道。

孫:阿羅拉是最大受害者

然而,股東大會前一晚,軟銀卻宣布「阿羅拉辭去副社長一職」。阿羅拉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感謝孫的支持,今後也會以軟銀顧問的身分,繼續協助(孫),謝謝各位。」說完,便離開舞台。孫正義也表示:「他(阿羅拉)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我深感抱歉。有很多聲音,說他的薪水太高。」並主動說明,「阿羅拉在Google的薪資就是最高的,他是賭上自己的人生來到軟銀。」

沒人認同又偏離投資理念

二0一四年九月,阿羅拉來到軟銀後,十月馬上促成五件投資案,包括印度的計程車配車服務在內。一五年六月,又就任為排名僅次於孫正義的副社長。孫正義還說,「我一早起床就打給他;晚上睡前也打給他,關係密切到讓人覺得奇怪的地步。」那時有誰想像得到,阿羅拉會辭去副社長一職,放棄接班?

其實,除孫正義外,幾乎沒人認同阿羅拉接班,至少其他七名董事,看不出有慰留他的打算。「阿羅拉的根本思惟是『投資必須先確定能獲利』,這種路線和『很不擅長確定獲利與否』的孫社長,不就矛盾了嗎?」常為小股東出頭的部落客山口三尊,在股東大會上質問孫正義。

阿羅拉說:「對於能在六周內弄到一百八十億美元(近兩兆日圓)現金,我甚感自豪。」但孫正義卻略帶自嘲地說,「我很不擅長像阿羅拉講的那樣拋售(持股)。」在六月上旬被賣掉的阿里巴巴股份是二000年起投資的,孫正義還曾自豪地表示,從未賣掉過;預計要出售的GungHo持股,是九九年的投資,招牌遊戲龍族拼圖已退燒,股價也大幅下滑。

至於「Supercell」的持股,是軟銀在一三年十月的投資,後來還追加出資,握有七成多的股份。若全數出售,加上已配的股息,共計可取得八八00億日圓,IRR(內部投資報酬率)年率高達九三%。然而,當初孫正義曾明確表示「希望長期支援該公司成長」,因此就算阿羅拉基於「目前正值業績良好之時,先賣掉才明智」,而決定拋售一事是對的,對孫正義來說,也可能有難以割捨的情感在。

雖然孫正義說,「阿羅拉為軟銀引進專業的投資手法」,但這近兩兆日圓的現金之所以能獲利了結,也是因為當年孫的獨到眼光才投資的。阿羅拉這種純粹看投資效率、半自動地賣掉持股的作法,也可能偏離了孫正義的投資理念。

年薪超高卻端不出績效

去職的另一可能因素是特別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今年初,據信是股東的人向軟銀申訴「阿羅拉的績效與適任性令人質疑,應予以解任」,軟銀因而對阿羅拉展開調查,雖然調查結果是「並無問題」,孫正義也說:「我全面信任阿羅拉。」但隔天阿羅拉就宣布辭職,外界不免有諸多揣測。

直到大會結束,孫正義都沒有公開特別調查委員會的報告書,真相不得而知,而因為「自己的任性」失去接班人選這件事,也窄化了他尋覓人才的管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18

看懂華碩接班人的「無情辯論」管理學 徐世昌就任三個月 兩大決策敢挑戰舊習

2016-08-08  TWM

這三個多月來,徐世昌如同施崇棠的影子,以準接班人之姿參與所有會議,但最大的改變,是他在華碩內部打造「無情的辯論」文化,在激辯與談笑間,裁決未來。

二十八年前,他在一間狹小昏暗的冰果室內,與童子賢、廖敏雄和謝偉琦三人開啟華碩創業之路。二十八年後,他繞了一圈又回到這裡,即將從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手中接下大位。

他是今年五月才就任華碩策略長的徐世昌,七月二十八日,施崇棠在股東臨時會中宣布,徐世昌成為董事,「接班計畫已經啟動,一到兩年內完成接班!」施崇棠說,「我相信徐世昌一定能把華碩帶到另一個境界。」這天,徐世昌正式重返華碩權力核心,並且被公開點名為華碩接班人。他站在施崇棠身旁,即便兩人同樣穿著灰色西裝,卻已顯現出迥然不同的風格:相較施崇棠溫文儒雅、不疾不徐,徐世昌節奏明快、幽默風趣。事實上,在重返華碩的短短三個月內,他獨特的思惟和決策方式,已開始改變華碩內部的DNA。

「我主張無情的辯論是一種文化。」徐世昌說,「辯論不是堅持己見,而是拉近彼此距離。」過去三個月,他參與了華碩大小會議,並將「無情辯論」導入會議進行,而從其中兩個「否決案」,更能看出這位華碩未來接班人的經營理念與管理哲學。

七月中旬,華碩推出新一代智慧手機ZenFone 3,作為今年最重要的新產品,不只售價拉高、規格全面升級,其所搭載的使用者介面ZenUI也具備全新視覺設計。除此之外,使用者可能已經發現,當你打開ZenUI搭載的各項App,跳出來的廣告量已經大幅減少,這就是徐世昌讓團隊「無情辯論」下的結果。

減少介面廣告置入

「使用者會反感」就該喊卡「以前(的團隊)做手機有各式各樣的想法,看天氣也塞個廣告,為什麼?因為有錢拿。」徐世昌說,「我要求每一個(App)負責人告訴我,你為什麼要加這個東西?」據悉,小米手機採用的MIUI系統就被批評「廣告多到走火入魔」,但即便用戶不滿,小米官方的回應是:廣告是互聯網企業重要的營收方式。

對小米來說,這個大方向是不會變的。

在華碩的會議上,手機團隊同樣針對ZenUI中的廣告業務、品牌形象及使用者經驗進行激烈討論,但徐世昌鼓勵員工提出質疑,他甚至要求主管扮演反方,「你不要一直講你的,就是有人要(負責)一直攻擊你!」徐世昌說。

華碩ZenUI應用程式在Google Play下載量已逾四.九億次,介面的修改牽動了龐大的廣告商機。但最終,徐世昌選擇了與小米不同的道路,基於「使用者會反感」、「長期對品牌形象不好」、「這不是真正的核心價值」等結論,他決定減少置入廣告。

終止運動手環計畫

「大家都有」不代表要跟進既有產品的變革是其一,更難的,是推翻原本已經開始動手開發的新產品。而徐世昌也是透過無情辯論,讓華碩的運動手環開發計畫戛然而止。

小米有小米手環、宏碁有Liquid Leap、三星有Gear Fit,華碩在穿戴裝置上除了智慧手錶ZenWatch,也計畫開發運動手環,但這個醞釀一段時間的案子,徐世昌就任不到三個月,就將之終止。

「這東西就這樣,有手機、有錶、有手環,大家做,我們也做。」徐世昌並不認為「大家都有」就是華碩必須開發相同產品的理由,「好,那沒關係!但你要能夠說服我,要不然不會讓你們過關。」據了解,在討論過程中,儘管手環團隊積極向徐世昌說明,華碩做的產品將比對手增加更多新的功能、元素及內容,但徐世昌進一步要求計畫負責人解釋智慧手環的產品定位,以及對華碩的品牌意義,顯然,最後徐世昌沒被說服。

徐世昌出手凌厲,一上任就改變ZenUI介面、終止手環計畫,但有趣的是,華碩內部大多給予好評,有員工私下透露,徐世昌「開會時常中文、英文、台語夾雜,講話詼諧又直指核心,雖然用詞直接,但口氣輕鬆,讓氣氛很愉快。」徐世昌自己也說,所謂無情辯論,「不要把它想像成面紅耳赤,其實不是!」徐世昌重視效率,某次會議發現沒有足夠資料可進行判斷,就請員工會後再整理報告釐清重點,不料隨後另一位員工同樣「卡關」,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效法徐世昌,請部屬也另外再做報告,徐世昌立即打趣:「我的管理方法馬上被你學去,你可以出師了!」讓現場緊繃的氣氛頓時消散,全場大笑。

「真正好的創意一定要鬆,很緊(緊繃)的時候不會有好創意。」施崇棠說,「沈振來還是我心中最優秀的執行長,而徐世昌的宏觀跟洞察力非常強,跟沈振來是絕配。」在尊崇禪學的施崇棠之後,這位主張無情辯論的接班人,究竟會讓華碩內部出現更多的火花、或是爆出更多的摩擦?考驗著徐世昌在鬆緊之間的拿捏藝術。

徐世昌

出生:1961年

現職:華碩策略長

經歷:宏碁工程師、華碩創辦人、和碩副董事長學歷:台大電機系、交大EMBA

撰文 / 鍾張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87

三星接班人順利“加冕”!李在镕正式加入三星電子董事會

10月27日消息,據美聯社報道, 三星集團創始人家族的法定繼承人李在镕獲得了對公司更大的控制權。 本周四,李在镕將正式加入由9位董事組成的三星電子董事會。

李在镕此前已當選三星電子副會長。在他的父親李健熙2014年因心臟病住院後,李在镕的影響力便不斷擴大。三星集團的業務已延伸至金融服務、酒店、生物制藥、時裝等眾多領域,通過複雜的交叉持股,李氏家族一直控制著三星集團。李在镕進入三星集團旗艦子公司三星電子的董事會,也被視為是“順利接班”的征兆。

此前,年輕的李在镕一直沒有獲得三星集團的指揮權,盡管李健熙已生病兩年多時間。2015年,李在镕在位於首爾的公司總部就三星首爾醫院因管理不善造成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擴散向國民公開鞠躬致歉,此時他才吸引了媒體的關註。

然而,也不乏批評的聲音,據美聯社稱,法律和商業研究中心的負責人Lee Jee-soo表示: “他從未成功地證明他有資格成為董事會成員。”“就因為他一出生就是李健熙的兒子,他才能加入董事會。”

與此同時,三星電子一直面臨著諸多的挑戰。除去需要應對突然出現的Galaxy Note 7危機外,公司股東、激進型對沖基金Elliott Management Corp.一直在不斷向該公司施壓,要求其簡化所有權結構。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對沖基金還希望三星電子增加獨立董事人數,並向投資人派發270億美元的特別股息。

“三星電子當務之急,是徹底重組架構和人員,重塑Galaxy Note 7危機後坍塌的品牌形象,”市場調研公司Chaebul.com首席執行官Chung Sun-sup說。他認為李在镕的影響力將逐步擴散至整個三星集團,這將始於今年年底的集團管理層年度調整。“他將在集團涉及大型交易決策、人員重組和其它關鍵事務中合法的扮演領導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在镕進入董事會的當日三星還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三星智能手機業務的利潤同比大幅下降96%,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原因是相繼發生起火事故的新款智能手機停止生產和銷售的費用出現膨脹。預計起火事故的影響將持續至2017年春季。報告顯示由於召回Note7利潤大幅下降至4.41萬億韓元(約合39億美元)。這起災難可能最終導致三星損失超過6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15

王健林:接班人可能不是王思聰;紮克伯格考慮進軍政壇;iPhone8或上調150至200美元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11/160289.shtml

王健林:接班人可能不是王思聰;紮克伯格考慮進軍政壇;iPhone8或上調150至200美元 | 黑馬早報
i黑馬 i黑馬

王健林:接班人可能不是王思聰;紮克伯格考慮進軍政壇;iPhone8或上調150至200美元 | 黑馬早報

“王思聰不願意過我這樣的生活。”

2

Morning,艾瑞巴蒂

靜靜一想到馬上又要周末說再見就很“藍瘦香菇”!一想到明天是雙十二,靜靜就更“藍瘦”!更“香菇”!吃土的靜靜已經無法和你們一起剁手,一起買買買了……要剁手的小夥伴且買且珍惜,不剁手的小夥伴讓我們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不多說啦,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

1、王健林談接班人:可能交給職業經理人會更好

12月10日,“2016(第十五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北京舉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會上談及接班人時稱,接班人的問題,我問過我兒子(王思聰),他不願意過我這樣的生活,可能交給職業經理人會更好。“可以培養職業經理人,會在競爭中勝出職業經理人中的選擇。”

@vamos2011:福特汽車公司,第三代福特從公司底層員工做起,是有原因的。

2、董明珠:新能源汽車一定做

昨日,董明珠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演講中表示,最近自己成為網紅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收購銀隆,第二是辭任母公司格力集團董事長,第三是野蠻人事件。對於外界關註的收購珠海銀隆失敗一事,董明珠大方地承認:“我們收購珠海銀隆失敗了,但我宣布新能源汽車我董明珠一定會做。”

3、美圖以招股價下限8.5港元定價

據路透社援引一名熟知情況的消息人士周五表示,中國修圖應用程式開發商--美圖公司以招股價區間低端的每股8.5港元定價,香港IPO(首次公開發售)集資6.3億美元。美圖此前設定招股價區間為每股8.5-9.6港元,按初步擬發售5.74億股股份計,集資金額48.8-55.1億港元。美圖以低端定價,可能反映部分投資者對其高估值的憂慮以及市場上缺乏可比較公司。

4、2017年春運近六成車票網上購買將無需驗證碼

2017年春運,鐵路部門將對12306網站進行擴容改造,近期將推出在購票環節減少使用驗證碼的措施,近六成車票發售時旅客不再需要使用驗證碼,旅客購票體驗將大為改善。

@Cherysun:12306 終於要無碼了。

5、俄羅斯研發人形機器人 預計5年內亮相太空

俄羅斯正在研發的太空機器人Fyodor預計將在5年內亮相,屆時將前往國際空間站,俄總統普京還要求俄羅斯宇航局於未來15年內實現費多爾的登月計劃。

@空心船長:人類星辰大海的征途只能靠機器人來替我們實現了~

6、關於蘋果的兩則消息

iPhone 8售價曝光 或將上調150至200美元

據產業鏈消息人士強調:除了早就有消息曝光的十周年紀念版iPhone 8外,蘋果還會照慣例推出iPhone 7s系列,一是為了增加iPhone銷量,二是為了盡快用掉iPhone 7的零部件。iPhone 8的價格應該會貴上150-200美元。

@開森大菠蘿:有望……仿佛很期待漲價。

@雲祥航空:7我還買不起,更別提8了

供應鏈:iPhone7 Plus市場占比已提高至40%

根據一份來自供應鏈的報道顯示,目前 iPhone 7Plus 在今年蘋果新手機出貨量當中的占比已經達到 40%,相比前兩年的 30% 提高了十個百分點。而且供應鏈還預計,明年 5.5 英寸新款 iPhone 的占比仍會繼續擴大。此前的傳聞稱,蘋果明年將會推出三款新 iPhone,其中兩款是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的升級版,另外一款則是配備 5.8 英寸 OLED 屏幕的高端版。

7、關於三星的兩則消息

Verizon打臉三星:不會推送Note7斷網升級包

三星前段時間宣布將對還未回收的三星Note7推送系統更新,更新後Note7將無法接入通信網絡,但是,運營商似乎並不買賬。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Verizon表示,他們將不會向自己網絡下的Note7用戶推送這個更新。

@蜜豆中國:仍然持有小規模殺傷性武器且負隅頑抗的用戶,你們已被包圍,雙手抱頭,交機不殺。

外媒:三星將為特斯拉代工生產自動駕駛功能芯片

12月10日消息,據外媒報道,三星電子將供應半導體給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汽車,後者還將準備與三星合作,共同開發生產特斯拉汽車的自駕功能芯片,三星也將負責芯片的代工制造。

8、亞馬遜開辦免結賬實體店

亞馬遜在西雅圖開辦了一家無須排隊結賬的實體店AmazonGo,目前正處在測試階段。免結賬購物體驗依賴於大量攝像頭和麥克風,所采用的技術與自駕駛汽車類似。有了AmazonGo,排隊結賬這件苦差事將從此成為過去。

@FollowTheRabbit:幹脆人體植入芯片,確定身份

9、紮克伯格考慮進軍政壇

紮克伯格希望能在保持對Facebook控制權的前提下,從Facebook離職兩年,擔任公職。今年早些時候,紮克伯格希望將Facebook股票一拆三,創造一個新的股權結構,讓其在捐出99%股份給慈善機構的同時,保持對Facebook的管理權。

@桃花劍仙:繼段子手當總統之後,紮克伯格覺得也許投票送facebook會員真的是可行的…

今日思想

人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麽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佚名

王健林 iPhone8 紮克伯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2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