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化妆品连锁店第二轮扩张各路品牌“围攻”屈臣氏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611/20090611031300707.html


每经记者  卢曦  发自上海

        今年5月,香港莎莎在武汉同时开了两家连锁店。屈臣氏在香港一直无法打败的老对手万宁也进入内地,提出开上百家店的计划。众多内地品牌的连锁店也在逐渐生根开花。

        各路品牌袭来,使在内地市场深耕近20年的屈臣氏,感受到了越来越浓的火药味。在内地市场,尽管屈臣氏一家独大的局面短期尚难改变,但化妆品连锁店争相圈地的竞争态势,正逐渐显现出来。

竞争·品牌

“4+1”格局  巨头鏖战内地

        日化行业资深营销专家冯建军向记者描绘了一幅各大化妆品连锁店品牌在内地的格局图。根据业界的普遍观点,在内地的全球连锁店巨头有“4+1”个。“4”指的是屈臣氏、万宁、康是美和丝芙兰,“1”指的是莎莎。

        为什么是“4+1”,而不直接说成“5”?原来,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莎莎的专卖店数量都远远少于屈臣氏和万宁,但内地消费者却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习惯——去香港旅游时必去莎莎“扫货”。于是,莎莎作为候补被列入名单。

        屈臣氏隶属于李嘉诚掌舵的和记黄埔集团,1989年进入内地市场,目前稳居内地化妆品连锁店的老大地位。

        万宁隶属于亚洲零售集团牛奶国际控股公司。在香港,万宁是屈臣氏的“宿敌”。



        另外,康是美来自台湾地区,丝芙兰隶属于法国路威酩轩集团。

        谈到竞争优势,莎莎认为,自己拥有“一站化购齐”的零售模式,店内护肤品、香水、化妆品、头发/身体护理产品、美容用具等一应俱全,消费者可以一次性购齐所需的美容用品。

        其他四大巨头中,屈臣氏的产品覆盖日化、美妆、食品、洗护用品等,药品占20%~25%的比例。万宁以食品、化妆品为主,药品只占5%左 右。药品占比最大的是康是美,药品比例达40%。这三家销售的产品定位大多在中端,而丝芙兰定位在中高端,且以进口品牌为主,因此对屈臣氏的威胁最小。

        很多精明的上海消费者,早已学会通过化妆品条形码的前两位来判断产地。由于内地的产品均以“69”开头,丝芙兰众多“非69”产品已在部分“崇洋”的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端的形象。

竞争·开店

争相开店  掀第二轮扩张

        2004年10月,万宁落子华南,在广州开设第一家旗舰店,开始进入内地市场。比起屈臣氏,足足晚了15年。

        2008年,万宁在上海淮海路上开设第50家分店,从此迈出华南,与屈臣氏短兵相接。

        目前,万宁已进入广东、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浙江等地,直营店数量快速增加。最新资料显示,万宁将加快在内地的布局,计划在今年年中实现百店计划,并在年底之前开店总数达到150家。


        屈臣氏香港公关部门的邓小姐向记者表示,目前屈臣氏在香港已有155家门店,在澳门也有8家门店,但她不清楚在内地的计划。

        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屈臣氏计划今年开120家店,重点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分析人士认为,内地市场将成为各大连锁巨头的角力平台,销售终端的迅速扩张将逐渐推开。

        那些比屈臣氏进入内地慢了一步的竞争对手,已处在竞争中的劣势。不过,在即将展开的第二轮扩张中,各路品牌均不敢轻敌。

        “竞争很激烈,好地段少之又少,很多时候要碰运气才能拿到好店面。”业内人士感叹。

        不过,迅速开店也并非易事,一方面不能在开店速度上落后于对手,另一方面开店又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内地品牌的连锁店通常缺钱,各大巨头虽不缺钱,但店内品种更新和管理也不容易。”冯建军说。

竞争·交锋

不惧巨头  内地品牌参战

        屈臣氏在向二三线城市渗透的过程中,与内地品牌的交锋将难以避免。据统计,在一些二线城市,屈臣氏年销售额在2500万元以上,而内地本牌的销售额最多只有800万~1000万元。

        比起屈臣氏,内地品牌起步足足晚了10年,最早进入这一领域是在1997年。因此,面对强大的对手,目前内地品牌大多采取  “固守区域、伺机扩张”的战略。


       但在山东青岛的一些地方,屈臣氏遇到了一个无所畏惧的当地对手——在一些街区,与屈臣氏相隔数百米,就有一家名为“喜爱”的化妆品连锁店。

        与许多内地品牌绕开屈臣氏剑走偏锋不同,“喜爱”选择和屈臣氏正面交锋,其装修、店面风格与屈臣氏颇为相似,虽然产品优化上做得不如屈臣氏,但仍然“活得很好”。

        在2008年2月的一篇访谈中,“喜爱”对外宣布,计划在3年内在山东省开设100家店。

        内地品牌的化妆品店,目前有“北有美诚,南有娇兰佳人”的说法。除此之外,还有河北东大、山东喜爱、江苏百分女人等多个品牌。山东的品牌竞争最为激烈,超过20家连锁店的品牌就有50多个。

案例

莎莎开进中西部

        在进入内地4年之后,莎莎开始进入中西部地区。

        今年5月,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武汉最繁华的地段——新世界百货广场和武汉武商亚贸广场开了两家化妆品专卖店。首席营运总监朱斌对外宣布,莎莎将进一步开拓内地市场。

        早在进入武汉之前,莎莎按照“惯例”已先行在华东和华北布点:2005年在上海开设首家店铺,目前已有4家专卖店;在北京开设了5家专卖店和1家精选店。

        目前,莎莎在亚洲区共设有150余家专卖店及专柜。莎莎集团企业传讯总监梁玮珈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武汉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大 的美容化妆品集散地,稳居全国美容化妆品销售及流通市场的领先地位。莎莎看中的除了武汉当地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外,更希望能对周边地区的消费导向产生影 响。


   莎莎的“胃口”绝不限于现有专卖店。梁玮珈表示,将以北京、上海、武汉作为三大区域中心,发展不同地区的专卖店业务。除此之外,莎莎还计划为其独家代理的品牌发展单一品牌专卖店及专柜。

        国际金融危机并未影响莎莎在内地的计划。梁玮珈对外表示,早已在1997年金融危机和2003年SARS危机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计划2010年3月在内地开更多店铺,业务将进一步向华西、华南扩张。

        莎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1978年,从最初的一个零售柜发展为目前覆盖亚洲六大市场的美容产品零售集团, 并于199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拥有100多个国际美容品牌代理权,是香港地区最大的化妆品代理商之一。与屈臣氏相比,莎莎专卖店的规模较大,但数量不 多。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1

华润、青啤围攻河南啤酒金星融资受阻或遭并购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423/391826.shtml


  每经记者 刘丹 发自北京
河南是惟一没有被啤酒巨头整合过的省份,如今这一格局将被打破,摆在豫啤企业面前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或被收购的命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4月22日)获悉,华润雪花已与河南驻马店悦泉签约达成收购意向,对郑州奥克啤酒的收购也进入后期。与此同时,青岛啤酒收购信阳维雪啤酒集团一事也进入日程。两大巨头的进驻无疑对河南当地的啤酒龙头企业——金星啤酒造成重大威胁。
雪花欲实现“河南造”
“我们在河南一直没有建立工厂。”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一内部人士曾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谈及此事时不无遗憾,
而这一情况即将改变。“华润雪花已经全资收购悦泉啤酒,收购协议已经签署。”昨日一名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这是华润雪花首次并购河南啤酒企业。
据知情人士介绍,华润雪花、青岛啤酒至今没有在河南建厂或进行资产收购,只单纯依靠其周边地域分厂进行输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啤酒巨头仍在试探性地进军河南。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河南是啤酒产销大省,河南啤酒产销规模2007年已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2008年河南啤酒产销达到330万千升。战略布局上,雪花、青啤已经对河南形成了包围之势,只要在河南建厂或收购,就可以实现版图的连接。
2009年初,悦泉啤酒公布招商引资项目规划,拟引进外来资本,总投资5000万元,兴建年产20万吨的啤酒新生产线项目,华润借机入驻。公开资料显 示,驻马店市悦泉啤酒有限公司始建于1980年,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固定资产6800万元,目前年生产能力15万吨,实际产能10万吨。
与此同时,传来华润雪花与郑州奥克啤酒洽谈并购的消息。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奥克在河南省内的市场份额并不是太大,但在郑州当地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事向华润雪花咨询时,公司公关经理韩晓菲表示并不清楚。
青啤也将出手收购
另一巨头青岛啤酒也不甘落后,将目光指向河南第二大啤酒企业信阳维雪啤酒集团。
“青啤收购维雪啤酒双方已经接触了很久,谈得差不多了。”了解此起并购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这次青啤将采取全资收购的方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向青啤发了邮件,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资料显示,维雪啤酒集团旗下现有信阳维雪、郑州维雪、湖北维雪等4个啤酒生产厂和一个小麦芽制造公司,具备年产60万吨啤酒生产能力。截至2008年底,维雪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7.56亿元,固定资产4.69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青啤拿下维雪将为其增加60万吨产能;悦泉和奥克将为华润雪花增加35万吨产能,加上悦泉新增的20万吨的产能,雪花在河南地区斩获55万吨新产能。
区域老大融资遇难题
华润和青岛扎堆河南,均将矛头指向了区域老大——金星啤酒。一直以来,河南啤酒企业数量多、品牌杂、规模小且行业集中度较低。
“股改解决不了,融资无从谈起。”金星啤酒集团副总经理李京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鉴于目前体制和股份构成,融资暂时没有突破。李京表 示,金星此前曾跟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有过谈判,公司计划在2009年至2010年进行股改,争取进入中国啤酒的第一阵营。
公开资料显示,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5年10月,其前身为河南省金星啤酒厂,目前拥有18家分公司,年销量为200万千升,占据当地市场40%左右的份额。
“金星现在该考虑的是卖给谁,卖一个怎样的价钱。”国信证券行业分析师黄茂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语出惊人。
“华润每年在国内的资本开支平均在30亿元,相比之下河南当地啤酒企业的实力太小,根本没有招架之力。”黄茂说,河南啤酒市场同一时间迎来华润雪花、青 啤两资本大鳄,不仅撕开了豫啤企业的防线,也使河南啤酒市场迎来整合浪潮。黄茂认为,如果金星引入战略合作者融资成功,也许还有对抗几大巨头的资本,否则 难免沦为重庆啤酒的命运。
“啤酒行业凭借的就是资本的博弈,未来国内啤酒市场将是只有几家龙头企业主导的局面。”中投顾问分析师周思然也认 为,维雪、悦泉和奥克的先后“失守”,河南啤酒多年以来铸就的围城已经坍塌,雪花、青啤、金星正面交锋的竞争状态,对原本盈利能力偏低的河南本土品牌将是 沉重的打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76

蘋果、鴻海圍攻 NB利空消息不斷 台灣NB 三兆元產業鏈巔峰已過?

2010-8-23 TTW




筆記型電腦品牌大廠宏碁七月業績大跌四成,專攻代工的廣達、仁寶業績也下滑兩成,甚至傳出廣達已凍結人事!這波業績急凍只是反映景氣不振的短期現象?還是整個筆記型電腦即將出現關鍵轉折的結構調整?

撰文‧黃智銘

台 股七月以來展開反攻,但是電子股除了宏達電有零星表現以外,其餘電子股都面臨旺季不旺,股價表現顯得意興闌珊。其中重要原因就在於過去一直扮演電子股重要 引擎角色的筆記型電腦︵NB)相關個股受到利空消息不斷衝擊,到底這波影響只是短期的砍單效應?還是隱藏長期的產業調整訊息?

相對於台積 電、友達等在畢業季動輒三、四千人大舉徵才,從六月起就開始傳出NB代工龍頭廠廣達在金融風暴之後,首度凍結人事,透露出不尋常的氣氛。廣達的動作與第三 季主要客戶惠普大砍訂單超過三成其實關係不大,惠普砍單的機種都是去年敲定陸續開發完成的機種,所以廣達到第二季末的凍結,似乎提前預言了明年接單展望不 佳。

平板電腦加入戰局

除了景氣的影響外,NB產業幾乎可以確定已出現長期而結構性的調整跡象。有龍頭廠高層評估,除去短期市場需求不振因素之外,NB產業在邁入成熟期之後,未來將難再現過去十年每年成長率超過二○%的好光景。

如 果這個產業趨勢確定,受影響的將不只是代工的廣達、仁寶等大廠,以及主攻品牌的宏碁等大型上市電子公司。影響範圍將擴及整個NB中、上游供應鏈,從面板、 光碟機、機殼、鍵盤到連接器、主機板零件等等,台灣廠商幾乎包辦了NB九成零組件供應,其中養活的上市公司多達數百家若用這些廠商的營收來估計,整體NB 供應鏈產值高達三兆元,占台灣GDP的四分之一,這個影響台灣經濟的產業由盛而衰的關鍵原因是什麼?

當四月iPad開始正式登場之後,NB 市場就馬上受到影響,尤其是過去兩年獨領風騷的小筆電市場更是陷入急凍。外資美林證券分析師李宜家觀察指出,美國市場小筆電出貨立刻衰退約三成。很多輕度 使用者如學生、婦女等很快就被介面友善、應用方便的iPad所吸引,讓美國NB市場整個急凍了。

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曾說,當他第一眼看到蘋果推出的平板電腦iPad時就相當驚豔,﹁這種簡潔的設計,以及沒有鍵盤的平台,一定會對筆電業產生很大的衝擊﹂。李詩欽認為,筆電廠必須加速調整步伐,才能因應未來產業走向成熟的挑戰。

華碩法說會上執行長沈振來也承認小筆電的威脅,認為iPad的確在消費預算上出現了對小筆電的排擠作用,因此下修了第三季華碩Eee PC的銷售量至一百四十萬台。

即使去年面臨金融風暴,但受惠於小筆電的熱賣帶動NB出貨仍有超過一五%的成長,總量超過一.六億台,NB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但就在NB出貨量創歷來高峰之際,也隱藏這個行業即將由盛而衰的徵兆。

桌 上型電腦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旦進入成熟期就會出現規格「過優」的現象,一些規格簡單、價格便宜的產品反而得以大行其道。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就相當憂心表示, 其實未來台灣不會有平板概念股,因為這種產品規格、技術都相當簡單,所以產品的價格與獲利都不如原來的NB,對代工廠來說反而是利空。

NB代工競爭白熱化

仁 寶總經理陳瑞聰本來開玩笑酸了鴻海跨足NB代工,說鴻海NB代工元年「還要再等兩年」,但今年起他表示,這些EMS︵專業電子製造服務廠︶進度比想像中 快,NB代工市場進入新一波流血戰。陳瑞聰認為要到EMS廠拿到一定市占率後,殺價競爭才會稍止。最近傳出鴻海與偉創力明年出貨量分別挑戰兩千萬與一千萬 台。

過去,當鴻海大舉切入某個產業時,也代表那個產業已經變成殺戮的﹁紅海﹂市場,在筆電產業又得到再次印證。在新進者進入分食之後,大和 總研科技分析師黃文堯在研究報告指出,除EMS廠之外,二線廠英業達從廣達、緯創搶走惠普的大訂單,預估廣達、緯創明年出貨量將因此減少兩百至三百萬台, 隨著NB代工競爭白熱化,不但代工廠過去每年二○%成長的目標難以達成,毛利率也將跌破四%。

這波產業調整的大趨勢,業者早就了然於胸,並 已展開新布局。在NB明年成長可能趨緩之下,本來在中國市場用力較少的宏碁、華碩,今年開始不約而同部署重兵在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對代工廠來說,以廣 達、仁寶來看,NB占營收的比重都在七成以上,前三大廠中只有緯創的NB營收比重在七成以下,未來如果要繼續追求成長,勢必要提高非NB的營收比重。

廣 達在董事長林百里帶領下,全力ㄒ往雲端市場發展,未來不只代工伺服器還要銷售解決方案。廣達發言人楊俊烈面對市場追問與仁寶的一哥之爭時,就曾經透露,廣 達未來的挑戰會是如何繼續維持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在二○%以上在產業轉折的關鍵時刻,NB廠必須尋找下一波成長新動力來源,否則NB相關公司股價可 能面臨市場重新評估,更重要的是影響背後三兆元的相關產業生存,宏碁王振堂、廣達林百里、仁寶陳瑞聰是否能帶領台灣企業殺出重圍,值得關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35

LED教父 圍攻泰谷光電四部曲

2011-5-30  TCW




這是一場LED產業的小蝦米對大鯨魚之爭。

這隻大鯨魚,就是有LED教父之稱的億光董事長葉寅夫,他的獵物,是營收只有億光八分之一的LED小廠泰谷光電。

泰谷董監改選戰,是這場戰爭的焦點。

有趣的是,台灣最大LED磊晶廠晶元光電持有泰谷股權二三‧二九%,卻不是晶電董事長李秉傑出來叫陣,反而是僅持有泰谷不到一○%的億光董座葉寅夫出戰泰谷。

葉寅夫甚至揚言,「不惜下市、上書總統馬英九!」不斷拉高這場戰爭的層級。為何大鯨魚捕捉小蝦米,卻要有如此的大動作?

因為,這是他圍攻泰谷經營權四部曲中的最後一步棋。

過去一個月以來,葉寅夫不斷在媒體上進攻泰谷,泰谷董事長劉騰隆,卻始終沒有出面吐露自己的心聲。

「從引進億光的那一天是惡夢的開始……。」五月十九日,劉騰隆終於露面,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

早年開設化工廠的劉騰隆,手上及臉上都留有一次意外的灼傷,花了十年治療,還是留下傷痕,這次股權之爭的火焰,恐怕會將他的事業心血結晶—泰谷的未來,燒得更烈。

埋下惡夢開端 要資金的泰谷,遇上想插旗的億光

故事開端是在二○○九年,剛從金融海嘯中逐漸復甦的泰谷,亟需要資金擴充產能,便以私募方式引入億光資金。

泰谷對葉寅夫來說,有著一石二鳥的戰略位置。一來,投資泰谷,可鞏固LED晶粒來源;二來,可打擊億光的競爭對手—南韓的首爾半導體。

因為首爾在台的兩大採購對象,正是廣鎵與泰谷。去年在億光加碼廣鎵股權後,首爾半導體將部分訂單分給了泰谷,因此葉寅夫以三億一千萬元,認購二萬二千張泰谷的私募股權,可謂是在敵人地盤上搶先插旗,制敵於機先。

「這二萬二千張,是這一切惡夢開始。」劉騰隆懷疑,「我覺得從頭到尾,他們(指億光和晶電)都有按照戰略在走。」

劉騰隆口中的戰略,指的就是葉寅夫拉攏晶電入股,一步步吃掉泰谷經營權的計畫。

原本,晶電與泰谷是競爭對手,因此一開始,劉騰隆並不接受葉寅夫提出讓晶電入股的提議。但葉寅夫認為,對億光來說,沒有專利保護的晶粒廠是一大風險,所以 無論廣鎵或泰谷的投資,都一併拉著在專利布局上最為完整的晶電一起投資,以晶電的專利,保護廣鎵與泰谷所生產的磊晶,這說服了劉騰隆。

雙方歧異浮現 葉寅夫承諾的專利授權,沒有兌現

「他(指葉寅夫)跟我說你們經營好好,晶電不會進來干擾你們,還可以專利授權。」這讓劉騰隆心動點頭,二○○九年時,晶電拿出七億二千萬元,持有泰谷一九‧九%股權。

然而,雙方的合作過程,在晶電的專利授權議題上,遲遲未付諸實行。

這讓劉騰隆開始質疑葉寅夫引進晶電的動機,再加上億光承諾給予泰谷的訂單,在二○一○年底曾遭到億光退貨,更加深了雙方合作的嫌隙。

億光入股才一年,讓劉騰隆產生了戒心,最後是以他為首的泰谷公司派發現,晶電不斷的在市場上買進泰谷股權,終於讓劉騰隆與葉寅夫當初的承諾,進入翻臉的導火線。

葉寅夫否認劉騰隆的說法,葉寅夫解釋,授不授權由晶電考量股東權益後決定,至少晶電沒有控告泰谷侵權。

這一樁看似美好的策略聯盟,卻因為雙方對當初的承諾不斷變調,終於從一開始的不和,演變成現在鬥氣、鬥法的股權爭奪戰。

正式決裂翻臉 劉騰隆開始反制,引入億光對手

雙方決裂的導火線,是在二○一○年七月二十八日,泰谷董事會提議二千四百萬美元的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僅溢價一○一%。這個提案,遭到億光代表的反對,認為溢價過低。

直到今年一月,這筆二千四百萬美元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的買主揭曉,正是億光的對手首爾半導體。劉騰隆想法是為了鞏固客戶關係,因為首爾半導體一直是泰谷前三大客戶,但此舉不僅是破了葉寅夫的布局,更等同向他宣戰。

「在他最困難時,我給他資金、專利、訂單,他卻是走江湖不講道義的人,引清兵入關。」葉寅夫難掩氣憤,連說了兩次「引清兵入關。」無論葉寅夫一開始是否有意入主泰谷,但劉騰隆此舉,終於引爆這場泰谷經營權爭奪戰。

股權大戰啟動 首部曲:葉寅夫大肆收購股權

投身業界二十八年,葉寅夫是LED教父級的人物,打造出國內最大磊晶廠晶電。無法忍受劉騰隆引進競爭對手的做法,讓葉寅夫在今年一月下令,從市場上買進泰谷股權,同時動用友好的晶電、萬海集團少東陳致遠的關係,「用錢」圍攻泰谷股權,展開他圍攻泰谷經營權的第一步。

億光加晶電持股,已超過泰谷公司派持股,葉寅夫認為,泰谷當初打的算盤是首爾半導體的可轉債如果轉成股票,有一○%可支持他們,但目前為止,首爾半導體還沒轉換。

四月十六日晚上七點,握有股權優勢的葉寅夫找上劉騰隆,雙方約在新竹剛開幕的喜來登飯店闢室密談,這是億光入股後,兩人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

二部曲:億光要求取得四席董事

主帥首度親征,進行第二部曲,交戰之前,給予對手最後一次談判機會。

葉寅夫表明,持有股數已經超過公司派,晶電、億光是大股東,希望取得四席董事,泰谷財務長由億光指派。葉寅夫認為,「我只是要進入董事會監督,甚至告訴他如果不讓我們進去,請把我們所有股權買回去。」

劉騰隆回絕葉寅夫提議,雙方正式撕破臉,進入圍攻泰谷第三部曲的法律戰。

三部曲:寄存證信函給泰谷董事

當初合作給訂單,也變成一疊疊存證信函。每次董事會前,億光兵分五路,寄出存證信函給金管會、投保中心、證期局、泰谷董事會成員,和法務部調查局。

劉騰隆說,「我辦公室都是厚厚一疊存證信函,光處理主管機關詢問就應付不完。」

也就是說,以劉騰隆為首的公司派,已經屈居下風,劉騰隆最後走上違法邊緣的困獸之鬥,不遵照《公司法》規定,不將董監改選議案排進今年六月二十八日的泰谷股東會。

「外面人家搶你手表、鉛筆,都是犯罪,你上市櫃後別人可以公然搶你的公司,你說我訂了規矩,你們去競爭,競爭才有進步,但是我覺得不是這樣。你看,大人和 小孩子怎麼比,一百公斤和五十公斤怎麼比?你錢夠多,爪子夠長,牙齒夠利,你就可以奪取人家辛苦建立的公司?」採訪到最後,劉騰隆如此氣憤的指責葉寅夫。

葉寅夫更反嗆劉騰隆,「一旦你決定上市,公司就不是創辦人一個人的,而是股東所有人的,拿走投資人的錢,就不要小鼻子小眼睛怕人家搶經營權。如果做得好,我抬轎請你都來不及。」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存修認為,商場上沒有情,一旦上市公司捲入購併案,公司是否該賣,最終還是以對股東權益、公司業績有利為依歸,這是上市公司老闆應有的認知。

四部曲:葉寅夫向馬總統喊話

這場仗,劉騰隆看似走入死胡同,但被逼急的小蝦米開始出奇招。劉騰隆聘請二○○九年金鼎證大戰開發金中,代表金鼎證的律師,葉寅夫推測泰谷打算複製當初金鼎證以少數股權,在股東大會上封存開發金多數股權股票的方式,打贏這場落居下風的戰爭。

葉寅夫這邊,也找上了當初代表開發金的律師群,研究因應之道。葉寅夫對主管機關心戰喊話:不惜下市、上書總統馬英九,正是反制泰谷複製金鼎證戰法的策略,也是圍攻泰谷的最後一部曲。

這也就是葉寅夫要政府部門注意此事,避免自己落入開發金的窘境:擁有絕對優勢股權,最後卻被小蝦米的怪招,逼得打進延長賽。

從一個私募合作案的嫌隙,產生不信任感,最後演變成經營權爭奪,現在甚至變成科技界的金鼎證與開發金大戰,泰谷經營權爭奪戰的故事,將是科技界未來尋求資金與策略合作,值得借鏡的一堂課。

【延伸閱讀】比股權,葉寅夫占上風

劉騰隆陣營-泰谷 30%葉寅夫陣營-晶電 23.29%其他-20.07%外資-14%億光-9.64%陳致遠-3%

註:外資持股比率計算至5月20日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全國XQ贏家

【延伸閱讀】一場經營權爭奪,夥伴變仇敵!—億光入股泰谷大事紀

私募入股日期:2009/6事件:億光買下2萬張私募股票,入股泰谷光電 日期:2009/10 事件:葉寅夫引介下,晶電投資7.2億私募入股泰谷,持有19.9%股權 日期:2010/4 事件:泰谷提議辦理5,000萬股增資 日期:2010/6 事件:晶電以股權被稀釋為由,增加泰谷持股,引發泰谷經營權疑慮

爆發爭議 日期:2010/7 事件:泰谷董事會決議以101%溢價辦理海外可轉換公司債,遭億光代表提出異議,應以120%較為合適,種下爭端 日期:2011/1 事件:泰谷以可轉換公司債,引入首爾半導體;競爭對手入股,讓葉寅夫起疑 日期:2011/2 事件:億光在市場上買進泰谷股權 日期:2011/3 事件:泰谷和首爾半導體合資成立銷售公司避開專利問題,億光自2月開始從泰谷抽單,營收占比由20%降低至3%

公開叫陣日期:2011/4/13 事件:泰谷董事會提議辦理2,400萬美元可轉換公司債,延後改選董監;葉寅夫不滿延後改選傷害股東利益,兵分五路寄出存證信函,告知主管機關 日期:2011/4/15 事件:泰谷對媒體指稱億光想敵意購併 日期:2011/4/16 事件:葉寅夫和劉騰隆約在新竹飯店闢室密談希望如期董監改選,雙方無共識,正式決裂 日期:2011/5 事件:主管機關要泰谷對可轉換公司債補件 日期:2011/5/18 事件:泰谷臨時董事會仍然沒排入董監改選議程,葉寅夫大喊不惜抽單、上書馬總統也要討回公道

資料來源:各媒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0

圍攻蘋果筆電 台廠先上演矛盾戰

2011-8-22  TCW




八月十一日,英特爾 (Intel)旗下的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宣布拿出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十六億元),成立Ultrabook(超輕薄筆電)基金,投資讓筆記型電腦更輕、更薄的技術。

這 是自一九九九年以來,英特爾投資針對特定產品項目金額最高的投資,比二○○四年設立的數位家庭基金(Digital Home Fund)還高出一億美元。

這筆三億美元的投資,再次吹響英特爾進軍超輕薄筆電市場的號角,英特爾率領台灣供應鏈,終極目標是要做出能和蘋 果(Apple)MacBook Air匹敵的超輕薄筆電。

在記者會上,英特爾把Ultrabook代表的超輕薄概念,定位成能讓筆記型電 腦重燃成長動能的最大關鍵,英特爾指出,PC已經是「完全成熟的裝置」,英特爾必須重塑行動運算的面貌。

英特爾面臨的危機在於筆記型電腦成 長趨緩,市場接近飽和,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報告,今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成長率,已只剩六%,這是十年前網路泡沫時的水準。而小筆電 (Netbook)今年出貨量成長率更衰退至負一○%。

英特爾產品行銷經理曾立方預估,二○一二年,Ultrabook市占率將達到所有消 費型筆電產品的四成。在英特爾定義裡,Ultrabook指厚度兩公分以內,價格約一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二萬八千元)的筆記型電腦。

檯面上 聯軍龐大供應鏈集合,再造新筆電

有趣的是,英特爾大張旗鼓定義的未來產品,現在在市面上就可以買得到,就是蘋果的MacBook Air。

MacBook Air不但也用英特爾處理器,只要灌入作業系統,也可以跑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但畢竟,英特爾最大的客戶,仍是現有的筆記型電腦廠商,英特爾藉由推出 Ultrabook,等於是讓所有廠商都能吃到超輕薄電腦商機。美國科技網站也報導,蘋果的筆記型電腦未來可能不再採用英特爾處理器,用自家處理器代替, 英特爾必須為未來做準備,且英特爾也不會被蘋果給牽著走。華碩即將推出的第一款超輕薄筆電UX21,就被美國網站評為是「MacBook Air的分身」。

檯面下成本角力零件要升級,又要低售價 八月十一日,在寒舍艾美酒店,英特爾召集六、七百名筆記型電腦供應鏈高階主管舉行一場秘密會議,機殼、散熱模組、面板、電池、儲存裝置、光碟機、軸承七大 零組件供應商全部到齊,討論的重點是,怎麼樣才能做出和MacBook Air拚高下的超輕薄筆電。

目前看來,這個新任務對台商與英特爾都 挑戰不小。成本問題是最大關鍵。「蘋果已經定出成本的上限,」一位台灣廠商高階主管觀察,一台MacBook Air最便宜的只要九百九十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二萬八千元),售價必須低於這個水準,才有機會。

但是蘋果用的全是高階產品的零組件,以機殼 為例,以前筆電外殼多用塑膠,頂多只有部分採用金屬,蘋果為了把筆電做得更薄、更輕,整台外殼都用金屬製造。硬碟也不一樣,一般筆電用的是傳統硬碟,蘋果 用的卻是最先進的固態硬碟,每一MB的成本,是傳統硬碟的十倍以上。蘋果能賣得便宜,就是靠一次性的跟供應商簽下多年採購合約,確保具競爭力的採購價格。

這 一天,所有人想破了頭,為了省成本,宏?眯M英特爾還在研究,回頭把傳統硬碟做得更小,效能更高,能不能把成本做得更省,卻被外資法人嘲笑,「什麼時代 了,還在想傳統硬碟。」

要跟蘋果競爭,台灣筆電廠等於要買進比原來高出數倍價格的零組件,成本卻不能改變,廠商希望英特爾調降處理器價格, 或是提供補貼,「它(指英特爾)那邊比較有空間,」但英特爾不為所動,「現在已有部分廠商,能做到這個成本,」曾立方說。誰要率先降價,成為台商與英特爾 的角力關鍵。

目前,機殼、固態硬碟用的快閃記憶體和電池,是其中成本占比最高的幾項,機殼大廠可成、電池龍頭新普的動向,因此備受關注,這 幾家公司的股價也因此看升。

台廠選邊站?資源該擺在哪,還在觀望

連蘋果整合軟體的策略,英特爾也照辦,這一次,英特爾甚至還 把電信業者,也整合進筆記型電腦的平台裡,他們把過去手機才有的服務導入筆電,未來筆電遺失,可以透過電信業者,直接刪除筆電裡的內容。英特爾考慮投資的 項目裡,甚至還包括電影業。

「以前我們只把CPU(中央處理器)放進電腦,來提升價值,這一次,我們是要重新建立整個平台,」英特爾公關邱 雅欣說。

英特爾還把觸控螢幕列為重點項目,一位零組件廠主管觀察,現在台灣筆記型電腦廠正在設計各式結合平板和鍵盤的新型筆電,有的可以把 鍵盤拆下,單獨當平板使用。這一招,才是蘋果沒有的新產品。

這一次,台灣廠商跟著英特爾搶蘋果市場,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上次 CULV(消費型超低電壓處理器)筆記型電腦失利後,加上安謀(ARM)陣營崛起,「資源要擺在哪裡,大家都在觀望。」

目前,所有台灣筆電 品牌廠,都宣稱會推出符合英特爾規格的超輕薄產品,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能公布完成的產品規格,和蘋果大戰開打前,台灣廠商內心的矛盾戰已經先上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1

專利八國聯軍圍攻台灣!

2011-8-29  TCW




全球科技業,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一 個不比成本、不比產能,比的是誰的「專利原子彈」夠多的時代。

全球網路龍頭Google八月十五日宣布以一百二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 六百億元),買下製造行動電話的摩托羅拉移動通信公司(Motorola Mobility),震驚全球。

三起交易,都衝著專利! Google、蘋果出天價搶買慘虧公司

這是過去四十五天中,連續發生的全球第三起重大購併案。

六月三十日加拿大,微軟 (Microsoft)和蘋果(Apple),這兩個死對頭罕見的聯手,以四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買下加拿大北電網絡(Nortel Networks)的六千個專利。場景再回到七月六日的台灣,宏達電用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十七億元)買下威盛的S3;最後,再到現在的美 國,Google破天荒的買下虧損累累的摩托羅拉。

這三起交易,共花掉一百七十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億元),這個價格,可以再蓋一條台 灣高鐵,還剩兩百億元有找。但這筆天文數字,買的卻是兩家合計虧損六千八百萬美元、一家甚至已經破產的公司。

Google購併摩托羅拉後, 《紐約時報》形容,「這是一場專利的軍備競賽。」專利是現在最稀有的戰略資源,這三起交易金額約新台幣五千億元,買的就是這三家虧損公司內部總計二萬三千 個專利權。

一張紙,扭轉戰局! 為了智慧手機市場,蘋果掀大戰

只要一張紙,一個專利,如同一顆原子彈,就有可能改變整個戰 局,這不是神話,而是真實發生的事。

八月十日,蘋果在歐洲控告三星電子(Samsung)最新的平板電腦侵犯蘋果專利結果出爐,德國法院下 令三星停止在歐洲販售平板電腦。蘋果不費一兵一卒、一槍一彈,只派出一組律師,提出幾項專利權證明,就可以令最大競爭對手三星繳械。

蘋果, 正是這場全球專利軍備競賽的發動者,專利大戰背後,爭奪的是將取代個人電腦,成為最重要、成長率最高的科技設備:智慧型手機戰場。

以iPhone 4為例,一支十六G的iPhone 4空機價六百四十九美元來說,擁有近百萬員工負責組裝手機的鴻海,每組裝一支手機只賺不到七美元,占iPhone 4售價的一%。其他擁有設備、資本密集的零組件廠,分走其中一百八十七美元,占iPhone售價的二九%。

蘋果擁有的iPhone 4的專利,每賣出一支iPhone 4手機,蘋果能拿到三百六十美元利潤,占整個大餅的近六成。專利,可說已經取代製造、行銷,成了行動裝置上最大的利潤來源。

根據美國專利商 標局統計,光是智慧型手機的喇叭,登記的專利權就超過一萬五千個;Google還表示,平均一支智慧型手機上相關的專利權,就超過二十五萬個。

就 像十九世紀末,歐洲軍備競賽的高峰,一八八○年開始,三十四年間,光是英國的海軍軍艦噸位就增加了三倍,瘋狂擴軍後,就是四處征戰,征服殖民地。

蘋 果,變身新帝國! 不給和解,把競爭者告到退出市場

去年,光蘋果一家公司就和五家公司同時進行訴訟,包括摩托羅拉、柯達(Kodak)、諾 基亞(Nokia)、宏達電、三星。不只蘋果一家公司忙著在告,為了爭奪未來行動市場的商機,二十家大廠告成一團,這已經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世界大戰。

蘋 果成了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大英帝國」,挾著船堅炮利的iPhone四處征戰,蘋果發動的這場專利大戰,對台灣廠商來說,「像是另一場八國聯軍,」美國亞太 法學院執行長孫遠釗形容,一場新的專利戰爭正在發生,「新的帝國主義來了。」

只是這場八國聯軍所儲備的軍火,從一顆顆的實體炮彈,變成了一 張張印有專利證號的紙。

蘋果攻擊台股股王宏達電的武器,只是四項專利權,為了對抗蘋果攻勢,逼得宏達電花八十七億元買專利權,尋求自保之 道。

一位高科技公司法務長觀察,過去美國的專利權訴訟,多半是要錢,但這次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蘋果是要命,不要錢,」才是真正最可怕的 事。

和過去不一樣的是,在個人電腦時代,台灣廠商只要付授權金和解,就能合法生產PC,侵權影響的只是獲利,但蘋果的選擇,是不和沒有專利 的對手和解。

對蘋果來說,付權利金,「等於是賣門票給競爭者,」一位律師觀察。打專利官司,是能不能留在市場裡的生死之爭。

蘋 果的好戰性格,早在二十八年前就令台灣業者印象深刻。當時賈伯斯(Steve Jobs)就曾派律師來台告過台灣業者,當時個人電腦分成IBM和蘋果兩大陣營,IBM選擇和對手達成和解,賈伯斯卻把所有仿冒者全都告到退出市場,用法 律消滅所有分食蘋果市場的競爭者。

Google,也趕來參戰! 併摩托羅拉,要的是一萬七千件專利

微軟和蘋果拿下北電專利 後,Google也加入這場專利大戰,砸下一百二十五億美元,創下Google購併歷史紀錄的手筆,買下摩托羅拉。

在摩托羅拉總部的檔案室 裡,就儲藏著一萬七千件專利,這批文件,約有一百七十萬頁,排起來,相當於一百零六本《大英百科全書》,兩個房間就能放完。

華爾街分析師估 計,Google花了一百二十五億美元買摩托羅拉,其中一半,就是買這批專利,這兩個房間的文件價值新台幣一千八百億元,隨意從架上抽出一份專利,價值都 超過新台幣一千萬元,相當於一台法拉利跑車的價格。

蘋果發起的全球專利大戰,也改變了華爾街評價企業的方式,專利甚至比公司還值錢。在金融 海嘯股價最低點時,底片大廠柯達手上的專利價值,是公司市值的五倍。

「專利權就是排他權。」孫遠釗分析,申請到專利,最大的功能就是能讓對 手退出,不能分享市場。平常不打官司,不但沒有用,每年還要付大把鈔票,但拿來告人,能一夕把對方踢出競爭範圍外。

柯達,靠混戰翻身! 憑手中專利,跨行痛擊蘋果、三星

曾有一個律師拿了六個專利到高通(Qualcomm)兜售,高通是全球3G通訊大廠,就連聯發科都得向高通 取得授權。高通法務部門是公司最大的部門,打專利戰的經驗極為豐富,高通的專家審查專利後認定,「這六個專利,沒有價值。」

「這個律師就把 專利拿到不遠的博通(Broadcom)去賣,博通買下了這個專利,六個月後,博通就拿這些專利告高通。」孫遠釗說,經過四年苦戰,高通最後付出八億九千 萬美元給博通,才達成和解。

博通與高通,同為通訊相關的IC設計公司,互相進行專利訴訟,是可預期的事,然而專利的威力如同原子彈,你面臨 的專利戰對象,可能是你從未想過的對手。

最好的例子就是面臨轉型困境的底片生產商柯達。二○○四年,柯達控告電腦大廠昇陽知名的Java軟 體侵犯柯達的智財權,這是柯達一九九七年購併一家華人公司取得的程式專利。結果,美國法院判決柯達勝訴,昇陽必須賠償柯達九千二百萬美元,昇陽從此每下愈 況,最後被甲骨文(Oracle)購併。

現在的柯達,也從數位相機跨入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專利大戰,拿出過去開發數位相機的專利,控告美國的 蘋果、加拿大的RIM、南韓的三星等業者的手機顯示畫面技術,觸犯柯達專利。今年初,ITC判決蘋果專利無效。

面對蘋果的專利帝國主義,搶 專利成為全球科技業新顯學,但是一位台灣律師親身參與北電網絡六千個專利競標的過程,才發現這是台灣廠商完全不熟悉,甚至沒有資格參與的遊戲。

銀 彈,決定戰鬥能力! 高價買專利,儲備隱形原子彈

這個人,是鴻海前法務長,現任世博科技首席顧問周延鵬,他是一手協助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建 立三百名法務部隊,讓鴻海成為台灣每年專利申請數最多的科技公司。

「投標金額太高,沒有任何一家台灣公司參加。」周延鵬說,要玩這個遊戲, 手上資金計價的單位,是幾億美元在跳,這場競標,超過十組人馬搶進,「專利競爭,從來沒這麼激烈過。」 投標結果揭曉當天,「結果大出意外,」第一個意外是,原本敵對的微軟、蘋果、RIM等公司,竟組成聯盟投標;第二個意外是,原本十億美元都嫌貴的專利,竟 標出四十五億美元的天價,「溢價三○%,這是過去沒發生過的事,」這個價錢比過去同等專利貴了四倍。

這個結果背後,是一連串的算盤,「微軟 過去跟Google一樣,缺乏通訊標準相關專利,經過這一次,已經補強弱點,」周延鵬說,蘋果原本專利就比較平均,加上擁有觸控技術專利,拉開和 Google的距離。

拿到這批專利後,微軟已要求每支Android產品都要繳交十五美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五十元)的授權金,這一招,將讓 Android變成最貴的免費手機作業系統。這群廠商形同「反Android聯盟」,要把台灣廠商力捧的Android平台拉下來。

周延鵬 分析,這些科技巨擘高價搶專利的目的,最重要是搶下一世代4G手機更大的市場。

這是一塊大得誘人的市場,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MarketsandMarkets公司最新報告,到二○一五年時,4G行動裝置市場的規模,將達到三千一百一十四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兆元),比現在快 速成長的手機市場,還要大兩倍!

所有人對手機頻寬的需求越來越高,未來所有的電腦、手機、平板電腦都要透過這種技術,才能用寬頻連上網路。 拿到4G專利,就等於拿到未來九兆市場的門票。

當這些科技龍頭在美國大打專利戰爭,儲備專利原子彈,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台灣,不僅沒有能力 參與,未來,當這些業者高價買到專利權後,回收的方法之一,就是拿專利進行訴訟,台灣將會是科技龍頭投擲專利原子彈的重要目標。

別以為,只 要不是品牌業者,就不會遭受攻擊。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人馮博生舉例說,專利訴訟的策略,有時只是為了一個PC零組件,為了擴大賠償金額,就把整台PC都視 為侵權產品。如果沒有專利網保護,即使是下游廠商侵權,都可能跟著受害。

今年三月,為了爭奪電子書市場,做軟體的微軟控告賣書的邦諾書店 (Barnes & Noble)侵犯專利權,連幫忙代工電子書的鴻海和英業達,一併被告進去,凸顯專利戰爭的無所不用其極。

因 此,根據工研院統計,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審理的侵犯專利權案件中,每三件,就有一件和台灣廠商有關。同時,若計算權利金等智財權的支出與收 入,台灣是「專利逆差國」,一年付出的權利金高達一千五百億元,收到的權利金約一百億元,顯示台灣科技業的專利戰力和「船堅炮利」的歐美相比,幾乎不堪一 擊。

專利實力強的歐美公司,會主動提出專利告訴,展現實力,在台灣,「二十三年來,我沒看過任何一家台灣廠商這樣做。」馮博生說,大多數廠 商只選擇在被告後被動反訴。

台灣,還在當提款機! 培養「有牙齒」專利,避免老是挨告

沒有專利戰爭的觀念,台灣科技業只能淪 為外商的提款機。

擁有關鍵專利,外商等於擁有一張無上限的提款卡,德州儀器(TI)因為開發出DRAM的基本技術,幾乎所有DRAM廠都向 德儀繳交權利金。一九九八年,德州儀器放棄自行生產DRAM,讓其他人投資數百億元生產DRAM,德州儀器只專心發展技術和專利;別人投資數百億元蓋晶圓 廠才能賺到錢,德儀卻能坐享權利金帶來的滾滾財富。

最高峰時,全球有五十家DRAM廠,一年共可收到五十億美元權利金,這個數字是德州儀器 去年營收的三五%。

再以光碟片產業為例,二○○九年,飛利浦(Philips)控告台灣光碟片廠巨擘侵權,法院判決巨擘須賠償新台幣二十億 元,這個數字,等於是巨擘去年營收的二七%。巨擘投資四十一億元,聘六百名員工,忙了一年,好不容易做出七十三億元業績,還沒來得及變成獲利,三分之一就 要交給飛利浦。

面對外商持續不斷的專利戰爭,最好的方法,「是建立自己的專利,」馮博生說,只有擁有專利原子彈,才能夠以戰止戰。

馮 博生觀察,現在台灣廠商開始改變態度,「與其擁有大批專利,卻告不倒對手,不如培養一批『有牙齒』的專利」,他觀察,「台灣廠商和競爭者,技術上差距不 大,我們仍有機會培養自己的關鍵專利。」台灣廠商開始每年檢視專利,專利一過時,就直接捨棄。

但更有策略的做法,是像蘋果一樣,在推出產品 之前,就事先在關鍵技術旁,布局密密麻麻的專利障礙,蘋果的專利數量雖然不是最多,但專利品質卻是一流,直到現在,蘋果申請成功的專利,幾乎沒被推翻過。

專 利大戰,是台灣廠商面臨的新挑戰,馮博生觀察,專利戰考驗的是台灣廠商取得新技術的能力,不管靠購併,還是研發,建立自己的專利保護傘已是無法避免的課 題。

「這場戰爭最後一定會走向交互授權。」孫遠釗說,這場仗,是台灣能不能坐進贏家俱樂部的關鍵,「專利的真正目的是談和解,」當所有人發 現無法用專利消滅對方,就會坐下來談合作。

管理有形工廠、降低成本,台灣已是世界一流,學習如何面對無形的專利智財競爭,這正是 Google花一百二十五億美元告訴台灣科技業,未來不能不學的一堂課。

【延伸閱讀】一支智慧型手機,至少有39767件專利

相 機模組專利6,399件天線專利7,501件觸控螢幕專利3,642件喇叭相關專利15,416件麥克風相關專利719件通訊標準2G3,270件通訊標 準4G2,157件軟體商店專利663件

以一支iPhone4賣649美元為例 組裝只賺1%,擁有專利的蘋果賺55%

55% 設計、行銷,蘋果賺360美元29%零件製造廠,三星、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等賺187.51美元15%運送、行銷等雜項成本賺94.95美元1%組裝 廠,鴻海賺6.54美元

註1:售價649美元的iPhone4記憶體為16G註2:Google估算一支智慧型手機有25萬個專利,本圖只 列舉部分資料來源:美國專利商標局、isuppl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7

避稅天堂遭圍攻 瑞士最大銀行須向法國繳納11億歐元保證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056

被譽為“避稅天堂”的瑞士正遭遇歐美國家重拳打擊偷逃稅款的圍攻。(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周三,瑞士最大銀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簡稱瑞銀)稱接到法國政府開出的11億歐元保證金通知函。自去年年中開始,瑞銀因涉嫌幫助法國客戶實施稅務欺詐和洗錢而被法國政府調查。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筆11億歐元的巨款是一種保證金:如果瑞銀被認定有罪,這筆錢就會作為預付款;如果罰金數額少於11億歐元,那麽差價將退還瑞銀。 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瑞士四面楚歌,不斷遭遇來自歐美國家的壓力。由於歐美公民利用海外賬戶逃稅愈演愈烈,而歐美政府希望借此增加稅收,以緩解財政赤字。金融危機以來,部分歐美國家頻頻出手加強打擊偷逃稅款等金融犯罪行為,目標很多都指向瑞士。 路透報道就稱,本次瑞銀被指控的非法行為還包括以開立法國稅務當局查不到的銀行賬戶為噱頭,吸引法國富裕客戶。 不僅歐洲重拳出擊逃稅和洗錢犯罪,美國的打擊逃稅行動更是聲勢浩大。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及,為打擊美國公民海外偷逃稅款行為的《美國海外賬戶稅收合規法案》已於今年7月1日生效。 美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向瑞士政府施壓,要求瑞士放棄其私人銀行業的保密傳統。去年,瑞士與美國達成了稅務信息共享的政府間協議。為配合美國調查,多家瑞士銀行要求美國客戶證明其已合法納稅,否則將凍結其賬戶。瑞士的私人銀行業管理著2.2萬億美元的離岸資產、且多為“隱秘賬戶”。 實際上,今年5月,瑞士信貸集團就對合謀幫助客戶逃稅的指控供認不諱,支付罰金26億美元。 瑞士銀行業顯然為此不悅。據路透社報道,針對這份保證金通知函,瑞銀提出了措辭異常嚴厲的譴責: 在今天巴黎的一場聽證會上,我們被告知要為正在進行的瑞銀法國跨境調查案繳納一筆11億歐元的保證金。這麽高的金額前所未有,且毫無根據。 我們認為不管是保證金的法律基礎,還是其計算方法,都存在嚴重缺陷。我們將提起上訴...這場調查變成了一個高度政治化的過程,對此我們無法接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70

樂視魅族manta齊發新機圍攻,雷軍的小米生態會破功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8/149016.html

i黑馬:今天可謂是國產手機界最熱鬧的一天,三個品牌同時上演節前大戲。樂視和魅族選擇在同一天吹響了與小米戰鬥的號角。

樂視手機掀開神秘面紗,聯想前副總裁馮幸擔任樂視移動掌門人,或將推出三型號三檔位手機直擊小米。而魅族也亮出魅藍和海爾,劍指小米生態;互聯網手機新品牌manta也在今天,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機manta7x。

為什麽都選在今天?撞期在28日?背後是借順風車推廣還是另有訴求?

\魅族聯合海爾阿里打造生態圈

今天下午魅族將連接作為了發布會關鍵詞,打出了“忘記魅族,聯系家族”的口號。魅族與國內第一大家電廠商海爾達成合作,聯合對抗小米美的智能生態陣營意圖明顯。這次合作將涉及智能家居、物流倉儲、金融貸款三大業務,但並未像小米美的陣營一樣進行資本合作。

魅族副總裁李楠稱,魅族將在Flyme中集成LifeKit,開放系統權限給所有廠家,支持海爾U-Home,可以接入海爾現有的全部智能設備。目前魅族已經支持超過100款的家電產品,不限品牌,並且可以借助阿里雲平臺的大數據對家電進行設置。
 

\此外,魅族還發布了魅藍Note電信版和5英寸魅藍新機。在小米推出紅米2之後,魅族董事長黃章就曾放言:“4.7寸的紅米2不算什麽,年內上市的魅藍5寸版,足夠秒殺。”

魅藍手機配置了5.0英寸HD+屏幕,分辨率1280X768,像素密度達300 PPI;配置了64位四核1.5GGHz處理器;擁有8GB ROM,並支持最高128GB擴展內存,2610mAh容量電池;500萬像素前置+1300萬後置攝像頭。價格為699元。
 

\推出魅藍手機,走低價路線,也是為魅族海爾生態戰線服務。因為對智能生態而言,獲得盡可能多的用戶,也就意味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美的和海爾同屬家電企業第一梯隊,而魅族的出貨量卻與小米相差較大,僅有小米的十分之一左右,通過低價手機快速走量,是構建智能生態的必要。

軟件方面,魅族宣布將從系統級別接入支付寶、快的打車等第三方應用,比如視頻播放將接入影院購票功能。並推出基於實時熱點事件的社交應用“大魚”應用。
 

\樂視手機進入倒計時

在魅族發布生態戰略的同時,樂視手機在今天下午也公布了樂視的生態手機戰略。樂視移動掌門人馮幸表示,現在大部分手機都在做饅頭,樂視要做包子,打造不同的手機行業第三極。

據了解,超級手機和LeUI系統Mobile版,將打造基於移動端的互聯網生活:平臺端提供雲服務、電子商務,內容端提供海量影視劇、自制、體育、音樂、綜藝、娛樂等,應用方面的應用市場、遊戲等。在一雲多屏的生態架構下,實現汽車、移動、電視等智能設備多屏無縫銜接。

馮幸表示,樂視手機已經進入發布上市倒計時。此前“Ubuntu團隊”曾透露 ,樂視將發布三個型號手機—S1、MX1、X1,全面覆蓋千元檔、二千檔和三千檔。

入門級S1屬於千元級別,屏幕5.5寸,720P分辨率,搭載聯發科MT6595處理器,采用金屬邊框、塑料背板,由華碩代工。有黑色、金色、白色三色可選,提供128GB版。

中端機型X1定位2000元級別,屏幕同樣是5.5寸,2K夏普屏,搭載高通驍龍810處理器,與小米note是同一款處理器。前置400萬+後置1600萬像素攝像頭,機身為包裹式金屬材質。

高端機型MX1進入3000元級別,屏幕提升到6.3寸,同樣搭載高通驍龍810處理器,提供前置400萬+後置2070萬像素索尼攝像頭,機身也是包裹式金屬材質。

市場消息稱,S1手機預計將於今年3月上市,但是采用高通驍龍810處理器的X1與MX1由於處理器供貨問題,可能將遇到和小米NOTE同樣的問題,估計要到2015年下半年才會量產。
 

\新興品牌manta發布第一款手機

雖然都是手機廠商的新兵,今天同天發布的MantaX7和樂視手機還是有著一定差距。

樂視手機背靠樂視網,已經有過在電視領域成功的經驗。而Manta作為上海華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全新智能手機品牌,雖然依靠強大的技術團隊,對手機進行了諸多創新,但在這個手機競爭慘烈的紅海時刻,生態優於手機的競爭路線下,留給新品牌的空間不容樂觀。

據了解,manta 7x是一款無按鍵手機。相比大多數Android手機將電源鍵、音量鍵、耳機孔與數據接口放在機身四周的設計,manta 7x全部操作均通過一顆隱藏式power鍵、touch key、智慧邊框和屏幕來完成。除機身底部一個41pin數據接口外,再無任何其他按鍵與接口。

此外,mantaX7還配備5.5英寸屏幕、基於Android 4.4的MO7OS、高通驍龍801、4200mAh電池、前後1300萬像素和OIS 光學防抖攝像頭。

黑馬說:今天三場發布會恐怕是春節前最後一場手機新品大戰,慘烈的撞期也預示著今年手機市場的殘酷。多位手機業內人士都對i黑馬表示,手機行業洗牌今年將正式拉開大幕,最後能活下來的品牌寥寥無幾。

在這個關口進入的樂視和manta,和挑戰小米相比,更需要考慮的是在洗牌中活下來。而魅族在生態領域對抗小米也是一步險棋,在小米已經達到6000萬出貨量,構造生態尚被認為操之過急,魅族的壓力可想而知。
 

本文記者余一(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著重硬件、TMT等領域的報道。

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blessxiaoyi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49

P2P平臺模式不可取,多強將圍攻兩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5/151672.shtml

根據網貸之家最新的7月統計數據表明,陸金所、人人貸、宜人貸、拍拍貸、投哪網、積木盒子、微貸網、開鑫貸、有利網、易貸網、鑫和匯、和信貸、銀客網、你我貸、愛錢進排名前15。隨著洗牌的加速,未來整個國內市場大部分的中小P2P平臺都將面臨淘汰。

6月底,恒生電子、螞蟻金服、中投保共同投資設立了網金社平臺。恒生電子是國內知名的金融IT龍頭企業,螞蟻金服旗下則擁有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等互聯網金融理財,中投保則是由財政部和原國家經貿委設立唯一一家國字號擔保公司。從網金社的背景來看,實力已絕非一般P2P平臺可以比擬,最關鍵還不在於此,網金社不僅能為自身發行產品提供服務,同時也能為其他交易中心發行產品提供服務。由此可見,網金社的真正意圖是要打造一個P2P平臺。

面對網金社的挑戰,P2P老大陸金所於近日宣布推出理財平臺“人民公社”,意圖打造P2P領域的“天貓”,並在陸金所平臺上陸續推出基金等其他理財頻道。陸金所通過把自營的P2P業務整合到平安普惠中,整合之後,平安普惠成為陸金所P2P產品供應方,陸金所就這樣徹底成為了第三方開放平臺,試圖與網金社一較高下。

網金社、陸金所平臺夢能否實現?

對於網金社和陸金所紛紛布局P2P平臺,很多人認為P2P綜合平臺的時代也將正式來臨,那麽他們二位的平臺夢能否實現呢?

其一,不可否認網金社和陸金所這兩大平臺能夠得到部分中小P2P的支持,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監管到來之時,一些中小P2P需要得到一些大的平臺扶持。但是對於一些實力比較雄厚的平臺,諸如人人貸、積木盒子、愛錢進等P2P來說,他們的實力並不縮小,這類平臺自然不會看著競爭對手發展壯大,並成為他們的附庸。也就是說打造P2P平臺的意義實際上並不大,大部分的中小P2P會死去,而剩下這些實力比較雄厚的P2P是不太願意寄生在其他平臺上。

其二,幾乎每個P2P的理財產品都大同小異,收益性相差也不大,不同的只是每個平臺的風控能力、技術能力等方面。那麽,對於網金社和陸金所來說,如果把每個P2P企業的產品都對接到平臺上來,最後整個平臺上面都是一些相同的理財產品,這樣對於用戶來說並沒有增加更多的選擇性,他們打造這樣的平臺,也就沒有什麽實質上的意義。因為理財產品不像買衣服、鞋子,會因為衣服材料、款式、品牌等有如此多的不同。

其三,對於網金社和陸金所來說,他們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那就是用戶。陸金所眼下已經積累了1200萬的用戶,而網金社借助支付寶的支持,其用戶數自然也不用擔心。那麽這個用戶數是否對那些P2P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呢?對於其他的P2P理財產品來說,實際上與平安普惠的P2P理財以及余額寶、招財寶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陸金所原來積累的用戶大多仍然只會鐘情於過去的理財產品,余額寶、招財寶的用戶也不會輕易轉移陣地,也就是說他們平臺的用戶很難轉接到其他P2P理財產品上來。那麽這個分銷渠道對於P2P來說,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最後反倒有可能會導致其原有用戶流失到平臺上來。

其四,就陸金所和網金社所提供的增信、產品設計、征信、系統支持、催收等方面支持,如果把這些最根本的服務都交給這兩個平臺來,那麽這些P2P理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最終完全淪為平臺的寄生蟲,最後基金公司和金融機構就會直接跟平臺合作。

其五,陸金所和網金社若把中小P2P理財都吸引到平臺上來,必然會導致整個平臺產品的參差不齊,品類並沒有擴張,但是整體服務水平和質量卻會下降。理財平臺不同於淘寶平臺,一件假貨對於淘寶的確會有影響,但還不至於讓淘寶毀滅。但是如果平臺上的一款P2P理財產品出現了問題,那對這個平臺的影響則是帶有毀滅性的。

由於P2P理財的特殊性,網金社和陸金所的平臺夢最終是很難實現的。

突飛猛進的愛錢進

自從央行監管細則出臺之後,已經開始有很多P2P在默默地退出戰局,甚至不排除一些規模還比較龐大的平臺。但是即便是在網貸形式非常嚴峻的情況下,還是有一些平臺獲得了不錯的發展,愛錢進的發展就異常兇猛。如果單單從交易量來看的話,在網貸之家7月網貸平臺發展指數評級中,愛錢進“成交量”得分已經由66.95上升到76.97,增加了10個百分點,該分數已經超過了綜合排名第4的拍拍貸。根據愛錢進2015年半年報,截止6月30日,平臺累計成交總金額突破16元,環比增長362.1%,超越了拍拍貸半年13億元的成交額。從發展速度來看,愛錢進是綜合排名前十五的P2P平臺中在短時間內成長最快的,我們先來看看愛錢進憑什麽能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

從消費者的需求來看,愛錢進針對不同的消費者需求推出了零錢通、愛月通、整存寶+三款理財產品,“零錢通”適用於每月有資金回籠需求的人群;“愛月投”適用於每月手中有剩余資金的人群;“整存寶+”適用於追求高收益高靈活性的人群。愛錢進非常聰明地抓住了用戶們不同的理財需求,極大地滿足了多數用戶的需求,投資門檻也相對比較低。

從收益方面來看,愛錢進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在12%、13%、14%,這種收益率普遍高於當前大部分的P2P理財平臺。對於理財用戶來說,在股市上的不得意,自然也會促使他們選擇一些收益率相對來說非常的P2P理財產品,這恐怕是監管政策實行之際愛錢進獲得突飛猛進的主要原因。

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愛錢進的背後是實力雄厚的普惠金融信息(上海)有限公司,資金實力相當雄厚。依據自身的互聯網優勢,愛錢進建立了獨特而完善的風控體系模型,即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數據獲取方式,所有出借對象(可投標項目)都是依賴母公司普惠金融的全國線下門店進行親核親訪確認,根據多元化的數據對借款人進行甄別,以此來保證整個項目在可控範圍之內,降低平臺的壞賬率,保證投資人的收益。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愛錢進近期的宣傳力度也頗為給力。8月15日起,愛錢進在北京、天津、武漢、杭州、蘇州五大城市的公交站、地鐵、樓宇等多處投放廣告,廣告主題為“加減乘除”——“加收益、減顧慮、乘幸福、除煩惱”,並倡導新的金融生活方式,同時愛錢進還在央視1套、2套進行了獨家的電視廣告宣傳。通過在營銷上的持續發力,愛錢進正在試圖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

但是,要想對陸金所和網金社的平臺模式造成一定的沖擊,愛錢進還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一方面,當前愛錢進雖然獲得了快速的增長,但是從用戶規模和交易規模上來看,愛錢進還遠比不上陸金所和網金社背後的招財寶。但是愛錢進要想把這些平臺的用戶搶奪過來卻非常難,不過眼下正處於一些中小P2P平臺面臨倒閉的大好時機,這個時候愛錢進應該加大營銷力度,趁機把這些平臺的用戶搶奪過來。

另一方面,從平臺的品牌知名度來看,愛錢進眼下也遠不及陸金所和網金社背後的螞蟻金服。對於消費者來說,理財平臺的品牌知名度對於他們而言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理財畢竟不同於在淘寶上買衣服,只需要挑個好看的就行,消費者在選擇理財產品之時往往都會考慮該平臺的知名度,這一點愛錢進還需要加強。當然目前愛錢進嘗試線下廣告也正是在有意識地提升知名度,通過選擇走“生活方式”引導的策略,希望跳出P2P的品類,影響都市人生活習慣。

窮追不舍的人人貸

說到人人貸,能夠在行業內一直保持老二,並對陸金所強追不舍,也著實不容易。對於陸金所要打造平臺的戰略,我想人人貸會是第一個要反對的。對於人人貸來說,一旦陸金所的平臺模式獲得了不錯的發展,自身老二的地位就有可能岌岌可危。當然,作為業內的老二,人人貸在P2P理財方面還是積累了不少的優勢。

優勢一:人人貸早在2010年5月份就由人人友信集團推出,是國內資歷非常老的貸款平臺。由於發力比較早,占據了時間上的先機,這讓他們在數據的積累、客戶的沈澱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與愛錢進線下的數據積累、陸金所的平安金融用戶數據積累不同,人人貸的用戶數據完全來源於線上,而人人貸的快速發展,就是借用了其在大數據積累上的優勢,通過互聯網這一強大的信息收集,對用戶快速做出分析,然後做出決策。

優勢二:為了提升人人貸的抗風險能力,人人貸在2014年4月將註冊資本增至1億元,並在今年年初與民生銀行達成了資金托管協議,實現了平臺自有資金與用戶資金相隔離,進一步提升了用戶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基於大數據的積累,人人貸也自建了一套完整的風控體系,並獲得了AAA級評價。

優勢三:人人貸從2010年開始就已經成立了,並積累了數百萬的用戶數量,積累了不錯的口碑和知名度,從用戶的忠誠度來看,人人貸的用戶忠誠度還是比較高的。而來自於金融領域的管理團隊,在金融服務方面也都具備了深厚的專業基礎,這些對於人人貸的穩定發展都至關重要。

雖然人人貸這些年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並一直在行業內排名靠前,但是劉曠認為人人貸如果再不加把勁,其未來前景實際上是比較危險的,很難繼續對陸金所窮追不舍。

危險一:盡管人人貸是P2P行業的老二,但是其用戶規模只有200萬,遠遠還不及老大陸金所,再加上人人貸成立時間最早,實際上發展速度是比較慢的,這一點對於人人貸來說是比較危險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時代的到來,P2P行業洗牌在加速,市場搶奪也在開始加速,這個時候人人貸如果還是過去的發展速度,未來有可能會面臨掉隊的風險。

危險二:從收益的角度來看,人人貸的收益在所有P2P平臺中屬於中等偏下,但是人人貸旗下的工薪貸、生意貸、網商貸等,都是無抵押信用貸款,雖然額度不高,但是實際上這種無抵押貸款的風險系數還是比較高的,一旦壞賬率過高,平臺缺乏足夠的資金作為保障支撐,就有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

虎視眈眈的積木盒子

其實很多用戶了解積木盒子,還是從小米雷軍入股開始,也正是獲得了雷布斯先生投資之後,積木盒子開始名氣大增,並一度成為了P2P金融領域的小黑馬。

首先,積木盒子非常註重風險控制是雷軍比較看重的,在積木盒子上線之前,其團隊就專門打造了一個風控調查平臺“企樂匯”,花了將近一年的時候打造這套盡職調查體系,包括全IT移動化的數據管理系統+線下調查團隊+流水線化的處理流程三部分。與此同時,構建了一整套的風險緩釋機制,包括擔保公司承擔本息賠付責任、擔保公司保證金、風險互助金、法律援助金等。

其次,積木盒子能夠成為了P2P領域的小黑馬,不可否認雷軍的投資與入股功不可沒。由於雷軍的投資,過去並沒有多少名氣的積木盒子突然間名氣大增,這吸引了不少的用戶,也獲取了他們的信任,信任對於一個P2P平臺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而在這些用戶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則是奔著雷軍個人的名氣而來。

最後,在資金的透明上,積木盒子在整個網貸行業的口碑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積木盒子在今年將資金由原來的匯付天下轉移至中國民生銀行進行資金托管,並將融資信息和資金流轉信息公開,保證投資人的知情權。由於采用了第三方資金托管,平臺的整個資金流向和用途監控方面非常透明;同時,積木盒子還組織了投資者觀察團,以求對借款人的信息進行更詳細的披露。

積木盒子的B輪融資和C輪融資,小米公司和雷軍主導的順為資本都進行了戰略投資,這是雷布斯唯一投的一個P2P理財平臺,足見雷布斯本人對積木盒子寄予了厚望。以雷軍的野心,定然也不會服軟於陸金所和網金社,不過虎視眈眈的積木盒子與陸金所還相差較遠。

不足一:雖然說積木盒子目前在P2P領域的知名度非常高,這個讓其平臺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目前積木盒子和愛錢進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在用戶規模上還遠遠比不上陸金所、招財寶等平臺,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時代能否快速搶奪更多的用戶對於積木盒子未來至關重要。

不足二:從資金等實力上來說,盡管積木盒子獲得了雷布斯的兩輪投資,但是跟陸金所背後的平安集團以及網金社背後的恒生電子、螞蟻金服、中投保比起來,積木盒子還只是一個羽翼未豐的毛頭小子。隨著洗牌的到來,P2P金融燒錢砸用戶時代也開始真正打響,各種補貼贈送都將興起

總體看來,目前除了風控體系不是特別強的拍拍貸加入了陸金所的平臺站隊,其他實力比較雄厚的P2P對於陸金所和網金社都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對於網金社、陸金所打造平臺,劉曠並不是十分看好,眼下網金社也只是在推出自己的理財產品,而陸金所則劍指上市,只是想憑借這個概念來炒作一番,拉升市值。未來的P2P行業,陸金所和網金社想要成為兩個超級巨無霸,必然將會受到來自其他列強的沖擊。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946

P2P平臺模式不可取,多強將圍攻兩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5/151672.shtml

根據網貸之家最新的7月統計數據表明,陸金所、人人貸、宜人貸、拍拍貸、投哪網、積木盒子、微貸網、開鑫貸、有利網、易貸網、鑫和匯、和信貸、銀客網、你我貸、愛錢進排名前15。隨著洗牌的加速,未來整個國內市場大部分的中小P2P平臺都將面臨淘汰。

6月底,恒生電子、螞蟻金服、中投保共同投資設立了網金社平臺。恒生電子是國內知名的金融IT龍頭企業,螞蟻金服旗下則擁有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等互聯網金融理財,中投保則是由財政部和原國家經貿委設立唯一一家國字號擔保公司。從網金社的背景來看,實力已絕非一般P2P平臺可以比擬,最關鍵還不在於此,網金社不僅能為自身發行產品提供服務,同時也能為其他交易中心發行產品提供服務。由此可見,網金社的真正意圖是要打造一個P2P平臺。

面對網金社的挑戰,P2P老大陸金所於近日宣布推出理財平臺“人民公社”,意圖打造P2P領域的“天貓”,並在陸金所平臺上陸續推出基金等其他理財頻道。陸金所通過把自營的P2P業務整合到平安普惠中,整合之後,平安普惠成為陸金所P2P產品供應方,陸金所就這樣徹底成為了第三方開放平臺,試圖與網金社一較高下。

網金社、陸金所平臺夢能否實現?

對於網金社和陸金所紛紛布局P2P平臺,很多人認為P2P綜合平臺的時代也將正式來臨,那麽他們二位的平臺夢能否實現呢?

其一,不可否認網金社和陸金所這兩大平臺能夠得到部分中小P2P的支持,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監管到來之時,一些中小P2P需要得到一些大的平臺扶持。但是對於一些實力比較雄厚的平臺,諸如人人貸、積木盒子、愛錢進等P2P來說,他們的實力並不縮小,這類平臺自然不會看著競爭對手發展壯大,並成為他們的附庸。也就是說打造P2P平臺的意義實際上並不大,大部分的中小P2P會死去,而剩下這些實力比較雄厚的P2P是不太願意寄生在其他平臺上。

其二,幾乎每個P2P的理財產品都大同小異,收益性相差也不大,不同的只是每個平臺的風控能力、技術能力等方面。那麽,對於網金社和陸金所來說,如果把每個P2P企業的產品都對接到平臺上來,最後整個平臺上面都是一些相同的理財產品,這樣對於用戶來說並沒有增加更多的選擇性,他們打造這樣的平臺,也就沒有什麽實質上的意義。因為理財產品不像買衣服、鞋子,會因為衣服材料、款式、品牌等有如此多的不同。

其三,對於網金社和陸金所來說,他們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那就是用戶。陸金所眼下已經積累了1200萬的用戶,而網金社借助支付寶的支持,其用戶數自然也不用擔心。那麽這個用戶數是否對那些P2P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呢?對於其他的P2P理財產品來說,實際上與平安普惠的P2P理財以及余額寶、招財寶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陸金所原來積累的用戶大多仍然只會鐘情於過去的理財產品,余額寶、招財寶的用戶也不會輕易轉移陣地,也就是說他們平臺的用戶很難轉接到其他P2P理財產品上來。那麽這個分銷渠道對於P2P來說,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最後反倒有可能會導致其原有用戶流失到平臺上來。

其四,就陸金所和網金社所提供的增信、產品設計、征信、系統支持、催收等方面支持,如果把這些最根本的服務都交給這兩個平臺來,那麽這些P2P理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最終完全淪為平臺的寄生蟲,最後基金公司和金融機構就會直接跟平臺合作。

其五,陸金所和網金社若把中小P2P理財都吸引到平臺上來,必然會導致整個平臺產品的參差不齊,品類並沒有擴張,但是整體服務水平和質量卻會下降。理財平臺不同於淘寶平臺,一件假貨對於淘寶的確會有影響,但還不至於讓淘寶毀滅。但是如果平臺上的一款P2P理財產品出現了問題,那對這個平臺的影響則是帶有毀滅性的。

由於P2P理財的特殊性,網金社和陸金所的平臺夢最終是很難實現的。

突飛猛進的愛錢進

自從央行監管細則出臺之後,已經開始有很多P2P在默默地退出戰局,甚至不排除一些規模還比較龐大的平臺。但是即便是在網貸形式非常嚴峻的情況下,還是有一些平臺獲得了不錯的發展,愛錢進的發展就異常兇猛。如果單單從交易量來看的話,在網貸之家7月網貸平臺發展指數評級中,愛錢進“成交量”得分已經由66.95上升到76.97,增加了10個百分點,該分數已經超過了綜合排名第4的拍拍貸。根據愛錢進2015年半年報,截止6月30日,平臺累計成交總金額突破16元,環比增長362.1%,超越了拍拍貸半年13億元的成交額。從發展速度來看,愛錢進是綜合排名前十五的P2P平臺中在短時間內成長最快的,我們先來看看愛錢進憑什麽能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

從消費者的需求來看,愛錢進針對不同的消費者需求推出了零錢通、愛月通、整存寶+三款理財產品,“零錢通”適用於每月有資金回籠需求的人群;“愛月投”適用於每月手中有剩余資金的人群;“整存寶+”適用於追求高收益高靈活性的人群。愛錢進非常聰明地抓住了用戶們不同的理財需求,極大地滿足了多數用戶的需求,投資門檻也相對比較低。

從收益方面來看,愛錢進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在12%、13%、14%,這種收益率普遍高於當前大部分的P2P理財平臺。對於理財用戶來說,在股市上的不得意,自然也會促使他們選擇一些收益率相對來說非常的P2P理財產品,這恐怕是監管政策實行之際愛錢進獲得突飛猛進的主要原因。

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愛錢進的背後是實力雄厚的普惠金融信息(上海)有限公司,資金實力相當雄厚。依據自身的互聯網優勢,愛錢進建立了獨特而完善的風控體系模型,即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數據獲取方式,所有出借對象(可投標項目)都是依賴母公司普惠金融的全國線下門店進行親核親訪確認,根據多元化的數據對借款人進行甄別,以此來保證整個項目在可控範圍之內,降低平臺的壞賬率,保證投資人的收益。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愛錢進近期的宣傳力度也頗為給力。8月15日起,愛錢進在北京、天津、武漢、杭州、蘇州五大城市的公交站、地鐵、樓宇等多處投放廣告,廣告主題為“加減乘除”——“加收益、減顧慮、乘幸福、除煩惱”,並倡導新的金融生活方式,同時愛錢進還在央視1套、2套進行了獨家的電視廣告宣傳。通過在營銷上的持續發力,愛錢進正在試圖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

但是,要想對陸金所和網金社的平臺模式造成一定的沖擊,愛錢進還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一方面,當前愛錢進雖然獲得了快速的增長,但是從用戶規模和交易規模上來看,愛錢進還遠比不上陸金所和網金社背後的招財寶。但是愛錢進要想把這些平臺的用戶搶奪過來卻非常難,不過眼下正處於一些中小P2P平臺面臨倒閉的大好時機,這個時候愛錢進應該加大營銷力度,趁機把這些平臺的用戶搶奪過來。

另一方面,從平臺的品牌知名度來看,愛錢進眼下也遠不及陸金所和網金社背後的螞蟻金服。對於消費者來說,理財平臺的品牌知名度對於他們而言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理財畢竟不同於在淘寶上買衣服,只需要挑個好看的就行,消費者在選擇理財產品之時往往都會考慮該平臺的知名度,這一點愛錢進還需要加強。當然目前愛錢進嘗試線下廣告也正是在有意識地提升知名度,通過選擇走“生活方式”引導的策略,希望跳出P2P的品類,影響都市人生活習慣。

窮追不舍的人人貸

說到人人貸,能夠在行業內一直保持老二,並對陸金所強追不舍,也著實不容易。對於陸金所要打造平臺的戰略,我想人人貸會是第一個要反對的。對於人人貸來說,一旦陸金所的平臺模式獲得了不錯的發展,自身老二的地位就有可能岌岌可危。當然,作為業內的老二,人人貸在P2P理財方面還是積累了不少的優勢。

優勢一:人人貸早在2010年5月份就由人人友信集團推出,是國內資歷非常老的貸款平臺。由於發力比較早,占據了時間上的先機,這讓他們在數據的積累、客戶的沈澱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與愛錢進線下的數據積累、陸金所的平安金融用戶數據積累不同,人人貸的用戶數據完全來源於線上,而人人貸的快速發展,就是借用了其在大數據積累上的優勢,通過互聯網這一強大的信息收集,對用戶快速做出分析,然後做出決策。

優勢二:為了提升人人貸的抗風險能力,人人貸在2014年4月將註冊資本增至1億元,並在今年年初與民生銀行達成了資金托管協議,實現了平臺自有資金與用戶資金相隔離,進一步提升了用戶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基於大數據的積累,人人貸也自建了一套完整的風控體系,並獲得了AAA級評價。

優勢三:人人貸從2010年開始就已經成立了,並積累了數百萬的用戶數量,積累了不錯的口碑和知名度,從用戶的忠誠度來看,人人貸的用戶忠誠度還是比較高的。而來自於金融領域的管理團隊,在金融服務方面也都具備了深厚的專業基礎,這些對於人人貸的穩定發展都至關重要。

雖然人人貸這些年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並一直在行業內排名靠前,但是劉曠認為人人貸如果再不加把勁,其未來前景實際上是比較危險的,很難繼續對陸金所窮追不舍。

危險一:盡管人人貸是P2P行業的老二,但是其用戶規模只有200萬,遠遠還不及老大陸金所,再加上人人貸成立時間最早,實際上發展速度是比較慢的,這一點對於人人貸來說是比較危險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時代的到來,P2P行業洗牌在加速,市場搶奪也在開始加速,這個時候人人貸如果還是過去的發展速度,未來有可能會面臨掉隊的風險。

危險二:從收益的角度來看,人人貸的收益在所有P2P平臺中屬於中等偏下,但是人人貸旗下的工薪貸、生意貸、網商貸等,都是無抵押信用貸款,雖然額度不高,但是實際上這種無抵押貸款的風險系數還是比較高的,一旦壞賬率過高,平臺缺乏足夠的資金作為保障支撐,就有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

虎視眈眈的積木盒子

其實很多用戶了解積木盒子,還是從小米雷軍入股開始,也正是獲得了雷布斯先生投資之後,積木盒子開始名氣大增,並一度成為了P2P金融領域的小黑馬。

首先,積木盒子非常註重風險控制是雷軍比較看重的,在積木盒子上線之前,其團隊就專門打造了一個風控調查平臺“企樂匯”,花了將近一年的時候打造這套盡職調查體系,包括全IT移動化的數據管理系統+線下調查團隊+流水線化的處理流程三部分。與此同時,構建了一整套的風險緩釋機制,包括擔保公司承擔本息賠付責任、擔保公司保證金、風險互助金、法律援助金等。

其次,積木盒子能夠成為了P2P領域的小黑馬,不可否認雷軍的投資與入股功不可沒。由於雷軍的投資,過去並沒有多少名氣的積木盒子突然間名氣大增,這吸引了不少的用戶,也獲取了他們的信任,信任對於一個P2P平臺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而在這些用戶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則是奔著雷軍個人的名氣而來。

最後,在資金的透明上,積木盒子在整個網貸行業的口碑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積木盒子在今年將資金由原來的匯付天下轉移至中國民生銀行進行資金托管,並將融資信息和資金流轉信息公開,保證投資人的知情權。由於采用了第三方資金托管,平臺的整個資金流向和用途監控方面非常透明;同時,積木盒子還組織了投資者觀察團,以求對借款人的信息進行更詳細的披露。

積木盒子的B輪融資和C輪融資,小米公司和雷軍主導的順為資本都進行了戰略投資,這是雷布斯唯一投的一個P2P理財平臺,足見雷布斯本人對積木盒子寄予了厚望。以雷軍的野心,定然也不會服軟於陸金所和網金社,不過虎視眈眈的積木盒子與陸金所還相差較遠。

不足一:雖然說積木盒子目前在P2P領域的知名度非常高,這個讓其平臺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目前積木盒子和愛錢進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在用戶規模上還遠遠比不上陸金所、招財寶等平臺,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時代能否快速搶奪更多的用戶對於積木盒子未來至關重要。

不足二:從資金等實力上來說,盡管積木盒子獲得了雷布斯的兩輪投資,但是跟陸金所背後的平安集團以及網金社背後的恒生電子、螞蟻金服、中投保比起來,積木盒子還只是一個羽翼未豐的毛頭小子。隨著洗牌的到來,P2P金融燒錢砸用戶時代也開始真正打響,各種補貼贈送都將興起

總體看來,目前除了風控體系不是特別強的拍拍貸加入了陸金所的平臺站隊,其他實力比較雄厚的P2P對於陸金所和網金社都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對於網金社、陸金所打造平臺,劉曠並不是十分看好,眼下網金社也只是在推出自己的理財產品,而陸金所則劍指上市,只是想憑借這個概念來炒作一番,拉升市值。未來的P2P行業,陸金所和網金社想要成為兩個超級巨無霸,必然將會受到來自其他列強的沖擊。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