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力量集結的地方會出現神

2015-12-21  TCW

在臉書上按「確認」就會多個交友,你是主播也是編輯,衝動如讀者投書,亦冷靜似社論主筆。曾幾何時,人們光從手機應用軟體,一下子就從旁觀者跳上主播台,大家寫評論、輪番搶頭條,深耕密織久了,每個人都有機會變成品牌。

一直以來,林先生持續透過手機記錄故鄉點滴,他拍風雨中的海釣客、馬路邊的芋頭伯、故鄉風吹落地的茶花,春耕秋收的勞動者背影也不放過,活動地點是我每天上班經過的石門鄉,經由臉書分享,平面無奇的馬路,逐漸立體成柳暗花明的萬花筒,令人驚喜連連。

有次我在網路上,抒發北海岸找尋祖先遺骨的挫折感,幾天後他竟然騎車找到了我,並很認真的說:「原哥別找了,七、八十年都過去,就算墳墓真的被你找到,破敗毀壞的情景只怕你會更難過!」我聽了好感動,這位網友怎麼這麼認真專注。

品牌就像一個光譜,沒有特定的指向,唯有認真專注的發光著,才能在紛雜的世界裡,比邏輯運算更快速有效率的被看見。林先生可能不懂品牌建置的心法與手法,但他對自己言論傳播所展現的認真負責,正是從事品牌工作的人最珍貴的素質。

喜歡談「專業」的台灣,數字常占據很重要的位置,指揮著人群前進,品牌情境反而不被愛惜。當一個陌生人站在工作室門口給你支持鼓勵,甚至拋出善意說:「你要是真的不放棄,我在三芝戶政事務所上班的朋友,或許有能力幫你把族譜都翻出來......。」他的作為裡我相信沒有數字目的、不具邏輯基礎,所流露的就是品陴情境的最高境界——感動對方的心(Touch Your Heart)。

真正的力量是出自真情流露,而不是專業操作。過去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也是如此,和公娼流鶯站一起爭取社會平權、和愛滋帶原者排一排抗議醫療人權的,多半是青青子衿和紅男綠女,所謂社會賢達、既得利益者大多遠遠觀望,明知最後坐收媒體聲望與立法利益的,不會是衝第一線的人,但熱情燒出的原動力並沒有使我們退卻。

力量不停集結的地方會出現神,每天接收超量品牌信息的同時,也就無時無刻不經歷這造神的壯舉。從林先生身上,我看到一個人在家鄉持續做一件事,滴水穿石累積的龐大能量,足以超越政府比稿招標、層層外包的觀光活動,他把春夏秋冬,凝結成石門鄉一則則代代傳世的看見,政府花錢換得的,卻多半只是曇花一現的結案歸檔,除一閃而過的政績和垃圾塞車加倍,並沒什麼值得記入田野方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28

暢捷通:細分市場稱王,財務服務領域將出現獨角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24/153457.shtml

導讀 : 在大多數企業都已使用財務管理軟件,傳統企業管理軟件商已經進入成熟階段的今天,暢捷通也面臨轉型問題,曾誌勇希望通過觀察數據來探索業務轉型方向。

早上八點準時坐在辦公桌前,打開電腦看業務數據,這是曾誌勇多年來一直堅持的習慣。作為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暢捷通)執行董事兼總裁,他需要時刻了解暢捷通財務雲、協同雲、營銷雲各業務部門的進展情況以及用戶的成長情況。

 

在大多數企業都已使用財務管理軟件,傳統企業管理軟件商已經進入成熟階段的今天,暢捷通也面臨轉型問題,曾誌勇希望通過觀察數據來探索業務轉型方向。

5月初的一天,曾誌勇觀察到三個業務條線中,財務雲的數據增長最快。為了找到原因,他們做了調研,走訪了大量小微企業,發現小微企業在重度垂直管理當中,最欠缺的就是財務。“中國有7000萬小微企業,2000萬是真正的企業主體,這2000萬企業40%是機構代賬,40%是個人代賬,20%是自主記賬。財務服務是一項剛需,但企業和代賬公司兩端都有問題,被騙的很多。”曾誌勇告訴記者。

曾誌勇解釋,由於信息嚴重不對稱,小微企業找不到專業的小額代賬公司,很容易選擇報價最低的機構來做,容易被騙。另一方面,代賬公司用的仍是核算軟件,但其實該軟件並不是給代賬公司用的,而是給企業自己用的。此外,代賬公司雖然數量眾多——財政部備案的大概2萬多家,沒有備案的大概4萬家,但普遍規模較小,收入過億的不到10家。許多不規範的代賬公司做著做著就卷錢跑路了。基於這些現狀,暢捷通決定專註做財務服務,希望未來會變成一個專業的財務服務O2O平臺。

轉型財務服務平臺

暢捷通的財務服務平臺主要連接了小微企業和專業的財務服務機構。優質的專業服務商通過認證後接入平臺,小微企業可以在平臺上購買財務服務,平臺按照距離(服務半徑方圓5公里)指定離企業最近的服務商進行對接,企業還能對代賬服務商做出評價。

在這個平臺上,代賬公司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借助平臺的系統更智能化地做賬。比如憑證,未來有電子發票自動就會生成憑證,而不是依靠人來操作,這樣就盡量減少人為的控制和幹擾,確保服務了質量。

暢捷通還希望把個人代賬也掛靠到專業的代賬公司。“個人代賬有點像黑車,我們把黑車規範化,按照統一的要求規範起來。通過微信或者客戶端,全部服務過程和質量都會實現透明化,同時價格體系也是公開的。”

曾誌勇認為,這個過程可能更多地還是靠口碑和服務質量,而這種服務質量又是用戶所把控的。如果用戶不滿意平臺上的服務商,平臺會有相應的懲罰機制,而且暢捷通會履行承諾,先行賠付。

事實上,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財務管理更加需要專業的支持。比如,代賬公司如果對某一個領域、某一個行業比較了解,就能對企業的整體財務提供很專業的服務,甚至包括融資或理財等,這就是通過平臺財務服務連接到企業的財務管理。基於此,暢捷通希望能夠圍繞財務服務平臺搭建一個生態系統,未來提供一些金融服務。

對於風控方面,暢捷通通過財務服務平臺實現多方的數據關聯,企業過去的歷史數據都積累在這個平臺上,通過這些數據關系可以判斷企業的經營狀況。如果企業確實缺資金,經營狀況又很好,就可以決定貸款。

從平臺到生態

暢捷通要做好這個財務服務平臺,什麽是最重要的因素?

曾誌勇認為,第一是技術,要足夠支撐未來的平臺發展,要能夠支撐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比如,未來要建生態系統,屆時財務信息、銷售信息、第三方信息要實現有效交互,這就要靠技術來解決。”

第二是服務的專業性。如果服務不專業就會直接影響到品牌的口碑,給企業帶來損失。暢捷通正在構建一套機制,讓更多專業的財務服務機構加盟進來,比如會計師事務所、代賬公司等,目的就是提升服務的專業性。

從一個工具應用型企業轉型到專業服務平臺,曾誌勇認為,暢捷通的優勢在於在傳統財務軟件市場的份額超過了40%,積累了品牌認知度。“由於行業本身的特殊性,用戶黏性非常高。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過硬的平臺擔保,你敢把公司的公章和財務資料交給第三方嗎?”

2012年,暢捷通在矽谷投資1000萬美元建立了一家公司,搭建整個平臺的底層架構。在平臺上,暢捷通有近10年的企業數據積累,加之開發的應用工具商店,比如好會計、易代賬等財務應用工具,可以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提供財務服務。

曾誌勇估計,未來活躍企業達到100萬時,暢捷通財務服務平臺的生態系統就可以實現良性運轉。未來個體工商戶還會長期存在,隨著國家對市場主體的不斷規範,當市場主體總數達到7000萬時,企業可能會達到3500萬,一個新的藍海市場正在誕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609

跨境電商跨的是境還是鏡?會否出現死亡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08/153686.shtml

導讀 : 與O2O一樣,跨境電商也是一個重投入的領域,需要較大成本去推動它的發展。

跨境電商現在感覺一片火熱,熱得讓人覺得不澆一盆冷水,讓大家冷靜一下,就會讓人窒息,然後讓人死掉,最終形成新的死亡潮。

O2O之後,跨境電商,會否成為一個新的殉葬領域?

但同時有理由相信,2016年在O2O之外,跨境電商將呈現新的創業高潮。

這似乎有些矛盾。因為正因如此,對於它的前途,筆者覺得不是那麽明朗。我甚至不知道,跨境電商,跨的到底是境,還是鏡,是一種電商境界,還是鏡花水月?

跨境電商跨的不是境,而是鏡

跨境電商跨的到底是境,還是鏡,我們算一筆賬來體現。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萬億元,同比增長42.8%,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17.3%。其中,跨境電商出口占比達84.8%,進口比例為15.2%。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海淘規模達到了3040億。而該分析報告更預計,到2018年,中國的海淘人數將達到3560萬,海淘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如果是這樣一個數據,更多反應了國人對於進口商品的需求量大,基於其對國貨的不信任,特別是食品、化妝品、母嬰用品等領域,跨境電商只是搭了個橋,為國人實現這種需求提供了便利,並不體現跨境電商本身就已經做得很好。

另一個數據顯示,2015年9月,國內的跨境電商平臺已經超過5000家,境內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已超過20萬家。這樣一稀釋,我們就可以看到,這種繁榮只是鏡花水月,平均到20萬家企業,每家企業的交易額僅為500萬,海淘交易額僅為152萬,平均到5000家平臺,每家平臺一年的交易額也僅為4億,海淘交易額為6080萬。

即便這些全部是利潤,除去運營成本,還能剩下多少?這或許也體現了,跨境電商行業整體盈利能力還比較差,所以對資本的需求會多麽迫切。而若全部靠資本推動,資金鏈一旦斷裂,會有怎樣的後果?

可以想見,這些企業當中,即便有幾家活得還好的,大部分的生存狀況或許都不是太樂觀。

即便是一直被視為中國跨境電商標桿企業的蘭亭集勢今年也是負面消息不斷,其2015Q3財報顯示,他們已經連續8個季度虧損。跨境通雖然上半年盈利大增,但其子公司卻也出現了虧損。

其他企業,雖然暫時還沒有爆出相關信息,但是實際如何,相信可以稍微推斷。

倒閉潮或必將出現

與O2O一樣,跨境電商也是一個重投入的領域,需要較大成本去推動它的發展。2015年的O2O領域,因為其本身的一系列問題,最重要的是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已經死了一大批企業。

2016年,經歷了又一年發展的跨境電商行業,或許會出現一輪新的增長,包括市場交易額的增長,進入企業和平臺數量的增長,用戶數的增長等。

據商務部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占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將會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

但是,這無法抵消筆者所認為的跨境電商2016年或許會出現倒閉潮的擔憂,即便上面的數據會更好一些,比如2015年即達到了6.5萬億,也是枉然。因為這個行業有一些內憂外患的因素會造成這樣一種局面的出現。

從外因來看,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

一、競爭加劇,巨頭傾軋。

首先,他們搶奪的是境內電商的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國內消費者消費總量不會大幅增加,那麽就意味著因為被跨境電商搶去一部分消費能力,境內電商市交易額或許會出現一定減少,這也許就會倒逼境內電商和企業采取策略與跨境電商進行競爭。

其次,市場交易額和企業數量的增長,這些增長越快速,也意味著他們本身內部競爭的激烈程度會加劇。因為粥少僧多、弱肉強食,必然就會導致大量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倒閉。

最後,巨頭們從未放棄過對熱門領域的搶占,不論是用戶,還是資源,他們同樣在跨境電商領域擁有獨特的優勢,往往都能近水樓臺先得月。

時至今日,已有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網易考拉、聚美優品海外購等大鱷進入到這個領域,並已經搶占了一部分市場份額。2016年,沒有人能擔保百度、騰訊、蘇寧等不會進入。

除此之外,實體商家也沒閑著,廣州廣百集團宣告上線跨境電商頻道,並開設了3家線下體驗店。你能擔保,萬達、天河城等不會進入?

二、新政策的影響。

一方面,據媒體報道,國務院將部署新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用新模式為外貿發展提供新支撐。這其中的影響主要是利好,但是對於大部分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講,卻是競爭的加劇。再因為企業總量的增加,倒閉企業的絕對數值也會相應提升。

另一方面,企業備案、商品入境申報,特別是近期的稅收改革等也許會對一些企業的生存造成影響,特別是對於一些實力比較弱小的企業,或許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據了解,跨境電商新政規定直購進口模式將繼續執行行郵稅方式,但取消50元免收額;而網購保稅模式則實施綜合稅,具體稅率是“關稅+增值稅”的七折,並取消免稅額度。

這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業成本的提升,從而使某些企業的經營狀況雪上加霜。

從內因來看,也有這些方面的原因會造成大量企業死亡。

首要在於,很多企業自身並不具備做跨境電商的實力,只是因為看到了跨境電商的潛力,而盲目進入到了這個領域。像O2O一樣,很多企業甚至連跨境電商的特點或許都還沒能清楚,一旦經歷洗牌期,就很難承受競爭對手的擠壓。

據UCloud在2015年12月發布的《創業與互聯網研究白皮書》的觀點,跨境電商的創業公司需要具備三種基本能力:強大的海外商品組織和貨源整合供應鏈能力;低成本獲取流量,打造小眾爆品的能力;良好的物流清關流程管控能力。

大部分跨境電商企業或許並不具備以上三種能力,他們往往在這些方面依托的是別人的資源,所以命脈往往掌控在別人手里。

其次,跨境電商行業也存在一些魚目混珠的情況,比如假貨、支付問題,再加上鑒定和維權等相比國內電商的更為艱難,沒有背景和平臺支撐的、普通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如何應對平臺在消費者心目當中的信譽沖擊,會對他們的生存形成考驗。

再次,消費者習慣的養成也還是需要一定階段,能否挺過這個階段,也檢驗著很多企業的資金承受能力。

哪些企業不會死?應該采取怎樣的策略?

作為一個跨境電商企業,強大的海內外商品組織和貨源整合供應鏈能力,低成本獲取流量,打造小眾爆品的能力,良好的物流清關流程管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三個基本要素,任何一個跨境企業如果不具備這三方面的要素,註定會死得更快。

簡單而言,也就是對外能搞定商品,對內能搞定用戶。只要的企業,應該可以活的較好、

那麽,還有哪些企業不會死呢?首先、有雄厚資本和原有產業支撐的跨境電商企業不會死。其次、大樹底下好乘涼,有BAT等強大背景的企業不會死。再次、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業不會死。

如果沒有前兩項條件,也就是沒人輸血、輸資源,讓自己具備較強的造血能力,或許是一個不錯的策略,筆者建議:

一、戰線收縮、節約成本。走輕公司道路,不要太重,重則開銷過大,就像一匹駱駝一樣,需血量就會增大,即便能造血,也難以支撐企業運行。

二、走O2O之路,特備是重視對線下的布局,步步為營、穩打穩紮,走好每一步再走下一步。布局線下店的道路,線下相對更容易實現營收,可以讓你做一家是一家,只要經營合理,板上釘釘的基本上每一家都可以有現金流,並不斷為線上帶來持續不斷的流量,從而,讓自己企業獲得發展空間。

三、線上註重對線下流量的深入維護和互動,不盲目增加線上投入,避免與競爭對手形成流量爭搶,並以此節約開銷,將資金和資源更多投入到線下流量的導入。

四、加大客戶服務和管理力度,註重客戶口碑傳播,增強重複購買和老帶新幾率,為低成本營銷打下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956

大規模贖回尚未出現 基金公司謹防流動性危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36096.html

大規模贖回尚未出現 基金公司謹防流動性危機

一財網 郭璐慶 2016-01-07 21:28:00

由於熔斷機制的存在,市場的流動性被遏制,基金經理最需要謹防其管理基金出現流動性風險,基金公司層面也會做出相應的預案。

熔斷機制生效的第四個交易日,“羊群效應”下投資者群體性的非理性又一次被放大。在後“股災”時代,任何風吹草動都是對敏感而脆弱神經的考驗。

全天累計交易不到15分鐘,1月7日A股便在二次觸發熔斷後終止一天交易。滬指、創業板指分別暴跌7.04%和8.58%,“股災”的慘烈放佛重現,一種擔憂開始產生:投資者現在的第一反應是賣出,基金肯定也被贖回,那麽基金經理被迫賣出股票,最怕到時候出現連鎖反應。

不過,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暫未出現基金大規模贖回的情況。日前基金業協會發布了《關於指數熔斷機制實施後公募基金行業相關配套工作安排的通知》(簡稱“《通知》”),基金公司便按照此要求進行申贖的安排。

由於熔斷機制的存在,市場的流動性被遏制,基金經理最需要謹防其管理基金出現流動性風險,基金公司層面也會做出相應的預案。

大跌“3.0”時代

繼開年首日暴跌後,A股在新年的第四個交易日延續了大跌。當日,上證指數下跌7.04%,深證成指下跌8.23%,創業板指下跌8.58%,兩市僅有35只個股上漲,跌幅超過8%的個股超過2300只,主要行業板塊指數悉數下跌,全天交易量只有約1875億元。

“其實在前一天就有很多人說要賣了。今天早上開盤的就已經反應了出來。”二次熔斷後,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中層與記者交流時談到。

在反思暴跌原因時,買賣兩方人士均指出,人民幣連續大跌、尤其人民幣中間價不斷下行使得人民幣匯率能否保持穩定的不確定性增加,市場擔憂資本外流將影響國內流動性。

類似的一幕出現在去年8月份。彼時,人民幣意外貶值引來A股大幅波動,對金融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在7日再次顯現。有所不同的是,此時A股引入了熔斷機制,但該機制被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有“磁吸效應”,起到了助長助跌的作用。

同樣的恐慌、同樣低迷的成交,投資者難免會想起剛剛過去不久的“股災”。但在多位機構人士看來,這次與“股災”顯然有很大的不同。

融通基金認為,熔斷機制觸發純粹是因市場情緒的擾動,去杠桿的股災不只是影響情緒,其對交易規則的調整會直接導致融資盤強平,交易者被動離場,去年的去杠桿對流動性傷害持續時間更長,本輪恐慌只需情緒穩定,A股會企穩回升。

“畢竟杠桿比較少,融資盤少了,手上沒有融資的人大概會看著跌,也不會說自己做強行平倉。整體杠桿水平已經下降了,不會像之前股災那樣子。”滬上一家公募的量化投資老總則對本報表示。

縱與“股災”不同,但4個交易日整體市值蒸發近8萬億的情形顯示出A股市場參與人的非理性以及“羊群效應”。負面情緒疊加非理性導致的泥沙俱下亦令一些基金經理頗為謹慎:在基本面和政策面尚未出現明顯亮點之前,情緒面平複需要時間,加上市場面臨的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和擾動因素更為複雜,短期內市場震蕩調整壓力加大。

尚未出大規模贖回

對基金而言,暴跌行情下大規模贖回的隱患便隨之加大。例如去年“股災”時,權益類基金大面積被贖回,基金公司的規模大受影響。

基金業協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7月份權益類基金遭遇了較大規模的贖回,其中,股票型基金份額縮水比例約17.9%;混合型基金的份額縮水比例約為23.5%;同時,股票型基金的總資產減少了4764.09億元,下降比例是26.9%;混合型基金的總資產減少了5790.68億元,下降比例是25.1%。

今年來短短4個交易日A股便經歷了兩次暴跌,均在盤中觸發7%的二次熔斷當日休市。市場的一種擔憂是,基金被大面積贖回導致基金經理被迫賣出股票,進而出現連鎖反應。但目前來看,公募基金尚未出現大面積贖回的情況。

多家受訪基金公司人士均表示,盡管1月4日發生暴跌觸發全天熔斷,但基金贖回很正常,並沒有出現大規模贖回的情況。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副總也肯定地向本報表示:“暫未聽說有大規模贖回的出現。”“第一次熔斷的時候並沒有出現大規模贖回的現象,不管是直銷還是代銷。”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

與“股災”時基金遭到大規模贖回基金經理被迫減倉、基金公司人士對規模縮水一事不願過多提及相比,此次再被問及規模問題,基金公司方面則頗為從容。

日前,基金業協會發布《通知》對於熔斷期間如發生贖回進行了規定。《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家基金公司向記者表示,其均按照協會的有關要求進行基金的申贖,這就是說對於在今天10點之後申請贖回的投資者來說,需要到下一個交易日也就是1月8日才開始進行贖回業務。

《通知》第三條規定,各基金銷售機構提示對於當日交易所提前停止交易之時至15:00間提交的申購、贖回業務申請,將無法按照當日申購贖回業務申請進行處理,但可於下一個開放日的開放時間內辦理撤單。

謹防流動性危機

對於上述市場的擔憂,多位受訪基金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情況下出現大規模贖回的可能性較小。

“大規模贖回的概率不大,應該會有贖回,但是問題不大,比之前‘股災’的時候要輕很多。”上海一家老牌私募的基金研究員表示。

上述滬上公募量化投資老總告訴記者,其公司的做法是在10點(就是在具體的熔斷時間點)之前提出的贖回申請才會接受,10點之後提出的贖回申請要算作下一天的贖回。

“今天提出的量比較少,有的投資者來不及提出贖回。我覺得出現大規模贖回的概率並不大。像第一天熔斷的時候也是全天熔斷,但是第二天沒有發生很多贖回。投資者不會那麽不理性,畢竟已經跌了這麽多。”該量化投資部老總分析道。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副總也坦言,股災過後,基金公司也都有了一些經驗:“具體的應對還是基金經理保證產品不會有流動性風險。”

“在熔斷機制之下可能會引發的大規模贖回,基金公司在系統上和資金上也應該都有所準備。”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則告訴記者。

“對於主動股票來說,現在不會提高到很高的倉位,加倉的意願不會很高。還有就是看每天申購贖回的情況再來做決策。主要就是應對流動性問題,盡量保持手上的現金倉位寬裕一些。”上海一位資深基金經理如是表示。

按照目前《通知》的規定,假設基金經理的倉位很高,投資者在10點前提出的贖回,理論上1月8日就要開始賣股票了,但是在7日10點之後提出的時贖回是下下一天才有影響。

“看明天開盤怎麽走了,如果繼續大跌投資者進一步恐慌,可能要加速這個問題(大規模贖回)的出現,就需要被動減一些倉位。”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達出了一定的擔憂。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60

蘋果公司承認iPhone 6s和iPhone6sPlus電量顯示出現問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885.html

蘋果公司承認iPhone 6s和iPhone6sPlus電量顯示出現問題

一財網 實習生 張雨蓮 編譯 2016-01-19 10:59:00

蘋果公司解釋,用戶手動更改的時間或是在跨越時區時(比如要更改為夏令制或旅行時)可能會出現這一問題。

據《衛報》(The Guardian)最新報道,蘋果公司承認當日期和時間設置改變時,關於時鐘的程序漏洞會導致電池電量顯示出錯誤的百分比,用戶可能發現iPhone 6s和iPhone6s Plus顯示的電量比實際更多。未更新電量百分比顯示這一問題將導致部分蘋果手機在顯示滿電量的情況下關閉。

據蘋果公司解釋,用戶手動更改的時間或是在跨越時區時(比如要更改為夏令制或旅行時)可能會出現這一問題。公司表示,正在修複導致該問題的程序漏洞。若用戶遇到該問題,應該先重啟手機,然後在“日期和時間”打開“自動設置”選項。

蘋果軟件和操作系統曾多次出現時區支持和夏令時問題。2010年,iOS 4被發現夏令時結束後日歷應用不能正確調整鬧鈴時間,造成部分歐洲用戶耽誤約會或上班,澳大利亞用戶則“被提前起床”。2011年和2012年,元旦鬧鈴功能失效。2013年元旦,蘋果又遭遇“勿擾模式”漏洞:即便過了設置的時間,蘋果IOS6設備也無法自動關閉勿擾模式,致使用戶錯過電話和短信。而在2013下半年,iOS 7用戶將日歷切換至夏令時,日歷應用的時間會“快1小時”。這些問題蘋果公司都已解決。

蘋果目前正在測試一種可以解決該問題的新的IOS軟件版本。已在公測的IOS 9.3將修複程序漏洞並添加一些新功能,包括添加可以濾掉藍光來幫助用戶入眠的夜間模式和使一部蘋果手機具備配對多只Apple Watch的能力。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40

微信又“抽風”:公眾號出現大面積延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9/153877.shtml

導讀 : 微信公眾號再次出現故障,大面積用戶無法正常收發。

i黑馬訊(楊博丞)1月19日,今日晚間,i黑馬微信在推送時出現群發無法正常推送問題,而朋友圈中也出現各運營小編的吐槽,均表示微信無法正常推送,卡在20%左右的進度。

i黑馬第一時間聯系微信團隊,得到的回複為:因微信公眾號服務器升級造成群發短時間故障,微信團隊目前正在修複。

截止發稿時,i黑馬已經收到了部分公眾號的微信消息推送,而這些平臺的運營均表示他們是在9時左右發出的微信消息,而大多數平臺的微信消息還未正常接收。

這已不是微信第一次出現故障問題。去年9月,有網友反映微信在載入99%的時候頁面提示“載入數據失敗,請檢查你的網絡設置”,同時還有發送消息失敗,發出消息後有延遲和微信退登後就無法再登陸等問題。

去年11月6日上午,微信出現第四次故障,即微信公眾平臺後臺登錄出現故障,部分賬號出現登錄不成功或沒有訪問權限等錯誤提示。騰訊官方在線客服隨即發布通知稱,“關於公眾平臺登陸不成功,提示沒有權限訪問的問題,請您不用擔心,我司工作人員正在緊急處理中,請您後續再留意使用的情況。”

而在2016年跨年夜時,也有網友反映,微信群功能出現故障,自己只能發出消息,卻接收不到群里其他人消息。甚至在微信群中發消息,只能自己跟自己對話。網友吐槽稱,“微信你咋了,好不容易發個紅包怎麽都沒人領。”

對此,微信做出回應:“由於跨年夜消息發送量急劇增加,後臺服務出現短暫不穩定,導致極少數用戶在約20分鐘內收發消息有延遲。現在已經完全恢複,所有延遲消息均已下發。給大家帶來的不便,非常抱歉,祝大家新年快樂!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844

不會在花墟出現的場景


在你眼中,園藝是什麼?是每年行花市買一些檔檔一樣的年花?行花墟「繽紛」買幾支富貴竹?穿著老土工作服蹲在屋苑綠化周圍的大叔?還是某個港女的小確幸小清新騎樓仔?

如果你學了園藝、種花,大概在朋友和父母眼裡就基本屬於沒前途以及廢青。但在日本,如果你努力紮根於這個行業,就可能會成為明星級的植物設計師和藝術家。

關於這個日本仔,你發現很難去用傳統的觀念定義他。

-          一個型到震,時尚到似男模的園藝師?
-          還是一個專注園藝美學多年的時尚達人?
-          好像是,又好像並不準確。

看著他的作品們,你不太會去聯想到「園藝」這兩個字。更多的,你可能會想到「時尚」「跨界」「型」、擺得入連卡佛、MonocleWallpaper


日本園藝品牌連鎖店Green Finger,所有七間店鋪位於東京,開到去New York40歲的創始人Satoshi Kawamoto川本諭仲寫了2本書。

Satoshi原本是健身顧問(難怪身材這麼好) ,從小就受阿嘛的影響很喜歡植物與室內設計。23歲時,進入了Globe Interior室內設計公司。估計也是在那裡,他開始培養起了自己的美學風格,並對他未來塑造品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若干年後,成為咖啡連鎖店合夥人,那時候,在其中一家咖啡店的一個空間用來做點別的什麼事。想到了也許可以放一些植物和花來賣。至此,他完美融合植物、古董、以及Typography裝飾性文字的風格開始發揮了出來。

2002年創立了「Green Fingers」園藝生活品牌,並在期間設計了大量的花園以及植物藝術裝置。他善於將自己個人街頭美學風格帶入GF品牌的定位,充分利用了植物與手繪風設計展現了裝飾主義風格。他本人與Green Finger 基本顛覆了日本人對於園藝、盆景的理解和想像,將某種不羈的、充滿張力的、型格的生活姿態直接帶入到園藝,讓你不得不臣服於他個人與品牌的魅力。


東京已經開了7家店中,不僅可以購買到各種各樣的植物,還可以找到同樣風格的花盆、土壤、園藝工具,甚至咖啡、書籍、還有一些生活Zakka。很明顯,他想傳達給大眾的,不僅僅是植物怎麼養。而是一種帶有佬味的男性魅力,但依舊精緻而認真的生活態度和品味。成名了的川本諭在接下來幾年裡,做了大量的展覽、設計、出了些書以及全球化。

植物長得怎麼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生活中如果有了植物,也許會變得不一樣。

這就是花墟園藝與日本園藝在態度上的區別。泰國也有許多類似的品牌,假以時日,incubate一兩個,你也可以衝出亞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709

印度4美元的手機出現,國產手機們哭了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2/154354.shtml

導讀 : 當4美元的印度手機出現,國產手機似乎就難以淡定了。

作為一個經常犯自卑癥的國家,中國網民卻能屢屢在印度身上找回久違的優越感,長期苦大仇深的“低智代表”的網民噴子群,提起印度阿三、開掛民族及各種嘲諷段子也是信手拈來。近期,印度再次發威,印度科技企業Ringing2月17日推出了智能手機Freedom 251,售價為251盧比,約合3.7美元,為世界上最廉價的手機。(請註意,是智能手機哦,不是老人機)。

國產手機們遇到開掛的印度還淡定嗎?

2015年可以說是國產手機國際化的豐收年,出師海外的手機品牌越來越多,華為、聯想、小米、中興等,其中印度市場一直是最被看好。歐洲市場容量夠大,但競爭太激烈。非洲市場智能手機普及率低,但消費力嚴重不足。反觀,印度市場剛好,人口夠多,大部分消費者都有一定的消費能力。有報道稱,印度是亞太地區手機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據美國國際數據公司的統計顯示,2015年印度共銷售1.036億部手機,同比增長28.8%。而且印度缺乏足夠的制造業積累,是國產手機很好的出口區。

圖片10000

(來源:星圖數據)

國產手機目前唯一的殺手鐧就是廉價(不是便宜,而是相同配置下保持低幾成的價格),雖然華為、聯想、小米都在尋求品牌打造,不過都是處於探索期間,品牌實力普遍較差。這些年在高端機領域,華為算是有稍許成就,2015年4個季度里在3000以上高端機領域占比已經達到個位數,但最高的Q1也一直未突破10%。從品牌形象來看,華為高端形象還是一直沒能形成。小米知名度夠響亮,但從美國和印度對待它毫不客氣的態度來看,似乎也不能說是“品牌”。

當4美元的印度手機出現,國產手機似乎就難以淡定了,不要說開發印度市場,其他依靠廉價占據的市場地位能不能保住都是難題。雖然,現在印度Ringing推出的Freedom 251具體的情況還不知道,比如如何盈利?(組裝費都不夠吧?)銷售起來有沒有限制條件?(比如一年只賣幾萬臺)是不是玩的營銷噱頭?(運營商0元機的安利新聞,大家都沒少看吧)。但一些配置已經公開:

Freedom 251搭載4寸960p屏幕(還是IPS的哦),1.3GHz四核處理器,機身自帶RAM和ROM分別為1G和8G,運行安卓5.1系統,電池容量為1450毫安。在攝像頭方面其後置攝像頭只有320萬像素,前置鏡頭則只有30萬。在網絡方面,Freedom 251則支持3G網絡和雙卡雙待。

這個硬件配置,已經接近小米沖量用的紅米機配置了,雖然各項配置都要低一些,考慮才幾十元人民幣,就能滿足智能手機的基本需求,已經讓人非常驚訝。在小米超級估值中,美國市場和印度市場的進軍是目前的兩個最大的想象,拋開專利糾紛問題,僅在印度,Ringing的存在似乎已經讓小米國際化擴張之路遭遇一次嚴重危機了。

而我們知道,包括華為在內,全球智能手機排行前十中的國產手機品牌,市場占有量之所以夠高,低端機貢獻了百分之八九十甚至更高的占比。在國產手機品牌之路還沒縷出個頭緒,隨著4美元手機的出現,假如再喪失廉價這個王牌,前景真讓人堪憂。更擔心的是,依靠國產廉價機生存的整個制造產業鏈,去年華為、錘子的供應商和代工廠倒閉新聞就引起全社會的關註,大批人失業的後果可比國產手機國際化擴張受阻更嚴峻。

“Make In India”已開始威脅中國制造業

2015年印度總理莫迪在微博上發布與李總理的自拍合影曾火熱一時,其實很多媒體解讀,此次來訪莫迪之意就有取經中國制造業發展經驗的想法。期間在回答記者關於“印度制造”計劃與中國的關系時,莫迪回答稱,“印度制造”計劃的初衷是希望大力提升制造業,為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印度必須學習中國制造業的規模、速度和技術。

其實,相比中國的發展歷史,印度走的路是比較坑的,印度是世界上有有名的軟件大國。比如矽谷中印度人占比很高,有媒體為了“搞個大新聞”甚至發出印度人已統治矽谷吸引眼球。但是在全球三大移動生態中,谷歌安卓的掌門人是印度裔皮賈伊,2014年新上任的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也是印度裔。不知道未來蘋果庫克之後會不會來個印度裔CEO,那時印度真的就統治了矽谷了。

但是,包括科技發達的美國在內,2013年時就呼籲過要複興美國制造業。金融、互聯網等第三產業已經是全球發展的大趨勢,但沒了第一產業衣食住行都成問題,沒了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就成了沒有地基蓋樓。印度的問題這方面就很尖銳,高科技很在行,但沒了第二產業這條腿,發展就有些畸形,如今已經跑不動。

印度總理莫迪在這個背景下提出Make in India的倡議,“Make in India”是印度本屆政府的經濟新政之一。此後印度政府先後為投資印度制造業降低硬性門檻,莫迪還承諾,將精簡目前印度過於複雜的規章制度和審批程序,不讓任何一家本應在印度投資的企業被迫轉投他國。

在這個大背景下來看印度Ringing的出現,也就不難理解了。對於國產手機廠商們來說,4美元的智能手機沖擊剛剛是開胃菜,雖然印度體制運行之糟糕到了讓人發指的地步,但印度已有心在這方向玩命,恐怕後面還有各種大招。

真想問一句,面對開掛的印度,國產手機哭了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227

2016平臺巨頭整合加速,中小創業將出現井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4/154544.shtml

導讀 : 不到一年的時間,多家互聯網公司迅速從勢不兩立轉變為抱團取暖。

1月11日,蘑菇街與美麗說聯合發布聲明,宣布兩家正式達成戰略合並協議,被稱為2016年第一起合並案。經過2015年合並潮,很多耳熟能詳的競爭對手都走向了整合之路。從滴滴快的合並,到58同城趕集網結盟,美團大眾點評聯姻,攜程“牽手”去哪兒,還有世紀佳緣百合網“合並同類項”等,不到一年的時間,多家互聯網公司迅速從勢不兩立轉變為抱團取暖。

2016平臺巨頭整合加速

滴滴快的整合趨近尾聲

2015年情人節滴滴和快的聯合發布聲明,正式宣布了兩家戰略合並,雙方將組建一家新公司,采取聯合CEO的架構,快的呂傳偉、滴滴程維,將同時擔任新公司的聯合CEO。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滴滴和快的逐漸加快整合之路。雖然從人員上看快的創始人團隊逐漸淡出視野,但合並後雙方80%的市場占有率,證明了該合並的意義和價值。

從2014年燒錢大戰的惡性競爭,過度到2015年攜手開發市場。在品牌方面,滴滴打車轉型為滴滴出行,集合了快車、順風車、專車、出租車等幾大業務線,快的打車、一號專車則被弱化,而快的團隊將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孵化創新業務之上,比如滴滴快的推出的代駕、順風車業務都是由杭州團隊負責。

之後的滴滴快的已經連續完成兩輪共計30多億美金融資,新公司估值達165億美金,已有同全球競爭對手Uber一爭高下的實力。

58趕集十年恩怨終成一家

2015年4月17日經過10年競爭之後,58同城和趕集網終於走在一起。雙方的合並第一個好處,就是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惡性競爭。從成立之初雙方在背後的資本力量下,各自為此付出居高不下的營銷、推廣費用。從4月份宣布合並距今,雙方的業務進行了大量的整合,2015年11月,58趕集結束聯席CEO制,楊浩湧出任分拆後的瓜子二手車CEO。

自2014年開始,58同城和趕集網紛紛開始了擴張之路,從分類信息業務逐漸延伸至上門服務、房產、二手車交易等新業務。合並之後,雙方在具體業務方向上出現了分叉,58專註到家、房產,趕集專註招聘、二手車。姚勁波和楊浩湧在面對媒體時曾一起發聲,雙方合並之後每年會節約大量的市場投放,以及在渠道競爭的費用,這些錢將會投入到創新業務的發展。

美團大眾合並結束多年混戰

10月8日,美團和大眾點評正式宣布了合並,成立了新公司新美大。在新的公司構架里,美團原有的T型戰略在新公司繼續保持,下設的事業群與事業部人員無變動。而新公司的平臺業務由原大眾點評的總裁鄭誌昊負責,最為核心的到店餐飲事業群由原美團COO幹嘉偉負責,原點評COO呂廣渝負責到店綜合事業群。

不過雙方的合並相較其它幾起情況更複雜,首先是百度承諾200億扶持百度糯米成長,未來或威脅到新美大合並後的老大地位。而合並前阿里投資60億重啟口碑網也給新美大新增了一個對手。但從市場占比上新美大優勢已經十分明顯,11月10日,比達咨詢發布了《2015中國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新美大在團購市場份額已經超過85%。加之騰訊微信對其開放接口,老大地位愈加穩固。

但由於美團和大眾點評業務重合度太高,雙方的整合還需要大刀闊斧。2016年來臨,這對於新美大非常關鍵,能夠快速的完成整合蛻變,雙方力量合到一處抵抗外來威脅,才是其能否完成小巨頭夢想的最好保障。

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 中國並購市場再創新高,活躍度與規模量雙雙突破歷史記錄。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並購市場共計完成並購案例2110 起,同比上漲60.0%;披露金額的並購案例總計1,716起, 共涉及交易金額1,392.88億美元,同比提高53.0%。其中 ,國內並購案例共完成1,890起,較2014年同期上漲64.3% ,披露金額的1,543起交易共涉及並購金額1,087.14美元 ,同比微增0.3%。

2015年發生的合並潮非常有意義,以OTA行業為例,惡意競爭造成的預定到店無房,無法出票等現象愈發嚴重,行業信息嚴重不對稱,大量景區資源以及所在城市酒店資源被當地旅行社手掌握,以三四線城市尤甚。價格透明化倒逼酒店航空公司價格體系改革,甲方利潤受損,乙方讓利消費者,而企業基本家家虧損。之所以有燒錢行為就是互聯網企業在追逐行業第一的發展模式使然,這種模式不僅會讓自己元氣大傷,而且平臺裹挾商家造成多方利益受損,而消費者體驗在這種環境下也難以受到有效保證。顯然合並之後,拋開競爭成本,平臺可以更從容的調整發展基調,商家免去被挾持參加惡性價格戰,並以此獲利也願意提供更好的服務給消費者,三方共贏才是商業最該有的最終形態。

2016中小創業將井噴

2015年資本寒冬的恐懼開始蔓延,曾經不可一世的互聯網企業紛紛合並,抱團取暖的聲音隨之而出。在年末甚至有一個O2O死亡名單在網上廣為流傳,很多中小創業者也表示,2015年下半年的錢越來越不好拿了。然而在2016年隨著合並潮的逐漸落幕,平臺整合加速給予創業帶來了新希望。

首先,隨著平臺型企業合並後的整合接近尾聲,縮緊拳頭後企業可以將目光放在更多的業務領域,為中小創業者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以滴滴和快的合並為例,由於雙方合並最早很快渡過整合期。滴滴打車轉型為了滴滴出行,由於最大的敵人消失,開始大踏步布局快車、順風車、專車、出租車等幾大業務線,產品的擴張為旗下的中小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賺錢機會,司機也擁有了更多選擇增加了對平臺的忠誠度。

其次,從競爭中脫身後,合並企業有更多的精力投資有潛力的領域。如58同城和趕集網合並之後,姚勁波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放在發現新的創業項目上。2015年以來,58同城投資並購涉及金額超過15億美元,姚勁波對自己的投資成績很滿意。除了自建58到家子公司,駕校一點通、安居客、魅力91、土巴兔、中華英才網的投資並購名單上,都寫下了姚勁波的名字。另外,一直和58同城爭鬥不休的楊浩湧,在雙方合並之後將精力放在了瓜子二手車之上,之後卸任58趕集集團CEO一職,專心負責瓜子二手車,以個人投資者身份投資6000萬美元。

最後,由於合並後相似業務的整合及宣傳費用支出的縮減,讓平臺可以騰出更多資金扶持平臺上的中小創業者。今年8月,優酷土豆集團更名為合一集團,這起最早的互聯網合並企業終於有了正式的名字,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宣布將投入百億元資源,打造三大計劃:“新人計劃”——產生10萬個擁有千人粉絲團的自頻道,“萬萬計劃”——產生1萬個月收入過萬的自頻道,“颶風計劃”——產生100個估值過億的自頻道。該消息振奮了在優酷上依靠原創視頻生存的中小創業者,而隨著2016年合並潮後平臺整合加速,更多平臺會有類似的激勵措施,這對於缺乏融資能力的中小創業者是個非常好的消息。

2016年,創業創新的難度不會比2015年更容易,但創業創新的大潮不會比2015年更差,加之許多平臺型公司從合並中恢複元氣,還有整合紅利釋放,對中小創業都是個好消息,就像當初淘寶做大後,催生了數以千萬計的創業大軍。隨著滴滴快的、58同城趕集網、美團大眾點評、攜程去哪兒會在2016年結束整合,將為廣大司機、本地生活服務中小商戶、旅遊周邊市場的中小創業者們帶來更好的生存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739

2016平臺巨頭整合加速,中小創業將出現井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4/154544.shtml

導讀 : 不到一年的時間,多家互聯網公司迅速從勢不兩立轉變為抱團取暖。

1月11日,蘑菇街與美麗說聯合發布聲明,宣布兩家正式達成戰略合並協議,被稱為2016年第一起合並案。經過2015年合並潮,很多耳熟能詳的競爭對手都走向了整合之路。從滴滴快的合並,到58同城趕集網結盟,美團大眾點評聯姻,攜程“牽手”去哪兒,還有世紀佳緣百合網“合並同類項”等,不到一年的時間,多家互聯網公司迅速從勢不兩立轉變為抱團取暖。

2016平臺巨頭整合加速

滴滴快的整合趨近尾聲

2015年情人節滴滴和快的聯合發布聲明,正式宣布了兩家戰略合並,雙方將組建一家新公司,采取聯合CEO的架構,快的呂傳偉、滴滴程維,將同時擔任新公司的聯合CEO。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滴滴和快的逐漸加快整合之路。雖然從人員上看快的創始人團隊逐漸淡出視野,但合並後雙方80%的市場占有率,證明了該合並的意義和價值。

從2014年燒錢大戰的惡性競爭,過度到2015年攜手開發市場。在品牌方面,滴滴打車轉型為滴滴出行,集合了快車、順風車、專車、出租車等幾大業務線,快的打車、一號專車則被弱化,而快的團隊將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孵化創新業務之上,比如滴滴快的推出的代駕、順風車業務都是由杭州團隊負責。

之後的滴滴快的已經連續完成兩輪共計30多億美金融資,新公司估值達165億美金,已有同全球競爭對手Uber一爭高下的實力。

58趕集十年恩怨終成一家

2015年4月17日經過10年競爭之後,58同城和趕集網終於走在一起。雙方的合並第一個好處,就是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惡性競爭。從成立之初雙方在背後的資本力量下,各自為此付出居高不下的營銷、推廣費用。從4月份宣布合並距今,雙方的業務進行了大量的整合,2015年11月,58趕集結束聯席CEO制,楊浩湧出任分拆後的瓜子二手車CEO。

自2014年開始,58同城和趕集網紛紛開始了擴張之路,從分類信息業務逐漸延伸至上門服務、房產、二手車交易等新業務。合並之後,雙方在具體業務方向上出現了分叉,58專註到家、房產,趕集專註招聘、二手車。姚勁波和楊浩湧在面對媒體時曾一起發聲,雙方合並之後每年會節約大量的市場投放,以及在渠道競爭的費用,這些錢將會投入到創新業務的發展。

美團大眾合並結束多年混戰

10月8日,美團和大眾點評正式宣布了合並,成立了新公司新美大。在新的公司構架里,美團原有的T型戰略在新公司繼續保持,下設的事業群與事業部人員無變動。而新公司的平臺業務由原大眾點評的總裁鄭誌昊負責,最為核心的到店餐飲事業群由原美團COO幹嘉偉負責,原點評COO呂廣渝負責到店綜合事業群。

不過雙方的合並相較其它幾起情況更複雜,首先是百度承諾200億扶持百度糯米成長,未來或威脅到新美大合並後的老大地位。而合並前阿里投資60億重啟口碑網也給新美大新增了一個對手。但從市場占比上新美大優勢已經十分明顯,11月10日,比達咨詢發布了《2015中國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新美大在團購市場份額已經超過85%。加之騰訊微信對其開放接口,老大地位愈加穩固。

但由於美團和大眾點評業務重合度太高,雙方的整合還需要大刀闊斧。2016年來臨,這對於新美大非常關鍵,能夠快速的完成整合蛻變,雙方力量合到一處抵抗外來威脅,才是其能否完成小巨頭夢想的最好保障。

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 中國並購市場再創新高,活躍度與規模量雙雙突破歷史記錄。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並購市場共計完成並購案例2110 起,同比上漲60.0%;披露金額的並購案例總計1,716起, 共涉及交易金額1,392.88億美元,同比提高53.0%。其中 ,國內並購案例共完成1,890起,較2014年同期上漲64.3% ,披露金額的1,543起交易共涉及並購金額1,087.14美元 ,同比微增0.3%。

2015年發生的合並潮非常有意義,以OTA行業為例,惡意競爭造成的預定到店無房,無法出票等現象愈發嚴重,行業信息嚴重不對稱,大量景區資源以及所在城市酒店資源被當地旅行社手掌握,以三四線城市尤甚。價格透明化倒逼酒店航空公司價格體系改革,甲方利潤受損,乙方讓利消費者,而企業基本家家虧損。之所以有燒錢行為就是互聯網企業在追逐行業第一的發展模式使然,這種模式不僅會讓自己元氣大傷,而且平臺裹挾商家造成多方利益受損,而消費者體驗在這種環境下也難以受到有效保證。顯然合並之後,拋開競爭成本,平臺可以更從容的調整發展基調,商家免去被挾持參加惡性價格戰,並以此獲利也願意提供更好的服務給消費者,三方共贏才是商業最該有的最終形態。

2016中小創業將井噴

2015年資本寒冬的恐懼開始蔓延,曾經不可一世的互聯網企業紛紛合並,抱團取暖的聲音隨之而出。在年末甚至有一個O2O死亡名單在網上廣為流傳,很多中小創業者也表示,2015年下半年的錢越來越不好拿了。然而在2016年隨著合並潮的逐漸落幕,平臺整合加速給予創業帶來了新希望。

首先,隨著平臺型企業合並後的整合接近尾聲,縮緊拳頭後企業可以將目光放在更多的業務領域,為中小創業者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以滴滴和快的合並為例,由於雙方合並最早很快渡過整合期。滴滴打車轉型為了滴滴出行,由於最大的敵人消失,開始大踏步布局快車、順風車、專車、出租車等幾大業務線,產品的擴張為旗下的中小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賺錢機會,司機也擁有了更多選擇增加了對平臺的忠誠度。

其次,從競爭中脫身後,合並企業有更多的精力投資有潛力的領域。如58同城和趕集網合並之後,姚勁波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放在發現新的創業項目上。2015年以來,58同城投資並購涉及金額超過15億美元,姚勁波對自己的投資成績很滿意。除了自建58到家子公司,駕校一點通、安居客、魅力91、土巴兔、中華英才網的投資並購名單上,都寫下了姚勁波的名字。另外,一直和58同城爭鬥不休的楊浩湧,在雙方合並之後將精力放在了瓜子二手車之上,之後卸任58趕集集團CEO一職,專心負責瓜子二手車,以個人投資者身份投資6000萬美元。

最後,由於合並後相似業務的整合及宣傳費用支出的縮減,讓平臺可以騰出更多資金扶持平臺上的中小創業者。今年8月,優酷土豆集團更名為合一集團,這起最早的互聯網合並企業終於有了正式的名字,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宣布將投入百億元資源,打造三大計劃:“新人計劃”——產生10萬個擁有千人粉絲團的自頻道,“萬萬計劃”——產生1萬個月收入過萬的自頻道,“颶風計劃”——產生100個估值過億的自頻道。該消息振奮了在優酷上依靠原創視頻生存的中小創業者,而隨著2016年合並潮後平臺整合加速,更多平臺會有類似的激勵措施,這對於缺乏融資能力的中小創業者是個非常好的消息。

2016年,創業創新的難度不會比2015年更容易,但創業創新的大潮不會比2015年更差,加之許多平臺型公司從合並中恢複元氣,還有整合紅利釋放,對中小創業都是個好消息,就像當初淘寶做大後,催生了數以千萬計的創業大軍。隨著滴滴快的、58同城趕集網、美團大眾點評、攜程去哪兒會在2016年結束整合,將為廣大司機、本地生活服務中小商戶、旅遊周邊市場的中小創業者們帶來更好的生存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7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