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周四表示,如果無法達成以限制伊朗核項目換取放松對伊制裁的協議,並且美國將加大對其經濟制裁,甚至可能對其核實施進行軍事打擊。
英國、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美國尋求與伊朗在11月24日的截止日期前達成協議。但據彭博社報道,當前六方與伊朗的會談進展並不樂觀。
謝爾曼表示無法預測談判結果,因伊朗仍然對限制其核活動以及解除經濟制裁的條款存有芥蒂。她還稱,美國立法者正在制定加大對伊朗經濟制裁的方案。除了再次將會談截止日期延期外,另一種可能就是美國或以色列將對伊朗的核設施進行軍事打擊。
路透社援引謝爾曼的講話稱,美國及其他大國準備達成協議,如果協議無法達成,外界將認為是伊朗的責任:
我們希望伊朗領導人同意必要的步驟,以向世界確保核項目是完全和平的,從而結束伊朗的經濟和外交孤立,進一步改善伊朗人民的生活。
如果事實並非如此,所有人都會認為責任在伊朗。
我們現在的目標是達成持久的和廣泛的協議,有效封堵伊朗發展核武器的所有可能道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Vladivostok號戰艦上月初停留在韓國STX集團的Les Chantiers de l'Atlantique船廠)
周一,俄新社援引知情人消息稱,俄羅斯和法國將嚴格遵守合同條款,包括交付戰艦的合約。
一名韓國STX造船集團代表透露,未來幾天或幾周,法國將向俄羅斯交付第一艘西北風直升機兩棲攻擊艦(Mistral helicopter carrier)。
上個月初,在部分歐洲國家施壓下,法國宣布中止向俄羅斯交付兩艘西北風級直升機航母。德國則於8月取消了向俄羅斯出售價值1.2億歐元武器的合同。
法國總統奧朗德當時發布聲明稱,法方無法履約歸咎於俄羅斯政府近來在烏克蘭東部的行動,指責俄方“不利於歐洲安全的基礎”。因此不適合在當時的背景下交貨。
上周,俄羅斯總參謀長、總統辦公廳主任Sergei Ivanov表示,決定是否履行合同的是巴黎而非莫斯科。他重申,若法國不履行西北風攻擊艦的合同,俄方將尋求法律手段要求法方進行賠償。
華爾街見聞曾介紹,法國和俄羅斯於2011年6月簽訂了高達12億歐元(約合15億美元)的武器出售合同,用於出售兩架直升機運輸艦。按照合同規定,第一架應在今年秋季完成運送,第二架於明年運送。
俄羅斯方面此前預計,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的第一架直升機戰艦可能在今年年底前交付。而名為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的第二架西北風直升機戰艦可能在2015年到達俄羅斯。
按照約定,首只軍艦Vladivostok應在10月底以前交付。
這兩艘戰艦的名字都與俄羅斯兩大地區同名。其中,Vladivostok原名海參崴,清朝時為中國的領土。1860年,Vladivostok被清政府割讓給俄羅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瑞銀新興市場首席投資官Jorge Mariscal認為,對俄羅斯企業來說,西方制裁帶來的真正痛苦才剛開始,如果這類制裁明後兩年持續,就會侵蝕俄羅斯企業和政府的收入,導致俄羅斯陷入經濟下行的惡性循環。俄羅斯人相信普京是操縱局勢的高手,卻低估了俄羅斯自身有多麽不堪一擊。
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Mariscal表達了以下觀點:
1、關於制裁對俄羅斯企業和投資者的中期風險
目前歐美限制遭到制裁的俄羅斯企業獲得三個月以上期限的借款,這些企業還有足夠的現金,也可以用本幣盧布借款,所以無需外匯。預計到明年年中或者年末,這些企業的融資壓力會越來越大。如果需要進口,他們必須借來美元或者歐元,現在俄羅斯國內的利率就有9%左右,今後利率會更高,他們融資成本會增加,盈利會減少。
俄羅斯央行有資源幫助國內企業得到美元或歐元融資,但那會消耗本國外儲,增加被評級機構降級的風險,俄羅斯的償債能力也更令市場擔憂,國內經濟活動進一步受限制。
2、現在有無這類影響?
在俄羅斯,資本外流正在加劇。去年3月俄羅斯外儲達到5370億美元的巔峰,如今降至4350億美元,僅上月就減少了300億美元,這樣的下滑速度發出了警告。
3、資本外流的嚴重性何在?
它體現了俄羅斯國內商業環境不景氣,投資欲望很小,也預示著俄羅斯盧布還可能貶值,國內企業進口成本更高。盧布走低意味著CPI通脹上升,貨幣政策會收緊。如果俄羅斯央行為制止盧布貶值和資本外流而被迫加息,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俄羅斯企業融資的成本繼續增多,形成惡性循環。
4、歐美企業面臨哪些風險?
俄羅斯帶來的風險還不足以產生對諸多經濟體大範圍的擔憂。俄羅斯與歐美的貿易規模在歐美經濟中整體占比較小,即使制裁持續,中期也不會產生極大影響。
有一種意外情況是俄羅斯可能報複。迄今為止,俄方雖然發出這類威脅,卻並未采取實質行動。但根本原因在於,俄羅斯現在很脆弱,所以如果對國外實體下手等於自我傷害。
俄方真正可能對西方進行的反制裁會是限制向歐洲國家出口天然氣。那樣做可能使歐洲陷入衰退,震動全球金融市場。可那對歐美而言是震動,對俄羅斯將是災難。俄羅斯會深陷經濟衰退,將近60%的俄政府稅收都和石油與天然氣有關,俄方受害更深。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即使輕微的衰退歐洲也無法承受。歐洲人至今不願放開手腳制裁俄羅斯,部分原因就是不希望逼得俄方利用天然氣報複。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留一手武器,以防俄羅斯未來可能采取什麽瘋狂行動。如果歐洲毫無顧忌地制裁俄羅斯,雙方唯一可能剩下的招數就是軍事行動,到了軍事行動的地步那是不可想象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盟周三宣布將繼續維持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包括國防、金融能源領域的諸多限制都將延續。歐盟表示,成員國一致認為目前沒有調整(加大或者縮小)制裁範圍的需求。
在本次會議上,歐盟委員會還對7月及9月兩輪制裁的影響做了大致的評估。評估報告顯示,對俄制裁可能會對歐盟今年及明年的經濟造成0.2-0.3%的負面拖累。俄羅斯2014年則將因為受到制裁而導致經濟增長下降0.6%,2015年下降幅度為1.1%。2014年資本流出規模則將達到1200億美元。在今年5月的評估中,歐盟委員會認為2014及2015年俄羅斯GDP增長分別為1%和2%。
歐盟委員會強調,由於實際數據受到限制,並且俄羅斯經濟正在受到低油價的侵蝕,因此實際的影響很難確定。同時,此份評估報告並未涉及美國及其他國家對俄制裁的影響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月以及俄羅斯2014及2015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0.2%和0.5%;巴克萊銀行的預估則為0%和-0.5%。
歐盟外交政策首席官員Federica Mogherini就制裁是否會影響普京對烏政策提出了質疑。而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和塞浦路斯則認為制裁對於本國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俄羅斯為了反制裁也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包括禁止許多食物的進口。
數據顯示,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對俄的出口8月同比下降26%,今年前八個月的同比下降幅度達到17%。不過對俄羅斯出口在德國經濟比重中相對有限,僅占到全部出口的3.3%。
歐盟委員會認為,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正在發揮作用,進一步的影響將在2015年逐漸得到體現。這將迫使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回到“應有的正軌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年8月,德國對俄羅斯出口額同比大減25%以上,德國政界與商界的矛盾激化,國內企業要求放寬對俄制裁的呼聲令政府越發不滿。德國總理默克爾因多位商界領袖的這一請求而動怒。
從今年7月起,歐盟對俄羅斯實施金融、國防、石油三大俄關鍵經濟領域的制裁。美國與加拿大同月也對俄采取這類經濟制裁。近來陸續公布的數據顯示,除了歐元區的經濟發動機德國,其他歐洲國家和北美也受到對俄制裁影響。
本周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8月向俄羅斯出口商品23億歐元,同比下滑26.3%,1-8月出口合計203億歐元,同比減少16.6%。俄羅斯是德國第四大機械出口市場,許多德國中小機械制造商深受限制對俄出口影響。8月德國對俄出口機械減少17.2%,當月跌幅最大的是機動車及其配件,這類商品1-8月出口同比減少27.3%。
牛津大學商學院成立的經濟咨詢機構Oxford Economics統計,在今年3月俄羅斯並入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導致西方與俄關系緊張以前,俄羅斯是歐洲最重要的旅遊市場,遊客占歐洲大陸遊客總人數的6%。而歐盟對俄制裁使前往波蘭、意大利、德國和西班牙的遊客人數明顯減少,抵制對俄制裁的土耳其、希臘和塞浦路斯三國成為受益者,迎來了更多的俄羅斯遊客。
美國旅遊業也因對俄制裁出現顯著變化。今年1月,赴美旅遊的俄羅斯國民同比增長36%,第一季度同比增長30%,可第二季度這類遊客增長就開始放慢。加拿大情況更嚴重,今年7月該國迎接的俄羅斯遊客同比減少17%。
面對出口大減的現狀,德國制造商擔心制裁持續將危及自身聲譽,在與中國同行的競爭中節節敗退。一些商界要人已經采取行動,主動接觸俄羅斯方面,試圖緩和當前對俄的嚴厲制裁。
德國周刊《明鏡》報道稱,上周一些德國商界人士和俄羅斯的國外投資顧問委員會會面引起德國政界領導人不快,因為與會的德國官員居然只向默克爾通報了行程,並未知會德國外交部,這是此前這類訪問從未有過的現象。
據《明鏡》報道,多位德國DAX成份股所在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堅稱,應該放寬歐盟對俄制裁,這令默克爾動怒。該報道用這句話表達了德國政府的態度:
“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企業操縱外交政策。”
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工商總會本月致力於敦促政府取消對俄制裁。該工商總會擁有9000位會員,其會長Eberhard Sasse稱,全體會員都希望西方國家撤銷對俄制裁。他說:
“作為一種外交政策的工具,制裁並非始終產生期望的效果,會讓商業前景出現不確定性。它們是政治工具,並非商業工具。”
雖然對俄出口在德國出口總額中占比不足3%,但對俄制裁的同時,其他新興市場增長也在下滑,德國企業的信心已經動搖。經濟學家也將德國今年的GDP增長預期由此前的2%下調至1.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對烏克蘭反對派選舉結果表示支持,德國警告稱俄羅斯或面臨更嚴厲的制裁。
烏克蘭東部自行宣布成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11月2日舉行領導人和議員選舉。3日公布的結果顯示,“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總理”亞歷山大·紮哈爾琴科、盧甘斯克州民間武裝領導人伊戈爾·普洛特尼特斯基均以絕對優勢獲勝。
對於本次選舉,烏克蘭官方稱其為“偽選舉”,並進行了刑事立案。歐盟稱,選舉是非法的、將對和平構成新障礙。
但結果出來後當天,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認可選舉結果,稱選舉有助於“該地區恢複正常生活”,並呼籲民間武裝與烏克蘭政府繼續對話。
德國譴責了選舉結果,烏克蘭政府稱該選舉威脅烏克蘭和平進程。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首席發言人Steffen Seibert昨日在柏林表示:
德國不承認這一非法選舉。如果局勢惡化,也許有必要考慮采取更嚴厲的制裁措施。
德國基民盟副主席、國會議員Andreas Schockenhoff稱,歐盟必須將那些幫助反對派進行選舉的人一並加入實施經濟制裁的名單。
盧布延續跌勢
盡管上周五俄羅斯央行宣布加息150個基點至9.5%,然而在西方對俄制裁可能升級的擔憂之中,盧布繼續創新低。
德國商業銀行駐分析師 Simon Quijano-Evans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額外的制裁威脅對盧布“是不利的”。
周一晚六點(莫斯科時間),盧布對美元-歐元一攬子貨幣藍匯率下跌0.8%至48.3501。俄羅斯央行10月耗費數百億美元試圖支撐盧布匯率,但盧布仍然下跌了7.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的最嚴厲經濟制裁已有三個多月,至今未有撤銷跡象。近幾個月俄羅斯外儲大減、本幣重挫,國際油價又跌入熊市,使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俄羅斯雪上加霜。俄羅斯央行副行長Ksenia Yudayeva昨日警告,若制裁持續,必要時可能拋售黃金儲備,提供進口所需資金。
上述俄羅斯高官的言論表明,受西方制裁影響,本幣不斷貶值、國內經濟增長岌岌可危的俄羅斯可能已難以保證正常進口。可眼下的問題是,國際金價也在大跌,即便暫時放棄盧布,改用黃金換回進口商品,俄羅斯也得不償失。昨日黃金暴跌,一度跌至每盎司1137美元,創2010年4月以來新低。
2012年9月以來,俄羅斯的黃金儲備逐步累積增多,今年10月已達到1149.8噸,創1993年以來新高,規模位列全球第五。今年8月,黃金儲備只占俄羅斯外儲的9.7%,近來俄羅斯為支持盧布頻頻動用外儲,黃金儲備的占比可能已升高。
而即使犧牲外儲,也無法持續維持進口,因為油價大跌使俄羅斯政府收入縮水,支持政府預算也需要外儲幫助。石油與天然氣貢獻的稅收約相當於俄羅斯政府一半的預算收入,還相當於俄羅斯10%的GDP。要維持俄羅斯政府預算平衡,國際油價需要達到每桶90美元。昨日被視為國際基準價的布倫特原油價格雖然收漲,但也只有每桶82.95美元。
俄羅斯前財長Alexei Kudrin上月在博客中估計:
“俄羅斯六個月的進口額約等於當前約4540億美元外儲的一半。如果要用外儲保證政府預算(開支),剩余的外儲只會比負擔六個月進口所需資金略多。”
俄羅斯現任財長Anton Siluanov表示,雖然政府可以為滿足預算支出動用外儲,但“儲備是有限的,經濟不景氣可能持續。”
據彭博統計,今年7-9月,盧布對美元重挫逾16%,盧布成為全球跌幅最大的貨幣。為制止盧布貶值,今年俄羅斯已投入外儲710億美元,幹預匯市使外儲減少14%,降至約4390億美元,處於四年來最低水平。
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10月21日一周俄央行外儲減少79億美元,減幅創五個月新高,10月20多天內俄羅斯為支持盧布投入外儲逾150億美元,但10月23日盧布對美元等一籃子貨幣仍跌破俄央行設置的下限。
10月31日,俄羅斯央行宣布加息150個基點,升幅較市場預期高整整一個百分點。盧布對美元急劇反彈,可反彈僅持續了兩分鐘,當日盧布全天跌幅仍創三年新高。
在俄羅斯央行用盡拋售美元、降息等多種方法幹預匯市後,盧布仍未改變下行走勢。昨日俄羅斯央行表示,今後每天用於幹預匯市的資金將不超過3.5億美元。這一減少幹預的決定又推動盧布匯率刷新最低記錄,美元兌盧布一度升至44.223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有消息稱,有部分坦克、火炮和作戰部隊進入了烏克蘭東部。受此消息影響,歐盟和美國將考慮進一步加大對俄羅斯個人和經濟的制裁。
歐盟28個成員國的代表和美國今天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討論對俄羅斯個人和經濟加大制裁。
消息人士向彭博新聞社透露,雖然還沒有達成共識,但官員將為11月17日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準備一些加大制裁的選擇。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今日表示,對俄制裁可能令歐盟經濟損失數萬億歐元。
烏克蘭外交部長Pavlo Klimkin表示,目前地面的形勢非常緊張。當被問及他是否認為烏克蘭將受到攻擊時,Klimkin表示,我們當然已經做好了準備。Klimkin說,
目前,烏克蘭需要緩和緊張的局勢並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政治解決方案。
盡管俄烏雙方於9月5日簽署了停火協議,但烏克蘭政府和烏東部親俄分子都指責對方正在準備新的軍事攻擊。烏克蘭的沖突已經造成4000人死亡。戰鬥始於4月中旬。俄烏之間的沖突已經成為冷戰以來最嚴重的地緣政治僵局。
知情人士向彭博新聞社表示,當歐盟和美國官員今天在布魯塞爾會面時,他們將考慮加大經濟制裁。最可能采取的行動是將參與了11月2日選舉的烏克蘭分裂主義者和俄羅斯人列入黑名單。烏克蘭政府認為這次選舉不合法。第二種可能性是擴大現有對俄羅斯金融、國防、能源產業的制裁。第三種可能是將制裁擴大至尚未觸及的領域。但此選項可能性不大。
任何新制裁的目的是向烏克蘭反對派和俄羅斯施壓,讓他們履行9月5日的停火協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Jen Psaki昨日證實,美國及其歐洲盟國正準備擴大和深化現有制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盟28國外長周一聚首布魯塞爾商議烏克蘭問題,但未宣布新措施制裁俄羅斯。
歐盟外長會議結束後的決議中未提及對俄羅斯的制裁,只是不斷地重申強調明斯克協議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重要一步。歐盟希望各方能夠立即履行該協議,強調俄羅斯應履行明斯克協議中的責任。
此外,外長們要求在本月末將一系列親俄反對派加入歐盟制裁名單。當前,已經有近120名烏克蘭和俄羅斯官員被列入歐盟“黑名單”——資產遭凍結和被禁止入境。
歐盟委員會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Federica Mogherini)表示:
制裁(俄羅斯)本身並不是目的。
......
俄羅斯是問題的一部分,也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
莫蓋里尼還指出,歐盟如若出臺制裁俄羅斯的新措施,需要與俄羅斯展開對話,烏克蘭自身也需要進行改革。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介紹過,反對派11月2日舉行了領導人選舉,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指責稱這一行為破壞“整體和平進程”,並提議取消此前明斯克會議(9月5日)為了達成停火協議而為反對派設立的“特殊地位”法案。據彭博社,該法案是停火協議的核心。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破壞在明斯克簽署的停火協議。 烏克蘭軍方還稱,包括32輛坦克在內的俄羅斯武裝人員次越過邊境,進入烏克蘭東部地區。
莫蓋里尼在一份聲明中呼籲:
停止違反停火協議,撤出所有非法和外部軍事力量、雇傭兵和軍事裝備。
中新網援引的國際觀察家認為,此次歐盟外長會議未出臺新措施制裁俄羅斯,或與俄羅斯對歐洲的態度日趨強硬有關。俄羅斯外交部周一證實,德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工作人員被驅逐出俄羅斯,作為對俄羅斯駐德外事機構之一的工作人員遭遇柏林不友好舉動的回應。
此外,俄羅斯周一還驅逐了部分波蘭外交人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總統普京告訴德國ARD電視臺,事實證明,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對俄羅斯經濟有利。
普京稱,
制裁對經濟真的有好處。由於歐美對部分俄羅斯公司的並購進行了限制,這迫使了我們自己制造這些商品。只關註生產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換句話說,普京表示,制裁將迫使俄羅斯經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不再嚴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行業。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金融、能源和國防領域的制裁。
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這些制裁旨在進一步在政治和經濟上孤立俄羅斯。
制裁之後,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盧布直線下滑,通脹高於目標。此外,石油價格的下跌對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盡管經濟動蕩,但普京告訴ARD說,俄羅斯經濟仍在增長。
關於增長。今年我們看到經濟溫和增長,經濟增長介於0.5%-0.6%之間。我們預計明年經濟將增長1.2%,然後下一年增長2.3%-3%。一般來說,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數字,但它仍然是增長。並且我們相信,我們將實現這些目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