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人唱好我睇唔到 艾薩 Isaac Sofaer

2015-01-15  NM
 

每日總有股評人嘗試解釋市場這回事,但他們的觀念變幻無常,股市跌時歸咎於油價下跌,股市升時又讚揚政府的量寬措施。這些股評人大部分時候都錯,因為他們保持專注力的能力比一隻箭豬還低,但又堅持在他們能力範圍以外,為世界上各種困局提供答案。為免令你被這種自作聰明的想法和意見迷惑,我指出一個事實:石油、天然氣和金屬價格下跌,對世界大多數人口來說,很明顯是正面的。石油和原料價格低了,對個人來說,等於間接退稅,對企業而言,是成本減少。無錯,石油生產企業會遭受損失,但與我們何干?油價在過去15年內上漲10倍時,他們有理過我們嗎?俄羅斯處於亂局,是因為她的主要出口產品價值大跌一半,但她也有責任,誰叫她無「好天收埋落雨柴」?石油出口國違約骨牌效應現

一群經營不善的國家收入下降,支出上升,這樣可能會間接傷害到全球金融體系。這些有可能違約的國家,通過債券市場借錢,加上一些石油勘探和大型項目等涉及數千億美元的貸款,最後可能會毫無收穫,可見問題的嚴重性。但那些地球上最富有的油企和出口國,將這些本來不屬於我們的問題,突然變成是我們的問題。油價高昂年代,油企和石油國政府個個掩住嘴偷笑,完全忘記「升得快、跌得快」的道理。同時開支與油價一樣急升,甚至更快。事已至此,賬單就像流水一樣,已經不能隨意截停。當債務違約達至一個過高的幅度,將導致信心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災難。但世界還未作好準備應付這場危機,世界各國堆積如山的債務,包括中國的24萬億美元,以及數以萬億計的日本政府債務,至於美國和歐元區,也許高達50萬億美元。他們的債主是誰?是像你和我一樣的投資者,還有銀行機構和養老基金。當違約發生時,我們間接受損。

債券市場危機四伏

當你掃視全球政府債券市場,你會對收益率之低感到詫異。其中日本每年的0.3%,德國的0.45%,法國的0.7%,意大利的1%,英國的1.7%,美國的2%以及澳洲的2.7%。這


人人都要保持警惕 艾薩

2015-02-05  NM
 

很多讀者自10年開始讀這專欄,我一直是個樂觀主義者,當然不是盲目樂觀那種。我只知道運作良好的公司,只須緊密監視就可以確保財富恒久。但我亦知道爛到骨子裡的公司需要被揭發,以免你們天真地遭受損失。

我25歲那年,香港給我最寶貴的機會,現在是我報答香港的時候。我會揭露那些剝削股民的公司,儘管他們看似深藏不露。幸運的是,我是一名會計師,能解讀資產負債表,以評估哪些公司是AAA,哪些是ZZZ卻把自己包裝成AAA。

監管乏力企業陷阱多

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因為香港金融業的監管機構好像「沒有穿衣服」一樣,他們不會保護你,因為他們不能。他們缺乏知識、資金或能力去揪出問題,挑戰這些問題企業。但我很樂意義務地堅守這個平凡的崗位,因為我不想讓你們重複我的不幸遭遇。我在過去的40年中,遇到的這些像盜賊一樣的不良企業,都逃過了法律制裁。這些「盜賊」慣於掏空股民的銀行賬戶,帶着贓款潛逃,繼續在中國或其他地方過上豪華的生活,將公司的財務數字蒙混過去,掩蓋自己的負面新聞。董事們肆意瀆職,不斷以「金融資產重整」等花招混淆真相。監管機構不太可能找到元兇,因為這樣做之前,先要細讀財務報表。道聽塗說是不夠的,把精力專注於小型的證券市場侵權行為是浪費時間,他們應該着眼於大盜賊。

不要沽空股票

我想揭露真相,因為我看到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公司報告愈趨提供誤導或虛假訊息、大量舉債、胡亂投資於垃圾項目,而部分垃圾項目,更由董事私人擁有。不久前,我曾揭露一個很好的例子,滙源果汁(1886)在$5.50的時候,我已經強調它的問題,現在股價跌至淒涼的$2.60,很明顯是市場發現了我之前的評論。我也寫過很多有問題的公司,這些公司不是股價下跌,就是破產或即將破產。我不是永遠對的,但我平均的命中率絕對令人印象深刻,數字不會說謊。 我會叫你們警惕那些腐敗的公司,但我不會沽空股票,與這些被揭發的公司也沒有任何金錢利益。我以財務報表、常識和概率,寫出那赤裸裸的真相。我會找出企業的害蟲,並告訴你利害關係。請不要沽空任何股票,只要避開這些害群之馬,你就可持久地避免巨大經濟損失。這個專欄不是教你如何賺大錢賺快錢,它的重點放在避開錯誤和損失。致富之路是漫長而曲折的,但一刻錯誤就有可能會失去一切,切記。另外,上期有關中信(267)一段內文的數值,萬億美元正確應為十億美元,謹此澄清。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觀點】人人市值縮水80%,不能怪微信崛起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28/149432.html

黑馬說:人人公司的業績顯然已經讓股東們焦躁不安了,日前有一個叫傑瑞·傑富瑞的投資人甚至在分析師會議上向陳一舟直接開炮:“你為何還不辭職?”人人網為何還在不斷墜落?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人人網的衰落是因為微信崛起嗎?王新喜對此表達了一些他的看法。

文 | 王新喜

 

今年初,人人網關閉了站內信,在這個時間節點,關於人人網即將謝幕的謠言四起。日前,人人公司公布的2014第四季度財報顯示,人人公司第四季度凈營收172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下滑38.5%;凈利潤350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5%。而人人公司的業績顯然已經讓股東們焦躁不安了,有一個叫傑瑞·傑富瑞的投資人甚至在分析師會議上向陳一舟直接開炮:你為何還不辭職?

 

陳一舟回答該投資人時說:“中國的互聯網市場競爭局面與美國是不同的,人人網與美國的Facebook面臨的競爭也完全不同,隨著移動社交軟件微信的崛起,我們的競爭局面變得很困難。”

 

人人上市時市值為55.3億美元,如今的市值9.55億,縮水了近80%。我們看到,人人網從2011年開始就已經開始不斷墜落,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人人網的衰落是因為微信崛起嗎?

 

燒錢不斷 橫向投資策略牽扯了人人的精力與步伐
 

 

我們知道,人人網的前身是校內網,早期曾是校園版的MySpace,是學生社交圈子和校園文化的基地。但人人網顯然並不滿足於此,因為校園社交太過於垂直細分,想象空間太小,因此後來校內網被改名為人人網,陳一舟想沖破校園籬笆,抓社會群體。但如此一來,卻沖到了微信與微博的領地上來,這也是陳一舟戰略失誤之一,在2013年時,人人網想重歸校園,但用戶已經走了。

 

人人曾讓陳一舟引以為傲的是 Facebook(人人網) +Groupon(糯米)+Zynga(人人遊戲)+Linkedin(經緯)的故事。但這個故事陳一舟可能不想再提,因為我們看到,糯米網2010年上線之後,就一直在燒錢,人人在2012年加速進行移動互聯網化之後,錢越燒越多,糯米轉而成為急需甩掉的包袱。人人將糯米賣給百度之後,才得以連續三個季度財報實現了凈盈利。但除了團購之外,視頻業務更燒錢,隨著人人業績大幅下滑,56網再次被人人賣掉。正如陳一舟自己所言:“別的視頻網站比56網規模大,他們可以花很多錢購買《紙牌屋》這一類的熱門內容,這些視頻網站的內容采購成本多達幾億美元,人人燒不起。

 

要知道,無論是在線遊戲和在線視頻都面臨著增長放緩的階段,對於視頻業務而言,帶寬、版權成本就像吸金黑洞,國內排名第一的優酷,甚至國外的YouTube都不賺錢;而團購又是線下臟活累活,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人力,人人網的資金、資源以及運營也顯然無法支撐,這一系列橫向投資策略極大牽扯了人人的精力與步伐,對其現金流造成巨大壓力,拖累其公司股價之余,其核心社交業務也處於長期停滯不前的狀態,因此,人人在快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更是找不到一種有效的盈利模式,致使虧損不斷。

 

而人人近年來的盈利除了賣產品,就是投資。比如投資了藝龍、唯品會等公司, 2012年3月,陳一舟以7240萬美元將之前購買的藝龍股票全部賣給Expedia,凈賺5100余萬美元。另外,人人網從2009年~2013年來持續虧損,但2013年凈虧損卻大幅收窄。原因是陳一舟炒美股獲利,並出售了部分此前低價買入的唯品會股票。

 

內容生產是社交產品的生命線 人人欠缺有效的內容生產機制
 

 

在筆者看來,人人網衰落的首要原因在於欠缺有效的內容生產機制。因為對於社交產品,內容生產是核心競爭力之一。無論微博、微信都有一種有效的觸發用戶內容生產機制場景與產品設計。比如微博,通過140字的內容生產、轉發機制與粉絲文化,營造出了段子文化與社交媒體的內容生產場景,產品設計方式通過圍繞彰顯名人、大V的存在感與影響力,推動內容源源不斷的生產;微信是主打熟人圈私人生活分享,營造出熟人圈刷存在感的內容生產機制,推動朋友圈信息流的爆發,快速培育了用戶習慣,與此同時,始終圍繞社交核心來豐富場景,並且都通過構建生態鏈的建設吸納了大量名人與草根自媒體來生產內容進行盈利並提升影響力。

 

但人人呢?“沒有優質內容生產,垃圾分享泛濫”在某種程度成為人人網的一個標簽。人人網本應該做的是運營自身平臺的核心資產,即深挖學生群體的用戶價值,學生真正關心的是有關學校的動態等內容,但人人網並沒有立足校園文化來凸顯自身優質內容來做社交產品。微博火熱的時候,人人開始強調新聞內容屬性,但內容更新又嚴重滯後,導致有用戶吐槽:基本上在微博看了好幾遍的段子在人人上才剛被炒熱。微信崛起的時候,人人移動客戶端又開始模仿微信,但打敗微信的怎麽可能是另一個微信?

 

從本質上看,人人網沒有創造一種有效的基於校園圈子的內容生產機制,人人在圈住用戶後,也並沒有在用戶留存與活躍度上做文章,更沒有從凸顯圈子文化與內容差異化方面來尋找盈利模式。事實上,人人網開放平臺本身是一個較好的大V加盟入駐基地,但其產品設計太弱導致該平臺在設計和流程上混亂。有開發者表示,在使用人人網開放平臺的過程中,從開發程序到提交審核,每一步都充滿了痛苦和不適。而人人網過於嚴格的審核制度,擠壓了用戶在人人網的產品營銷以及提升自我影響力的空間,也無法吸引大V與名人以及第三方開發者的加盟入駐,進而喪失了產生優原創內容的可能性。

 

人人的失誤在於過於貪心,在用戶根基不穩、內容生產機制尚未培育好、場景營造能力弱的情況下,步子邁太大,跳出校園圈子插足到泛社交領域,進而扭曲了人人的細分定位屬性,一旦定位混亂,用戶找不到該平臺的價值,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部分用戶不再生產內容。

 

商人思維四處下子 社交城墻不穩,核心腹地失守
 

 

業界均知,陳一舟是個投資好手,近年來在不斷廣鋪攤子四處投資,事實上,投資思維也並無不可,關鍵是其投資收購有沒有圍繞核心領地加固城墻,深化核心優勢。人人網若要對標Facebook,可以看看Facebook近年來的收購。Facebook並購Instagram之後以190億美元之巨拿下即時通訊工具WhatsAPP,之後拿下照片分享網站Divvyshot與社交活動服務公司Hot Potato, 以及社交網軟件廠商WhoGlue等等,可以看出Facebook的系列收購都是圍繞社交細分領域加固社交平臺的核心優勢來布局,並不斷完善社交分享的體驗,抓新生用戶群體,擴充社交核心腹地的疆域,提升自身的社交領導地位。

 

而人人的投資卻並沒有體現從如何提升自身SNS社交領導地位與產品核心優勢出發。前面的案例看出,人人的投資更多是創始人陳一舟生意人思維廣鋪攤子,只求利潤不講布局,導致遊戲、團購、視頻四處出擊卻又缺乏亮點,資源資金分散,而自身社交城池的核心腹地已成為無內容分享的空殼卻渾然不覺。加之系列移動端布局的產品體驗跟不上,最後只能通過賣出這些不良資產來維持生存。加之平臺產品定位模糊,價值喪失,用戶流失也就成為必然。

 

微信加速了人人衰落 創始人的基因是重要因素之一
 

 

有人說陳一舟靠炒股和投資來維系人人的經營,是“中國好老板”。但陳一舟的商人與投資人的基因可能是人人衰落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大佬的基因會深刻的影響到公司本身的產品性格與方向。比如我們看到,具備技術牛人基因的李彥宏鑄就了強調搜索技術的百度,有零售商基因的劉強東打造了具備供應鏈管理優勢的京東,而產品經理出身的馬化騰打造的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就凸顯出了一定產品優勢。而陳一舟作為投資人與生意人的基因導致整個公司對產品創新、用戶體驗與技術研發不感冒,傾向於投資賺快錢。據稱人人網的高管開會,經常會問到“什麽時候賺錢”。這種商人思維極大影響了人人的戰略投資布局的協同性與有效性。

 

比如我們看到,人人近年來的布局與戰略體現出了無創新意識、盲目跟隨市場做多元化嘗試等諸多特性。比如在2006年拿到投資時,一口氣把Myspace、Facebook、youtube等都模仿了個遍。

 

在人人網圈住了用戶之後,投資了糯米團購、收購視頻網站56網,做頁面小遊戲等,大幹快上,開發了人人桌面、人人小站,人人小組、人人遊戲。對於熱門項目,一個沒落下,卻由於盲目鋪開攤子亂上項目,導致燒錢不斷,但創始人陳一舟的生意思維致使眼睛只盯著利潤方向,而不是去思考產品對於用戶的價值與核心業務的協同效應,進而導致多條業務線遊離於主業務社交體系之外,用戶大規模流失。

 

因此,如果把人人網的衰落推到微信身上,顯然不夠客觀。微博是即時分享平臺,人人是SNS,微信是SNS+IM+OTO, 雖然三者都屬社交網絡,但用戶群體和擴展面、發展戰略方向都是不同的。我們看到,在微信的泛社交模式的覆蓋下,陌陌、無秘、脈脈等通過定位陌生人社交、匿名社交、職場社交領域,深耕垂直細分領域市場用戶,均占據了一席之地。在阿里電商大平臺的覆蓋下,依然有唯品會、京東、聚美優品、蘑菇街等定位3C、女性垂直細分市場的電商平臺有效存活了下來。人人、微信、微博它們三者本身可以各守營地,面向不同的人群與屬性定位,並存發展。

 

我們知道,人人網很長一段時間錯失了移動端的發展機遇,雖然人人網喊著要向移動端轉型,但其產品始終是最大的軟肋。比如人人無線團隊研發的經緯網、“啵啵”和“美美”等一系列移動應用產品都沒有打到用戶痛點,陳一舟或許心知肚明,人人的許多產品都輸在了產品、運營和營銷等方面,最終悄無聲息的沈寂了。人人網的衰落最終是敗於自身,具備更強熟人關系鏈優勢與內容分享機制的微信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

 

如今看來,人人雖然在高喊著重回校園,但具備投資人高度敏感性的陳一舟正在把資金撒向更多的項目,比如開始投資互聯網金融與互聯網教育,積極籌劃人人趣學,布局O2O在線教育平臺,無疑,這些在當今又都是在風口上熱的發燙的項目,從投資人的角度看,理應插一腳進來分一杯羹,雖然人人從名義上是圍繞校園市場進行更深入布局,但實質卻又是回到老路上,人人若要從低谷爬起來,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走。

 


 

 

為了激勵黑馬哥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您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給黑馬哥適度打賞,金額有8.8和88元!
 

 

 

5000元,你也可以做天使投資人。
歡迎關註社群眾籌平臺:牛投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iniutou)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新喜(微信公號redianweiping),由i黑馬編輯;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斯坦福創業者】施侃:精準服務廣告主 AnG希望成為人人都玩得轉的大數據營銷平臺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9/149547.html

施 侃
人物檔案

施侃: AnG (無雙科技) CEO和創始人。曾歷任VMWare(Palo Alto), Intel(中國)的技術、市場、產品和高級管理崗位。Stanford SCPD 2008。交大矽谷校友會理事(08-09)。

 

同時期的斯坦福朋友圈:馮天放(合夥創業:AnG), 塔爾蓋(創業:極橙醫療), 陸奕(創業:全球康), 叢林(創業:優車誠品),馮米(創業:tupo.com)


黑馬說:在施侃看來,真正的互聯網營銷是可以對用戶行為進行全程量化的,而且通過技術手段,可精準獲得每一受眾對廣告的反應,再通過複雜的算法,挖掘出廣告投放的場景,且能智能修正廣告投放策略。

文/本刊記者 蒲鴿
 
很小時,施侃便對計算機有濃厚興趣。因高三時曾獲信息科學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他得以被上海交通大學免試錄取。
 
大學畢業後,施侃進入Intel。在該公司工作的四年中,他先後做過軟件工程師、產品市場工程師等,後因業績出色,被提拔為產品市場經理。
 
2007年,施侃飛赴美國矽谷,加入了VMware。未久,作為雲計算第一概念股,VMware 耀眼上市。施所持股分瞬間飆升至數百萬美元。再後來,他進入斯坦福繼續讀書。
 
斯坦福給入學初期施侃的最大感受是,這里人才濟濟且均獨具個性。他的同學中有美國海豹突擊隊前成員、奧運會遊泳冠軍、業余賽車手等。他們個個崇尚自由、獨立,很多人有創業並借此改變世界的夢想。
 
2009年秋,施侃與朋友相約前往加州Yosemite國家公園爬山,目標則是沖頂Half Dome。
 
作為該國家公園地標性景點兼制高點,Half Dome實為一塊半球形巨大花崗巖石頭,海拔近3000米,遊客上下山均需沿鐵索攀爬。
 
當施侃順利爬上山頂,並開始往下走時,冰雹突然從天而降。原本極其陡峭的山路因濕滑而更為兇險。大家只能攀著鐵鏈,謹慎地一點點往下挪。
 
施侃正前方是一位美國中年婦女。她緊握鐵鏈,嚇得半小時不敢動彈。就在該遊客小心翼翼重新下行時,或因體力不支,她竟松開了雙手。跌落懸崖的一幕震驚了所有人。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里,施侃腦海里都會反複出現前述場景。他常常陷入關乎生死的追問:生命既然如此脆弱,那人到底為什麽活著呢?是去贏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嗎?
 
他似乎得出了自己的答案:既然生命僅為一個過程,那就讓這一過程的體驗更豐富一些吧。
 
馮天放是施侃在斯坦福讀書時的同學。一天,二人聊天時談到了中美網絡廣告差異。當時在美國頂級搜索營銷機構Efficient Frontier做高級分析師的馮天放了解到,國內網絡廣告市場還很低級,僅僅是將線下手法搬到了線上而已,根本沒有觸及互聯網營銷的精髓。
 
而在施侃看來,真正的互聯網營銷是可以對用戶行為進行全程量化的,而且通過技術手段,可精準獲得每一受眾對廣告的反應,再通過複雜的算法,挖掘出廣告投放的場景,且能智能修正廣告投放策略。
 
2008年,大數據概念遠未在中國流行,大數據營銷更是一片處女地。施、馮二人均對此頗為看好,決定共同創業。
 
AnG很快成立於矽谷。據稱,美國百貨公司NordStorm將AnG初期產品投入使用後,營銷效率提升了35%。2009年,在產品得到驗證後,AnG決定轉戰中國。
 
初期辦公室設在了上地,面積僅40平米。條件雖差,但鬥誌昂揚。施侃領銜的AnG團隊,業務拓展有聲有色,營收規模越滾越大。
 
成立3年後,來自紅杉資本和真格基金的數百萬元A輪融資落地。此後,公司業務從原來的廣告數據追蹤等,擴展至提供集展示廣告、程序化購買、社交媒體、大數據挖掘等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
 
施侃稱,2009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約為300億元,到2014年,這一規模已經超過了1500億元,增速驚人。在他看來,未來5年,這一市場將保持每年45%增速。
 
AnG重點關註初創企業。一嗨租車成為AnG的最早期客戶之一。那時一嗨租車剛融到資,團隊僅30左右。AnG為一嗨租車帶來了矽谷最新技術方案,在一個月內,幫助該公司將每位新用戶的獲取成本降低了55%。
 
“與初創企業共成長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的每一分錢都能發揮出最大作用。這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我們與我們的一些大客戶,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如今它們規模大了,廣告預算多了,但仍最信任我們。”施侃稱。
 
目前AnG已在北京、上海、武漢、南京等地設有辦事處,客戶總量已達5000多家,涵蓋大中小各類企業。大品牌包括美國航空、西門子、中國電信、去哪兒、聚美、搜房、百合等。
 
2014年,AnG提出了做‘人人都玩得轉的大數據營銷平臺’的口號,即把最先進的技術產品化、傻瓜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使用門檻。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蒲鴿,編輯齊介侖;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陷入股權眾籌第一案 人人投:對方涉嫌挪用項目款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5-14/915949.html

人人投CEO鄭林回應稱,諾米多排骨項目方涉嫌挪用投資人項目款,用於支付其他店鋪租金,人人投終止與其合作,並將該項目方納入其平臺黑名單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一個標的並不太大的案件,讓股權眾籌引發輿論關註。

近日,北京海澱法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已受理首例股權眾籌案件,具體為北京諾米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米多)委托北京飛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度)(其開辦股權眾籌平臺“人人投”)在網絡上融資88萬元,用於設立有限合夥企業。後雙方產生糾紛,諾米多起訴至法院,請求確認委托協議解除;飛度返還17.6萬元及相應利息,並賠償損失。

對此,人人投CEO鄭林回應稱,諾米多排骨項目方涉嫌挪用投資人項目款,用於支付其他店鋪租金,人人投終止與其合作,並將該項目方納入其平臺黑名單。

針對人人投方面的說法,記者試圖聯系諾米多方面尋求置評,但未果。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分析師錢海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眾籌發展迅速,但監管方面有待破冰。在監管政策出臺之前,平臺項目的規範自律行為是提高自身信譽的關鍵。此外,投資者在選擇眾籌之前要明確自身的承受風險能力,因為眾籌本身就是企業分擔風險的一種方式,同時還需熟悉投資項目的具體信息。

涉事雙方各執一詞

海澱法院官方微博上述消息顯示,原告諾米多訴稱,2015年1月21日,其委托飛度在網絡上融資88萬元,用於設立有限合夥企業。雙方簽署協議後,諾米多依約向飛度的合作單位“易寶支付”充值17.6萬元,完成了項目選址、房租租賃以及公示等,並積極推進裝修工作,計劃如期開業。同時,飛度通過“人人投”平臺向眾多潛在投資者發布設立該項目的有限合夥企業股權融資信息,最終有86位投資者認購了總額為70.4萬元股權融資並已實際付款。

不過,雙方的合作並不順利。就在諾米多進行裝修、臨近開業前五天,要求人人投撥付融資款時,人人投卻選擇了拒絕。

對此,鄭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因為人人投在項目審核中發現幾個問題:首先,項目方提供的房屋租賃協議的金寶街6號是平房,而金寶街6號實為三層樓房,只是把其中一層給眾籌融資的店鋪用,而二層和三層挪為私用與別人合開了火鍋店。其次,房屋租賃協議的出租人田桂蘭遲遲無法提供房屋產權證明,因此無法查明田桂蘭是否為該房屋的實際產權人,存在產權歸屬風險。最後,項目方與出租方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的租金與人人投通過網絡等調查的周邊租金出入較大。

同時,人人投方面人士稱,經多次通知,但項目方並未出示足夠證據證明上述問題不存在,所以根據協議規定以及調查結果,並未發放項目方申請款項。

正是由於遲遲未發放項目方申請款項,2015年4月14日,雙方解除合同通知書,但雙方均認為對方違約並應支付違約金。

為此,諾米多訴至法院,請求判令確認雙方《委托融資服務協議》自2015年4月14日解除,飛度返還諾米多17.6萬元及相應利息,並賠償損失5萬元。諾米多還指出,按照法律規定,合夥企業的合夥人人數不能超過50人,但案中合夥人達到了87人,飛度的融資行為違法。

由此可見,導致合作解除的關鍵,是人人投質疑項目方簽訂的租金過高和無產權問題,故未發放項目方申請款項。

人人投方面稱,諾米多提供的信息顯示,(融資店鋪)房屋年租金為73萬元,折合每天的租金是13元/平方米,而人人投工作人員實地走訪和網絡調查發現,此地平均租金為每天7元/平方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登陸房天下查詢北京市金寶街臨街商鋪信息,結果顯示,該處每平方米每天商鋪出租的價格最低有4.17元,最高是15元;安居客網站則顯示金寶街附近每平米每天5.3元~7元;58同城網站顯示臨近金寶街6號出租的價格在3元~10元每平米/天。

律師:飛度是否按合同放款成爭議焦點

諾米多方面還稱,按照法律規定,合夥企業的合夥人人數不能超過50人,但此案中合夥人達到了87人,飛度的融資行為違法。

對此,鄭林回應稱,“一個項目融資不超過200人,國家法律規定是沒問題,不超過200人可以成立四個合夥有限企業,一個合夥企業是50人註冊。”

協同工廠CEO林濤分析指出,在這次的眾籌項目中,投資者超過50人,成立了有限合夥公司,實際上是對股權眾籌平臺規範性、專業性的考驗,股權眾籌平臺在設立眾籌項目時,應充分考慮到法律邊界問題。如有限合夥公司不能超過50人,股份公司不能超過200人。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肖颯則從法律角度對上述案件進行了分析,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雙方是否違約,除了《合同法》五十二條規定的合同無效條件之外,基本都要參照當時合同的具體約定。目前,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到底飛度是否應按照合同給諾多米放款。本案應當特別查明合同對於放款的規定,達到哪些條件即可放款,是否有除外條款。也就是說,只要融資人具備哪些情形,飛度就必須按照投資人的委托為融資人發放融資款。臨時叫停是否有合法理由,是否符合合同約定,這些將是以後審理的重點。

肖颯強調指出,本案就是股權眾籌民事法律風險的典型。民事法律風險雖然不會傷筋動骨,但影響企業形象,一旦敗訴容易引發負面評價,對企業品牌和美譽度有傷害。人人投作為國內股權眾籌行業的標桿企業,遭遇被訴,對其本身未必是壞事。通過此案,人人投所屬飛度公司,可以對合同設置重新安排,梳理企業運營中的各環節風險點,減少訴訟糾紛。同時,也應當對非法集資類風險嚴防死守。

  • 每經網
  • 陳俊傑
  • 朱丹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人人都能拍照的年代,攝影師還能拍什麽 英國戰地攝影師這樣影響社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063

 

英國小鎮科比存在嚴重的環境病,一些孩子先天殘疾,一只手只有三根手指。曾有新聞記者來拍攝,讓孩子們把手背到身後;內維爾則讓這些孩子坐在桌前紮氣球,彩色的氣球在他們殘缺的手中炸裂開來…… (馬克·內維爾/圖)

“中國人真愛拍照!”英國攝影師馬克·內維爾聳聳肩,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參展,曾做過時裝男模的他酷似電影007主演皮爾斯·布魯斯南,不停被觀眾要求合影。

2015年5月9日,《時代映像:1960年以來的英國攝影》在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開展,展出了38位英國著名攝影師和藝術家的四百多幅作品,這是中英文化交流年的活動之一,包括馬克·內維爾在內的3位英國攝影師受邀參展。

交流講座上,觀眾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當人人都拿起手機和單反相機時,攝影師還能拍什麽?”內維爾對此樂觀,他認為現在攝影師的好作品反而更容易出挑了。

內維爾自己的作品就不是人人拿起手機就能拍的。他是英國派往阿富汗的最後一位戰地藝術家。2011年,英軍開始撤離阿富汗。內維爾用3個月時間拍攝了消失前的戰場。

“我喜歡用攝影直接影響社會。”內維爾曾經用一組攝影作品推動英國立法改革。2012年,名聲在外的內維爾接受《紐約時報》的邀請,拍攝表現倫敦貧富差距的《這里是倫敦》,2013年,這組作品獲得了普利策獎提名。

這些作品都沒有出現在深圳的攝影展上,展出的是更溫和的兩組作品,反映老工業城市格拉斯哥和匹茲堡的社區生活。

有的人燒了那本攝影書,有的人拿去拍賣

很多攝影師關註社會問題,內維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覺得大部分人是在消費苦難:“闖入底層人民的生活,拍幾張照片,然後把攝影書賣給中產階級。”

意大利某時裝品牌更進一步,1982年就把這類攝影作品用作廣告:其中沒有出現一件時裝,只有難民船、死刑犯、燃燒的汽車等畫面,該品牌很快走紅。

內維爾決心打破這種慣例。2003年,內維爾為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個底層社區拍攝照片。格拉斯哥是歐洲第三個人口過百萬的城市,1950年代,這里的造船量全球第一。1990年代,它的造船業衰落,大量造船工人畢生的知識和技術沒了用武之地,貧窮、犯罪、毒品問題接踵而至。

內維爾在社區里住了整整一年,與居民交朋友,拍攝廢棄的造船廠、失業的中年人和問題少年。攝影書一年後出爐。

這本攝影書沒有在任何商業渠道出售,8000冊全部送給照片里的主人公:該社區的8000戶居民。內維爾在後記里寫道:“居民應該免費得到記錄自己生活的文獻,而不是為藝術印刷品埋單。”

要把這些書郵寄過去,當時的費用高達1.4萬英鎊(約合13.4萬元人民幣)。內維爾想了個主意,他去找格拉斯哥的少年足球隊,如果球隊的孩子能把8000本書挨家挨戶送到,1.4萬英鎊就歸他們,每個孩子還能拿一本攝影書。

一戶收到書的居民後來給內維爾寫信,說他翻開書後心情就變好了。被攝影書選為封面的女孩則每晚翻看,驚訝這些照片竟可以拍得那麽漂亮。社區里的新教徒卻燒書抗議,“他們覺得書中關於天主教的照片太多了”。內維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數過,“關於天主教的有9張,而關於新教的只有7張”。

不過,也有社區居民把書拿到eBay上拍賣,叫價500美元。內維爾至今保存著那些網頁截圖,“有些人不一定那麽喜歡藝術攝影書,但如果他們可以通過攝影書獲得一些回報,我也算回饋社區了。”

送完書後,內維爾向社區居民發放了問卷,再把居民的反饋意見,和那些照片一起,在畫廊、博物館展出。

10年後,內維爾拍攝過的社區狀況好轉,還建起了大超市和大醫院。內維爾不久前收到了他們的邀請:2015年7月再回去看看。

攝影能改變政策嗎?

2009年,內維爾去英國小鎮科比,發現當地存在嚴重的環境病:一些新生兒先天殘疾,一只手只有三根手指。

內維爾聯想到美國著名攝影記者尤金·史密斯和他的名作《智子入浴》。1972年,史密斯在熊本縣水俁灣拍攝了“水俁病”患者的慘狀:表情呆滯、全身畸形,很快轟動世界。其中,先天患兒智子在母親懷中靜靜入浴的照片廣為傳播,成為攝影幹預生活的典範。

然而,拍幾張照片無法為科比鎮解決問題。1999年,科比鎮16戶受害家庭聘請律師提起訴訟,官司已經打了十年。想要證明當地工業汙染導致新生兒畸形並不容易。

內維爾向英國維康基金會申請了3萬英鎊,在科比鎮長住調查:他采訪代理律師和受害家庭;隨後把土壤樣本送去實驗室化驗,走訪生態學者,咨詢其中的物質如何導致畸形和癌癥;他還找到研究先天缺陷的專家,查證新生兒殘疾的影響因素。

6個月後,內維爾儼然成了科比汙染案的專家,他詳細總結了科比鎮的環境訴訟,並寫出長達20頁的科學論文,說明粉塵如何導致新生兒殘疾:1985年,政府拆除科比鎮的鋼鐵廠,並試圖把被汙染的土壤挖出來運走。該鋼鐵廠曾是歐洲最大的鋼鐵廠之一,因為拆除時沒有封閉措施,含鉛的大量廢渣擴散到空氣中,從此,只要天晴,小鎮的上空就會籠罩一層粉紅色的塵雲,當地人家需要在門窗的縫隙釘上濕布才能阻擋撲面而來的粉色沙塵暴,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年,直到出現了一批新生兒致殘的案例。

科比鎮政府最終敗訴,被判賠償16戶受害家庭。但事情沒有了結,政府通過提高稅收來支付賠償金,環保法律也並沒有因此修訂。不久,離科比鎮不遠的劍橋拆除生化工廠,類似的悲劇重演:工業廢渣隨風吹散,農莊里的馬流出眼淚,居民則頭痛、流鼻血。

推動立法改革才是內維爾的最終目標。他因此又在科比鎮住了一年,完成攝影計劃。2013年,他的攝影書《行動而不是語言》出版,書中除了照片,還介紹了科比鎮的鋼鐵工業歷史,附上了科比汙染案的案件總結和科學論證文章。選取的60張照片,包括受害的孩子:他們坐在桌前紮氣球,彩色的氣球在他們殘缺的手中炸裂開來……

2013年,內維爾把這本攝影書寄給英國433個地方政府和一些國際環保組織。同名攝影展在倫敦的攝影師美術館展出,受到英國報紙和7點檔電視新聞的報道。環境維權團體“地球客戶”還組織了一場研討會,討論關於被汙染土地的政府政策。會後形成的建言2014年提交議院,將在2015年9月進行表決。

英國媒體認為,馬克·內維爾用紀實攝影提出了一個好問題:“一本攝影書和一場攝影展能改變政府政策嗎?”

在阿富汗戰場,當地孩子成人般的眼神讓內維爾難以忘懷。比這些孩子大不了幾歲的英國士兵反而十分稚嫩。 (馬克·內維爾/圖)

親歷戰爭後才知道的事

科比鎮的拍攝項目使內維爾名聲在外。2011年11月,他被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任命為戰地藝術家,去阿富汗戰場生活3個月。內維爾年近半百,又沒有從軍經驗,但他還是接受了邀請。

“我不能白去玩命,我要去獲取真相。”內維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準備了整整3箱攝影器材,包括多重閃光燈系統、16毫米膠片電影機,以及通常用於撞車測試的高速攝影機。2011年聖誕節,內維爾跟300位士兵同機飛往阿富汗赫爾曼德省,開始了隨軍巡邏生活。

戰場的兇險跟內維爾在英國媒體上看到的完全不同。在戰事激烈的地區,子彈從他耳邊呼嘯而過;腳下還可能有地雷,內維爾穿著防彈內褲,“如果踩到地雷,雙腿會被炸斷,但是命根子還能保住”。行軍時,內維爾總是被20名士兵夾在中間,“他們端槍,我拿相機。如果我為了更好的取景而脫離他們,可能把所有人帶入危險。”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

3個月里,內維爾每天都聽說士兵被炸傷,缺胳膊斷腿、雙目失明。英軍在赫爾曼德的巴斯營地,匯聚了各國最優秀的外科醫生。“那里是當時全世界最忙碌的戰地醫院,”內維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然而,英國媒體只有在士兵死亡時才會報道。”

在貧瘠的荒野,內維爾有時會遇到當地的孩子。四目相對時,那些孩子成人般的眼神讓內維爾難以忘懷。他拍下了那些“戰爭使之早熟”的孩子。

內維爾坐車橫穿波倫集市。他把16毫米電影機架在那些大規模武器的旁邊。塔利班武裝撤出赫爾曼德省後,波倫集市的貿易已經恢複,內維爾的鏡頭一邊記錄集市水果上的柔和光彩,另一邊,這些大規模武器卻在路人的臉上投下陰影。凝視鏡頭的人們有的友善,有的充滿敵意。軍方告誡內維爾,千萬不要站在街上,否則他十分鐘以後就會被綁架或者殺害。

在波倫集市的這短短幾分鐘成了內維爾在戰地最難忘的經歷。“我不能和當地人溝通,我們之間有鴻溝。”內維爾第一次意識到,英美在阿富汗幹預和占領、進行的軍事行動是很不合適的。

內維爾認為,記錄這些是他的使命。“媒體告訴我們的與事實真相之間存在巨大的裂隙。媒體需要遵循市場,兜售香艷的、娛樂化的故事,所以他們回避真相。而我不受限制。”

2012年2月,內維爾回國,他的戰爭影像卻被禁止展出。“委約方最初承諾我的作品會在世界巡展,然而國防部說,全部撤軍之前博物館不許展出這些作品。”

內維爾自己則患上了戰後綜合征他煩躁、易怒,夜晚無法入睡。相戀十年的女友離開了他,身邊的人也不理解他。直到兩年後他才痊愈,並了解到,很多英國士兵回國後開始酗酒、婚姻破裂,甚至犯罪入獄,而英國國防部把戰後綜合征視為禁忌,許多患病者也羞於啟齒。“英軍在阿富汗戰場鬥爭了10年,就像美國的越戰老兵一樣,許多成了流浪漢、醉鬼。我認為這是英國的大患。”

內維爾為此印了一套攝影書,第一集講述自己如何走出戰爭陰影,第二集講的是其他當事人,包括高級軍官、普通士兵、軍醫和戰地記者。

攝影書在西班牙印了1500套,其中500套運回英國時被海關沒收,邊防組織還為此搜查了他的家。

2014年5月,英軍全部撤出阿富汗;8月,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舉辦了內維爾攝影個展。1000套攝影書被送到精神健康服務慈善機構、監獄和收容所——因為許多犯人和流浪漢都會從軍,回國後又回到監獄或者流落街頭。

“我親歷後知道,想要恢複正常生活太難了。”內維爾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人人网陈一舟:关于上市与下市,做长与做空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80

作者:陈一舟


最近美股市场活跃,一些后起之秀的企业家,纷纷摩拳擦掌,咨询我关于上市的事情。 同时,人人股价低迷,有互联网同行和投资界人士问人人为什么不私有化。


上市和下市,做长与做空,我这里把有关的思想整理分享给大家。


首先,关于上市。

上市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好处是显然的,这里不多讲了。但是,上市以后公司创始人及管理层所需要的持续努力,和大部分时间所需要忍受的“寂寞”,是大 多数要上市的公司CEO们也许听说过多次但没有什么感觉的。 以互联网为例:这个行业变化快,一个好的产品模式,随着竞争、生态链的变化,可能会变得没那么好;据统计,超过一半以上的公司上市以后一年的股价会低于上 市价格; 上市公司的一举一动,随时会暴露在竞争对手的眼中;比你大几十倍的竞争对手,可以用各种强大的自有资源和媒体平台,随时给你泼凉水,打击你,等等这些,你 是否做好了思想准备?如果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会趋于消亡,你如何成为行业中那些幸存的,活得很好的那几个?是你比别的CEO聪明吗?苦干吗?聪明,苦干的人 多了,为什么你会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我们不是听说过,幸运女神是公平的吗?

以人人来说,从2006刚开始做的时候就生活在QQ的阴影底下。 和我们类似的公司,同学,占座,开心,牺牲的牺牲了,收编的收编了,但我们冲出来了。 几年前微博兴起,也是很多大公司做的,势不可挡,我们很吃力,但我们也扛过来了。 在大公司的阴影下生活是一种窘迫的生活方式,因为,一个巨大的客观规律,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像一个无线的网,网在你的身上,对手不出手,你也会被勒的很 疼,这种疼,和关水牢一样,吃饭时疼,睡觉时疼,做梦时也疼,无时不刻的疼。能撑住不死,是好汉,能活着出来,那是真牛掰。 屌丝想炼成钢丝,不上刀山下火海怎么成? 其实,如果没有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也炼不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咱们接着炼。

这些问题,筹划上市的CEO们,可能要仔细考虑。没想清楚,不要轻动。


关于下市。

上市像围城,没进去的想进去,在城里的想出来。 很多上市的公司会觉得自己股价太低,有些在做私有化。我的看法是,上市的好处,比如员工期权的可变现,股票的可流通性,再融资的便利性,兼并收购的便利 性,上市时都在,下市就没了。对于低估得股价,我的选择是股票回购。人人在过去一年多,回购了超过一亿美金价值的股票,加上上市之前对老股东的回购,有接 近2亿美金用于回购股票。为什么?回购股票的价格,比私有化低,为公司节约现金; 细水长流,需要资金时慢点,资金充裕时快点,股价太低时多买。而私有化是一锤子买卖,公司资金结构在私有化的一瞬间发生很大变化,可能还要借债,现金减 少,降低了公司在收购并购上的灵活性。 巴菲特说,账面上要留足够的现金,现金是最好的保险,也是获取未来机会的筹码。 关于股票回购,巴菲特在今年伯克谢尔公司的年报上专门有一大段阐述,有心人可以自己找来读。 股票回购,巴菲特认为,比分红更好。


关于做长 (how to long)

有人说,陈一舟,你不是个企业家,你是个投资人。 我就暂且笑而不语,顺杆爬,谈谈我是怎么做长的。 做企业和做投资,其实有根本的相似之处,互联网公司也是一样,来日方长,这里暂按下不表。

我想探讨的是,一个CEO,如果只能做长一件事,关注一件事,应该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 应该是一个variant perception, 就是一个潜在价值很高的,但和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非常不一样的远见观点。 这个观点,还要有可执行的手段,否则想到了,没有做的条件也白搭。 通俗一点,就是当时听起来非常奇葩的,但在事后又被证明非常牛掰的idea。 雷军做小米,几年前大家听起来像奇葩,现在是二三线城市的大妈都知道,是他们心中仅次于苹果的品牌。 为什么,因为他琢磨出来在无线互联网上如何避开大佬们的锋芒,利用一个一定会起来的免费操作系统,安卓,做一个软硬件的产品在上面收到钱。 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利用跨界技术竞争壁垒,利用大势,业内一流的营销的组合型案例。几年前周鸿祎做免费杀毒,问我行不行,我说看不清。 他后来又做浏览器,问我行不行,我说不太行,结果都让他做成了。 所以他现在也不来问我该做啥了… 囧!还是雷军了解我,做小米前,不问我,直接做了。 再囧!


为什么他们有variant perception?经验和积累,以及对互联网客观规律深刻的认识,包括对人性的了解。2006年,我们的variant perception是做SNS。2010年,腾讯的variant perception是做微信。 每家公司的variant perception不一样,积累非常重要。 没有积累,不容易想到; 没有积累,想到了也做不到。


在斯坦福的时候,上过一次巴菲特的投资课。 他说,一个人,一辈子应该只做20个重大决定,指标用完,战斗结束。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我的指标已经用掉好几个,以后要节约了。 难道不是吗?作为一个创业者,或者一个人,一辈子里真正重要的决定可能20个都不到:专业学什么, 找什么老婆/老公, 第一份工作,选谁做合作伙伴,关键的10个投资决定,加起来不到20个,但是决定了一个人80%以上的快乐和成功。 你的这20个决定是什么?你该投入多少资源去做这些决定?你做这些决定的时候,有什么variant perception?这都是一些好问题。


关于做空

做空,是个投机名称,估计大家会竖着耳朵听。

其实,我想说的做空,是指一个CEO,平时在工作中,应该积极的不关注什么(aggressively inactive), 听我慢慢表来。


我上面提到做长的原则,做空的原则就是做长的反面: 凡是没有独特优势和variant perception的事,就不做;凡是对本职工作没有太大用处的事情和人,少掺和或者不掺和,这是我指的做空。 时间像真空,很快会被填满。 如果你的时间没有被最重要的人和事填满,那么一定会被不重要的人和事填满。 做空,就是积极的不关注。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合伙人,有个习惯,所有到他桌上的事情,只放在三个篮子里:第一个叫“No”,就是“不做”。第二个叫“YES”,就是“做”,这也好理解。 第三个,叫“too hard”, 就是“太难”。 这个叫“太难”的篮子是朵奇葩,估计放在这个篮子里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粘上浮尘,到了年底,其命运最后都是被放到“不做”这个篮子里了。


我们从小到大,从来都是被教育说要不怕困难,知难而上,为什么这位老先生说要知难而退呢? 怎么定义难?什么是战略意义上的难? 什么是战术意义上的难?深思熟虑要“做”的事情,执行上再难也要做。 战略上“太难”的事情,执行起来好像不太难,这个时候你做不做? 这些问题,要多思考,想通了,可能离成功就更近了。


扯了很多,最后,你会发现,“上市,下市,做长,做空”,其实我就是一个标题党,天天浪迹在人人上,一根希望炼成钢丝的屌丝。


(作者:陈一舟)



社群分享 | 人人貸楊一夫:未來的P2P平臺不應該靠金融本身掙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0/151076.shtml

7月18日,《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野蠻生長的P2P平臺的監管法規終於落地。從行業對此的解讀來看,這將會開始一場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行業大洗牌。此前積壓的問題在此時會集中爆發,風控能力差、資產劣質的平臺將會被淘汰出局。

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最早一批進入市場的P2P平臺,黑馬會TMT行業分會副秘書長、人人貸董事長楊一夫7月16日在黑馬會寧波分會群里就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做了線上分享。回過頭來看最初人人貸的發展模式,他們憑借對中國個人金融市場的判斷和快速的試錯在當時還屬蠻荒之地的網貸行業站穩了腳跟。

對於未來互聯網金融潛在的發展方向,楊一夫認為單純的靠金融賺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提出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新的模式會產生於怎樣更好地將人與服務連接起來,靠服務掙錢。在這其中,對於機構來說,資產開發將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面對新的商業模式,自己的判斷比市場調研更可靠

我們做過一些市場調研,其中包括一些問題,類似“你願不願意通過互聯網把錢借給陌生人”。當時獲得的答案,基本上都是不願意。在五年前這個事情還是很難想象的,那個時候通過互聯網借錢的行為本身挺不靠譜。所以後面我們拿到這個結果沒有覺得詫異,我們覺得模式不被認可(可能)蘊含一些機會。如果模式被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話,卻還沒有成功機構出來,那可能說明模式本身有一些問題。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市場調研——特別是一個新的模式出現的時候——我們覺得並不是特別的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麽去思考這個模式。當時我們覺得,一方面美國這個模式開始有向上的明顯的發展趨勢了。另一方面,美國不光是個人金融服務很完善,大量的財富其實是掌握在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就是五十歲以上或者說已經退休開始領養老金的人手里。很多的年輕人,你想要他拿出幾千美金,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這個跟中國的區別非常大。

在那樣的環境里,P2P的生存土壤並不好,但還是能夠生存。反過來中國儲蓄率非常高,而且大量的財富掌握在年輕人手里,三十到四十這樣的年齡層。這些人其實算互聯網比較重度的用戶,相對容易接受新鮮的事情。而中國的個人金融服務體系幾乎是缺失的,導致被壓抑的個人金融服務需求需要被釋放,這是國內比起美國的優勢。我們基於這樣的幾個判斷,覺得還是有機會的。雖然所謂的市場調研不重要,但是你需要有一套邏輯去支撐你自己對商業模式的判斷。

通過快速試錯提高創業公司競爭力

在開始做這個事之後,我們也面臨了很多挑戰,主要的挑戰是中國的信息碎片化是比較嚴重的。雖然中國的很多金融信息是可獲得、可查詢、也已經數字化了的,但是它獲取和查詢的成本非常高,而且不是在一個途徑就能夠全部獲得,需要通過大量的途徑,這導致中國的征信成本很高。而且也沒有一個社會化統一的信用評價體系,這是中國當時的環境上比起美國的一些劣勢。

但這些劣勢其實給了一些小機構和創業企業一些機會。如果這些設施很完善,監管也非常明確的話,我反倒覺得會變得很難做。因為這樣的話大機構或者金融機構就會率先去做一些類似的事情,就給創業者留下的空間更少。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窗口期和機會,我們算是機會很好,進到這個時間點。我們在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實際上競爭非常不激烈,整個行業里面的機構加在一起可能就五六家,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長的學習深入了解這個行業的窗口期。而且試錯的成本也比較低,不用急於對規模上做太多的考慮。等到這個行業快速發展、爆發式增長的時候,我們已經有兩年多的準備期。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其實期望複制美國的一些商業模式,通過線上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後來遇到了很多障礙,信用信息碎片化的問題。沒有做太多的掙紮,我們換了一種拓展業務的方式,在超過三十個城市設立了將近130家的分支機構。這些分支機構的作用一方面是拓展業務,開發借款需求,另一方面是信用體系的收集以及驗證核實網站的信息。因為中國的信用信息碎片化比較嚴重,通過遠程高效的方式不能拿到並且驗證所需要的信息,只能通過一些比較笨、成本比較高的方式先把信息拿到。

這個做法跟美國征信體系的發展是有一定相似之處的。美國是三個主要的征信局,在這三個主要的征信局背後,最多的時候一度有數千家很小的征信分支機構隸屬於其中的一家或者三家,向征信局提供他們拿到的一手信息,包括物業費的繳費情況、電話費的繳費情況等一些一手的信息。

這是我們在開發借款人上面的商業模式的一個轉變,這個轉變實際上是比較快的決策。我們覺得快速試錯在創業早期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一個小企業跟大企業比的話,一個很重要的競爭力和優勢就在於你的試錯成本很低。在沒有太多可輸的情況下,試錯本身是提高自己競爭力的一個方法。當然這個試錯需要有系統性、有思考的去做,不能隨便找方向瞎試。

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是資產開發和連接人與服務

未來兩年應該是顯著的洗牌期。很多機構由於各種各樣的問題會出現一些困難,所以資產質量在未來兩年變得非常重要,可能是這個機構的生命線。

在商業模式上面,其實金融本身不一定是一個那麽大的市場,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大。在國外會發現,商業銀行去掙錢是非常困難的,很多是靠一些增值服務去掙錢。那我覺得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一些趨勢。所以機構如果圍繞個人去展開,可能將來會出現一些依靠人掙錢,而不是依靠本身的金融服務去掙錢的機會和可能性。

絕大部分的產品形態,都不開這個三個範圍:人與人,人與商品,人與服務的連接。人與人的連接並不太需要金融的支持。人與商品的連接需要的金融支持是非常基本的,可能是一些基本的電子支付。在人與服務的連接上面,有一些現在還沒有看的很清楚,但恰恰是在這方面可能會需要一些新的個人金融服務的模式。

未來真正能做成大平臺的機構數量不會很多,但是會有很多的機構會有很好的生存空間。這看的就是他自己的一個資產開發跟管理的能力。因為資產開發跟管理這件事情,集約化的資產管理在目前看來是不現實的,至少不能做到絕對的集約化。那這就需要很多的內容機構去做資產開發的工作。當資產開發做的足夠好的時候,不管跟金融機構,還是跟未來形成的所謂的大平臺,都會有非常好的合作空間,而且這樣的機構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個很好的發展。

所以線上理財部分的價值其實是相對有限的。當這個行業的監管完全落地之後,那些掌握流量的機構,包括現在已經有掌握其他流量的機構做類似的事情,比如說阿里的招財寶,當他們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之前的一些所謂建立的這些理財的流量,其實是微不足道的。因為你的資金的獲取成本和流量的獲取費用,都決定你不太有競爭力去提供更低的價格。通過自己開發資產與掌握巨大流量的平臺合作,這在未來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所以我們覺得做互聯網金融,更重要的還是資產開發的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由楊一夫口述,田牧編輯,文章僅代表述者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微信聯系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專車將“轉正”門檻會提高 專車司機不再“人人可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5266.html

專車將“轉正”門檻會提高 專車司機不再“人人可做”

一財網 趙陳婷 2015-10-10 21:05:00

相比乘客關心的專車還能不能坐?會不會繼續便宜?不少拿開專車當飯碗的兼職司機們更要緊張得多。 這一次,對於司機而言,最好的消息莫過於專車真得有機會可以轉正了,但專車和專車司機也將面對更高的規範性要求。

一直身處輿論風口浪尖的專車終於迎來了政策“支持”。

10月10日下午,被解讀為專車新政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稱《管理辦法》)終於進入了公示階段。

相比乘客關心的專車還能不能坐?會不會繼續便宜?不少拿開專車當飯碗的兼職司機們更要緊張得多。

這一次,對於司機而言,最好的消息莫過於專車真得有機會可以轉正了,但專車和專車司機也將面對更高的規範性要求。

門檻提高後開私家車賺油錢難度加大

專車司機胡師傅有一輛奧迪A6L。但在更多時候,他的身份是公司業務部門的一個小負責人,由於工作需要每天經常外出見客戶,公司每個月給了一筆不小的油費補貼。

“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之後到上班之前的時間我能接上1~2個專車訂單,下班之後如果沒事的話也能接幾單再回去;有時候公司沒什麽事情,也會出去接接活。開專車有補貼、油費公司又報銷了,雖然接的單不多但賺得還行。”面對記者,再三確認是不具名采訪之後,胡師傅對自己的專車兼職表現得頗為滿意。

事實上,在專車平臺高價補貼專車司機的那段時間,像胡師傅這樣的兼職司機並不少。很多專車司機平時也有自己的工作,有空兒就把自己家的車開出來,打開各大專車平臺的APP,每天接上幾個單子。

據有些專車司機透露,還有一部分專車司機甚至是平時給老板開車,空閑的時候再用老板的車跑專車。

按照剛出爐的《管理辦法》的要求,車輛需取得營運資格,要求網約車車輛應為7座以下乘用車,使用性質登記為出租客運,取得出租汽車類別的《道路運輸證》。

此外,司機要考從業資格證。駕駛人若想成為網約駕駛員,應取得相應準駕車型機動車駕駛證並具有一定的駕駛經歷,符合相關安全駕駛條件。符合條件的駕駛員並經考核合格的,取得預約出租車汽車駕駛員類別的從業資格證。

另外,如果嚴格按照出租汽車類別的《道路運輸證》要求,合法的專車必須遵循8年報廢的規則。

但好消息是,目前交通部除了要求專車必須需要取得《道路運輸證》外,其他細則交通部將其交給各個地方結合實際情況來界定。

胡師傅認為,對他這樣想利用私家車來賺點油錢的人,兼職專車司機的生涯可能已經走到頭了。

司機最關心的補貼也將被規範

而這一次的專車新政也對專車補貼也做了規範。

上述《管理辦法》規定,網約車運價實行政府指導價或市場調節價。網約車經營者要合理確定運價結構和水平,實行明碼標價。《管理辦法》還對網約車經營者低價傾銷和獎勵、促銷等行為作出規定,要求實行市場獎勵、促銷等行為應符合相關法規規定,並提前10日將方案向社會公告。

補貼多少曾是兼職專車司機最關註的問題。

此前一直處於聚光燈下的專車司機更多以這樣的形象見諸報端:不管是開特斯拉的易到用車司機,還是帶著凱美瑞、帕薩特加盟經濟型專車的師傅,月收入過萬的唾手可得。

而按照趕集網發布的《2014年O2O自由職業者分析報告》統計,專車司機平均稅後收入8509元,已經超過白領收入最高的城市上海。

當時,不管各家專車公司都能隨手挑出好一批堪稱“致富小能手”、月入兩三萬的專車司機。只不過,這樣的羨煞旁人的致富故事更多停留在去年年末到今年春節前。

這一輪出行變革中誕生的專車司機們已經親歷了1年內從曾經月入3萬睡到自然醒的雲端直線跌落的境遇,而最為直接的原因就是補貼大幅減少。

以前會開著自家奧迪A6L出去接活的胡師傅已經放棄在專車平臺上接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不賺錢了。以前補貼高的時候,一個晚高峰就能賺將近1000塊,現在補貼基本上沒有了,即使我這種可以報銷油費的合下來也賺不了多少。”

事實上,相比去年年底到今年春節前那個全民開專車的時代,在網絡拼車盛行之後,大批曾經兼職專車司機已經放棄了補貼過低的專車行當。 在專車數量上升之後,各家專車平臺如今已不再需要花很大力氣進行“市場培育”。

對於大多數兼職的司機而言,按照現在的獎勵政策,如果想要享受早晚高峰期的補貼,司機必須每天在非高峰期接滿幾單專車訂單。

“對於正常按點上下班的司機來說,這個補貼基本上就別想了。我也就是工作時間比較彈性,周末還出來打打‘醬油’的,專車的月收入基本上兩三千元(除油費)。”有專車司機這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拼車、順風車也要有資質

牛師傅算是去年最早一批加盟滴滴專車的司機之一。作為一名全職專車司機兼職至今的最大感受是,專車訂單現在太少了。

“我人在國貿,和你聊天這半天,幾個叫車軟件都開著,但一個都沒響。我這是好車,要是改接快車單肯定不少單。”10日下午,得知專車新政出臺後,牛師傅第一個問題就是廉價專車會不會取消,專車得訂單能不能多一點。

被視為直接對抗Uber旗下人民優步的滴滴快車業務上線之後,成功吸引了大批曾經的滴滴專車的乘客湧向了更為廉價的快車。對於自己付費出行,並且不太在意服務品質的乘客來說,比出租車還便宜的廉價專車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但不少乘客的反應是,隨著車輛加盟門檻的降低,越來越多原來在街面攬客的“黑車”司機也加入到了網絡平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在今年5月份推出快車業務之後,滴滴砍掉了其專車平臺上定位在10萬~15萬左右的優選型(經濟型)專車,這些車輛被劃歸到快車的行列。

但隨著快車車輛招聘門檻的不斷降低,越來越多價格遠低於10萬的車輛也加入到快車里面。而在滴滴將快車的準入門檻放低之後,人民優步也隨後放開了對車輛轉入門檻的要求。

“不同的品類滿足不同人的住宿,每一個業務都有清晰的戰略定位。專車像一個三星級的酒店,帶ACE標識的專車相當於香格里拉(五星級酒店),快車像如家漢庭在量上能夠滿足普通人出行的需求,而順風車是家庭旅館屬於社會的運力。”對於專車、快車的業務區分,滴滴快的總裁柳青此前接受采訪時這樣解釋道。

這一次,交通運輸部法制司副司長魏東在上述《管理辦法》公示後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不同於巡遊出租汽車方式,不能夠采取“掃馬路”的方式來攬客,只能通過預約方式來提供,這是兩者之間的一個很重要的差別。除此以外,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車輛檔次,應當明顯高於當地的主流巡遊出租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管理辦法》還規定,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為乘客和未取得合法資質的車輛、駕駛員提供信息對接開展運營服務。不得以私人小客車合乘或拼車、順風車等名義提供運營服務。

不過,嘀嗒拼車CEO宋中傑認為上述政策並不會影響現在的拼車應用。

“拼車如果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話,即使拼車平臺上接入的車輛不是營運車輛而是私家車也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宋中傑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零售業關店潮再度來襲 華潤系、人人樂“斷臂止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521.html

零售業關店潮再度來襲 華潤系、人人樂“斷臂止損”

一財網 樂琰 2015-10-18 16:25:00

據聯商網統計顯示,實體零售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期,關店潮洶湧。在聯商網統計2015年上半年營收的101家零售企業中,有42家零售企業的業績出現負增長,將近二分之一。

在便利店經歷了一輪關店潮後,超市連鎖業者又開始經歷關店“陣痛”。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0月18日多方采訪獲悉,華潤系麾下的時尚概念健與美零售連鎖店“采活(VIVO)”擬全線關店停業。無獨有偶,區域零售龍頭企業人人樂最新公告稱,計劃在本年度關閉15家業績不佳門店,以集中資源加快推動戰略轉型。

有知情者透露,華潤系此前重新梳理了上市公司資產,將零售業務剝離出上市公司華潤創業,並擬將華潤創業更名為華潤啤酒,甚至華潤系還在掛牌出售手中沃爾瑪股權,這一系列動作都側面反映出實體零售業受沖擊後華潤系正以各種方式止損和回籠資金。而人人樂的狀況也如出一轍,實體業者面臨的壓力巨大。

巨頭們“斷臂自救”

采活(VIVO)是華潤集團在香港上市的華潤創業旗下時尚概念健與美零售連鎖品牌。2010年10月在香港開出第一家門店,並於2011年進入大陸市場。在西安開出國內的首家門店後,采活又陸續在深圳、廣州、北京、成都、青島、寧波、武漢、重慶、濟南等全國一二線城市布局。

然而記者登錄采活美妝官方微博發現,其官方微博已有近10個月的時間沒有進行更新,而其微信公眾號的推送消息也停留在今年7月31日。似乎有停業預兆。

果不其然,近期,久未更新的“采活美妝”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因業務調整,公司決定自2015年9月1日起陸續停止旗下門店對外營業,您在本店購買的商品如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售後服務時,請在2015年12月31日前咨詢辦理。”

采活方面表示,關店需要一個過程,全國內的門店將在12月31日前全部停止對外營業。至於采活的員工則可能分流到華潤旗下高端超市Ole或其他崗位,這些還需要協調。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數月前曾經進入過一家采活門店,發現其業態與屈臣氏類似,但商品品類明顯少於屈臣氏,且屈臣氏和萬寧等最具有競爭力的自有品牌商品在采活門店也很難見到,因此雷同且數量不多的商品弱勢成為采活的“痛點”。且采活的門店位置也並非如屈臣氏等對手位置好,采活部分門店會“隱藏”在商場高層的角落,人流量稀少。記者數月前到訪的那家采活幾乎沒有店內客人。

“此外,采活的商品陳列、貨品管理、庫存管理等也都存在各種問題,經營業績不佳當然導致關店,此前一些供應商已經知道消息了。”知情者透露。

同樣因業績問題遭遇關店的還有人人樂,人人樂發布公告稱,計劃在本年度關閉15家業績不佳、轉型困難的門店,以集中資源加快推動戰略轉型。

人人樂表示,受到電商沖擊、商場經營費用上升和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客流流失嚴重,此次關閉的門店銷售持續下滑,長期虧損且扭虧無望。

記者了解到,去年人人樂也關閉了18家虧損門店。截至今年6月,人人樂共有121家門店,關閉15家後還剩余106家,集中在深圳、西安、重慶、成都、南寧、天津六個區域。

實體零售業“過冬”

其實這並非華潤系第一次關店,在收購樂購之後,華潤系也發現了樂購的部分門店存在業績問題,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關店調整,因此華潤系悄然將部分區域比如華南的一些樂購門店進行關店調整,因而也引發了一系列的樂購老員工維權的人事風波。

“但是這並不能阻止華潤系關店止損的腳步,樂購的調整還在進行,而經營不善,不能與屈臣氏等抗衡的采活也被關店了。零售業很薄利,支撐不起昂貴的成本,關店是最簡單的止損選擇。”知情者透露,華潤系目前的整體策略就是怎麽止損怎麽做,將一些難以賺錢的板塊關停或剝離,盡量讓華潤在資本市場看起來“體面”,因而此前上市公司華潤創業剝離零售業務,將食品啤酒作為主業,原因很簡單,零售板塊業績不佳,會拖累上市公司財務表現。華潤創業甚至擬更名為華潤啤酒,其上市公司棄零售業務的決心可見一斑。

就在近期,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深國投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21個項目,擬以合計約33.35億元的掛牌價格轉讓所持的21家沃爾瑪的35%股權和相關債權。此舉也被業界認為是華潤系不看好低迷的零售業務,而出售以回籠資金之舉。

為何零售業如此難做?

長期從事零售業的沈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開設一家1萬平方米左右的賣場需要數千萬元的成本,加上人工和租金的逐年上漲,賣場的日營業額需達到30多萬元才可保本,而一家小型店鋪的日營業額需要達到5000元以上才可保本。有一批零售物業在這幾年都到期了,續租需要漲租金,但因為電商的沖擊,實體店收入卻在跌,部分超商的毛利率已經跌到5%以下。大量門店難以達到上述日營業額指標,關店止損為必然。如今“雙11”即將到來,估計實體業者又要經歷一波“陣痛”。

據聯商網統計顯示,實體零售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期,關店潮洶湧。在聯商網統計2015年上半年營收的101家零售企業中,有42家零售企業的業績出現負增長,將近二分之一。其中,昆百大A銷售額下降24.42%,跌幅最大;而在統計到的零售企業中,凈利潤的下跌狀況更為嚴重,有42 家企業凈利出現下滑,新華都、美邦等企業凈利潤跌幅甚至超過150%。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