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長乏力 增值稅出現負增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040

4月16日,財政部公布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4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8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719億元,同比下降33.3%;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7564億元,同比下降24.5%。 (新華社/圖)

4月16日,財政部公布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4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8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719億元,同比下降33.3%;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7564億元,同比下降24.5%。

“整體來看,財政收入增速仍處於低位水平。結合一季度GDP增長7%,財政運行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宏觀經濟的態勢。”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向新華網表示。

全國財政收入增速處於低位

歷史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4年,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11.7%21.3%24.8%12.8%10.1%8.6%。前五年均保持兩位數的高增發態勢,至2014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速首次下降至8.6%。但進入2015年以後,其增速進一步下探,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同比增長3.2%,1—3月微升至3.9%,呈低增長態勢。

“財政收入形勢較為嚴峻,這與當前增速放緩的經濟形勢是一致的。就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狀況來看,財政收入增速下滑是否見底,還有待觀察。”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早前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僅為7%,這是中國自2009年一季度、金融危機時代以來最低增速。

此外,從幾個關鍵指標來看,能源局公布的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僅同比增長0.8%;發改委公布的1-2月全國鐵路累計完成貨運量同比下降9.1%、貨物周轉量同比下降10%;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去年這一數值為8.7%);海關總局公布的一季度全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一季度經濟繼續放緩已成業內共識。

增值稅出現負增長

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增值稅7740億元,同比增長1.9%,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影響下降0.8%。“扣除營改增影響後,增值稅實際上是負增長,這說明了經濟交易的活躍度在下降,和過去相比,情況是比較嚴峻的。”楊誌勇表示。

增值稅在稅收中占據第一位,75%分給中央、25%分給地方。“分給中央的那部分收入,在中央財政收入中占比約為35%,一旦增值稅增速下滑,中央財政收入勢必受到影響。”朱青說。制造業等第二產業是貢獻增值稅的主力,可是受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連續下滑,以及市場需求不振造成銷售額“上不去”的影響,第二產業對增值稅的拉動作用有限。

此外,進出口環節稅收及房地產稅收下滑也拖累中央財政收入增長。一季度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2895億元,同比下降13%;關稅608億元,同比下降8.5%;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房地產營業稅1452億元,下降4.8%。

另一方面,財政支出卻仍然保持著較為穩健的增長。一季度,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7.8%;扣除部分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影響,同口徑增長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17

B2B電商 | 找鋼網聯合創始人饒慧鋼:市面上出現“垃圾基金”,創業者請小心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24/149705.html

黑馬說:作為創業者,你要想清楚究竟自己要做什麽,且100%地先說服你自己。投資人都很聰明,你的信心是100%,還是只有90%,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

4月22日,由創業家&中國(南京)軟件谷聯合舉辦的“B2B電商春天,下一個大火的行業在哪?”的主題沙龍,在創業家記者、主持人王方方的尖叫聲中舉行。沙龍上,來自全國各地的400多名B2B創業者以及專業投資人進行了一場敞開心胸的分享。

找鋼網聯合創始人饒慧鋼作為B2B的領軍人物上臺演講。他表示,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垃圾”基金,他們打著正規基金的旗號到處招搖過市,大家如果不幸跟他們接觸到,一定要小心。

口述 | 找鋼網聯合創始人 饒慧鋼
整理 | 本刊記者 卡西

 
首創“撮合交易”
 
我們早在三年前就開始做B2B的嘗試,最早是我們創始人王東先生率先發明了撮合交易,當時這在歷史上還沒有先例。
 
我們做撮合交易的時候,當時李祝捷還在真格基金,我記得我們是這樣跟他描述商業模式的:我們希望向賣家來收費,每撮合一對,平均每噸我們能賺三到四塊錢。到了2012年底,我們真正開始有營收時,發現收五毛錢都困難。
 
原因是什麽呢?在信息不透明的時代因為有信息差,如果我扮演中間商,賺的是中間商的錢。下遊給我款,我把錢打給上遊,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錢,買家和賣家都虧了,但是他們不知道。所以那時候的中間商能掙到二三十塊錢,當我們把信息流打通之後,讓買家和賣家給我們平臺付費就很難了。
 
我們在2013年初就涉足了自營,因為我們發現工廠很樂意付費,工廠不僅願意出三到五塊錢,甚至願意給你付四五十塊錢。所以我們從撮合交易模式轉變為自營模式。
 
現在業內關於我們的爭論焦點在於:找鋼網到底是做撮合還是做自營?
 
我個人的觀點是做撮合是對的,它拓展的是一個面;做自營也是對的,你看京東就是從自營開始,沒做一天撮合照樣做得很好。自營意味著要把整個產業鏈做深,要做好並不容易,它沒有撮合拓展面那麽快,這意味著要做的更紮實。
 
我們發現在鋼鐵圈子里,有一百多家全部是幫助做撮合交易的,但沒有一家真正做起來,要麽是做著做著就不做撮合交易了,要麽是做著做著就開始造假了,總之最後沒有人做了。
 
大宗交易人家憑什麽信任你?
 
所以,要想把撮合做好很不容易。比如說你想搭建一個采購平臺或搭建一個銷售平臺。你如果對這個產業沒有足夠深的理解,不能比別人要更專業的話,人家憑什麽信任你?
 
其實B2B行業最難的兩個字就是信任。
 
這包括了買家對我們信任,他們敢把錢打給我,同時委托我為他服務;賣家對我們信任;另外,我們對所有的員工信任,員工對我們信任。我們公司花三年經營了這兩個字——信任。
 
這和小宗商品不一樣,做小宗商品的時候,你自己其實也是一個客戶,你自己在淘寶、京東上體驗購物的過程。但是在B2B行業,很多時候你自己並沒有買賣過一噸鋼材,或者一噸商品,沒有做過這樣的生意。比如我們在京東買東西50塊錢,虧了就虧了。大宗是幾十萬、十幾萬的錢,他把錢打給你的時候,這個時候虧了不是錢的事情,涉及到了很多東西。
 
所以要想比你的客戶更專業也不容易,我們公司現在快一千人了,我敢說我們公司70%的人都對傳統貿易非常精通。所以我敢說,即便我們公司不做電商,單純做貿易公司也能做到中國鋼鐵行業的第一大貿易公司。
 
你要十分清楚貿易的環節和痛點
 
B2B和B2C的最大區別在於,你要十分清楚貿易環節的痛點和流程。
 
比如,我們之前就專註在如何打通撮合交易的痛點。在解決模式痛點時不要貪多,不要一上來就做銷售、倉儲、物流等等多個平臺。在鋼鐵這個圈子里,同時做幾大平臺的公司現在基本上全部死掉了,我也見過很多一開始投一個億、兩個億,系統自認為很完美的,但是最後都死掉了。
 
所以做B2B企業,大家首先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這個產業鏈的某一個痛點上,你把這一個點徹底解決了再去做下一個點。一個點你都做不好,做再多的點沒有用,最後發現所有的服務跟不上,企業也活下去了。
 
我們今年整個交易額預計會達到一千五百億以上,其中自營會達到三百億,撮合的部分到今天還在免費。事實上,我們的撮合交易更像是淘寶的平臺,自營則更像是京東的平臺。
 
其實淘寶開始幾年也是非常困難,因為它沒有盈利模式。但淘寶當時還可以賣廣告,只是在垂直行業去賣廣告,你的客戶就那麽多,最後發現廣告這條路走不大,所以必須涉及到產業鏈的交易和深度的服務, 最後是支付寶解決了淘寶的一個商業模式上的痛點。
 
再說回找鋼網,目前我們已經覆蓋了全產業,包括分銷,自建倉庫、碼頭、第三方的物流,我們甚至把金融體系做全了,把整個產業鏈上下遊和鋼材的原材料都打通了。近期計劃打通下遊的最大夥伴是萬科集團,整個萬科集團會把全國的鋼材采購進行一個很深度的合作。
 
請愛惜你請來的人,他們比你更懂
 
 接著,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團隊。
 
我們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互聯網這個圈非常缺少人才,競爭非常激烈,處於一個人才供不應求的年代。自己當老板的人一定要尊重你的人才,不是認為給錢、給獎金、給期權就可以籠絡人才。找鋼網創造了一個“人人都是合夥人”的模式,我們給予每個人更多的空間,相信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公司願意和每個員工做最大限度的分享。
 
很多從B2B行業出身的傳統行業的老板對貿易環節很熟悉,為什麽也做不起來?我認為問題出在思維方式上。不要認為自己就是最牛的,其實你請來的人比你更牛,你要去愛惜他們。
 
投資人很聰明,你的信心是100%還是90%,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
 
最後,說一下資本。
 
現在做B2B的公司融資比我們那時候容易多了,我們當時是中國第一例,那時候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完全沒有可參照的案例,找融資很困難。後來是李祝捷老師找到了我們。
 
現在大家拿錢非常容易,我給大家的一個建議是:你要想清楚究竟自己要做什麽,且100%地先說服你自己。投資人都很聰明,你的信心是100%,還是只有90%,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
 
 我們在找投資的時候信心就是百分之百。三年前,我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設定的其中一個目標是三年時間做到一個十億級美金的公司,事實上我們已經達到這個數字了。
 
事實上,我們和IDG經歷了三年的愛情長跑,從初創業起,每一年我們都找他們,一直到海濤(IDG副總裁)回國之後,我們才真正的把這條路給打通了,可見融資其實也不容易,也要堅持。如果說你們自己都沒有信心可以做成,人家憑什麽相信?
 
現在國內做天使的像真順、真格、IDG、經緯、紅杉都是十分優秀的基金,你們可以去找。另外,給創業者提個醒,現在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垃圾”基金,他們打著正規基金的旗號到處招搖過市,大家如果不幸跟他們接觸到,一定要小心。
 
最後,我在這里給自己做一個廣告:找鋼網不僅做鋼材,也做投資。 
 

感謝天潤融通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口述饒慧鋼,找鋼網聯合創始人,整理卡西,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中國宏觀經濟和微觀數據出現五大背離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19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14 09:34 編輯

中國宏觀經濟和微觀數據出現五大背離
作者:林采宜

本文為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林采宜點評中國宏觀經濟和微觀數據的背離

2013年,第三產業在我國GDP中占比達到46.9%,首次超過了第二產業,2015年一季度,第三產業占比為51.6%,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量占半壁江山,而制造業,隨著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結束,在經濟總量中的占比則逐漸下降,到今年一季度,已經降至42.8%。服務業和制造業增速變化以及他們的國民經濟中扮演角色的變化,使得中國經濟進入一個產業結構迅速變化的轉型周期,在這個周期中,人口結構、社會融資結構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於是,我們觀察數據的時候發現:傳統經濟增長的宏觀、中觀、微觀指標之間的函數關系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一些宏觀、微觀指標的相關性弱化甚至出現背離現象。由於人口結構、金融市場結構以及國有企業預算約束方面的特殊性,用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常規邏輯關系已經無法解釋轉型期中國的經濟現象。

一. 就業指標和GDP的增速出現背離

五年來,GDP增速逐年下行,但是每年新增的城鎮就業人數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出現了上升。這與產業結構的變化相關,第三產業占比從2010年的44.3%,增長到2014年的48.2%。根據人社部2014年的統計數據,第三產業吸納就業的比率比第二產業高出20%。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出現劉易斯拐點是就業指標和宏觀經濟增長指標發生背離的主要原因,

其次,由於第三產業吸收就業的密度比制造業至少高出20%,因此,第三產業比重的上升和第二產業的相應下降從另一個方面強化了就業數據和宏觀增長指標的背離。


二.發電量以及鐵路貨運量數據與GDP的相關性出現弱化

最近五年來,我國發電量、鐵路貨運量一路下行,尤其是鐵路貨運量,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就已經跌入負增長的區間。但宏觀經濟總量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7%以上的中速增長區間。可見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隨著單位GDP能耗的不斷下降和能源結構的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燃煤火電占到全國發電設備裝機容量的70%。而其中50%的煤炭靠鐵路運送),發電、鐵路貨運等以往反應制造業需求景氣程度以及國內經濟增長形勢的指標,已經難以客觀反映我國經濟增長的總體情況。發電量以及鐵路貨運量指標與GDP的關系在2011年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弱化。與此同時,工業增加值與GDP的關系也相應出現了類似的弱化現象。


三.M2與物價水平的相關性有所弱化


從2011年以來,我國的CPI指數走勢和M2增速的相關性有所弱化,究其原因,2013年前大量流動性進入了房地產,推升了資產價格,因此,2013年以後大量資金進入了理財領域,其共同特點就是,都沒有進入實體經濟,對企業投資需求和居民消費需求影響不大,因此對物價的影響也相對較弱,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在金融創新工具層出不窮和融資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下,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在不斷下降。(基於類似因素,美國在90年代初就放棄了M2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改以基準利率作為中介目標)。


四.人民幣貸款規模和GDP增速之間的相關性在下降


2010年以來,隨著社會融資結構的多元化,人民幣貸款在社會融資總額中的占比在不斷下降,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和GDP增速之間的相關性也在下降。這一方面和傳統行業資本回報率下滑以及資金周轉率下降有關,每單位信貸所能推動的經濟增長動能在下降,新增一單位信貸帶來的GDP增長效應也隨之下降。另外,隨著信托等影子銀行規模的不斷擴大,銀行貸款不再是企業與地方政府資金的唯一來源。因此,新增人民幣貸款的增加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也在減弱。


五.總量增長和企業微觀利潤之間的關聯性下降


根據兩千多家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數據,從2013年9月份開始,到2014年底,大部分公司的營業利潤率見底回升,中位數同比增速從-4.74%升至0.17%,但是同期的經濟總量增長數據GDP卻從7.9%一路下行至7.3%,宏觀總量增長數據和企業微觀利潤數據之間出現明顯的背離趨勢,反映了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過剩行業去產能一方面帶來宏觀增長數據,尤其是制造業增速的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也帶來幸存企業經營環境的改善和微觀利潤數據的回升。因此,在經濟轉型期,觀察宏觀周期的變化,企業利潤數據往往比中觀行業增長數據和GDP數據更為重要。


總體而言,以上宏觀經濟數據和微觀經濟指標的背離說明了經濟轉型期,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在下降,結構調整對就業的促進作用並不亞於經濟增長。企業利潤和宏觀經濟的總量甚至行業的總量增長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正相關,因此,增長的質量應該看盈利水平而不是增長速度。(來源: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出現改善——2015年4月中國跨境資本...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38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21 10:08 編輯

4月國際資本流動數據點評: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出現改善
作者:謝亞軒,閆玲

事件:2015年5月19日外管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62億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921億元,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141億元。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268億元,其中跨境人民幣凈流出696億元。央行公布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為324億元。

核心觀點:1、多項跨境資本流動數據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符合我們預期。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62億元,較上月回升3000億元,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268億元,較上月回升198億元,結合前兩天公布的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由負轉正增長324億元。境內外匯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好轉,跨境資本流出國內的情況改善。

2、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兩個原因。一是美元指數由快速上揚進入盤整期;二是歐央行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確實推動跨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這也是我們在《推動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兩個因素》中多次強調存在改善可能性的主要邏輯。目前來看,這兩個因素仍在好轉,因此,預計國內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趨勢仍會持續,逆差規模有望進一步收窄,甚至轉為順差。

3、經濟主體哪些行為發生變化?隨著美元指數的回調盤整,以及領導人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支持態度,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預期改善。企業和居民配置外匯資產的熱情有所減退,而加速償還外匯負債的財務運作方向也發生了變化。

4、滬港通業務給跨境資金流動帶來哪些影響?在內地公募基金的積極參與下,滬港通帶來跨境資金的凈流出。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涉外收付款在證券投資項下是收入遠大於支出,月均凈流入310億元。在中國證監會今年3月30日公布新指引之後,4月涉外收付款在證券投資項下凈流出316億元,這也是歷史數據中最大的逆差值。近期媒體報道深港通也即將開通,預計會對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仍會持續,不過邊際已減弱。

5、預計貨幣政策仍會延續穩健中適度寬松的基調,降息降準仍然可期。外匯占款新增量中樞已經顯著下滑,降準以提供長期流動性。此外,央行還註重包括各種創新型工具在內的數量工具配合使用,以補充基礎貨幣的缺口,並加強對不同期限利率的引導。

一、4月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如期改善

跨境資本流動的各項數據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善。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62億元,雖然連續第9個月逆差,但是逆差的規模已經顯著收窄3000億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921億元,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141億元。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268億元,較上月回升198億元。其中跨境人民幣由上個月凈流入930億元轉為凈流出696億元。央行公布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為324億元。較上月增加1889億元。


境內外匯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好轉,跨境資本流出國內的情況改善。2013年至2014年第一季度都是外匯供大於求,而從2014年二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4月才出現顯著好轉。剔除遠期結售匯履約重複計算的影響後,用即期結售匯差額與未到期遠期結售匯差額變動額之和可以觀察零售市場外匯供求情況的變化。


二、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原因

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兩個原因。一是美元指數由快速上揚進入盤整期;二是歐央行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確實推動跨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這也是我們在《推動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兩個因素》中多次強調國內跨境資金流動存在改善可能性的主要邏輯。目前來看,這兩個因素仍在好轉,因此,預計國內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趨勢仍會持續,逆差規模有望進一步收窄,甚至轉為順差。

與3月中旬的高點相比,4月末美元指數跌至94.83,下跌幅度為5.3%,這是自2014年7月美元指數快速飄升以來,首次出現較為明顯的調整;受此影響,人民幣匯率升至6.2028,升值幅度達1.0%。


招商亞洲新興市場資金流動指標已觸底回升,是歐央行量化寬松政策推動跨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一個證據。我們在多期周報中指出,這個指標從去年年底至2015年一季度出現較為明顯的回升趨勢,根據歷史經驗,該指標領先中國跨境資金流動1-3個月。


三、經濟主體哪些行為發生了變化?

隨著美元指數的回調盤整,以及領導人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支持態度,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預期改善。企業和居民配置外匯資產的熱情有所減退,而加速償還外匯負債的財務運作方向也發生了變化。從2015年第一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看,中國的金融項目逆差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私人部門已開始增加持有對外資產,減少持有對外負債。

整個第一季度境內外幣存款余額增加835億美元(近5200億人民幣),外幣存款額在本外幣存款總額中的占比攀升至3.3%,創2008年以來的新高。4月外匯存款減少173億美元,占本外幣存款的比重下降至3.2%。


企業開始適度增加外幣負債。外匯貸款增加52億美元,境內外匯貸款與外匯存款之比增加1.5個百分點至83%,今年一季度連續三個月下降,企業負債“去杠桿化”趨勢很明顯,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融資余額顯著下滑,4月這一趨勢出現逆轉。


其次,企業減慢了對進口貨物支付外匯的速度。企業過去半年都在加快購匯支付至境外的操作,4月首次出現了顯著的向下調整。


經濟主體的結匯意願回升,而購匯意願回落。以銀行代客結匯占涉外外匯收入的比重(下圖結匯率)衡量的結匯意願較上個月增加3.1個百分點至72.2%;以銀行代客售匯占涉外外匯支付的比重(下圖售匯率)衡量的購匯意願較上個月回落6.9個百分點,至76.3%。


四、滬港通業務給跨境資金流動帶來哪些影響?

在內地公募基金的積極參與下,滬港通業務帶來跨境資金的凈流出。2014年11月17日推出滬港通業務以來,內地投資者由於不熟悉港股,而且存在50萬的投資門檻,港股通申購很冷清,反而在A股行情的帶動下滬股通申購火熱。港股通業務是統計在證券投資項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涉外收付款在證券投資項下是收入遠大於支出,呈現凈流入狀態,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平均每月310億元。中國證監會今年3月30日公布新指引,新募集的公募基金毋須先取得QDII 資格便可經港股通購買H股,由於港股的估值相對便宜,公募基金的參與度顯著提高,可以看到4月涉外收付款在證券投資項下凈流出316億元,這也是歷史數據中最大的逆差值。近期媒體報道深港通也即將開通,預計會對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仍會持續,不過邊際已減弱。




五、降息降準仍然可期

預計貨幣政策仍會延續穩健中適度寬松的基調,降息降準仍然可期。央行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到“外匯占款變化對流動性影響較大”,“運用多種工具組合有效彌補了因外匯占款變化形成的流動性缺口”。外匯占款新增量中樞已經顯著下滑,降準以提供長期流動性,有效彌補基礎貨幣的不足。此外,央行還註重多種數量工具的配合,如每周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包括SLO、SLF、MLF和PSL在內的各種創新型工具的配合使用,以補充基礎貨幣的缺口,並加強對不同期限利率的引導。(來源:招商宏觀研究)



新浪微博似乎出现了复苏迹象,真的吗? 尹生

http://xueqiu.com/8138652508/45565983

摘要: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程度似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还不能确定。如果在接下来的一到两个季度,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数(特别是日活跃用户)增长能够保持 目前的势头甚至持续加速,并成为趋势性事件,那时其估值也就可以相应地转向单用户价值指标,从而迅速进入60~90亿美元的区间。

不久前,我在福布斯的前同事在新浪微博的福布斯官方账号上发布了一条含有90后明星鹿晗的名字和图片的消息,结果让人吃惊,这条消息迅速获得了5万多次转发,8000多条评论,有两万多人点赞。

对 于一本专注于严肃商业的杂志而言,这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却也在意料之中:虽然新浪微博的影响力过去几年似乎一直在下降,但在某些独特的话题上的影响力 上仍然不容小觑。这种现象在Twitter那里也存在,在超级碗这样的事件上,Twitter的影响力甚至超过Facebook。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独特的优势,能否成为新浪微博全面复兴的基石?

对于那些在新浪微博去年4月IPO时就买入其股票的人而言,这个问题尤其重要,新浪微博目前的股价不到上市当日收盘价的80%,今年初时甚至一度跌到只有那时的约60%。现在新浪微博的市值约为32亿美元,甚至只相当于2013年阿里巴巴投资它时的估值水平。

在 新浪微博上市之前,尹生曾经认为其当时的合理估值接近50亿美元(参见2014年2月的尹生福布斯中文网专栏文章《新浪微博仍是价值近50亿美元的大生 意》),而在2013年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时,我在另一篇专栏中预测到2016年早些时候,其价值可能上升到60~90亿美元。

到2014年9月时,新浪微博的市值的确一度非常接近50亿美元,但随后落入深渊。说实话,我曾预期新浪微博的年营收可能要到2015年才能做到3亿美元,并以此作为估值的基础,但实际上2014年就达到了这一水平,这是为什么?

关键不在营收,而在新浪微博是否具备持续获得营收(以及更长远来看盈利)增长的能力,而这又首先取决于其能否巩固和提升其独特用户价值,或者说行业地位,这在我的文章《获阿里背书,新浪微博三年后估值或达60~90亿美元》中是这样描述的:

对新浪微博而言,其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通过清晰而有力的定位,成为Twitter和Facebook这样的领导应用,一种是从一个主流的应用走向没落和维持,通过各种可能的商业化战略来引导其发展,就像人人网。

考虑到之前已经有传言,阿里巴巴可能会继续增持新浪微博的股份到控股地位,这可能会加剧其前途的不确定性。因此,可以假定乐观情景和悲观情景各占35%和65%,前者对应的市销率可能高达35倍(当时Facebook和Twitter的中间值),而后者则只有5倍左右。

为此,我在新浪微博IPO时的另一篇文章《新浪微博:短期有看头,长期看四种关系》中,提到了IPO后新浪微博必须面对的四种关系:与阿里巴巴的关系,与新浪网的关系,与投资人的关系,与用户的关系(我当时没有提与政府的关系)。

每一种正向价值关系的建立,实际上都是围绕新浪微博独特的定位和价值的,就像Twitter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它的独特定位,在于其对于追求全球性的信息透明的用户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它的价值是其影响力,就像是纸媒时代的《纽约时报》。

很不幸,新浪微博在上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恰恰是在验证我在前述文章中提到的担忧:“我认为除非新浪微博迅速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落入人人网一侧的概率会急剧上升。”

每 一种关系都似乎迅速朝着价值成长的反面滑去:糟糕的产品用户体验,政策监管导致的活跃性下降等,使其成为领导性应用的可能性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而同 时,营收增长也出现了急剧下滑——2014年第一季度以来其每个季度的营收增长依次分别为161%,105%,58%,47%,43%,34%(预计)。

过去四个季度,新浪微博的营收为3.63亿美元,同比增长65%,相对目前的市值,大约只有8.8倍的市销率。相比而言,目前Twitter按过去四个季度的营收计算的市销率为14.5倍,而腾讯和Facebook也与这个水平相当或高于这个水平。

唯一的亮点,是新浪微博第一季度的月活跃用户和日活跃用户增长都创下了过去四个季度的最快,分别为增长了38%和34%,达到1.98亿和0.89亿,相比而言,Twitter的月活跃用户也只有2.88亿,而新浪微博的市值只有Twitter市值的一成多。

与 此同时,新浪微博的运营亏损也明显收窄,过去四个季度运营总亏损为1750万美元,而之前的四个季度为亏损4960万美元,且似乎呈现出逐季改善的趋势。 相比而言,Twitter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出现了运营亏损扩大,四个季度累计运营亏损达6.07亿美元,且没有明显改善的趋势,这令其股价在 过去一个月中下跌了近30%。

尽管新浪微博在营收上出现了让人不安的趋势,不但总体营收增长节节下滑,而且其两大业务之一的增值服务在过去这个季度几乎停止了增长,仅增长了9%,但营收仍然不是影响新浪微博目前估值水平的决定因素。

考虑到阿里巴巴在其中持有30%的股份,按照目前的市销率,它每在新浪微博投入1美元的钱做广告,将从资本市场获得2.64美元的回报,只要它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市值管理,理论上并不难让新浪微博交出一份乐观的财报。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将是前一组指标,即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以及其整体战略朝着主流应用的有效程度,其目前的市值水平,大约只相当于35%(乐观)和65%(消极),而在第一个季度时,大约只相当于20%(乐观)和80%(消极)。

新 浪微博的用户活跃程度似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还不能确定。如果在接下来的一到两个季度,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数(特别是日活跃用户)增长能够保持目前的势 头甚至持续加速,并成为趋势性事件,那么其估值也就可以相应地转向单用户价值指标,那时,新浪微博的估值将迅速进入60~90亿美元的区间。

若 想阅读更多互联网价值研究与评估方面的文章,请订阅尹生的微信公号价值线(jia-zhi-xian),或前往尹生的福布斯中文网专栏。若需转载,请署名 并注明出自价值线。但申明:尹生的所有文章仅做一般性探讨,不作为投资决策之依据,股市有风险,请慎重决策。尹生不持有新浪微博或上述其他公司的股票。


汽车:宝马中国销售出现负增长,整车衝击最为直接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58


汽车:宝马中国销售出现负增长,整车衝击最为直接


作者:姚炜


$华晨中国汽车(hk01114)$


$宝信汽车(hk01293)$


$正通汽车(hk01728)$


$永达汽车(hk03669)$




日前,德国宝马公佈宝马5月份中国销售3.74万辆,同比下降4.2%,1-5月份销售19.0万辆,同比增长3.0%。 


 宝马中国销量开启负增长。宝 马汽车在中国实现销量首次出现下降,这在情理之中,同时又在意料之外。在情理之中的原因主要是国产的华晨宝马在3月份已经出现负增长,3/4/5月华晨宝 马分别下降6.2%/9.9%/8.6%。在意料之外,主要是由于进口宝马表现低于预期,5月份进口宝马同比增长2.7%,远低于4月份的20.5%。累 计来看,1-5月份华晨宝马累计下降0.1%,进口宝马累计增长8.3%。宝马今年需求疲软,这既与大环境有关,整体经济疲软、政府反腐影响持续以及资金 回流股市等因素导致购买力减弱,从宝马本身来看,新产品的缺乏也是重要因素,此外减少经销商库存压力也是销量下降的原因。


 华晨宝马15年目标达成有难度。华 晨宝马5月份销售汽车2.2万辆,同比下降8.6%。1-5月份累计销售11.6万辆,同比下降0.1%,全年10%的目标达成有一定难度。从结构来 看,1-5月份,3系和5系分别增长1.6%/2.5%,X1同比下降11.8%。15年销量较为疲软,主要是缺乏新品。16年以后的情况或有所改 善,16-17年公司每年都会有1-2款新品上市,16年主要有新2系以及新一代的X1。17年全新5系,比3系小一点的前驱车,SUV车型X3时间尚未 确定。


 经销商受新车波动影响将逐步减弱。宝马销量的下降对经销商来说有两面性。一方 面,新车销量下降可能会影响到新车销售收入,如果按照销量占比看,宝马对上市公司的贡献度依次为宝信/永达/正通。另一方面,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销量下 滑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经销商库存压力的减轻,这有利于减轻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同时有助于稳定目前的价格体系,认为,经销商的毛利率和财务费用率水准有机会得 到改善。同时,认为经销商的售后服务和延伸业务有望保持较高增长,对经销商业务占比有望提升,随著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的增加,新车的影响将逐步减弱。


 维持看好经销商。总 体来看,宝马销量的下滑,对整车厂的衝击最为直接,对经销商的影响虽有影响,但售后服务及延伸业务的高增长有助于减缓新车波动的影响。继续维持华晨中国的 中性评级,以及宝信汽车(汽车电商概念)、正通汽车(汽车金融概念)、永达汽车(融资租赁以及独立维修连锁)的买入评级。 


汽车行业


 宝马中国销售出现负增长,整车冲击最为直接






(交银国际)


格隆汇声明: 本文为格隆汇转载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16亿中国人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那些悄然出現的微信騙局:加入詭異群不發紅包退不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015.html

那些悄然出現的微信騙局:加入詭異群不發紅包退不掉

一財網 凝雨 2015-07-02 14:44:00

據知情人士,退不掉的群,本質原因是ios系統有一個阿拉伯文閃退的bug所造成,也就是說,當一個用蘋果手機的人,把微信昵稱改成阿拉伯文,再建群,就能建成一個別人退不掉的群。群成員只有通過群主的同意,才能順利退群,而建群的不法分子此時便可以拉人進來“圈地收錢”啦。

有一種微信群你退都退不了了,必須默默出錢才能退群。這是微信上最近出現一種新的騙局。這種騙局源於一個多月前網絡上出現了的一個新iOS消息應用Bug:通過iMessage或短信發出Unicode特定字符串就可以讓iPhone崩潰,並讓信息應用無法打開。之後這一Bug還延伸到了第三方即時聊天應用程序,如Snapchat,Twitter和Whatsapp,當然也包括我們的微信。隨後有的人則從中看到了商機,開始聞風而動利用此Bug進行敲詐。

誤入微信群 不發紅包退不掉

網友陳女士微信被拉進了一個名叫“金融群”的群聊。據陳女士稱,她是銀行退休的,朋友圈里都是金融界人士。一個陌生人來加微信,驗證請求里寫了一句‘我是金融圈的’,於是也沒多想就通過了。加入第二天早上,未讀信息打幾百條,群成員已有200多人。經陳女士細看,群里說話的,主要是群主一人,而發的內容,居然都是逼成員交錢!這個群主ID、名字顯示的是一串阿拉伯字符,性別顯示為女性,所在地區填的是美國伯明翰。

陳女士準備退群,但只要她一點右上角圖標,微信馬上閃退——這竟然是一個不經群主同意就退不出的群!連續看到有群成員給紅包,群主問每個要的數目不一樣,一聲不吭直接願意給錢的,他就要5.9元,你要是罵他,他就加價,收你八塊九塊。”一些成員不堪其擾交了紅包退出了,又有些新成員被拉進來。

這種“退不掉的群”是怎麽組建的?據知情人士,退不掉的群,本質原因是ios系統有一個阿拉伯文閃退的bug所造成,也就是說,當一個用蘋果手機的人,把微信昵稱改成阿拉伯文,再建群,就能建成一個別人退不掉的群。群成員只有通過群主的同意,才能順利退群,而建群的不法分子此時便可以拉人進來“圈地收錢”啦。

騰訊微信團隊隨後作出了回應,稱這並非微信的錯,其實是蘋果iOS系統的一個Bug,如果群昵稱內含有特殊字符,退出的時候就會導致程序閃退。騰訊表示,蘋果剛剛發布的iOS 8.4系統已經修複了這個Bug,用戶升級即可避免此問題。如果用戶的設備較老無法升級到iOS 8.4,可以在Android設備上登陸微信並退群 ,因為Android系統不存在此Bug。

iOS系統曾經多次遭遇特殊字符考驗,比如就在前不久,一串包含英文、阿拉伯文和中文字符的短信或iMessage消息就能讓iPhone直接崩潰、重啟,和上述問題類似,也需要升級到iOS 8.4才能避免。

那麽,如果不小心被加進了這樣的群,應該怎麽辦?

1、升級iOS 8.4版本。

2、用安卓系統手機或Mac版客戶端登錄微信退出群聊。

3、舉報將你拉入惡意微信群的個人帳號。

然而,據小編了解,微信詐騙並非僅此一例。在近年掀起的全民搶紅包的熱潮中,也不乏一些微信詐騙。

小心紅包隨時變AA付款:輸密碼要當心

一條印有“AA”字樣紅底方框的LOGO,以及少許“送錢”、“68元”、“88元”等文字的微信,很容易被看成真紅包。騙子正是利用了大家逢紅包必搶、秒搶的心態,當假紅包傳過來後,正熱火朝天搶紅包的微信朋友眼疾手快便戳進去了。

據了解,在這個騙局中,騙子利用文字遊戲對“AA收款”功能進行了偽裝。他們在收款留言處填寫了“送錢”的字樣後,廣泛向群聊中發送。紅色的“AA收款”標誌和偽裝成送錢理由的收款留言,乍一看和紅包信息頗有幾分相似。

此外,“AA收款”付款前,微信會彈出確認按鈕,並以“AA+付款金額+給+用戶名”的格式將付款信息提示用戶,騙子會將昵稱改為類似“您,新年紅包點擊領取”的字樣,這樣在彈出確認信息時,支付按鈕就會顯示成類似“AA8.88元給您,新年紅包點擊領取”的樣子,極具迷惑性。

在這得提醒一句:收任何紅包都不需要輸入密碼,凡是需要輸密碼的“紅包”都是騙局

兌現紅包先輸銀行卡號:綁定銀行卡看清流程

“恭喜你中了802元紅包,請點擊下一步,輸入賬號信息。”從大年三十開始,蘇女士和家人就一直沈浸在搶紅包大戰中,玩得不亦樂乎。所以,當她在微信圈中看到了這條數目不小的紅包後,便不假思索地點擊了。但一分鐘後,蘇女士等來的不是紅包的確認消息,而是銀行卡被轉賬3000多元的短信通知。蘇女士這才發現自己被騙,立刻查詢銀行卡消費記錄,但為時已晚。

小編提醒:微信的紅包都是在玩家獲取微信紅包後自動存入微信“零錢”渠道,再由零錢進入銀行卡。綁定銀行卡的流程,並非在紅包活動頁面填寫銀行卡信息,而是進入微信“我”—“錢包”中綁定。大家可以憑借這一方式,辨別紅包陷阱。

此外,為了應對搶紅包這種“手快有,手慢無”的活動,許多人都會選擇使用插件來幫助自己提高效率,但這類插件背後,大多存有不小的安全隱患。專家表示,黑客利用人們搶紅包占便宜的心理,可在紅包插件中捆綁惡意軟件、木馬病毒,部分紅包點擊後會跳轉至釣魚網站。網民如果不慎點擊打開了上述鏈接,可能導致更加惡劣的後果,諸如個人隱私泄露甚至是財產損失等危害。為了自身的安全,最好不要使用搶紅包插件。

 

綜合揚子晚報、新浪網、人民網、雷鋒網、荊楚網等報道

編輯:丁明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看後市》投資名家劉俊杰:不能期待短期出現高回報 一場震撼教育 確保A股「長多慢牛」格局

2015-07-20  TWM


華人耳熟能詳的兩句詩:「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蘊含高妙智慧。

對事理的分析判斷,一定要拉出距離,放大視野,才能得知雖不中亦不遠的後續發展,就像觀賞油畫,如果太貼近畫布,只會看到一堆油漬,一定要拉出距離,才能看出這幅畫的意境。

撰文•劉俊杰

A股六月中旬以來慘烈的跌勢,及中國政府一些干擾市場機制的舉措,乍看是一場災難;但是,如果把視野放大,這段轉折激盪,更加確保A股長多慢牛的格局將延續許久。

相較去年以前的二十餘年,今年以後的中國股市,肯定將出現十分驚人的質變與量變。因此,不能以過往的思惟與慣性來研判中國股市。正如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推 行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出現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當時如果固守著共產國家「注定一窮二白」的思惟,對比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實情當然是大謬不然了。

中國股市的質變,源自於未來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規畫。每一項大戰略的主軸,幾乎都少不了繁榮穩定的股市作為必要配套,股市已從「聊備一格」,質變為國家大戰略的「重中之重」。

應變太輕率

一堂震撼教育課 可避免重蹈覆轍由於缺乏經驗,中國政府提振股市的操作失之輕率、浮躁。最大的敗筆是上證四千點時,官方媒體大力鼓吹入市,以致回跌至四千點時,不得不以干擾市場機制的種種舉措,拉抬股市。

這種作為當然招致負面評價,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考量下,也不得不為。美國、歐洲及日本相繼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美其名為救經濟,究其實(至少最大的影響)還不是拉抬穩定股市?不就是報明牌嗎?只是操作手法細膩些而已。

香港一九八七年十月,也曾因美股暴跌宣布停市四天;台灣在民國七○年代,也一度將每日漲跌幅限制自五%縮小至三%,等到市場止跌回升,再把漲跌停限幅拉大。可見在市場極度動盪時,政府很難避免亂了套。

A股自官媒唱多到六月以來的小崩盤,以及其後的種種波折變化,對中國政府而言,是一堂很寶貴、很有價值的震撼教育課程。新手上路生澀難免,在付出代價基本可控的範圍內,學到股市治理領域過去未注意的罩門及死角,未來可避免重蹈覆轍,堪稱禍兮福之所倚。

後市仍看好

人均所得升 股民還會越來越多以習、李體制勇於任事的風格,及股市穩定繁榮又是中國未來最重要的國家戰略目標之一,兩者湊合,正是A股可延續長多慢牛的最大保障。

中國現在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大約是美國的三分之二,如果未來十年平均每年的GDP增幅以美國三.二五%,中國六.五%保守估算,中國GDP每年的「增量」,仍高於美國三分之一左右。

再以所謂的「巴菲特指標」、股市總市值與總GDP的比值估算,A股大幅回檔後的比值已降到○.八以下,只有美國的一半,所以巴菲特看好中國股市的談話,不是恭維或客氣的場面話。

所謂A股上漲與中國經濟基本面背離云云,不知道是什麼邏輯。美國、歐洲、日本六年來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不到,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後的低點迄今,漲幅卻遠高於A股,這才是與經濟基本面背離。

A股的量變更將是一部波瀾壯闊、精采可期的大戲。除了上市公司家數大增之外,次級交易市場的後續量能擴增潛力更是驚人。

統計資料顯示,人均所得逾一萬美元的國家,持有股票的人口占總人口二○%至二五%。中國在五年內人均所得將超過一萬美元,保守估算五年後持有股票的人口將達到三億人,相較於目前約一億人,五年後的投資人口有二○○%的增幅空間。

歷史正重演

一九八七年台股 就是如今A股A股另一層量變的潛力來自與全球資金接軌,這是長期源源不絕的活水。十年後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是中國,想想看,會有多少全球資金投入中國股市。

現在的A股市場,不會是美國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的翻版,而是一九八七年的台灣經驗重演。

一九六六迄一九八六年的二十年間,台灣股票投資人口增加很緩慢,六十萬人是維持很久的上限;二十年間大約有三到四次段落分明的多頭市場,日成交值在多頭高峰,最多也只有三十五億元。

一九八七年是台股量變兼質變的第一年,電腦撮合取代人工撮合,加上新台幣大幅升值,及台灣人民理財觀念改變,投資人口從六十萬人,到一九九○年增加到近六百萬人;日成交值也由破百億元到破千億元,完全是一九八七年以前難以想像的情境。

釀上升中浪

「三陽開泰」格局確立

更神奇的是,一九八七年以後的台灣,經濟成長率也是由動輒一○%以上的高速增長,換檔為六%至八%的中速增長。

中國體系太大,不可能出現一九八六到一九八九年,台股指數二十倍的漲幅,只能說上證二千點到五千點是長多大浪的第一個中浪,回檔後正醞釀第二個上升中浪。 七月七日迄七月九日出現「三陽開泰」的格局,七月十日持續中長紅,大致上已可確定上證指數三五三五點就是中期整理的最低點,投資性資金近期應逢低分批進 場,但不能期待短期即出現高回報,未來一段時日,將是一個整理鞏固的中期築底工程。

巴菲特指標 (Buffett indicator)巴菲特曾在2001年表示,股市總市值與國家GDP的比值是「任何時期評估價值最好的測量方法」。如果股市整體市值相對於經濟規模的比率太高,代表市場可能過熱。

對照台股歷史 現在只是A股的「第一中浪」── 1987~1991年台股指數1987至1990年台股展開長波大浪,過程概分為三波中浪;對比A股目前情況,相當於當年台股的第一中浪結束後,正在醞釀第二中浪的起點。

A股「三陽開泰」格局確立── 近三個月上證指數走勢上證指數自今年6月中旬修正以來,在7月7日至9日第一次K線連三紅,加以次一交易日的中長紅走勢,3根實體陽棒確立為「三陽開泰」格局,可視為中期整理的最低點。



東莞3年時間出現近10次塌陷事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9996.html

東莞3年時間出現近10次塌陷事故

一財網 南英 2015-08-14 09:10:00

自2012年以來,莞惠城際東莞段已經多次發生塌陷事故。據可查的新聞報道,自開工以來,已經發生數次坍塌事故。

東莞再一次發生坍塌事故。

東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在13日下午發布消息稱,當天上午,常平鎮常平大道聯邦花園旁綠化帶再次發生塌陷,塌陷面積300多平方米,造成1名井下施工人員死亡。

所謂“再次”,指的是在12日常平大道聯邦花園旁綠化帶出現坍塌的地方,常平聯邦大廈門前地陷再次擴大。有市民在網上發布的視頻顯示,廣場邊上的水泥路瞬間整體塌了下去。

“啊!天哪!”視頻中傳來了女性的驚呼之聲。

常平聯邦廣場是常平的地標性建築,周邊是常平最繁華的街道,酒店高樓林立。

事故現場

這里發生坍塌事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2月16日,聯邦廣場門口首次發生地陷,塌坑面積約40平方米,深3米。到了2015年6月3日,這里同一個地方發生坍塌,塌方面積大約有60平方米,地陷深度也接近3米。

坍塌的原因基本被認為是“土質原因,施工困難”所致。但根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在地鐵未施工之前,聯邦廣場旁邊的中元街就曾因為建大廈挖地下停車場出現坍塌。

目前,塌陷道路已封閉,禁止人員和車輛通行。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值得註意的是,《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12年以來,莞惠城際東莞段已經多次發生塌陷事故。據可查的新聞報道,自開工以來,已經發生數次坍塌事故。

作為經國務院批準的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放射線之一,東莞至惠州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在珠三角東岸城軌網絡中的地位重要。

公開報道顯示,2012年9月8日,G Z H -4標項目7號井(寮步)工地在地下施工點爆破施工時引發塌方,塌陷面積達到4000余平方米,造成深約30米的圓形巨坑,位於塌陷位置上方一家家具廠廠房因此發生垮塌,6臺生產設備被埋 。

2013年3月6日,大朗鎮大井頭富安路100號發生塌陷,塌陷坑洞約為1平方米。施工方當時分析事故主要原因是,隧道上方局部片麻巖全風化地層在居民區化糞池和排水管滲漏作用下軟化,失去自穩力和承載力。

2013年3月7日,常平段8號豎井往大朗方向約100米處工地發生塌陷事故,導致常平大道路面形成一個約50平方米,深約3米地坑。

2013年3月7日,東莞南城周溪社區一四層民房受莞惠城軌地下隧道施工影響突然嚴重傾斜,另有一儲存雜物的兩層簡易樓倒塌。

2013年3月11日,大朗鎮大井頭富安路108號一間一層瓦房和永順南區140號一間土坯房坍塌,周邊十余間房屋的地基亦有下陷。

2014年2月16日,東莞常平鎮常平大道聯邦國際廣場門口發生地陷,地面上的塌方面積約40平方米,形成3米多深的塌坑。

2014年10月29日,常平鎮常平大道嘉美豪苑對面發生地陷,地面上的塌方面積約70平方米,形成3米多深的塌坑。

而根據施工方當時解釋,上述塌陷事故中,有些原因與事故發生地段的“土質疏松,地質條件較差,同時地下水含量偏大”有關。

“已經發生了這麽多次,真是令人不安心。”東莞一位市民對本報記者說。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上海出現“暗標”地王 金地拿地溢價率96.63%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240.html

上海出現“暗標”地王 金地拿地溢價率96.63%

一財網 羅韜 2015-09-23 21:37:00

9月23日上海的土地拍賣現場,金地集團(600383.SH,下稱“金地”)以20.1336億元競得嘉定區嘉定新城E26-1地塊,溢價率96.63%,成交樓板價1.86萬/平方米。

 

9月23日上海的土地拍賣現場,金地集團(600383.SH,下稱“金地”)以20.1336億元競得嘉定區嘉定新城E26-1地塊,溢價率96.63%,成交樓板價1.86萬/平方米。

該價格刷新了上述區域新低價,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也成為上海首宗以“暗標”形式誕生的總價地王。在土地競拍現場,每家開發商只能以書面表格的形式進行一次報價,據悉金地比第二高開發商報價高出7000萬。從以往的歷史情況看,通過“暗標”出讓很少出現如此高溢價的情況。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其項目周邊的新房售價在1.8萬/平方米-2.1萬/平方米,業內預測金地此地塊需要未來買到3萬/平米的價格才能保證,考慮到嘉定地區的供應過大,該項目盈利可能不會特別明顯。

上海中原研究咨詢部高級經理龔敏發現,今年金地的銷售明顯高於去年,但是其在一線城市今年拿地僅2幅,對此也需要補充其土地儲備。

不久前,金地華東區高層出現變動,上海公司總經理陳必安被調回總部,華北區域總經理陽侃接任。對此外界傳聞是由於金地在華東區的發展速度並沒有其他房企快,《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金地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東的營業收入12.3億元,較上期下降了53.5%。從公司內部業務收入的排名來看,華東也從公司第一名的位置落下來,上半年華東占金地收入的比例為16%,排在華中地區20.9%之後。

而金地如果需要在華東保持發展,勢必需要開始搶地,但是這樣的價格對於金地也是考驗。無獨有偶,禹洲地產(1628.HK)今日以5.1028億元競得嘉定區徐行鎮16-01地塊,溢價82.07%,成交樓板價9104元/平方米。

今年5月,碧桂園(2007.HK)曾以8108元/平方米的樓板價奪得純宅地嘉定區徐行鎮02-05地塊,與今日地塊相距不遠。此前,碧桂園聯席總裁朱榮斌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曾提到,碧桂園拿的地價開發出來的產品肯定比周圍目前均價貴,處於兩個考慮,一是看好上海未來的市場,二是將打造一些特色產品來提高溢價和降低成本。記者獲悉,其準備通過眾籌的模式來降低資金和找客成本。

按照這個說法,對於很少出現在一線城市的禹洲地產而言,顯然也面臨這樣的考驗。而拿到這個土地過後如何開發,更是需要去斟酌。上海鏈家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認為,該地塊相對偏遠,周邊也有不少在建的新房項目,並且地塊離地鐵站也有一定的距離,周邊配套相對匱乏,9000元/平方米的樓板價偏貴,未來想要盈利,至少定價在2萬元以上。

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今年以來,開發商的重心紛紛轉向一線城市,滬上的宅地變得炙手可熱,在各方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成交量上揚明顯,開發商在市場熱情高漲的同時極易高價拿地,樓板價高於房價已經成為常態,不過,房企在一線城市紮堆的同時,也在醞釀風險,未來市場一旦遇冷,這些地塊很可能經不住 “考驗”。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