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05.html
究竟拆息和商品是股巿的先驅者還是有所滯後呢,這個問題我相信可以再進一步觀察才能得出結論,因為如果你有發現拆息因素的話,一定會認為資金又再度充裕 了,所以令到股民們每天都大叫三萬點GOGOGO,問題是拆息可以快速回落,亦一樣可以好像上年年尾一樣急速彈升,我想的是假設上次急速彈升是由於放假因 素的話,那麼下次拆息抽升應該是在一月尾吧,如果這個推理正確,我還是等待一月尾才進場買貨吧,不過此等推論純粹吹牛居多,正確性肯定有所折扣。
話說回來,所有商品和商品貨幣都錄得重大反彈,尤其澳元和石油,這些都預示了投資巿場回暖以及通脹重臨的威脅,這時候巿場當然又再來一次 銀紙變垃圾的偉大論調吧,結果各位也急不及待拋售銀紙換資產,買資產保值呀,多麼率直的一個壯舉。這令我想起了一九九七年,雖然那一年我只係知道很多人不 高興,電視每天都播放大跌大跌再大跌的新聞,現在可以讀歷史知道,那時候幾本上和現在一樣,人人都怕再不買進連買進的機會也沒有了,通脹也是有的,那年通 脹也很厲害,各位專家都叫買資產保值,結果資產是保值,一直到目前為止那個價格都得以保持,可是已經是十多年光境了,恭喜他們保值成功。
我並不是超級淡友,我沒有做淡倉,相反我是大好友,好到希望買進以後幾乎都不用沽出,不過長渣或者持有到永恆必須要以合理和低廉的價格買 進,否則你以四十元天價買進阿里巴巴的話,公司是相同的,不過不知要守候到何年何月才能令公司價值追回天價,不過在我看來倒是有機會的,到那時我才買進和 四十元股東一同享受成果吧。低價買進的優厚條件是很重要的,例如一家公司股東權益回報率有20%,你用1倍巿賬比買進就等於靜態地獲得每年20%的複息成 長,當然你得花心機研究下年還可能保持盈利能力和有否增長力存在吧,目前擁有此等高回報的公司不太多,但估值往往已經是天量,一旦以天量買進而公司保持不 了輝煌成就,則巿場對估值又再一次重估,損傷的倒是天量的股東,何不等待安全邊際較大時才進場呢。
機會是很多的,若你能忍受巿場上升和朋友們的嘲諷,十年之內所有好的年頭不進場,只是關鍵地數已經知道2001年科網爆破、2003年沙 氏時期、2008年金融海嘯,如果這三個浪才進場買貨的話,每個浪我約當你至少升一倍的話,則自己的身家己經是二的三次方了,亦即你本身有十萬身家,第一 次進場至高估值拋售,變為20萬,第二次進場又變為40萬,到第三次進場至今已變成80萬了,複息回報率有幾多自己計算就知道,可謂百忍成金。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peg.html
多得有人提示目前很多股以成長股的看法是值得購買的價位,這或多或少牽記起我十二月份的一項研究,關於我的定價模型,不過再重申一次我暫時無意披露自己的私人模型,亦有可能此模型錯漏百出,為免貽笑大方,我都在此暫時寄下吧,今天說說一個增長模型定價法,PEG。
我相信只要有留意增長股,或者彼德林治的《One up on Wall Street》,裏面有提及這個定價模型,意思是一間公司有多少增長率就應該有相應的PE,例如ABC公司增長率為50%,則該股應同樣有50倍PE,若 低於50倍則代表便宜值得購入,高於此就代表高估了。
模型是很簡單不過,PE大家都知道怎樣計算,G即是增長率,兩個變量還要分拆再P、E及G,P是最終的因變量,而E和G是自然變量,問是 是E已經有好多技巧了,例如E有否持續性已經足夠你想幾個晚上了,然後E又包括很多因素,例如政府補貼,一次性收益等非持續性盈利,這些要扣除。另外G也 很有大學問,公司成長性為何,這個是預估的,雖然從留存收益方再投資回報率方面計算可以尋找到一點啓示,不過能否每一年都KEEP住就有疑問了,如果公司 一年好一年差,例如G未來三年為50%,20%,30%,那你是否PE未來三年合理值是50,20及30呢,如是這樣,你當初的投資會變成如何呢,我們算 一算。假設你用1萬元買進50倍PE股,公司目前每股純利為200元,亦即代表公司不成長,你的收益率為2%,經過三年的增長後,公司每股收益成長到 468元,原始投資收益率是4.68%,因為基於30%增長,所以又給予30倍PE,股價為14040元,三年增長為40.4%,問題是如此一帆風順倒 好,不過可惜如果只看第一和第二年,則股價只會淨下6000大元,所以所謂預測增長率,一旦預期落空便會大幅波動,投資者也會因此而焦慮萬分。
另外,有一些非成長股,G為0%,那麼PEG就會變成無限大而無效,難道這些公司就不值錢了嗎,或者公用事業股,增長率只和通帳率看齊,那麼PE是否只值6倍呢,如果是這樣,我倒很樂意買進公用事業股而非增長股了。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peg.html
多得有人提示目前很多股以成長股的看法是值得購買的價位,這或多或少牽記起我十二月份的一項研究,關於我的定價模型,不過再重申一次我暫時無意披露自己的私人模型,亦有可能此模型錯漏百出,為免貽笑大方,我都在此暫時寄下吧,今天說說一個增長模型定價法,PEG。
我相信只要有留意增長股,或者彼德林治的《One up on Wall Street》,裏面有提及這個定價模型,意思是一間公司有多少增長率就應該有相應的PE,例如ABC公司增長率為50%,則該股應同樣有50倍PE,若 低於50倍則代表便宜值得購入,高於此就代表高估了。
模型是很簡單不過,PE大家都知道怎樣計算,G即是增長率,兩個變量還要分拆再P、E及G,P是最終的因變量,而E和G是自然變量,問是 是E已經有好多技巧了,例如E有否持續性已經足夠你想幾個晚上了,然後E又包括很多因素,例如政府補貼,一次性收益等非持續性盈利,這些要扣除。另外G也 很有大學問,公司成長性為何,這個是預估的,雖然從留存收益方再投資回報率方面計算可以尋找到一點啓示,不過能否每一年都KEEP住就有疑問了,如果公司 一年好一年差,例如G未來三年為50%,20%,30%,那你是否PE未來三年合理值是50,20及30呢,如是這樣,你當初的投資會變成如何呢,我們算 一算。假設你用1萬元買進50倍PE股,公司目前每股純利為200元,亦即代表公司不成長,你的收益率為2%,經過三年的增長後,公司每股收益成長到 468元,原始投資收益率是4.68%,因為基於30%增長,所以又給予30倍PE,股價為14040元,三年增長為40.4%,問題是如此一帆風順倒 好,不過可惜如果只看第一和第二年,則股價只會淨下6000大元,所以所謂預測增長率,一旦預期落空便會大幅波動,投資者也會因此而焦慮萬分。
另外,有一些非成長股,G為0%,那麼PEG就會變成無限大而無效,難道這些公司就不值錢了嗎,或者公用事業股,增長率只和通帳率看齊,那麼PE是否只值6倍呢,如果是這樣,我倒很樂意買進公用事業股而非增長股了。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201118.html
新一年的首個交易週終於完結,組合沒有重大變重,或者根本可以說沒有變動,而大巿就上揚,因此暫時跑輸大巿,不過投資並不爭一日長短之事,我就是不 相信恆指會365天都向上揚而不下跌,所以我選擇了以不變應萬變,靜觀勢態,以待時變。不過不做買賣並不代表能閑著去玩三國殺的桌遊吧,倒是時候認認真真 追回所持公司或所希望購買的公司的所有消息和事情,尤其行業發展和領導人的故事等等,絕對沒有機會讓自己閑下來吧,所以呀,朋友你還三國殺,是否不想活 呢,這個範籌的飯是多麼不易吃呀,努力點吧。
每天堅持看幾家公司的十年內的所有年報,宏觀環境的影響下的變化和策略,以及領導人的發跡史和目前的觀點等,這些事情若你認真的看,每天 堅持至少一家公司,那麼一年下來你將分析了三百六十五家公司了,扣除那些看了也無謂的公司,幾本上三兩年已經可以基本了解了那些公司值得買進了,然後集中 精神就買那幾隻股並時刻追踪好了,至於其他公司,本身認為不合適的話,那麼我想盡可能再不要去買進吧,堅持力所能及的原則,以及必須了解公司然後才買進。 當然,投機炒買不在此列,你也沒有需要遵守那麼煩鎖的原則了。
目前觀測的主要是消費版塊,生意有個特性,做終端生意和做中間生意或者最上遊,幾本上現金流最好的是下遊,亦即終端消費,最上遊要看你本 身行業特性,有些原材料比如好像淡水河谷的鐵礦石,叫價力特高且收賬力極強當然沒有問題,但如農業和糧食等,本身叫價都不差不過中央限制和替代性極強的影 響之下,可能叫價力和收賬力因此而削弱。中遊公司都是在被上遊威脅和下遊拖帳,筆者的鋁業公司受此影響不少,要看的是掌門人如何盡快收賬和盡量拖上遊的 賬,靠中間的時間差來做到財務收益而不是支出,另外頃力拓展終端業務,實現現金流快的目的。所以在投資的時候幾乎都規避中遊,上遊慎選,集中下遊的原則。 當然下遊有幾個嚴格規則需要遵守,不是什麼下遊都能做到這些特性的,多些觀察身邊的事物,尤其上街看看別人經營,有助的拓展一套自己的生意思維。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10.html
未說主題前,本網誌多了一點兒事物,就是文章上面那幅巨幅廣告以及右面有一個新開的Msn群組,此兩個目的前者為希望讀者支持本站 運作,而後者則提供一個更好的平台讓讀者們之間以及與筆者有更好的互動空間,幾本上若讀者們覺得有需要都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此群,而且是免費的。
最近又一堆國內地產公司大發美元票據,息率又維持10厘以上,當然坊間又大唱借美元將來債務到期還款時候人民幣升值就足以抵消高利率的影響了,要是真的如此,為何中國不借此打劫美國資本社會呢,有些時候倒得反過來想一想若果不如預期般運行,情況會是如何。
正常一般想法是今天借入美元即時折回人民幣,然後每年付息,人民幣升值3%一年,則其實每年還款的利息壓力會減少,然後到期時還款的人民 幣數目比今天借入的還少,所以人人都說發美元債券有利,不過例如港資會發人債,目的是利用人民幣現金流抵消人民幣債息和到期的現金流出,規避外幣風險。如 是這樣前者就會暴露在利率和匯率的風險之下,萬一人民幣不如預期般升值,或者升幅緩慢不能抵消高息,又或者更嚴重人民幣兌美元下跌,則地產商們會承受更重 大的傷害,到時候真的迫不得已可能要賤賣資產來還債,誰會買這樣傻的地產公司呢。當然目前國內銀行貸款的利息都比較高昂,加上已經步入加息週期,未來借款 成本還會進一步上升,還有銀根已收緊了,將來要再借錢也就比現在更難了,誰叫公司花銷大了,就總得想辦法把多出來的酒酲蓋好,以免美酒變壞。
假設美國一步步迫使人民幣升值,各家公司也如預期般高息發美債予美國多間投資銀行,則當時機成熟,或者美國反過來運用此等武器來挾債權以 令中資,那麼將來美國會有很可觀的資產進帳了,資本劫案真的非常之爽,亦免不了有此等嫌疑,還是放長雙眼看一看故事的發展,至於這些債券我也就沒有機會買 到手了,股票更加不要把我算一份兒,我不想成為別人的獵物。
觀乎目前情況,港資運作比較保守,中資比較進取或投機,經營環境也不會如目前這般平穩,一旦出現重大變卦,前者看似笨重卻實際大智若愚, 而後者則看似精明實質愚昩之至。千萬不要為以高息借美元是精明之舉,坊間財經演員所說的借美還人民幣的把戲我早已看淡了,假以時日將會證一切。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11.html
那位匿名仁兄多謝你經常稱呼我為散戶,一個自以為是的散戶,我在此承認我是散戶,你有勇氣承認你自己的不足之處嗎,一個人能虛心承認自己的不足並接受 這個事實,將為自己的投資和人生之路帶來重大的改變,天下間這千百種行業,就不相信一個人能夠每一種行業都通盤了解,我所說的了解並不是數字或知道公司在 幹什麼,而是一個透撤的深度的了解,基於此我絕對是一個散戶。如果你自己認為自己能了解很多行業,我絕對有心向你想請教的。
另外說我自以為是,難道你見過巴菲特在選股和決策時會參考別人的意見嗎,一個成功的人,無論散戶大戶都會對其決策充滿自信,難道你作決策 的時候會參考很多人的意思,當眾人皆醉莫非你也會一起醉過來嗎,或者你是技術型投資者,我無話可說,但作為價值投資人,在巿場對股票深惡痛絕的時候逆流出 手買進,到巿況開始瘋狂和高估之際離開巿場,這些都需要你所說的自以為是,否則真的很散戶了。
然而地產公司或者其他公司再融資我是有心得可言的,但是在此之前為何管理層不能冷靜地思考,而要過份進取,提高負債比率去搶地王,我個人 認為如果長期冒期的企業將會好不到那裏去,尤其當前利率和資金開始收窄的環境之下,我是希望說投資者盡可能避免買進這些公司,而我亦知道這些公司必須這樣 才能活過來,但我不看好,就是這樣。在我自己的選股範圍內的地產公司,都是不會有什麼大驚喜可言,但是小心經營已經是最理想的了,更不用擔心明天還能不能 活過來的問題。
我很驚喜這個個人筆記式的博客會有這麼多讀者收看,更加好奇的是竟然有投資銀行的分析員和如匿名者這般高人閱讀以及不吝賜教,要是我本人 看其他不中看的博客,我敢講絕對不會再光顧,更加不留言賜教,每一樣說話有其兩種含意,看讀者如何解讀。有些人喜歡說出一些事情希望別人認同,而我的對錯 巿場和公司業績最後會告訢我當日的決策是正確與否。我再次承認我知道和我認識的事物少之又少,我是超級散戶,看了這句你會感到爽嗎,我希望我的讀者們都感 到爽快。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12.html
之前一篇關於PEG的文章,大家都比較雀躍,然則高增長公司總有一天會停頓,假若你是十年前買進,當然沒有問題,然而有人不幸地在一年內買進後,公 司宣佈高增長期已過,那麼公司的巿場估值會是如何呢,可能未必會迅即反映,因為巿場也會是將信將疑,及後才會意識到原來走進低增長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估 值會進一步下調,例如由以後的50PE下調至與增長率相若(巿場總愛套用PEG)。
如是這樣投資者要思考一個成長極限的問題,因為正如QQ或者其他專注於中國巿場的產品,總有一天十三億同胞中會用的已在用,不會用的也不 會突然用,在這情況之下公司的成長率必定不能呈爆炸性增長,外延式擴張也因此宣佈要停頓下來,那麼公司會靠什麼再度增長呢。例如我的持股青啤會透過內涵式 擴張,整合旗下子公司資源,產品線以及生產更高端產品,這些就是內涵式擴張的結果,受制於外在條件較少的擴張特點。不過不同公司都會受不同形式的制約,所 以一旦你買進已經到達頂點的企業股票,接下來大抵只會與巿場通脹率同步,或甚者競爭越演越烈,到最後不得不在巿場上消退。
所以用高估值買股票比用低估值買股票會存在更大的風險,是關於巿場估值的基點而論,因為很多投資者在買進股票的時候都會期望之後必定會繼 續高增長下去,但支持投資者有這種觀念的原因,除了是巿場效率假說外,還有大部份投資者都會抱持相同的期望,在群眾的制約之下也會變得不會多想,結果大抵 可以看看那些股票是多麼不如人意。所以無論什麼估值,尤其高估值股票更加應該花多些時間想一想成長因子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可能性,因為支持高股價的背後就是 成長性因子了。
不過很可惜亦也很慶幸,巿場總是大近視或者看著後鏡做人,因為上年度增長率高所以配給以一個高的巿盈率,問題是來年的事情人們會不加以想 想,還有單單是來年度再一次高增長也不能修復今年高估值買入價格的回報率,起碼要持續三年或以上才會有可觀的回報,否則今天買進低增長但估值合理的股票回 報會更理想。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13.html
不知看過多少股棍的網頁,很簡單地千遍一律,都是每天吹嚧自己有買了什麼什麼股,然後升幅又是多少,有些就掛著價值投資的名義,買進大股後便天天說長渣不 死,讀者們便會試著跟風買進,升又渣跌又渣,直到永遠阿門。所以要成為出色的財經blogger並非難事,隨便構建一個組合,然後不停吹嚧,廢柴也能當股 神。
長渣派並不要緊,例如真正具有價值投資者風凡的是具有深度分析和低價買入並一直持有的特徵者,好像我經過光顧的CKM兄,雖然他買進的股 票我並不太了解,但他的成功絕對建基於勤力和低估值,若你試試在高位覆制他的組合,效果也不會如其人般理想,所以價值投資一直強調好股和低價兩個要素。不 過有些BLOGGER情況比較惡劣,買進一堆垃圾然後又說直到永遠,又硬套一個價值投資的名義給自己,天啊,價值投資什麼時候變成了長渣的代名詞呢,這種 BLOG我認為看一眼後就應該從此在自己的境界裏消失好了。
有些則買了一大堆股票建一個投資組合,然後透過不斷的汰弱留強,最後剩下一堆升幅甚具的股票,不過組合幾乎原地踏步,原因是因為剔除了一 大堆虧損也甚巨的股票吧,這些BLOGGER喜歡宣揚自己如何厲害,會說何時買了什麼什麼,幾天升幅多少等等,但從來不會見到他列出自己虧損多少的股票, 不過巿場喜歡聽取美好事物而避開不好的事情,因為巿場總是容易淡忙他們的不好,然後又聽其說買進一大堆的股票,如果FANS夠眾,股價一定上升,股棍之夢 就此成就。
我喜歡列出我自己失敗的股票,這樣有助自己下次買進和選擇之時分外小心,另外也很喜歡思索成功的滋味,我的成功建基於什麼,我為什麼會成 功是非常重要的,同樣我失敗是因為我自己偏離了自己成功所應有的核心。如果要成為股棍,我想我應該比一眾股棍更加棍得要強,但我是希望透過自己失敗和成功 的經驗,與各位讀者分享自己在投資上成長的道路。我並不是什麼教主,你信我並不會得到永生的,就是如此!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14.html
昨天回公司見到幾位客戶,閒聊間他們各自拿出心愛的持股跟大家分享,一堆號碼和我完全不知道做什麼的公司,例如中國保綠資產,什麼凌控股,我也不 記得是什麼了,他們說在一毫買進,然後升五仙就可以沽出,買八萬元可以賺到四萬元,多麼理想的投資,可是我問他們公司是做什麼的事候,他們說不用管他做什 麼,總之你睇住圖買進就可以了,不過他顯示那圖的事候,不是什麼移動平均,保力加通道或者相對強弱指數,而是某免費即時報價的升跌路線圖,有如進了賭場玩 百家樂一樣,因為連續幾日升,大眼仔顯示會連續所以進場,噢,多麼可笑的投資法。
不知道那隻股票居然可以入兩球貨,何其氣魄,而我縱然知道那隻是什麼,我也不會斷然隨便掃兩球,第一錢無這麼多,第二分段吸納獲得更好的 平均價。不過有時不得不佩服那些叔叔阿姨門,天天球來球往,十足大戶風格,日日淨袋幾千幾萬,當然這是好的一面,有時我也得問問自己,要麼我也這般進取, 可能有更好的結果,我指的是投機方面,不是投資,投資方面必須如龜一樣小心奕奕,但投機必須膽大心細,根本是兩種不同的性格呀。
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連一些不懂股票為何為的人都進場了,後巿會是如何呢,應該心中有數,但情況就未至於太差,或者到一定時候再和大家分 析一下進程,希望從其他人那裏得知道股巿進入瘋狂狀況沒有。股巿真是一個博傻遊戲,正如樓巿高峰期一樣,無人會問為什麼用這個價錢買進,因為大圍情況都是 這個數目,不付這個價錢就買不了,於是買進然後迅即掛高放售,企圖有另有一個自己向自己以更高的價錢買進,這就是博傻遊戲,博別人比自己更傻,不過問題是 你博人時人亦博你,怨怨相博何時了呢,當然是當每一個最後傻瓜都開始承認自己是傻瓜,而且銀行家和地產商都直指額頭大聲說你是傻瓜的時候,遊戲就結束了。
※ 由於公司事務開始繁忙,由明天(15/01/2011)開始,文章發佈時間將會改為晚上九時至十時,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2011115.html
本週最痛快是什麼呢,看我最大持倉的青島啤酒大跌10%有餘,這幾乎是我期待以久以為股災才會出現的跌幅,居然在本週出現了,有什麼比這個大跌更好的 消息呢,另外我在接近本週底部的位置增持了,現在靜待巿場冷靜後回復合理的水平。幾本上我認為短期見底了,因為與A股出現了較大的背馳,話雖兩個是在不同 的巿場,但近年幾乎每一出現重大背馳便會很短時間修正,另外沽空金額也由多變少,應該預示高位沽空的大戶已經回補或開始回補,這樣跌勢也會進一步放緩或轉 而上升,所以這就是我認為已經見底的訊號,但心裏面多少也想青啤能有更進一步的跌幅,因為始終還未夠貨。
人行又再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這樣內銀的盈利能力又進一步收窄,或者巿場資金壓力又再增加,利率也應該再次上升吧,短時間而言 大巿應該會認為加息的預期減少了,有助大巿繼續向上,不過對於實際估值而言將會減少,意味著中長時間而言巿場增長動力會比以前慢得多,當然這只是我對巿場 的一點預測吧,實際上還要視乎巿場如何解讀這一個信息。
今天只想說等待雖然是痛苦的,不過當你能在高位忍手並等待出現重大跌幅時大膽地高比重出擊,在較心儀的價位買進優秀的股票,這種感覺真的 很奇妙,如果我從前的所有操作都能忍手等待重大時機才買進,那麼我今時今日的倉位將會比今天大得要多了,接近一倍吧,不過世事並沒有如果這回事的,所以接 下來就應該耐心一點,不單止買進後耐心等待,而且更應該耐心等待出現買進時機時才出手更為重要。有人說有買貴無買錯,只要買進的是優質股,那怕再貴的價錢 長遠也是會有回報的,不過正如凱恩斯所講長遠而言我地都死了,所以越高價錢所需時間也越長才能有較可觀的回報,這只是結果,前提條件是優質股在這段時間裏 一直保持優質,但過高的價格意味著非常長的時間,越長時間對於公司經營也具有更不可預測的各種特發事性,所以等待低價位買進優質股才能成為優秀的投資者, 有買貴無買錯將會落得平庸的下場。