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在四線城市做共享單車是種什麽體驗?想哭啊!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0/161320.shtml

在四線城市做共享單車是種什麽體驗?想哭啊!
周路平 周路平

在四線城市做共享單車是種什麽體驗?想哭啊!

這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創業故事。

這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創業故事。

一位福建莆田的本土創業者林斌,去年10月去了一趟上海,發現街頭上如火如荼的摩拜單車。於是乎,他把共享單車模式複制過來,2017年春節期間在莆田投放了667輛自行車。然而,就在兩天前,林斌帶著哥哥和兩個表弟,苦苦搜尋了6個小時,只找回了157輛車,剩下510輛不翼而飛,丟失率高達76.5%。而項目營收總計才1000塊錢左右。

更為尷尬的是,這種結果也直接導致了投資方撤資,預定的4333輛自行車無款提貨,公司運營資金緊張。創業家&i黑馬聯系上了這位創業者林斌,他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風口行業”背後的荒誕和四五線城市創業的艱難。

以下為卡拉單車創始人林斌對創業家&i黑馬的口述。

我是莆田人,經常去北上廣出差。去年國慶節,我在上海就關註了摩拜單車。當時覺得非常方便,就想著有沒有值得借鑒學習的地方。

莆田雖然小,但實際需求很旺盛。莆田市區的固定和流動人口有四十多萬,按照一百個人一輛車,我們需要投放5000輛左右。從投放這半個月時間來看,它很受歡迎,吸引了非常多用戶。

到目前為止,我不認為共享單車是一個很能賺錢的產品。我也沒想過從項目本身賺錢,而是希望通過它獲得更多用戶,在這些用戶上面做二次開發,比如打廣告等等。

在莆田創業,拿投資非常難。我說自己有一個很好的項目,希望獲得投資。90%的人都會問:項目需要多少錢。我說:60萬。他說:那我出30萬,占你50%的股份。

有一次,我說:我們的創始團隊要占到80%的份額,需要100萬投資。投資人說:OK,我只拿20萬,占你20%的股份。大家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這讓我們很尷尬。

我們前後談了三十多個投資人,最後只有一位私人朋友願意投資60萬元,占股30%。而這60萬還是分了三次打款,第一筆12萬,第二筆40萬,第三筆8萬。

丟車率太高,嚇跑投資人

元旦前幾天,我們敲定了投資,就趕緊去工廠簽了五千輛自行車的訂單。

1月20日,第一批500輛到了莆田,然後我們自己加裝了機械鎖。前期投放的六百多輛車,就花了十幾萬元,不僅把第一筆打款花完了,自己還墊了幾萬塊。

當時對於鎖的問題,我們也進行過探討,最後發現智能鎖的意義不大。智能鎖需要解決電的問題,比機械鎖成本高出很多。我們一輛單車的成本在200元左右,加上機械鎖,安裝費和運費,總共250-260元。如果裝智能鎖,單車成本要六百塊錢以上。相比之下,同樣的成本,我們用機械鎖可以增加一倍的投放數量。

另外,智能鎖也面臨著鎖打不開的情況。莆田在沿海,天氣潮濕,尤其是二三月,智能鎖很容易出現電路問題。再加上,整個單車的造價越高,我們的丟車率也越高,因為產品價值越高,對盜竊者的“誘惑”便愈大。

我們去了一些廢品回收站,發現我們的自行車被人拿去當廢品賣了,一輛車才十幾塊錢。所以對他們來講,盜竊的價值並不高。

第一批車的投放正好趕上了春節。其實春節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北上廣是一座空城,但莆田在外地做生意的人比較多,過年都回來了,更容易項目的傳播。

從1月25號到2月13號,在投放了六百多輛車的情況下,註冊用戶2800多人,使用量為48000多次。市民的出行需求還是比較旺盛。

我們的做法和摩拜並不完全相同,前半小時免費,超過三十分鐘需要付費,但到目前,總共的收益才1000塊錢左右。很多用戶開了鎖之後就會點擊還車,然後騎一天都不付費。

免費的初衷是吸引更多的用戶,降低車輛丟失率,當用戶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再去嫁接其它的服務賺錢。至於後面嫁接哪些服務,我們還在探討。

我們也沒有開發App,都是通過微信服務號。我之前做了一些用戶調查,發現人們不願意去下載APP,他們覺得浪費流量,占用了手機內存。而你要讓用戶看到你的產品第一眼,就產生興趣,並馬上體驗。微信服務號就解決了這一點。

我們和投資人有一個協議,一是公司財務得由投資人把控,包括用戶的押金。二是對車輛丟失率上有一個預估,我看了市面上其它幾家共享單車的運營情況,他們的綜合丟失率在10%左右。我想在小城市,丟失率可能會高一點,所以當時我們就確定下來,兩個月以內丟失率控制在35%以內。實際情況是,我們運營了三周,丟車率超過了70%。

投資方認為我的運營能力比較差,跟預想的差別太大,就不打算繼續投下去,堅決要撤資。因為趕上了春節,財務和客服都沒上班(創業家&i黑馬註:財務和客服是投資人雇傭的),很多用戶都是用完車之後就把押金退了,下次再使用的時候充值,導致很多用戶反映押金退款出現延遲。好多人罵我們是騙子。

2月8號,我們發了一個公告說遇到了支付困難的問題,承諾再2月12日前完成退款申請,於是導致了80%左右的用戶都要退押金。這些錢基本都是通過我個人的銀行卡充值進去,在後臺退的。到今天為止,基本把押金退還到位,退了差不多20萬元,都是我向身邊朋友借的錢。

我們前期收到的押金,和自己的一些儲備金都在投資方手上。投資人說由於我的預估過於不精準,要把之前投的12萬元要回去,而這一個月就當是免利息借給我們。我則認為前期的錢不應該撤。因為是朋友關系,雙方還在商討一個解決辦法。

管理存漏洞

我們團隊有5個人:我哥哥,兩個表弟,我朋友。我自己買了幾輛二手貨車,用於車輛的調度和投放。每天晚上11點之後,我們都開著貨車去街上巡邏。

9a6d28d

正好投放車輛又是春節,所以整個春節我們全家人都跟著在加班。因為人手不夠,前期要節約開支,我哥哥和表弟幾乎每天晚上跟著出去巡車。比如有些用戶把單車騎到小區和小巷子里,放在綠化帶上,都得找出來。

巡車的時間通常是晚上11點到淩晨3點。白天巡邏的時候,看到有車輛損壞,能夠現場修複就現場修,不能修就做個記號晚上11點之後過來拉。

那將近一個月時間,基本上都是早上去街道巡邏一圈,下午再去巡邏一圈。2月13日,和投資人溝通了很長時間後,他們堅決認為沒有達到對賭協議,要求撤資。我們也在隨後停止了卡拉單車的支付功能,當天夜里花了6個小時找回了157輛,目前都放在朋友暫借的空地上。

我不希望媒體把這個問題簡單歸結為市民素質。這也是我們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很多人可能是使用後順手丟到那里。甚至因為投放量太少,很多人擔心明天就沒車騎了,就騎到小區或者巷子里。

之前有市民反映退款出現問題,然後被新聞報道了,很多用戶知道了,都來退款。當時正處在春節期間,轉賬出現延遲,再加上這些錢都是在投資人手里,很多用戶沒有及時收到,他們幹脆把車子扣在了家里,這兩天收到退款後又還回了一些。

而車子的定位也是一個漏洞,很多人為了節省費用,解鎖之後馬上點擊還車。地圖上的定位是還車的位置,但實際上車子可能已經被騎走了。所以我們根據用戶的還車定位,往往找不到車。

我發了公告之後,有市民打電話過來安慰我。這幾天又有一些熱心用戶打電話過來,說看到了有我們的車,陸陸續續又找回了一些。我們目前正在洽談新的投資人。

關於如何解決丟車率的問題,我們也有幾個呼籲。一是希望公安部門發一個文,我們拿著去各個廢品回收站宣傳,告訴他們這個東西是不允許回收的。

二是民政部門也下一個文,通知每一個物業和保安,這個單車是公共的,不允許進入小區。這也會降低我們的丟車率。

三是希望交警部門能設立一些指示牌,引導用戶停車。莆田市區已經劃了幾萬個非機動車的停車位,但很多用戶不知道。

共享單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43

摩拜單車再獲淡馬錫註資高瓴增持 累計融資超3億美元

2月20日消息,全球最大的智能共享單車平臺摩拜單車今天宣布再次獲得D輪後新融資,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 的股權投資,同時,此前領投摩拜C輪的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

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表示:“摩拜單車在過去一年中發展迅速,在10個月的時間里將智能共享單車服務帶給21個城市數以千萬計的用戶,累計騎行量超過2億人次,共減少十幾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此前在2016年9月,高瓴資本 (Hillhouse Capital) 與華平投資集團 (Warburg Pincus) 共同領投了摩拜單車的C輪融資;在2017年1月4日公布的摩拜單車D-1輪融資中,高瓴跟投,並在近日再次追加投資。

同時今年1月23日,摩拜單車與與全球第一大科技制造服務企業富士康達成行業獨家戰略合作,年產能翻番達到千萬量級。雙方在單車設計生產、全球供應鏈整合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進一步促進綠色出行,以摩拜的“中國創造”助推“中國智造”。此外,富士康也成為摩拜單車新的戰略投資者。

根據權威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艾瑞咨詢發布的共享單車市場研究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周,摩拜單車APP(不含微信小程序)的 WAU(周活躍用戶量)達 584.9 萬人,是其排名第二位的行業參與者的4.2倍 。

摩拜單車去年4月在上海上線,而目前已經進入北上廣深等21座城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86

今後用微信“掃一掃”  即可騎走摩拜單車

已經推出一月有余的小程序,在新鮮期過後,如何持續吸引新增用戶,能否承載微信龐大的線下野心?成了部分開發者心中的疑問。作為打通線上線下的智能共享單車平臺摩拜單車開始了小程序的新嘗試。

2月23日,智能共享單車平臺摩拜單車與騰訊微信聯合宣布,今後用戶通過微信“掃一掃”掃描摩拜單車車身上的二維碼,將可以直接進入摩拜單車微信小程序、掃碼開鎖即可騎走摩拜。

在使用時,微信用戶可直接通過微信的“掃一掃”功能,掃描摩拜單車上的二維碼,進入摩拜小程序頁面,綁定已有的摩拜賬號登錄,即可輕松解鎖身邊的摩拜單車。尚無摩拜賬號的新用戶同樣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掃碼,在摩拜小程序內實現快速註冊,使用摩拜騎行。

微信團隊表示,這是小程序的一項新的能力,待後續打磨優化後,會正式對外開放。

摩拜單車產品總監楊毓傑表示:“摩拜單車率先嘗試微信小程序的新能力,意味著微信超過8億的月活躍用戶都有機會體驗和使用摩拜單車的服務,微信掃碼即可,無需跳轉,這種無縫體驗樹立了智能共享單車行業所達到的最高標準。與微信的對接將有助於摩拜吸引更多新用戶快速體驗並轉化成為摩拜註冊用戶,也進一步體現了摩拜著力打造‘智能’共享單車和‘智能鎖’所帶來的長期優勢和放大效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11

ofo竟拉來華為電信入局,共享單車洗牌在即?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4/161447.shtml

ofo竟拉來華為電信入局,共享單車洗牌在即?
南七道 南七道

ofo竟拉來華為電信入局,共享單車洗牌在即?

為什麽ofo華為電信會聯手?

本文由南七道(nanqida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南七道。

備受關註的共享單車行業又引來新的合作夥伴,ofo 宣布與技術巨頭華為、中國電信合作,華為將為ofo生產芯片,提供網絡技術支持,中國電信為ofo提供國內的無線網絡。通過新的物聯網技術優化一系列目前存在的問題,為行業的發展做好技術解決方案。華為電信在這個關鍵節點入局,將會深刻影響到整個共享單車的發展,洗牌也許會來的更加劇烈。

為什麽ofo華為電信會聯手?

ofo:在共享單車領域,ofo已經是遙遙領先的先入局者。但是隨著資本和創業者的密集進入,行業競爭越來越白熱化。整個行業將會成為包括技術在內的全方位的競爭。在2G網絡時代,由於覆蓋率低、體驗差、維護難,導致了開鎖率低、穩定性差、用戶體驗等一系列問題。所以, ofo一直采用的是機械鎖。但不管是哪種方式,對於用戶體驗來說,都是需要繼續優化和加強的。

ofo利用華為為其提供的芯片和網絡技術支持,而中國電信,為ofo提供國內的無線網絡。這兩大關鍵性技術,都是目前整個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短板。利用新的NB-IoT物聯網技術,可以來解決包括信號覆蓋、技術性解鎖、丟失損毀等目前遇到的系列管理問題。而新技術為共享單車行業及產業鏈實現車、設備、物聯網的強連接,對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格局和管理現狀產生深刻影響。

華為: 華為的技術實力已經無需贅敘,經過數十年積累,華為在網絡、IT、系統性解決方案上,在全球都是處於領先地位。華為需要的,不僅僅是進入熱門的創新領域,看中的關鍵點是應用場景。共享單車不僅僅是簡單的交通工具,在賦予技術和連接之後,會成為物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終端。華為需要的端到端的連接,包括人和人、車和人、車和車、車和其他終端之間等多種的交互和連接產生的數據等。隨著華為、電信這樣的巨頭的入局,共享單車的行業競爭格局會受到深刻影響,行業將會成為巨頭間的遊戲,ofo的領先優勢得到進一步擴大。

中國電信:電信的網絡、運營商等相關業務,發展的相對成熟穩定,信息服務能力和客戶服務渠道體系也很完善。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業務模式需要找新的突破點。根據官方信息,“物聯網是中國電信未來的戰略方向。”電信通過這次布局,選擇和ofo已經發展領先的共享單車平臺,同時還有華為先進的技術保障,基於自己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寬帶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進入互聯網熱門創新領域,同時通過大數據網絡等相關服務,為布局物聯網打下重要的一環。

共享單車的未來是綜合性競爭

很顯然,現在火熱的共享單車正在面臨嚴峻的社會管理和安全問題。據之前創業家報道,目前共享單車的損毀、回收、定位等成了巨大的成本黑洞。在福建莆田,一個叫林斌的創業者,發現共享單車很火熱,於是把共享單車模式複制到了當地,在2017年春節,總共投放了667輛自行車。最後卻只找回了157輛車,剩下510輛失蹤,丟失率高達76.5%。項目收入流水總計才1000塊錢。投資人撤資,用戶齊退押金。最後被迫關門。

在事後複盤中,除了呼籲相關政府部門介入和引導外,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技術性問題:信號覆蓋範圍不夠廣,信號死角太多。在複雜惡劣環境、地下停車場、偏僻角落等信號差的場景基本無法正常使用。由於無法解決智能鎖功耗、待機時間、充電、南方高溫潮濕環境等因素,使用的機械鎖開鎖慢,成功率低。一系列技術性問題給了很多人趁虛而入的機會,直接導致了項目的崩潰。

雅各布斯在談到城市規劃時說,“城市公共區域的安全,不是由警察來維護的,盡管這是警察的責任。它主要是一個互相關聯的、非正式的網絡來維持的。這是一個有著自覺的一直抑制手段和標準的網絡,由人們自行產生,也由其強制執行。如果一個地方的公共區域的法律、秩序如果全部交給警察和保安,這樣的地方會變得像叢林一樣危險四伏,連一個正常的、一般的文明秩序都無法維持,警察再多也無用。”在共享單車發展中,技術、人性、制度缺一不可。 “每個人都需要照顧這座城市。

正如早期的馬車、汽車的系列社會管理一樣,面臨著共享單車損毀的現狀,照妖鏡這樣一味的道德指責難免顯得無力,技術性的驅動才是根本。而行業巨頭往往是這些新技術的引導者,正如ofo與華為、電信聯手合作一樣。新的核心技術將會對整個行業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任何一個新事物誕生與此有關的社會性管理問題,都需要一個系統性和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共享單車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流程:造車、投放、維護,坐地收錢。但是莆田失敗的這個案例說明,這樣想法的最後都是淪為炮灰。團隊、資金、相關技術配套開發、供應鏈管理、政府關系維護、地面投放、回收與維護管理、地域性氣候管理、後續用戶管理、媒介傳播等等一系列問題,隨著ofo等單車頭部項目在融資、城市拓展、技術性研發等環節的成熟,新來的後續者基本上已經沒有機會了,共享單車的機會窗口已經關閉。

共享單車的想象空間到底在哪?

除了資本密集紮堆,這次包括華為、電信在內的巨頭聯手ofo進入,除了熱門的互聯網和行業創業熱點之外。重點還是在布局未來。

ofo從校園走到城市,在全球近40個城市,連接超過100萬輛單車,用戶超過1500萬。除了例常說的最後一公里,移動廣告,出行便利等日常點之外,其實共享單車最關鍵的關鍵的發展點在於連接、場景、數據。手機除了通訊工具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連接終端,通過手機可以連接到任何一個有連接功能的終端。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共享單車也是一個終端,再加入芯片等技術之後,同樣是連接手機等多種終端的連接器。它在未來可以成為連接物品,連接人的核心終端。隨著共享單車的演化,技術性進一步提高,一直被人看好卻沒有突破的物聯網很有可能迎來行業爆發點。

ofo此次和華為、電信聯手的全新的NB-IoT解決方案,在技術和落地實施等多個層面,為整個共享單車行業實現人、車、其他終端、物聯網的綜合性連接帶來突破性,這將會直接影響甚至顛覆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格局,甚至對一直不慍不火的物聯網帶來新的突破點。在未來,ofo扮演的角色可能不僅僅是共享單車運營者、技術開發者,更重要的是,會成為單車行業標準制定者,主導著整個行業的規則。

在技術性連接解決後,最重要的是有效場景和數據。脫離了具體場景,技術將只是一種工具或解決方案。只有在應用場景里的技術和數據。才會有實質性的指導和發掘意義。在紐約有專門的創業公司,通過在Uber司機車上安裝車載設備,手機軟件,匯集海量的出行數據,通過深度發掘分析來獲取高額利潤。有效的場景化的數據發掘,未來絕對是一個大的金礦。正如馬雲所說:“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DataTechnology數據處理技術)時代”。在未來,隨著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對物聯網、城市出行、智慧城市等各個社會領域都將有著重大意義。

共享單車 of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879

【財經速讀2.23】搜房網終止借殼萬里股份;匹凸匹收到證監會處罰書,對鮮言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順豐借殼後首份業績快報亮相,2016年凈利超40億元;微博第四季度凈利潤43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5%;共享單車“押金盈利模式”遭質疑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560&summary=

【財經速讀2.23】搜房網終止借殼萬里股份;匹凸匹收到證監會處罰書,對鮮言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順豐借殼後首份業績快報亮相,2016年凈利超40億元;微博第四季度凈利潤43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5%;共享單車“押金盈利模式”遭質疑
我是你秋神啊~
2017-02-23

A

中概回歸政策不明,搜房網終止借殼萬里股份

2016年業績續虧,萬里股份(600847)將淪為ST股,而籌劃一年多的搜房控股分拆資產借殼萬里股份的交易,222日晚也宣告終止。

222日,萬里股份公告,截至目前,關於海外上市公司回歸A股上市相關政策尚未明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無法達到交易各方預期,萬里股份及交易各方一致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而搜房控股221日晚已在官網宣布,因國內監管不確定性,已達成協議終止借殼萬里股份。

早在20161213日,萬里股份就曾披露稱,由於目前有關中概股回歸A股的相關政策尚未明確,相關重組參與方就是否終止此次借殼展開溝通,但結果是,交易對方尚未完全決定。隨後複牌的萬里股份開始下跌。2017年以來,其股價已跌去19.21%,自2016120日萬里股份披露借殼預案以來,股價已下挫35.30%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萬里股份第一次重組失敗。20148月,萬里股份籌劃重組停牌,當年10月,其公告稱重組對象為一家主要從事鋰電子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另一家主要從事鋰電池及電池材料和用具的制造、銷售等業務。但一個月後,萬里股份宣布因審計工作困難等原因終止重組。

萬里股份的主營業務為鉛酸蓄電池。作為國內蓄電池行業第一股,萬里股份近年正遭受主營業務不景氣的煎熬。根據公司年報,2015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48億元和-1981.25萬元;2016年的凈利潤預計在3200萬至-2000萬元,同比下降61.51%0.95%2016半年報顯示,鉛酸蓄電池的營收為9036.90萬,較上年同期減少10.32%,毛利率為9.01%

業內人士認為,鉛酸蓄電池主業已難以提振業績,今後萬里股份業績如何則要看2013年的募資項目汽車啟動型蓄電池等的市場表現。不過據2016半年報,截至報告期末,進度最快的年產300萬只汽車啟動型免維護蓄電池項目完成84.32%,另外兩個項目進度僅完成38.93%0.15%。在短時間內,這些項目要為萬里股份業績作出貢獻的難度不小。

 

匹凸匹收到證監會處罰書,對鮮言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222日,匹凸匹(600696)公告稱,其涉嫌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證監會給予了匹凸匹警告及處罰,匹凸匹時任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鮮言接到合計270萬元罰單,且同時被認定為證券市場禁入者。

這三個處罰告知書顯示,證監會本次三則處罰涉及事項都發生在2014年和2015年,處罰結果都是處罰匹凸匹60萬元,鮮言90萬元,終身禁止從事證券行業,不得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職務。

至於處罰匹凸匹和鮮言的原因,告知書顯示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鮮言私自將匹凸匹改名。匹凸匹原名多倫股份,在未經上市公司董事會討論決策的情況下,匹凸匹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鮮言啟動上市公司名稱變更程序;第二個是更改後的名稱和主營業務無關,名稱變更誤導投資者;第三個則主要涉及沒有及時披露。鮮言作為匹凸匹實際控制人,未及時向公司告知實際控制人變更協議未能生效的信息。鮮言曾在2014年年末試圖將持股轉賣給自然人殷群,最後未能生效。

 

順豐借殼後首份業績快報亮相,2016年凈利超40億元

222日,鼎泰新材(002352)披露業績快報,其2016年度實現凈利潤41.80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112.51%。這是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 “順豐控股”)借殼鼎泰新材後的首份業績快報。

具體來看,2016年度,鼎泰新材實現營業利潤36.93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44.20%,主要受益於報告期內快遞行業整體持續迅速增長;以及公司對成本費用管控的有效性持續提升。

同期,鼎泰新材利潤總額為51.91億元,較上年持同期增長82.46%;實現凈利潤為41.8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2.51%;基本每股收益為1.06元,較上年增長11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約為26.43億元。

 

傳許家印為嘉凱城尋求多筆融資,今年有望重組或資產註入

222日,據澎湃報道,從一份嘉凱城(000918)向私募募集資金的推介資料中發現,作為融資主體的嘉凱城在這個項目中融資規模為3億元,期限6個月,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投資收益率在6.5%6.7%。擔保主體為中國恒大,並提供無限連帶擔保,香港律師事務所提供境外擔保轉遞手續,確保擔保手續合法合規。

 

中概股

微博第四季度凈利潤43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5%

222日,微博(WB.NSDQ)公布了截至1231日的2016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微博該季度營收為2.13億美元,2016年同期為1.49億美元,同比增長43%;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GAAP),凈利潤為4300萬美元,2016年同期凈利潤為1912萬美元,同比增長125%;合攤薄後每股利潤為0.19美元,去年同期為每股利潤0.09美元,同比增長111%

另據雅虎財經信息,221日,微博以56.15美元開盤,盤中最高觸及28.67美元,刷新52周價格區間最高點,當日收盤報58.09美元,漲5.03%,市值升至125.3億美元。

 

資本圈

共享單車“押金盈利模式”遭質疑

據國內第三方機構比達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共享單車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將飆升至5000萬。以兩大領頭平臺摩拜和ofo1000萬的用戶數量來計算,押金接近40億(摩拜29.9億,ofo9.9億)。這個巨大的“資金池”導致即使平臺不跑路,也能給平臺帶來巨大的收益。按當前活期存款利率0.35%計算,29.9億元押金一年利息就上千萬。而如果放在余額寶里,按年化3%的收益計算,則一年可以獲得的收益高達8970萬。

對此,摩拜單車、ofo、優拜單車分別回應稱,用戶的押金安全且專款專用,摩拜方面表示,押金可以實現即刻退還。

 

賈躍亭:樂視將拿價值上億期權現金,獎勵近300名生態人才

222日,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個人官方微信上發布文章稱,LeEco(樂視)全球首推三維生態職級體系,價值億元獎勵首批生態人才。這批人才涉及近300人。按照樂視HR負責人曉琳的說法,樂視定義的“生態人才”是指,能夠涉足樂視生態子生態的七個產業,體驗不同的職能和分工,那麽他將成為一名複合型、多知識結構、不可被行業複制的人才,同時具備實戰經驗。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22221時到22311時,共有35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多達40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圓通快遞。

221日,圓通速遞發布澄清公告稱,個別媒體對公司個別網點快件滯留的報道存在誇大失實情況。

針對個別出現快件滯留的網點,圓通速遞表示,公司已積極調度內部資源和外部力量將滯留快件全部派送完畢,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員工返崗到位情況良好、網點快件攬收派送服務穩定。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財新、新財富輿情中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39

上海街道試點:共享單車“任性”停放將上信用“黑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25/1079177.html

新華社上海2月24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吳振東)當下,共享單車已成為城市短距離出行的新選擇。但隨著其快速發展,不按規定亂停放、單車破損扔在路邊等,逐漸成為城市交通文明的新問題,也是社區治理和交通整治的空白點。

記者日前從上海普陀區了解到,該區真如鎮街道近日攜手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以“最優社區治理”“最美公益服務”“最佳資源配置”三個模塊為內容的文明停車社區行動,力爭優化社區共享單車出行生態,打造全國首個“智能共享單車用戶行為精細化管理樣板城區”。

據介紹,街道目前已著手在轄區內劃定非機動車停放區域,適當擴大範圍,優化區域設置,確保停放區域醒目、可識別,同時將停放區域向社會公布。此外,街道也將加強社區巡查,利用巡查員、交通協管員等力量,並發動社區誌願者,對小區內、中小道路上等重點地區不文明或未按規定停放的共享單車及時巡查上報;小區物業門衛也將“打配合”,不讓公共自行車駛入小區。

摩拜運維負責人賀涵秋說,把單車騎進小區,用戶沒有什麽成本,但公司要一輛輛把車找出來、搬出來,有的小區一天就要搬出一百多輛。“更重要的是違背了共享精神,一人方便,卻損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如果不建立起秩序和文明,企業競爭力、城市形象、公民素質都無法提升。”

此次合作還包括共享單車信用系統的對接。近日,普陀區科委已與摩拜單車進行了信用數據管理平臺對接項目簽約,摩拜將重點做好定期巡查上報後臺對接工作,探索通過設置專用端口供社區巡查員取證上報的方式,進一步落實獎懲措施;同時,將摩拜信用數據納入普陀區信用信息管理平臺,強化市民文明出行信用導向作用。

“在真如區域任性違停,就有可能上政府的信用‘黑榜’,並至少每月進行公示。”普陀區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紅黑榜”將根據後臺數據生成,如果用戶一直文明用車、按規停放,也會上“紅榜”。希望通過“紅黑榜”激勵市民養成誠信守信的習慣,也促進形成“共享單車停到哪里,公益和文明就到哪里”的良性發展。

為倡導綠色出行,政企雙方還將共同完善社區誌願服務激勵體系,並面向轄區居民首批回收1000輛小區內廢棄自行車。企業將對主動參與活動的居民提供免費騎行券,將回收後的自行車進行藝術化改造,做成城市雕塑和微景觀、工藝品等,回饋給社區。

摩拜單車方面還表示,將對區域內共享單車使用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研究社區內居民出行規律和實際需求,為社區公共交通資源配置提供依據,進一步合理設置社區內單車投放點和單車投放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54

共享單車激戰正酣 小藍單車挺進京城

去年冬天計劃要進入北京市場的小藍單車真的來了。初雪過後,地鐵口滿目琳瑯,甚至不乏地推人員拿著傳單向路人進行騎行方面的推薦,一時之間,北京地區成為了眾多共享單車品牌的“必爭之地”。

“我們太愛這座城市了,如果不進(駐)北京我們恐怕會睡不著覺。”小藍單車CSO陳懷遠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道。

去年11月,小藍單車CEO李剛也曾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要在“明年三月決戰紫禁之巔”。

據介紹,2月21日,小藍單車正式進入北京市場,目前已經在朝陽區和東城區進行投放,按照小藍單車方面的投放計劃,預計三月中旬將達到5萬輛。

小藍單車是2016年年末正式從野獸騎行剝離出來的輕運動和共享單車的品牌,同時也獲得了野獸基金第一輪的天使投資。野獸騎行則是一家專註於智能騎行運動領域的創業公司,曾經先後獲得來自徐小平和李開複的投資。

近日,小藍單車的融資狀況有了新的進展:2017年1月,小藍單車獲得黑洞資本領投、智明星通跟投4億元人民幣的A輪投資。而有關B輪融資的進展狀況將於3月中旬對外公布。

值得註意的是,共享單車市場“第一梯隊”玩家激戰正酣,目前摩拜和ofo在北京的投車量均已超過10萬臺。此外,產品叠代升級並在全國甚至全球範圍內不斷開疆拓土。因此,從市場容量與用戶認知的角度來看,留存給後來者的空間似乎較為有限。

對於上述疑問,陳懷遠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北京市場而言,大家都在說我們是後來者,但是在我們看來,後發不一定是劣勢,因為共享單車不涉及流量入口的問題,在價格都差不多,車又夠用的情況下,只要單車的質量很好又比較好騎,消費者就會選擇去使用。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後發優勢,因為了解可以用更長的時間去打磨產品。”

在李剛看來,就北京這樣的超大型城市目前的狀況來看,共享單車的數量尚未飽和。“對於市場容量目前有一個粗略的算法,城市人口數量除以20可以說是相對飽和的投放量,因此還有很大的空間。”李剛認為:“即便是一個品牌1月份在北京已經有了10萬臺,但也不妨礙另外一個品牌在3月、4月或者5月同時也達到10到15萬臺的輛級,我相信密度這個事情如果在半年的時間區間內是不分上下的,不管投放的速度是快還是慢,這都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只有當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產品才會成為用戶作出選擇的決定因素。”

而保證密度意味著需要持續地進行投放,因此對供應鏈能力的要求很高。

對此,小藍單車CEO李剛表示,他們已經擁有自建工廠,同時與6-8家合作工廠有密切聯系,“控制了全球城市自行車10%的生產能力”,年產能為300-500萬輛。不同於直接給自行車組裝廠下訂單,小藍單車選擇自行采購零部件後送往組裝廠進行組裝,提供組裝費用。這很大程度上規避了組裝廠為了壓低成本獲取更多利潤而購買劣質零部件的風險。

根據小藍單車方面提供的數據,從去年11月22日,小藍單車正式進入深圳進入共享單車領域至今,已在深圳、廣州、成都、南京、佛山開啟運營。目前5座運營城市已經實現了15萬車輛的投放,累計用戶數量253萬,日均開鎖83萬次,最高開鎖117萬次。

小藍單車方面表示,根據目前看到的數據,在整個共享單車市場中,這樣的成績基本位列前三。根據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艾瑞咨詢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摩拜單車的周活躍用戶量已接近600萬人,相當於ofo的4.2倍。

對於共享單車市場未來的走向,在小藍單車方面看來,共享單車市場未來並非是一個寡頭市場,“我們在看整個市場的時候會認為,這是一個前五名的市場,屆時城市、供應鏈、用戶的選擇都會飽和。只有前五名才會有能力生存下去。同時大家的相處模式也會比較穩定,因為用戶有需求,而各個玩家實力相當,當市場飽和之後,產品的質量、騎行的體驗與資金的利用率會決定用戶選擇哪一家。”陳懷遠認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28

共享單車領域的決定性戰役即將開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7/161506.shtml

共享單車領域的決定性戰役即將開啟?
三節課 三節課

共享單車領域的決定性戰役即將開啟?

共享單車領域的戰爭一觸即發?

本文由三節課(微信 ID:sanjieke)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黃有璨。

1.

這一周,幾乎整個互聯網與創投圈的註意力都被那篇《即便老公一毛線股份都沒拿到……》所帶來的爭議、口水戰與劇情翻轉而吸引著,一如所有類似大眾事件中曾出現過的一樣。以至於,就連順豐上市的消息,都被湮沒在了無數人的圍觀與刷屏中。

然而,被許多人忽視了的重要消息,並不止順豐上市,還有在共享單車領域中,某些大戰將至的征兆。

2.

2月23日,“微信公開課”官方發布了一條名為“微信掃一掃騎走單車,摩拜率先接入小程序新能力”的圖文。

簡而言之,以前新用戶想要騎摩拜單車,需要下載APP,這在信號不佳或者流量不夠的情況下可能難以完成。

現在,新的流程則是:新用戶掃描摩拜單車上的二維碼——直達摩拜小程序——手機註冊、交押金、用車。新的單車使用流程大大縮短,使用上也更便捷。最重要的是,摩拜單車車身上的二維碼在這一過程中並未變更。

此舉,無異於是讓摩拜此前在線下數百萬自行車身上的二維碼,都擁有了可以連接到微信的能力。如36氪在第一時間跟進發布的評論《當微信掃一掃就能騎走單車,摩拜也走向了替巨頭打工之路》中所提到的:

對用戶來說,無需下載摩拜單車的APP,就幾乎可以享受使用摩拜單車的所有基礎功能,包括手機註冊、交押金、用車。

額外說一句,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著,那些此前在線下早已布滿了N多二維碼的產品和服務,或許才更有機會擁有“小程序”帶來的機會與未來。

3.

摩拜此舉,也是其自從拿到騰訊的戰略投資後,第一次開始調用到騰訊的資源和能力。且,一上來就直接祭出微信的力量,顯然不可小視。

在科技媒體愛範兒眼中,這是一個“大招”,且帶來的將是“雙贏”。在其2月23日發布的評論《微信掃一掃就能騎摩拜單車,這是“拉上幹兒子,扶持親兒子”的故事》中,以早年微信與滴滴之間的關系來類比今日的微信與摩拜。

文中提到:

“此時此景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騰訊投資滴滴的故事:騰訊給滴滴打車開放了微信和手機 QQ 兩個入口,直到現在,微信錢包的第三方服務中還有滴滴出行存在,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打車。但是騰訊給滴滴的,不止金錢和入口。

那麽滴滴對於騰訊的戰略意義是什麽,最明顯的就是幫助微信推廣了微信支付,形成了現在財付通(含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二分天下的局面

就此類比,摩拜單車對於騰訊戰略意義就是幫助普及小程序,建立一個典型的用戶場景,進行一次用戶教育:通過掃一掃就可以進入小程序,小程序不需要下載,小程序和一些 app 有通用的功能。

用個易於理解的解釋就是:騰訊拉上摩拜單車這個幹兒子,扶持“小程序”這個親兒子。就像當年拉上滴滴,扶持微信支付一樣。”

然而,也有人對於摩拜此刻投入微信與小程序的懷抱表示了些許惋惜。

同樣在2月23日,36氪作者閆浩發表評論《當微信掃一掃就能騎走單車,摩拜也走向了替巨頭打工之路》,其中提及——

“如果摩拜的主流用戶群體紛紛使用上微信掃碼這套打開單車的邏輯,那麽摩拜將和其最大競爭對手 ofo 一樣,淪為“所見即所得”的產品邏輯,也就是說,GPS 定位的實際意義名存實亡。

而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資本之所以青睞摩拜,是因為他是一個當前市場上少見的高頻交易平臺,其潛在的價值是在成為巨型平臺之後的想象力,恰如滴滴成長至今仍有幾百億美金的估值一樣,資本信賴滴滴會憑借出行領域最大入口的勢能,延展到其他業務,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騰訊。

可惜的是,摩拜看起來把自己的用戶,直接交給了微信,想象力貶值了。畢竟,其他入住微信平臺的第三方服務,比如京東、58、滴滴、大眾點評,都沒把自己的命脈交出來了,而摩拜的核心,只有掃碼了。”

顯然,在作者眼中,摩拜做出的是一個“為了當下犧牲未來”的選擇。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或許未必。

4.

某種意義上,共享單車之戰到如今,已經漸漸來到了“官子”階段。

作為一個同樣線上線下結合,同樣面向“出行”,也同樣在一個時間窗口內廣受資本青睞,被視作是“有望成為下一個‘入口’”的業務,對於共享單車之爭來說,最好的對標對象,莫過於當年的“滴滴快的打車大戰”。

在當年的“打車大戰”中,整個市場大約經歷過幾個階段——

1.模式驗證階段。這一階段中,市場一片混亂,大黃蜂、搖搖招車、易道用車等各自從不同地區和角度切入,誰也看不清未來,誰也都沒有成熟的運營模式和經驗;

2.形勢確立階段。隨著市場競爭和形勢發展,在打車大戰中,滴滴和快的開始憑借自己清晰的戰略、卓越的執行力加上一點點的運氣能夠率先沖殺出來,形成明確的領先地位。而身後,則往往跟著一群第二梯隊;

3.“清場+正面PK”階段。此後,滴滴和快車開啟了數額巨大且曠世日久的補貼大戰,借由補貼之戰,整個打車市場中的其他所有競爭對手都悉數銷聲匿跡,遭到“清場”。此外,這一階段,也是滴滴和快的之間的綜合實力對撼——滴滴接入微信,快的依托阿里,一時間移動出行市場被徹底催熟,在這場持續補貼大戰中,某種意義上,雙方比拼的,還在於誰會先撐不住、跟不上,會率先掉隊。

4.市場收割階段。在資本推動下,二者合並,對此這里不展開說了。

而在共享單車領域下,某種意義上,此前市場已經經歷了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或許需要開始來到第三階段了——當通過日常的運營和競爭已經無法殺死對手或取得絕對意義上的領先優勢時,最需要的,或許就是通過引入更高勢能的資源或啟動更大力度的補貼對於對手實施打擊,來看看對手是否可以經受住考驗

對摩拜而言,邏輯也正是如此——當通過日常運營、資本運作等手段均已無法甩開ofo之際,或許最佳的做法,就是通過引入某個勢能更高的資源,來試著使自己在用戶體量、用戶使用頻次等核心數據上都能迅速拉開與對手之間的距離

此時,對手一旦掉隊,或可全而殲之。

而對於摩拜而言,“微信”的用戶基礎、入口以及“小程序”的連接能力,無疑就是希望之所在。

而這一舉動,或許將正式意味著共享單車領域的決定性戰役即將到來。

5.

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前後,投資界大佬朱嘯虎就曾有言——共享單車領域的戰鬥將在90天內結束。可見,在資本層面,對於共享單車領域進入到一定階段後你死我活的近身肉搏早有期待。

回顧起來,ofo方面也並非全無準備。早在春節期間,ofo或許就已經在醞釀這場大戰——其在春節期間就已經在局部地區上線了“百萬單車免費騎”的活動。

9057b72afdaa4baa64cf443befda4c48

而春節過後,ofo也第一時間開啟了發力——2月18日前後,ofo面向全國上線了“免費騎”活動,2月20日,摩拜也在上海跟進了“0元出行”活動,可以不限次數地免費騎行;同日,ofo再次跟緊步伐推出了“任性特惠,充值最高返現100%”的活動……直到2月24日深夜,摩拜面向全站用戶下發短信:從即日0點起至26日24點,這3天內免費騎行。而ofo則立即跟進,宣布從當天7點開始就能免費騎行至26日24點。

兩家幾乎同時宣布免費騎行,印象中,自共享單車大戰開啟,這似乎還是首次。二者開始針鋒相對,無疑預示著某些征兆,也充滿了山雨欲來的意味。

對於ofo而言,應對“微信”與“小程序”強大勢能的最後底牌,無疑是滴滴。可以預見,假使戰爭真的全面開啟,滴滴出行開始全面給予ofo入口,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屆時,二者間的PK,或會成為2017年互聯網圈內的最大看點之一。

經歷了過去一年資本的瘋狂催熟之後,看起來,共享單車領域的終局,或將很快到來。

最後一個令人好奇的疑問是:摩拜與ofo會複制此前滴滴與快的之間先你死我活再友好合並的軌跡嗎?

至少看起來,這個可能性不小,而身為滴滴重要股東之一的騰訊,將勢必在其中扮演關鍵性的作用

共享單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50

共享單車數據報告:解讀摩拜ofo們的用戶與未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8/161547.shtml

共享單車數據報告:解讀摩拜ofo們的用戶與未來
企鵝智酷 企鵝智酷

共享單車數據報告:解讀摩拜ofo們的用戶與未來

共享單車或許能夠推動一個更加通暢、環保和誠信的出行環境。

本文由企鵝智酷(微信ID:  BizNext)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馮辰。

在資本並不活躍的2016,以摩拜單車和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成為了明星項目,數月間吸引了10億元以上的資本,並帶動十余家共享單車創業。

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橙色、黃色的自行車也從並不多見到觸手可騎。共享單車,其實叫B2C分時租賃更準確些,這種商業模式是真正在解決人們的痛點還是在創造需求?

也許你想了解:

摩拜與ofo,各自用戶表現和增長情況如何?(第三方監測數據)

共享單車用戶有哪些特征?每次騎行距離如何?有哪些典型使用場景?

人們的短途出行的行為,有沒有因為共享單車而改變?

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

在共享單車最火熱的這個冬天,企鵝智酷在線調研了六千余名智能手機用戶,結合Ques Mobile大數據,為你揭示消費者對於共享單車的使用行為和共享單車模式的現狀和趨勢。

主要發現:

ofo和摩拜單車作為共享單車市場的兩強玩家目前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二者用戶重合率增長明顯。ofo比摩拜的年輕用戶更多,但打開頻次更低;

地鐵站/車站與目的地之間的通勤是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出行場景,61.3%的用戶單次騎行距離在三千米以內,南方城市用戶單次騎行距離比北方用戶遠;

偶遇式騎行、健身鍛煉和主動出行的場景具有增長潛力;

共享單車用戶的活動參與和分享意願很高,70%的用戶表示未來還會經常使用;

如何更好地權衡單車的流動性與用戶出行計劃性,騎行舒適度與磨損度,以及更好地引入互聯網征信是共享單車未來可改善的方向。

一、兩強格局:用戶增長迅速,重疊用戶擴大

與格局已定的打車應用相比,共享單車模式在剛剛興起時的推廣更加理性。以ofo和摩拜單車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是市場的先進入者也是占有率最高的兩家,二者均處於用戶數大量增長階段。

1

從Quest Mobile監測的ofo與摩拜單車的月度日均活躍用戶數變化來看,兩家的日活從2016年8月起開始持續快速增長。

摩拜單車新進入北京、深圳和成都後當月的日均活躍用戶增長非常明顯。ofo,在7月和8月由於學生放假導致需求驟減,月度日均活躍用戶明顯降低,開學後及走出校園之後增長加快,但是增速慢於摩拜單車。

不過,ofo在2017年1月份開始陸續開通合肥、佛山、武漢等多座城市,其增長速率比上個月明顯加快。共享單車的用戶市場初具規模,此時開拓新城市對於整體用戶增長效果十分顯著。

2

我們還發現,隨著共享單車兩強玩家滲透率的提高,二者的用戶重合率也在增長。2016年10月已有超過21萬用戶是ofo和摩拜單車的雙用戶,11月增加至49.05萬,12月達到72.82萬,2017年1月達到了121.56萬。

目前單車的投放量還沒有達到隨時隨地有車騎的程度,這對於除兩強玩家之外的其他共享單車公司也是一個機會——用戶“非排他”地使用共享單車應用,甚至已經下載一個共享單車應用的用戶可能比非用戶更容易下載第二個共享單車應用,而多下載一個應用的最主要的門檻就是用車押金了。

ofo用戶的人均單日使用次數和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均略低於摩拜單車用戶。用戶較頻繁打開應用可能是由於尋找周圍的車,或者查看活動等。高頻的打開行為也為共享單車應用在騎行之外拓展其他消費場景提供了可能性。

根據企鵝智酷的調研,ofo和摩拜單車的用戶性別比例較為接近,而ofo的90後用戶比例比摩拜單車高近10%。起源於校園的ofo更容易培養更年輕用戶的單車使用習慣。

二、出行場景:以五千米以內的剛需通勤為主

3

從用戶的出行場景來看,高達62.9%的用戶使用共享單車完成地鐵站/車站和目的地之間的距離。共享單車目前主要投放的地點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車站/地鐵站和目的地之間容易形成短途出行的高頻需求。49.5%的用戶會在步行過程中看到單車就使用以節省出行時間,這說明隨機偶遇式的用車出行場景非常多,單車提高了人們的出行效率。

騎車健身鍛煉和與朋友騎車出遊的場景分別占20.4%和16.4%,這兩種場景可能更多屬於主動出行,頻率相對剛需通勤更低,騎行時間可能更長。

校園內通勤盡管占整體6.3%,但是對於數量龐大的在校學生群體而言是最主要的日常通勤,在封閉校園中通勤的頻率高而且規律明顯,是不可忽視的市場。

4

從共享單車用戶的單次騎行距離分布來看,92%的用戶單次騎行的距離在五千米以內。單次騎行三千米以內的用戶最多,占61.3%,其次是3-5千米,占30.7%。從城市維度來看,南方用戶單次騎行距離遠的占比更高。廣州和深圳的用戶單次騎行距離小於三千米的比例低於北京和上海,騎行三千米以上的比例更高。

不同用戶的短途出行行為和高頻通勤區域能反映其生活習慣甚至消費力。通過大數據可以優化單車投放。根據不同特征類型用戶的使用行為和偏好為其提供更具個性化的延伸服務,也是共享單車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的可能方向。

三、用戶態度:積極參與,留存率高

5

用戶對共享單車的線上和線下的主動傳播意願非常積極。無論是ofo還是摩拜單車,均有超過六成的用戶會主動推薦他人使用共享單車。和摩拜單車相比,ofo的活動更加豐富,app中有專門的活動菜單,活動包括星期一免費騎、在特定時間騎行可抽獎等。ofo用戶分享騎行體驗或者紅包的比例也比摩拜用戶高近兩成,參加相關活動的踴躍程度也遠高於摩拜單車(33.2% vs 11.6%)。

由於ofo單車初版不如摩拜單車結實,ofo用戶上報車輛故障的比例明顯高於摩拜單車用戶,分別為39.3% 和26.2%。二者用戶舉報違停(如停在校外/小區里等)的比例分別為18.9%和13.2%。用戶在規範用車上比較積極。作為具有全民共享性質的產品,共享單車不僅實現了單車的共享,在運營上也調動消費者協助維護車輛質量和信息共享,以及通過優惠共享和活動參與鼓勵用戶在社交鏈中自發傳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

6

在良性循環的運營下,共享單車的用戶忠誠度非常高。我們發現大多數用戶對於共享單車並不是一時嘗鮮,從用戶整體使用反饋來看,共享單車極有潛力成為高頻使用的裝機必備應用。有近七成共享單車用戶表示,還會經常使用。僅1.2%的用戶表示不會再使用。高留存率意味著在目前市場未飽和的情況下獲取新用戶更加關鍵。

四、痛點與改進:往返需求、舒適度和信用分

7

1、流動性與計劃性的權衡

整體來看,共享單車用戶目前的最大痛點是想騎車的時候周圍沒有,占55.2%。在人流量比較高的地區附近,隨著單車投放量的增加,會形成一定的動態平衡,想騎卻沒有的情況會減少。

其次是往返需求難以同時滿足:擔心返途沒有車的情況是41.4%的用戶的痛點。返途車不在的不確定性,本質上和“想騎但周圍沒有”的情況類似。使用共享單車的用戶可分為單程用車和往返用車,往返用車的用戶在回程之前是一直推著車,還是先把車鎖上等返途再重新找車,可能是令往返用戶比較尷尬的選擇。

隨著用戶使用共享單車出行習慣的養成,會有部分用戶的用車出行更加具有規律性。目前摩拜單車的15分鐘預約功能對於用戶而言已經是一個可以提前規劃用車的場景。未來如何在單車的流動性和滿足用戶的出行計劃性之間權衡優化,或許是共享單車進一步打磨用戶體驗的一個可行方向。

2、舒適度與磨損率的權衡

共享單車的騎行舒適度也為四成用戶所詬病。以摩拜為例,智能鎖、實心胎和更沈重的車身讓一輛共享單車造價不菲,盡管長期攤薄了運營維修成本,但犧牲了一些用戶體驗,也導致了用戶無法騎行過長的距離。舒適性和磨損率的問題ofo和摩拜單車都在新一代單車中進行了優化。

3、推動社會征信

摩拜單車在應用中引入信用分,用戶註冊後即可獲得100分基礎信用分,良好的騎行記錄和檢舉違停現象可以增加信用分,反之會減少信用分。當分數低於100分時騎行費用增加。然而,21.2%的消費者認為他們並沒有從信用分的增加中獲得收益或者激勵。

最近獲得1億元A+輪融資的優拜單車與芝麻信用達成了“免押金掃碼租車”服務協議,只要芝麻信用評分達到650分以上,用戶無需押金即可租車。在多數共享單車應用均需要用戶繳納99~299不等金額的押金時,免押金對於新用戶會有吸引力。而對於有使用單車出行剛性需求的用戶,下載多個共享單車應用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共享單車推動社會信用建設也是可以優化改進的方向,如將多次騎行獲得的信用記錄作為個人整體信用記錄的一個參考維度。目前,不同的信用記錄還沒有做到跨平臺的打通,信用記錄被賦予的權重依然比較低。未來,信用會是越來越重要的虛擬貨幣。

五、共享單車模式會改變我們的出行嗎?

在企鵝智酷之前的調研中,我們發現互聯網產品的使用會潛移默化地改變用戶的行為,如外賣應用的普及削弱了人們下廚做飯的意願,打車應用的普及削弱了人們買車的意願。那麽使用共享單車是否也會改變人們的短途出行意願呢?調研中顯示的消費者改變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8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近六成用戶有了更好的代步選擇。自行車也代替了一部分公共交通甚至打車的出行。特別地,有48.7%的消費者在使用單車之後短途出行頻率增加,這說明共享單車對於消費者主動的短途出行有明顯的刺激作用。沒有出行改變的僅占8.8%。

共享單車,或許叫單車分時租賃更準確些,因為狹義來看它並沒有充分調動閑置的單車資源,目前還是以專門生產的單車為主。但是它依然是一種帶有“分享精神”的生活方式——用戶不需要擁有單車便可以使用,並通過自己的力量協助單車的運營更規範和更效率。

用戶調研顯示共享單車並不是在創造偽需求,而是確實在解決短途出行問題和提供對一些人而言更優的出行解決方案,並已經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用戶忠誠度。也許剛誕生不久的共享單車依舊有各種問題,但長遠來看,它或許能夠推動一個更加通暢、環保和誠信的出行環境。

共享單車 環保出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347

共享單車之後,知名投資人告訴你2017年投資熱點在哪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8/161539.shtml

共享單車之後,知名投資人告訴你2017年投資熱點在哪里?
GPLP GPLP

共享單車之後,知名投資人告訴你2017年投資熱點在哪里?

AR、VR需要深入到具體產業做優化。

本文由GPLP(微信ID:gplpc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墨行。

e52c3a0e6d004a01d989988170d2814b

2016年投資人愁沒有好的投資領域,於是蜂擁擠進了共享單車領域,而到了2017年,將有哪些領域將取代共享單車成為被投資人看好的領域呢?

同時,對於過去2年經歷了從泡沫到寒冬的AR、VR,投資人和創業者紛紛如何看,人工智能的普及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在2016年“大時代”GPLP首屆年會暨頒獎典禮上,VC機構投資人與創業者共話2017年投資趨勢。

後資本寒冬時代:2017年值得關註的投資領域有哪些?

藍馳創投執行董事曹巍:2017年投資主題是回歸需求

00a439862e86ceec01a2f26a973f562d

目前來看,整個圍繞用戶增量的行業紅利周期慢慢到了臨界點,線上流量和線下流量成本都在快速升高。同時,這也意味著做用戶獲取到底是線上還是線下其實已不重要。

因此我認為2017年的主題叫做回歸,從創業這件事情本身回歸到需求本身,圍繞需求抓住有爆發性的機會是貫穿2017年的主題。

我們會更多尋找細分產業中產業升級的機會,其中金融、教育、醫療是我們重點關註的細分領域。

在互聯網與金融領域,過去更多是模式方面的創新,但是現階段,靠管理就能夠抓到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既有管理,又要有一些技術上的Demo,需要創業公司既要有商業模式的創新,同時團隊在技術和核心對於金融理解方面要有一定深度。

在醫療領域,我們覺得其實其更多的痛點是在服務供給鏈上,全國三甲醫院和高質量知名的醫生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創業團隊是否能夠找到好的機會,通過創新技術和數據手段解決或者提升供給效率或者創造供給本身,是我們接下來比較關註的一個方向。

此外,在線教育領域我們過去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未來我們會繼續尋找從獲客成本要運營成本到師資模式上有創新的公司。

思偉投資合夥人崔麟:完全賺吆喝的互聯網時代已經過去

01549bc3166e693d28b7ea67936ceda0

隨著整個經濟的發展,國內互聯網生態已經在過了完全賺吆喝的時代,因此現在創業公司需要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該考慮商業模式是什麽,而驗證產品是否為剛需的方法就是看大家沒有付費意願,這也是我們最近一段時間在看一些非常出色的公司時總結出來的一些共同點。

我們最近會比較關註2B的互聯網公司機會,因為互聯網到了這個階段,大量企業主開始意識到要實現從傳統企業向互聯網企業的轉化,必須讓整個互聯網系統穩定,這就必須依靠與IT的支持,這些創業公司能夠給大的企業提供從端到端,從用戶端到服務器端整個鏈條中IT體系的可視性,這類型企業在美國發展非常迅速,而在國內也具備很大的成長空間。

神州付創始人孫江濤:現階段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屬於“鬧饑荒”時期

d3a63d8e61ae97cadce4221e5a4def9b

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大的紅利機會沒有原來那麽多了,偶爾出來一些機會也會迅速的被一些創業企業或者BAT捕捉到。創業公司從0到1的發展階段,現在所面臨的難度和挑戰要比過去高得多。

以至於最近一年TMT領域並不是非常大的機會都會被投資機構或創業者所關註,比如共享單車,現在算起來都能有幾百家公司在從事這個領域,但我相信這個領域最終出來的企業肯定只是個位數。

從創業者的角度來說,目前這個階段屬於“鬧饑荒”的狀態,創業機會偏少,因此這樣非常考驗投資機構甄別能力,對他們來說一直不投也不行,投其實機會又不是特別多,如果一些細分的領域,或者大的產業機會能被一些機構抓住,他們或許可能就會成為下一代知名的投資機構。

TOTWOO創始人王潔明:個性化需求中蘊含機會

e469aa6204276e8a8735ffad5a481dab

之前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市場關註,巴菲特投資了一家做智能珠寶的公司,這讓人特別好奇,為什麽他會對這家公司感興趣,因為在當時美國第一家做手環的公司已經宣布倒閉了。後來美國媒體采訪他,問他的投資邏輯是什麽,他說特別簡單,珠寶幾千萬年前就存在,所以投資這個事情本身是安全的。但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是不是可以給珠寶一種全新的體驗,讓其符合現在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是智能珠寶的由來。

說這件事情是希望說明,隨著時代的變化,周邊互聯網技術環境的變化,以及消費升級的需求,將誕生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和投資機會。

科益茶葉創始人李委紋:傳統行業轉型關鍵在多元化盈利模式

1a26fa5b311d48688477ffab9c2e3644

茶葉在中國是非常傳統的行業,這個行業里面我們做了一些創新和顛覆。我們自主研發了一款全自動智能泡茶機,可以在公共服務場所自動為消費者提供自助式的茶水服務,解決公共服務場所的喝茶難的痛點。

在不斷測試和摸索中,我們探索出了多元化的盈利方式。比如在跟建行溝通時,他們希望能用智能終端做收單業務,在我們機器上裝他們閃付模塊,相對應的我們可以獲得每單3元補貼。

另外這個產品做著除了能賣茶水,收單業務還可以通過機身做廣告盈利,以及通過二維碼幫助公眾號吸引粉絲。

可以看到,從傳統的思維轉變過來以後,其實是有很多盈利的方式方法可以盈利的,因此在我看來,未來傳統行業的轉型一定是要從單一的盈利模式向有更多增值服務的方向轉變,這樣企業才有更多的盈利空間,投資人也會更加看重。

人工智能行業:到底該在哪里落子?

思偉投資合夥人崔麟:看好終端和底層之間的機器人產品

我認為中國在機器人這一塊有這樣的優勢,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做出質量上非常好的產品,這就給了我們機會。

目前機器人主要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在工業機器人這一塊我們做的比較少,但是機會也很大。而在服務機器人這一塊,目前銷量最大的產品是掃地機器人,除了這個之外其他的機器人並不是特別多。因此國內現在直接能夠做終端產品的公司會比較少,更多看到的是終端和底層之間的產品,然後在這個上面可以搭不同的架子,從機器人角度來說,就是可以把小腦做出來,小腦這一塊機會其實是很大的,中國這一塊其實做的還是相當不錯。

神州付創始人孫江濤:商業機器人將率先實現盈利

我覺得工業機器人變現或許比服務機器人更快。

我們看到工業機器人普及越來越快,可以看到特斯拉工廠絕大多數是靠機器人完成的,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最後的那幾厘米或者幾毫米和人的接觸,其實這一段體驗的完成還是蠻困難的,因為它並不簡簡單單是機器人的技術,有非常多周邊服務要去完成,才能最終把人接觸的UI的界面,無論是聲音動作還是各種方式的交互變得更加友善。

人的感受其實是由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組成,很多人在多年前就想做炒菜機器人,但是到今天應用起來還是很窄的範圍,需要大廚給他更多的指點,機器人學習的過程還沒有很好的實現。

如果短期內來看,可能未來兩三年商業機器人領域能夠盈利,而如果布局更長遠一點的話,最終偉大的To C端的機器人也將會誕生。

藍馳創投執行董事曹巍:AI領域探索開始由通用向細分行業延伸

目前2C端機器人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無人汽車和以服務與陪伴為代表的機器人。他們兩者對於誤差率低容忍度和覆蓋的人群是不同的,比如像無人駕駛對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時速可以達到120邁,它的誤差率可能是99%,但是陪伴式機器人它對誤差率相對來講就沒有那麽高了,同時它們人群的普及面比較廣。現在我們也是圍繞這兩個大的方向在做探索。

藍馳在矽谷的時候最早是從技術型VC起家,在國內我們也投資了各種Pass平臺以及技術方面的基礎設施,在AI這個領域我們認為其整個產業鏈鏈條已經到了現在這個時間節點,有了足夠雲端處理能力,大數據連接以及圍繞大數據對場景進行數據優化和AI訓練打磨,由此圍繞AI在垂直領域的探索更多是從通用需求,比如聽覺、視覺、觸覺方面的識別真正到了細分垂直領域,比如目前最為普及和應用最多的就是像交通、金融這種數據比較充分的領域。

此外我們仍然在尋找真正把AI和產業需求結合到一起的公司,其前提就是要理解相關產業,對其有一定認知。

TOTWOO創始人王潔明:to C 端人工智能進入投產階段為時尚早

從產業來說,中國的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深圳有全球最好的產業鏈,什麽東西都能做出來,這種情況下真正想創新其空間是非常小的,就像無人機可能投了很多,但是會發現這些公司虧損是很嚴重大。

有時候我跟人經常溝通,這些人工智能的東西到底是不是消費者要的,還是只是一個to VC 的概念。其實現在大部分的技術很難解決消費者的需求,真正要進入到投產,開始盈利的階段還為時尚早。

科益茶葉創始人李委紋:解決實際的終端痛點和難點才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人工智能這個東西聽上去太高深,但是有一點,我在做我們產品的時候會跟所有研發團隊都說,我們所有的智能技術一定要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終端問題智能就是白搞。

因此,所有的人工智能也類似,都必須首先解決實際的終端痛點和難點,解決實際的盈利問題。

VR、AR投資:虛火太旺,技術問題待解

藍馳創投執行董事曹巍:AR、VR需要深入到具體產業做優化

過去兩年AR和VR經歷了從泡沫期到寒冬期。

兩三年前我去參加很多會議的時候大家提AR和VR,線下創業者80%都在做通用平臺和技術,做非常高屋建瓴的,而最近其實也還有VR和AR行業會議,規模小了不少,而且也開始真正深入到細分行業了。比如有個VR公司在做礦級有培訓流程的,中國之前發生過各種各樣的礦難,很多因為操作不規範沒有經過充分培訓,但是培訓本身又非常昂貴,對基礎設施要求很高。而另一方面,企業主希望礦開好之後可以運營當天就開始幹,其實這里面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需求,就在幫助傳統的礦業做培訓,這已經是圍繞具體需求給出解決方案,是服務真實的需求。

總而言之,不管AR還是VR,2017年大家還是要回歸需求本身,了解產業、發現產業,對產業需求做一些優化,圍繞這些需求做一些深度服務。這類公司解決了問題才能產生價值,而不是空對空地談。

神州付創始人孫江濤:AR、VR技術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我覺得AR和VR和智能可穿戴設備有類似的情況,這類技術依然停留在實驗室的階段,在做一些小規模的測試,未來這兩類技術和應用都會對人們生活有非常大改變,但是現在體驗離真正應用起來還有一段距離。

思偉投資合夥人崔麟: AR、VR普及需要一個大眾化場景

我個人感覺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定要確定這個技術是不是剛需,今天制造系統來看AR還是VR都不是剛需,我記得在AR、VR炒最火的時候還有一個概念就是共享單車,我跟朋友聊的時候,這兩個當中我們會賭共享單車不會堵AR和VR,AR和VR是有了更好,沒有也無傷大雅的產品,這類型的技術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向B端走,要找一個真正懂得人把這個技術催生或者使用場景大眾化,如果直接是可有可無的技術直接做C端,還是比較難。

投資 VR A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