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陶大宇emoji使用率極高?《心花放》招牌動作原來係自創

1 : GS(14)@2017-06-22 08:03:21

以前提到陶大宇,啲人即刻令人聯想起「師奶殺手」呢個稱號,不過o依家再講都有啲out。之但係陶大宇近排喺網上又有新意思,講緊嘅係佢喺N年前嘅電視劇《心花放》入面嘅招牌動作,當時佢呢個用手捂住塊面再有一聲呀嘅動作,幾乎喺每一集都出現。而近期又hit返喇!事關蘋果去年尾出咗一個名為「Face Palm」嘅emoji公仔,而呢個公仔同陶大宇《心花放》招牌動作極度相似,而呢個公仔喺推出之後深受用家使用,連「高登瓊姐」都忍唔住開post留言話:「對住蠢人蠢事、煩人煩事,陶大宇emoji每分鐘平均使用率,近月已經突破300萬次。(非正式統計)!」而陶大宇亦都有喺微博回應呢件事,佢話:「無論真與假,不要太認真,開心就好,哈哈哈……」日前佢一支公去咗跑馬地食嘢,《蘋果》打畀佢做訪問,講到「陶大宇emoji」呢年事,大宇就話:「之前係有fans同我講先知,好似啲點擊使用率好高,其實呢個動作係嗰陣《心花放》專登加入去嘅小動作,我覺得呢個小動作百搭,開心嗰陣用又得,唔開心嗰陣用又得,冇乜所謂,但係我自己就好少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0/200623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346

【馮仁昭四圍超】老公包養一世做酬勞黎淑賢減磅回勇 做纖體生招牌

1 : GS(14)@2017-06-25 10:11:26

琦琦、黎淑賢(Bonnie)、趙海珠同陳爽噚日喺銅鑼灣出席Chantecaille寶寶系列發佈會。Bonnie帶同三仔出席活動,39歲嘅佢生咗四個仔,身材弗爆,最近佢去沙灘拍攝,係幫老公嘅美容公司做纖體產品生招牌,老公仲話包養一世作為酬勞,Bonnie話:「都有十年未着過比堅尼,嗰排有啲情緒低落,怕效果唔好,我用咗一個月節食同做機,減咗十磅。有人畀番我20年前《城市周刊》嘅相我睇,以前都冇乜腰,所以老公都唔好要求咁多,?家狀態好過20年前。」



■琦琦因為有畏高,就算有一千萬酬勞都唔會玩笨豬跳。

■(右起)楊洛婷、余思敏及陳君宜等星級媽咪撐場。


認打針變靚

Bonnie被指靚過近日嘅面試港姐:「年紀都唔同啦,見到啲女仔選美,覺得時間好快,自己都出晒白頭髮。」問覺唔覺今屆港姐質素麻麻?Bonnie就話:「Gimmick嚟啫。」講到有參選嘅佳麗疑似整容,Bonnie就話:「我心目中要開刀先係整,我覺得唔?開嘅都好接受,科技進步,時間唔會倒流,唔改變基因就得,有得變靚點解唔做?我有打針,都冇需要隱瞞,我老公都贊成。」


琦琦有畏高

琦琦話囡囡Ella原來一啲都唔貪靚:「佢好天然,搽多啲cream都嫌煩,要追住佢搽防曬。」老公任達華喺內地拍電影同真人騷,琦琦話:「老公有問今次啲星好紅,問我帶唔帶小朋友探班,不過太遠,喺沙漠太辛苦喇。」問到會唔會以夫妻檔上陣做真人騷?琦琦就表示:「要睇吓,叫我笨豬跳我唔會夠膽,畀一千萬我都唔跳,因為我畏高。」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3/200654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923

【告別紅磡小店】小寧波面臨結業 招牌湯丸並冇失傳

1 : GS(14)@2017-09-17 17:45:30

紅磡黃埔街多年來傳出收購消息,重建項目範圍四周十室九空,附近的住客早已搬遷,街道亦漸漸變得冷清,人去樓空。近年地產商積極在該區進行收購,已持有其所屬大廈8成業權,街上已被收購的租舖亦只抱着「排隊等搬遷」及「租住先」的心態去如常營業。



記者曾於8月份與上海餅店「小寧波」老闆賀寅飛先生詢問有關清拆事宜,當時老闆以平常心對答指一直都未收到信件通知要搬,所以十分被動亦不清楚何時要搬,驀然相隔一個月卻傳來下月結業的消息。



「小寧波」於黃埔街的店面。(資料圖片)

「小寧波」老闆賀寅飛先生。(資料圖片)

「小寧波」由賀氏三兄弟的父親賀裕卿於1951年創立,已有近六十年歷史,相信是不少香港人的美味回憶,以用料足及無防腐劑和自家炒製研磨餡料見稱,多年仍保持以方形紙盒的傳統包裝。雖然面臨結業,但小寧波的湯丸並非失傳,其實賀先生早年已把基地遷往荃灣工場,小寧波位於黃埔街的老店面隨即消失,並未打算再另尋舖位,會轉做工場形式經營,主要批發湯圓、上海月餅和人手做的家鄉糕點,所以大家仍可以品嚐到其湯圓的手藝。熟悉的小店頻頻被淘汰,大多因小店未能支付昂貴的裝潢費而無法繼續開新舖經營,從而漸漸消失一個又一個「舊紅磡」的集體回憶。小寧波地址︰黃埔街11A地下記者:吳業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6/201543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252

【復興路難行】香港手繪招牌死因:小店少+土地問題

1 : GS(14)@2017-10-09 03:07:17

本地創作單位Start From Zero成員Katol。



創作單位Start From Zero成員Katol,幾年前迷上「手繪招牌」(Sign Painting),察覺本港手繪招牌文化逐漸式微,近年以兼職形式製作更多作品,希望讓更多香港人認識這門藝術。



手繪招牌在香港並不普及,Katol當初學習時,也要靠上網訂購有關書籍及觀看外國相關影片自學,更曾每日練字最少兩小時。單靠遙距學習始終較難提升技術,所以近年他兩度赴台向國際大師級物學藝,當中包括具50年經驗、為迪士尼樂園小鎮大街繪畫櫥窗的澳洲手繪招牌大師Bruce Jackson。熱愛還熱愛,但Katol深明要在香港復興這門藝術,困難重重。一來是土地問題,令設計師難有較大空間完成作品;二來在香港,不容易買到所需專用工具;三來學習手繪招牌需很長時間練習,完成作品亦需時,與現今香港社會事事講求速度、貪方便的方向背道而馳。最重要原因是,手繪招牌之所以能在歐美、日台相繼復興,很大程度是因為當地仍有不少特色小店,小店一般希望店舖能有本身的獨特性,所以想招牌與眾不同,反觀香港小店越來越少,大部份店舖更趨向劃一化,抹煞了手繪招牌在香港的生存空間。
Katol坦言現在不能單靠手繪招牌糊口,大部份設計師亦很着重尊嚴,很少會去主動「乞求」客人給予機會。不過他相信市場仍有不少有較高要求的客人,願意接受手繪招牌,但可能需要時間,一步一步來推進。同時,他亦要求自己不斷提升技術,讓大眾覺得手繪招牌是物有所值。



Katol說學習手繪招牌很需要耐性,自己曾每日練字最少兩小時。

最初Katol從外國訂購不少有關手繪招牌的書籍來自學。

Katol曾兩度赴台向國際名師學藝,希望提升技術。


在港較難買到專用工具,這罐瓷漆在美國正價約百多港元,但運到香港就賣幾百港元。

手繪招牌專用畫筆,一支約一百港元,需悉心保養。

採訪:Café Racer Creation House拍攝、剪接:楊梓聰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1/20159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02

創辦人做生招牌一度美國上市

1 : GS(14)@2017-10-09 03:13:54

【本報訊】世紀佳緣在內地名氣極大,與人稱「小龍女」的創辦人龔海燕傳奇經歷息息相關。龔海燕出生於湖南農村,因車禍而退學,之後前往廣東打工。她在21歲時重返中學,結果以當地文科狀元身份考入北大。復旦大學碩士畢業後,她創辦世紀佳緣,並成功在網站結識老公。因為龔海燕相貌平凡,令世紀佳緣更具說服力,她本人亦成為生招牌。由於龔海燕故事極勵志,世紀佳緣在2003年成立後一直非常受歡迎,並於2011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龔海燕在2012年已退出世紀佳緣。世紀佳緣2016年與另一交友網「百合網」合併,私有化後退市。世紀佳緣私有化退市前的2015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收入7.1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2,540萬元。財報稱,公司收入的增長得益於一對一紅娘服務(即蘇享茂所使用的服務)的強勁增長。一對一紅娘服務年度淨收入為2.6億元,同期淨利潤2,540萬元。百合網在內地只允許資產500萬元以上大戶參與的新三板上市,蘇享茂自殺後,股價曾大幅波動,最多一日曾跌約三成,但目前股價已返回蘇享茂自殺前水平。百合網只持股世紀佳緣28%,百合網稱雙方重組仍在進行,沒有參與世紀佳緣的營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2/201700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90

【胎死腹中】Nokia Lumia平板原型機 招牌式Pure View鏡頭

1 : GS(14)@2017-10-09 03:25:10

廠商們真的埋藏了很多胎死腹中的產品,但沒有正式推出不等於是不好的產品。外媒得到了一部Nokia Lumia2020原型機,更詳細評測了這部原型機,認為它是件出色的產品。Nokia Lumia2020原計劃於2014年發佈,但未知為什麼最終未有面世。



Nokia Lumia2020外形是典型的Lumia設計風格,正面沒有實體按鍵、純黑色弧型屏幕、弧型塑膠機背。最特別是機背的正中央有一個Nokia招牌的1,900萬像素Pure View鏡頭,Lumia2020的相片細節很出色,不過它的相機似乎未完成調校,相片白平衡偏綠,也不能在低光拍攝。如果Lumia2020順利上市,應該會是拍攝質素最強的平板電腦,雖然應該沒有幾個人會舉着如此大的平板影相。



竟然有招牌的Pure View鏡頭,但看起來非常突兀。

相片細節出色,但白平衡明顯偏綠。

Nokia Lumia2020擁有當時的旗艦級規格:高通Snapdragon800處理器、8.3吋1080p屏幕、2GB RAM、前置雙喇叭等,不過系統是定位不明的Windows RT8.1,應該算是減分的地方。這台原型機仍能運行,也能輕鬆應付瀏覽網頁、收看影片、收發電郵等。相信大家現在對Lumia2020已沒有興趣,有興趣的是Pure View等昔日Nokia的招牌功能何時能回歸。資料來源:Windows Central文:梁志穎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30/201683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91

筆值一哂:《金漆招牌》

1 : GS(14)@2017-12-05 01:01:33

生活在香港越感窒息,源自北方的政治低氣壓及赤霧霾固然,我城亦自趨悶極乏味。到處都是外表美侖美奐、內裏無神無氣的商場,而商戶盡皆千篇一律的大型連鎖店,店內亦只見充滿機心的佈置,至於賣的當然又是量產無個性貨品。或許你會認為這不過就是現代消費社會必然,但放眼世界,不少「先進」地區(強趕「低端人口」的自亦除外)莫不在發展同時,仍致力保護保育自己的文化、歷史和精神,分別在於有心無心而已。若論有心者,吾友吳文正是其一。這位資深攝影師早年從事新聞攝影和編輯工作,閒時喜愛搜集民間舊物作研究,並創辦非牟利文化機構──文化葫蘆,不過其心所繫始終是攝影。再者當初既為攝記,因利成便,經常遊走香港大街小巷,經年累月廣結不少老字號小店東主,逐漸建立彼此友誼及對街坊小店的一份深厚感情。然隨社會發展,老店處身城市建設洪流,不少店舖難逃結業命運。吳文正遂在2000年初,生起拍攝老店的念頭,並由熟悉的店舖開始,再而擴展到不同社區。老店賣的多是便宜貨,賺的亦自蠅頭小利,惟貨真價實,店東也是殷勤款客,因為都是街坊生意,往來的豈止貨銀,而是人情。店舖貨品陳列看似雜亂,卻是亂中有序,實而不華,完全活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庶民生活的真實面貌,物質縱然匱乏,更顯民間睿智。而老店的多元文化特色,在承載與訴說歷史之餘,亦自有其美學,自有其個性,且為城市添上豐富的人文色彩。老店在鏡頭底下連繫的是本土草根情懷;剎那凝結的亦不只畫面,而是一個又一個充滿人味的故事。一張相片,按下快門或只頃刻的事,但老店拍攝前的準備,需時往往要十多小時,甚至以日計,不在於要指點相中人硬擠表情chok樣擺舖士,更不是執靚間舖予以拍攝,這些都不過是矯情造作的「商業作品」,而非「紀實攝影」。因此,吳文正會拿着記事簿和錄音機進行傾談,過程中,更要解釋拍攝的目的和各樣細節,有時為求了解各行各業的底蘊,事前更要做好資料搜集和充份溝通。事實上,紀實攝影就是建基於攝影師與拍攝對象,不是物件,而是與活生生一個人的互動和信任,方能將最真的一面呈現。而拍攝角度既非仰望,也不俯視,攝影師眼睛與對象處於同一水平,代表的正是一種尊重。整個拍攝過程可待,老店卻不能等。曾經因其他的工作安排,他推延了原本跟老店店主約好的拍攝日子,之後重新預約竟發現對方已悄然結業,後悔難及。所以為一些仍未被城市湮沒的小店拍攝……其實就是留情遺記。這些年走遍全港,努力拍下的三百多幅照片,其中不少店舖今已結業,有幸我們尚能憑藉光影愐懷那曾經擁有過的美好事物。雖然這個《金漆招牌街坊老店攝影展》,最終只能挑選六十幾幅作品展出,但看着每張作品,每家倖存的小店及其親臨的店東,那刻我感動不已。展覽詳情地點:f22 foto space展覽日期:2017年11月22日至2018年1月6日,星期二至六上午11時至下午7時(公眾假期休息)王利民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30/202297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907

【又拆招牌】麥文記60年招牌將拆卸 太長無人收老闆或珍藏

1 : GS(14)@2018-01-28 18:39:58

霓虹燈牌是香港街道的特色景觀,近年卻買少見少,月底將可能又少一個!佐敦白加士街的麥文記麵家月初於facebook表示,收到屋宇署的通知信,指店外的燈箱招牌和外牆的光管招牌均是違例,要即時清拆。


麥文記約於1945年由「街邊檔」起家,及後搬入舖位經營,去年更獲選為「米芝蓮車胎人美食推介」食肆。麥文記正門的燈箱招牌已於月中被拆走,而大廈外牆已有60年歷史的霓虹燈招牌,亦將會在本月底拆去。麥文記呼籲大家可到店外拍照,但記緊不要走出馬路。同街已有不少店的外牆搭了棚架,準備把招牌拆下,斜對面的「喜多莉」餐廳招牌早於本月初已拆下。麥文記旁的澳洲牛奶公司亦於本月初收到通知信,限本月尾前要拆除招牌,暫時未知招牌最終命運。根據屋宇署網頁,店家於收到屋宇署的通知信後,很短時間內就要把招牌拆除,否則有機會要入獄一年,並罰款最多二十萬港元,以及按日罰款二萬港元。


麥文記麵家月初於facebook宣佈招牌即將拆下;上次M+收藏了信興酒樓的招牌,但麥文記的霓虹燈招牌則因「太長」被拒於門外。

右下方的「喜多莉」餐廳招牌早於本月初已拆下。



有見有歷史又有特色的招牌一個一個被拆下,兩位本地建築師Ken Fung和Kevin Mak在facebook成立了「街招@StreetSignHK」專頁,用鏡頭記錄街道的霓虹燈牌,更身體力行走進社區,逐家店派卡片,希望保留得多少就多少。Ken Fung表示拆卸招牌費用約需十萬元,雖然可自費改裝至符合屋宇署要求,很多店家都因怕麻煩,而寧願拆除招牌。麥文記發言人指,老闆不忍招牌變成垃圾,早已聯絡M+博物館,希望對方把招牌收入館藏,但M+則指招牌太長未能收藏。「所以老師現時考慮把招牌自己收起珍藏。」Ken Fung與拍檔亦嘗試聯絡,希望尋找最好的方法,「當然誰也不想這麼有歷史的招牌,最終會被送入堆填區。」他告訴記者,數十年前香港因未有嚴格的建築條例,不少店舖都會自行在沒有申請下,在外牆建霓虹燈招牌。他們認為時至今日,這些有歷史的招牌或許潛在一定危險,但拆下當成垃圾不見得是值得的。因此他們會努力與各店家聯絡,希望找到較好的處理方法,「例如把招牌改建成店內的裝飾,或是找其他組織收藏。」


屋宇署展開了「違規招牌」的清拆計劃,但從不公開下一目標何地。(Kevin Mak Instagram圖片)

霓虹燈招牌買少見少,下次不知道是哪一條街。(Kevin Mak Instagram圖片)



事實上,招牌消失並非一朝一夕的事。Ken Fung指屋宇署早於兩三年前,已展開了「違規招牌」的清拆計劃,「他們每年清拆數條街道,但從不公開下一目標何地。只會在每年年尾,才對外公佈上年度清拆了哪幾條街的招牌,變相我們總要等到招牌消失時才醒覺。」記者:黃凱婷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6/202857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540

【文化籽】招牌佬花兩年整理 傳統招牌書法有救

1 : GS(14)@2018-03-06 03:51:27

這部積梳機由父親流傳給他,至今超過40年歷史。

【文化籽:周末藝遊】香港回歸後品味沉淪,中共語言充斥政府公函,「賤」、「賊」、「賄」、「贓」字高掛港交所大堂,幸好少數舊區如新蒲崗仍流傳昔日品味,工廈寶號和老店招牌寫上秀麗文字。一個70後招牌佬花了兩年整理傳統招牌書法,還帶領導賞團教人欣賞傳統招牌之美。


新蒲崗大有街見證「六七暴動」爆發,但在70後的招牌佬李健明眼中,這兒最大價值是巨型端莊的工廈寶號、小巧秀麗的麵店招牌,還有中英兼備的押舖招牌,都是殖民時代的寶貴遺產。當年新舖開張便會請人做廣告膠片和霓虹招牌,這些招牌佬未必滿肚墨水,但對文字工整一眼關七。這天李健明隨手指指街上的茶餐廳招牌,記者方發現「餐」字高了一點、「廳」字有點左傾,「我去台灣旅行愛欣賞手寫招牌,但在香港都裝作看不見,否則會職業病發指指點點。」

彈港交所「貝」字牆 筆劃拼錯

直至港交所的「骨灰龕」貝字牆引來「關公災難」,網民嘲笑「賤」、「賊」、「賄」、「贓」如特區縮影,但李健明發現更災難的技術問題,原來有些字筆劃拼錯,有些歪歪斜斜,例如牆上三個「貧」字,其中兩個的頂端由「八」變「人」。李健明一向不跟同行相輕,這回也忍不住秉筆直書,結果文章在「臉書」瘋傳。他說貝字牆上的字,最大的錯誤是沒有為電腦打印出來的筆劃組件編碼,在重新拼湊時出錯,於是「賤」和「貧」中的「貝」字明明形態不同,一旦「張冠李戴」便注定出醜。這天他以「賤」字做出兩種字款膠片,第一種是仿港交所的電腦字體,六個筆劃組件要重新拼湊;第二種是傳統招牌書法,因筆劃相連而自然成形。他說:「傳統招牌書法是一體成形,安裝的師傅一定不會弄錯,最厲害的是你根本看不出它是筆劃相連。」李健明自幼在父親位於黃大仙下邨的招牌店幫忙,工作包括為父親長途跋涉請寫字佬揮筆寫下招牌內容,再把大字樣辦帶回店內切割成膠片。那時切割用的是積梳鋸(線鋸機),他試過一邊鋸膠片一邊看排球賽直播,把拇指誤當膠片送進刀口,他回憶,「手指公流了很多血,傷口深得幾乎要斷,但爸爸用『雲南白藥』灑在上面止血,我又繼續看電視。」他後來升上中大念地理,同學當補習老師賺生活費,他的外快是為不同學會製作招牌,畢業後便跟姊姊當上父親的左右手,一家三口經營如今已遷到新蒲崗的招牌店。他將繪製地圖的知識活學活用,把傳統招牌書法製成電腦字體。

李健明(左)與父親李威將已故寫字佬李漢的字體發揚光大。

自資李漢手稿字體編碼 延續半世紀情誼

這個一筆相連的「賤」字出自已故寫字佬李漢之手,當年李漢在旺角街頭擺檔,其字既有「王羲之體」的結構,又有「顏真卿行書」的厚度。李健明父親李威跟李漢識於微時,有生意並肩而上,又跟對方一起回鄉過年。後來李漢有感健康日差,怕好友在自己死後難以經營,便分三次以楷書和隸書寫下共計15,000個字款贈予李威,後來李漢於90年代中與世長辭。今年84歲的李威將這份2,000頁的手稿珍藏了二十多年,眼看近年店舖以新細明體或標楷體等電腦字製造招牌,字形既無神韻,安裝也無效率,這天他一邊翻閱故人遺物,一邊感嘆,「以前覺得他的字不錯,但算不上最好,這麼多年後再看一次,才知道他的字真是一流。」李健明也記得李漢文采斐然,偶爾還會在字旁寫詩自娛,兩年前他決定自資將李漢的手稿,交去台灣做字體的網站編碼。他要延續的,不單是招牌學問,也是跨越半世紀的前輩情誼。



他自幼幫父親做招牌膠片,還曾被線鋸機切傷手指。

左邊電腦字體很易拼湊錯誤,右邊的李漢字體卻是一筆相連。

他的臉書專頁「李伯伯街頭書法復修計劃」評論貝字牆錯誤的文章被瘋傳。


李漢原稿字的數目約2,000頁。資料圖片

工廠大廈的外牆書法優雅,是九龍舊區的特色。

新蒲崗保留了許多傳統書法,李健明愛邊行邊發掘。


90年代李漢寫字、李威製作的招牌仍在新蒲崗可見。



新蒲崗地文藝遊導賞團:街頭字體漫遊日期:3月17日時段:1pm、1:45pm、2:30pm、3:15pm費用:$150
facebook:水煮魚文化


一周好事

「港昔.識港」兒童藝術作品展小朋友以微縮手工和迷你世界展現舊日香港時間:3月17日1-6pm、3月18日10am-5pm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九龍城聯合道135號)門票:免費
facebook: Rainbow Creative Arts



「紀錄緬甸」展覽展出緬甸照片、短片及藝術家改造圖片時間:3月9日至24日(逢周二至六1-7pm)地點:CHARBON art space(黃竹坑道44號盛德工業大廈8B)門票:免費查詢:http://www.charbonartspace.com



「舊城片隅」展覽呈現中上環一帶的舊街角時間:即日起至3月31日7am-11pm地點:PMQ元創方(中環鴨巴甸街35號)門票:免費查詢:http://www.pmq.org.hk


採訪:呂珠玲攝影:張志孟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03/203204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