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曾淵滄﹕中壽長線憧憬保費 短線等同炒A股ETF

1 : GS(14)@2017-11-04 15:38:38

【明報專訊】我在本欄上期〈十九大尋寶 聚焦7目標〉一文中探討股市可能存在的概念股,其中之一是「老有所養」的概念股,壽險股終於炒上;要記住,這七大目標是長久的,長期投資的回報一定比短炒強。11月1日,國企壽險股中壽(2628)單日升7%,創52周新高,不過,也有人質疑中壽當年曾經炒得更狂熱,市場上蟹貨不少,不易回升。

炒起高追只適合即日鮮

實際上,短炒者在11月1日於高位追買的話,第二天一升市就面對調整壓力,理由是目前整體市場呈上落市,任何股票突然急升之後,第二天一開市就會面對調整的壓力,令高追的小股民不知所措。因此,記住千萬不要高追,選中好股是應該趁股價未炒上時買入等別人來炒起,而不是別人炒起後高追。炒起高追只適合炒即日鮮,賭一賭自己追入後股價還能再升多幾格,賺一點小錢吃一餐。

中壽股價為什麼大落後?首先我們要了解人壽保險公司如何賺錢。第一個賺錢的方法是保單增加,收保險費而賺錢,第二個是投資有道,以收取的保費來投資。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投資範圍不大,不能隨意在海外投資,因此,當內地A股高升,內地壽險企業就賺多一些錢;相反的,內地A股大跌,內地壽險企業就少賺些,甚至虧損。因此,中壽股價相當程度上與A股指數掛鈎,前日中壽股價炒起,炒的是憧憬將來保單增加,憧憬中共會推動壽險,做到「老有所養」。因此,投資壽險股長期憧憬是保單增加,中短期則相等於炒A股ETF。

中共十九大除了確定七大目標之外,也有另外兩大建設目標,那是兩個100年。第一個100年是在2021年之前,即2020年達到小康社會,2021年是中共建黨100周年的紀念年,也就是說要在2020年完成上述的社會主義七大目標;另一個100年則比較遙遠,那是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00周年,那時候的中國應該會是一個真正的強國。

不論是小康社會或是強國,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經濟,因此,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不但要在量的方面增長,也必須在質的方面加強,全力推動中產階層的崛起。數年前,中國開始打貪腐,澳門賭場生意一落千丈,但現在每個月都在回升。

內地中產增加 利好濠賭股

復蘇依靠的就是中產階層的消費,中產階層的人數增加,消費力也加強,使澳門賭股股價也復蘇得很快。去年初銀娛(0027)僅20元,至今升幅達175%,遠遠跑贏大市。銀娛股價上升,嘉華國際(0173)也得益,近日嘉華主席還增持了股票,有一定的啟示性。

十九大七大目標的概念太多,不會一次過全面炒上,大家還需要多一些耐性等待其他概念起跑。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11&issue=20171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60

內地客新做保單急跌 銀聯禁購保 首3季保單保費減17%

1 : GS(14)@2017-12-03 18:13:30

【明報專訊】去年底內地當局限制內地人用銀聯卡來港買保險後,保監局停止發放有關內地訪客新做保單保費數據,至昨日重新發放。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內地訪客新做保單保費,仍然按季上升25%,但「落閘」措施影響在今年陸續浮現,首三個季度新做保單保費,均按季錄得雙位數跌幅。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去年人民幣匯價波動,中央為防走資,先後兩次出招限制內地客在境外以銀聯買保險,先是限制每筆5000美元,至去年10月底,嚴禁除了疾病及意外等旅遊消費相關的境外保險使用銀聯卡繳納保費。

保監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即使有關措施在去年第四季開始實行,當季內地訪客新做保單保費,按季仍上升25%至237億元。保監局執行董事(長期業務)許美瑩表示,主要因為滯後效應,有關影響在今年才陸續浮現。今年首三季,內地訪客新做保單保費分別逐步降至188億元、116億元及101億元。首三季合共為405億元,按年減少17%。

萬能險投保金額降近八成

至於內地客佔整體新做保單保費的比例,則由去年第四季的高峰45%,降至今年第三季的28%。受內地訪客減少影響,本港的個人業務總新做保單保費亦有所下降,去年第四季為528億元,今年逐季減少,至第三季為357億元。

許美瑩又透露,被視為走資渠道的萬能險,投保金額亦大減。內地訪客一次過付費買萬能險的金額,第三季降至只有9億元,較去年季度平均值的41億元,大幅減少78%。她認為,內地訪客新做保單保費下跌,原因之一是內地的外匯收緊措施。她表示,一直與內地當局就各種保險監管的問題保持溝通,但外匯措施則屬於國家層面,非只與保險相關。

內地訪客偏好長期保障產品

她又表示,數據顯示內地訪客來港買保險,較重視長期的保障,而少買短期的投資型產品。以今年第三季為例,內地訪客新做的人壽保單,95%屬醫療或保障型,只有5%屬儲蓄或投資型。從購買方式看,99%的內地訪客新做保單屬於分期繳付,僅1%是一次過繳付。

儘管「北水」減少南下,但保險公司各有對策,友邦(1299)表示,重視長期業務發展,而非季度之間的變化,並稱本地客戶存在很大的增長空間。保誠香港則表示,注意到內地訪客新做業務主要在於危疾、醫療及保障等產品,大部分保費非一筆過支付。該公司將繼續開拓多元化的客戶源及銷售渠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07&issue=20171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48

美國萬通年金保費累增1.7倍

1 : GS(14)@2018-01-28 14:38:14

【明報專訊】按證公司的年金產品預計在今年推出,美國萬通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市務總監蕭莉玲表示,過去5年公司年金保費累積增長176%,比市場平均增長1倍為高。首席營運總監兼首席精算師葉嘉年稱,年金為公司的主要增長業務,佔公司的保費收入超過一半。

年金業務佔保費收入逾半

2015年10月銀聯禁止內地客透過銀聯卡購買儲蓄保險,葉嘉年表示2017年來自內地客的業務稍微減少,與整體各行業相似,內地客佔公司業務約10%,比市場平均的約20%為低。

美國萬通推出針對後天患上糖尿病患者的危疾保險,承保5種糖尿病常見的嚴重疾病或手術,受保人確診後即發放一筆過賠償,保額最高100萬;若因疾病或意外斷肢,可獲賠最高20萬;另亦可附加癌症保障。保險每年續期,按受保人年齡同類保障保費率調整,以40歲男性為例,附加癌症保障,每月保費2400元。

葉嘉年指香港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其中有95%是後天患病。患者不容易找到保險承保危疾,或核保條件相當嚴格,公司的新計劃可讓客戶簡易完成投保程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52&issue=201801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54

哮喘患者投保 按病情釐定保費

1 : GS(14)@2018-01-28 15:10:38

【明報專訊】香港有不少人患上哮喘病,情况普遍,嚴重者病發時更需要入院治療。究竟患有這種常見疾病的市民購買保險時,有什麼地方需要留意?

保險公司考慮有利及不利風險

一般人以為哮喘是一種普遍、沒有太大威脅的疾病,其實本港每年有70至90人因哮喘致命。根據香港哮喘會統計,香港有超過30萬哮喘病患者,以21歲或以下的年輕人口患病比率較高,而成年人的患病比率大概為5%。事實上,在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哮喘病發率也較高。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所得,澳洲成年人的哮喘患病比率差不多是當中最高的。

哮喘病是患者吸入刺激氣管的物質,引發氣管壁肌肉收縮,導致呼吸不順;若患者氣管有痰或黏液,氣管會更為收窄,造成呼吸困難,情况嚴重者可以致命。哮喘病成因至今還未能完全確定,一般來說,患有過敏症狀(如皮膚病)人士的罹患機會較大,加上外來環境因素,會增加發病的機會。常見的因素包括接觸過敏原(塵蟎、寵物毛髮、花粉)、懷孕狀况(低齡孕婦、嬰兒出生體重不足、孕婦體弱)、職業致敏(接觸塑膠、油漆、動物、灰塵)、刺激性粉塵(例如香煙煙霧)等。大部分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包括支氣管擴張劑,通常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保險公司在評估哮喘病患者的投保申請時,主要考慮有利和不利的風險因素。有利因素包括使用單一的支氣管擴張劑,能夠使症狀得到良好控制,即使偶爾急性發作,但經過恰當治療後,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而病情間斷發作期間,並無任何異常徵狀。

至於不利投保的因素,主要有幾個方面,包括使用強力藥物後,症狀得到緩解,而且發作狀况一直持續,令患者因病休假,甚至需要住院治療。此外,患者有吸煙習慣,更會增加哮喘病發作的機會。

病發頻密 增加保費或不受保

一般來說,如投保人士使用輕度藥物後,能有效地紓緩哮喘病症狀,每月發作不超過一次,而且肺功能測試良好,在購買人壽保險時可獲考慮以標準保費承保,但若投保住院醫療保險,仍有機會加收保費或列作不保事項。對於曾經入院治療, 有吸煙習慣及肺功能較差的人士,保險公司通常會在他們病况有所改善時,才會再考慮其投保申請。

中銀人壽

[保險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85&issue=20180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21

保監局:新造保費跌勢已趨穩

1 : GS(14)@2018-03-12 00:11:01

【本報訊】自前年內地落閘限制內地客以銀聯卡投保後,本港新造保費隨即下降。保險業統計數字將於下周公佈,保監局指出,去年本港新造保費按年錄雙位數跌幅,但跌勢已轉趨平穩。保監局執行董事(長期業務)許美瑩透露,去年本港有效保費收入按年錄雙位數增長,新造保費則錄雙位數跌幅,主要由於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費下降,但數據反映跌勢已轉趨平穩。若單計去年第四季,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費按季持平,佔整體新造保費比例亦維持相若水平。據保監局早前公佈,去年第三季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費,按季跌13%至101億元,佔全港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比率為28.4%,較去年同期的37.2%大幅下降。

盼年金扣稅下半年推指引

不過,許美瑩指,以內地訪客購買的新造保單數目計,去年第四季有95%為危疾、醫療等保障型產品,98%是透過定期方式繳付保費,反映內地客注重長期保障,而非短期投資回報,整體發展健康。財政預算案建議透過扣稅優惠吸引市民購買延期年金產品,保監局行政總監梁志仁期望,下半年可發出指引,訂明可獲扣稅資格年金產品的供款期、年金發放期等,初步傾向年金發放期需要較長、保額亦不能太細。梁永仁的任期將於今年6月結束,主席鄭慕智透露,目前候選名單上已有5位人選,如有新任命將會適時公佈。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8/203257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03

保監:去年內地客新保費跌三成

1 : GS(14)@2018-03-19 04:32:11

【明報專訊】保險業監管局昨公布2017年本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當中向內地訪客2017年新做保單保費按年跌30.1%至508億元,佔個人業務的總新做保單保費的32.6%。

該局表示,與2017首3季的統計數字相若,內地訪客購買的保險產品,約95%是醫療或保障類型的保險產品,例如危疾、醫療、終身人壽、定期人壽及年金等;約98%保單為非整付保費保單,保費非以一筆過模式支付。

退休計劃業務供款跌4.5%

2017年香港保險業的毛保費總額為4896億元,按年升9.1%。長期業務方面,去年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按年升9.5%至4415億元。非投資相連的個人人壽及年金業務保費收入升10.5%至3812億元,投資相連的個人人壽及年金業務的保費收入升10.9%至317億元,退休計劃業務的供款跌4.5%至239億元。

另外,去年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及淨保費按年分別增5.5%至481億元及5.1%至331億元。

整體承保表現盈轉虧,由利潤16億元轉為虧損7.92億元,主要因財產損壞業務錄得與颱風天鴿相關的虧損,以及僱員補償業務和汽車業務所錄得的承保虧損所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33&issue=201803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827

內地客新造保費按年跌57%

1 : GS(14)@2018-03-19 04:36:51

【本報訊】內地客自前年起被禁赴港「碌卡投保」走資,保監局最新數據顯示,上季內地客新造保費按季止跌回升,但較一年前高位仍瀉57%至103.14億元,佔比亦由45%跌至26%。業界認為,今年內地客新造保費有機會持續跌勢,保險公司將變陣以年金及儲蓄型產品力攻本地市場。


按季微升2%

保監局公佈,去年來自內地客的新造保費錄508.4億元,按年下跌30.1%,佔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費32.6%。年末傳統上為銷售壽險的旺季,單計去年第四季,內地客新造保費錄103.14億元,按季微升2.1%。不過,若與一年前比較,由於2016年末內地客「趕尾班車」赴港投保,令當季新造保費衝上237.44億元高位,故上季新造保費按年比較其實大跌57%,佔總新造保費比例亦續跌至26%,是近兩年低位。產品類型方面,與首三季數字相若,上季內地客購買的保單約95%是醫療或保障類型,如危疾及醫療等;約98%保單為非整付保費保單,保費非以一筆過模式支付。整體而言,受來自內地客的新造保費減少影響,本港去年長期業務新造保費按年跌15.7%至1,564億元。保監局執行董事(長期業務)許美瑩早前表示,內地客現時絕大部份以非整付形式繳交保費,反映他們注重長期保障,而非短期投資回報,整體發展健康,內地客新造保費跌勢相信已轉趨平穩。

險商或力攻年金

不過,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指,內地外匯管制措施收緊後,內地客只能來港投保危疾等保障型產品,保額遠較以往深受歡迎的儲蓄投資型保單低。此外,人民幣匯價回穩,內地客購買美元保單的誘因減少,故料今年內地客新造保費仍會維持下降趨勢,難言已經穩定。展望今年市場發展,她相信保險公司會主攻本地市場,於低息環境下,年金及儲蓄型保單近來深受港人歡迎,相信會是主要增長動力之一。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3/203303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862

按證去年年金5422宗 總保費28億

1 : GS(14)@2019-05-02 11:00:4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285&issue=20190501
【明報專訊】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昨日公佈2018年度全年業績,因為旗下香港年金公司為維持審慎法定儲備而引起會計虧損3.89億元,加上沒有一次性出售投資所得等因素影響下,稅後盈利按年跌84.24%至1.27億元,連續兩年不派息。香港年金計劃批出5422張保單,總保費28億元,平均每張保單保費約51.3萬元。

稅後盈利跌84%

該公司的損益表顯示,淨利息收入按年增加5.64%至5.36億元,已滿期保費淨額按年大增7.96倍至31.58億元,抵消申索產生淨額、利益支出及保單持有人負債33.21億元,加上推出年金計劃致經營支出增加35.57%至4.12億元,令盈利大減。該公司期內共購入2.88億元貸款資產,按年減少8.86%。

該公司經營的按揭保險新取用貸款325億元,按年增加0.62%,當中88%新貸款用於二手物業。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在特別優惠措施即八成信貸擔保產品下,共批出1714宗申請,涉總貸款73億元。安老按揭計劃則批出782宗申請,按年增加3.3%,平均物業價值580萬元,平均月年金1.59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6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