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成就了阿里巴巴史上最大IPO地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09

誰成就了阿里巴巴史上最大IPO的地位?——答案是“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Green Shoe Option)由美國波士頓綠鞋制造公司1963年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這是一次相當常規的IPO,除了一個條款:承銷商有權將發行規模增加15500股。

之後的50年里,這一旨在防範新股發行上市首日就破發的機制被更頻繁地使用。現在,大部分公司IPO都啟用“綠鞋機制”。

在阿里巴巴與承銷商簽署的協議中,主承銷商按同一發行價格超額發售15%的股份,令阿里額外籌集33億美元資金。其250億美元的規模成功超越了2010年農行的221億美元,確立了阿里巴巴史上最大IPO的地位。

彭博社援引美國金融博物館主席,紐約大學教授Richard Sylla表示,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股票市場和今天一樣,監管者批準綠鞋機制,以鼓勵更多企業上市。

不過,阿里巴巴的招股說明書里從未出現過“綠鞋機制”四個字,而是用“超額配售選擇權”代替,即給予承銷商超額向投資者發售阿里股票。

如果阿里巴巴股價在交易首日下跌,那麽承銷行將從公開市場買入股票有效填平空頭頭寸,緩解,甚至扭轉股價下跌。

當然,我們知道阿里巴巴交易首日股價上漲38%。

綠鞋機制允許承銷商們以68美元/股的發行價,從阿里手中買入他們出售給投資者的額外4800萬股股票。

因交易首日的高需求,承銷商們得以使用超額配售權增加阿里IPO的規模。據SEC公布的文件,承銷商僅從“綠鞋機制”中就獲得3920萬美元承銷費用收入,令此次阿里IPO總承銷收入增至3億美元。

South Beach Capital Markets主席,也是《資本市場手冊》共同作者的Bruce Foerster認為,為IPO估值是藝術,而非科學。

“你需要綠鞋機制來推動二級市場股價,它是你應對風雲叵測的IPO的武器之一。”

綠鞋機制繼續存在的理由在於其對IPO的公司和承銷商都有利。佛羅里達大學經濟學教授Jay Ritter表示,承銷商希望執行“綠鞋機制”,因為他們的收入會因此增加15%,本質上不會增加任何成本。

負責阿里巴巴上市的承銷商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德意誌銀行、高盛和花旗集團等六家投行。他們各自分工不同。瑞信與大摩負責招股說明書的內容,以及監管上市後的禁售期;花旗銀行負責對所有承銷機構的銷售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員工超過300余人;摩根大通主要負責估值與發行的結構(即老股與新股的比例等等);高盛負責制定底價,即如果跌破最低發行價,高盛承諾兜底。(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