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預計有望創美股最高募資記錄的阿里巴巴下月可能就在納斯達克上市,美股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投資組合,為迎接中國頭號電商虛位以待,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中國最大搜索引擎百度、阿里巴巴的兩大股東雅虎與日本移動運營商軟銀都可能成為犧牲品,被投資者拋售。(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月上旬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彭博消息稱,阿里巴巴正計劃9月3日啟動路演,預計歷時兩周,首站為香港和新加坡,然後轉戰倫敦,最後登陸美國。美國的路演將於9月8日在紐約拉開帷幕。阿里巴巴將公開上市日定在9月16日。
此前外界預計阿里巴巴IPO募資規模將高達200億美元,那將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美股IPO,也是中概股的最高記錄。彭博統計,目前美股最高記錄是Visa公司2008年募資196.5億美元的IPO。
一些分析師預計,上市後阿里巴巴估值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甚至更高,將躋身美股市值最高的20大公司之列。
美股即將迎來“龐然大物”,一些基金經理向路透表示,投資者可能趁此機會拋售一些失去吸引力的個股。券商Forward Securities的首席投資官Jim O'Donnell認為:
假如既未能達到預期,又未能展現光明的前景,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被視為拋售的對象,要為阿里巴巴那樣的大牌騰出空間。
O'Donnell提到,亞馬遜可能是受阿里巴巴上市影響被拋售的個股。目前亞馬遜盈利增長疲弱,還大量投入開發電視劇、無人機和智能手機等非核心業務,市場對該公司的不滿越來越多。
也有分析師指出,亞馬遜與阿里巴巴各有地域優勢,前者不會輕易被後者取代。
還有業內人士預計,阿里巴巴的兩大股東雅虎與軟銀可能遭到拋售,因為此前許多投資者就是把這兩家公司視為阿里巴巴的替代投資,現在真身出場了,替代品自然要讓位。
但管理45億美元資產的Morgan Creek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Mark Yusko說,很多無法分到阿里巴巴IPO“蛋糕”的投資者仍可能利用雅虎和軟銀捕捉這次IPO的良機。
另外,由於預計中國電子商務將迎來繁榮期,這也可能促使一些持股中國搜索巨頭百度的美國投資者轉投阿里巴巴懷抱。
周五,阿里巴巴向美國監管機構遞交的IPO招股文件顯示,IPO區間60~66美元,將發售3.2億份ADS,若算上給承銷商多余股份,最高融資額243億美元。以IPO區間中值計算,阿里巴巴市值1550億美元。阿里巴巴計劃9月8日起路演,持續約兩周;9月18日或敲定IPO價格,正式交易於轉天進行。(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阿里巴巴IPO價格區間為60~66美元,將發售3.2億份ADS,融資額為211億美元。阿里巴巴將給承銷商多余股份,若算上這部分融資額,預計最高募集資金為243億美元。若以IPO區間中值計算,阿里巴巴市值為1550億美元。彭博社報道稱阿里巴巴市值最高可達1627億美元。阿里巴巴將於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BABA。
阿里巴巴很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IPO。此前Visa公司在2008年共募集了197億美元。科技股IPO方面,Facebook在2012年上市時籌資資金160億美元。若以66美元IPO價格計算,阿里巴巴將成為市值第三大的互聯網公司,僅次於谷歌和Facebook。阿里巴巴IPO最終定價也可能超出66美元,例如Facebook和Twitter就是如此。
阿里巴巴的大股東中,日本軟銀不計劃出售任何股份。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日本軟銀持股比例將從此前的34.1%降到32.4%。雅虎計劃出售1.22億股,持股比例從此前的22.4%降到16.3%。馬雲將出售1280萬股,其持股比例從8.8%降到7.8%。阿里巴巴大股東對IPO表示樂觀,這與Facebook上市時截然不同。Facebook上市後,一些大股東拋售了1/3的股份。
彭博新聞社援引消息人士報道,阿里巴巴集團計劃自9月8日起在紐約與投資者見面,路演持續約兩周,在美國和亞洲均會進行。阿里巴巴計劃於9月18日敲定IPO價格,正式交易於轉天也即9月19日進行。在與投資者見面前,阿里巴巴向美國監管機構遞交了IPO招股文件,內容包括上述的IPO價格區間、計劃發行數額等。IPO時間表可能仍會有變動,在此之前,IPO時間安排至少修改了兩次。
瑞信、德銀、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將參與阿里巴巴IPO工作。高盛是穩定市場經理人(stabilization agent),將負責監督IPO初期股票交易情況。巴克萊為指定IPO做市商,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今年截至6月,阿里巴巴活躍買家高達2.79億,其IPO受到了廣泛關註。不過,彭博社指出,投資者應當心阿里巴巴的風險,其公司治理允許內部人士擁有控制權,股權所有結構可能遭到中國政府的反對。
華爾街日報消息人士稱,阿里巴巴IPO將含親友股計劃(directed shares program),表示公司在上市前,將部分股票的認購權以IPO價格指定給公司員工及親朋好友,這多用作員工福利、親友福利的一種變現形式,不屬於內幕交易。
從一家蝸居於公寓樓里的創業小網站,到中國電商巨頭,再到如今變身赴美上市的超級商業航母,阿里巴巴是如何一步步通往美國史上最大IPO之路的呢?彭博新聞社以一幅幅圖表繪制出阿里一路走來的成功之路。
現狀——伴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阿里巴巴成長在電子商務的繁榮大潮之中
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大力驅動了阿里巴巴平臺的產品銷售。預計到2070年,超過70%的中國人口可能被劃分為中產階級。屆時,中國商品和服務消費總額有望接近10萬億美元。
分析人士稱,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是這家電商巨頭最主要的驅動力之一。在總人口約為14億的中國,互聯網用戶預計將於明年突破8.5億。
上圖:中國年均GDP增速
左下:中國互聯網用戶增長趨勢
右下:中國消費總量趨勢
時間線——從馬雲小小的公寓到紐交所
1999年初 阿里巴巴誕生
那一年,帶著從80個投資人那里融來的6萬美元,馬雲在自己杭州的家里宣布成立電子商務網站Alibaba.com。
2000年1月 引入外部投資者
日本軟銀在進駐中國時選擇對阿里巴巴投資2000萬美元。如今,軟銀在阿里的股份占到34%,是最大股東之一。
2001年12月 用戶總量歷史性的突破
阿里巴巴註冊用戶數突破100萬
2003年5月,阿里拓展至C2C市場
主攻B2B(business-to-business,企業間電子商務)市場的阿里巴巴成立了C2C(consumer-to-consumer,個人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網站淘寶網。
2005年8月 雅虎戰略註資
阿里巴巴選擇了雅虎作為其戰略合作夥伴,雅虎以10億美元現金和中國雅虎的全部資產換來阿里巴巴集團40%的股份。
2005年11月 馬雲暗示打算將阿里上市
馬雲稱,阿里巴巴正考慮在未來3-5年赴美上市
2007年11月 阿里巴巴網絡公司在港交所掛牌
阿里旗下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Alibaba.com Ltd.)登陸香港交易所主板,融資17億美元。在港交所IPO首日,阿里市值沖上257億美元。
2011年9月 引入新投資
阿里巴巴引入新的投資者,包括俄羅斯互聯網投資公司DST Global、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此舉將阿里巴巴推升至僅次於百度、騰訊的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之列。
2012年6月 阿里巴巴網絡公司私有化
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以24億美元私有化在港上市的子公司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
2012年9月 從雅虎回購半數股票
阿里巴巴從雅虎回購自家股票,收回雅虎所持股份的50%。同時,雅虎宣布計劃向股東返還30億美元。
2014年5月 阿里正式宣布赴美上市計劃
阿里巴巴選擇在紐交所上市,並計劃以“BABA”作為其上市代碼。分析師預計,屆時,阿里巴巴總市值可能高達1680億美元,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
2014年9月 阿里巴巴有望在IPO首日募資211億美元
在招股說明書中,阿里巴巴宣布通過IPO尋求211億美元融資,這將令其摘取美國史上最大IPO的桂冠。阿里稱,計劃以每股60-66美元之間的價格發售3.201億股美國存托憑證。
| ||||||
八月二十日的喜來登國際會議廳,一位身穿黑色T恤,戴著眼鏡,看似學生的年輕人站在講台上;而台下則坐著一群花了一萬元買門票入場的台灣資安界科技人士。 他是徐昊,在網路圈綽號windknown。白天,他是中國科技公司的軟體工程師,晚上,他則有另一個身分:駭客。兩個月前,他因為開發蘋果iOS 7.1.1系統的越獄(編按:利用蘋果行動裝置系統漏洞,取得最高許可權,Jail Break,簡稱JB)工具,而讓他隸屬的盤古越獄團隊在駭客圈竄紅,不僅成為中國第一支成功越獄蘋果系統的團隊,也是亞洲首例。 「如何繞過簽名檢查、通過沙箱、開發核心漏洞、輸入代碼……,」徐昊向台灣資安界工程師這麼解說,如何找出蘋果iOS 7.1.1系統的漏洞。用過蘋果手機的人,對「越獄」一定不陌生。七年前,iPhone第一代推出時,使用者若想在手機上,安裝蘋果軟體商店(App Store)以外的應用程式,或是變更手機介面,就必須下載「越獄」軟體。 越獄軟體需求大兩個月就有兩千萬人下載 以越獄手機使用的第三方線上軟體商店「Cydia」為例,短短兩個月就有兩千萬蘋果行動用戶(手機和平板)下載使用;而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創市際去年底的報告顯示,台灣有兩成蘋果手機用戶曾使用越獄工具。 破解蘋果最新系統,很難嗎?「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人力,」台灣駭客年會召集人蔡松廷表示,自iPhone第一代發布以來,歐美駭客早已開始著手找漏洞,設法達到完美越獄境界(編按:手機重開機後仍是越獄狀態),而近年蘋果公司除了持續修補駭客找到的漏洞,也不斷強化產品,「通常要有三到四的0–day(未修補漏洞)才能破解,」 他說。 iPhone問世七年,iOS系統歷經五十次更新,蘋果堅持的不開放原則,燃起駭客破解的動力。第一代系統由美國、法國、英國工程師組成的團隊破解,接下來的版本也都由美國人拔得頭籌。 用戶「等很久了!」系統更新到破解花三個月 因此,今年六月,iOS 7.1.1越獄工具發布的消息一出,震驚駭客圈,因為開發者竟是中國人。蘋果仁網站總編輯呂哲宇說,這是目前最難破解的版本,從系統更新到破解長達三個月,用戶已經「等很久了!」 徐昊是其中的核心成員,他表示,發布當天,他在IP位置清單中,發現來自美國矽谷的蘋果公司,「從美國時間晚上九點到凌晨兩點,一直在測試和分析,」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旗下的工程師徹夜研究工具。目前,他們在越獄工具中應用的漏洞,也還未在更新的iOS 7.1.2系統中被修補。 一般人對駭客有負面印象,也讓「駭客」這個身分充滿神秘感。蔡松廷說,駭客白天也是一般上班族,不少人在政府、企業的資安部門上班,甚至還有相關科系的大學教授。 徐昊也一樣,一直研究微軟Windows系統為主,直到五年前,他換第一支蘋果手機iPhone 3GS,赫然發現手機的主人不是自己,而是蘋果公司。「沒有辦法瀏覽手機上的磁盤(硬碟)和目錄,用戶能做的事情很少,」徐昊說,相較於微軟Windows的使用者,可以自行下載驅動程式、組裝硬體,蘋果用戶卻無此權限。於是,他和幾位駭客朋友組團,直到去年底,他們發現手中掌握的漏洞,不論類型和數量,都達到一定規模,這才讓研究有了轉機。 曾面臨破局危險發布前團員只睡五個小時 團隊成員分布在上海、北京、美國和深圳,「工具發布前一兩個月,為了線上討論,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徐昊表示,研究中間,蘋果修補了他們發現的其中一個漏洞,讓他們不得不拉長研究時間,而且隨時都有可能破局。 過去破解蘋果系統的知名駭客,像是尼古拉斯.阿萊格拉(Nicholas Allegra)和綽號Comex的駭客,都因破解蘋果iOS系統而聲名大譟,相繼被蘋果延攬,擔任公司內部重要職位。 根據蘋果安全專家查理.米勒(Charlie Miller)表示, iOS的漏洞價值高達二十五萬美元, 而 iOS 7的漏洞預估值更高達五十萬美元,過去常有「不道德駭客」販賣漏洞給有心人士,從事非法行為。以此計算,盤古發現的四個漏洞,在地下市場達約新台幣六千萬元價值。 盤古在其官方網站的感謝名單中寫道:「感謝蘋果公司帶給我們優秀的作品」,意味著沒有蘋果,就沒有他們。換個角度來看,蘋果更新軟體的動力,其實也是來自這群駭客。 今年六月,庫克才在蘋果開發者大會上,大力讚賞預計九月推出的新產品iOS 8,如今,全球駭客們已摩拳擦掌,預計秋季一推出,全球駭客圈又將掀起一波激烈攻防戰。 【延伸閱讀】在台灣「越獄」,違法! 根據現行美國圖書館版權局「千禧年數位版權法案」(DMCA)的豁免條款,蘋果手機的越獄具備合法性,但如果越獄後使用盜版軟體,或是取出合法軟體中的程式碼修改,仍屬違法行為。 然而,DMCA只適用於美國,在台灣越獄仍算是違法。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科技律師黃沛聲表示,美國一開始不准使用者越獄,當時為人詬病,甚至出現「刮鬍刀柄與刀片,要出自同一家廠商,才能使用」的反對聲音。因此,在二○一○年才將越獄納入了不罰項目。台灣雖參酌美國做法,但在豁免條款上,並沒有與其並進,根據著作權法,台灣仍不允許使用者解除蘋果手機的限制。 整理:莊雅茜 |
調查顯示,由於醜聞頻傳,監管當局加強監督,倫敦外匯交易員今年獎金將創下銀行員工中最大的降幅。
根據薪資網站Emolument的預估,外匯交易員2014年的獎金料減少43%,大宗商品部門的同事獎金可能增加41%。該網站稱,去年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員平均拿到的獎金分別是13.4萬英鎊(134.2萬人民幣)及10.6萬英鎊。
每天交易量達5.3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正接連接受調查,經紀商受到指控,泄露機密的客戶資料,並合謀操縱基準匯率。由於客戶活動減少,外匯交易的營收也受到壓縮,監管機構致力於壓制過高的薪酬,以免爆發另一次金融危機。歐盟禁止獎金金額超過固定薪資的兩倍。
“外匯市場如今日子不好過,許多交易員失業,”人力資源公司Kennedy Group的首席執行官Jason Kennedy說。 “不必付高薪,反正這些人也無處可去,而且在醜聞風暴之後,這些銀行寧願放低姿態,因此甚至連普普通通的獎金都不願支付,以免引人註目。”
巴克萊銀行(Barclays)、花旗集團(CitiGroup)、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 AG),涉嫌操作匯率,正面臨數額巨大的罰款。而巴克萊、德意誌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和瑞銀集團(UBS)占了銀行外匯市場交易量的43%。(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香港富商洪永時(Stephen Hung)以一次訂購30輛勞斯萊斯的驚人訂單,刷新了全世界對中國土豪的認識。
9月17日,香港房地產巨擘洪永時下單定制了30輛勞斯萊斯加長版幻影汽車,創下該品牌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訂單記錄。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這筆訂單總額價值2000萬美元。這些汽車將劃為洪永時名下的澳門路易十三酒店和賭場(Louis XIII hotel)資產,專門用於接送富有的中國賭客。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盡管澳門賭業今年經歷了2012年以來最慘淡的夏季,但路易十三酒店承諾,將在2016年開業時將酒店奢華程度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比如,如果客人需要這棟22層大廈最為昂貴的套間,那他必須付出每晚13萬美元的代價。
據勞斯萊斯透露,每一輛加長版幻影汽車都將由公司Bespoke Vehicles Team團隊精心打造。每輛車的內飾和風格都將體現出55歲的洪永時先生超群的品味。事實上,其中的兩輛車將額外在內外部均嵌入黃金零部件用以裝飾。它們將成為史上最為昂貴的勞斯萊斯定制版幻影汽車。所有30部幻影汽車都將配以Graff奢華珠寶研發的定制時鐘。
此外,勞斯萊斯汽車公司也將參與路易十三酒店勞斯萊斯車隊專用停車場及車道的設計,並將為其來自澳門的司機團隊提供定制版幻影汽車的駕駛和操作方面的培訓。
實際上,比這筆天價訂單更加引人矚目的是洪永時對於勞斯萊斯汽車長久的熱愛。《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作為富二代,洪永時用於工作的座駕就是勞斯萊斯,甚至在花旗銀行做實習生的時候,他就開著心愛的勞斯萊斯汽車了。
洪永時還曾擔任美銀美林亞洲區投資銀行部門負責人。
不僅如此,他還曾將一部亮粉色勞斯萊斯幻影加長版送給來自墨西哥的模特愛妻Deborah Valdez-Hung。兩人於2012年喜結連理。
《車迷之家》文章援引媒體報道稱,“勞斯萊斯汽車的定制服務非常全面,”洪永時介紹說,“這部車從內飾到外觀都是黛博拉最愛的粉色,而且我們很榮幸地得知勞斯萊斯汽車將這種顏色命名為‘黛博拉粉’。”
車輛運抵香港之後,洪永時夫婦在合作夥伴的幫助下為其增添了一個奪目的細節:用總重超過一百克拉的鉆石對他們所有勞斯萊斯汽車的“歡慶女神”車標進行了鑲飾。(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六中國的軍艦史上首次停靠在伊朗海灣,同時中伊兩國正準備開展一系列聯合海上軍事演習。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中國海軍第17批護航編隊本周六已經抵達伊朗在波斯灣上的阿巴斯港。開始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進行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訪問伊朗。
伊朗將軍Hossein Azad指出:“我們將討論和研究海上救助行動、對意外或不幸事件做出反應的可能性。我們還將檢驗自己的技術準備情況。”
Azad將軍還補充道,雙方準備為“和平、穩定和平靜提供保障,同時,還將發展雙邊合作。”
據悉,中伊聯合軍演將於近日舉行。
就在本周三,伊朗海軍在亞丁灣救起了一艘遭到海盜攻擊的中國集裝箱船。
今天中國超過歐盟成為伊朗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伊經濟關系密切,尤其是能源合作。伊朗雖然擁有世界第四大石油儲量,還是OPEC第二大石油輸出國,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煉油能力,伊朗還需要中國幫助建設煉油廠等基本冶煉設施。
此外伊朗還因受到西方國家制裁,能源出口受到限制,中國握有大量伊朗石油訂單。據《外交官》雜誌報道,2014上半年,中國日均從伊朗進口63萬桶石油,較前一年增加48%。伊朗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原油供應地,占中國所有進口量的12%。(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誰成就了阿里巴巴史上最大IPO的地位?——答案是“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Green Shoe Option)由美國波士頓綠鞋制造公司1963年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這是一次相當常規的IPO,除了一個條款:承銷商有權將發行規模增加15500股。
之後的50年里,這一旨在防範新股發行上市首日就破發的機制被更頻繁地使用。現在,大部分公司IPO都啟用“綠鞋機制”。
在阿里巴巴與承銷商簽署的協議中,主承銷商按同一發行價格超額發售15%的股份,令阿里額外籌集33億美元資金。其250億美元的規模成功超越了2010年農行的221億美元,確立了阿里巴巴史上最大IPO的地位。
彭博社援引美國金融博物館主席,紐約大學教授Richard Sylla表示,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股票市場和今天一樣,監管者批準綠鞋機制,以鼓勵更多企業上市。
不過,阿里巴巴的招股說明書里從未出現過“綠鞋機制”四個字,而是用“超額配售選擇權”代替,即給予承銷商超額向投資者發售阿里股票。
如果阿里巴巴股價在交易首日下跌,那麽承銷行將從公開市場買入股票有效填平空頭頭寸,緩解,甚至扭轉股價下跌。
當然,我們知道阿里巴巴交易首日股價上漲38%。
綠鞋機制允許承銷商們以68美元/股的發行價,從阿里手中買入他們出售給投資者的額外4800萬股股票。
因交易首日的高需求,承銷商們得以使用超額配售權增加阿里IPO的規模。據SEC公布的文件,承銷商僅從“綠鞋機制”中就獲得3920萬美元承銷費用收入,令此次阿里IPO總承銷收入增至3億美元。
South Beach Capital Markets主席,也是《資本市場手冊》共同作者的Bruce Foerster認為,為IPO估值是藝術,而非科學。
“你需要綠鞋機制來推動二級市場股價,它是你應對風雲叵測的IPO的武器之一。”
綠鞋機制繼續存在的理由在於其對IPO的公司和承銷商都有利。佛羅里達大學經濟學教授Jay Ritter表示,承銷商希望執行“綠鞋機制”,因為他們的收入會因此增加15%,本質上不會增加任何成本。
負責阿里巴巴上市的承銷商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德意誌銀行、高盛和花旗集團等六家投行。他們各自分工不同。瑞信與大摩負責招股說明書的內容,以及監管上市後的禁售期;花旗銀行負責對所有承銷機構的銷售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員工超過300余人;摩根大通主要負責估值與發行的結構(即老股與新股的比例等等);高盛負責制定底價,即如果跌破最低發行價,高盛承諾兜底。(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國際棉花價格已經跌至閾值下方,將促使美國政府向種植棉花的農民發放補助幫助其償還貸款。
中美兩國分別是全球最大的棉花進口國和出口國,中國需求下降且美國產出上升料推動本棉花季結束前,全球棉花產出剩余達到歷史最高,這令棉花期貨價格跌至近五年新低。棉花季始於8月1日。
為了幫助農民覆蓋種植成本,美國聯邦政府以52美分/磅的利率向棉花種植者提供9個月的無追索權農業生產貸款。美國農業部(USDA)計算,未來一周調整後的國際棉價為50.94美分/磅。
當國際棉價跌至貸款利率下方,美國政府允許農民以當前的國際棉價償還貸款,而非以他們獲得貸款時的價格。農民也可以選擇放棄以抵押農作物還貸款,只接受USDA的補貼(補貼金額相當於貸款利率與他們出售棉花時的國際棉價之差)。據USDA網站公布的數據,當前棉花種植農未償還的聯邦貸款為2430萬美元。分析師表示,隨著下月棉花收儲季的到來,該數字料會上升。
據USDA,上一次政府需要補貼農民還要追溯到2009年,總計貼了550萬美元。1999年至2009年間,美國政府每年給生產指定農作物農民的貸款計劃成本為3.32億美元。由於當市場價格低於借貸率和利息之和時,農民可以以抵押的農作物償還貸款,也可以只接受補貼,因此違約的貸款很少。
自中國上周表示,明年將減少棉花進口後,ICE 12月交割的棉花合約價格周四跌至61.40美分/磅,為2009年10月2日以來最低結算價。
中國發改委本周初表示,明年將根據國內棉花供需形勢做好棉花進口的相關工作,除發放按照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89.4萬噸關稅進口配額、滿足紡織配棉等需要外,不再增發進口配額,並引導國內紡織企業多使用國產棉。
分析師也下調了棉花需求預期。法國興業銀行將本棉花季(始於8月1日)中國棉花進口預期下調30%,至560萬捆。
許多棉花交易員預計中國會減少2015年棉花進口,但量不會太大。自2011年底棉價大幅上漲後,中國一直在收儲棉花。但買入水平一直被看成是不可持續的,特別是當中國經濟遇冷時。美國政府預計本季美國棉花產出將增長28%,而今年棉價將下跌27%。
在史上最牛日本散戶橫空出世之後,日本機構也開始不甘寂寞。一筆總額高達67萬億日元的OTC交易險些刷新“烏龍手”記錄。
根據日本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數據統計,該交易共有40筆掛單,總額高達67萬億日元。其中最大份額的掛單是一筆19.6億股豐田汽車股票的買單(等於豐田57%的流通股股份)。此外,包括本田汽車、索尼和野村控股等知名日企的股票也在名單之中。
幸運的是,該筆交易在成交之前被發現並被取消,避免了史上最大烏龍的出現。不過交易歷上這種情況並非單例。2012年8月,騎士資本因為掛單失誤而出現巨額虧損,最終宣布破產。早在2005年的時候,Mizuho金融集團就因為在電子盤交易操作失誤造成了270億日元的損失。而瑞銀則在2009年出現過價值3萬億日元的可轉債掛單。
在自動化策略越來越成熟之後,電腦自動掛單買入和賣出已經十分平常。不過如此大規模的掛單還是讓市場參與者大感意外。一家東京的信托銀行的策略師表示,“從未聽說過如此巨量掛單取消,市場或者交易所肯定存在BUG。”
目前尚不得而知是哪家機構因為何種原因而出現了這樣的操作。由於OTC交易的特殊性,很難確定參與方究竟是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家機構有能力調動大量資金。在財經博客ZH看來,這可能是大投機分子或者是日本央行自己的一次失誤。(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